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基础不同的学生

时间:2022-01-24 12:47:20

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基础不同的学生

摘 要:本文就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可以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不同步的教学进度,最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字:任务驱动 分层次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104-01

一、引言

社会的发展进入信息时代,课改的步伐一步步向前推进。“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已运用于各类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操作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运用这一教学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任务目标过于片面、任务评价过于单一、设计任务繁简不适于大多数学生等诸多问题。我院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熟练操作计算机。因此,我们在设计任务时,就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

二、新生计算机水平调查分析

目前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Office软件操作、网络基础、多媒体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这些内容在大部分中小学已经学过。通过问卷调查,40%的学生学过Windows和Office办公软件,8%的学生学过程序设计语言,32%的学生利用计算机娱乐,而只有少数偏远地区的学生可能还未接触过计算机,这就造成了我们现在面对的授课主体层次不齐。那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内容、教学要求、考核方式,是很难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难以开展个性化教学。那么教师如何兼顾“零基础”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就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

三、任务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生,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而分层次的任务教学则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教学方式,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里得到最佳发展。

1. 设计任务

教师怎样设计任务、设计什么样的任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着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设计出来的任务一定要有质量,要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运用知识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例如,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任务:到大四时,我们即将毕业,走向社会,要给自己设计一份个人简历,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这些任务是学生想知道答案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但是任务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水平和知识储备,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任务设计偏难,学生会感到畏惧而远之;任务过于简单,则不能最大化的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水平。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任务是不一样的:零基础学生达到鼠标、键盘灵活使用;以前开设过课程的学生达到office软件简单应用;利用计算机娱乐的学生则可以协助老师完成一些日常办公作业。

2. 分配任务

在分配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班级的基本情况和教学需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定小组长,协助教师指导、组织和反馈学习信息。这样合作学习的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同时,教师可以不限定实现任务的方法和思路及完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这就为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留下了余地,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

3. 完成任务

教师布置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自己去解决问题,如通过系统帮助查找答案等,让学生自觉、独立地学习,最好能当堂完成任务。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除课堂多一点耐心,讲的细一些以外,还需要对他们有额外的要求,比如将未完成的任务留到课后去完成,并且通过网络平台随时进行检查和交流。

4. 总结评价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由于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主要时间花在动手摸索上。对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同学,在同一节课内所掌握的知识多少也不同,容易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和教学知识点的疏漏。针对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堂小结和知识点的回顾,使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或操作有疏漏的同学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全面掌握知识点,达到教师的教学要求。另外,在学生完成每一个任务后,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提交的任务完成情况,做出确切、有针对性的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到差距,对自己的学生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

四、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进度控制上遵循知识的连续性,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这样教学,学生学得快,学得牢,其教学容量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既实现了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每个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获得最大收益,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梅.任务驱动法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2005

[2]武曾平.浅谈分层次指导下的任务型教学[J].今日科苑,2007,(06)

上一篇:医院工作人员自杀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指挥处理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