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技巧探微

时间:2022-03-07 02:04:49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技巧探微

摘 要:新课改大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呼唤生态对话互动。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本、师本、生本多元参与角色特质和诉求,通过创设适宜对话环境、精选对话形式、及时反思再生互动策略等教学措施,为学生提供生态对话条件,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形成课堂教学重要成长契机。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态对话;教学设计;成长契机

中图分类号:G622.0;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59-01

创建多元性、个性化、互动性生态课堂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重要共性认知。所谓生态课堂,是指教师坚持以生为本原则构建的模式课堂,目的是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生态课堂呼唤生态对话,教师如何通过多元创设、科学引导、及时反思,激活课堂对话氛围,提升课堂对话效率,这是数学教师需要直面的重要课题。

一、多元创设,激活课堂对话气氛

部分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互动频繁,但课堂互动表面化现象较为严重,我们不能被表象繁荣所蒙蔽。教师泛问,学生泛答;教师提问,学优生表演。虽然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但不能说明课堂互动对话是和谐高效的。教师要对课堂互动品质进行客观评估,对师生关系亲密度有清醒认知。教师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学生敢于、也愿意对教师说实话,变形式互动为情意对话,这样的课堂互动才是真正的生态性对话。学习“简易方程”时,为让学生对字母表示数有清晰认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法。教师设计问题:字母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谁能举出具体的例子呢?学生积极讨论,很快就给出答案:如长方形面积公式:S=a・b。教师继续提问:字母和字母、字母和数字组合时,其中的乘号可以省略吗?省略乘号后如何组合呢?学生又展开一轮讨论,甚至出现了争论现象。教师并不急于获得答案,而是给予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展开探究学习。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思维情况设计思考问题,学生快速做出反应,这说明教师问题设计适合度很高,切中了学生思维脉络。教师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以充足的思考辩论时间,极大地提升了互动对话品质。学生通过多元互动对话,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分析,自然获得比较成熟的结论。教师为学生自由互动对话创设良好条件,学生互动充分,讨论到位。

二、科学引导,精选互动对话形式

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课堂互动对话,与其教学理念形成高度观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互动形式多样,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进行选择。小组讨论、推理验证、计算证明、小组竞赛、游戏、听写、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都属于课堂互动对话常见形式,教师合理选择对话形式,能够确保课堂对话生态化的开展,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思维。为提升课堂互动对话生态性特征,教师需要选择灵活个性对话形式。在学习“因数与倍数”相关内容时,教师给出一组判断题: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就越多(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相同( );1是所有整数的因数( )。有学生反应很快: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不一定越多。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的根据是什么?学生犹豫了:我虽然找不到依据,但我可以举例说明。如1000001,这个数够大,但它的因数并不多,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教师给出积极评价:你能够想到用例子加以论证,这一点已经难能可贵。说明你很有思想,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听教师这样评价,参与对话热情更加高涨。教师作为课堂互动对话主要发起者,要为课堂多元互动设计适宜形式。教师利用判断题引入,给学生创设对话机会。学生思维顺利启动,自觉进入预设轨道,并跟随教师引导展开深度探索,互动对话实现自然升级。

三、及时反思,形成再生对话策略

教学反思应用于课堂互动对话设计,体现课堂教学崭新理念。在课堂互动对话具体实施时,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形势有敏锐洞察力,发现问题、及时反思,并快速制定应对措施,在不断生成互动中形成反思再生性对话策略。教师课堂反思要贯穿教学始终,对教学设计、课堂导入、教学引导、课堂训练、课堂小结等环节互动生态性特征进行诊断式反思,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改善课堂互动对话环境,提升互动对话品质。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学生测量后,教师提问:黑板能用整数表示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追问:那怎么办呢?学生回答:可以用小数表示。教师停顿了一下:的确可以用小数来表示的,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小数和分数是什么关系呢?我们不妨从这个问题开始探讨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教学调整,从小数角度引入分数概念解读,这明显是教学反思的结果。其实,教师事先并没有想到小数介入,在学生提出小数后,给教师带来启示。教师的教学调整是成功的,学生思维被成功启动,课堂互动逐渐进入深层次。

四、结束语

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实现生本课堂是生态对话的基本目标,教师作为课堂互动设计者、组织者,需要慎重审视课堂教学维度,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设计互动形式、渲染互动气氛、实施课堂引导、实现教学反思,为提升课堂互动对话品质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汤伟珠.把握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三个度”[J].内蒙古教育,2015(35).

[2]潘小明.数学课堂教学中“低效现象”之透视[J].教学与管理,2007(03).

上一篇:职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微课与翻转课堂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