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时间:2022-02-23 05:23:2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本文以中学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提出在创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中应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自我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是自主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全方位扩大视野,多角度汲取各种营养,积极投身于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从而在科学地组合各种信息和学养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成长为素质高、能力强、善创造的适应时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中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2-0124-02

一、研究背景

笔者目前担任初中两个实验班的英语教学工作,结合学校教改要求,参与了《初中阶段优秀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的实践和研究》的科研活动中,研究对象便是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这项研究要完成的基本目标是,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四年的学业,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学习的能力。研究过程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在创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强调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自我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将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如何真正实现这一点,是我教学工作的重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全方位地扩大视野,多角度地汲取各种营养,积极投身于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从而在科学地组合各种信息和学养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成长为素质高、能力强、善创造的适应时展需要的人才。

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笔者在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且概括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一)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学而不是教师的讲来获取知识

教师在备课时,运用种种方法,条分缕析,获得对教材的各种感受;在讲课时又滔滔不绝,融进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这其中的种种乐趣,实际上只有教师本人获得了,而学生只不过旁听者。因此,教师应把自我体会这种乐趣的过程交给学生,让他们多多参与、主动学习,而教师的作用只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于引导点拨。

(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才是终身受益的正确途径

英语学科是一门交际性学科,它要求学生通过英语知识的学习,形成一种学习方法,具备一种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单纯是学习的结果。一位医学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现在所教的内容过10年后有一半会过时。然而,10年后医生所需知道的知识,有一半至今未被发现。”这就形象地告诉我们,学生“应该知道的知识”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间隙,因而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相信学生能自主解决问题,是教师教授知识的根本目的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学生被动接受,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是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这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努力钻研、探究所获得的自我领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哪怕学生的自得自悟能力还不够全面、深刻,只要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三、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种教学模式

(一)活动化模式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借用多种能调动学生思维兴趣的具体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通过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获得知识,在活动中自我领悟、解决问题。我把这一系列具体方法称之为激发式教学手段。可利用游戏、辩论、排演小品、制作朗读录音、拍摄课文录像、观摩原版VCD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食品和饮料》这一章节中,我利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复习所学过的食品和饮料,第一个学生说出他喜欢吃的东西,第二个学生重复第一个学生的话,并在其基础上加上自己喜欢的食品或饮料,以此类推,使得句子越来越长。这样,学生不仅复习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增强了记忆力。再如上到《好食物,坏食物》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不是让同学直接读课文,而是事先让学生准备两个小品,反映两种不同的饮食习惯,让学生看完后作评论,什么是好的饮食习惯,什么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了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信息收集模式

查找文献资料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学生是初入研究领域的新人。因此,对他们而言,进行研究的每一过程,都是比较陌生的,而查找文献资料是进入陌生领域的第一关。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学习内容的信息。比们在上到《中国的节日》的时候,我就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去查找和中国节日有关的资料,中国有哪些节日,它们都有些什么来历和典故,引导学生从图书、期刊、名著、百科全书、年鉴等有关资料中收集信息,或是上网收集,并进行筛选、归纳、比较,形成有助于理解课文的资料,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模式。再如,在《食品和饮料》这一章节中,我让学生到超市去搜集书本上未提到过的食品名称,补充到自己的词汇手册上。我还让学生记录了一星期的食谱,通过讨论找出哪些同学的饮食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让学生设计营养食谱,然后到超市去了解食品价格,最后在课堂上评比哪些同学设计的食谱既营养又实惠。通过收集和查阅资料,同学们的视野扩大了,获得了比教课书还要多的知识,也为今后进行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和经验。

(三)小专题学习模式

把相关课文“捏成一团”进行学习,比较其中的异同,运用各种研究性学习方法,使课文内容得到延伸、扩充,我把它称之为小专题学习模式。

比如在上到《打电话》这篇课文的时候,原文只是体现了打电话时所遭遇的一种现象,即电话号码拨错后该如何解决。我就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打电话会遇到哪些问题,学生们不一会儿就说出了许多,接下来就是如何解决问题了。针对各类场景,该如何组织对话,这是学生们需思考解决的,老师在一旁加以辅导、点拨,就把这一系列的知识融会贯通了。学生们通过小专题学习,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他们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小组训练模式

该模式使参与者面临一种未经建构过的学习情境。这在我的英语教学中几乎是每节课都运用到的。小组成员努力为自己确立有意义的任务并完成它,通过参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愉快,并学到参与社会群体和组织的技能。该模式是致力于帮助个人在群体和组织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其中小组的指导者最好是老师,师生互动,能在自读课中发挥最大的效果。

小组训练学习模式是建立在那些共享的、公共的、即时的、直接的、第一手的尚未概念化的和自我认识的经验基础之上的,对比之下,对过去的所谓共享,即老师给予的,小组训练更能激励参与者相互分享他们的收获和情感。

(五)自读笔记模式

培养学生做自读笔记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初中生的自读笔记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而深的原则大体可分为三步:辩识(理解词语、句子等),提要(归纳要点、领会重点),质疑(指出疑难之处,依据课文自我解决问题)。

自读笔记其实贯穿在以上各种自读课教学模式中,尤其是在信息收集中,只读不记,是很难将所读之物化为自读所需要的东西。必须明确的是,做自读笔记并不是简单地预习,简单地巩固练习,而是让学生在自读中自悟自得,培养探求质疑的能力。

上一篇:浅论高校体育如何继承少数民族体育 下一篇:咸阳古渡遗址出土的隋唐佛教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