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六步自学法”初探

时间:2022-02-26 05:32:45

初中历史学科“六步自学法”初探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六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历史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指导下,把课堂交给学生,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新思维,形成科学的自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历史教学;自学;组织;指导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中,面对机遇和挑战,要想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做时代的主人,必须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

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经过了不断的改革——20世纪初素质教育的推进,21世纪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根本的转变,人们更多地关注如何学习,怎样学会学习,而不是学到了什么知识的问题。在学校教育中新课程理念影响到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认识到“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重要性和必然趋势。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是培养新世纪与时俱进的人才的关键。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学中更需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多年的历史自学教育探究与实践,逐步形成历史学科自学“六步教学法”,积累了以下经验与方法,敬请专家同仁指正。

一、导入激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精彩有趣的导入无疑会为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历史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人文地理、神话典故、文物古迹、战争战役……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源,找到有吸引力的切入点,多形式导入,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极有帮助。

二、巧设疑问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历史自学就是要学生在解决教师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得到各种能力的培养。那些流于形式的“启发式”和不分难易程度的问答式,会让学生的思维受到制约,影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难度要求过低,会导致部分学生骄傲,难度过大会让更多的学生受到积极性的挫伤。因而问题的设置要注意覆盖全面,难易适度,循序渐进,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既让学生全面把握所学内容,又在由易而难的解决问题中得到自信,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三、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自学课堂最重要的环节。历史自学的目的不仅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学习历史的方法与经验,为以后的学习铺路奠基。正所谓“经验为智慧之母”。在此环节里教师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学生根据老师设置的疑问自学,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解决老师提出的疑问,将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在自学过程中找适当的时候向老师求助。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观察、监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学法指导,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及时解答学生的

问题。

四、检查释疑

检查学生自学效果,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给学生释疑是自学教学必经的一步。历史学科虽然是文字科目,讲求内容真实,学生毕竟是学生,况且全班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层次差异,难免会有理解上的误区,认识上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收集学生自学情况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做难点讲解、分析。

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由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带领下,可利用多种活动形式将学生自学所得展示出来。但必须考虑时间问题,如分组抢答,火车接力等,给优胜者以掌声或其他简单的鼓励。

五、重点小结

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学了什么,并对所学知识内容有全面的把握,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教师有必要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归纳整理,突出重点。可以提纲式地快速板书,也可以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小结内容。

六、巩固练习

这个环节是历史自学课堂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以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这个环节可视课标要求适当添加一些口答题、笔答题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尽可能地重温自学获取的知识,并达到在课内加以巩固强化的目的。学生在实践中享受自学成果的喜悦,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又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历史自学过程始终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完成的,不是一味将课堂交给学生。要想通过学生自学达到理想效果,既学到知识,又积累学习经验,需要教师对各个环节做精心的设计准备,认真处理各个环节,了解学情,钻研教材大纲,组织课堂教学,进行学法指导,有效收集、处理反馈信息。

(作者单位 重庆市秀山县洪安中学)

上一篇:教师的感悟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前有效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