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古渡遗址出土的隋唐佛教造像

时间:2022-06-09 09:47:13

[摘要]咸阳古渡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古渡遗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文物,为人们研究当时的经济、文化、军事提供了重要的物证。丝绸之路也称为佛教之路,咸阳古渡遗址出土的大量隋唐佛像为研究当时佛教文化活动以及中原和西域国家的佛教文化交流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咸阳古渡遗址;隋唐佛教造像;丝绸之路

[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2-0028-02

几年前,陕西咸阳附近的民工挖河沙时,在渭河2号桥附近河道中掘出数十根木桩。专家们考证后确定,这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遗址。(图1)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渡口自古建有木桥,是关中西通西域、南往巴蜀的交通要冲。秦时官府正式在此架设桥梁。西汉定都长安后,称其为便桥或便门桥,成为长安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唐初的渡口已经车船并行,天桥上车马穿梭,晚上城门关闭,舟船开始工作,把货物摆渡到码头。码头附近建有“西市”,来往于长安的商旅、马帮、驼队在这里歇脚。唐末的咸阳桥,渐失和平景象,到处是战争引起的悲离场面。“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皇出宫门西走,携杨玉环及大臣一行匆忙逃亡四川,通过此桥后,国戚杨国忠为阻止叛军的追赶,下令强行毁掉了这座久负盛名的古渡桥。明洪武四年(1371),咸阳城西迁到渭水驿,咸阳古渡真正成为“秦中第一大渡”,并一直沿用至解放初。

咸阳古渡遗址的发现,为人们研究当时的经济、文化、军事提供了重要物证。出土文物主要以钱币、佛教造像为主。钱币的跨度从秦代的半两钱一直到民国的铜圆、银锭。还出土了一些丝路货币,如萨珊王朝银币、贵霜铜币、孔雀王朝银币、萨曼银币等。佛教造像主要为隋、唐小型铜造像,唐代居多。这些造像按当时的工艺应该通体镏金,但由于在河床底下被河水侵蚀千年,大部分镏金基本脱落,但那种由虔诚的佛教徒塑造的极富艺术美感的气息依然存在。

隋代的佛教造像承袭了北周造像风格特征,大概与隋和北周都建都长安有关。隋代造像在继承了北朝造像风格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本时代的特征并向唐代造像过渡,造像本身比例失调,有的头大身小、腿短,稍显呆板,动态感不强;屈体硕壮,有厚重感。佛像肉髻较为平缓,面部丰满,衣纹有的仍较浅薄,躯体饱满。菩萨的冠高低适中,璎珞的颗粒粗大,下垂过膝,缯带和帔帛也均向两侧低垂,缺少飘逸的动态。(图2)

唐代佛像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初唐时期和盛唐时期,少见晚唐时期造像。唐初造像多保留着隋代造像遗风,体态丰满,佛像头部偏大,身体稍短,面相丰满而偏方。衣纹上多喜用隆起如圆绳状的纹线,这种纹线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印度笈多王朝时期马拉图地方的雕刻样式。(图3)

盛唐时期可以说是佛教造像的黄金时期,这时期的佛造像经过魏晋时期的融合和吸收,外来的佛造像此时已经极为完美,不漏痕迹地与中国传统雕塑相结合,创造出极为典雅的佛像样式。此时的造像比例舒展匀称,结构合理,动态毕现,极为自由活泼。佛的头部与身躯比例合理,面形丰满,方圆适度,佛发为水波纹式或螺发,衣服流行通肩式和袒右肩大衣,方领下垂式大衣,内着僧支和裙。束腰式台座,底边多为六角、八角、圆形或莲花瓣形,上搭覆布,布纹曲折生动。菩萨多束高髻,发型优美,上身袒露、束腰,中心向一侧扭曲,身体呈“S”形,体态极为生动妩媚。下着羊肠大裙,纹线流畅,裙上又束一结,有的下垂呈三角形。这些都是盛唐时期典型的样式。(图4~7)

咸阳古渡遗址出土的佛像较为集中,大多都在木桩附近,出土数量较大,又未见晚唐时期造像,可以判断这批铜佛造像可能源自会昌五年(845)唐武宗毁佛运动。唐代是佛教发展的全盛时期,除武宗皇帝外,历代皇帝对佛教文化都很重视,惟武宗执政后于会昌五年(845)对佛教文化进行了一次沉重打击,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佛运动,造成了铜佛像和寺庙各种法物器具的严重损毁。据史料记载,这年“上恶僧尼耗蠹天下,欲去之”,“四月,检括天下僧尼寺庙四万四千六百座,僧尼二十六万五百多人还俗。五月,两都左右街仅留四座寺庙,每座庙住僧三十人。天下州郡各留一座寺庙……八月,敕令各寺定期拆除,以造官署驿站,把金银佛像交给度支,铁像铸家具,铜像和钟磬铸钱。”按照当时的要求,所有佛教金属器物必须回炉铸造成钱币,而这批佛像为何没有惨遭焚毁,又是如何被抛入河中,就成了一个待解之谜。

上一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略论西夏天盛元宝钱币版别及武威西夏钱币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