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劳动实践成果范文

时间:2024-03-26 17:01:03

义务劳动实践成果

义务劳动实践成果篇1

【论文关键词】劳动合同 单方解除 实际履行

劳动合同纠纷案件在我国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就目前审判实践而言,法院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及劳动部颁布的相关法规。而客观事实是,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劳动法》,劳动部又颁布了大量的劳动法规,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转型时期,劳动用工制度及相应配套措施正处在急剧变化之中,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新类型的劳动合同纠纷层出不穷,现有法律、法规对日趋复杂的劳动合同关系的调整已明显地力不从心,法律调整的漏洞也日渐显现。这增大了法官正确处理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的难度。

一、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正确认定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我国台湾学者普遍认为,劳动合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言之,凡一方对他方负劳务给付义务之契约,皆为劳动合同。举凡雇佣契约、承揽契约、居间契约、出版契约、委任契约、行纪契约、运送契约、合伙契约等皆属之。由是观之,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乃是包容关系,但应当注意的问题是,我国《劳动法》所称的劳动合同(或曰劳动契约)并非前文所称的广义上的劳动合同,乃是狭义上的劳动合同,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目前,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尚未规定雇佣合同,而在审判实践中,雇佣合同纠纷已普遍存在,由于雇佣合同在表象上同劳动合同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便为此合同与彼合同的正确界定增加了难度。合同性质的不同,必然导致适用法律的不同,以及当事人利益的不同,因此,对两者进行差异性比较,无疑会对审判实践有所裨益。

按照我国学者的观点,雇佣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一方为他方提供劳务,他方给付报酬的合同。法律上明确区别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以德国劳动法为代表,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相同之处是不言而喻的,择其要者言之,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均以当事人之间相对立之意思之合致而成立;两者均以劳动之给付为目的;两者均为双务有偿及继续性合同。正是由于两者具有如此的相同之处,才导致审判实践中对两者的区分极为困难。但实际上,两者还是具有明显的差别的,也正是由于两者存在差别,法律上才分别规定了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

首先,雇佣合同是一方给付劳动,另一方给付报酬的合同。其纯为独立的两个经济者之间的经济价值的交换,雇主与雇员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当事人之间是彼此独立的。而我国《劳动法》上的劳动合同,则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在对他方存有从属关系的前提下,向他方提供职业上的劳动力,而对方给付报酬的合同,其特点在于当事人双方存在着特殊的从属关系-身份上的从属性,因此,劳动合同更强调一方的有偿劳务的给付是在服从另一方的情形下进行的,这种从属关系常因特殊的理由而成立。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其不得不处于用人单位的指示监督之下而给付劳务。劳动力与劳动给付不能与劳动者本人分离,劳动者本人在承受劳动的同时进入高度服从用人单位及其意思的从属的关系。正是由于劳动合同以当事人之间存有从属关系为条件,因此,劳动合同才被称为特殊的雇佣契约或曰从属的雇佣契约。基于这种身份上的从属关系,劳动者有义务接受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管理和指挥,并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当然,我们强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从属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为所欲为:第一,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所为的工作不得超过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的义务范围;第二,用人单位的所作所为要受到《劳动法》的约束,如果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劳动者可以请求有关部门处理。

其次,合同的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用人单位,一方是劳动者,根据有关劳动法规,用人单位包括

综观各国劳动合同解除的立法,多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纳入同一调整范畴,同等授予权利,施加义务,使双方在解除合同方面地位、能力平等,例如《日本民法典》第627条规定:当事人未定雇佣期间时,各当事人可以随时提出解约申告。于此情形,雇佣因解约申告后经过两周而消灭。《意大利民法典》第2118条规定:对于未确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任何一方都享有在按照行业规则、惯例或者公平原则规定的期限和方式履行了通知义务之后解除合同的权利。与此同时,各国法律均规定,单方解除权不适用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只适用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外国法之立法体例,实值我国借鉴。

第二,《劳动法》第31条规定的“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是程序还是条件,有待法律明确规定。

条件和程序是不同的,条件是成就一个事物的前提因素,具有或然性。程序是行动的步骤、手续及时限,具有可为性。《劳动法》第31条规定的“提前30日通知”是程序还是条件时至今日尚没有明确答案,劳动部《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3l条明确指出,通知是程序而不是条件。但在1995年劳动部给浙江省劳动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复函》中却答复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有权机关的解释尚且如此,适用人员如何认知便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此外,如果劳动者未提前30日通知,或者劳动者未采用书面形式提前30日通知,那么劳动合同是否解除呢?此类案例在审判实践中已经发生,如何处理此类纠纷将是《劳动法》给法官出的又一道难题。我们认为,劳动合同是确立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应当衡平当事人双方的利益,而《劳动法》在赋予劳动者单方解除权的同时却不附加其他任何条件,实为不当。因此,《劳动法》的该条规定应当修正,一是赋予用人单位以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权,二是增设单方解除权行使的限制条件。

三、劳动合同的实际履行

实际履行在性质上是一种救济制度,无论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在大陆法系,学理均将其放在救济制度中作为一种救济手段而论述。实际履行又称为特定履行、继续履行,是指在违约方不履行合同时,相对方请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责任方式。实际履行的真谛,在于它要求合同债务人应当实际地履行合同而不得任意地以赔偿损失来代替履行合同债务。我国《合同法》赋予实际履行制度以一席之地,《劳动法》对此未予规定,但从劳动合同的性质考虑,在处理劳动合同纠纷中适用实际履行原则意义重大。

就用人单位而言,在审判实践中,常有用人单位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提前解除合同的,这在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尤为明显。如果不考虑劳动合同的特殊性,单纯从合同角度出发排斥实际履行制度的适用,尽管可以追究用人单位的违约责任甚至令其补偿,但这并不能完全弥补劳动者所遭受的损失,特别是在就业机会少,劳动力绝对过剩的情况下,如果认可居于优势地位的用人单位任意提前解除合同而仅承担经济补偿责任,那么这将使居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只能坐视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合同。于此情形,劳动者所能采取的措施,只能是追究用人单位的经济补偿责任,这对劳动者是不公平的。因此,在劳动合同纠纷中强调适用实际履行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当然,此制度的适用,并非无的放矢,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必须要有违约行为的存在实际履行是法律赋予非违约方当违约情况发生时所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它是违约方因不履行合同义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作为一种违约责任,当然要以违约行为的存在为前提,如果没有违约行为的发生,那么此时仅是债务履行的问题,债权人有履行请求权,债务人有履行债务的义务,尚属第一次性义务阶段,谈不上作为第二次性义务的强制履行问题。在劳动合同中,能引起实际履行责任发生的违约行为包括:(1)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有权在连续工作满一年后享受带薪年假,而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的约定,不准劳动者休假,此情况发生后,劳动者要求休假的,应当准许;(2)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未满,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合同没有正当理由的,劳动者如果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应当判定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行为无效,判令其继续履行合同,直至合同期满;(3)基于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福利条件而未提供。

2.必须要由非违约方提出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的请求由于实际履行作为一种救济措施的着眼点在于补救非违约方所处的不利境地,而事实上只有非违约方才真正理解实际履行的实际价值,因此,实际履行制度的适用以守约方提出请求为前提,如果守约方不请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而是要求解除合同,则不发生实际履行问题。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法院能否依职权判令实际履行劳动合同?我们认为,实际履行制度的适用,以当事人行使请求权为前提,是否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取决于守约方的意思,如果守约方认为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对自己更有利,则可以向法院提出请求,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如果守约方认为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在经济上不合理,或确实不利于维护自己的利益,则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因此,是否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乃是守约方意思自治的范畴,实际履行的请求只能由守约方向法院提出,法院不能依职权主动做出。

3.违约方能够继续履行合同实际履行以违约方能够继续履行合同为适用条件,如果违约方确实无能力继续履行合同,那么实际履行已失去其适用的客观依据,不应再有实际履行责任的发生,否则无异于强违约方所难,于理于法均有不合。

4.实际履行必须符合劳动合同的宗旨实际履行不得违背劳动合同本身的性质和法律,这是适用实际履行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其他双务合同不同的是:在劳动合同中,实际履行仅发生在用人单位违约的情形下,当劳动者违约时,用人单位不能请求其实际履行劳动合同,这是因为,劳动合同有人身依附性,如果强制劳动者履行劳务,无异于对债务人人身施以强制,这样做涉及侵犯人身自由的问题,与现代社会以人格尊严、人身自由受到保护之基本价值相违背。我国宪法和民法都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不受侵害,这也意味着对公民个人的人身不得实行强制的方法,如果法院判令劳动者实际履行劳动合同,势必会侵害劳动者的人身自由和其他人格权。因此,当劳动者违约时,只能采取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和支付违约金的办法,以替代履行。

参考文献:

[1]李景森主编,劳动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史尚宽,劳动法原论[m],台北:正大印书馆,1978。

[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6条,本文所使用的劳动合同,仅是《劳动法》所定义的劳动合同。

义务劳动实践成果篇2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局《关于“五育合一”教育高质量发现的实施方案》等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万善片区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区“尚善”特色教育的实际,特制订《****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教育大会的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主题

“五育合一谋新篇,尚善教育创特色”。

三、实施目标

将“五育合一”与“尚善教育”有机结合,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在“德、智、体、美、劳”中深化“善行、善教、善炼、善艺、善劳”五善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现、学校特色发展、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善行树人——七彩德育立德

将“善行”教育融入七彩德育之中,做到:学校“善于推行”七彩德育,工作有新思路,做七彩德育的倡导者;教师“善于执行”七彩德育,做法有新举措,做七彩德育的执行者;学生“善于践行”七彩德育,行为有新变化,做七彩德育的参与者。完善“善行树人”及“七彩德育立德”工作体系,制订“学校推行、教师执行、学生践行”“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思路,通过学科渗透、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等,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开展理想信念、核心价值、心理健康、生态文明、传统文化、乐学进取、性格培塑等方面的教育。结合“善行”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教育之恩、感恩祖国培育之恩、感恩社会帮助之恩、感恩他人关怀之恩、感恩大自然绿色之恩;加强品德修养教育、绿色行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增强学生善行意识;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

(二)善教利学——三活课堂增智

建立“活化资源、活用教法、活力展现”三活课堂教学体系和“四善五环”的教学模式,将“善教”融入三活课堂之中,让教师善于教书育人,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教师“善教”:通过读好理论书、练好基本功、写好小随笔、做好小课题,让教师善于活化资源;通过组好团、选好人、磨好课、建好库,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材;围绕教与学的技巧与策略,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抓好入职教师入格课,成长教师研讨课,成熟教师示范课,名优教师引领课,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法。学生“利学”:通过“课前重预习、课中重善思、课后重巩固”,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实施合作探究,让课堂动起来;抓好多样化练习,让课堂实起来;开展多元化评价,让课堂活起来。通过三活课堂,达到善教利学的工作效果,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精神。

(三)善炼强身——阳光运动健体

将师生善于运动锻炼、乐于强身健体的积极性引导到阳光运动上来,做到:上好体育课、建好运动队、开展好大课间、举办好体育节等,激发师生阳光运动、善于锻炼、乐于健体的积极性。围绕健康第一,科学安排体育课,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阳光体育课,合理设计运动负荷,加强学生体育技能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阳光大课间,根据学校和季节、气候特点,融入体操、舞蹈、趣味游戏、健康跑、球类活动等内容,开展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阳光体育节,每年开展体育节活动,通过项目竞赛,活动展示,传承体育精神,激发学校活力。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增长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

(四)善艺雅情——文化艺术育美

将学生善于文学、音乐、器乐、舞蹈、戏曲、美术、书法等兴趣爱好融入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做到:师生人人积极参与,生生个个掌握1项以上艺术技能,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操和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能力。强化美育课程,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打造美育文化,建设校园特色文化,营造美的环境,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传承本土竹丝画帘、剪纸等优秀民间艺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开展美育活动,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组建特色艺术团队,通过文学、音乐、书画、舞蹈、戏剧等进行艺术教育,举办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优秀艺术,增强文化理解,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五)善劳养志——综合实践培劳

将劳动教育和劳动体验融入综合实践之中,做到:在学校善于做好校务劳动、在家里善于自觉完成家务劳动、在社会善于体验公益劳动,从而感受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善于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家庭劳动教育安排家庭服务弹性任务,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抓好学生自理能力培养和劳动实践。学校劳动教育通过课堂传授劳动知识,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建立劳动基地,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社会劳动实践重点落实学生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劳动和社区志愿服务,增强学生劳动意识。通过综合实践劳动,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塑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9年9月)

成立****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指导与落实。开展工作调研,制订工作方案,召开座谈会,完成方案论证。印发实施方案,召开校长工作会,加强实施方案宣传。在万善小学县级重点校的基础上,确定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片区重点校。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校推进相结合,召开专题会,指导各学校制订实施方案、设计各类工作表册及活动记录。

(二)实践探索阶段(2019年10月-2021年8月)

各学校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以万善小学为示范引领,以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辐射带动,在片区各学校全面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邀请专家引领、强化教师培训、美化校园环境、健全保障措施,围绕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审美素养、弘扬劳动精神”五个方面开展研究,重点抓好学校特色建设,形成学校品牌,重点学校加强探索,形成经验。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炼实践成果。召开县、片“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现场会,总结推进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三)总结提炼阶段(2021年9月—2022年8月)

将实践探索阶段形成的成果在全县和片区推广,探索“立德树人、增智利学、健体强身、育美雅情、培劳养志”等方面的途径,建立“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有机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本阶段以****区为单位,组织每学期2次片区的现场会,承办每学期1次县级的现场会,推动“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力争在育人方式上有新突破,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上有新进展,在体育项目上有新特色,在艺团活动上有新形式,在劳动实践上有新举措。召开工作表彰会,全面总结万善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启动下一阶段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四)推广深化阶段(2022年9月—)

全面总结整理“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成果,构建完善的“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让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人心。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坚持特色立校,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建立学校评价标准,对片区学校进行考核评估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由****区主任任组长,责任区各督学、片区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领导小组。陈世万负责责任区方案的制订,片区工作的安排布置和推进工作;陈学毅具体负责片区学校工作的推进及各学校七彩德育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卢杰负责各学校三活课堂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舒展负责各学校阳光运动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张敏负责各学校文化艺术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陈国华负责各学校综合实践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德育办,由德育专干陈学毅任办公室主任,责任区各相关督学、学校分管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日常工作。各学校赓即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五育的五个方面的工作分别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并设计好活动记录表、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确保工作贯彻到位、执行有力、推进明显,成效显著。

(二)制度保障。建立奖励机制。对工作推动有力,成效明显的个人和集体,责任区每年进行表彰奖励;各学校在名师评选、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年终绩效奖金分配等方面优先考虑。建立公开科学透明的评价机制,细化评价指标、考核要点和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案。建立工作督查机制,明确本项工作为当前和今后教育的重点工作,责任区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纳入学校年终绩效考核责任区对学校的民主测评,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三)人才保障。责任区组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专家团队,聘请教研室、教改办、教育股、艺体卫股、县城学校名师、片区名师为专家队成员,定期研究和指导责任区和学校的工作。各学校制订新教师、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分层培养目标,明确“县、片、校”三级教师培养职责。加强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建好一支思想品德高尚、方法手段多样、关注学生成长的班主任队伍;建成一支业务素质精湛、课堂充满活力、家长社会认可的教师队伍。工作室通过团队行动,围绕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发展与实践,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目标。

(四)基础设施保障。协助教科体局做好学校规划布局调整,推进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建设,努力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坚持加大投入,完善教育功能设施,提升教育基础保障能力;实施“互联网+教育”,加强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建设,促进教育与现代媒体的深度融合。

义务劳动实践成果篇3

关键词:青年;劳动教育;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路径

近年来,一些院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劳动教育的要求,采取多元化举措坚持劳动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些许问题。部分学生不尊重劳动者、推崇享乐、贪图安逸、不愿意吃苦耐劳的现象。在大学生中,有人认为基层工作不够体面,宁可“啃老”也不愿到一线岗位,以“佛系”之名掩盖“懒惰”之实;有些女生认为“自己奋斗不如嫁得好”;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劳动功利化思想,表现为平时无功不劳动,就业时眼高手低,还没掌握多少本领,没为单位贡献多少价值,就要求不切实计的高薪待遇,动辄跳槽等。针对以上问题,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可谓正当其时。

1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1.1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是近些年的教育热词,也是教育界的永恒课题和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承担育人根本使命的场域是学校,树人的主阵地是课堂。在教育教学中如果不去进行德育则会稀释育人的成效。回望中国历史,热爱劳动、勤于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品质,中国也正是依靠这个熠熠生辉的优良传统从贫穷落后走到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由此,不论劳动形态如何变迁,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个宝贵品质热然需要代代相传。当然,引导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养成乐于劳动、勤于劳动、终身劳动的习惯,激发潜在的劳动意识,这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丰富立德树人的内容和形式,让立德这一任务不仅在课堂上加以落实贯彻,而且深入学生的劳动实践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动手实操、体验让其更加鲜活的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春风化雨般让学生习得健康向上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劳育和德育相互联系、互促互利、相得益彰。故此,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之义

近年来,党和政府陆陆续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号召大中小学要提高思想站位、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转变唯分数论的人才培养观念,需要切实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学生综合全面发展时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当下,学习成绩优异,智育水平高的学生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不会劳动,丧失自主劳动能力的短板。随着家庭结构的变迁,一个家庭只养育一个孩子的情况日益增多,他们在家里是不会劳动、不愿劳动的公主、少爷,在学校里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纸质书的短板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期间,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小说、电子游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娱乐时间过度,用眼问题突出,同时出现了心理空虚、急躁不安等身心不和谐发展问题,此时,我们更需要加强劳动教育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有利于学生走出隔离的无聊期。但是劳动教育在部分学校中依然被沙漠化,这导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是片面发展的。因此,只有补齐劳动教育这一块短板,学生才能全方位成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深化,劳动教育具有修德、益智、强体、育美的综合教育功能。坚持不懈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塑其担当精神,提高其劳动素养,在学以致用中提高其动手操作技能。所以,劳动教育的加强有利于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推动,让五者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现实之需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与阶段目标不难发现,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我们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下,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还有十三年的时间,前进的道路上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塑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劳动精力充沛的新时代劳动者。为了培养一大批创新型、技术型、知识型的、真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人才大军,加强青年劳动教育迫在眉睫。学校劳动教育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发挥着“蓄水池”的作用,在广阔鲜活的社会实践中,让青年站在时代前沿,领略国际风采,拓宽眼界,走出课堂走出国门去锤炼自身,从而在劳动教育中夯实建设伟大祖国的各项能力,凝聚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1.4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业强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从单纯追求高速发展转向注重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物质资料的高质量发展、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人也就是高质量劳动者这一关键性因素。伴随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丧失,我们在经济发展中也调节了所依托的发展要素。国家日益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素质的提升,青年创造力和实践力的打造。而加强青年劳动教育无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但是距离世界工业强国还有一定差距。学校劳动教育一头连着学生道德素质的塑造,一头连着学生步入就业市场劳动技能的培育。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没有健全劳动者能力提升和权益保障体系,加强青年劳动教育,在课堂内传输劳动者权利与义务、劳动者科学的就业观念等理论知识,在课堂之外带领学生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中国发展的速度与精度,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调整就业理想,在劳动教育中了解中国工业发展状况,从而为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工业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2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2.1优化劳育课堂,实现劳动教育理论融入

开展青年劳动教育,离不开高校思政课、专业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的配合,必须坚守好课堂“主阵地”。学生把课本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动起手来大眼瞪小眼,在课堂上学劳动,在试卷上考劳动,这样培养出来的劳动人才可能是眼高手低、实践经验匮乏的。殊不知,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所需求的人才标准也水涨船高。众所周知,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的内化和践行。因此,中小学应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育切实贯彻到教育教学发展计划中来。高校应该积极开设本科生劳动教育必修课,大力完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适宜学时的劳育课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思政课程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动法律法规政策教育等相关内容的讲述。在“工程训练”“专业实习”等专业课程中,联系实际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中,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劳动锻炼要求,开展服务学习、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各类劳动实践。依托有校内学生社团,建设农业工业生产加工全链条劳动教育示范课,扩大学生覆盖面,确保人均课程劳动时长。当然,在劳育课堂上我们还需因势利导地结合当下实际和当地情况,恰当的融入本土化的劳动楷模事迹、抗击新冠肺炎、抗洪抢险等最美劳动者,这些都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生动具体素材,需要教师去用心挖掘。同时,在教育教学中也需要去讲授与未来工作相关的劳动权益维护等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

2.2开展课外活动,实现劳动教育实践融入

增加劳动实践岗位供给,在校内广泛开设助教、助研、助管等学生劳动实践岗位。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图书馆劳动、食堂劳动、教学辅助、学校重大活动保障等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丰富劳动育人载体,多种实施类校园生活劳动“责任区”制度。结合校园管理,可以组织学生分批参加“绿化责任区”校园绿化养护,使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组织学生参与“生活责任区”宿舍园区景观个性化改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劳动、尊重劳动、创造性劳动。举办“厨艺课堂”“电工学堂”等劳动技能培训课。在校院两级积极开辟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场所,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开展校园劳动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打造校外劳动大课堂。搭建劳动教育平台,将劳动教育与生活技能、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参加校外各类公益劳动,以服务十四运、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在公益服务的过程中落实以劳育人。与学校周边社区、旅游景点联动,加强区校共建,在接待游客、景点讲解、社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愿服务、疫苗接种志愿服务等过程中提升师生对劳动价值的认识。组织学生到本地企业生产劳动第一线体验新兴技术支撑下的劳动新业态、新方式。依托学校“双创”育人资源,以学科竞赛、科创社团、学生创新创业研习室等平台,奋力建设劳动育人体系。推动各院系立足实际开展劳动教育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合力构建劳动实践育人大格局。

2.3搭建以劳育人的良好环境

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良好的环境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通过教育活动影响人、塑造人。劳动教育的开展也少不了良好环境的打造。个体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自身行为。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人会受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影响。大学生劳动教育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家庭、学校、个人、社会的密切配合,无论缺少哪一方的力量,劳动教育都会大打折扣。家庭教育是个人发展的原生环境,在家庭中我们习得最初的生活习惯,获得简单的劳动技能,父母的科学教导,有意识培养,对于劳动教育的落地生根有着基础性作用。故此,家长应该牢牢把握爱与独立的分界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并将其付诸行动,不能以为溺爱而纵容学生不去劳动。学校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汲取精神养分的乐园,高校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谋划设计劳育课程,保障劳动教育的课时,传授学生最基本的劳动理论知识。个人是落实劳动教育的内在力量,只有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巩固劳动教育成果。社会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隐形环境,社会通过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制机制,鼓励企业积极与高校深入合作,宣传劳模事迹,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平台和以劳促学、劳动光荣的热烈氛围,拓宽教育渠道,形成社会协同联动教育机制。

2.4激发创造性劳动潜能,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企业是以获得经济利润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经验、创新性人才。而高校才是培养人才的教育场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学校的劳动教育成效将会更加显著,企业所需的人才将会更加符合自身发展需要。二者携手在劳动中实施教育将会互利共赢。在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创新引领,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市场急需的创造性劳动人才,让广大劳动者拥有一技之长,让各行各业英才辈出。青年是朝气勃发、思想跃动、创新劲头大的强有力群体。劳动对于人的大脑发展、思维培养有着关键作用。人在劳动的时候,中枢神经处于活跃的状态,对于开发大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比较有益。劳动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引导学生参加创造性劳动则是锦上添花。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学校也应该顺势而为,在劳动中抓住教育契机,在教育中不断去创新,创造性劳动潜能的激发离不开企业的帮扶。项目的支持和教师的点播,当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必不可少。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在教育中融入创造性劳动,学校有个因校制宜,结合不同专业领域,学院负责和相关企业项目对接,开展针对性合作。鼓励企业走进校园,针对公司业务在校园内组织创新项目大赛。

义务劳动实践成果篇4

[关键词]法律;保护;诊所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32-01

一、法律诊所教育

(一)法律诊所教育特征探析

法律诊所教育既可表现为一种法律教育模式,也可体现为一种法学教学方法。其特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应用,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急需法律帮助的委托人提供咨询与法律服务。用一句话来概括诊所教学法的目的和功效,即“通过法律实践学习和培养律师的执业技能”。作为一种法学教学方法,它不同于讲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在于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和开放性三大品质。

(二)法律诊所的作用

1.在实践中对法律的全新认识和对社会的进一步了解。

在独立承办案件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自己所学的法律的理论和平时认为是无可争议的道理在办理真正的案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挑战。即使是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在适用时还要考虑到许多其他的情况,这些情况都使学生们开始重新认识这个真实的社会和社会中的法律。在面对当事人时,不但要处理法律问题,还要处理许多情与理的问题。

2.职业道德与合作精神的加强。

一方面,通过在案件中处理自己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了律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的重要性,并在办案过程中出色的加以实践。另一方面,学生们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是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而相对缺少合作和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法律诊所的工作中我们能够通力合作,亲密无间,从而加强了我们的合作精神。

3.核心作用——完善学生的法律思维

长久以来,法学院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片面地强调理论学习而忽视甚至是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由于缺少实践的检验并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哪些更有用。由于并不了解理论的实际意义而不能进一步地理解和把握知识,这都造成了知识资源的浪费。法律诊所可以全面地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能力,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

二、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诊所设立的目的和服务方式

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诊所是法律诊所的一种,只是其服务范围限定于劳动者,这样就使得法律诊所的服务范围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所以其特征和作用和法律诊所是一样的。

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诊所设立的目的是,利用法学本科生所学的相关法律知识,为缺乏相关劳动法律知识的劳动者提供普法教育,为权益受到侵害的劳动者提供法律救济。从而加强劳动者的法律意识,维护劳动者的法律权益、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诊所的服务方式有,电话咨询、面对面交流、宣传活动、实际操作。电话咨询主要是通过电话这样一个沟通媒介,解答劳动者的疑问、为劳动者解决纠纷提供建议、疏导因劳动纠纷而内心过分紧张的劳动者。面对面交流就是,让诊所的工作这和劳动者当面交流,以便更好达到服务目的。宣传活动是为了开展我们的服务计划二进行的,从而扩展我们的服务范围、增强我们的服务效果。实际操作就是在劳动者遇到纠纷时,如果需要我们介入,我们会尽心尽力去做,比如参加调解、仲裁、诉讼等。

三、劳动者权益保护

(一)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使用的泛滥,其激励在于企业能大大减少用工成本,由此带来的问题有:造成劳动关系不稳定;正式员工的薪酬差距较大,加大了社会风险;引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和福利问题;增加了劳动者的维权难度。

针对该现状,很难通过一般的法律救济途径去解决劳动者的权益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制度问题,所以需要在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做出改变。立法方面,要弥补有关劳务派遣制度规定的漏斗,以使得劳务派遣有法可依;司法方面,要加强执法守法环境,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还可以树立社会规则构建一个合情合理的社会运行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建立能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工会等),政府和社会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监督,强化行业自律,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降低其维权成本。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现实中,很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往往将合同的主要内容制定成统一的固定条款,而作为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劳动者很少有或根本没有修改权。劳动者往往只有缔约或不缔约的选择自由,这种局面实际上是与“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的法律精神不相符的。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首先可以通过进一步立法来防止企业控制权的膨胀,其次应重点强化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加强工会对签订劳动合同的监督作用,工会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的重要作用。再次,政府部门应大力加强监察力度,落实对企业合法合理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情况的监督,并保障劳动者举报或反映相关问题的途径,提倡广泛的社会监督。

四、实践总结

劳动法律诊所通过“在工作中学习”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法律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熟练的法律实践操作技巧和灵活的应变能力。除在课堂上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技能之外,更多的是要求我们法律学生学会如何在面对多样化的当事人时做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里的知识定义从广义解,既有法学专业的素养训练,还有诸如心理学、语言修辞学和日常阅历的积累等方面必备的工具性要素。

义务劳动实践成果篇5

[关键词]劳务派遣;虚假派遣;连带责任

一、 劳动派遣含义及其法学分析

对于“劳动派遣”的定义,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法学界未有明确的定义,我国《劳动合同法》中使用的是“劳务派遣”的术语,但从其他国家和地区使用的术语来看,皆为“劳动派遣”(dispatching employ-ment),日本、韩国汉字都表述为“劳动派遣”。①对于“劳动派遣”有许多不同的称呼,例如“临时劳动”(temporary work),机构劳动(agency work)或租赁劳动(leased work)。由于我国劳动法学界一直存在所谓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而所谓的劳务合同就是民事雇佣合同。目前我国对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保护是全面的,全方位的,从无过错责任的工伤保护到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和安排,劳动过程中的最高工作时间,劳动环境,节假日,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一旦发生劳资纠纷,劳动法律和规章所规定的权利均可自然适用。而所谓劳务关系的劳动者,权利仅受私法调整,劳动者在劳务关系期间所遭受的人身伤害,只能根据过错程度来合理分摊。②《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二节对劳务派遣进行规定,将劳动派遣机构,派遣劳动者和要派机构分别规定为劳务派遣单位又称为用人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和用工单位。

劳动派遣的三方形成三角关系:被派遣劳动者和劳务派遣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单位有权对被派遣劳动者指挥监督,同时依法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承担社会保险等义务。而劳动派遣单位即用人单位和要派机构即用工单位,这两个企业之间才是双务,有偿的民事关系,用人单位向用工单位派遣合格的劳动者,而用工单位则要依照两企业之间的合同支付相应的报酬。用人单位将被派遣劳动者派至用工单位后,被派遣劳动者则要根据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从事生产工作并遵守用工单位的工作规则规章制度等。使用“劳务派遣”一词容易产生一种误解,认为用工单位仅和用人单位存在民事上的劳务关系,与被派遣劳动者无任何关系,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实际上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是用工单位业务工作的一部分,接受用工单位的“指挥命令”这种从属性是劳动关系的根本标志。我们认为用人单位即派遣机构提供的不是劳动服务行为,而是将自己的员工有偿性地在一定时期内暂时让给第三人使用,即所谓临时劳动,被派遣劳动者为用工单位提供的是“从属性劳动”,并不是主体平等的民事上的服务行为。因此使用“劳动派遣”更为准确,有利于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造成理论和实践中的混乱,为了与《劳动合同法》规定相一致,本文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将“劳动派遣”和“劳务派遣”作为同一概念使用。

二、对《劳动合同法》劳动派遣立法条文的分析

(一)《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但劳务派遣单位一般以“大数法则”为经营第一理念,雇佣派遣工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若劳务派遣机构一旦破产或被吊销营业执照,每名员工又能分得几百元经济补偿金?劳务派遣业属于以经营人力为赢利手段的特殊性行业,仅规定只需50万注册资本即可开业,劳动行政部门放弃了其监管的权利,劳务派遣业属于特种行业,这关系到劳动者的人权问题,并不是传统产业,对该种行业的经营在设立程序上应有相应的行政许可。仅规定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也是与国际惯例相悖的。目前实践中在一些地方行政部门开始或已经组成劳动派遣公司,行政部门直接经营劳动派遣业务,这些机构以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公安部门为典型,直接或间接经办劳动派遣机构,有些“国有”劳动派遣机构利用行政公力资源,强行推动劳动派遣,甚至以扩大就业之名,行谋取部门利益之实③。因此急需出台有关法律规定,禁止劳务派遣组织公营化。

(二)《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或者其所属单位出资或者合伙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所属单位应理解为用人单位的分支机构即分公司、办事处等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内部机构。但是《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将一公司向另一公司出资理解为双方存在“所属关系”,这样的理解是与公司法的相关法律原理相抵触的。《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立法者的本意是对劳动派遣范围进行限制,但这种限制在实践中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实践中有的单位采用“交叉派遣”的方式轻松绕过法律的规定。甲公司出资设立a劳务派遣公司,乙公司出资设立b劳务派遣公司,甲公司与b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乙公司与a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采用“交叉派遣”之模式,甲与乙两公司“互惠互利”,“肥水不流外人田”。实践中还有些用人单位将已经直接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刻意转换为派遣工,原用人单位摇身一变成为用工单位,逼迫劳动者与从未谋面的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者不离岗的情形下,就完成了从一般劳动者向劳务派遣工的身份转换,这属于“逆向派遣”或者“虚假派遣”。针对这些严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目前相关法律没有遏止与惩处。邱岭彦教授认为:“在上述原企业与派遣公司虚拟之劳动派遣安排想定案例中,所牵涉之法律行为或契约有原企业对劳工之终止契约(资谴),原企业与派遣公司缔结(虚拟)劳动派遣契约,派遣公司与劳工缔结劳动契约三个契约。这三个契约可理解为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被派遣劳工的合法权益,这类劳务派遣协议应属无效,非法行为也应受到法律之严罚。

(三)《劳动合同法》第92条规定,“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为配合实体法的这条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2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用工单位作为独立的劳动争议当事人缺乏法理基础,因此只能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规定为共同当事人。这种规定针对被派遣劳动者为申诉人的时候不存在问题,但是反过来劳动者作为被申诉人时,用工单位只能依据派遣协议对劳务派遣单位提起民事诉讼,被派遣劳动者因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应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当然劳务派遣单位可以对被派遣劳动者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因此简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作为共同当事人,没有区别不同情况,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问题。连带责任是我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责任制度,指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连带地向权利人承担责任,权利人有权要求责任人中的任何一个人承担全部或者部分的责任,责任人也有义务承担部分的或者全部的责任。连带责任从学理角度,可以分为一般连带责任和补充连带责任。一般连带责任是指各责任人不分主次,任何一个人都无条件对债务(或责任)承担连带责任。补充连带责任是指连带责任人之间责任的承担有先后顺序,只有在第一责任人不承担或不能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其他的责任人才承担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是一种加重责任,只有在法律直接规定或由当事人约定时方能适用。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的连带责任是通过法律直接规定而产生,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能以协议形式予以排除。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连带赔偿责任的规定,类似于美国之共同雇主责任。在美国,不论是制定法(enacted law)或是普通法(common law)皆未能充分地定义与保障派遣劳工,同样地.美国的相关法律亦赶不上劳动派遣快速发展的脚步。从形式上看,美国实行判例法制度,不可能出现统一的法典,所以有人认为“美国没有劳动法”。就劳动派遣而言,它没有以契约关系为基础架构劳动派遣制度,而是从落实“责任”的角度,通过法院判决救济派遣劳工的利益。针对职业灾害补偿(工伤补偿)方面,如果劳务派遣机构没有为被派遣劳动者购买职业灾害保险,导致劳动者无法得到充分的补偿,要派机构(用工单位)要承担“次要雇主责任”(secondaryresponsibility);在最低工资方面,要派机构与劳务派遣机构都有遵守最低工资制度的义务和遵守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义务,如果违反关于最低工资之规定,要派机构对派遣机构的违法行为承担“共同雇主责任”。关于“共同雇主”的认定问题,美国法院在认定要派机构是否属于“共同雇主”时,一般参考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nirb)判断标准,有时会采用“共同控制准则”(mutual control test)和“结合准则” (integration test)。但是我国《劳动合同法》第92条却通过法定连带责任的规定扩大了用工单位的民事法律责任范围,无论用工单位是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或无该义务,也不区分何种情况之下用工单位要承担“无义务的责任”。只要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依据本条规定有权要求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用工单位自身无法控制风险,这实际上加重了用工单位的责任负担。立法者的意图是抑制劳动派遣业的发展,目的是为了使用工单位即要派机构认识到使用劳务派遣工无经济上的利益,从而选择直接雇佣劳动者。另一方面,对被派遣劳动者有劳务派遣机构和要派机构两个主体共同承担责任,有了“双保险”比被直接雇佣的劳动者保障力度还更大。

《劳动合同法》第92条的规定在现实操作中有歧义,第92条仅规定劳务派谴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工单位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反过来用工单位如果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例如未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有关的福利待遇的法定义务,这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了损害。劳务派遣单位应否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呢?④从文义解释,劳务派遣单位无此义务。但若如此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并不能获得双重保障,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在承担连带责任方面是否意味着不公平。

三 对我国劳动派遣法的展望

目前我国仅在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里对劳务派遣作出了法律规定,但这些规定在法理上和实践中都存在很多不合法理,不合情理的情况,劳动合同法也无法容纳劳务派遣规范的所有内容,不能将有关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这些法律随意整合在一起,劳务派遣法应属于专门性法律。目前我国部分省区市颁布了一些规制劳务派遣方面的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一定经验之后,再制定劳务派遣法。

[注释]

义务劳动实践成果篇6

智障生 服务自我 劳动能力

智力障碍儿童要实现自立或半自立于社会,就必须获得生存的能力,而生活的自理是生存的前提。由于家长的溺爱和不信任,低年级智障生大都缺乏劳动的锻炼,致使多数学生表现出家庭依赖性强、劳动意识淡薄、生活自理能力差等现象。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在智力障碍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学会劳动是走向生活的基础,也是开端。

一、学会主动参与劳动,形成自我服务的意识

智力障碍儿童智力水平低,行动迟缓、困难。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日常生活的劳动基本由家长包办代替,导致了智力障碍儿童在生活中的依赖习惯,丧失了劳动技能学习的机会,更不会形成自我服务的意识。智障儿童自我意识淡薄,他们仅仅停留在单纯的主观上的“自我水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纯粹处于“自我本能”的需要,客观“自我”要求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强化、完善智力障碍儿童的自我意识就显得十分必要。我比较重视把握教育的时机,在完成劳动技能的学习后,通常会及时安排活动将这项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去。使智力障碍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享用劳动的成果,从中悟出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完成“自我需求”的升华。久而久之,智力障碍儿童主动劳动意识就会形成。而且,他们也会习惯于在生活中主动使用所学的劳动技能,从“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形成自我服务的意识。

劳动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要放手让智力障碍儿童去尝试、去体验他们要自己干、能自己干的事情。其实,智力障碍儿童也都有一颗好奇心,也愿意尝试新事物;他们虽然不明白劳动的意义和道理,但很喜欢模仿劳动的动作和劳动的过程。在教学中,首先我会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通过直观教学的方式,引导他们在主动探索中完成劳动技能的学习。

二、劳动教育内容,服务自我生活入手

低年级智力障碍学生的劳动技能课是劳动教育的“起步”阶段,更多的是承担着“自我服务”等基础性劳动技能的学习任务。自我服务是最简单的日常劳动,是一个人生存、生活必须具备的技能;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自理、学习自理,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等。在劳动技能课的教学中,我以智障生的生活为中心,选择围绕吃、穿、生活起居等方面的劳动内容。在内容的安排上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劳动实践走向生活,培养合作精神

劳动课融知识、技能于一体,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它不同于文化知识课,是以操作训练和实践锻炼为基本教学形式的,劳动课上学习的劳动技能最终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劳动教育课不仅要自足课堂,更要面向生活,走向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劳动技能的巩固和提高。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育实践的社会功能,在生活实践中有目的地培养智力障碍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合作精神。

智障生普遍面临交往的障碍,给他们走向社会带来了许多的困难。我会为他们创造一种协作的环境,引导智障生在彼此交流中,互相帮助,共同促进。

四、培养劳动习惯,具有独立生活能力

要想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质量,就得从培养他们良好劳动习惯开始。我们不仅要让智力障碍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自主自强的精神。有了这些良好的思想品质,就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对他们一生成长都有好处。由于智力障碍儿童自觉性较差,因而劳动习惯的培养需要长期有计划的训练,而无法通过几节劳动课,几次活动或一时一事就能得以实现。所以,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养成教育既要有信心,又要有恒心。

1.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

在平时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智障生树榜样:穿戴整洁、教学用具排列有序、不随手扔垃圾等,让智障生在耳濡目染中深受教育。

2.让学生学会劳动

看似简单的穿衣、整理书包等劳动技能,有的智障生却很难完成。这时候,我会采用任务分析法,将技能分成几个组成的环节和步骤,一步一步的进行教学。还有就是教学过程中多以“直观教学法”为主,多示范和给予身体协助,尽量避免简单的说明和描述。

3.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懒惰、遇事退缩、畏惧困难是智障生养成劳动习惯的最大障碍。我会从简单的劳动技能入手,逐渐培养智障生的自信心。当他们遇到较难突破的障碍时,多一些鼓励,并且通过分解劳动难度、反复训练等手段来帮助他们。直到他们不断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最后获得成功。成功的喜悦及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不仅磨练了智障生的意志,而且也会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4.常规要求,促进劳动习惯的形成

根据智障生的劳动能力,提出生活的常规要求:自己洗脸、刷牙、铺床、打扫教室等,并学着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我会天天检查督促,并及时纠正智障生的不良的劳动习惯。时间久了,学生就会“习惯成自然”了。

五、家校结合,保持劳动教育的延续性

家庭是学生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检验劳动教育成果走出学校之后的第一个实践场所。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训练要发挥最大的效果,家长的合作和参与是不可缺少的。家长参与,不但可以从教师那里学到教育训练智力障碍儿童的适当方法,而且还可以在家里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由于亲自参与了教育训练的过程,家长对其孩子的发展潜能,将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鼓起对其子女教育的信心。我通过家长会、联系手册、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了解智障生劳动教育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熟悉他们的发展现状。从而配合学校给智障生创设实践的机会,指导他们将劳动技能运用到家庭日常生活中。同时,让家长关注智障生在家的表现情况,记录学生是否每天自己洗刷、穿衣,有没有经常做家务劳动等。并及时反馈给学校,以便学校在教学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保证了教育实施的一致性和延续性,共同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云英.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研究.华夏出版社,1999.

[2]肖非,刘全礼.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1993.

[3]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7]1号.

义务劳动实践成果篇7

关键词:公益劳动;必要性;思想道德素质;对策

一、引言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是高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个人品德的建设”、“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主席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正通过各种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劳动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

学生公益劳动是指学生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有益的无偿的劳动,是学校劳动技术教育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对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公益劳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树立劳动伟大、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同时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为人处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丰富人生经历,并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互助互爱精神和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大学生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爱护公物和助人为乐的思想品质。公益劳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有着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二、高校开展公益劳动的必要性

欧阳修有句名言“勤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曾国藩也曾说过“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专家也提出21世纪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要会做事会做人,不仅专业基础要深厚扎实,知识面要宽,而且动手能力要强。可见劳动在任何时期,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高校开展公益劳动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途径之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各高校必须既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又注意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在诸多培养方式中,大学生参与公益劳动是其中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大学生参与公益劳动,通过认知、认同体验而融汇真知、涵养真性、感悟真理的过程,达到灵魂深处完成思想政治素质内化的过程。公益劳动使学生们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活动的主体,一个主动的参与者。通过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

第二,高校开展公益劳动是解决当代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锻炼的重要方式。当代大学生大都是家里投资的对象,从小就受到长辈们的百般呵护,很少接触社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少爷般的生活,家庭生活中饮食起居都是别人照顾,更不用说参加公益劳动,劳动的观念和意识非常淡薄。

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强调:要以辛勤劳动为荣,号召大家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引导大学生们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不但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索精神,使他们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还能锻炼他们强健的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公益劳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第一,公益劳动服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公益劳动服务包含着多种丰富的内容,如植树造林、打扫卫生、帮助老弱病残等,这些活动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树立了时代正气,大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完成服务实践向道德实践的转换,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道德素质。

第二,公益劳动服务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供广泛的支持和基础。公益劳动是贡献个人力量,去从事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事业,通过公益劳动服务在完成大学生自身提升的同时,也完成了对社会和谐发展的贡献,取得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公益服务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在此支持的基础上又为学生公益服务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得公益服务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这样就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

第三,公益劳动服务是反映和促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拓展到公益服务层面上,运用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效地对学生的思想情况进行了反映。通过公益劳动服务的情况,我们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动态。抓住各个阶段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心,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

第四,公益劳动改变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丰富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单纯依靠课堂,然而大学生却普遍排斥其“生硬的说教”,这就造成了思想道德教育课教育功能的弱化。公益劳动需要大学生亲自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不计报酬、忘我地劳动,从而培养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为公共利益而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种生动的教育形式,不仅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第五,公益劳动服务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学生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对象,我们要尊重其自身的特点,在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结合自身不同的情况,有目的、有方向地实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大学生在参与公益劳动服务的过程中,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渐感化他人,从而由单一的受益变化为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发展。

四、深入开展大学生公益劳动的对策

公益劳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人生、增长实践才干的平台,为了让“公益劳动服务”真正成为思想道德修养的行动体现,我们既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大学生公益劳动服务活动,也要从微观的角度去实践好大学生公益劳动,使其更加行之有效。

第一,构建广泛的公益劳动服务体系和基础。公益劳动服务应当多种领域、多个角度、多级层次地开展,从而使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公益劳动服务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展开。构建公益劳动广泛的服务体系,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入手,深入研究,建立良好的公益服务形象,使公益劳动服务有着很好的社会基础,把学生公益服务体系纳入到社会服务体系中,从而建立属于思想道德素质特有的教育阵地,能够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使大学生素质教育长期有效的进行和开展。

第二,坚持教育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开展大学生公益劳动活动,必须坚持教育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接受教育,我们要把拓展学生知识、增进学生技能、升华学生思想作为活动的中心目的,但同时也要兼顾实践的社会效益,让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除了“长才干”之外,还要注意“做贡献”,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组织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意在使全体大学生思想水平和知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因此应立足于全面;但公益劳动又是一个深入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所以离不开起开路先锋作用的“火车头”的挖掘和培养。要注意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同学,以多种形式开展公益劳动活动,使之在活动规模、组织形式、主体结构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另一方面还要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型、活动主体、活动方式等有主次、有区别,保证重点,从而带动和引导整个公益劳动活动的全面展开和普遍提高。

第四,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建立特有的公益服务文化。大学生公益劳动服务需要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在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指导下积极开展;在以公益劳动服务活动为载体的教育中,应当建立特有的公益服务文化,逐渐形成公益服务传统;结合高校自身基础特点、学校发展、当地环境等因素,围绕高校的发展方向积极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公益服务体系,从而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产生长期的作用和影响。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公益劳动活动,一方面可以磨砺大学生品格,锤炼意志,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新风的传播;另一方面使大学生在劳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若干规定[Z].1984.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

3、.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7-09-01.

4、孙书光.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6(3).

5、庄少绒.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3(4).

6、张培营.如何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双向受益[J].思想教育研究,2006(2).

义务劳动实践成果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实问题;对策

劳动教育具有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关键一步。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劳动课程流于形式、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等现实问题。如何更好发挥劳动的育人价值是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点。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职业院校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为育人机制,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在实践教学、专业实习、生产见习中处处体现劳动因子。但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需进一步解决。1.劳动课程流于形式。近年来,虽然高职院校很重视劳动教育,但因课程认知片面化、课程内容刻板化、教学方式单调化、考核方式随意性等原因,劳动教育课程边缘化和形式化严重,劳动教育内涵有待提升。一是课程认知片面化。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认知不清,使劳动教育沦为“没有劳动的教育”和“没有教育的劳动”;部分教师将学校开展的勤工俭学、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等同于劳动教育课程,或以象征性的体力劳动代替系统性的劳动教育;有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因而在劳动课程教学中重技术技能教学、轻思想观念引导。二是课程设置简单化。由于劳动教育课程在目标、内容、评价以及投入等方面的统筹不够,缺乏整体性的课程设计和开发,导致课程设置简单化。部分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课程等同于专业实践课程进行设置。三是课程开展形式化。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要落到实处,“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更不能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使学生的身体完全置于劳动之外,要严格禁止弄虚作假和走过场的形式主义。部分学校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用语言讲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劳动价值、劳动场景、劳动流程,希望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劳动技能;部分学校热衷于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宣讲。这些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但缺少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很难接受到实践锻炼。2.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由于制度构建的过程性和复杂性,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制度缺乏规范,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一是劳动教育结构性失调。部分高职院校为提高自学考试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劳育”的现象,劳动价值观培养被忽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部分高职院校受功利化思想和就业率考核等因素影响,片面注重劳动产生的外在价值,鼓励学生将劳动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技术技能手段,忽视劳动的内在价值;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因资金、精力、资源等投入不够,导致劳动教育开展动力不足。二是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的方方面面,需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需要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全情投入,需要各级教学单位参与落实,需要强有力的教学、管理、考核、激励制度予以保障”。三是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科学的内容设计、完善的课程体系、优质的实践平台、充足的师资保障、规范的评价体系。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容模糊,局限于社会实践;劳动教育资金投入有限,校内劳动实践场地和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校外劳动实践平台较单一;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劳动教育指导教师一般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兼任;劳动教育评价以实践活动报告为主,忽视过程性评价和指导;劳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在校园形成浓厚的劳动氛围和劳动文化。

二、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导致劳动的育人价值发挥不足。因此,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占比,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1.强化劳动价值观的教育。首先,强化劳动教育价值认同。高职院校应明确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性质,抓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目标,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作为整体统筹考虑。学校领导和教师应精心设计劳动课程和劳动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劳动对于国家繁荣、社会进步和个人成才成长的价值,增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其次,培育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高职院校应重视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道德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激发劳动热情和劳动意志,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新时代劳模精神,包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引导学生尊重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成绩的劳动模范,树立崇高的劳动理想。再次,增强劳动自觉、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既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强化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新劳动的意识、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又帮助学生学习满足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新的劳动技能、实现全面发展。2.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要以科学的顶层设计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认真研究和处理好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劳动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一是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关于劳动和劳动精神重要讲话的学习,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工匠精神教育。二是重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挖掘专业教育课程中的劳动因素,使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相互渗透。三是加强劳动技术技能培养,建立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和劳动技能培养基地,并推进校企协同合作,使学生广泛参与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其次,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一是结合勤工俭学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在校内广泛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如清扫卫生、设备管理等。二是结合专业见习开展生产劳动教育,与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宽学生劳动实践场所。三是结合志愿活动开展服务型劳动教育,从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敬老活动、公益活动、志愿活动等。四是结合求职就业开展创新性劳动教育,强化“双创”活动的体制机制建设。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劳动教育,构建网络空间、虚拟教育情景,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再次,完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一是根据劳动教育的需要,将教师培养、人才引进与校外聘请相结合,建立专兼职结合、教育观念先进、理论水平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劳动教育团队。二是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开展“课程劳动教育”,发挥双师型教师作用。三是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提升其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四是对承担劳动课程的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还可以结合学校专业特色,聘请校外劳动模范和行业专家担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劳动精神、学习劳动技术技能。3.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首先,培育校园劳动文化。将劳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劳动文化。一是加强劳动教育宣传。通过悬挂标语、发行校报、校园广播等创新劳动话语传播方式,讲好劳动故事。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劳动教育活动。利用植树节、劳动节、科技大赛等关键时间点和事件,开展专题讲座、主题党课、劳动实践等劳动教育活动,如杰出校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等。其次,构建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校大力支持的工作机制,推动劳动教育有序开展。二是完善劳动教育物质基础,为劳动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设备、实践场地、实训基地等实践条件。三是建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明确劳动教育占比,制订评价标准,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记录学生的课内外劳动情况,并将此结果作为衡量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再次,形成三方协同的育人格局。家庭、学校、社会协同配合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家庭是学生劳动教育的基础,家长要抓好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学校要发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统筹安排劳动教育时间,合理安排课内外劳动项目,规划好劳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社会要发挥好支持作用,为劳动教育提供保障。政府要引导企事业单位承担社会责任,与高职院校结盟,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要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支持学生开展社会志愿、公益活动、社区治理等服务性活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将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深化学生对于劳动本质内涵和价值意义的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使其掌握现代化的劳动技能,进而培养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N].人民日报,2020-03-27(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03-30(12).

[5]乐晓蓉,胡蕾.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考量与整体推进[J].思想理论教育,2020,(5).

[6]赵凌云.大学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1).

上一篇:劳动实践的不足范文 下一篇:民法典的隐私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