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歌与人文教育论文

时间:2022-01-29 12:05:37

儿童诗歌与人文教育论文

一、童诗创作要切合人文需要

“人文需要”是人作为一种历史的生命所产生的“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表达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我”以及“筹划自我”的需要。作为教育的主体,儿童同样有这种人文的需要。这一点,现代教育理论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认同和论证。现代教育理论承认并尊重儿童是“完整意义上的人”。他们同成人一样,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是完全独立的生命主体,对自我有认识、表达、理解、质疑、反思、体验、筹划等需要。童诗的特点正好与儿童的人文需要深刻吻合。童诗创作为儿童的人文需要找到了一条很好的途径和表现形式。古人说“诗言志”,将“志”字解释为“人文需要”也是恰当的。诗歌的抒情言志、直觉感悟就是以指向人的内心世界为前提的。朱光潜先生认为,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地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灵感”。可以说,童诗创作是儿童自我体验、反思、感悟、表达的结晶。儿童眼中的世界与大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儿童眼中的世界更加纯洁、神秘,更加新鲜活泼,更加富有吸引力。一句话,更加富于童话的色彩和诗意的感受。所以,朱光潜先生曾说,“真正欣赏诗,要有几分原始人或婴儿的制造神话或童话的心理”。因此,不能把儿童天真的体验简单地斥责为“不深刻”而怀疑儿童是否可以写诗。例如,有一次,我发现不少同学喜欢玩纸飞机,我借机引导学生以“纸飞机”为题创作小诗。有几位同学合作写了这样一首小诗:“我们把欢乐/变成小飞机/在蓝天下飞翔/时起时落/时高时低/载着童年美好的记忆/将秘密珍藏在心里”。简短的诗句中体现了儿童对内心体验和感悟的一种欢乐的表达。诗在古希腊文中是创造的意思。创造是诗的本性之一。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儿童诗歌,学生会感受到学习语文,运用语言进行“创造”是多么富有乐趣。宜晓华在诗中写道:“我自由地飞翔/只因用梦与想/编织心灵的翅膀”;徐珺说:“给心灵装上眼睛/带心灵去放风/让它瞭望蔚蓝的天空/带回缤纷的彩虹”……天地间的一草一叶,一蝶一鸟,一砖一瓦,蠢动含灵,山河大地,日月星辉,整个天地世间的人情物事都可以成为吟咏的对象,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积累,唤醒自己的生活经验,激活自身的思维方式,用整个身心来创作,乐在其中,乐以忘我。其意义早已超越作品本身的水平,其目的也不仅仅在于作品本身的文学水平,“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儿童诗歌创作就是一种激励、唤醒和鼓舞。就如我的学生所说:“写诗是一种创造,思想就有多妙,诗就有多妙。写诗是一种乐趣,每写完一首诗,心情别样的舒服。诗是生活中的伙伴,每当不开心时,把所有的一切写上去,折成飞机,放飞在天空中。学诗使我生活中的话语变得优美,泛着一些诗意。”这就是一种人文需要。

二、童诗创作要体现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精神体现在对于自己、他人、社会、环境等总体存在关系的关注和关心,对“人在这个地球诗意地安居”(荷尔德林)的一种精神理解,期望从内心对此进行综合的和谐的把握。童诗创作对儿童的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创作是心灵“诗化”的过程。用“诗”的眼光观察世界、把握世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诗心”可以说是童年的天性,有人将童年期称为一种“缪斯性存在”,正说明了这一点。创作实践基于儿童的诗心,将这种诗心引导出来并进行渲染、培养、放大,使它能够有力支撑起儿童充实的内心世界,这就等于铺设好儿童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温床”。学生的童诗创作实践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如《绿》:“你把年轻还给大树/你把清澈还给小河/你把生机还给小草/你自己的生命/却属于———整个世界”(周乾);《理解》:“因为向日葵理解太阳/所以它的笑脸总与太阳面对/因为枫叶理解秋风/所以秋风一吹它就笑红了脸/因为自然的一切理解我们/所以总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精神饱满地迎接我们/但人类却最最不理解/自己生活的地球/这,是为什么?”(林俊安)等,都有着人文关怀的内涵。创作是“擦亮”生活的过程。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儿童用诗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也是内心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境的解读和交流的过程,这是一种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唤起儿童对生活更加深刻的体会,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将他们的想象力和激情调动起来,用到升华自身的精神品质之中去。他们在创作中用更加睿智的眼光将生活“擦亮”,正如学生的一首诗《信》:“采一朵七色花/写成一封信/寄给———/小鸟白云田野/寄给———/老师同学朋友……/所有的祝愿/如花瓣/美丽留在他们的身边”(林晓曼),童诗创作将一种“坚实的美丽”留在了学生的心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性中本然包含着向善的一面,最突出表现于人类的童年时期。饮誉全球的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讲到,在儿童身上具有“爱的智慧”,儿童的爱从本质上来讲是单纯的。儿童对环境的爱,对成人来讲似乎是他们天生的乐趣和活力,成人并没有把这看作是一种精神的能量,一种伴随着创造力的道德美。并且,儿童爱成人胜于其他任何东西。儿童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的能量”、“伴随着创造力的道德美”是什么呢?就是儿童一颗向善的心。这种向善的精神,如果没有得到引导、得到巩固、得到培育,随着儿童向成人过渡,它一样有退匿甚至消失的可能。而儿童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种种美好的真情、高尚的情趣、优秀的品质等,是引导儿童向善的绝佳材料。

三、童诗创作要锤炼人文信念

历代流传下来的诗歌,大多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精神。无数诗作,展示的正是诗人对崇高的人文理想和信念的执着与追求。学生涵泳其中,接受的是丰富、博大、深刻的人文精神的熏陶。这种熏陶,将为学生人文信念的构建打下扎实基础。日积月累,对人文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将会转变为学生内在的真正需要,“诗化”就将有力地对抗着“物化”。“诗言志”是古人给《诗经》定性的一句古老而著名的论断。“志”字的意蕴,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中说:“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这三个意义正代表诗的发展途径上三个主要阶段。”其实,这个“志”字表达的是《诗经》中的诗从不同层面和维度传达出对生命体验、意义求索和理想追求的关切。古人说,诗者,持也。“持”的是什么?仅仅是手中之笔吗?当然不是,“持”是一种情感、一份情怀、一番境界的承担。诗之所在即志之所在,志之所存即诗之所存。诗歌中展现出来的诗人的怀抱总是高远的,精神总是丰盈的。不然,何以“照烛三才,辉丽万有”。《诗经》如此,唐诗宋词如此,当代优秀的诗篇如此,优秀的儿童诗歌也如此。儿童涵泳诗篇之间,就像被抛进了“高远的志向与理想的大海”,与诗人的心志相通,与诗人的理想相激,与诗人的情怀相荡,与诗人的担当相勉……日积月累,熏陶感染,其高远的志向就会慢慢被培养出来。创作中人文信念的培养。有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童诗创作指导中就要有意识对学生人文信念的建立进行引导。诗歌的“言志”特性与人文信念一拍即合,学生尽管不知道什么叫人文信念,但他们的创作实践常常与人文信念不谋而合。教师只要用心,如炉中吹火相似进行点拨,学生人文信念的“火苗”就能逐渐“燃烧”起来,从而融化整个心灵。如果不用纯洁的人文信念占领学生的心灵,其他不健康的精神意识就可能乘虚而入,那时再补救可能所补不大了。关于创作中人文信念的培养,试举几例。如结合《马良神笔》一课,让学生以“马良神笔”为题创作童诗,学生从不同角度,发挥各自的想象,借助诗歌写出了对“美好心灵”的寄望。有的同学写道:“假如你有马良的神笔/没人会在乎你/除非你有马良一样的心/假如你有马良一样的心/却没有马良的神笔/神笔会飞来/将自己送给你/假如你发现神笔不见了/证明你已失去了马良一样的心”。让学生写写生活大舞台,有的同学写道:“叮、叮、叮的门铃/敲打着生活的节奏/嘀、嘀、嘀的雨滴/演奏着时间的旋律/在这缤纷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七彩生活/你或许有千千万万的假设/而一切的裁决/都掌握在内心深处/那一朵梦的花苞”。有的学生则仿佛是一位“麦田的守望者”:“我向远方望着、望着/看见了金色的麦田/仿佛看见了色彩/那只是属于麦田的色彩/看到了金色的希望/我看到了成熟的大树/徐风荡漾/树上的果实/在甜甜地笑”。在童诗作品的交流中,学生的人文信念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渲染。闻一多说,诗意的境界“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儿童的人文知识、人文需要、人文关怀及人文信念在童诗欣赏与创作中得到了呵护、培育、发展和升华,从而为儿童人文教育的实践开辟了一块沃土,值得人们深情眷注。

作者:谢荣斌

上一篇:职业取向特殊教育论文 下一篇:课堂教学与人文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