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呼唤本位回归

时间:2022-02-09 09:15:06

教学呼唤本位回归

新《语文课程标准》给了语文全新的定位:语文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变得开放、灵活,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法不同程度地落实于我们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已不再是一句口号。在实行新课标的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大胆尝新,勇于改革,在探索中提高,在实践中前进。然而,在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的过程中,语文课堂时而出现活跃而不扎实、花哨而无实效、热闹而无序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小语会会长崔峦先生就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口号。只有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语文课堂才能与时俱进。本位,让我想到了返璞归真,洗尽铅华这些美好的词语。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语文教学能回到其本位上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一、语文教学要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人文”,是个古老而时髦的词汇。在中国古代典籍《易经》里,把人文与天文作为一对范畴;在西方,人文主义(humanism)是文艺复兴的一种主要思潮,也是文艺复兴的一面旗帜,强调人的个性自由和思想解放,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强调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当代,“人文”一词,是人们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之一,人们把对人性的看法和期待都赋予它的身上。“人文”一词,大致上就是人性、人道的意思。人文精神则主要指理性精神、体验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意识等。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素养”的提出,摈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本来面目,实现了语文教育目标的整合转变。其间教师的人文素养的高低是这个整合转变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

语文教师“要有一种积极感受时代气息的精神状态。现实生活、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应该是语文教师的视野所及”。语文教师更应该善于感受和思考各方面的信息,“它包括深刻的洞察和体验、反思和批判、感悟和思考;有理的启迪、情的激荡、美的浸染,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

二、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感悟

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感悟,悟什么?首先要悟其义,课文内容要读懂,至少要粗知大意。还要悟其情,悟其法,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这是基本要求。怎样悟?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虽然我们课文的语言文字是静止的、沉默的、黑白的,但进入我们心灵世界的却是灵动的、火热的、缤纷的,当我们的目光掠过一行行的文字,其实我们步入的是一个七彩的时空。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书声琅琅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步步深入读,平心静气读,要通过读让孩子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获得情感体验。老师的范读要有魅力,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而且要注重教给学生朗读方法。

三、语文教学要重视品味语言

崔峦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必须摒弃烦琐的分析,要重在理解,重在品味语言,运用语言上。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抓住关键词语来让学生品味语言,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

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让学生读课文时让找出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这篇课文的内容,学生很快找出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我告诉学生说“这句话概括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叫文章的‘中心句’”。接着,问学生由这句话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立刻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来:“西沙群岛的风景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物产?为什么说它是个可爱的地方?”其实这三个问题正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抓重点词句,牵一发而动全身。重点句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抓住了这些句子,以一点铺开,辐射全文,既可凸显文章的中心,又可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

四、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

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语言哪里来?走进校门以前,是听来的,是在“听说”的实践中习得来的。走进校门则主要靠从书本中读来的。在读、写的实践中学得的。语言靠积累,能力靠实践。第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第二、重视课外阅读,第三、要重视生活和感受的积累。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都学不好语文。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过程,都会经历由最初的单纯接受,到后来的相互间的联系、迁移。正是不断的修正认识,提升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肤浅到深刻,由感性到理性,知识之间发生相互的联系、正迁移,促使学生不断积累,发展为博学多才。教师应当注重平日的日积月累,从点滴入手,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从最基础的摘抄,到后来的记日记,写读书笔记等,十年如一日,经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终方能达到出口成章,下笔有神的境界。

五、语文教学要尊重孩子的纯真本性

冰心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孩子就是孩子,应该有孩子气,可如今有许多孩子的行为特征却过于成人化。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原始表达,让其真情流露;应该尊重孩子的语文世界,体会其语言的真意。我们应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加活跃、更为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重,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思想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教师的唤醒和激励中真实体现。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呼唤本位的回归。希望语文课堂中少一些浮华,多一些朴实;少一些矫揉造作,多一些实实在在,让学生真正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上一篇:讲究宽容 以“情”感人 下一篇: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