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材“臆想”

时间:2022-01-25 08:24:57

作文教材“臆想”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由课程教材改革引发的中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深度、广度、难度和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场变革将不局限于课程本身,它将开创一个教育的新时代,是我国教育领域一场广泛深刻的教育创新。

一、从教材到课程标准的解读

课程及课程各个部分的设置是由培养目标也就是课程目标确定的。我们不妨来看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或许能找到作文教学教材缺位现象的根源。除去《前言》部分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阐述,在课程目标总目标部分,直指作文的只有这么一条:“能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长达九年的义务教育,对于语文学科之作文教学的目标阐述仅用一句话来表达,如果不是因为汉语言文字独特深广的概括性,那就是对教材编写者和实施者的考验了。好在阶段目标的叙述较为详细,不过细细推敲其文字表达,即可发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可以作个比较,阶段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对阅读目标的叙述有这样的内容:“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彩”“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了解事件梗概”“大体把握诗意”“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些规定,不仅确定了该做什么,还明确了该做到什么程度,具有较强的“可量化性”或“可操作性”。

二、从现状展开分析

进入1998年,语文教育遭受了空前的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于是大批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大批有志教师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发愤雄起,默默地为语文教学奉献着智慧和汗水。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个难解的景象,在这些教科研工作,教学方法实验和成果推广活动中,归属阅读教学的比比皆是,而对作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却凤毛麟角,不得不让人感叹厚此薄彼。

另外,对于作文教学实验效果,我们不妨就近看看无锡的“快乐作文”。应该承认他们取得了一些成果,而其实验效果在推广中正逐步衰减,我们没有看到再有“快乐作文”的出现。作文教学之所以如此低效和裹足不前,是因为缺失一个足以令其健康成长的平台和依据――我们亟待构建一个更为全面和更为完善的目标体系,构建一个更为丰富、更具多样化和选择性的教材体系。这样说似乎有些冒失。中国文明上下五千年,出现过《三字经》,出现过《古文观止》,可就是没有出现过一本可类比的作文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的繁荣与受教育的局限性对比当今的教育普及,恰恰佐证了继续沿袭的危险。也有专家呼吁“较之西方,中国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所谓的教材依赖”

三、对发展试作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建构体现多样化、选择性的课程结构,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培养目标应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这些课程,各部分、各类型和各形态的课程相互结合如何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有人认为,作文教学体现多样化和具有可选择性会影响学生的基础,有悖于基础教育的本义,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认为义务教育的基础形式强调学生的共同知识基础。但是我们说,全面发展绝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在不同个体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于是必然的、合乎逻辑的、具有不同潜力和兴趣的学生多样化的选择性的发展成为主导,基础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实现了优质发展。也正是在这一维度上,保证选择性就是保证基础性。

作文教材的开发应体现多样化和可选择性,注重与阅读、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学习的关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注重与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的关联,注重与真实生活的关联,充分落实作文教学目的的实用性和写作过程的关注度。

另外,在作文教学新的尝试与突破中,不能急于求成,要避免造成几种倾向:(1)非常态化――只有公开课时或交流时才刻意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角色,教学行为没有日常化、持续化、习惯化;(2)绝对化――把结果和过程、认知和情感、接受与探究等放在一个非此即彼的绝对境地来处理;(3)模式化――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引和科学实践的基础,照搬所谓名家的课堂,画虎不成反为犬。

改革不一定就会进步,但进步必然要通过改革;改革的作文教学不等于理想的作文教学,但至少是理想作文教学的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建昌中心小学)

上一篇:小学音乐自主学习的四个阶段 下一篇: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