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写作教学“SOLO分类评价模式”的构建和应用研究

时间:2022-01-29 05:35:13

英语专业写作教学“SOLO分类评价模式”的构建和应用研究

【摘要】基于SOLO分类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构建了SOLO分类写作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写作认知水平进行五个层次的评价。教学实验证明该评价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清晰反映学生当前的写作水平并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给出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SOLO分类法 写作教学 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改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评价多采用体现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即使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也倾向于定量的方式,重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考查,无法测量到更高层次的学习效果。随着全国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学评价体系也正从单维度的测试向多维度的学习评价转变,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多为具体的评价方式,例如基于任务、多媒体或网络的教学评价,理论层面上的研究仍不够系统化。本文以SOLO分类法为基础构建英语专业写作课程的教学评价模式,以依次递增的结构来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然后将这种教学评价模式应用到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教学实验的方法检验其有效性。

一、SOLO分类写作评价模式的构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约翰・比格斯教授和他的同事克莱斯创建的SOLO分类法认为个人的总体认知结构是一个纯理论性的概念,无法直接检测,但在回答具体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的复杂性是可以直接检测的,即“可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结果的结构”(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缩写为SOLO。该理论注重认知过程,认为分析学生对某项具体任务所做出的反应是判断学习进步和认知结构的最好方法。根据该理论,学生的学习层次变化可以划分为五种水平:前结构水平、单一结构水平、多元结构水平、关联结构水平和抽象扩展水平。这5种思维反应代表了对某项知识不同的掌握水平,按照一定的层级逐步提升,构成了一个连续发展整体,反映了学生学习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SOLO分类法为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思维结构水平。笔者以SOLO分类法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能够全面测试学生英语水平的写作评价模式,改变以往教师讲授写作知识、学生记忆反馈的评价形式,以依次递增的结构来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该模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教师根据讲授内容,以SOLO分类法为基础设置相关性问题并应用于写作课堂教学和课下练习中,分阶段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这种形成性评价会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目前所处的写作水平,并定出具体的努力方向,使学生的学习形成循序渐进的螺旋形上升趋势,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终结性评价指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但改变以往的命题方式,把对基础知识的考察由单纯的记忆测试转变为开放性试题模式,更测重于考察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二、SOLO分类写作评价模式的应用结果分析

笔者在所任教高校的外国语学院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将SOLO分类评价模式应用于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的写作课程中,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给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教师根据课程进度布置各种文体的写作任务,每一次阶段性测试都给予针对性的形成性评价。期末考试对所有已学文体的写作综合能力进行测试并给予终结性评价。SOLO写作评价模式的评价分为五档,用于反映学生写作认知的层次变化,学生可以很清晰地判断出自己的综合写作水平。前结构水平说明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写作要求,写出来的句式和文章存在表达不清、结构混乱的问题,需要系统掌握写作的基础知识。单一结构水平说明学生能够运用已有写作基础知识进行简单表达,但所采用方法比较单一,缺少系统性。多元结构水平说明学生在写作中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但表述多为罗列,在结构衔接和整体意义表达方面仍有欠缺。关联结构水平说明学生的写作不仅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而且能够达到文章整体意义的统一。抽象扩展水平说明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文体结构来表达所感所想,并且能够达到对文章整体陈述的归纳性和深刻性。教学实验的结果说明SOLO分类写作评价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既能提供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又能提供期末的终结性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系统。这种评价模式可以帮助教师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程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但是SOLO分类写作评价模式的应用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SOLO分类法的理论知识,能够对学生的写作认知层次做出准确判断,并且具备及时帮助学生明确后续方向的能力。这种模式也能够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关注学生对学习任务做出反应的思维水平,能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并为其后续学习提供方向,同时能够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使学生选用更深层次的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因为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时所做出的反应,SOLO分类写作评价模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评价方法,如何将SOLO分类写作评价模式与其他评价方法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John B.Biggs,Kevin F.Collis.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Learning:The SOLO Taxonomy[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2.

上一篇:识解机制下中国古诗英译的翻译美学研究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有效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