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

时间:2022-01-08 10:09:36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趋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当今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不懂得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想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是很高的,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很好地配合教师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要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这一目的,方法有很多,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是最有效的手段。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它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富有感染力,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的活跃,从而更快、更有效的使学生接受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一、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个动画讲述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设置悬念,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这样会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厘米和米的认识》一课时,我紧紧抓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这一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片的形式,把阿福做新衣遇到难题这一事情一步一步形象地讲述、演示给全体同学观看,他们马上有了兴致,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认真的听、认真的看,进入了教师设计的生活情境中,精神明显比平时上课时要集中。同学们对最后阿福遇到的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师傅和徒弟都量的是三扎,为什么衣服却做小了?”这一难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改往日不爱举手、发言不积极、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课堂气氛高涨,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通过这一环节,开了个好头,整个课堂授课中,学生很好的配合教师,使本节数学课达到了有效和高效,所学知识学生普遍掌握得很扎实。

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重难点。

把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散难点,更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教学二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节,以前我在上这一课时,总是让学生死记硬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学生根本没有真正理解“图形的周长”这一概念。后来在教学中,我用计算机制作了课件,利用各种颜色的线条闪烁图形的边长: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用同种颜色的线条飞入,正方形的四条边用一种颜色的线条飞入,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周长”。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

在总结、练习这一环节中,运用多媒体,可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如何,要通过练习检测才知道,巩固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学生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任何一节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是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现象: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积极探索、紧张学习,都比较疲劳,巩固练习设计得不精彩,学生练习时积极性不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也就大打折扣。而这时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出示有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的练习,配上轻松的音乐和画面,或把练习寓于有趣的故事中,就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新知识。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把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形象。

有些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学生的思维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需要为他们提供丰富形象性材料,使学生借助具体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上四年级《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我深刻地体会到: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本节课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理解、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如果不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于是在课堂上我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三解形,然后从这个三角形上衍生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再经过旋转后,慢慢向原三角形上推进,最后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自然而然就推导出来:底×高÷2。课堂上在在教学二年级《角的认识》时,一般情况下,教师准备好剪刀、扇子、红领巾、三角板等,指出什么地方是角。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更好了。我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亮的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点引出两条射线,从而使学生理解角的形成。接着闪烁两条射线和亮点,分别显示出射线和亮点的名称,显示名称时伴随着悦耳的音乐,使学生深刻认识了角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深入的学习知识时,有些学生受认识水平所限,会认为角的大小跟射线的长短有关系,这时我运用课件将角的两边无限延伸,而角的大小不变,使他们直观感受到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无关。同时再将角的一边固定,移动另一条边,使学生发现,此时角发生了变化,从而总结出角的大小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轻松地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具体的演示出来,直观地为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造提供感性材料。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我为了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大胆创设了让学生上机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

“同学们,五个正方体的木块拼在一起,从上面、左面、右面看,可能会是什么形状呢?闭上眼睛想一想,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在方格纸上。”同学们画了起来。“你们想象得对吗?请上机操作验证自己的想象。”轻轻点击鼠标,屏幕上的正方体木块神奇的转了起来,他们瞪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与自己画的图一样,同学们好兴奋。“还有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呢?”同学们继续探索着,交流着……一会儿5个木块排成一排,一会儿排成错落有致的的两排……物体的形状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学们头脑中的图像也在不断地变化,同学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愉快的进行着探索与交流。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们由原来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探索,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教师由原来的传授者,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我认为在当前提倡“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形势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更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从事数学教学十几年中,我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优化整合,数学课堂必将有声有色,数学教学工作必将锦上添花、达到最优的效果。总之,信息技术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做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服务。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问题设计与提问艺术 下一篇:反函数法求函数值域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