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时间:2022-02-23 12:28:24

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关键词】 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模 式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7―0056―01

合作学习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有效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

一、合作学习任务的选择性和挑战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当然,在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时,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需要结合学习任务进行选择。比如,在数学学习中,可能会提出一些与现实生活、科技、生产等有关联的内容,这也是当前数学教学所必须达成的一个普及目标。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以及激情,有效地体现出学生团体的学习性和创造性。

二、合作学习时间分配的灵活性和节奏性

在利用小组合作模式对数学学科进行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对合作学习的时间进行分配。笔者所在的学校每一堂课都只有40分钟,教师应合理地运用仅有的40分钟,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然而实际教学中,总有一部分教师因为教学内容多,随意加快教学节奏,把许多知识都挤到一堂课上来讲解。这样教学,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还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学生因为无法一次性接受过多的知识,而严重影响学习效率以及师生沟通。所以,教师在有效利用课堂40分钟时间的基础上,还要对教学的节奏控制好,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来调节教学节奏。如,教学重、难点比较多的时候,可以放慢教学节奏,并多给学生留出交流沟通的时间和自由问答问题的时间;如果教学重、难点比较少,教师可以加快教学节奏。当然,加快节奏教学也要有个度,要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在课堂后半部分时间要增加一个学生讨论、提问以及教师总结的环节。通过教师的总结可以突出课堂中的重、难点,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展开具体的合作学习

学习新知识时,先在小组内部展开观察、操作、讨论、争议、推理、分析、判断等活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进而归纳、总结规律,形成小组结论;然后,全班交流,相互补充、修正,达成共识。面对这种学习方式,教师必须巧妙地提出问题,布置任务,进行必要的引导、启发,控制好学习进程和方向,并对不同小组要根据不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以免学生偏离主题太远。最后,教师还要对结论进行统一的总结归纳,并对各组的活动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

总之,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并使其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强化自主意识,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数学素养。编辑:谢颖丽

上一篇:政治高效课堂构建“三法” 下一篇: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