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正确归因 提高学习信心

时间:2022-02-16 09:54:14

引导正确归因 提高学习信心

【摘 要】在对学生学习的归因模式和归因风格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的归因风格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实践,培养归因能力,增强自我控制感,树立学习信心,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关键词】归因理论 归因实践 归因风格 学习信心

归因理论研究的意义

所谓归因是“指对自己或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归因是人主动地从行为的结果中提取意义、从因果关系上推断原因的心理过程”。海德(F.Heider)是西方归因理论的奠基人。60年代,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归因理论,韦纳归因理论是其中之一。韦纳着重于对行为结果的归因分析,他将成败结果按照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个因素进行归因分类,这四个原因又可以从原因源、稳定性和控制性三个维度上来进行划分。

韦纳认为,学生对学业成败的归因会引起一系列的情绪和期望的改变:如把成功归结内部原因(努力、能力),则会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如果把成功归结为外部原因(任务容易或机遇),则会使人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内因,则会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如果把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因素(任务易、能力强)会提高以后学习积极性;如果把成功归因于不稳定因素(机遇与努力),则以后数学学习积极性可能会提高,也可能会降低;如果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难、能力弱)会降低以后的学习积极性;而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运气不好或努力不够),则可能提高以后的学习积极性等等。可见,成败归因分析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积极归因实践

一、提高自我控制感

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人们仅凭意志力不足以实施自己的行为,必须依赖于有效调用自身的力量,然而自我功效的知觉与人的实际能力并不相同。它与两个方面有关:第一是任务难易程度,第二是对自己能力的知觉。正确客观的自我效能来源于正确的评估,而正确评估,则来自于直接经验(自己多次经历的同类工作的历练获得),间接经验(经过观察学习、替代学习获得推论)。

把学生从“我不能”转化到“我能”,并能从心理上产生控制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允许学生事先有适当的相类似的成功经历(如降低小测难度,放宽评分标准),学生一旦能处理适度刺激后,慢慢地让他成功处理一个性质相似但程度更高的学业困境,使他逐渐从心理上控制它,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控制感。

二、改变学生思维定势

(一)了解无能感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导致的结果。如在班级开展学习体会交流会中,让一部分后进生及部分进步生进行交流,主要谈谈他们曾是一名学困生时所具有的情感、体验,如害怕上课,不想做作业,觉得上课时间特别漫长,上课常开小差、爱玩小玩具等,让无能感的同学认识到这种情感并不只是他们才独有,不必过分自责、担心,这是学业不良时产生的一种很普遍的反应。

(二)让进步生谈自己怎样通过努力获得进步的。如经过观察、比较,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不比别人笨,只是精力未放在学习上,或学习方法上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不断反思之后,制订周密的学习计划,踏踏实实地执行,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反复,有时遇到困难、挫折也想停滞不前,有时会出现灰心丧气,甚至想放弃,但最后还是克服了惰性,战胜了懦弱的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三)与学生一起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这既体现教师对学生充满关心,充满信心,同时又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设步速”,允许学生通过自定步调来慢慢增加学习压力、学习强度。“自设步速”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有足够多次的成功体验,让他找回自信,重新对学习产生控制感,对学习压力进行切实有效的应付。

三、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归因参照系

任何人的归因都要受他人的影响,学生的自我归因往往要受到他们心目中的权威――教师对他们的成败归因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的成败归因,消除归因误差。

(一)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而这种努力会给自己带来奖励、快乐和充实感。先让学生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非难非易,具有适中的挑战性,且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让自己体验到努力所带来的踏实、成功、愉快以及不努力所带来的无所成就的感觉。

(二)为了使无能感的学生能客观、正确地对成绩进行比较分析,我们把学生当前成绩与过去成绩相比,而不过多地与别人相比。对于无能感较强的学生如果一味地引导他们与班级中优秀生相对比,这种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实上的客观差距会使他们产生更强的自卑感,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与优秀生差距太大,要赶上优秀生似乎遥遥无期,这容易使原本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对自我概念产生固定的消极模式(如怀疑自己能力,缺乏自信),而且容易使这种消极自我模式泛化。把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而不过多地与别人比,形成成就感与自信心,从而在遇到学习困境时,他们会把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作为强烈的动机体系,为提高自我效能感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对学生努力的结果进行经常性的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的步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更多积极有益的线索,而且这种经常性的反馈本身就是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强化,使其扬长避短,对学生学习状况起着警觉与促进作用。

四、强化归因训练,增强学生成就感

成就感是指一个人乐意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动因。具有成就感的人积极进取,自信心强,勇于接受挑战,面对挫折和困难能表现出极大的韧性和毅力。培养小学生的成就感,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迈向成功。

归因训练就是引导学生把失败的稳定――不可控归因,转变为不稳定――可控性归因,以使学生提高成功期望,努力学习。

(一)创设成功情境,辅之正面评价

尝试完成新任务的最初经验是很关键的,如果我们为学生创设了通过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情境,成就定向的活动就更有可能产生。成功情境的创设应遵循“小步子原则”,将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分成几步去完成,使分解后的任务难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由于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较低,他们对活动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更多的是依赖成人。为了激励学生,教师应以正面评价为主。这样,学生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也会对活动结果作出积极的归因,将成功归因于能力从而产生自豪感,增加自信心。即使失败了,我们也坚持“无错原则”,宽容学生的失败和错误,把重点放在对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与改进上,而不是放在责难与惩罚上;其次,适当降低对学生的预期目标值,多采用模糊化的评价,如“不错”“可以”“再努力”等,淡化学生的挫折感。

(二)培养自我归因能力,形成积极归因风格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步摆脱对他人评价的依赖性,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归因的能力。研究发现,在智力水平相同的学生中,主要归因于自身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的学生与那些主要归因外部因素(如运气、任务难度)的学生相比,前者的成绩更好些。因此,在学生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后,应先让同学之间自评、互评,再由教师总评。当学生更多地从自身内部而不是从外部寻找原因,注重对活动过程而不是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从而促使学生的归因。由外控向内控转移,增强自我归因的主动调节能力。

(三)抓闪光点,培植成就动机的“新生长点”

每个学生都好比一块有待雕琢的璞玉,看若顽石的表层下潜藏着耀眼的闪光点――潜在的智商或情商优势。教师不仅应以期待心理看待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学生,而且要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学生在不经意间表现出的闪光点,于平凡细微处洞察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创造性的探究倾向,并及时加以强化,促使潜在的能力优势实现正迁移,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成功者。”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充分挖掘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搭设让学生展示特长、体验成功的“舞台”。以此为基础,培植成就动机的“新生长点”

通过归因实验我们发现,在师生交互作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成败的归因,在受到以其考试分数的高低为基础的影响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受到教师对他成绩所作的反馈的影响。这也就是说,教师的反馈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归因,还影响着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未来信念。对某些缺乏信心、个性较依赖的学生来说,要维持他的学习动机,教师在反馈中给予他的鼓励和支持,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教师要通过教学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每个孩子充满信心地面对学习,走向未来真正成为能够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德俊主编. 教育心理学[M].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1.

[2]刘永芳主编.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 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陈琦等. 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下一篇: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