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人体隐喻词可译性研究

时间:2022-01-31 11:03:05

中美人体隐喻词可译性研究

摘要:指出人体隐喻词在外观相似性和功能相似性、母语中使用的频率、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距离等都会影响其可译性。对中关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人体词的外观相似性与可译性成正相关。外观相似性对可译性的影响比功能相似性大。在隐喻的使用频率和可译性的关系上,对美国学生的研究表明母语中隐喻使用的频率与可译性成正相关,而对中国学生而言,不管目标语是哪种语言,隐喻的使用频率与可译性无关。

关键词:人体隐喻词;可译性;隐喻

隐喻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机制。根据“人类中心说”的观点,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首先认识自己的身体,包括器官,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而认识物质世界,所以人体隐喻化便应运而生。目前,第一语言(L1)中隐喻的构建如何影响二语(L2)习得方面的研究不多。Kellerman研究了L1到L2一系列词汇表达迁移的可能性。他认为只通过研究学习者对L1的感知,便可在很大程度上预测迁移是否发生。在他的“以牙还牙”(“An eye for an eye”)试验中,Kellerman验证了其假设。他认为可以通过观察Ll来判断一个给定词条的可译性。例如,他认为通过观察“风暴眼”与人眼的相似性以及该短语在L1中使用的频率,就可以预测出该人体隐喻词翻译成外语的可能性。他还认为:学习者对L1同L2之间的距离感知可能会影响其判断两种语言相互迁移的可能性。然而,他的实验没有充分验证这种可能性,因为实验中只选用了关系密切的印欧语系。而且,在这些研究中,相似性被当作单一的现象,为了增加实验的比较组,避免不对称性,本研究被测试对象包括把汉语作为目标语的美国学生以及以英语为目标语的中国学生,语言种类也多,包括感知距离近的和感知距离远的,这将有助于可译性的特点概括。

一、假设

本研究测试了频率和相似性对预测人体隐喻可译性的作用。作为预测人体隐喻可译性的变量,相似性很可能适用于所有语言。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相似性和可译性呈正相关。

本研究还试图通过区别外观相似性和功能相似性来改进相似性的概念。有文献指出,外观相似性和功能相似性对感知可译性有不同的影响。例如,Petruckt假设与功能特征相比,外观特征为隐喻表达提供了更有效的基础。另外,Gentner的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可以理解基于外观相似性的隐喻,而后才能理解基于功能相似性的隐喻。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外观相似性与可译性之间的关系要比功能相似性大。

预计使用频率对可译性的影响将受到所涉及的L1和L2之间的感知距离的限制,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当自己的母语与目标语之间感知距离相近时,频率和可译性的相关性就越强。

二、方法

(一)被测试者

美国两个学院的学生和中国两个学院的学生参与了这项研究。除去不完整答复和母语不是英语的美国学生或母语不是汉语的中国学生外,151名美国学生(其中67男,84女)和116名中国学生(其中62男,54女)作为被测试者,他们的应答结果可以用来分析。问卷调查是在交际研究,普通心理学、英语等几门社会和人文学课程中进行的,美国被试和中国被试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9.71岁和19.43岁。

(二)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的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首先呈现了一系列包括眼、头、嘴、腿和脚等人体部位之一的多义词表达。例如:电子眼、钉头、河口和裤腿等。

对于每一个词条,要求被试分别作出以下判断:(1)频率:这些词在你的母语中使用的频率?(2)外观相似性:这些词在外观上与人身体部位相似性如何?(3)功能相似性:这些词在功能上和人身体部位相似性如何?(4)这些词译成外语的可能性:(4a)翻译成汉语的可能性(针对美国被试):使用相同的身体部位,这个短语有多大可能被翻译成汉语。(4b)翻译成英语的可能性(针对中国被试):使用相同的身体部位,这个短语有多大可能被翻译成英语。(4c)翻译成西班牙语的可能性:使用相同的身体部位,这个短语有多大可能被译成西班牙语?(4d)翻译成日语的可译性:使用相同的身体部位,这个短语有多大可能被译为日语?

对于每一项判断可以使用Likert5级量表。例如,对于频率的判断:1表示非常不频繁,5表示非常频繁。

根据四种语言选择出以下类别的人体词:(1)存在于四种语言中的词条;(2)存在于两种语言中的(英语一西班牙语及中3c--日文);(3)只存在于被试母语中的。为了尽可能使这些人体隐喻词在形式上相似,本研究用头部的人体器官构成名词+名词形式的复合词,并尽可能在外观相似性和功能相似性之间取得平衡。在这些限制条件下,设计出一个含21个词条的英文版调查问卷和―个含有24个词条的中文版调查问卷。两个调查问卷中有八个词条可以适用于所有目标语言。

问卷的第二部分感知母语(汉语或英语)与下述目标语之间的距离:阿拉伯语、日语、英语、德语、汉语、俄语、西班牙语。要求被试用“1”?(表示距离很远),“7”?(表示距离很近)来表示母语与目标语的距离。

三、结果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就要计算出可译性同外观相似性和功能相似性之间的协方差关系。对于美国被试而言,外观相似性同可译成汉语的可能性(r=0.85,p=0.01),日语的可能性(r=0.83,p<0.01)及西班牙语(r=0.85,p<0.01)的可能性呈正相关。对于中国被试而言,外观相似性同可译成日语(r=0.75,p<0.01),英语(r=0.86,p<0.01)及西班牙语(r=0.87,p<0.01)的可能性呈正相关。

对于美国被试而言,功能相似性与翻译成中文(r=0.74,p<0.01)、日语(r=0.70,p<0.01)、西班牙语(r=0.67,p<0.01)的可能性呈正相关;对于中国被试而言,功能性相似性与翻译成日语的可能性(r=0.60,P<0.01),英文的可能性(r=.74,P<0.1),以及西班牙文的可能性(r=.79,P<0.1)呈正相关。这些结果支持假设1。

为了验证假设2,我们具体进行了以下比较:在美国被测试者看来,(1)人体隐喻词译成汉语的可能性,(2)译成日语的可能性,(3)译成西班牙语的可能性;在中国被测试者看来,(4)人体隐喻词译成日语的可能性,(5)译成英文的可能性,(6)译成西班牙语的可能性。比较结果表明,外观相似性与可译性的关系比功能相似性与可译性的关系更高:(1)t=4.08,p<0.01;(2)t=4.55,p<0.01(3)t=5.53,p<0.01;(4)t=4.36,p<0.01(5)t=4.94,p<0.01;(6)t=3.80,p<0.01。因此,假设2得以验证。

为了验证假设3,有必要首先研究四种语言的感知距离。在美国被测试者看来,西班牙语(5.13)最接近英语,其次是日语(1.77)和汉语(1.66)。单向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AN0VA)表明目标语言的显著影响[F(2,300):818.32,p<0.01]。变异度(Tukey―HSD)检验发现,英语与西班牙语和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距离差异显著(p<0.01),同时,英语与西班牙语之间的距离和英语与日语之间的的距离差异也很显著(p<0.01)。然而英中距离和英日之间的距离差异不显著。对于中国被测试者来说,日语最接近汉语(5.57),其次是英语(3.01)和西班牙语(2.29)。单向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目标语言有显著影响[F(2,230)=266.20,p<0.01]。变异度(Tukey-HSD)检验结果表明,汉语与三种目标语言之间的距离差异都很大(p<0.01)。

用上述两组在语言距离上的排名与其在这些人体词的使用频率和可译性的关系排名进行比较,美国被测试者认为英语与西班牙语的关联系数为0.66,与汉语为0.59,与日语为0.58。邦费罗尼多次比较试验表明,汉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的差异显著(t=5.37,p<0.01),而汉语和日语之间的差异不明显(t=2.05)。因此,对美国被测试者而言,关于语言的两种排名,一种基于距离(西班牙语>汉语=日语),另一种基于频率和可译性之间的关联(西班牙语>日语=汉语),其验证了假设3。对中国被测试者而言,上述三种目标语言的频率和可译性之间的关联性不强,无法进行相关系数的比较。

四、结论和讨论

本研究试图通过:①将对目标语言的感知距离效果引人Kellerman理论;②具体化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性的基础(外观和功能),来完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KeUerman的研究结果―致,对美国被测试者而言,隐喻的使用频率以及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都关系到可译性。然而,当目标语言是汉语或日语时,频率的解释力较小,而当目标语言为西班牙语时,则较大。对于中国被测试者而言,频率和可译性与目标语言无关。研究结果还证明相似性(外观和功能)和语言感知距离与可译性成正相关,而且外观相似性对可译性的影响大于功能相似性。

上一篇:“大美不言":中国美学言意范畴略议 下一篇:自尊的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