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作文后进生”一个支点――成就感

时间:2022-02-16 10:51:48

给“作文后进生”一个支点――成就感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和学生。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勉强应付。很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作文训练中形成了一个“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恶性循环。要走出作文的低谷,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作文实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写作水平低,从本质上就是写作兴趣丧失造成的。面对复杂的作文群体,教师要提高他们的作文自信,让学生们在作文上拥有一种成就感。那么怎么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就感呢?

一、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作文成功的环境

1、更新教师对作文的评价观。长期以来,在作文评价中,存在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不够的倾向:一是对学生的情感尊重不够;二是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解、尊重不够。我记得有位学生为了写作的情节需要,竟然把作文写成一篇象侦探似的文章,事后过问,才得知是他自己编造出来。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并非要那些胡编乱造、不真实的文章。

2、找出能肯定的亮点。在以往的作文评价中,教师缺乏欣赏的意识和心情。事实上,只要教师有了“肯定”的思路,学生作文中的“星星”是闪亮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从学生的每一篇作文中,提取一句写得好的句子来进行评点。如“离别是痛苦的,因为要在一刹那放下这六年的情感。”这句话实际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语言水平,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切的体验;“于是我也随大流溜进了这个课余兴趣班”。一个“溜”字,形象而准确地写出了自己随大流的思想,而不是自己真的愿意参加课余兴趣活动。我把这些打印出来,并在班上句句宣读评析,然后张贴在学习园地上,这一举措,对学生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3、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课堂是学生的主要阵地,他们的活动天地毕竟不宽广,他们的见闻和感情体验有限,因而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就是教师的一大任务。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活动,如参观、游览、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劳动等,指导学生组成各类兴趣小组,如摄影、美术、音乐、民俗、科技制作等,让学生去观察四季的变化,体验世间的嬉笑怒骂,让他们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深入到社会。“一次活动”、“一盘棋局”、“一次改造”、“一次比赛”、“一场战争风云”都可以成为学作的素材来源。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这样,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能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4、给学生一个锻炼写作的广阔空间。教师要努力更新作文教学观念,不能将写作局限于一种文体或特定的要求中,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应用性强的文字,如消息新闻、对联、谜语、知识小品、故事新编、文章赏析、打油诗、顺口溜等,一来使学生有话可写,二来联系了生活,达到了作文的目的。教师要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及时寻找让学生写作的机会,如学校举行文体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可组织学生学习写开幕词、闭幕词、讲话稿等;充分利用板报、广播、橱窗与宣传阵地,积极撰写稿件,组织投稿。

5、加强口语训练和广泛阅读。“作文后进生”的作文之所以写得不好,与他们缺少口语训练和大量的阅读有直接关系,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初中语文教材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这一版块,为我们提供了写作训练的一方天地。虽说如此,但主要看我们如何去进行操作,我在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方面着重一个“趣”字,让学生在乐趣中进行训练。如在“口语交际”这一环节,我采用抽签方式:一共五支签,分别是“请你介绍自己”、“我的朋友”、“我的特长”、“请你等候”和“无记名介绍本班同学”(介绍完后,让其他同学猜)。对于介绍得好的同学,经民主评选,给予一定的奖励。同学们表现出了深厚的兴趣,整节课气氛热烈,效果远远超过预想。

二、要结合学生创造一个展示成绩的平台

1、欣赏优美句段。学生的作文如果不是“编”成的或“凑”成的,而是认真写出来的,它都有作者认为写得满意的句段,教师要认真分析,特别是起步作文或“写作后进生”的作文,教师更是要去找寻,在作文评析课上,让学生朗读这些满意的句段,并阐述满意的理由,让全班同学欣赏。

2、班内优秀习作展示。班里的学习园地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及时张贴出来,以便本班的师生阅读,欣赏。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作文,锻炼演讲才能的机会;每期班级黑板报都要选用学生作文片段。

“付出汗水,必定会酿成收获。”三年已经过去了,学生用他们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我每天都在进步!如今他们快完成初中的学业,而他们不再是一提作文就头疼的学生了。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借用这句话,我们可以说,给“作文后进生”一个成就感的支点,他们就可以撬起掩埋在生命深处的潜力和创造力,撬起自己的人生梦想。

上一篇:“双主互动”模式 下一篇:推行完整写作,强化个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