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新课程环境下化学高效课堂探究

时间:2022-02-19 11:58:25

义务教育新课程环境下化学高效课堂探究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课堂回归生活。它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而成为高效课堂呢?现代教育思想已愈来愈多地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欲望,以期实现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综合性智能的发展,从而形成高效课堂。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商榷。

一、应用学科特点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形成高效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1.应用教材安排实验及增设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高效课堂。

在学习“缓慢氧化和自燃”时,不是先讲概念,而是设计一个非常有趣的演示实验:将滤纸浸到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然后把滤纸挂起晾干,不到半分钟,就会看到滤纸先冒白烟,最后起火燃烧。不用火点燃,滤纸为什么能够燃烧呢?这个实验引起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他们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此时水到渠成,要解开这个谜,答案就在课本的某页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打开课本,比平时百倍认真地看着,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最终找到了答案。这样教学,学生在头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起老师硬性要求学生枯燥无味地死背概念要省事很多。另外,在教学中,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外,还应设计一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实验。

2.应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形成高校课堂。

化学虽是一门自然科学,若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就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在学习初中化学《绪言》第一课时,可这样设计:课一开始,并不急于叫学生马上看课文,而是先设置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家看过魔术表演吗?现在,我来表演几个小魔术,请大家欣赏。”在学生惊奇的目光下,将四个事先准备好的仪器、药品摆在桌上,然后一一进行演示。此时,全班沸腾起来了。学生既感到惊讶又不可思议,个个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希望立即得到答案。但我没有正面回答:“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这魔术的答案就在这本书里。”

3.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高效课堂。

化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化学技术的成果能够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恰当地应用教材中的“化学・技术・社会”让学生明白化学科的现实社会效益,同时还与环保、工农业生产等相联系。

(1)环境保护知识:如水质分析、食品检验、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汽车尾气、金属腐蚀与防护,土壤改良、工业“三废”的利用等培养学生的现代环境保护的意识。

(2)工农业生产:如三大合成材料、冶金、石油、煤、化工、农药化肥、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新物质、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利用等问题。揭示化学原理、生产过程、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益,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耗、介绍新工艺、新技术、展示未来化学科学的前景。这些知识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化学的现实意义。利用“张青莲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侯氏制碱法”等教科书中的素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介绍“山东假白酒案”等不良社会现象,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精心设计导入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形成高效课堂。

1.创设提问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形成高效课堂。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升学的教育,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使学生愤悱的情境,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教学中巧问善诱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善于问,更要会问,更要指导学生多问善问。要问得恰当,问在知识关键处;问还应掌握坡度,问在难易适中处:问更应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造成学生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促使联想,对比思考,设想种种解决方案,从而使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大脑中展开,形成开放式探索性思维。

2.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形成高效课堂。

传统的教育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缺陷即缺少独创性。经验告诉我们,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学过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在未知领域与新领域的知识之间没有学生不能逾越的鸿沟。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设联系的桥梁,诸多认识问题就是可以突破的,这正是探索性实验培养的关键。自主探索实验关键是自主提出问题,有强烈的探索动机,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这一动机蕴藏着强大的内驱力和求知欲,教师的职责是创设情境、帮助引导。启发积极思维、帮助设计分析方案,查阅文献资料、补充设问和反问,以增加思维的深广度,使学生对新问题的探索能顺利完成。因此自主探索实验的特点是:提出问题,限制方法,自定方案,实验探索,自寻结论。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上的重大进展与成就并不是由解决问题的人促成的,而是由提出问题的人在平常中看出异常而促成的,即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而深化自主探索的特点是:正确提出问题,自主选定方法,独立创新实验,自主寻求结论。

三、指导检查,引导讨论,及时小结,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的探究习惯,形成高效课堂。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形成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即本节知识的生长点,但这些知识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凑,可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使其成为本节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做学生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解决有争议的、有难度的问题,并能在这样的探究中找到乐趣,形成高效课堂。

化学学习中会有许多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出现,这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答,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等。讨论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很好手段,由于我们上课前不强调预习,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时,不会造成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不会受课本的限制,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办法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其探究积极性。

3.及时辅导、整理、小结,使小结成为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形成高效课堂。

指导学生整理、小结,归纳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析知识点与考点的关系,研究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思维品质进行评价和整理,从而使知识达到高层的迁移。探究习惯一旦养成,思维品质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认识、发展的主体,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他们真正去思、去想、去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要指导学生学,启发学生学,辅导学生学,为他们的“学”服务,为“学”营造最佳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闪现创造性思维火花,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这就是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

上一篇:聚焦教师专业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下一篇:对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