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

时间:2023-02-24 18:06:5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课程本位思想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合中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还是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在现今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已非常普遍,但是如何真正达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还需我们作多方面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本位思想应当放在首位

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要以完成课程本身为第一目标,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学的质量,不是为整合而整合,不是走形式,整合不等于混合,信息技术不能成为教师“灌输”的工具,所以强调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的特点、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帮助教学突破重难点,或者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设计IT整合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避免孤立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未掌握学科本领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时,就本末倒置地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误使学生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学习信息手段的使用,舍本逐末,有碍于课程基本目标的实现,最好是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灵活应用信息手段协助学习。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成为一种让学生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这样的“整合”才真正有价值,有生命力。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与教师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学科教学过程有机组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新的高度看待所教学的课程,要通过整合把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入到学科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使用教学课件。

课件的选择应以突破教学难点为根本目的,只有在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难点时,才考虑使用课件,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顺利突破教学难点。课件的使用要有科学性。科学性是指整个课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并突出教学重点,是否符合学科的规律,是否符合心理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科学性的课件不仅能起到突破重难点的作用,而且能提高课堂艺术性、趣味性。课件在课堂的切入点也应重视,应以不影响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且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连贯性为原则,不能随意切入,这样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也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网络化课堂教学形式的出现,是在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基础上萌生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先进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扬弃,对新型的教学技术进行“整合”,要求创造“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有机融合的学习环境”,这使“教”和“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要通过创造学习环境,设置学习任务完成教学过程,学生要通过“自主发现、自主探索”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要“画龙点睛”地点评、总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师生的互动沟通可以不拘泥于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要使教与学有充足的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三)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应用信息技术容易实现有层次差异的学生的教学,在采用信息技术方式教学时,可以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的生活学习经验,注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认知风格、不同发展需要的学生创造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工具(认知工具、思维工具)和切合学生需要的交流合作工具,促使学生多层次发展,实现教学上的供需平衡。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信息技术不仅应在教师的教学中应用,而且应促使学生优化学习过程,全面提高信息素养,为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学会合理使用IT工具。

当面对教师给的相关问题、任务时,学生要学会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IT工具,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信息,进而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主、自发地运用IT工具自如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计算机所提供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主动参与学习的可能,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的主体作用,同时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互助、合作意识。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互助合作能力的培养,在解决学习任务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上网查询资料,而且可以利用过论坛、邮件、QQ等网络工具互通资询,共享资源,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体会到网络的强大功能,而且建立起互助、合作意识。

总之,当今的教育教学正在逐日走向信息化,我们要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力将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在“整合”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广大教育者长期探索的问题,只有深刻地认识学科教学的精髓与内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芳.教育信息化及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施.信息技术教育,2006,(4).

[2]孙立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的类型和特点[J].中国电化教育,2004,(0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授课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资源、方法和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高效完成授课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

美国是比较早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家。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手机、网络等多媒体工具开展信息处理,进行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教师和学生要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些优势进行教学活动。笔者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论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是信息获取工具,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预习

在教师备课过程中,信息技术主要有两个作用:

1. 老师能通过课件或教学资源库,提供合理整合创设教学情境的素材。好的教学情境,是一堂好课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式。

2. 能建立备课资源积件库。积件库是教学资料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可将大量的知识信息素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使用。学校教师在加强集体备课的前提下,若长期合作、探究开发教学用积件,坚持积件库的开发建立。将会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备课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

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查找、收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是学生预习的一个部分。教师可以在节假日或者周末时间,布置本单元课文需上网查找的内容,让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搜集课文所涉及的新知识的相关信息。如:如语文课中,写人的文章让学生查找作者的资料,写作时的背景及时代,该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作者主要的写作手法等;写景的文章指导学生收集景物所处地理位置,该处景点的历史故事与景物特点的相关文章等等。学生在自主收集各种信息过程中,逐步提高了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提高获取信息、筛选信息、生成信息等方面的素养,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语文知识,提高了自学能力。这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丰富学生的预习方式,而且比起传统的预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预习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现在,学校很多班级已经建立班级QQ群,许多学生已经有自己的QQ、QQ空间甚至博客、微博、论坛等交流工具,教师在教学中还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网络预习、群预习等方式,通过QQ班级群,让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传送到网络平台上来共享,再通过网络平台,合作预习与独立预习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这样丰富的预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和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积极性。

二、信息技术是信息传递工具,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形成的、新型的互动关系

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发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方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导,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只有教师真正做好师生、生生互动才能更好的教学。有了计算机和网络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加入后,师生互动就增加了“师—机—生”这样的老师通过计算机和学生的新型的互动关系,师生可以进行更加深入、自由互动;生生互动也增加了“生—机—生”这样的学生之间通过计算机的新型的互动关系,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构成的网络平台,进行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例如:在课内外,我们可以通过QQ、QQ空间、微博、微信、博客等时下最流行的网络互动平台,和学生进行最广泛的互动交流。

随着近几年手机网络的普及,师生之间甚至可以利用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互通,进行更方便的交流。师生、生生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的存在,师生、生生之间,就能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动交流,即使有一方不在网络,我们还可以在网上留言给对方。除了进行学习方面的互动外,师生、生生之间还可以进行社会、感情等问题的交流互动,更有利于创造信任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三、信息技术是信息加工工具,师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组织,实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法:

(1)通过语言描述,以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利用录音、录像、电脑动画等媒体创造形象直观的情境;

(3)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等等。而这些文字、图片、动画、数据、声音、影像等信息的组织处理和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方式,都需要信息技术协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难题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实验。如何对于大量数据的处理,学生可以用Excel进行计算;再比如学习数学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实验等等。学生解决问题后,如果要利用不同的信息手段进行结果的展示,这也要利用到信息技术把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

四、信息技术是信息存储工具,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存储教学的过程和结论

如果师生、生生之间通过网络、录音、录像等可以存储信息的信息设备进行互动交流,那整个交流的过程和结论都会在设备上有完整的记录,甚至可以保存几年甚至几十年,方便师生教学以后对整个学习的过程回忆和总结。教师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进而完成教学总结,学生也可以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进而对不懂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还可以以设备记录的内容为资料和老师、同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或者是不能完全做到的。

五、信息技术是信息呈现工具,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教学的内容或研究结果

教师可以课前在网络上展开示将要学习的内容的资源库,可以是一个带有学习资料的网站,可以是一个带有学习资料的博客,可以是一个有学习资料的FTP文件地址,可以是一个学习资料压缩包等等,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库进行系统的课前预习,如果是网站或博客等还有论坛的资料库,师生还可以进行预习中的交流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学习的研究结果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动画、数据、声音、影像等处理软件,展示所得到的研究结果。

总之,把信息技术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适当、适度地融入数学教学中,能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时间。这是顺应技发展潮流的必由之路,必将全面提高技校学生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 电化教育研究,2003(09).

[2]孙杰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 2003(02).

[3]罗德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思考. 2005(04).

[4]张际平,高丹丹.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层面实质分析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2003(07).

[5]朱广艳.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的冷思考. 中国电化教育,2004(0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第3篇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课程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其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其目的在于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新需要的人才。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准则

怎样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而且不同学科的整合方式不完全一样,不可能按一个模式来进行整合。但是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课程相整合的过程中又必须遵循若干共同的原则,所以认识并遵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做好整合的前提条件。

1.培养能力和学习知识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要有一个全局的、系统的规划,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通过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教学目标。通过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3.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学习。

4.个别化教学和协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采用协作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协作学习对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是最有利于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教学策略之一。所以在课程整合中,应该考虑把个别化教学与协作学习相结合,使学习收到最好的效益。

三、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几个因素

1教师思想观念

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把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放在首要地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教学实践运用中的种种不足和问题,从根源上讲都是观念问题。虽然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持接受认可的态度,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以中国教育的现行体制及经济现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根本无法实现,而从“保证教学进度”的角度看课程整合则是不宜采用的。

2教师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

各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比较低,许多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并从而产生一种误解甚至抵触情绪,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是专业教师的事。因此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水平是关键。只有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了,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与课程的整合才会更有效。

3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教学软件的开发

课程整合强调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在于开发软件,而是应用软件。不提倡教师编制软件,而希望教师采用现有的工具性软件及Internet网现成资源。但是现实存在的情况是,我国教育软件的种类还不够多,教学实用性比较差,许多软件与电子课本没有本质区别,同时,优秀教学资源无法实现校际共享,教育资源建设有待规范,低水平地重复建设开发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

目前,需要开发研制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符合教育教学特点,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能够充分发挥学科教师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的教育软件和教育资源库。

4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的教学实验表明:即使有了合适的软件,教师对技术也比较熟悉,教师也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应用这些软件来支持自己的教学。相对于信息技术本身的知识技能而言,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上更显得薄弱。许多教师利用计算机仅仅是一种摆设,有的干脆使用现有的教学软件让计算机替代教师讲解,变成了由过去的“人灌”改为“机灌”的现象,一些教师虽然制作了课件,但课件缺乏教学内容上的创新与教学艺术的有机融合,难以实现其教学目标,究其原因,均是自身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能力不够。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21世纪的新事物,是未来教学改革的一条新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课程整合的深入,必将产生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现状 策略思考

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近几年我们听得频率相对比较高的一个词语――教育改革。无可否认,经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在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改革方面,成绩斐然。然而,尽管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对“整合”一词的理解存在偏差

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存在着片面的认识,没有真正理解“整合”的内涵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没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目的、任务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了信息技术简单的叠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

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我国教育技术界权威专家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整合的三个基本点是:⑴要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⑵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⑶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二、盲目地运用信息技术,忽视了学科教学的特点

我们知道,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但要恰当地运用技术,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从课程内容出发,适时并且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举个简单例子来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的学科。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展示都必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和观察能力的锻炼。然而,在现在很多中学的化学课中,由于许多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科的目的和任务的特点,无论什么内容都完全用多媒体技术来代替,舍弃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本来可以亲自操作、直观感受的实验被一些图片、动画视频等等来代替,这样就达不到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

三、盲目地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精美的外观,忽视了课程的内容的实在性

在教学前,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完整、美观、漂亮的课件,上课时,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但接着进入正题教学后,却发现先前精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和课本的内容并没有多大的逻辑关系。我认为,如果老师太过注意课件的外观,会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漂亮的按钮、精彩的动画、神奇的特效上面,干扰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与理解。会让学生没有投入太多的精神到课程的内容之中去,这样的教学方式反而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

四、信息技术素养的高低对学科教学也有重要影响

和上面能够娴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师相反,现实中很多学科老师几乎不怎么会使用网络或者多媒体教室上课。经过调查,原因主要是他们认为自己对硬件或者软件的不熟悉,有的怕由于操作不当弄坏了学校设备;有的怕自己不会了在学生面前处于尴尬和窘迫的局面;有的觉得用自己不熟悉的设备设施会使得自己不能掌握教学时间,从而破坏教学效果。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对象和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实施多样性、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整合策略。对于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不同的人来说,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如有的学生不能主动地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喜欢有人际交流的学习环境,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讲授。而有的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则更愿意独立学习、进行个人钻研,更能适应结构松散的教学方法或个别化的学习环境。

在整合过程中要选择“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理想的方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模式,更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任重道远。全体老师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的途径与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使现代信息技术真正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欣:《新课改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现状与问题》,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001-0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教学类型。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大整合论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在“大整合论”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在“小整合论”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及其意义

面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式交互教育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应深刻意识到,只有培养学生驾驭信息技术工具,才能够把握信息时代,数字化世界所带来的机遇;只有培养学生具备自身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够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培养学生形成所有这些必备技能和素养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中进行课程学习,因对其利用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为如下三种基本方式:(1)L-about IT方式,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目前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课程知识,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结合信息检索课程内容,把检索语文、数学资料作为学生练习;(2)L-from IT方式,即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在这种方式中,最常用的模式是“情境――探究”模式。(3)L-with IT方式,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即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工具和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自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以来,我国已有许多地区、许多单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试验性探索,并已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效果,其中有些效果还相当突出。这里举一个试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教改试验研究项目为例,用以说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是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发展的需要;而且确实有显著的效果。这个项目是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中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在小学阶段要求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其主要目标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以下简称为主导――主体结构)。

1.小学生识字教学的主导

这种教学进程结构可用“看听说写打想”六个字来概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在“看”和“听”环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演示生字的笔画、笔顺、汉字部件、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让学生“说”“写”“打”,使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手脑并用,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人机交互、立即反馈,学生还可以自我发现对汉字音、形方面的错误认识,从而有助于主动建构关于汉字知识的意义(体现主体作用)。并且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在笔画、笔顺、读音、部件、间架结构及字义等方面的常见错误(发挥主导作用)。

2.小学生阅读教学的主导

当老师讲解完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后,除了让学生默读和朗读课文以外,还可让学生从计算机中选择若干同步阅读课件来进行学习。这类课件不仅能提供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有趣味性又符合教学要求的阅读材料,还可通过改变显示时间的长短和适当地提问与测验来检查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在此基础上,还可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全班性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竞赛(在给定时间内让全班学生阅读同一篇课外读物并由计算机评分),通过寓教于乐,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小学生低、中年级段作文教学的主导

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打字表达”环节中,让学生在观看活动情境的同时,把想写的一段话或想写的一篇短文,通过“想打”方式,用键盘在屏幕上打出来。在“评议批改”环节中,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可以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有典型错误的作文发送到每个学生的终端机上,供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这种基于网络(特别是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评议批改,由于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同一篇作文,就能使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评议和修改。在试验中学生普遍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因而能收到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因此,从实践过程中体现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可,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领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鼓励学习表达抒发自己的感情,使认知活动和感情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多媒体课件和多姿多彩的网络学习资源作为情景创设、学习字词句和扩展学习的有效工具,即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7).

[2]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J].中国远程教育,2003,(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素养;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在这个信息社会中,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更广泛地应用, 教育本身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最终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本文将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探讨计算机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各个中间阶段,使老师们认识到,从不同的起点出发,加入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改革进程中来,使得计算机和网络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工具。

总的来说, 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大约要经历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 人们将计算机看作是一种独立的对象,专门开设一门计算机课程, 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在第二阶段, 人们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作教学演示或个别化教学, 或者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在第三阶段, 人们要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 进行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下面, 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

一、计算机素养的培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第一个阶段, 就是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 亦被译成计算机文化)的培养。在学校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这一阶段, 人们往往是把计算机当作一种独立的东西来看待,游离在学校各科日常教学课程之外。计算机素养课包括这样四种常见的模式:计算机素养课、使用应用软件或工具以及编写程序。

1.计算机素养课

它包括计算机的用途、计算机的滥用、计算机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趋势以及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等。

2.应用软件或工具

早在1998年,有人(Collis)提出,作为计算机素养的最普通的定义,应用已经取代了编程。〖1〗其理由是很充分的:计算机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学校要为儿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既然人们的现实生活将与计算机密不可分,那么,学生需要在学校中学会使用这些工具。

4.编程模式

现在在普通高中的日常学习中已引入了一些编程语言。 阿瑟・列尔曼(Arthur Luehrmann),被人们称为计算机素养之父,提倡将编程作为计算机素养的核心。列尔曼(1982)写道:“要想告诉计算机你想干什么,你必须能和它交流,因此,你就需要学习一门计算机语言,用它写下你的想法,检查、交流、并改进你的想法”。〖2〗他强调指出,计算机素养意味着用计算机做建设性的事。一个具有计算机素养的人必须能写和解释计算机程序,能选择和解释别人写的程序,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知道计算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中学的计算机素养课程中,编程和计算机发展史等内容纷纷让位,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等应用软件的使用则占具了主导地位。

二、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是将计算机看作是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阶段,各学校已经认同初步整合方式的成果,全面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要用计算机系统来更好地处理课程的各个方面,以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机整合系统。

整合强调计算机要服务于课程;以课程为基准,计算机辅助。强调应当设法找出计算机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能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难理解和做不到的事。简单地说,如在英语、数学、写作课学习使用字处理,在艺术和科学课中使用绘图软件,在音乐课中也使用软件等等。

整合应当是全面而深入的。在课程整合中,计算机素养课中的内容只要能反映某种需求,都可以采用。这意味着,老师和学生可以为了处理数据或证明某一思想而编程。例如,在数学课上,为了让学生理解函数和图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编一段程序来加以证明。有人总结了大量的研究后指出,“虽然在某个特定领域可以教问题解决技能,但要想将这种技能迁移到其他领域,是很难达到的,因此要发展学生在日后生活中所需的广泛的问题解决技能”。〖3〗这些看法告诉我们,要以课程为出发点,仔细检查任何一个问题解决方式在实现课程目标方面的潜力。

三、全方位教改

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例如,多媒体技术能在视觉上提供一些能表现真实世界现象、事件和故事的实例,学生能用这些实例进行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活动。多媒体制作工具十可以使学生创造出有吸引力的够得上专业水平的产品。又如,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讯技术将能促进本地和远距离的协作以及师生之间的通讯,此次神十航天员在太空的授课,让中小学生“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就是一次非常好的物理教学课。此外,还可以开展开放式教学。美国有许多试点计划和学校正在尝试新的结构、日程表和空间,以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例如,有一个被称为发现罗彻斯特(discover Rochester)的计划,〖4〗这一计划是为发展思维和问题解决技能而设计的,它是一项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工作。在这项计划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将从科学、数学、历史、文化和文学方面收集有关罗彻斯特环境的信息。学生在计算机上通过文本、音频、图象、音乐和地图来交流他们的工作。学生和教师对这个计划热情很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质量,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感。这类技术成分丰富的、以活动为方向的学习计划,将会在未来的学校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总之,中学的计算机课程设计试图实现将培养计算机素养过渡到学科整合。在解决了计算机素养问题后,计算机是教师的同事,象铅笔一样,了无痕迹地结合在课程中。课程不应当是静止不动的,相反,要利用计算机的独特潜力加以改变,要做那些用传统手段做不到的事。在课程改革中,课程整合依然具有很大的挖掘点和生命活力。计算机不能游离在课程之外,同时,它也不仅限于整合在课程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它的独特潜力。全方位课程改革是一个长远的目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是一个宏大的目标,是一条漫长而修远的路。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第7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章剑卫 临安市石镜小学 姚灶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等作了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 21世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变化和发展,即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认识的不断提高。换句话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① 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② 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③ 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④ 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 ⑤ 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⑥ 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眼,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二、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 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 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 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Learn about IT)。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 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课程整合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2.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 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整个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Learn with IT)。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一般的研究型课程的程序如下图。 四、 三种整合模式的区别和实践 三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的课程设计,都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甚至,有时候,三种模式可以利用同一个任务进行驱动,使我们从表象上不能马上就区分出它属于哪一类课程。但是,由于三种模式的课程定位不同,导致相应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学生所需的必备技能等都不一样。 下面,我们就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要求学生用Word或PowerPoint完成作品)作为相同的整合任务,举例说明三种模式的区别。 教学概述: 学生从网络上(或实地调查)搜集有关杭州西湖的资料,或者有关“游在杭州,住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并从各自的角度理解“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再用Word或PowerPoint以作文、幻灯片的形式完成作业,最后大家相互研究讨论。 主要区别: 课程定位 教学目标 学生必备技能 课前准备 评价重点 模式一 信息技术课程 1.从互联网下载资料。2.引用网页上的图片、文字资料。3. 信息加工、整理的能力。 1. 基本写作技能。2. 从网络上查找资料的能力。3. PowerPoint或Word的使用。 教师提供有关杭州、西湖的网站地址。 作品内容与学习目标相吻合,布局设计精美,有自己的风格。 模式二 语文(作文课) 1.懂得围绕要表达的意思选材、剪裁。 2.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安排材料。 3.根据所选材料组织成文,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1.会浏览网页。2.Word的使用。3.会清楚通顺、流畅地表达内容。 教师提供“杭州西湖”网页。 1. 文章的中心明确、条理清楚。2. 观察仔细,思路开阔,内容具体。3. 组织材料地能力。 模式三 研究型课程 1.在任务引导下,利用各种资源(包括网络),收集相关资料。 2. 信息分类整理、加工处理。3.分析杭州让人难忘的原因,写出考察体会或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交流。 4.体会生活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1. 利用互联网查找并下载有关的图表和文字资料。 2.信息分类整理的基本方法。 3.基本的写作技能。 4.PowerPoint或Word的使用。 1.教师只起组织、指导的作用,一般不为学生准备材料。2.除了任务布置和最后的交流评价,整个研究过程基本在课外进行。 1. 课题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的有效性。2. 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协作意识。3. 作品是否切合主题,内容的丰富性、合理性、创新性。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如果模式一(信息技术课程)中选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任务,则与模式二的教学过程非常相似。它们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两种模式教学目标和必备知识的相对应,以及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在模式一中,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目标(未知),写作技能作为必备技能(已知),相应的评价重点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而模式二中,写作技能作为主要训练项目,而信息技术的使用作为学生已经掌握的必备技能,评价重点也转到习作要求上。 而模式三中,侧重学生在 实践中进行能力的培养。对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需要的学科知识,一般要求是必备技能(已知),或者能够自学的知识。 五、 结束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310012) 章剑卫 (信息技术教研员 ) 临安市石镜小学 (311300) 姚灶华 (校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 教基[2000]35号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07 3.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概念与内涵 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全世界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研究课题。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看,它一般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其重点是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大规模地培训教师,以及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第二阶段则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目标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形成新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我国教育部也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我从实践中获得了一些探索性的认识,在此与同仁探讨。

一、理解并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

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动态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所以清晰地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以及把握好其内涵,在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学科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等融合为一体,从而对教学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积极的变革作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我们应在整合方法上强调“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教学效果上追求“产生积极的变革作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向,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模式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必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进行学科教学内容的变革。而信息技术,也将为这种变革提供坚实的基础。

2.教师地位的变化

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将被削弱,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将被充分体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受冲击。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理念。

3.评价方法的变化

与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同,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可以全面、科学地对教学作出评测,使教育者能及时获得教学反馈。这就要求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和评价手段进行革新。

4.教学载体的变化

随着网络信息的大量出现,媒体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将有力地冲击传统的教学资源观,这就带来了教学资源的变化。教学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只是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过去课本是学生的整个世界,现在整个世界是学生的课本。

5.学习方式的变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类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鲜明特点是将对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和学习方法产生冲击,使其发生变革,而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其积极性、创新精神和个性潜能均能充分发挥。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应注意的事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除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外,还应十分重视提高学习者作为文明社会成员的素质。为此,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观念要更新,责任感要加强。这是主观上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获取成功的事项基础。

2.努力丰富学习资源和改善学习环境,构筑面向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方式。这是应具备的客观条件。

3.从信息技术中选取的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应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相适应。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逐步深入,我总结出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三个体现”和“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体现和三个发展阶段都符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及其内涵的。

1.三个体现

(1)体现教师教学策略的变革。

教师首先将原来的单一通过口授讲解的传授知识方式转变为利用媒体技术体现多样化的知识传授途径及呈现方式;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对学生个别辅导的工具,通过个别辅导式的教学方式,开始引入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最后发展到以教学资源为中心,体现开放式、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方式。

(2)体现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多样化的趋势。

信息技术对原常规教学方式的另一冲击,是过去教师作为几乎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局面被打破。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介入,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呈多样化的趋势,学生不仅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各类媒体资源中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从学习社区、其他学习者、在线教育专家等方面进行学习内容的咨询和交流。

(3)体现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促进了教学角色的变化。

狭义的信息技术,即原来传统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而对于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不会产生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其对教学的整体过程的影响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意义建构者和积极的学习者,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信息技术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一种辅教学工具转变为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2.三个阶段

(1)功能式的、以演示理解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最初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信息技术完全孤立于学科知识教学目标之外,不能成为教学整体结构的一个有机元素。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目前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

现在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

(2)电子式的、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我们习惯了以纸介为载体的教材,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光盘、电子书取代了纸质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为一体,成为教材发展的一种趋势。电子教材的信息存储量是纸介教材存储量的成千上万倍,包括文字、动画、声音、影像的电子教材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E-book可以把笔记本电脑和课本有机结合,学生再也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电子教材还可以方便地更新学习内容和改变学习形式,及时跟上信息技术及教学发展的脚步。

(3)网络式的、以虚拟教室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将把教师和学生引入全新的教与学的世界,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学习,同时又与教师、同学保持着接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E-mail进行交流,学生也可以随时获得教师的指导。依靠互联网和远程多媒体技术而建立的虚拟教室将使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扩大了学生学习的世界,使学生有机会接触遍布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在网上接触各类教学的专家,与他们进行交谈,及时获得帮助。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而且完全可以实现新的超越。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实验课程 整合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渗透,使我国教育领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实验教学作为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速度大大加快。现今实验教学过程中已很少有单纯的传统教学仪器,一般都用计算机做终端,形成新一代智能化实验教学仪器,以弥补传统教学仪器的不足,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的有效整合作一简略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整合的现状

1.学生实验的个性化需求与实验教学“一齐化”的矛盾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个性需求是多样的,而现行教材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等都是统一的,所以得出的实验结论必然是一致的,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对实验的兴趣,到实验室做实验变成了“走过场”,形成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看实验”的局面。

2.学生实验操作的渴望和实验条件局限的矛盾

学生对实验操作普遍具有好奇心理,都渴望进行自主操作。可是由于学校实验条件和有些实验内容本身的限制性,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任意操作。

3.学生活动的局限性和研究内容广泛性的矛盾

实验研究内容十分广泛,而学生的可以操作的范围是有限的,因此对绝大部分的实验缺乏直接经验。

4.学生直接经验的缺乏和实验原理抽象性的矛盾

许多实验的原理非常抽象,如《科学》中的《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中蚕的一生的变化,《地球的运动》单元中的关于地球运动的模拟实验,《声音》单元中声音的传播与音高的变化等问题;再如,《光现象》中红外线和紫外线,《光的折射》单元中的光路图的制作,《压强和浮力》单元中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原因及物理现象等问题;又如,《能量》单元中关于磁场、磁化、电磁铁等知识。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直接经验,对这些实验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5.学生记忆的短暂性和实验现场不可恢复性的矛盾

每一次实验操作完成后都无法再现同样的实验现场,而学生不可能完全记住实验信息,而这些信息对整个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当实验记录出现错误时,再恢复实验现场是不可能的。

6.对实验分析的任意性要求与实验过程连续性的矛盾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有时我们希望在分析实验时可以进行任意暂停,在任意位置和角度观察实验,而真实的实验是连续的,是不可能实现上述要求的。

7.对信息化环境的需求和实验环境单调性的矛盾

例如,在《光的折射》中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很难用实验室环境一一展示出来,这就出现了信息化环境的需求与实验环境单调性之间的矛盾。此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凸透镜的成像过程,可以用信息技术做出不同类型凸透镜的光路图,方便学生的理解。

二、课程整合关键点判断的基本方法

一节课的整合关键点应从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所对应的教学步骤中诊断,其他目标所对应的教学步骤中即便有整合点,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了这些整合点的问题,对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所起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一节课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主要取决于重点、难点的解决程度。对于其他的教学目标所对应的教学步骤,是否分析整合点,要根据这节课的具体情况而定。

整合点的诊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理想状态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及教学步骤,即针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情况,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结构,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安排哪些教学步骤。在此基础上,诊断常规教学手段在支撑教学活动时,哪些步骤中存在的困难,确定出可能的整合点。

整合点的诊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诊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整合的方向。整合点诊断的基本步骤如下。

步骤一,从教与学可能具有共性规律的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分类,将具有共性规律的内容分为一类,根据课程内容的具体情况,不同类型可以进一步分为子类或多级子类。

步骤二,系统研究每种内容类型有效的教学结构确定、教与学模式设计、教与学过程安排、教与学策略选择等方法。

步骤三,系统分析运用常规手段实施所安排的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困难步骤,并进行系统归类。

步骤四,分析哪些困难步骤信息技术能够支撑,确定出整合点。

三、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整合问题解决对策

1.建立实验模型

实验模型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对它缺少感性认识,―般只是凭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去想象。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可使这些模型直观化,有利于学生头脑里形成形象化的概念。例如,《工具和机械》单元中杠杆中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的原理,可以用Flash制作动画,模拟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的特点。画面既简洁,对比性又强,对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杠杆模型给予了很大帮助。

2.瞬间发生的实验过程的慢放

演示实验是实验现象的真实反映,它可使要研究的现象重现在课堂上,但对于一些瞬间发生的复杂实验现象,只能观测到其结果,而无法观察其变化的具体过程。采用Flash制作成的动画课件,可以形象逼真地模拟实验现象瞬间发生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描绘出清晰的实验图像。

3.实验细节的展示

有些实验的现象、读数和结果细小而不易观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大屏幕投影放大展示,可以弥补这类实验的不足,教学效果较好。例如,在天平或游标卡尺的使用及其读数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注意的细节多,仪器小、刻度细微、精度高,给教学演示带来较大难度,运用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性及智能性,设计课件来模拟游标卡尺的测量过程,测量值随机多变,具有真实感,并将仪器尺寸和刻度线充分放大,方便了讲解和学生学习。

4.实验情景创设,实验现象模拟

为了克服对实验分析的任意性要求与实验过程连续性的矛盾,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实验情景,模拟实验现象。例如,欧姆定律的应用模型,磁体、磁极模型,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都无法直接用实验演示,可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演示实验,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5.历史实验的重现

一些在科学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的实验,有的受条件限制,在教学中只能靠讲解与图形来描述,对学生的说服力不强,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实验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另外,还可利用计算机模拟危险性的演示实验,既能避免事故发生,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欣.新课改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现状与问题[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04):72-7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范文第10篇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二者的有机整合能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创新的课堂模式、新颖有效的学习环境,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构建有效的教与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整合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趋势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的整合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习对象的不同,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信息资源和教学素材优化教学设计,开发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丰富有效的学习环境。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探究,乐于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获得新知识,自主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参与合作自主创新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课堂结构,改变教师教育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学效率,有力促进课堂改革。

二、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的整合的意义

1.优化课堂教学。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事件、现象、过程通过动画、声音、视频、课件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再现于课堂,设置情景或创设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记忆、运用知识,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信息技术可以获取、传输、存储、呈现、加工、利用大量的语音、图形、图像、动画、片段、视频等信息,对教材的一些观点理论适当地补充或是引入与教材有关的时政热点、社会焦点问题或把特殊事件过程直观再现课堂,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更多知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大大节省时间,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2.优化学生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扩充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空间和内涵。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分析、或引导学生上网搜集资料、或是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或举办展览写小论文制作网页等,让学生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品德课的基本观点有机结合统一起来,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而且对他们将知识用于指导行动也非常有帮助。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形象生动地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前创新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品德学科课程整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把握好教学目标,做好指导者的角色,注意对学生进行及时监控。

本节课要求学生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应心中有数,不能让学生随意发挥,过分自主,毕竟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领悟能力并不是很强,如果教师不让学生明确本课要求,那么学生就很容易跑题了,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对学生阐述本节课教学要求。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监探。因为中学生思维跃跃、对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但往往又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外界干扰。网络里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学生很容易被弄很眼花缭乱,到处乱看,所以教师应加强监控,以免学生脱离主题,影响目标的达成。

2、不同层次、不同知识结构的同学要有深浅不同的学习方向。

自主性学习虽然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信息的吸收、分析、筛选、归纳和整理,但并不排斥老师用最简捷的手段和方式使学生能尽快获得新知。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及运用能力,要使问题最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合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本身获得最有效的学习。

3、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目的性的认识。

我们应树立运用信息技术为品德教学服务的意识,即应当为学生获取信息、参与教学、交流思想、解决问题服务,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所以应根据教学实际,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媒体教学手段,切不可为使用而使用,切忌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忽视实际效果。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不能把整合看成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也不能把信息技术仅仅看成是教师“教”的工具,而要把信息技术当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的工具和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工具。

上一篇:微积分教材范文 下一篇: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