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下重大新闻报道的采编“新攻略”

时间:2022-10-23 03:58:12

全媒体时代下重大新闻报道的采编“新攻略”

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媒介分界被打破,报纸、广播、电视及新媒体的不断进步,各类媒体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媒介融合的趋势。已经走过71年风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不再是单一的声音媒体,正在成为集“可听、可视、可读”等多元传播手段及媒资服务平台于一体的现代全媒体传播集团,顺应当前数字化、网络化、媒体融合竞争态势,正加速战略转型,建立包括互联网、报刊、音像出版、手机广播电视、数字广播电视等多媒体、多层次、多渠道互动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作为全媒体时代下的广播人,就需要掌握应对新时代要求的新本领。作为一名长期坚守在国家电台网站新闻业务一线的采编人员,笔者试图从所参与的历次重大新闻报道的经验教训中,从实战角度出发,总结出传统广播媒体从业者应对全媒体时代竞争的几点规律,即我们所须具备的“新思维”“新知识”“新技巧”。

一、新思维:树立全媒体特征下的采编思维

1.广播编辑记者要摒弃传统单一的广播思维。作为国家电台,中央电台的电波传遍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在各种新闻事件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在媒介形态广泛多元的今天,广播以其便捷性、伴随性的特点依然拥有广大的受众群体。然而,广播形式单一、转瞬即逝的缺陷也显而易见。因此,走向全媒体之路,是中央电台事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与之相应的,我们广播从业者就必须适应当前媒体发展的趋势,眼光不可只停留在广播本身,要培养多媒体报道的思维和理念,懂得不同媒介的传播效果,将信息资源转化成不同的媒介产品,提高“融合新闻”报道的技能水平。

2.树立全媒体思维,将新闻产品做到最大化。树立起全媒体特征的采编思维,做一名合格的“全媒体记者”。“全媒体记者”是指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的新闻传媒人才。记者采集回的信息,既要能为传统广播供稿,又要能为网站、手机媒体提供图文、音视频内容,还能为电视、报纸等其他媒体类型所用。因此,新闻记者必须熟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及其他新媒体的运行和操作技能,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操作能力。

在中央电台,要时刻做到“心中有五媒”,即广播、电视、网站、报刊、手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仅仅想到连个线、做段录音,还要想到,是不是可以拍几张现场图片,是不是还可以拍段视频,是不是还可以写篇评论或记者手记呢?只有时刻这样去想、去做,才能做到新闻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2008年5月,中央电台中国广播网北京奥运会珠峰火炬传递直播报道,就是一次新闻产品极大化的典型。笔者作为前方记者,在5200米海拔的珠峰大本营奋战26天,直播当天0点到12点,始终以主持人和各种亲历者对话的现场连线方式,紧紧抓住听众的心,做了所有网络媒体中最早开始、时间最长、海拔最高的现场直播。报道采用前方记者快讯、连线、图文实时播发,后方演播室主持人嘉宾访谈视频直播,网民实时互动三者相结合的报道方式,整个报道过程实现了速度、深度、广度的完美融合。

在这次报道中,我们把新闻产品的价值真正做到了最大化。在广播里有现场连线、录音报道、现场直播;网络上我们有专题页面,有上千张图片、几十小时视频内容,还有文字和音频形式的记者手记,记者在珠峰的生活工作点滴,在直播中穿插播放,大受欢迎;《中国广播报》还推出了一个整版的专题报道。这个报道也因此获得了第中国新闻奖。这就是“全媒体”的力量。

3.研究受众,树立受众思维,想受众之所想。“在互联网全新的传播模式的冲击下,受众的心理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受众开始拥有了对信息的选择权甚至权,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所提供的信息。”①要树立受众思维,就要站在受众的角度看问题。受众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他提供什么。综观当前新闻媒体传播内容的选择方向,最受受众所关注的,无外乎以下四种:大事件、民生、名人、猎奇。大事件,即当前社会热点和舆论焦点;民生,通俗说来就是与我们工作生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大到国家社会政策变化,小到社区身边吃喝拉撒,都可称之为民生;名人,所谓“名人效应”不可小觑,在合理合法范围里满足受众的“瞧热闹”心理,就能获得更广泛的关注;猎奇,即新奇事件,能引起人们紧张、惊异的感觉或者让人们从中得到某种启发。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国家电台,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在把握正确的导向前提下,以上所述才能成立。

二、新知识:新材料的储备、新设备的使用、新技术的掌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的“器”是什么?那就是新知识的获取、新设备的操作、新技术的掌握。只有我们做到会用、能用、熟练用,才能适应全媒体时代下不同形式、不同要求、不同特点的新闻产品的生产。

1.新知识:新动向、新技术、新趋势,做到广泛涉猎、了然于心。知识的积累总是需要走在前面。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新的技术日新月异,新的理念层出不穷,新趋势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一颗学习的心。作为媒体人,我们要时刻站在传媒发展的潮头,了解业界出现的新技术、新做法和新尝试;作为记者编辑,我们要密切关注行业领域内的新政策、新动向和新变化。另外,在采访报道前,资料准备的案头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这会让之后的采访工作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新设备:新硬件、新软件,做到会使会用、熟练操作。在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广播记者“一支话筒走天下”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会录音能连线、会摄影能摄像、会制作能剪辑,已经成为“全媒体”记者的必备素质。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全媒体”编辑记者,我们应该熟练操作录音、摄影、摄像等采访设备,熟练掌握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处理软件的使用。有些看似是那些技术及专业人士具备的技能,如果我们编辑记者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如虎添翼。如图片的修正优化、音视频的剪辑合成,甚至是网页制作、模板、美工等,当工作紧急的时候,会和不会的结果往往差别很大。

在实战过程中,多数时候广播记者总是采访机和照相机双“枪”在手,现场音响和现场图片相得益彰,让新闻报道更加丰满。因此,作为广播记者,我们不需要像专业的摄影记者那样可以拍出震撼“大片”,只要掌握摄影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就完全可以胜任。

上一篇:推动中央电台事业产业发展 实现新跨越 下一篇:对台广播的传播瓶颈与突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