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新课标中的点滴探讨与体会

时间:2022-01-17 02:33:09

音乐新课标中的点滴探讨与体会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音乐课程也是如此。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音乐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将全体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作为音乐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不断自我更新与发展。

【关键词】宽松 自由 有趣 活而不乱 提高

Discussion and experience on the new course standard of music

Zhou Haiyan

【Abstract】The new course reform calls for the education based on students, so does the course music. The new course pays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spirit,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emotion, the attitude and the value view so as to make students develop completely and have the excellent general quality. The center of the music teaching is the music aesthetics and the power is the interest and love. The music teaching must put students’ feeling to music at a important position. As the music teaching, if she or he wants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new course, she or he must change the role change, must master the specialty demand and skill and develop herself or himself step by step.

【Keywords】LooseFreeInterestingFlexible not litteryImprovement

新课程改革在音乐教学中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以突出音乐审美为中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注重合作小组的建立与评价,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学做了一个全新的注解。那么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自由、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应该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一个极重要条件。而这恰恰又是我们长期教学实践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和追求目标。我觉得课堂氛围的问题,它涉及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众多环节,需要对新教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并在教师自己的观念上发生根本的转变。现在,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视学生为朋友,让学生放松情绪。“师之道,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训。我们从小就知道,上课的时候,应该要安分守己的“聆听”老师的讲课。当了老师以后,承袭的也是“我来教,你来听”的那一套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为了顺利的完成教学进度、达到教学目的,还会对学生的行为提出许多的规则和要求。这样做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压抑了课堂气氛。

新课程改革的教材体系首先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师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上讲个不休的状况。例如低年级的唱游课,都是在“听听”、“唱唱”、“玩玩”、“创创”中轻松愉快的进行的。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中,课堂已不再是老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老师需要费神的地方是在上课前精心设计、组织课堂上的活动。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老师只是起着引导游戏正常进行,让学生从游戏中得到收获的作用。

让“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应用”的教学思想融汇贯通地应用到我们音乐教学实践中来。为此,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音乐游戏、角色扮演,用学生自己的想象,创造自己的音响效果,从中体会创造想象和演唱的乐趣。教师应该从“教导”、“监督”的角色转变成为活动和游戏中的“合作伙伴”,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服务。整个的教学过程也完全摆脱了强制与被动的枷锁,从而创造出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2.让严谨的音乐理论和机械的技巧训练成为学生有趣的游戏。音乐是什么?是艺术,是听的艺术。艺术不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传统的音乐教育必须改革,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应该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用身边可以找到的任何器材模拟出各种声音。在自身体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再带他们有意识的开展听辨音高的活动。如,在教唱名时,为了使教学更形象、更有味,我请了几位高矮不同的学生分别充当音符的do、re、mi、sou和la。接着提问:“谁最高?”下面回答:扮演“la”的学生最高。于是,我指出:由于la住的最高,所以这个唱名也最高。这种教学形象、直观,加之听觉与视觉的统一,学生不但加深了对“音高”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音乐理论的兴趣。为进一步掌握已学的唱名,我在演奏音符的同时,要求扮演音符的学生将听到的音高按先后顺序迅速排好,同时唱出唱名,唱准音高。整个过程都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进行。由于这些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不断得到运用,因而巩固率也是不必担忧的。可见,课堂上引进活动和游戏这种形式,我们不应该只注重它的结果,更应该关注它的过程。我们应该让每个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带着愉悦的体验离开音乐教室。

3.让学生用“心”去体验音乐的美,让课堂“活而不乱”。音乐课的灵魂就是围绕着主题对音乐的审美体验。通过聆听,唤起情感,引发想象与联想。学生的“好动”往往是他们内心情感不加修饰的自然而直接的流露。作为音乐老师,不但不该怕它,倒是应该珍爱它。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思想深深地沉浸到音乐的主题中去,做到内心的感受与外部的行动和谐统一。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创造。使学生的情感与音乐交融,与音乐互动,使学生的体验不断升华。在这样的音乐课上,尽管全体师生都可以“玩”得忘乎所以,但绝不会脱离主题,失去控制。

4.重视教学反思,提高音乐课的质量。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一个青年教师,应该说学海无涯,攀登也是永无止境的。“路应该在脚下延伸”,我们不可忽略了去总结、认识自己一步一步艰难的闯过来的路,去仔细的审视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踩出来的每一个脚印。可以说每一点滴的经验,每个细微的成功和进步都是由老师和同学共同创造出来的。因此,①与课前备课同等重要的是不能忽视课后的回顾小结。②在课内外要特别留意学生的反应。例如,我在上《小雨沙沙》一课,事先安排了学生人手一个沙锤,以模拟下小雨的声音,并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结果上半节效果不错,下半节课学生的注意力却还是停留在沙锤上,上得很吃力。课后,有老师告诉我,学生喜欢沙锤,就干脆利用沙锤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将节奏、速度、力度等要素统统玩个遍。在以后的平行班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进行了调整,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觉得反思自己的工作,难度主要在“深度”上。要相当的深度,就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

上一篇:动视听结合全面调动音乐欣赏审美元素 下一篇: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