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水槽水力特征模拟

时间:2022-02-11 07:05:37

渠道水槽水力特征模拟

0引言

作者曾在底宽等于0.2m、渠深等于0.35m、边坡系数等于1的梯形渠道上,进行了多种尺寸的圆柱形量水槽试验研究,由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的局限性,所得结论的适用范围较窄[1]。为了确定较大尺寸范围圆柱形量水槽的特性,克服物理模型试验在时间和经费上的困难,有必要对圆柱形量水槽三维水流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量水槽水力特性,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这些研究[2-5]均采用标准k-ε紊流模型计算。文献[6]对标准k-ε紊流模型、RNGk-ε紊流模型和Reynolds应力紊流模型作了比较研究,对于像量水槽水流这类较复杂的流场,标准k-ε紊流模型的计算精度不高。文献[7]采用RNGk-ε紊流模型,对矩形渠道半圆柱形量水槽水流作了数值模拟研究,但在边界条件给定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紊流长度尺度的给定。在此基础上,采用RNGk-ε紊流模型,运用流体体积分数法(VOF法)确定自由表面位置,数值模拟了收缩比等于0.709的圆柱形量水槽三维水流运动,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1数值方法

采用RNGk-ε紊流模型计算。

1)连续性方程

2)动量方程

3)紊动能k方程

4)紊动耗散率ε方程

上述各式中:xi(i=1,2,3)为笛卡尔坐标系坐标;ui为沿i方向的速度分量;fi为沿i方向的质量力;p为压力;ρ=αaρa+αwρw,ρa、ρw分别为空气和水的密度,αa、αw分别为空气和水的体积比;μ=αaμa+αwμw,μa、μw分别为空气和水的动力粘性系数。

5)自由表面处理及边界条件

选用追踪自由表面较为简便的流体体积分数法即VOF方法计算。进口边界分别由空气进口和水流进口二部分组成。水流进口给出水深H、进口流速分布、紊动能k和紊动耗散率ε[8],空气进口设为压力边界,压力取大气压。出口边界为压力边界。在固壁边界上,给定无滑移边界条件。

2计算结果及分析

计算的梯形渠道长10m,底宽0.2m,平底,边坡系数为1。圆柱直径0.16m,圆柱中心距渠道进口断面4m。计算网格采用非结构网格,网格节点58765个,网格单元292482个。渠道进口给定流量,并给出初始的水深。圆柱形量水槽出流均为自由出流。在自由出流情况下,圆柱形量水槽迎流面驻点水深Hs与流量Q存在着很好的相关关系,实际测流时,只要测出驻点水深,就可以由相关关系算出流量。对多个不同流量的圆柱形量水槽水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的流量范围是0.012~0.056m3/s。通过数值模拟,可获得对应流量的驻点水深、水面位置、三维水流流态等圆柱形量水槽水力特性。

圆柱形量水槽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结果总体上是合理的。量水槽进口断面初始水深给定为0.30m,进口段水面下跌,水流经过调整,水位回落到与给定流量相适应的数值,水面逐渐趋于平稳。在流量Q=0.045m3/s时,渠道的临界水深等于0.137m,圆柱前的水深在0.22~0.24m,水流处于缓流状态(见图1)。水流经过圆柱后,水面急剧下跌,水流由缓流变成急流,并在圆柱后产生水跃,水流处于强力的紊动状态。水跃后水流逐渐趋于平稳,水深在0.16~0.14m,水流处于缓流。从图1看到,圆柱形量水槽中心纵剖面上水面线位置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在水流较稳定的流段比较接近,在水跃段相差较大。在圆柱前纵向坐标x=3.20、3.70、3.92m处,水面线位置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53%、1.08%、1.64%。由图2可以看出,驻点水深(Hs)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共进行了16个不同流量的量水槽水流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中,Hs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11%,最小相对误差为53%。

3结论

采用RNGk-ε紊流模型,运用VOF方法处理自由水面,数值模拟了圆柱形量水槽三维水流运动。从总体水流流态、自由水面位置、驻点水深等方面,对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结论采用RNGk-ε紊流模型,运用VOF方法处理自由水面,数值模拟了圆柱形量水槽三维水流运动。从总体水流流态、自由水面位置、驻点水深等方面,对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结论采用RNGk-ε紊流模型,运用VOF方法处理自由水面,数值模拟了圆柱形量水槽三维水流运动。从总体水流流态、自由水面位置、驻点水深等方面,对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结论采用RNGk-ε紊流模型,运用VOF方法处理自由水面,数值模拟了圆柱形量水槽三维水流运动。从总体水流流态、自由水面位置、驻点水深等方面,对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圆柱形量水槽水力特性,模拟精度能够达到量水设备要求的精度。

上一篇:抬田渗流试验研究 下一篇:豫北农作物耗水规律与灌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