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实践

时间:2022-02-08 09:09:10

独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实践

[摘要]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工科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本文介绍我院制药工程专业在平台打造、师资队伍建设、地方服务、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措施,旨在通过我院制药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为新型地方本科院校新办工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制药工程 专业建设 专业评估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普通高校的优势办学资源与优质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专业。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创办于2001年6月,是经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浙江大学负责办学与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依托名城、名校,高起点、高水平办学,缩短了自身发展周期,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制药工程是我院首批开设的本科专业,在9年的专业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出了一条在独立学院中,以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一、强化科研意识,打造学科专业平台

学院自办学伊始,就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受其指引,专业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近3年,学院承担市级教学研究项目7项、正式出版著作3部、获得教学成果奖6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子课题1项,项目总经费累计500余万元,人均年科研经费稳定在10万元左右;近3年来,教师发表的被SCI/EI收录的论文60余篇,有些发表在《AIChE Journal》、《Journal of Medicincal Chemistry》等国际权威刊物上;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此外,在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专业教师依靠自身较强的科研背景,将科研及生产实例不断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

由于良好科研氛围的营造,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专业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同时打造了多个学科专业平台。2002年,学院分子设计与生物化工列入宁波市第二批重点学科,2007年,药物化学列入宁波市第三批重点学科。同年,学院成功申报了宁波市生物医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药物化学学科列入基地第一批重点建设学科,制药工程专业列入首批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学院与母体(浙江大学)相关学院合作,成功申报自主设立的“制药工程”硕士学位点。这些学科专业平台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专业的发展。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而对新建院校而言,人才引进是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根据学院人才引进政策,制药工程专业先后引进了4名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8名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博士毕业生。目前,专业师资队伍中,70%获得了博士学位,半数以上具有高级职称;1人被聘为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8人被认定为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1人获浙江省教坛新秀奖,1人列入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2人列入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入选2009年度“宁波市十大杰出青年”。

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是保证专业稳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学院和分院制定了各种政策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具体包括:

1.教学技能培养

学院成立之初,从浙江大学本部聘请了一批知名教授担任首席主讲教授,他们不仅负责授课任务,而且还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使得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学技巧、教学方法、教案制作等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水平。目前,专业教师中多人被评为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一人入选浙江省教坛新秀。

2.青年教师进修学校

由于学院成立时间较短,青年教师居多,学院成立青年教师进修学校对其进行培训。青年教师不仅要参加师德师风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讲座,而且还要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学方式方法培训等。除此之外,青年教师还需要“过三关”,即岗前培训关,实践关,外语关。制药工程专业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已经参加或正在接受青年教师进修学校的学习。

3.国内外访问学者计划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师资的整体学术水平,拓宽学术视野,学院制订了国内外知名高校访问学者计划,每年选派5~8名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做访问学者。制药工程专业先后派出6名教师赴加拿大、英国等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学习交流。

三、突出实践,服务地方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浙江省和宁波市制药行业的特点及发展方向,学院明确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服务型学科专业

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宁波,辐射周边地区,面向浙江,服务长三角。不仅积极为地方企业的人才培训服务,与企业合作办学,提高企业员工学历层次或基本理论知识等,而且为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以提高操作技能或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等,例如,药厂设备操作及维修、药物设计软件应用等,使宁波市制药行业人才在知识结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此外,以其它形式与地方企业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企业共同开发新的药品,提升我市制药行业水平,为加快我市制药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实践教学

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高质量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关键因素。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受到系统的理论教学外,还能够参加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如可以在GMP实验室模拟工厂环境下,了解到主要制剂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了解到制剂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操作规范、相应级别要求、化验检查方法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观念,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也缩短了学校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减少适应期。近3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平均93%以上,从毕业生就业单位反馈的情况看,这些学生参加工作后对各方面工作适应快,工作责任心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3.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SRTP)

为了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我们除了增设专业学术讲座、科研第二课堂、让高年级学生提前介入教师的科研活动外,还开展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SRTP)等学术创新项目,这些项目内容广泛,既有一定的广度,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如专业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这是自学院成立以来首篇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此外,学生也积极参加各类知识竞赛等活动。

4.实习实训基地

实习场所短缺是制药工程专业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院积极联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中化宁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立华制药有限公司、天衡制药有限公司、龙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天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制药企业以及鄞州区人民政府建立了稳定的主要针对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关系。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各个实习实训阶段,学生可以到企业接受训练,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而且可以从遵守劳动纪律、群体相处、人际关系、管理意识、工业安全及环保意识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习结束后,企业可以优先选择毕业生,既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又让企业有充分的时间物色和培养人才,达到校企共赢。

四、规范管理,创新机制

与其它高校相比,独立学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学院优势主要表现在:(1)依托于浙江大学办学,在教学工作中,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直接负责学院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论证、教学过程监督与管理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名城名校的办学优势。(2)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重点大学、国家重点制药工程专业或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宁波市医药优势企业的负责人,定期参与专业规划和建设,站在国际视野上和从产业层次上把握专业建设的方向。(3)教学管理队伍形成稳定、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建立了制药工程研究所、实验和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和毕业论文指导小组,严格学术活动和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确保毕业论文质量。(4)学院及分院设有教学监督委员会,定期听课,及时向分院教务科反馈教学情况;专业教师定期互相听课,督察其他教师授课情况;建有学生教学评估网络平台,实时反应教学动态。

2009年3月,本专业接受了教育部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预评估小组的现场考察和预评估,专业建设得到了预评估小组的充分肯定;同年4月,本专业受邀参加在武汉举行的“全国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研讨会”并发言,与会专家和代表对我院制药工程专业的建设成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本专业建设时间有限,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精品课程建设、高质量的教材建设、人才质量工程建设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尽管如此,本专业在短短9年的建设中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的一些经验以及通过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发展的思路,有望为兄弟院校类似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阙海宝.对独立学院定位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4):54-56.

[2]元英进,尤启东,于奕峰,蒋建兰,赵广荣,程卯生,姚日生,宋航.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6,(1):12-15.

[3]徐有致.名城名校携手,体制机制创新――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名教授上基础课[N].光明日报,2002-6-15(2).

[4]李华,胡国勤,赵蕾,章亚东,李雯,赵文恩.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药学教育,2007,23(2):51-53.

[5]杨树平.我国化学制药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州医药,2008,39(2):57-58.

[6]李凌飞.独立学院的存在优势及发展方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6(3):12-13.

本文是宁波市生物医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下一篇:中国教育产业现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