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经典互译第一人

时间:2022-02-02 10:33:16

中西文化经典互译第一人

第一个踏上的新教徒

公元1807年5月12日,一位刚满25岁的英国传教士,转道美国,登上了由纽约开往中国的“三叉戟号”轮船。一种为基督福音为中西文化交流而献身的激情,充满了这个年轻人的心灵。他就是罗伯特・马礼逊,基督教新教到中国来的第一位传教士,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先驱。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西方传教士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交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期,以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等为代表的耶稣会士为了将基督教根植于中国社会的肌体,有意识地调整传教策略,融合中国儒家思想,将传道对象锁定于中国士大夫阶层,同时辅以介绍西方科学知识,以博得中国上层社会的好感。耶稣会士的这些传教策略曾一度取得了相当的成功。1724年,雍正批准禁教令,但基督教在华传教活动并没有由此而彻底终止,反而在鸦片战争前夕又分离出一股更大的传教势力,从而开始了交流的第二阶段。跟随商船和军舰而来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一改耶稣会士谦恭卑微的姿态,为了各自的利益,由中国向沿海地区渗透,建立传教基地,翻译和印刷宗教书刊,建立教会学校招收贫寒子弟,翻译和介绍西方科学知识,掀起了基督教新教大规模东进的序幕。马礼逊便是这次运动的先锋,“是第一个踏上的新教徒。”

马礼逊1782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贫寒家庭,受其父亲宗教思想的熏陶,从小致力于《圣经》和其他宗教书籍的学习,16岁加入英国长老会,20岁入神学院学习,受伦敦会的委派1807年9月来到中国广州,开始了他一生在华的传教生涯。在华期间,马礼逊努力完成伦敦会布置的学汉语和翻译《圣经》的双重任务。1812年,翻译和出版了《中国文学经典汇集》;1818年,和另一位伦敦会传教士米怜合作创办英华书院等等。1834年被英国国王授予中文秘书兼翻译,同年在广州去世。

中西文化经典互译第一人

将西方基督教文化经典《圣经》翻译成中文,是马礼逊从意识形态领域向中国介绍西方文化的最大贡献。1808年,肩负着伦敦会的使命,马礼逊独自完成了《新约》第一部分的翻译工作。后在米怜的帮助下,以坚强的毅力于1819年将包括《旧约》和《新约》在内的《圣经》全部翻译完毕,共21卷,由39本译著组成,1823年在马六甲出版,中文名为《神天圣书》。除《圣经》外,马礼逊还翻译出版了《神道论赎救世总说真本》等其他宗教书籍。

马礼逊首次将《圣经》系统地翻译介绍到中国,这是天主教传教士在华二百多年所未能完成的事情,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意义。马礼逊翻译《圣经》和其他宗教书籍的努力是开创性的,为西方文化的全面东渐奠定了基础。有人曾评论:“评价新教早期成就的真正标准,不在于它收了多少信徒,而在于它为后来的工作奠定的基础。最重要的基础是准备了初步的、但却是大批的中文基督教书籍”,这是颇为中肯的。在马礼逊的影响下,到1842年,新教传教士在广州、澳门和南洋地区共翻译出版了介绍西方文化、宗教、政治、地理、历史、经济等方面知识的中文书刊达到138种。马礼逊翻译《圣经》和其他宗教书籍,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有助于中国知识分子对根深蒂固的“天朝上国”思想观念进行反思,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进而发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呼声开始了中国文化多元化的进程。这一进程虽然表现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冲突和整合,但儒家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中国文化开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向着现代文化的方向发展。

马礼逊是将西方文化经典系统翻译成中文的第一人,他也是比较系统地将中国文化经典翻译成英文的第一位西人。马礼逊认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创造的文化遗产远非欧洲哪一个国家能比拟。翻译中国文化经典将有助于西方更好地了解中国。1812年,马礼逊翻译的《中国文学经典汇集》,包括《三字经》,《大学》,《三教源流》以及《太上老君》等在伦敦首次出版。马礼逊翻译中国文化经典的努力在中国文化西进的过程中起了先导的作用,对日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礼逊为促进中国文化西进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二在于编纂了《华英字典》。该字典旨在为西人和传教士学习中国语言文化,了解中国社会政治,熟悉中国风俗习惯服务。《华英字典》是19世纪早期在中国出版的最重要书刊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英文字典,有效地帮助了在华西人和传教士学习中国语言文字,了解中国政治、文化、历史、教育、宗教、风俗、习惯,促进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除此之外,马礼逊在华传教期间,还从事了编写书籍、创办报刊等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活动。马礼逊在华传教25年,总共发表了21本英文书,其中14篇与中国语言、文化和历史有关。如1815年编写出版《中文语法》和《中文英译》,1816,1817和1828年分别编写出版《中文会话及凡例》,《中国一瞥》以及《广东省土话字汇》,1824年出版《中国历史与现状》等。1832年,马礼逊又和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合作编辑中国近代著名的英文报纸《中国丛报》。《中国丛报》前后存在20年,出版20卷,发表涉及有关中国政治、地理、语言、文化、教育、宗教、社会、商贸、外交等各方面的文章1378篇,其中马礼逊两年之内便发表91篇。

推进西学教育的先驱

在西方文化观念中,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教士将教育看作是传播西方思想的重要方式。马礼逊十分重视创办教育。在马礼逊的亲自指导和经济资助下,英华书院1818年创办,1819年正式开学,贯彻中西方文学语言互动教学的原则,即“教授欧洲人中国语言文学,教授恒河外说汉语的人英语、欧洲文学和科学”,开设中国文化经典、《圣经》、神学、英语阅读和写作、英语语法、科学会话、历史、地理、算学、几何、天文、代数、机械、逻辑、道德和哲学等课程。英华书院是新教传教士为华人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首次将基督教、历史、地理、几何、代数、天文、逻辑、哲学等那些说汉语的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西方文化、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和观念通过教育介绍到华人圈,直接架起了西学东渐的桥梁。“由于英华书院强调中西方语言和文学的教授,学校课程表中也有天文、地理、几何、机械等西方自然科学的内容,因此为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培养了第一批接受过西学训练,特别是会讲英语的知识分子”。又由于英华书院直接教授欧洲人中国语言文字和文化经典,所以英华书院在中国文化的西渐过程中也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马礼逊去世后不久,在广州的外国侨民发起成立了永久纪念马礼逊的组织“马礼逊教育会”,以创办学校促进中国教育为宗旨,教育会还于1839年创办了马礼逊学校,开设课程除《四书》、《易经》、《诗经》和《书经》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和《圣经》外,还包括西方自然科学,而且“这些西学课程,全部采用英文课本,用英语教学”。马礼逊学校以英语为媒介,将代表当时西方主要知识的数学、地理、历史、天文和英语等直接介绍到中国大陆,不但为我国传统教育界带来了新鲜的、开放的西方近代教育内容和思想,促进了中国教育世俗化的进程,而且还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商务、医学、教育等领域的人才。如任李鸿章招商局总办的唐廷枢和第一位入美国著名大学学习并获得学位,为洋务教育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特别重要贡献的容闳等均是马礼逊学校最早期的毕业生。

马礼逊创办教育是为了有效地传播基督教福音,马礼逊认为向中国传播基督教真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举办教育,学生在学习西学课程时,自然地也就接受了作为必修课程的基督教思想的教育。马礼逊创办教育还肩负着文化殖民的任务,为了打破中国人的文化中心论和优越感,加速中国基督化,通过创办教育,可以向中国渗透西方文化。马礼逊创办教育得到英美政府和教会的支持,因此马礼逊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英美鸦片商人培训贸易通事的基地。

上一篇:TAFE--澳大利亚职业技术学院 下一篇:踏上留学德国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