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感悟

时间:2022-09-22 12:15:30

教师的感悟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辛勤耕耘在讲坛的教师无不为能寻找到一个能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而苦苦追寻、求索。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确立到教材的改编,无论怎么改,但目的只能是一个——我们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教师教学;课堂;教师素养

每次伏案备课,或轻击键盘,精心设计出一个教案,携案入室,总热情满怀、踌躇满志。满心希望这节课充满激情的对答、智慧的交锋、激烈的辩论和学术的争论,用我们精心的设计构筑一片花的海洋:使赏花者悦目,育花者欣慰,花儿幸福地绽放。

但每每课终人散,总抱憾而归:该记的没记住,该理解的未理解,该会做的又出错,该当堂完成的总留下“尾巴”……预定目标始终不好实现,不美不足的沉重压在心头。

漫步独行,中夜推枕,不思量,自难忘。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课堂上还缺少什么?

一、我们的课堂上缺少了一点生机,一点信赖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回答。“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往往应答者寥寥无几,教师再三引导鼓励,有的使出激将法,但越问学生伏得越低,大气不出,实在无奈。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两者之间应该无话不谈,既有教师毫无架子的表白讲述,又有学生无拘无束的畅谈。教师以爱心对待学生,当学生受到感悟时,必然以自觉的学习态度来回报教师。在专断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忧郁,学习很被动。而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仅是课堂中,在每个教育环境里,在学生面前,我们都应该实时融入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如果我们把自己与学生割裂开来,少了微笑,多了冷眼;少了鼓励,多了申斥;少了尊重和民主,多了轻视和专制。学生开始用不信任的眼光、害怕的眼光看老师,上课如临大敌,自然就无法放松投入。

二、我们的课堂上缺少了充分的学习空间

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用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寻求解答,3分钟过去,有时学生思考还没到位,合作还没充分展开,教师便叫“停”,进行反馈或讲解,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

虽然小组合作探究已是学习的一种趋势,但由于对合作的含义不尽明了,没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只停留在浅显的表面上,便使得合作学习变成了走过场,流于形式,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

其实学生是有才华的,有智慧的,可以在学习中满足成就感,我们没有理由抹杀他们自发的求知欲望和成功渴求。而是应该留给学生审题的空间,让学生看清题目,明白题意,留给小组内部研讨、磋商的时间,唤起学生合作的兴趣,诱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给学生一些发挥的空间,他们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我们的课堂上缺少了长期实践的心理准备和坚韧的品质

近年来,我们不断尝试施行新的科学教学模式,但在实践中遇到了很现实的困难——合作学习效率低,耗时多,不如自己讲来得直接爽快;引导启发既费时间又很麻烦,还是我讲你听思路顺畅;让学生自己做出错率高,多走弯路,需要动脑筋的地方教师包办代替就可以避免了。

于是,我们回到了“填鸭式”的老路子,再寻找新的教学模式,又一次尝试,之后再次回归老路。这样,我们一次次地开始,又一次次地放弃,一次次地出发,又一次次地重回起点,不断地开始,又不断地重走老路,且只有重复,没有积累;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多年过去了,我们仍在原地踏步。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探索一个未知领域,总有遇阻不前之时,这时有两种选择:退回去,重走老路,显得驾轻就熟,但也没什么全新的风景和体验,也不会为他人发现新的大陆。走下去,困难重重,机遇与风险并存,但有可能为他人开辟新的航道。进与退,很多时候取决于探险者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与坚韧的品质。教师只有在创新改革的道路上,不被困难吓倒,不断解决难题,坚持不懈,定能够在荆棘丛生之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式。

总之,不管教学改革如何变化,作为教育者务必把握一点,我们必须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活的方法、活的语言去面对一个个活的课堂。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找到并坚持自己的课堂“特色”,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开创自己的“成功之路”。

记住:我们的教学功在今天,利在明天。

(作者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马桥实验学校)

上一篇:发出水声的台阶 下一篇:初中历史学科“六步自学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