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音乐教育价值及实践研究

时间:2022-01-22 10:09:57

非遗音乐教育价值及实践研究

非遗音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的简称,它蕴涵着大量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尊老爱幼、家庭和睦、明礼诚信等传统伦理道德,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传统音乐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其丰富的表现形态和文化内涵,也包含在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以及民俗等不同类别中。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做好传统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非遗音乐的教育功能

1.非遗音乐具有德育功能

充分挖掘非遗音乐的良好育人因素,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深邃感人,而且历久弥新。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都互相沟通。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宇宙观、生命观更具价值。

2.非遗音乐具有智育功能

非遗音乐的美育功能不只是一般地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对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文学家雨果有这样的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美国著名艺术教育家加德纳认为,智力概念仅仅和科学推理、逻辑思维挂上钩是不全面的,应该把有关生物科学以及各种文化在认知发展及运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进智力概念。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他提出了人类的七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交往智能、人格智能。其中前四项智能都与非遗音乐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如:福州的茶亭十番音乐主要应用于迎神赛会和百姓婚丧嫁娶以及家宴等民俗活动中,其曲牌大多取材于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体现一定的意境,有的还表现了古老的传说故事。通过茶亭十番音乐的学习不仅有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而且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可以认识和了解民间音乐中的美学规律,更重要的是了解非遗音乐代表作背后蕴藏的传统文化精髓。

3.非遗音乐具有美育功能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担当着培养人高尚情操的祟高职责。美育在陶冶情操、培养情趣、丰富情感、完善人格和对人的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缺乏审美能力的人是不完全的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他认为“: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和歌曲培养出来的。”可以说,非遗音乐是影响青年心灵的一种无可替代的手段,能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净化,并升华为高尚的道德。心理学家认为,感情是形成思想和概念的基础,是导致行为的直接原因,因而,感情的积蓄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并外化为行动,且蓄之越久,发之越烈。由此可见,非遗音乐对人心灵不仅有巨大的美化作用,而且,它能很好地激发人对美好前景的不懈追求的热情。

二、加强非遗音乐教育的对策

1.把学校打造成为主阵地

非遗音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最为有效的途径无非就是学校教育,用自己的文化塑造我们的学生就是塑造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非遗音乐本身的丰富性、亲和性和融合性,给当下关注学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新课改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我们完全可以结合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社团等,完成非遗音乐在学校教育中漂亮的转身,在寓教于俗和寓教于乐中使其自然地成为传承历史文化最闪亮的链条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文物,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必须依托人本身而存在,通过语言、动作和特定的空间来传播和延续。如果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非物质遗产就很有可能就此失传,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人”这个载体就显得尤其重要。中小学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传统文化普及的重要阵地。目前一些有条件的中小学校把“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从2007年1月起,邀请民间音乐人士走进中小学课堂,为学生们免费传授技艺;在陕西省延川县,非遗音乐已列入小学教学大纲,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程,成为为期三年的“延川中小学音乐教育计划”的一部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民间音乐大师教授给孩子们的可能仅仅是技艺,同学们与音乐艺术心理距离的拉近还得依靠教育工作者的循循善诱。非遗音乐传承是群体性的,是要求很多人去做的。如果没有长期的、持续的熏染,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对于以学习、考试、升级为重的中小学生来说,易成“过往烟云”。

2.完善相关教材的建设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在几十年前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也就是说教材即教学内容,它是教学得以展开的必要前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目前,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所使用的教材无非是《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之类,其绝大多数按照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这五大类来编写。由于这些教材都是在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之前编写的,因此只涉及到了其中一部分音乐遗产,都不够全面,而且很多音乐遗产根本没有提及,如藏族拉伊、梁平癫子锣鼓、当涂民歌等。学生在这样的教材指导下,不仅会造成其音乐视野狭窄、音乐知识匮乏的后果,更为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学生无法树立起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因此,我们应尽快组织专业人员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教材,纳入教学计划,至少有固定的课程安排,也可穿插在音乐、美术、劳技等课中进行。教材以本土文化介绍为主,图文并茂,并充分利用现代影像、网络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3.强化师资力量建设

众所周知,每一门课程必须由专业教师授课,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然而,当下民族民间音乐类课程的师资非常缺乏,在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道路上,这种缺憾将是我们非遗音乐传承的不利因素。而与这种专业知识严重错位、师资缺乏现象形成对比的是,几乎在每个地区,都存在着至少一种音乐遗产,如安徽省的巢湖民歌、当涂民歌;甘肃省的花儿和裕固族民歌;四川省的川江号子等。因此,当地的教育部门可以针对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发挥地域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具体做法可有以下两种:一是定期聘请当地的名艺人或名歌手到学校演奏、演唱,并且为音乐教师进行关于当地音乐遗产的教学讲座。二是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实地考察、采风,采用录像、录音、摄影、笔录等方式采集当地音乐遗产的第一手资料,把其作为教学的第二课堂,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相较于编撰音乐类志书集成的静态保护方法,这种实地考察(录像、录音)的活态保护方法更加鲜活,更应该得到推崇和发扬。只要下定决心,整个社会都全力投入,我们的工作就会越来越深入人心,越做越扎实,支持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试想,在若干年之后,当年轻一代对我们的文化传统如数家珍并无比自豪时,我们的非遗音乐教育和保护保护工作才算是取得了初步成效。

上一篇:音乐教育的艺术实践重要性 下一篇:护理专业教学与人性化护理意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