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士焦虑心理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2-28 05:16:24

儿科护士焦虑心理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儿科护士焦虑心理程度。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我县儿科40名护士及普通科40名护士进行焦虑心理程度的调查。结果儿科护士的心理焦虑程度和普通科护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儿科护士;焦虑心理;调查与分析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护理学科的发展,当代护士在具备一定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士必须经常面对患者、家属、医生及其他健康工作者,这些因素都会使护士产生工作压力。在护理工作中,心理状况的稳定与否直接会影响护理的工作质量。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调查了解儿科心理状况和焦虑程度,为其心理干预及护理管理提供客观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被调查者为我县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40名护士,年龄19-44岁,均为女性,护龄1-23年;内科护理工作的40名护士,年龄20-40岁,均为女性;护龄1-20年。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①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表,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1],评定个人的主观感受。SAS总分≥50分时为焦虑,其中50分-59分为轻度焦虑,60分-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2.2调查方法应用自评问卷,规定统一的指导语,由调查者发放问卷,并现场回收。为确保测试的正确性,填表前说明测试的目的和意义,强调独立填表。评定时间范围应强调是“现在或过去1周”。本研究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80份,有效问卷80份。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描述,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儿科护士焦虑评分明显高于普通科护士,见表1。

2.2不同护龄护士焦虑评分比较见表2。

2.3白夜班护士焦虑评分比较见表3。

3讨论

3.1儿科护士与普通科护士焦虑状况比较本调查结果显示,儿科护士焦虑评分与普通科护士焦急评分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2儿科护士工作年限与焦虑状况的关系本调查结果显示,儿科护士工作年限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即儿科护士工作年限越短,相对焦虑程度越高。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相关:护龄5年以下可能与刚工作社会经验少、技术不成熟、理论知识欠缺有关。而5年以上的护士技术相对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已有足够的认识和经验,故焦虑程度相对5年以下的护士低。

3.3儿科夜班护士与白班护士的焦虑程度比较本调查结果显示,儿科夜班护士的焦虑程度比白班护士焦虑程度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总之,儿科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护士本身的身体素质,还直接影响到儿童健康、儿科工作质量的优劣。在了解儿科护士焦虑的来源认真分析后,就要有针对性地从正面加以引导、调整,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减轻心理压力还需要护理人员和管理者双方合作才能完成,管理者应多关心、理解在儿科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激发其成熟感和责任心,使其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以饱满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于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能。

参考文献

[1]张树森.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46.

[2]朱桂菊.儿科护士心理状况及原因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4(13):294-295.

上一篇:蟹咸,蟹辣! 下一篇:“鞋”门不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