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镜铸造技术

时间:2022-02-27 04:33:35

古代铜镜铸造技术

面手工纹饰操作工艺,直到春秋早期,仍然采用这种工艺制作纹饰。这导致了一个现象,即在西周以前的青铜器表面,竟然找不到一件纹饰是左右完全对称的。范面手工纹饰不但容易出现误差,其耗费的劳动力也是可想而知的。春秋中期以后,逐渐发明了单元纹饰范拼对技术,纹饰达到了高度统一,提高了劳动效率,使纹饰的制作简易化。

在山西侯马东周铸铜遗址中,出土了相当多的单元纹饰模及单元纹饰范。这些陶模陶范的出土,代表了当时范铸纹饰技术的主流工艺。图1左为上海博物馆藏四叶纹战国镜,镜通身黑漆,被涂成绿色的长方形纹饰块,即是一个纹饰单元;右为鄂州市博物馆藏战国墓葬发掘铜镜,也是四叶镜,形制相同。两镜并非同模镜,但制作工艺完全相同,镜背的纹饰如同一人制作。这些四叶镜在许多地方都有出土,其形制及纹饰也都差不多。由于当时铸制青铜器纹饰的主流工艺是单元纹饰拼对技术,铜镜的纹饰技术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采用这一技术制作镜模,促成了战国镜纹饰技术的成熟。成熟的特征,是镜背纹饰中到处可看到长方形格子式的拼对痕。两镜的底纹上只有很小的四叶,其他战国镜如山字纹镜、菱格纹镜、龙纹镜等,其实与四叶镜一样,都是在底纹上叠压的主纹。不论制作什么样的主纹,都须先制作好底纹的阴模,再在阴模的底纹上直接压刻出各种各样的主纹。所以,在战国镜的纹饰中,不论主纹是什么样,在其底纹上都能找到拼对底纹留下的格子。这种长方形的格子,也是区别战国镜与西汉初年镜的根本所在。

战国以前的青铜器的合金成分一直是不规范的。尽管《考工记》里有关于“六齐”的记载,但出土青铜器的化学成分与之多不相同。战国时期能将铜镜的合金成分得以规范,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战国时期人们对铜镜的认知度提高,铜镜得到了广泛关注,使得铜镜的合金成分日趋合理化。从战国开始直至唐晚期约1000年之间的实用镜,一直保持了高锡青铜的化学成分。

西汉铜镜

西汉初年铜镜改变了制模技术,形制也随之改变。高祖时期镜与战国镜几乎没有区别,但如果从技术角度看,西汉初年镜虽然也是三弦钮,内凹式镜缘及底纹上叠压主纹,但底纹是整雕的,已不再采用战国那种单元纹饰拼对工艺,再也没有长方格的拼对痕了。西汉早期的文景之治,促使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文景两朝采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生息。中国的铜镜从战国时期与百姓无缘,到西汉铜镜普及到平民百姓,这与文景之治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与战国镜不同的是,西汉镜的制作是出于市场的需求,不是官方行为,是靠市场的认可度在民间进行自由发展与自然淘汰。凡大量留传下来的铜镜,肯定是当时被市场认可的。

进入市场的初期,平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因而西汉早期的铜镜都较小。如日光镜、昭明镜等,一般直径多在7厘米左右。由于西汉早期铸镜的工匠不再是战国那种青铜器作坊的工匠,不受青铜时代传统范铸工艺思想的制约,铸造了大量形制简单又无纹饰的铜镜。纹饰在西汉的起步,是从几何纹开始的,采用了简单的圆规画图技术制模。

图2为西汉早期的昭明镜,圆形平面,素缘,半球形钮,圆钮座。内区装饰内向连弧纹,外区装饰铭文一圈。铭文带外装饰栉齿纹一圈。这种镜全国各地都有出土,与日光镜一样,其存世量都较大。在镜内区的凸棱上,可看到8个内向连弧。西汉早期的这些小镜背面只有铭文及连弧纹。

青铜时代结束以后,中国当时最大的铸造量集中在铸钱与铸镜上。为发展社会经济,文景时期采取了听民放铸的政策,郡国及百姓都可以自由铸钱。铸钱也需要制模制范,西汉早期大量使用了石范铸钱。石范多是用滑石料刻制的范,在出土的石范上,至今还能清楚地看到起稿线及圆规留下的痕迹。

图3为西安北郊相家巷西汉铸钱遗址出土铸造铜钱的陶范,从范面留下的制作痕迹看,此范是先在滑石面起稿后,用类似今天的铣刀铣出钱腔,再用泥料翻制成现在看到的样子。两个白色箭头所指之处,为制模时在滑石板上画的起稿线,它被带到了泥范表面;绿色箭头所指之处,是一个明显的凸起圆线,圆线的正中心有一个凸点,应是圆规的一个支点。这些现象说明,西汉时期圆规技术在铸钱的工艺中是广泛应用的。圆规技术在西汉的熟练应用,会不自觉地用于镜模的制作。

图4为武帝时期的星云镜及其机械制图,可看到镜缘一周有16个内向连弧。不但镜缘有16个内向连弧,镜背中间的凸棱上也是由16个内向连弧组成,并且与镜缘的内向连弧完全平行。这种现象不但出现在星云镜上,亦出现在西汉同时期其他―些镜种上。此镜在制模时是先用圆规作图,再在理论图上进行纹饰的制作。由于西汉的圆规技术在铜镜上的广泛应用,使得西汉时期大量铜镜的内向连弧为16个,如出土数量较大的草叶纹镜基本都是如此。这种用圆规画图的制模技术,是与战国镜制模技术的根本区别。西汉武帝时期的铜镜,不但应用了圆规技术,并且应用了机械加工技术。在星云镜的图中,可看到钮中心有一周被磨亮了的同心圆细磨痕,这样的磨痕也出现在星云镜的四个乳钉纹上。毫无疑问,这些磨痕应出自某种专用的磨削工具,绝不可能出自手工打磨。如果采用手工打磨,不但同心圆的细磨痕不可能存在,星云镜缘的连弧纹面上亦没有可能磨得如此棱角分明。

东汉铜镜

在西汉铸镜的技术基础上,东汉镜开始出现线雕艺术。王莽时期至东汉中期偏晚,为东汉镜技术发展最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铜镜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线雕技术及浮雕技术上。从西汉到东汉,钱币上的字全是凸起的,这与战国以前绝大多数青铜器的铭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战国及其以前,青铜器的铭文多是用泥条粘贴在范面或泥芯表面,铸后形成阴文,西汉的钱币则是在阴模上雕刻的文字,铸后成为阳文。至王莽时期,在阴模上刻铭文的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从王莽的货泉、大布黄千等钱币上就可看到。在阴模上刻铭文与纹饰,其技术完全是一样的,只是纹饰与铭文的形状不同。乳钉纹亦是在阴模上用成型钻头钻出的,以达到分区的目的。以王莽为中心的前后数十年间,应是铜镜线雕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

与西汉在阴模上制作纹饰相比,东汉镜的制模技术则多改为在阳模上制作纹饰。图5为东汉时期的四神博局镜,这种纹饰的制作技术,在王莽时期已十分成熟,后世只是治用。西汉首先采用机械制图起稿定位的制模技术,在东汉仍在使用。如果不制图画线,凭手工直接在阴模上雕刻,四神博局镜的各种纹饰是刻不了如此规整的。东汉中期,铜镜的纹饰技术从线雕逐渐发展到浮雕技术,这应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结果。

图6为东汉时期的画纹带半圆方枚神兽镜,现藏鄂州市博物馆。这种神兽镜的制模工艺,是将镜中的半圆、方枚、神、兽等都分别雕塑成一个个的单独个体,再根据需要将神或兽一个个安置到镜坯上成为母模,先翻阴模,再翻阳模。其中,半圆及方枚刻成如印章一样,可在镜的泥质阴模上压出型。

东汉的人们多崇尚道家学说,崇尚升官发财、多子多孙、成仙封侯,神兽镜的出现,是当时意识形态的反映。东汉至三国时期,中国有几个较大的铸镜中心,浙江的绍兴、江苏的徐州、湖北的鄂州等,皆是当时的铸镜中心,并且都铸制了大量的神兽镜(图7~9)。神兽镜的纹饰为浮雕,与王莽以前的制模技术已相去甚远。浮雕镜模的制作,是用泥料车出素坯,将单另雕塑好的神或兽等形象一个个粘贴到镜模的素坯上成为母模,在母模上用泥料翻出阴模,再翻成阳模就可制范了。东汉开创的浮雕镜制模技术一直被沿用至唐代。

唐代铜镜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开放的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由于与西方的交流,促使了文化艺术的空前发达。唐镜的背纹艺术是紧跟时代的,狻猊镜、鸾鸟衔绶镜、海兽葡萄镜等这些让人赏心悦目的镜种,只可能在唐代出现。但从铜镜的铸造技术而言,唐镜没有任何创新,全是继承汉代的铸镜技术,只是唐镜的铸后加工有所创新,如金银平脱镜、螺钿镜等,显示了大唐盛世经济与文化的繁荣。

责 编 一 粟

上一篇:从寒山寺元代铁钟看钟铃艺术的发展 下一篇:黑石号沉船上的唐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