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暴烈的野马

时间:2022-01-25 07:58:35

货币是暴烈的野马

2008 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由年初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到9月份雷曼兄弟破产后的升值趋缓,再到12月初的连续跌停,可谓是一波三折。

在6.83 元附近徘徊了两个多月后,2008 年12 月1 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然出现快速下行的走势,似有结束平台整理的意思。就目前而言,仍属方向不明,然而市场预计,新的一年,如果央行不进行技术干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或将下试7 元一线的支撑。

人民币异动

诱发人民币汇率向下寻求支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伴随外部经济衰退,近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相关数据,显示出口压力正在增加。受此影响,市场预计央行将继续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

第二,最近两个月,我国的CPI、PPI 两大指数连续大幅回落,而且,CPI 在2008 年年末,已经降至2%。如果不出意外,2009 年2 月甚至会降到1%。

宏观经济的不乐观,需要央行不断地释放此前所积蓄的货币存量,以稀释此前曾经“冻结”的信贷市场。

从长期看,人民币微幅调整是件好事――“抬头的谷穗不饱满”。从2005 年算起,人民币走强,时间已经不短了,期间还没有过比较象样的调整;但总是这样一路地“涨”,并不正常。根据央行的数据,截至2008 年10 月末,我国存贷款增幅之差,超过4 万亿元。这只说明,由于投资品市场的风险程度一直超过市场预期,导致资金纷纷撤回银行;投资者为了确保本金的安全,甘愿忍受“负利率”。

仍在强势区间

回顾60 年前的12 月1 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之初,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2 元(按当时的同比面值是2 万元)。此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比价关系,一直到1984 年,始终在1.50 元至3 元之间波动。从1985 年到1994 年,一路突破8 元,下跌之势前后长达44 年。此后,人民币进入强势区间,8 元左右的比价关系,一直到2005 年7 月。

事实上,自2005 年7 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升值了21%,其中,一半以上是名义有效汇率升值的结果( 一国的“名义有效汇率”等于其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作者注)。

当前,一年期美元/ 人民币(NDF)境外汇率波动于7.2750 ~7.3060;美元/ 人民币现汇现报6.8845,两者相差6%;其中包括美元在一年之内,可能升值的部分。以此计算,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累计上升,已经达到27%,形势十分严峻!

合理与均衡

事实上,由于一年期央行票据的撤出,此前人民币相当强大的买盘,仿佛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在现汇市场(即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快速的、脉冲式的回调,不但锐度很大,而且接盘很少――这对希望抛出人民币并且购回美元的机构来说,已经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问题在于,当前人民币的弱势,是否会持续一段时间?是否意味着人民币将就此步入贬值通道?是否暗示我国的汇率政策将出现重大改变?而这种改变,能给经济与发展,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人民币不会就此一路转弱,但也不会脱离震荡区间。这是因为,从2003 年4 月开始,央行通过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发行央行票据,到目前为止,从商业银行回笼了累计发行量16.68 万亿元的流动性,吸纳了大量的外汇。如今,央行终于“守得云开”,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极大。而且,如果央行现在不想释放这些外汇,市场就没有多余的外汇余额。

其次,在央行释放央票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之前,大幅降息,也是非常不错的先期选择(这个次序是必要、而且也是不可缺少的)。降息能够压低人民币的远期汇率,以此对冲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资金的套利成本。

其三,信用扩张本来就是“一连串的事件”。未来两年,我国计划追加4 万亿元政府投资,意在通过这4 万亿,拉动经济增长――如果人民币能在当前或略低一些的价位上,构筑一个有效的售汇平台,让各路资金更顺畅地流通,为市场提供足够的信用支持,按道理说,应是不错的选择。

输入型通缩

华尔街金融动荡的实质,是在于市场效率与信用同时丧失。由此,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在短期内快速释放。

以出口为例,其实产业升级谈何容易。出口到发达国家的,多是低端产品;出口到欠发达国家的,才可能涉及一点儿高端或半高端的产品,但是汇率风险大,最终有可能收不到回款。

最近3 个月内,巴西里亚尔兑美元的比价,从1.55 里亚尔左右(兑1 美元),贬到2.66 里亚尔左右(12 月上旬的收盘价),贬值率超过40%。据商务部的数据,这导致巴西大量的进口订单,无法按期履行正常的商务信用,无论是高端产品,还是低端产品。

与此相似的国家,其实还有很多,更典型的,如卢布、韩元、澳元,均是如此。

多年以来,人民币为什么无法成为“国际化”的货币?很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事实上,不仅由于人民币的信用,还有很多说不清楚、不透明的内容,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社会的主要障碍之一。

所以,我们要理解未来人民币的波动规律,就需要正确理解人民币的信用特征,理解我国央行所面临的外部约束条件,及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趋势。

外汇的逻辑

我国的央行,是在多重具有中国特色的约束条件下,进行货币政策决策的。例如,货币政策在实施上,必须兼顾多种政策目标,而不太可能完全根据币值稳定的客观要求,进行迅速的、有预见性的、完全市场化的操作。

但是,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的决策逻辑,是绝对清晰的,这在全球货币市场,可以说也是首屈一指的。

首先,大量的贸易失衡,是一种非均衡。要使非均衡向均衡逼近,减轻企业负担,方法有两种,一是人民币信用扩张;一是盯住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RB),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其次,由于多种利益的制约,人民币的波动区间,不可能很大。那么,我们需要特别关注CRB(需要剔除黄金);无疑,理想的状态,在于人民币对外“要稳定”,对内“要升值(前提是不要损害国内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部门的利益)”;二者缺一不可。

其三,适度分流货币流量。货币是一匹暴烈野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指出,要改进外汇管理,支持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扩大人民币在周边贸易中的计价结算规模,可谓切中肯綮。

上一篇:投资抑或消费 下一篇:“玩弄”国际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