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初探

时间:2022-02-18 08:38:31

中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初探

摘 要 校园文化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在校园的迅速普及,校园网络文化孕育而生,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新途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构建具有科学性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打造先进的网络文化平台是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中职 校园网络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根据CNNIC在2014年7月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在学校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较以往有所提高,与2013年年底相比较提升2.5%。随着上网设备的多样性和网络接入的便利性,学生网民上网场景更加丰富、多元。网络的日益普及,不仅改变着人们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而且伴随网络普及形成的网络文化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模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近年来,伴随各中职学校加大网络硬件设施投入,中职校园网络建设已日趋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繁荣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块重要阵地。校园网络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新型载体,对学校的文化建设产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在网络文化的大环境中,我们应该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推动整个校园文化朝着积极、蓬勃、向上的方向发展。

1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究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各种表现形式表现出来的环境教育,是一种随时都能让师生体验和感受到的具有暗示和引导特性的校园精神氛围,而网络具有的内容共享性、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等广受欢迎的特点正好与校园文化的本质要求相完美契合。网络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的表达方式――校园网络文化。学者孟丹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两者的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三个要素。

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网络文学、网络影视、虚拟社区文化和网络游戏等;校园网络文化载体也是多元化的,如BBS论坛、短信、QQ、博客、微信等多种形式。

一种文化的产生,必须具备文化主体、创造文化的手段以及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个最基本的条件。要研究校园网络文化,首先应该认识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关系。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依托所创造的群体文化;网络文化是人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以网络为依托创造的一种可以跨越国界和地区界限的共享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是互联网时代校园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它以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网络为依托,包含了由计算机软硬件构成的网络物质文化,以学校精神为导向、涵盖师生价值取向等内容的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校内网络规章制度为内容的制度文化。

2校园网络文化对校园产生的影响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同时对社会而言也大有裨益;如果对校园网络文化放任置之或者管理不当,那么校园网络文化的弊病将极易在校园生活当中体现。

2.1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首先,虚拟的网络世界具有共享性、多元性、开放性,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具有平等性,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平台。今天我们通过连接互联网的电脑观看世界各大高校的网络公开课,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教育途径,接受不同学科的知识,这极有利于学生开拓知识视野、提升知识水平。互联网正悄然改变教育。其次,网络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向老师咨询探讨所感兴趣的话题,与网友自由交流。通过网上选课、社区论坛、QQ群等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学校与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建设好校园工作网页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建设管理好班级QQ群也有利于班级学生管理工作。再次,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学校师生可以通过QQ群、校园论坛等方式表达对校内问题乃至社会问题的观点和态度。最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利于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促进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将社团活动、专题讲座、精品课程、校史介绍等内容引入网络,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地参与其中。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提高了师生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同时也对学校的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促使学校在管理制度上不断地创新。

2.2校园网络文化的不利影响

首先,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导致互联网上信息泛滥,影响在校学生三观的形成。网络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迎合了青少年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网络环境下,学生成为信息的获得者,在各种信息充斥的校园和网络,尤其是大部分中职生判断能力不高,容易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侵袭。中职生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变得更加“功利”。其次,校园网络文化直接削弱了校园人际关系。网络把世界联系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在现代校园里,人们往往通过计算机、手机等工具进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了,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和感情的交流也在减少。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容易造成学生的自我封闭,被削弱了人际关系的校园网络文化培育出来的学生可能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心理障碍,有可能导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最后,校园网络文化削弱了传统校园文化的精神整合作用,使得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约束。但校园网络文化依托网络,具有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很多学生没有养成正确的上网观念,上网没有目的,在网络的虚拟情景中不能自拔,容易出现网络行为失范。

3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3.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用先进文化引领校园网络文化

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和深化,师生出现价值观多元化,作为三观还处于发展期的中职生来讲,此时他们的认知判断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辨别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因此需要用先进文化来占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用科学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精神文化的发展。

3.2重视提高校园网络的内容建设

校园网已经成为学校日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日常行政管理、教学服务、科研开发等方面都依靠网络提高效率和紧密的连接起来,完善校园网的服务教学和服务学生是校园网络建设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同时可以丰富校园网上的学习内容,建立精品课程、网络公开课等网页链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专栏,开设网上心理辅导机构,构建网络上的心灵驿站。

3.3健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打造强有力的管理团队

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本校特色、合乎时宜的校园网络文化制度,校园中的非正式群体较多,比如各种社团、各种组织、班级等,这些非正式组织的一举一动都对其他学生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在学校制定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制度时,需要适时考虑对校园网络舆论的监督,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朝向积极、正面方向发展,让校园网络文化充满正能量。建设一支专业的高素质队伍是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关键,这支队伍既要包括学校的管理者更应该包括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力量即中职学校师生。通过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网络制度管理规定,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建设。

3.4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法制教育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上网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的功能以及网络的弊病,教育学生如何在学习当中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浏览与自己学习、生活有关的健康网页,用健康科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开设网络道德方面的讲座,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宣传,将管理和教育相结合,自律与纪律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参考文献

[1] 孟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2] 刘冰.从BBS看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2).

[3] 周伟.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曲阜师范大学,2010.

上一篇:第五单元 条理清楚 下一篇:知识管理背景下的高校档案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