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轨道板铺设施工中浅谈劳动定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2-20 07:45:58

高铁轨道板铺设施工中浅谈劳动定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高铁轨道板铺设施工工艺和劳动定额管理基本概念及原则,然后指出了当前高铁轨道板铺设施工中劳动定额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铁轨道板铺设施工中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高铁轨道板;铺设施工;劳动定额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U215.5文献标识码: A

劳动定额管理是铁路企业劳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有效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于企业合理组织劳动生产,充分利用劳动工时,落实经济责任制,实现按劳分配机制,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改善企业职工素质,加快企业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定额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贯彻落实劳动定额管理制度,不断挖掘劳动潜力,综合运用经济杠杆、科学方法、行政手段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劳动消耗,以最少的劳动投入获得最大的劳动产出,保证本单位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逐步提高。

近几年,随着国家加大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高速铁路施工项目越来越多,而在高铁土建施工环节中,轨道工程是影响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和后期维护投入的关键工程,其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工艺复杂,技术难度相对集中。作为轨道工程的基石,轨道板的制作和铺设对轨道工程的质量影响很大。轨道板铺设是高速铁路结构施工中一个关键环节,轨道板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现场存运板、粗铺、精调、封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连接,侧向挡块施工等,施工战线长、工期紧、工序内容多、技术难度大。

1高铁轨道板铺设施工工艺

1.1总体施工顺序

首先施做伸缩缝及底座和凸型挡台,建设临时设施,为运板车组和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车施工做好铺垫,轨道板吊装由悬臂门吊实现,移动式水泥乳化沥青搅拌车随后进行灌注。

1.2底座及凸型挡台施工流程

凸型挡台施工采用对称跳槽法施工,底座第二次封闭施工时安装泡沫板伸缩缝。

1.3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流程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采用搅拌砂浆车运输,供应两个工作面砂浆灌注,运送车砂浆原材料及时供应至灌注现场,进行加料。

1.4凸型挡台树脂灌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24h并清洁、整理完毕后,在凸型挡台周围安装树脂灌注袋,采用胶水粘贴牢固,铺设防污染塑料布。

2劳动定额管理基本概念及原则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一般用劳动或工作时间来表示)标准或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或完成工作量的标准。

劳动定额既是企业生产、技术、财务、劳动计划以及进行经济核算的基础,也是企业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核算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有效手段;既是组织劳动和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的重要保证。在当前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挖掘潜力的进程中,进一步推动和规范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有利于科学调配劳动力,合理确定劳动报酬,改善用工环境;有利于维护劳资双方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有利于使广大劳动者享受企业经济发展成果,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3当前高铁轨道板铺设施工中劳动定额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和不断发展,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企业加快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3.1对劳动定额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高铁轨道板铺设施工企业普遍对劳动定额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仅凭劳动合同、责任制等办法能完成生产任务即可,很少去考虑人力、物力等资源配置和优化,没有很好地调动起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都受到一定影响。

3.2劳动定额管理机制不健全

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有的设专职人员,有的则兼职,而许多基层单位,兼职也没有设置。另外,缺乏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和程序,影响了劳动定额工作的顺利开展。

3.3劳动定额管理者的业务素质较低

劳动定额标准的贯彻执行受员工素质和行为的影响较大,目前企业劳动定额人员中,或者缺乏与现代定额管理有关的相应知识,或者未经过系统的劳动定额专业培训,或者缺乏劳动定额工作的实践经验,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4分配和激励机制不配套

在企业内部分配中,可能会出现劳动定额完成了,但由于其他效益指标没完成而得不到超额工资,或者劳动定额没完成,而效益指标完成了反而多得工资。这种分配制度导致部分人产生“劳动定额不起作用”的观念,也就难以发挥劳动定额的激励作用。

4加强高铁轨道板铺设施工中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对策

在近几年的铁路发展改革中,单位对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逐年递减,劳动定额的贯彻不力已经影响到了职工生产的积极性,为此企业领导者必须对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有一个新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旧的思路、方法和手段,推陈出新,使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全面为企业生产服务,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4.1 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劳动定额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方法上、形式上都要转变观念,学会从管理中要效益,以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做到五个转变,即:一要转变管理范围,实行全员管理,体现公平原则;二要转变管理模式,由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三要转变管理方法,由定额管理转变为效益管理;四要转变管理标准,由非标管理转变为标准化管理;五要转变管理办法,由制定定额定员的办法转变为用先进技术指导定员的办法。实现这些转变,不仅拓宽了工作思路,而且使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有利于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行。

4.2加强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劳动定额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劳动定额管理水平高低,取决于各级劳动定额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只有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劳动定额的管理水平。为此,企业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一是采用授课的形式加强对劳动定额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培训;二是开展车间与车间、车间与中心的交流活动,为劳动定额管理人员提供实地学习机会、交流经验的机会;三是建立末位淘汰机制,每年度对劳动定额管理人员进行考试和考核,对排名末位的人员淘汰,并选拔出有责任心、素质高的人员进入到劳动定额管理岗位,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4.3紧跟发展形势,保证劳动定额制定方法的合理性。

劳动定额的制定是以现行有效的技术水平、工艺流程、设备、劳动组织等条件为依据,全面地反映当前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 在高铁轨道板铺设施工单位改革后,应已现行的技术和设备状况重新制定定额标准,从而使劳动定额水平真实地地反映当前的技术和生产水平,保证劳动定位制定方法的合理性。

4.4利用先进方法,提高统计分析质量。

目前,高铁轨道板铺设施工单位对定额的各项统计工作仍以手工为主,人为因素较多、效率低下、准确性差,已处于落后状态,不适应“两高”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 弥补人为造成的统计不准确, 保证统计数据的科学、准确。为此,企业应组织劳动定额管理人员加强对现行统计方法的研究掌握更为先进的统计方法,解决人为干扰的工作方式,准确掌握现今劳动定额状况,对定额统计方法及时调整和修订,为制定生产计划、劳力分配、工时定额计划、二次分配等提供最准确、最科学的基础资料。

针对高铁轨道板铺设施工工艺,重点加强施做伸缩缝及底座和凸型挡台工序中劳动定额的管理,继而在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施工中合理搞好劳动定额管理。

4.5强化对定额管理的评价与分析。

建立科学的定额水平统计分析评价体系,通过定期评价和分析,全面掌握生产计划、工段、工组、职工实际的定额水平,找出影响定额管理的因素,进一步采取技术和组织措施,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管理水平,提高劳动效率。

4.6实施动态管理,促使定额管理规范化。

定额管理工作迫切需要建立覆盖各工序的统计系统,实现对定额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要对生产系统进行全面的定额水平研究,逐步建立与生产计划、劳动用工、定额计划、工资分配相联系的定额综合管理体系,实施动态管理,保证劳动定额在执行、考核、修改上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劳动定额真正起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4.7激发全员参与定额管理。

劳动定额制定后,要经过广大职工去贯彻执行,并在生产实践中予以检验总结。因此,定额管理工作绝不仅仅是定额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事,而是全体职工共同的工作。定额标准的制定、贯彻执行、考核、修订完善都要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取得大家的支持,促使定额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5结语

在新形势下搞好劳动定额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工作,而是一项完整科学的系统工程。更不是简单的语言表述,而是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完善,不断更新其内容,也需要各级领导和从事劳动定额工作的同志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一项艰巨和复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罗强.浅谈CRTSI型轨道板预制工艺的优化[J].山西建筑,2011(3): 135-136.

[2]尹国富.关于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4)

[3]张萍.浅析劳动定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09(23)

上一篇:钢结构安装工程质量及安全技术研究 下一篇: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经济法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