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技概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6:37:02

安全科技概论论文

安全科技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科研团队 措施 成效

一、安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意义

为突出我校安全科技特色,2005年3月,华北科技学院成立了第一个二级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在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的倡导下,全国各个高校都积极组建创新教学科研团队,认真研究高效创新团队的运行和保障机制。对于我校安全工程学院来说,既承担着我校全校公共必修课《安全科技概论》和学院自身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又承担着我校近50%的科研工作,创建符合学院自身实际的教学科研团队,对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加快专业、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安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措施

安全工程学院现有安全工程、采矿工程和地质工程三个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73人。安全工程、采矿工程专业是华北科技学院办学时间最长的两个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地质工程专业虽然处于起步建设阶段,但师资力量强,建设步伐快,已经形成了一支较强的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表1:安全工程学院教师职称结构

(一)教学科研团队的组建

(1)明确教学科研攻关方向

我校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惟一直属普通高校,安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始终坚持我校倡导的以安全科技为特色,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方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安全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以安全科技为特色的的教学科研目标、教学科研层次和模式。在矿井瓦斯、矿井水害、矿井火灾及矿井通风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相继成立了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研究所、矿井水害防治研究所和矿井火灾防治研究所,以安全人机工程重点实验室、矿井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瓦斯、水、火灾害防治三个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

(2)选聘团队领导人及成员

团队领导人即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安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团队特聘周世宁院士为总带头人,以国内知名矿井水害防治专家尹尚先教授等中、青年博士群体为各个方向的带头人,注重团队成员年龄、职称学历及专业结构的合理搭配,注重成员的协作精神,将老、中、青骨干力量相结合。坚持开放、动态的发展理念,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吸收校内外教学的新思想和科研的新技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吸收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师参与到团队中来。

(二)教学科研团队的运行及保障

(1)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注重教育思想观念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总结经验,树立以教学为中心,围绕教学开展科研的观点,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团队的各项工作,全力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

(2)加强团队运行机制建设

强化教学主体地位,由团队带头人主抓教学工作,并安排一名团队教学骨干负责教学管理工作,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坚持团队成员互相听课与团队领导人听课制度,对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和处理[1]。积极鼓励团队教师参加、观摩华北科技学院年轻教师授课技能大赛,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制定团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每半年开展一次教学科研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行任务信息卡制度,各团队分别对成员个人进行记录考评,按考核分数及完成任务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优及奖励,做到要有规划、有措施、有评价、有总结、有奖惩。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师资队伍适应教学和科研要求。为提高团队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每位教师每年在现场锻炼的时间不少于3个月。定期聘请校内外专家对团队教学科研工作进行评价指导,促进团队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3)加强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坚持不懈地探索,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强调团队成员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分析教学,更新教学手段,积极研发教学课件,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课程体系。重视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网站建设,及时更新信息[2]。

(4)注重产学研相结合

提升产学研结合水平,在强调教学科研并重的同时,必须明确科研服从于行业发展和服务于行业发展,科研必须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助推器和促进剂,成为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坚实保障[3]。要让科研成果进课堂、进书本,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设备,在课堂教学、实验室建设、毕业设计、质量工程、学生科技创新等方面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5)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

加强对年轻教师培养一直以来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团队积极落实年轻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4-5],要求新进年轻教师积极随老教师听课、助课、批改作业、准备实验等,学习教学方法与授课技巧。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教师岗前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与讲课创优工程,积极参与到科研课题中,全面提高团队年轻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安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成果

(1)教学成果

近年来经过团队教师的共同努力,先后出版了《安全法规》、《采矿新技术》、《采矿CAD》、《采矿设计指导》、《矿山生产管理》、《安全科技概论》、《煤矿法律法规》等10余部教材,其中《采矿新技术》获院优秀教材一等奖,《矿山生产管理》获得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二等奖。《安全科技概论》在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采矿新技术》、《采矿通论》和《矿山地质》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安全法规》为院级网络课程,《事故案例分析》为校级优秀课程。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先后承担了17个教研项目,发表教研论文25篇,对团队的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如开设“安全新技术”、“采矿新技术”等课程,团队教师对科研成果经过提炼总结,把专业前沿知识不断补充到教材中,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向学生及时传递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专业知识。这些课程采用多名教师集体授课的办法,每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教授不同的章节,形式新颖,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提升了我院学生的知名度,带动了学风建设,也提高了学生考研录取率与就业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在教学科研团队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院大学生近两年在各种考试和竞赛中成绩良好,共获奖19项。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共获奖11项,并有多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论文。考研氛围浓厚,考研录取率连续三年平均录取率近30%。采矿、安全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近五年安全工程专业平均就业率为82.5%,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平均就业率为94%。

(2)科研成果

经过团队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年引入科研项目数量质量规模不断提高,科研课题正从数量向质量方向转变、从小而散向大型实用方向转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周院士的带领下,产学研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煤层瓦斯压力测定装置研发成功,先后有100多套产品已经应用于淮南矿区、开滦矿区、峰峰矿区等地,解决了多年来瓦斯压力实测不准确的难题,为瓦斯防治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在地质构造、水害探查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两年来已经在全国十几个矿区为生产一线探查水害隐患多处。与开滦、潞安、神华、平朔等煤炭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促进产学研的共同发展,通过产学研基地建设,安排了学生就业,为企业输送了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每年有近20%的学生参加团队教师的科研课题,教师在科研指导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了从传统教育到创新教育的重大突破。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锻炼和提高,在毕业求职时得到了企业的青睐。有的学生在上班一年后就被提拔为副队长或主管技术员,受到单位领导的好评。

依托河北省矿井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近三年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纵向课题21项,企业技术合作117项,科研合同总经费4400余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出版著作8部,39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2篇。

四、结语

我校安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将再接再厉,在目前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教学科研目标,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建成一流的教学科研团队,充分地发挥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质量。争取在教学上实现更大的突破,在矿井瓦斯、水、火灾防治研究领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基金项目:华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资助(规划类)《我校教学科研型团队建设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笑涛.本科教学团队的界定及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3):43-46.

[2]生延超.高校教学科研团队的组建及运行保障[J].教学研究,2008,31(3):215-218.

[3]李红枝,黄榕波,王丽京,李国营,陈伟强,柯桌娃.注重科研与教学互相转化,促进教学团队建设[J].医药教育,2009,16(14):128-129.

[4]杨君.高校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J].广州化工,2008,36(4):61-63.

[5]王全胜.高校教学团队的组建及运行保障[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5):108-111.

安全科技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安全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国内众多学者就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究。当前关于该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培养通才式安全科技人才和培养行业性安全科技人才。前者要求毕业生掌握适用于各个行业的通用安全科学理论和实务处理方法,以适应大社会的需求;后者仅要求学生掌握某个特定行业领域的安全科技知识。鉴于历史原因,安全工程专业大多设置在能源矿业、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等专业特色鲜明的工科类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少数文科类高校也有开办此专业。由于当前国内安全生产现状的严峻性及国家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全国现有130余所高校开办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培养模式上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只注重相应课程知识点的讲解,未考虑该门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多门课程之间存在教学内容的重复,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评价、安全学原理三门课程的部分内容;多采取大班制生产实习方式,局限于认知层面的观摩与参观;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弱,普遍反映所学知识“泛”而不“精”。再者,现今的本科生都出自90后,多为家庭的独生子女,个性较强,团队协作能力欠缺。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有必要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加强该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安全类应用型人才。

二、CDIO理念下的安全工程教学改革

(一)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与专业培养模式息息相关,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安全工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在此,我院拟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以未来职业规划为导向,基于CDIO理念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形成一、二、三级课程群。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见图2。其中,一级项目为安全工程导论课(安全科学发展动态)及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能够从中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系统训练。二级项目由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等组成,专业类课程又可以进一步归类为安全管理类、安全技术类;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针对具体课程开设课程设计;三大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旨在促进安全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融会贯通。二级项目主要以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创新、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三级项目在二级项目下进行拓展,为加强核心课程与二级项目而设立的相应课程群,如安全管理类课程包括管理学概论、安全管理与安全法学、安全心理学、保险与安全经济学等。 CDIO理念下的安全工程课程体系区别于传统的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通过采取实验课程的研究性教学、特定专业课程设计的设置、创新创业项目资助来贯穿相应的核心课程,学生可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验课的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与专业相关的课题开展研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从中吸收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实践活动。实验教学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出综合性、直观性等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引入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中,完全相符CDIO工程教育理念。安全工程专业的研究性实验教学内容可区分为基础性、综合设计性、创新性三大类。基础性实验教学主要为强化专业理论理解和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综合性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处理工程和前沿课题中的安全问题;创新性实验是整个实验教学的核心,由学生自发组建研究小组,围绕教师的研究项目或学术前沿课题,通过查阅文献、搭建实验平台、收集数据等,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CDIO工程教育模式要求高校应加大安全工程专业的综合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扶植力度。此外,高校应该大力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向全体本科生开放,为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自主实验、参与创新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供平台。开放性实验室可成为学生备赛的训练场,自己动手,积极性增加,也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学生借助该平台选定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拟定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室开放、实验资料、解答实验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研究型的学习环境。同时,实验室还为全校学生创造了一个交友的平台,许多获过奖项的学生在这里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高年级引导低年级,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必须加大相应的经费投入。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特色,设置安全系统工程实验、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工业通风实验、矿井通风与除尘实验、火灾爆炸实验、机械安全实验、安全检测实验、电气安全实验、锅炉与压力容器实验、地下工程安全防治实验、软件模拟仿真实验等。

(三)多样化的实习教学模式

认识实习是让学生了解安全工程专业的主要知识点及职业特性,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共建校外产学合作认识实习基地,采取教学参观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加深学生对安全工程专业的认识。生产实习是在系统掌握安全工程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后实施,实习地点尽量满足多样化,如港口码头、建筑施工现场、火电厂、变电站、化工厂、造船厂、矿山等。毕业实习单位可由学生自主与就业单位取得联系,或由指导老师推荐。毕业实习的内容可以涉及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矿山、核电、建筑、道路交通、港口、酒店消防、地铁施工、金融保险、安监部门等多个领域,与地区经济建设、生产实况、科研现状紧密结合。依据CDIO教育理念,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以保障各类实习基地的有效性与延续性。

(四)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多样性

课程设计主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是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当前课程设计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课程设计题目偏少、时间安排不充足、教师重视程度不够、考核方式不科学等,这是高校需要共同解决的一个问题。毕业设计是安全工程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系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安全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安全技术与管理、安全科学研究及安全工程师的工作。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该紧扣学生的毕业实习单位,以便让学生更早融入工程实践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学生也可以根据未来的就业方向及科研兴趣进行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按照“导师—学生”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指导教师。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尽量满足工程设计需要,与实习项目相吻合。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多样化,可涉及核电项目、建筑施工、公路隧道、煤矿水害、船舶重工、消防灭火、石油化工、银行保险、矿山等多个行业的安全问题。

(五)科研训练项目的设立

安全工程作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特色专业,要求毕业生在工作中要有较高的创新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开展科研训练是遵循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创新型学习环境。为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了解安全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可以组织和实施校级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同时,专业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申请部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也可以直接参与专业教师的在研课题。福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近年获批的立项课题涉及企业安全文化体系构建、煤矿水害防治、建筑施工用电风险管理、学生公寓人机不安全因素辨识、校园安全风险分析、大学生职业安全健康素质调研、手机人机界面设计、建筑工程安全培训模式构建、防火涂料研制等。学生通过参与各类科研训练,由此贯穿项目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全过程,不仅拓宽了安全工程领域的科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自身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团队的建设

为更好地贯彻CDIO工程教育理念,必须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当前从事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的多数教师是在本科毕业后直接深造而走上教学岗位的,生产现场的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各个高校可以有计划地安排青年专业教师深入工矿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或主动聘请在各类企业中专门从事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的优秀工程科技人员到高校任教,弥补专职师资队伍工程经验不足的缺陷。安全工程专业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以便及时将企业最新的技术进展反馈给本专业的学生。改革安全工程专业教师的考核方式,不能仅以论文为指标,还需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综合评价。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每个专业教师负责若干名学生的学业辅导,定期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加强学生在职业道德、诚信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指引。

三、结论

我院拟在国内率先将国际先进的CDIO教育理念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探索安全工程专业新的工程素质培养模式,以实现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安全类人才的目的,这与当前工科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完全相符合。新时期下,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理念应该由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型教育向重实践、重能力的素质型教育转变;必须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现实安全工作之中。

安全科技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倡导弘扬安全文化减灾

一、安全与安全文化重要作用及深远意义

当前重、特大伤亡事故频发,群死众伤后果极为严重,财产损失也特别巨大,为市场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同时给社会的安定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何流淌这么多鲜血仍唤不起国民对安全的觉醒?为何付出了这么多人的生命还不能阻止大众继续奔向灾难和死亡的深渊?为死者痛泣、悲愤、凄惨、鸣冤,也为幸存的孤儿寡母,老弱病残、破碎的家庭,心碎、呐喊。人人都知道爱惜生命;个个都愿意安全生产;谁都需要设法死里求生,消灾避难;谁都想学会自救互救的本领,应急脱险。但是,这一切安全的理念和安全行为,只有那些高水平安全文化素质的人才能实现。

2001年以来,我国意外伤亡事故出现了动荡、上升的趋势,最近几个月,特大事故高发,死亡人数之多,财产损失之巨,令人深感忧虑。为黑色的7月哀声所震撼,在悲痛和良知交感之余,留下更多的是沉思与茫然。为什么在国家进行政治运动,政府机构进行调整,经济体制发生变革的不同时期,总要以人民的生命和鲜血负出巨大的代价,事后才来“亡羊补牢”。似乎国人认为中国人多,意外伤亡事故难以抗拒,死几个人也习以为常;而更多的人认为,听天由命,生死在天,麻木不仁。当然,这种旧传统、老经验、讲宿命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其顽症之根源究竟在哪里?

笔者认为:祸根在于低素质的人。一是人贫穷;二是人愚昧。贫穷靠人的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可以改变的,但脱贫致富首先而必须要以保障人的身心安全为前提;而愚昧无知是可以通过文化教育进行启迪和开化,塑造出具有科学知识和正确思维方法的高素质的人。劳动脱贫要依靠科技,而文化是科学技术的真正母体和基石。解决人的身心安全问题,要靠倡导和弘扬、宣传与学习安全文化,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才能使大众自律安全。因此安全文化才是解决我国意外伤亡事故的金钥匙。

倡导和弘扬、宣传和学习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及深远意义在于:

(1)在全国营造珍惜生命、善待人生的安全文化氛围,形成科学的安全习俗与安全行为,这就是实现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活动的根本所在;

(2)有目的、有意识、不断地培养和塑造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思维、安全行为、安全价值观、安全哲学等,依赖于安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依赖于安全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使民众受益于安全文化的薰陶;

(3)开诚布公的告诉大众,政府、社会有义务为人民提供学习安全科技文化知识与技能的机会和条件,人民有享受提高安全文化素质的学习和教育的权利;

(4)通过安全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学会消灾避难、应急救护的方法,安全科技文化知识和技能是预防和减少意外伤亡事故的灵丹妙药;

(5)倡导、弘扬、繁荣安全文化,不仅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现实作用,还为预防或减少伤亡事故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具有保护生产力,促进安全生产发展的深远意义;

(6)安全文化靠人民世代传播、优化和繁荣,与人类生存发展同生共存。安全文化是人类文明和文化宝库中最璀璨、最珍贵的部分,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社会安全文化、预防安全文化、大众安全文化的基础。推动安全科技文化进步,发展安全减灾科技文化产业是营造安全、少灾、无害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和牢固基础。

(7)人的生存权,劳动权,属于人权的基本内容,保护人民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就是维护人权的具体表现。人权问题也属于于安全文化研讨的范畴之一。因为安全文化是尊重人、爱护人、保护人的文化,安全文化体现了维护人的尊严和满足了人对自由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实现安全活动的两大创新理念

建国以来,我国伤亡事故出现过四次高峰,均发生在政治变革,经济变革、体制变革的动荡时期,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历史教训表明,伤亡事故高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科技支持、全员安全文化素质三大难题。前两者取决政府的决策力和宏观调控力,还依赖于工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而后者则依赖于全员(全民)对安全的认识和安全自护能力的提高,同时依赖于政府、社会、家庭对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的投入和参与程度,也依赖于安全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昌盛。

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总是勇往直前的,因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通过实践和研究,总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笔者认为,我国人民在实现安全活动的领域内,已有两大创新的理念。

(1)安全文化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安全文化的理念,应该说是对安全本质认识的升华,是对传统安全理念的突破,是深层次的人因工工程开发,是企业安全文化、大众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的理论基础;

(2)安全科学学科创建及其拓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劳动保护界的学者、专家,提出了劳动保护科学体系的构想,经过10余年完善和奋斗,1992年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建立,在中国成为一级学科。20世纪末,我国一批学者提出了安全、减灾、环境科学的交叉融合的大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构想,这是对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学科建设的完善和拓展,为我国安全科技进步奠定了理论基础,系统地提出了安全工程技术手段和方法。

笔者认为:这两大探索课题和研究的成果,应该看成是对安全理论、概念、体系、知识的某些创新。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将成为人民从事一切活动,实现安全、健康、无害、少灾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基础;大安全观的安全、减灾、环保科学技术体系将成为人类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的科学技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三、关于安全第一公理

人类的生存、繁衍,社会的文明,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如果没有安全作为先决条件,没有安全的物质及精神财富为其奠定基础,当代各国的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全世界人民所有的物质及精神需求,一切都无法实现。

著名的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其《激励和人》的论著中指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维持人自身生存和延续的生理需求、安全(含健康)保障的需求,其次才是社交活动、尊严地位、自我实现的需求。见图1。

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文化及信仰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以不同的文化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层次需要。Maslow的层次需要论对当代人而言,有了新的解释。由于人类积累和继承了悠久的文化,同时以不同的文化方式生活和工作,因此,需求的内容和层次秩序也会不同。这种需求是受前人的文化和当代人的文化强烈的影响、启迪、新构和发展。对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必须符合科学的规律和必要的经济基础,受每个人的文化程度及科技知识,传统观念,社会习俗、思维方法所限制,还要受到社会伦理道德和法规的约束。

成就需求

(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及

有建树和创造的需求)

安全文化的作用

生理需求

基本需求,例如,食、住、衣等

安全需求

(保护人身安全的需求)

社交需求

(结社、友谊的需求)

尊重需求

(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求)

尊重需求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

成就需求

图1Maslow的层次需要论示意图图2当代人层次需要论示意图

笔者认为,人类在生存、繁衍和发展中,当代人必须首先解决自己的食、衣、住、行即生理要求,同时还必须创建保障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安全条件和卫生环境,包括生理活动在内的安全需求。两者相依并存、互为条件,不能分离。生理需求没有安全条件和卫生环境为先决前提,生理活动也无法进行,生命就无法存活与延续。可见安全的需求在生命繁衍和人类生存中,是何等重要,它的重要地位和层次中的级弟是不能改变的。这就是安全第一公理。

笔者认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安全文化”就是把安全放在第一,放在超越一切的位置。核电工业的安全文化应该成为工业安全生产和安全、无害、持续发展的典范。当代人的生理的需求,必须受到安全需求和伦理道德的限制。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繁荣和知识经济时代,“安全第一”、“安全为大”、“安全至上”、“安全超越一切”的理论,体现了21世纪人类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大安全观,安全系统观和安全人因工程观。

这就是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至上的道理,这就是简明易懂的安全第一公理,在一切经济建设活动中,在一切思想政治及组织工作中,必须遵循上述原则,安全第一公理的实质就安全高于一切,其目的就是,把关爱生命,珍惜人生,保护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放在超脱一切的位置。当代人的层次需要论的新解释,见图2。

四、大众安全文化素质的养成

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思维、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伦理道德、安康自护技能等等是从何而来?又如何养成?不是天生的,不是遗传的,人从有生命之时起到降临世界,对安全是一无所知的,是靠后天逐渐学成的。人的安全素质主要靠呵护、教育、培养和文化,通过政府、社会、家庭对人(孩童)的安全教化,使人对安全及自护的知识和技能由无知到局部有知,同时在遭遇各种风险和灾害的实践与争抗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融合提升,优化发展,形成每个人活动的安全行为和自护本领。

任何人的安全文化素质的养成,都只有靠安全教育,靠安全实践活动,靠安全文化不断的熏陶和影响,靠新闻媒体的宣传,靠安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安全文化产品的渗透和默化。无论何时,政府、社会、家庭均有义务为保护人民的生产、生活、生存活动的安全与健康而承担责任和风险,为人民大众提供和创造安全科技文化素质的养成的机会和条件,这种义务是光荣的、艰巨的、长久的、不容推辞的。“知识无涯,学习无境”,人在学习中提高,人在实践中文明。“活到老、学到老”,要安全、要文化、要文明、这是前人安全教育告诫后人的益训。

五、大众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存、生产、生活领域中,为保障其从事各种活动的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为实现安全或预防事故所有的工具、器物、设备、材料、仪表、预警系统、减灾防灾物资等均属于安全物质文化的范畴;安全哲学、安全生命观、安全价值观,安全科学、安全文艺、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法规、安全教育、安全伦理、安全习俗等属于安全精神文化的范畴。

安全文化是保护大众从事一切活动而保障其身心安全和健康的有形与无形的东西,是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不断的总结、传播、优化、发展、繁荣。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发展,人民对安全需求的变化,安全文化就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内涵。20世纪末,出现了乡村城镇化,城镇都市化,都市社区化的趋势,人类社会的安全、减灾、环保及人性化也成为新世纪的追求目标,还应运而生了城市安全减灾文化;社区安全文化。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了超越一切之上的“安全文化”理论及其建设方法;香港推行了港民“工作安全文化”活动;韩国的总理大臣为首,在全国开展的“安全文化运动”;国际十年减灾委员会提出了“预防文化”;世界卫生组织(WTO)已在全球百余个城市推行社区安全(安全、保健)文化建设,香港特别行政区就是WHO推行社区安全文化的试点;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取得了进展。

安全文化的内涵不断注入了时代特征和大众安全需求的内容,不断优化,繁荣和发展,同时安全文化又时时刻刻影响着人民的安全思维,安全观念,安全行为。无疑,通过传播安全文化的各种途径,通过现代信息网络渠道,极大的影响着大众的安全观和价值观,使其安全文化素质迅速提高,

安全文化的传播和弘扬给大众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带来恩惠,同时也成了保护大众安全、卫生、舒适、高效、无害从事各种活动的安全保障。

六、安全生产与安全文化

生产活动是公民谋生的手段,人民要求生产安全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已写入宪法,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劳动保护国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这足以说明安全的重要性。因为安全涉及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损失;涉及到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和成效;涉及到社会稳定和安居乐业;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益及人权的保护。

伤亡事故常有发生,从产生的机理看,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间的正常关系失控而产生的不安全行为后果,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因此,安全问题并非只发生在工厂、企业或劳动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活动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据国内外大量伤亡事故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生存、生活领域的意外伤亡事故远比工业(工、矿企业)生产领域的事故为多,其比例约为4?1。

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决不能忽视非生产领域的安全,安全文化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范畴,特别是人的安全思维、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安全行为、安全法制观念、安全科技水平等体现了当代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由于经济基础,物质条件、管理方法、科技进步、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局限性,往往造成了对事故和风险分析与判断的失误,因而使事故隐患仍普遍存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应该是预防事故的高效而明智之举,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必然推动安全生产的发展。

七、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的概况及其时代内涵

预防事故和意外灾害的发生是技术问题,是管理问题、是认识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是人的安全文化素质问题。近20年来,世界军事工业,航天工业,核工业及原子能发电站的快速发展,意外灾害和重大事故带来了巨大损失和意想不到的恶果,人们清醒的看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决非是一种简单命令或强制手段就能凑效。1990年前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安全文化的理论和安全科学方法,1992年我国核工业及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的一些专家也开始探索和研究安全文化。1995年和1997年,由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和一些单位共同发起,分别召开了“全国安全文化高级研讨会”和“中国安全文化推进计划专家座谈会”。随后,一批安全文化的专家、学者的才华初露,一批安全文化的论著问世(近20部),直到20世纪末,一些工业(行业)开始深入扎实的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例如陕西长虹彩色显像管厂、白银有色公司、广铁集团等,已初步取得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安全文化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由人民创造,传播、优化、发展至今不衰,工业化进程和高技术应用中事故和危险不断引发,促使人们挖掘和细琢安全文化的遗产,同时注入了各个时代文化的特点,不断发挥安全文化博大精深的动力和内功,继续充实,发展和繁荣。笔者认为,不可低估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的功绩,当今至少有两点是其不可磨灭的,极为深刻的时代内涵。

其一,安全文化突出大安全观,大系统观、大协调观和人本思想;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生产、生活、生存领域内人民从事一切活动的安全与健康问题,是历史性的、划时代的变化。从概念,内涵、领域、学科等方面有历史性的拓展,把灾害与风险看成是由自然的、人为的或两者共同作用的恶果,提出建立和开发安全文化产业的构想以及推动安全科技文化发展的计划。打破了安全(或事故)的时空局限。更加突出了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珍惜人生,尊重人权,保护人民的思想。

其二、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推崇大众安全文化,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突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安全文化在精神文化、智力开发方面,在安全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技术方面,在安全高技术的转换和应用方面都是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1)安全文化溶涵了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安全文化保护了人,保护了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预防、减少或控制灾害与事故,极大减少人的伤亡,其结果保护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减少设备、设施的损失,减少原材料的损失,用低毒材料替高毒材料,用无毒材料代替低毒材料,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实质上是保护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不断提高人(劳动者)的安全文化素质和自护应急能力,关爱生命,尊重人权,保护人的安康也是极大的保护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

(2)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安全文化是保护人民活动的安全与健康的大众文化。只要有人存在,人就要人从事生产、生存活动,自然就有保护人在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问题,这属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问题,也必然会成为当代先进安全文化的泉源和动力。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安全文化,都是经过传继、优化、融合、发展而成的,既有时代特征,又反映人民最新安全需求的新文化。安全文化的优化、发展、繁荣的科学机制伴随社会文明、科技进步,和安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而永盛不衰。

(3)安全文化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安全文化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加体现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从政府责任,社会支持、工业界的投入和家庭参与,用最广泛的社会组织形式,保护最广大人民最切身的利益??安全与健康??生命,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营造安全文化的氛围,体现了人人参与,八方关爱,珍惜人生,大众受益。

八、建议与希望

为使安全文化活动深入开展,需要得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领导和有关司局的支持和指导。因此,有如下建议和希望:

(1)建议由局法规司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活动和普法教育,成立专门机构认真组织好每年的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以及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做到提高质量,讲求实效,普及法规,活而不乱。

(2)希望局法规司牵头或受权有关单位尽快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界和安全科技界的报刊杂志联谊会,加强法规政策的宣传和舆论导向工作,建立起系统的安全信息情报网,做到政令畅通、信息共享。

(3)建议局法规司、人事培训司加强对《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尽快与国家教委沟通,解决好全国具有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办学和学科、专业发展问题。重视高层次安全科技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全国安全生产人员的素质提高。

(4)为深入探讨安全文化,开展大众安全文化活动,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促进安全生产,保护大众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希望在法规司的指导下,成立全国安全文化研究会,组织国内安全文化专家、学者和爱好者从事理论和实践工作,开展安全文化的普及宣传和公益性活动,为安全生产工作服务。

(5)建议在局法规司的领导下,筹建安全文化基金会,支持安全文化公益性活动,开展安全文化及科研活动,奖励对安全文化建设有突出贡献的积极分子,编发普法及安全科普读物,免费发放安全标识和挂图、海报;举行安全技术及救灾应急讲座等营造安全文化的全国氛围。

(6)建议局法规司、人事培训司与国家教委协商,在中小学增加安全知识课,在大学开设安全工程技术选修课或举行安全文化讲座,安全文化素质提高从孩童,从学生抓起。

九、尾语

“安全第一”公理是一看就明,一讲就通,但一做就难,甚至有些人明知故犯。要真正落实“安全第一”,关键在于政府、社会、人民对安全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活动中的自律,这就归结到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的问题上,倡导、弘扬和传播安全文化是一个使12亿人生产、生活、生存的安全与健康大事,是长期的、世代努力而不断投入与人生存相伴的伟业,是一座与社会发展共存的全民安全文化教育的高等学府和科学殿堂。

无论是安全管理、安全科技、安全法制,都不及安全文化的倡导和弘扬的效果和威力,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以安全文化的形式、方法、手段,通过潜移默化,以最平凡、最有效、最深刻的安全文化内容及活动方式来影响全民的安全思维,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文化是由人民创造和发展,同时又用其保护和关爱人民。保护人民安全与健康,关爱生命,尊重人权是大众追求的时代文明,也是安全文化的真谛。营造一个安全、少灾、无害、和平的世界,同时也发展和繁荣了安全文化,这就是新世纪人类的共同义务和神圣责任。

参考文献

1.徐德蜀.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2月.

2.徐德蜀、金磊、张国顺.中国企业安全文化活动指南.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年4月.

3.徐德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概论.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3月

4.徐德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业气体安全.2000年1?4期;2001年1期、2期.

5.金磊、徐德蜀、罗云.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战略.许昌: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徐德蜀研究员简介

1939年12月生于四川省资中县。1963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器件系。研究员,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第二、三届理事,

专职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主编;经贸委(原劳动部)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郑州纺织工学院兼职教授,首都经贸大学安全工程系硕士生指导教师。机电工业部部级安全性评价师,国家经贸委安全科技研究中心原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香港职业安全工程学会顾问,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管委会委员。

在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第十四研究院、电子工业部、机电工业部从事弹载星用微波放大器研制20余年,对星弹用行波管及微波通信放大器的可靠性、多信号交调、长寿命等特性有深入研究,有论著及科研技术报告20余份。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邮电部优质产品二等奖。1985年服从组织调动,参加创建中国电子工业劳保科技学会及部劳保教育中心工作,创办《劳动安全与职工卫生》、《机电工业安全与卫生动态报》,并任主编。

1990年调入劳动部,在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负责创办《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即“学报”创办人之一)和学术工作。14年来,为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推动中国电子工业劳动保护事业,为机电工业安全卫生协会的创建、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的学术工作和组织的建设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安全科学学科、安全科普教育、中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国安全科技文化产业建设、安全工程专业教育,以及对我国安全、减灾、环保学科的渗透与交叉及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均有突出贡献。

从事学术研究的方向:电子工业劳动安全卫生法规、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机电工厂安全性评价及实践与研究;中国安全科学理论探索及学科建设;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安全、减灾、环保学科的渗透与交叉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安全观理论;安全工程专业教育;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及其标准化;中小学安全及大众安全科技文化教育与研究;安全减灾产业的建立与发展构想;高新科技风险与安全科学等。

主要著作:《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概论》、《安全科学与安全生产》;主编:《现代安全卫生工程系列丛书》(一套10本)、《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及其标准化???缘由、现状、未来》;合著:《中国企业安全文化活动指南》、《安全妙语集萃》、《安全危急自护指南》、《学生安全教育读本》、《责任重于泰山??减灾科学管理指南》、《平安人生》和《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战略》等十余部;论文近百篇。

安全科技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评价;风险管理

1概论

安全评价就是预测、识别、分析工程和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供合理可行的安全指标,并实现以最小的风险水平,最小的损失来制定解决方案[1]。

2风险管理和分析

2.1安全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本质上就是在辨别和评估风险以及管控风险的整个过程。在落实风险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最大程度的考虑最终的利益以及风险成本。当风险识别评估工作完成以后,需要将有关的管理策略制定出来,同时将管理策略严格的执行,从而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的范围内[2]。

2.2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风险分析是保证安全作业的前提。只有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才可能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以及应急预案,才能保证作业的安全。

3评价单元和评价方法

3.1评价单元划分

根据不同的方法将评价对象划分为不同的单元。1)安全检查表法。划分为生产工艺设施和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2个评价单元。2)危险度评价法。划分为生产系统、储存系统2个单元进行评价[3]。

3.2评价方法

3.3.1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是将项目列出检查表来进行分析,通过检查表中发现的问题来发现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尽早提出改进措施来避免危险[4]。3.3.2危险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借鉴日本定量评价表,结合我国相关要求,编制“危险度评价取值表”。如表1所示。

4定性定量评价

4.1安全检查表检查过程

生产工艺设施评价,见表2。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系统评价,见表3。

4.2危险度评价过程

危险度评价过程详见表4.

5安全对策措施

5.1企业管理对策措施

1)修改完善已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5];2)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改善安全生产条件;3)严格履行危险作业的审批制度,未经许可严禁作业;4)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5.2人员管理对策措施

1)全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按时对持证人员进行复训。2)严格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对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5.3设备及场所管理对策措施

1)及时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安全设施完好、有效;2)对各种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损坏、缺失及时更换、补充[6-8];3)定期对消防、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完好和安全通道畅通;4)加强电气设施管理,保证各种防护措施有效,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严格履行临时用电管理制度;5)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场所中有毒有害物质符合国家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6结语

本文结合了化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的特点,探讨了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价。探索了化学品安全评估的方法,期望本文对评估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性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珂.化学工艺安全设计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解决措施[J].化工管理,2021(17):162-163.

[2]王伟珏.浅析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的问题[J].石河子科技,2021(3):39-40.

[3]张杰.化工工艺设计中危险识别及其安全管理控制[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5):142-143.

[4]李学盛,黄文宏,贾波.基于AHP-Fuzzy的化工工艺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与应用[C]//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事故预防与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2018安全科学与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2018:71-74.

[5]丁文亮,孙永亚.化工工艺设计中与安全及危险的相关问题[J].化工管理,2021(14):165-166.

[6]赵晶石.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问题及控制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4):119-120.

[7]王厚强.浅析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风险及控制[C]//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浙江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总队,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事故预防与灾害防治的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2019:49-52.

[8]赵隆颢.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及消除途径[J].化工管理,2021(15):147-148.

安全科技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校企合作是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我们不断完善专业教学计划,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师生互助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首先是充分利用校内食品试验室,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每个学期进行1~2次生产实习,在季节性的生产旺季进行课程大实习,学生可选择相应专业的教师为指导教师,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项目,由此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其次是有效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每学期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参观,结合部分专业课程,由任课教师为带队教师进行实地专业学习,例如进一步学习食品加工工艺的主要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的食品质量与管理控制措施等,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再次是根据食品企业的用人需求,安排部分学生到企业进行2~3个月的实习,实习期满后经过学生和公司双向选择达成就业意向,学生返校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直接到公司就业。2.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试验装备,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院根据专业发展需求与校情实际,确定了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以提高教师全面素质为核心,以结构合理为目标,以建立激励机制为保障,努力建设一支思想道德好、业务能力强和科研水平高的教师队伍。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师资队伍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老中青、职称等结构合理、有专业和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学术水平较高的梯队。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教学条件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受到社会和食品企业的青睐。

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设计思路

专业设置应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原则。“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则为满足特定时期、特定情况下社会发展和需求。根据现在的现状及形势发展需要,“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须有4种知识体系支持,即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熟悉并具有制定食品有关法规、标准,并能从事实际测试、分析、化验以及技术管理;具有发现食品质量问题及隐患的能力,能够预测并控制食品质量和安全;具有一定医学知识,将食品、健康和免疫结合探讨研究相关问题[7~8]。因此我们按照食医相融的原则,多学科结合进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本专业学生要求掌握食品理化分析及微生物检验的技能,懂得食品生产与食品加工的科学原理,具有从事食品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这些课程包括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仪器分析、有机化学、食品微生物试验技术、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概论和生物统计。专业主干课程根据专业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我们在考虑专业课程时包括了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导论、食品加工中的质量控制、食品毒理学、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食品理化分析、食品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法规与标准和食品原料安全学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体现专业性质和特色,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选修不低于21.0学分。包括食品原料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酶学、食品加工与流通安全控制、食品感官评定、功能性食品、食品质量体系与认证、动植物检验检疫学、食品添加剂和市场营销学等课程。教学实践体系设置考虑到社会对食品标准化、质量与安全方面人才需求的量大且层次多,为了增强学生就业及毕业后广泛的适应性,在课程设置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和教学内容。因此我们设计实践课程包括食品工艺学综合试验、食品微生物试验技术试验、食品卫生学试验、食品分析综合试验、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专业技能强化等,保证实践时间和实践效果。总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可以影响到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满足不断发展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形势的需要,是我们高等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另外不同学校定位不同课程设置也会有差别。我们只有顺应时展潮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科学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只有这样,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才能办成具有一定特色、显现良好生机和活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

结语

立足和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农牧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应该是农林院校办学的基本特色,既是行业特色,也应是地方特色。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突出和发挥这一特色,对该专业作合理的定位,不断优化出适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从而适应食品行业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符合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和就业的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实践中经验的不断丰富,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将不断完善,从而为农林牧业产学研结合和食品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安全科技概论论文范文第6篇

满载收获的20****年即将过去,充满希望的20****年即将到来。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召开新年座谈会,畅谈过去一年我校取得的喜人成绩,展望我校今后发展的美好前景。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祝愿同志们、同学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即将过去的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全校上下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取得喜人成绩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校师生员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认真实施****发展****,着力加强和谐校园、节约型校园建设,突出加强内涵建设,各项工作获得了新发展,实现了****的良好开局。

——我们圆满完成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自建和考察评估阶段任务,进入全面整改阶段。过去的一年是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最重要的一年。我们全校上下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迎评促建工作。在评建工作中,认真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求评建工作之真、务重在落实之实,求结果优秀之真、务重在过程之实,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领导重视,措施保障到位;贯彻评估原则,实践落实到位;校内外结合,材料组织到位;师生自强不息,精神状态到位;重在过程,细节把握到位。在迎评促建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充实了办学内涵,深化了教学改革,强化了教学管理,形成了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同时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得到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葫芦岛校区建设与管理得到加强。新校区家属住宅一期续建工程开始施工建设,完成了综合服务楼收尾工程,改造了大学生活动中心,加强了校园环境治理。葫芦岛校区管理得到加强,成立了葫芦岛校区工作委员会和综合办公室。电气工程系成建制顺利搬迁至新校区,进一步扩大了新校区的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目前,新校区在校学生8600余人,教职工400余人。我们积极与葫芦岛市协调沟通,努力解决教职工两地生活和子女入学入托问题,解除教职工的后顾之忧。本年度,安置职工家属14人,解决职工子女入学25人。目前,新校区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学生学习生活秩序井然,入住师生员工顾大局,识大体,克服各种困难,维护了学校特别是新校区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学科建设稳步发展。我校大型工矿装备实验研究中心、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两个实验室顺利通过了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工程力学博士点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展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申报了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矿山机械工程等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开展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材料加工工程等6个硕士点评估工作;有3支创新团队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成功承办了辽宁省高校学科建设研讨会暨辽宁省高校学科建设研究会年会,促进了高校间学科建设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我们继续加大了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教师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今年,我们引进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15人,其中硕士112人、博士3人;选派36名青年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75名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双师型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选派近30名高职教师到企业进行技能培训。有14名教师取得教授任职资格,62名教师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1名教师荣获辽宁省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基金资助;1名教师被评为辽宁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31名教师被确定为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骨干教师。目前,我校拥有教授179人、副教授374人;在读博士后8人,具有博士学位129人、在读博士115人,具有硕士学位609人、在读硕士161人。

——着力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今年年初,我们专门下发了《关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网站,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我们大力加强了财务管理与审计监督,加大了水电费清缴力度,在水电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与去年同期相比,全校节约开支311万元,同时增收计划外资金840万元。深化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测量工程系、基础科学部、电气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先后更名为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理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了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成立了实验实训中心;完善了校内津贴分配方案,顺利实施了教职工医疗制度改革。

——教育教学工作谱写了新篇章。我们扎实推进了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工程。进一步规范了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管理,组织申报了安全工程、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3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加强了教学管理规范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矿业工程人才培养基地被确定为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新增动画、网络工程2个本科专业,矿物资源工程、工程力学被确定为辽宁省第二批本科示范专业;加强了新办专业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试办专业评估,申报了应用数学、焊接工程、汉语言文学3个本科专业和法学等8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建设校级精品课7门,其中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机械设计工程学、计算机图形学等3门课程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有5名教师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其中1名教师被评为辽宁省第二届教学名师;力学实验检测中心被评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校教师研制开发的土木工程概论、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软件荣获辽宁省第七届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认真组织编写********教材,申报了《现代电力电子的磁技术》等5部精品教材。狠抓了课堂教学,启动实施了教学效果区分度工程。20****年,有2篇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6篇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硕士论文。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在专业英语四级考试中通过率达到70.21%,超出全国理工类高校13个百分点;在全国英语专业八级统考中,一次性通过率为78.85%,超出全国平均通过率28个百分点;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中,我校参赛学生获二等奖;在辽宁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16项作品全部获奖,其中1项作品获得金奖、7项作品获得铜奖、8项作品获得优秀奖;在辽宁省第五届普通高校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中,有2项作品获得一等奖、2项作品获得二等奖、1项作品获得三等奖。

——科技工作取得新进步。截至目前,新增科研项目297项、科研经费3310万元。承担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纵向项目43项,总经费达277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4项、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6项、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5项、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计划项目1项、辽宁省财政厅项目2项、辽宁省社科会科学基金项目18项;有70项成果通过省市鉴定;有7项成果获辽宁省科技成果奖励,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有7项成果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20****年,我们申请专利15项,授权专利56项。组建了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被确定为第二批辽宁省高等学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招生与就业工作成绩喜人。今年我校共招收学生8591人,其士生42人、硕士生609人,均增长了5%,本科生6280人、高职生1660人,成人生3430人。同时还首次面向煤炭行业开展单独招收硕士生工作。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到26148人,其士生164人、硕士生1632人、本科生20113人、高职生4239人。20****年是我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毕业研究生368人,就业率为98.1%;本科毕业生、高职毕业生5366人,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47%以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92.01%。学校先后被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

——对外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先后邀请德国克大、美国圣路易斯大学、越南矿业学院的专家学者来校访问或合作科研。留学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层次进一步提高。中越第二批“3+1”项目10名留学生和中越“1+4”培养模式27名五年制本科生和1名研究生先后入学,中越第一批“3+1”项目14名留学生顺利毕业回国。目前,在校留学生110人。

——学生教育管理日益加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18号文件精神,着力强化了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学风校风建设日益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年,我校先后获得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文化节校级优秀组织奖和2005年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宣讲团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高校十大优秀学生社团标兵,成为辽宁省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社团。同时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宣讲团和邓小平理论研究协会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示范性大学生理论社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五进公寓活动被评为辽宁省首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学科****发展处被评为辽宁省高校学科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科技产业处被教育部评为****期间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高教研究所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同志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师生员工以智慧和心血团结协作、辛勤耕耘、不懈奋斗的结果,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并以我个人名义,向一年来为学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全体师生员工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2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我们将面临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高举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校园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全校教职工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促进阜新校区与葫芦岛校区相协调,为实现********目标、建成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继续做好评估整改工作,巩固评建成果,建立健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深化各层次教育教学改革,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要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充实内涵,突出特色,以特色求发展,促进和带动工、理、文、管、经、法、农多学科协调发展,同时要组织好第十一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实现学科建设的新突破。我们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倍加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全校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特别要稳定、培养、使用好人才,为创办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我们要着大力弘扬自主创新,推进科技进步,力争实现科技工作的新跨越。要继续建设好葫芦岛校区,进一步完善设施功能,更加注重科学管理,统筹****好两校区建设与发展。要继续做好学生就业与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开拓就业市场,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与就业层次。要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大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努力将学校建成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同志们、同学们,伟大的时代,蕴藏着机遇;新年的春天,孕育着希望。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把握机遇,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用改革与发展的新业绩,去创造辽宁工大更加美好的明天,去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安全科技概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安全 免疫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TS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0-0063-03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一门古老而前沿的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特点,免疫学的发展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指标之一[1]。食品科学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与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密切相关。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有关对食品安全检测、食品营养素、食品功能性成分、食品毒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食品科学特别是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的研究热点内容。因此,国内外食品科学发展较好的食品学院非常重视食品科学教学中基础生命科学知识的教学,其中,免疫学是最受重视的学科之一[2]。本文笔者不断的在免疫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改革,现就如何从课程内容优化、诱导学习科研兴趣、改进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体会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免疫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学科知识系统性强、逻辑缜密、更新迅速、与多个学科联系密切,要讲好这样一门学科,要求教师精心准备授课内容。首先,要吃透教材内容,并掌握大量的相关的背景资料和综合知识。笔者通过反复研读和比较不同版本的教材,包括轻工业出版社、宋宏新主编的《食品免疫学》,化学工业出版社、江南大学胥传来主编的《食品免疫学概论》、人民卫生出版社、金伯泉主编的《医学免疫学》,高等教学出版社、高晓明主编的《免疫学教程》,这些教材覆盖了免疫学的方方面面,且各有特色,通过对这些教材的反复钻研,系统理解各自的整体安排目的和各个章节内容特点,可以更好的利用好教材,并不受教材内容的局限,区分出主要和基本的东西,选取适合在食品安全专业讲授的教学内容。其次,在明确教学内容后,要选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这部分知识。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据,精心进行课堂设计,针对性的采用问题、讨论、演示、归纳、实验等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习旧引新,每一章节讲解做到有重点、有层次、由简入深,尽量用最简洁、最易懂的语言将重点内容传授给学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 诱导学习兴趣,增强科研意识

通常那些对人类健康或科学进展有深远影响的问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在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是如何解决这样一些科学问题,可促进学生获得的不同的科学研究思路的心理体验,这样通常能有效激发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免疫学领域的教学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实例其实很多,比如天花等瘟疫的历史及牛痘疫苗的发明,比如抗体的发现过程及应用,补体的发现,超敏反应的发现及有关人类健康的各种过敏性疾病等。这些科学问题都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接下来的科学理论本身相对枯燥,有时甚至会出现理解困难。通常情况下,用科学家小故事、历史上重大疫病的流行及解决办法、讲解实验过程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保持最初的学习兴趣,但还需要教师在后期理论上做有效的引导和讲解,不然学生也会在中途丧失兴趣。

另外,在展示免疫学骄人的历史成就,让学生知道免疫学领域有百年来有二十多位科学教获得诺贝尔奖,是单一学科中获奖次数最多的学生,使学生对免疫科学有崇敬之心[3]。但也要让学生明白,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虽然很多疫苗研制成功,有效控制或消灭的很多传染性疾病,如天花、麻疹、鼠疫、脊髓灰质炎、小儿白喉病,但至今仍有乙肝、艾滋病、结核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期待着更好的预付与治疗方法。现今不断发现新的病原微生物,包括尚有没有发现的病原微生物,如何预防、诊断和治疗它们引起的疾病?化学的、生物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以食物为载体的食源性致病菌、化学有害成分通过摄食进入人体消化道,食源性疾病的致病机理、预防、控制与治疗措施是食品免疫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当今社会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巨大,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另中国社会正逐步进入老年化,有关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因此,研究食品中的营养素、保健型功能因子,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其机理的探讨须在免疫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进行,从而达到对免疫增强食品研发的指导。特异、灵敏、快速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研究开发是食品安全检测研究的重点内容。等等尚需解决的问题的存在可以激发学生捍卫人类健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其远大而崇高的志向,提高其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强科研意识。

3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资源

多媒体教学可直观、生动、形象、动态展示教学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课件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课件不但要制作精美、准确,更要求生动、逼真、引人入胜。在课件制作中,不但要加入大量的精美的免疫学相关知识图片,还应合适的应用动画、声音与视频,并将相应的知识点系统的联系在一起[4]。比如,在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MHC分子对抗原分子的递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等较难理解的抽象内容,笔者就自行制作含动画、音效的流程图,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这些相关的免疫知识,并结合相关视频,把抽象的内容讲述转变成直观的图片、动态的流程、音效的刺激,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便于增强记忆。

在网络社会的今天,新时代的教师更应通过网络学习交流别人的先进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笔者除全程听取本校有经验的免疫学教师授课以外,还利用网络资源,听取多个免疫学教学团队的免疫学精品课程,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山东大学《医学免疫学》。通过学习这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教学经验,并应用于自己的课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除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学习以外,笔者还经常浏览专业的免疫学网站,并向学生推荐,让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自行课外浏览。如中国免疫学信息网(http://),该网站上就具有丰富的资源,包括免疫学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很多免疫学会议的PPT和录音、国内外免疫学电子教案、免疫学书籍、免疫相关动画及电影,通过对最新的会议、论文的追踪,可以紧跟免疫科技前沿,探索生命奥秘。同时,笔者还加入国内的免疫学讨论QQ群(58527089),以便更方便、更及时地讨论、交流免疫学前沿热点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

4 绘制思维导图,助学生建立网络式知识结构体系

免疫学是在人类抗感染免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免疫学知识与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并向各个学科渗透,产生了许多免疫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因此,要透彻领会免疫学的精髓,必需将相关学科知识有机贯穿到免疫知识中去。同时,免疫学自身的专业知识横向面广、纵向面深,理论深奥、机理复杂,相互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络知识结构。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前后概念混淆不清,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够明确等现象,不能很好地把握课程的整体并形成清晰概括、系统全面、有机联系的网络。针对以上特点,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将前后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系统地联系在一起,明确学科体系框架,整体构成一个网络式的知识结构,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课程复习时根据自己章节安排,加上自己理解,绘制各个章节的思维导图,展示学习和思考的内容,帮助归纳总结、分析记忆,建构网络式的知识体系。

5 改进实验内容,使理论服务于专业实践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教学中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开设免疫学课程目的是让本专业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今后的科学研究、食品研发、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供指导。针对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的专业特点,考虑到课时的限制(时),我们建议在实验教学内容中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可开设免疫系统与免疫细胞的观察(2学时)、抗原抗体沉淀反应(琼脂双扩散实验,2学时)、抗原制备与动物免疫(3学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2学时)等内容。此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在食品营养安全科研及检测工作中非常重要,是学生十分有必要掌握的一项实验技能,虽然此实验耗时较长(2天),但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免疫学实验课程可考虑增设本实验。同时,可根据仪器设备资源情况,采用现场讲授,演示实验的方式对免疫电泳、免疫PCR、流式细胞技术等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这些技术有感性认识,为今后的相关实验设计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总之,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的免疫学课程应该体现该学科、本专业的特点,注重免疫基础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基本知识与前沿热点研究相结合,使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学科的快速发展,并加强先进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培养出理论丰富、技能扎实、具有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的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慰峰.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22(2):73-78.

[2]匡华,彭池方,徐丽广等.食品科学专业“免疫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3,4:174-175.

[3]屈泽强,王坤.免疫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2):144-146.

安全科技概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消防;学科建制;实验室;同行评议

消防工程的学科建制与氧化燃烧学说和火灾科学的建立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自身的建制过程。回顾这段简短的历史,人们会注意到这个过程中的两次飞跃都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火灾科学)的突破有关联。

1.1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初建

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促使消防工程学科摆脱对感性和经验知识依赖,使它发展为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科学。也正是对燃烧过程有了科学和正确的认识,攀谷嗣窃诨鹪值姆乐沃杏辛苏返睦砺壑傅迹兰际跸低骋惨蛭⑷肓丝蒲Ю砺鄣男孪恃憾⑸酥实谋浠?nbsp;

拉瓦锡于177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燃烧概论)的报告,建立起了为近代消防学提供科学理论基础的氧化燃烧学说。1871年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译的(化学鉴原)是我国首先系统介绍西方化学知识的著作。但由于这些知识传播的范围仅限于少数知识阶层,加上将正确的燃烧理论应用于近代消防的概念并未传人我国,因此,它对人们的观念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它才较全面地被我国接受并得到广泛传播。由于氧化燃烧学说揭示了火灾的成因和条件,氧化燃烧学说很快就在消防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科学的火灾观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指出扑灭和预防火灾的科学方法。

直至20世纪50年代,作为防火、灭火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经典燃烧三角”理论才被国人逐步认识和深化。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和在中国的传播,最终在消防领域中起到了树立新消防观念、提供明确的灭火方法等作用。比如《消防警察全编》中就对火和火灾的危害有了比较科学和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指出消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产物,社会越发展火灾越频繁,消防就越显重要;树立了建立消防警察制度的观念;还强调为更好的灭火,要遵守救护人命是首要任务的原则,同时还要调查水利和地理并不断改良器械,提出3种科学的灭火方法。这本书虽然介绍的是源于欧洲的日本的消防理念和技术,但是足以说明随着氧化燃烧学说的确立,使消防科学和消防技术水平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和提高。

1.2火灾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消防科学的再建制

解放前,中国的消防科技主要是通过日本间接地向欧美学习,1905年清政府曾派少数人到日本短期学习近代消防。建国后的前30年以学习前苏联为主。为解决建国后中国消防科技人员急缺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聘请前苏联消防专家举办培训班,选派学员到前苏联进修,在人民譬察干部学校设立消防专业等。1957年8月15日,我国选派巧名干部(俄语专业)到苏联留学两年。学成回国后,他们分别在消防教育、管理、宣传、科研等方面为振兴中国的消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是中国现代消防科研、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消防教育开始兴起。

1956年1月9日在现在的中国刑警学院设消防教研室,增设消防专业。从留苏归来人员中选调8人担任消防教员,后历经周折的下放和重新启用,至1992年消防教研室和消防教育建制化,划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2004年由武警学院开始招收消防工程专业方向的硕士生。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称“火灾实验室”),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批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是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的我国火灾科学领域惟一的部级研究机构。1996年就招收12名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生。此时,中国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过程基本完成。

火灾科学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使我国的消防科技水平能在同一个平台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竞争和对话。20世纪询年代的H.W.艾蒙斯将质量守衡、动量守衡、能量守衡和化学反应原理用到建筑火灾的研究中,开创火灾过程机理研究的先河。爱丁堡大学的D.卓斯戴尔出版的《火灾动力学》系统地阐述了火灾科学的理论体系。

1985年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成立,其研究的领域包括伙灾化学、火灾物理、火灾动力学、火灾探测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被动防火技术、建筑防火设计、人在火灾中的行为、火灾风险评估、火灾调查、消防安全管理等。这标志着人类对火灾机理的认识从无知到近代的氧化燃烧学说,进一步飞跃到火灾动力学的研究阶段。

2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2,1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学科建制化问题是科学史学家与科学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学者们对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与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人类活动的建制化是指由参与此类活动的人们形成某种有秩序的社会系统的过程,它也是一组适当的价值、信念、规范在人们思想中获得内化的过程。学科的建制化则指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的一个研究领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的过程。

在一门准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中,其研究者需为之提供辩护,以促成一系列事情,例如,基本问题域的确定、特有的研究方法或程式的构建、学术规范的确立以及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等的认知、认同与学科专业刊物的创建、学术队伍的组织化与培养学术后继的机制化等为特征的职业认同。

学术活动要实现高度建制化,除在共同体内部要建立相应的教育与管理组织外,还需要使该领域内的成果为整个学术共同体与社会接受和运用,即内部成果外部化。学科建制化的核心是指该学科的内部的学术活动的建制,而且学科(核心是学术)的建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而学术活动也可以在较低层次上实现不充分的建制化。

判断学科的建制化是否充分,应综合考虑建制化得以实施的规模与程度。西方学者都强调教育系统与管理系统方面的指标(博士培养计划的设立、学术权威机构的效力等)。人们除了着重考虑学术研究传统或范式的自主性、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内在标志外,还应考虑学术的社会效应,看它是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是否为社会所认同并赢得较为充分的社会支持,如新学人的进入、研究资金的投入等。因此,人们在研究学科建制化时,大多对学科内部某些价值概念或学术信念的内化过程给予特别的关注,而不单只是考虑建制化过程的种种表现,如建立学会、出版刊物、学术交流制度与规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等。

学科的形成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其核心是该社会系统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与集体行为之间的互动作用,这个管理—控制系统又可分为权力系统与权威系统。与之对应,学科建制或再建制化的动力机制(学科建制化的驱动模式),可理想地分为权威系统驱动模式与权力系统驱动模式。

发端于学术权威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的结构,以非强制的方式建立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通过展现学术魅力与社会功能吸引新学人。在此模式中建制化过程历时较长,往往带有自主性与“自辖性”。

而发端于学术权力乃至于社会权力结构的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以强制方式规定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该模式建制化过程历时较短,常呈现出“他主性”与“他辖性”。

当然两种模式在学科的建制化中是交织在一起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学科的建制化历程发端于权力系统。

2.2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与公安部、武警学院的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火灾实验室密切相关。在这些单位中逐步形成一个从事消防科技研究的学术团体,并创建了消防科技杂志和中国消防协会。近几年,我国消防科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学科队伍。由于学科建制的初创是基于权力模式下“他主性”推动,从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学科建制化的相关理论可知,这种模式需要转变为权威系统模式下自主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的本质是学术建制化,而学术的建制化历程不但涉及学术专业团体或机构、学术刊物的组建,也涉及学术纲领的确立或重建。学术建制化成功与否取决于:

其一是要看是否会导致专业学术团体、刊物的出现,以及社会对消防学术的支持程度其二是要看是否出现成功的学术研究范式(或研究纲领)。

我国的现状是消防工程学科没有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也没有部级核心期刊的消防工程学科杂志,这都不利于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

1956年初建立消防局不久便从全国各地抽调一些工程师,开始进行消防技术的科研工作:之后又从地方大专院校抽调了10多名毕业生,共计20多人,购买了一些设备,在消防局内组建了消防科学研究室,这是我国消防科研机构的雏形。1957年公安部开始筹建消防科学研究所,1963-1965年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相继成立。成都消防科学研究所、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消防科学研究在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中进行了出色的工作,参与消防科学的初建,并为完善消防科学的建制化作了学术上的积累。武警学院设有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一个以消防科技研究为主的科学技术研究所,它是为消防事业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人员的摇篮,也是惟一的一所设有消防本科专业的院校。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的消防本科教育以及“火灾实验室”所做的工作使消防工程学科完成了其初始的建制过程,并为它的再建制化奠定了基础。

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警学院消防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都是在公安部的领导规划下建立的。因此,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是在权力驱动的模式下完成的。之后,该领域的一些专家在自由的学术研究中成长起来,逐渐成为权威系统的支柱,他们对消防工程学科进行辩护,使消防工程学科最终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初始建制化主要遵循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这使得消防研究在我国未能充分地实现学术研究传统的多元化,由此导致较为单一的学术格局长期存在。’在此格局中展开学术批评十分困难,而学术互动的实质恰恰是理性的批判。笔者认为,学术研究最终走向专家系统驱动模式才是良性模式。

3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实验室建设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3.1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尽管武警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生,但是消防专业没有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制约了消防工程学科发展和完善。学科建制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要有独立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就是前沿知识的学术研究,研究生们是从事这种研究的学术后继。

史蒂芬·科尔,将科学知识分为核心知识和前沿知识,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无疑是在拓展消防工程学科的前沿知识,从而随着对前沿知识的评价和认同,最终这些前沿知识会进入消防专业中共同认同的核心知识而变为消防本科生的教材内容,从而逐渐完善和发展消防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了消防科技领域内的科研梯队,从而保证了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学术建制化中重要的条件。

《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所发表的各种主张代表着当下科学界的前沿知识。科学研究者在科学杂志的体系中接受调练,并通过在自己相关领域专业杂志上赢得声誉,也是将研究成果内化为该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科学杂志体系是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表征。

在前沿知识内化为核心知识的过程中反映出知识的产生和制造对学术期刊有很强的依赖性。科学家们通过发表文章在圈内得到认可。他们赢得的声望是靠同行评议来保证的,同行评议只不过是为应对纸张媒体的局限性而做的妥协。尽管同行评议会遗漏某些有价值的文章,但是通过同行评议对信息大幅度过滤显然是有必要的,当然这是权宜之举。总之,关于科学的著述业、版权、阅读和知识传播特征的问题,都不再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的事情,而是涉及科学家自身的事情。

消防刊物是交流消防工作经验、提高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水平、普及消防知识的一个很重要阵地。发达国家对此一向比较重视。据了解,日、美、英、法、前苏联、德等国的消防刊物就有78种。中国有《火灾科学》、《中国消防》、《消防科学与技术》《消防技术与信息》等,另外《武警学院学报》也刊登相当分量的消防科技类的文章,但遗憾的是消防类科技期刊中没有国家核心期刊。按照科学社会学的观点,科学是一种职业,科研工作者论文的社会评价是他们获取资源的重要条件,因此,消防科技核心期刊的筹建,也会激励他们的科研积极性。

建设学术杂志平台并发挥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消防学科的研究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因此,消防科技杂志应该严格执行匿名专家审稿评阅制度,另外为了同世界接轨要加强期刊的规范化,在文章格式以及所办刊物的参数上可以参照世界上其他同类的杂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期刊杂志数字化的趋势下消防科技杂志也会电子、数字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科学杂志是科学知识中前沿知识经同行评议后的话语,它经过一般评价后会得到普遍的认可,从而变成该学科的核心知识,其中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而研究生教育正是扩大从事消防科学前沿知识研究队伍的主要手段,因此,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规模是衡量一个学科建制化完善与否的标准之一。可见,消防学科的建制化中,权威的学术杂志和研究生教育的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整个现代学术系统在中国的建制化历程的作用都与它在西方国家的建制化历程存在着重要区别。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不断的社会转型之中,中国的现代学术事业也产生于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期之中。就中国而言,现代学术系统的初始建制化历程大多采取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虽然历时较短,但往往带有他主性。因此,尽管中国的现代学术系统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较为系统而客观研讨火灾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指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是推进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再建制。

3.2重点实验室建设促使消防学科的再建制过程

自1985年第一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召开以来,各国相继建立火灾科学实验室,广泛开展前沿性火灾科学问题的部级研究的国际合作。火灾科学已成为当今非常活跃的交叉性科学研究领域,创新余地巨大。通过科学家们近20年的共同努力,认识了和正在认识火灾现象的基本特性,并已积极地利用和发展其他工程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火灾安全技术原理。

1987年5月中国大兴安岭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工程热物理专业出身的范维澄意识到这是建立一个部级火灾研究机构的机遇。

1989年通过建立一个部级火灾实验室的可行性论证,在“需要对火灾进行系统研究,以深化对火灾机理和规律的认识,从而为制定正确的扑火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思想的指导下,在我国建立起来的“火灾实验室”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火灾科学,使消防工程学科出现了新的增长点,也解决了一些与火灾相关的消防工程和技术的问题。

火灾科学通过实验室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定性乃至定量地估计或预测出小概率事件—火灾危害的范围,这就是火灾风险评估,另外它还是研究火灾防治的科学基础和新原理,为从源头上取得火灾防治关键环节(“阻燃”、“探测”和“灭火”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供科学支撑。

与国际上火灾科学的兴起相比,中国火灾科学的发展相对晚一些,但是“火灾实验室”长期立足于火灾安全的基础研究,重视在火灾动力学演化理论与防治技术基础方面原始创新,已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进展。国际火灾科学学会前任主席昆梯尔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而且中国还获得2005年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举办权,这都说明我国的火灾科学研究有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重视工程技术的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等院校正逐步重视火灾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之相反,“火灾实验室”则以立足于基础、注重应用、加强转化的整体发展思路,从理论向技术和工程延拓。

2001年末火灾实验室还争取到了国家首批科技奥运项目。这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将基础研究成果向中下游延伸的思路,是“火灾实验室”研究工作的重要特征。现已取得了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国家消防行业主管部门予以积极评价:对提高我国消防技术的整体水平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消防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先导作用,已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4结语

有“消防工程”本科教育和“安全技术及工程”、“消防指挥学”硕士教育的武警学院与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有向基础理论(火灾科学)转移的趋势;而只有“工程热物理”方向博士教育的“火灾实验室”,则依托其火灾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向消防工程和技术领域延伸。这两种趋势说明,学术权威模式驱动下的火灾科学与权利模式驱动下的“消防工程”开始相互渗透,紧密相连。

中国消防工程学科具备了再建制的结构,面临整合协调两者关系的契机。目前,加强学术互动,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实现多元化与国际化,重建现代学术制度,提升学术自主性,是消防工程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

安全科技概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消防;学科建制;实验室;同行评议

消防工程的学科建制与氧化燃烧学说和火灾科学的建立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自身的建制过程。回顾这段简短的历史,人们会注意到这个过程中的两次飞跃都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火灾科学)的突破有关联。

1.1 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初建

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促使消防工程学科摆脱对感性和经验知识依赖,使它发展为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科学。也正是对燃烧过程有了科学和正确的认识,攀谷嗣窃诨鹪值姆乐沃杏辛苏?返睦砺壑傅迹??兰际跸低骋惨蛭?⑷肓丝蒲ю砺鄣男孪恃?憾?⑸?酥实谋浠??nbsp;

拉瓦锡于177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燃烧概论)的报告,建立起了为近代消防学提供科学理论基础的氧化燃烧学说。1871年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译的(化学鉴原)是我国首先系统介绍西方化学知识的著作。但由于这些知识传播的范围仅限于少数知识阶层,加上将正确的燃烧理论应用于近代消防的概念并未传人我国,因此,它对人们的观念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它才较全面地被我国接受并得到广泛传播。由于氧化燃烧学说揭示了火灾的成因和条件,氧化燃烧学说很快就在消防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科学的火灾观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指出扑灭和预防火灾的科学方法。

直至20世纪50年代,作为防火、灭火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经典燃烧三角”理论才被国人逐步认识和深化。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和在中国的传播,最终在消防领域中起到了树立新消防观念、提供明确的灭火方法等作用。比如《消防警察全编》中就对火和火灾的危害有了比较科学和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指出消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产物,社会越发展火灾越频繁,消防就越显重要;树立了建立消防警察制度的观念;还强调为更好的灭火,要遵守救护人命是首要任务的原则,同时还要调查水利和地理并不断改良器械,提出3种科学的灭火方法。这本书虽然介绍的是源于欧洲的日本的消防理念和技术,但是足以说明随着氧化燃烧学说的确立,使消防科学和消防技术水平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和提高。

1.2火灾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消防科学的再建制

解放前,中国的消防科技主要是通过日本间接地向欧美学习,1905年清政府曾派少数人到日本短期学习近代消防。建国后的前30年以学习前苏联为主。为解决建国后中国消防科技人员急缺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聘请前苏联消防专家举办培训班,选派学员到前苏联进修,在人民譬察干部学校设立消防专业等。1957年8月15日,我国选派巧名干部(俄语专业)到苏联留学两年。学成回国后,他们分别在消防教育、管理、宣传、科研等方面为振兴中国的消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是中国现代消防科研、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消防教育开始兴起。

1956年1月9日在现在的中国刑警学院设消防教研室,增设消防专业。从留苏归来人员中选调8人担任消防教员,后历经周折的下放和重新启用,至1992年消防教研室和消防教育建制化,划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2004年由武警学院开始招收消防工程专业方向的硕士生。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称“火灾实验室”),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批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是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的我国火灾科学领域惟一的部级研究机构。1996年就招收12名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生。此时,中国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过程基本完成。

火灾科学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使我国的消防科技水平能在同一个平台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竞争和对话。20世纪询年代的h.w.艾蒙斯将质量守衡、动量守衡、能量守衡和化学反应原理用到建筑火灾的研究中,开创火灾过程机理研究的先河。爱丁堡大学的d.卓斯戴尔出版的《火灾动力学》系统地阐述了火灾科学的理论体系。

1985年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成立,其研究的领域包括伙灾化学、火灾物理、火灾动力学、火灾探测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被动防火技术、建筑防火设计、人在火灾中的行为、火灾风险评估、火灾调查、消防安全管理等。这标志着人类对火灾机理的认识从无知到近代的氧化燃烧学说,进一步飞跃到火灾动力学的研究阶段。

2 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2,1 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学科建制化问题是科学史学家与科学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学者们对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与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人类活动的建制化是指由参与此类活动的人们形成某种有秩序的社会系统的过程,它也是一组适当的价值、信念、规范在人们思想中获得内化的过程。学科的建制化则指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的一个研究领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的过程。

在一门准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中,其研究者需为之提供辩护,以促成一系列事情,例如,基本问题域的确定、特有的研究方法或程式的构建、学术规范的确立以及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等的认知、认同与学科专业刊物的创建、学术队伍的组织化与培养学术后继的机制化等为特征的职业认同。

学术活动要实现高度建制化,除在共同体内部要建立相应的教育与管理组织外,还需要使该领域内的成果为整个学术共同体与社会接受和运用,即内部成果外部化。学科建制化的核心是指该学科的内部的学术活动的建制,而且学科(核心是学术)的建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而学术活动也可以在较低层次上实现不充分的建制化。

判断学科的建制化是否充分,应综合考虑建制化得以实施的规模与程度。西方学者都强调教育系统与管理系统方面的指标(博士培养计划的设立、学术权威机构的效力等)。人们除了着重考虑学术研究传统或范式的自主性、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内在标志外,还应考虑学术的社会效应,看它是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是否为社会所认同并赢得较为充分的社会支持,如新学人的进入、研究资金的投入等。因此,人们在研究学科建制化时,大多对学科内部某些价值概念或学术信念的内化过程给予特别的关注,而不单只是考虑建制化过程的种种表现,如建立学会、出版刊物、学术交流制度与规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等。

学科的形成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其核心是该社会系统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与集体行为之间的互动作用,这个管理—控制系统又可分为权力系统与权威系统。与之对应,学科建制或再建制化的动力机制(学科建制化的驱动模式),可理想地分为权威系统驱动模式与权力系统驱动模式。

发端于学术权威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的结构,以非强制的方式建立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通过展现学术魅力与社会功能吸引新学人。在此模式中建制化过程历时较长,往往带有自主性与“自辖性”。

而发端于学术权力乃至于社会权力结构的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以强制方式规定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该模式建制化过程历时较短,常呈现出“他主性”与“他辖性”。

当然两种模式在学科的建制化中是交织在一起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学科的建制化历程发端于权力系统。

2.2 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与公安部、武警学院的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火灾实验室密切相关。在这些单位中逐步形成一个从事消防科技研究的学术团体,并创建了消防科技杂志和中国消防协会。近几年,我国消防科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学科队伍。由于学科建制的初创是基于权力模式下“他主性”推动,从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学科建制化的相关理论可知,这种模式需要转变为权威系统模式下自主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的本质是学术建制化,而学术的建制化历程不但涉及学术专业团体或机构、学术刊物的组建,也涉及学术纲领的确立或重建。学术建制化成功与否取决于:

其一是要看是否会导致专业学术团体、刊物的出现,以及社会对消防学术的支持程度。

其二是要看是否出现成功的学术研究范式(或研究纲领)。

我国的现状是消防工程学科没有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也没有部级核心期刊的消防工程学科杂志,这都不利于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

1956年初建立消防局不久便从全国各地抽调一些工程师,开始进行消防技术的科研工作:之后又从地方大专院校抽调了10多名毕业生,共计20多人,购买了一些设备,在消防局内组建了消防科学研究室,这是我国消防科研机构的雏形。1957年公安部开始筹建消防科学研究所,1963-1965年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相继成立。成都消防科学研究所、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消防科学研究在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中进行了出色的工作,参与消防科学的初建,并为完善消防科学的建制化作了学术上的积累。武警学院设有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一个以消防科技研究为主的科学技术研究所,它是为消防事业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人员的摇篮,也是惟一的一所设有消防本科专业的院校。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的消防本科教育以及“火灾实验室”所做的工作使消防工程学科完成了其初始的建制过程,并为它的再建制化奠定了基础。

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警学院消防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都是在公安部的领导规划下建立的。因此,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是在权力驱动的模式下完成的。之后,该领域的一些专家在自由的学术研究中成长起来,逐渐成为权威系统的支柱,他们对消防工程学科进行辩护,使消防工程学科最终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初始建制化主要遵循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这使得消防研究在我国未能充分地实现学术研究传统的多元化,由此导致较为单一的学术格局长期存在。’在此格局中展开学术批评十分困难,而学术互动的实质恰恰是理性的批判。笔者认为,学术研究最终走向专家系统驱动模式才是良性模式。

3 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实验室建设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3.1 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尽管武警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生,但是消防专业没有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制约了消防工程学科发展和完善。学科建制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要有独立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就是前沿知识的学术研究,研究生们是从事这种研究的学术后继。

史蒂芬·科尔,将科学知识分为核心知识和前沿知识,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无疑是在拓展消防工程学科的前沿知识,从而随着对前沿知识的评价和认同,最终这些前沿知识会进入消防专业中共同认同的核心知识而变为消防本科生的教材内容,从而逐渐完善和发展消防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了消防科技领域内的科研梯队,从而保证了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学术建制化中重要的条件。

《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所发表的各种主张代表着当下科学界的前沿知识。科学研究者在科学杂志的体系中接受调练,并通过在自己相关领域专业杂志上赢得声誉,也是将研究成果内化为该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科学杂志体系是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表征。

在前沿知识内化为核心知识的过程中反映出知识的产生和制造对学术期刊有很强的依赖性。科学家们通过发表文章在圈内得到认可。他们赢得的声望是靠同行评议来保证的,同行评议只不过是为应对纸张媒体的局限性而做的妥协。尽管同行评议会遗漏某些有价值的文章,但是通过同行评议对信息大幅度过滤显然是有必要的,当然这是权宜之举。总之,关于科学的著述业、版权、阅读和知识传播特征的问题,都不再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的事情,而是涉及科学家自身的事情。

消防刊物是交流消防工作经验、提高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水平、普及消防知识的一个很重要阵地。发达国家对此一向比较重视。据了解,日、美、英、法、前苏联、德等国的消防刊物就有78种。中国有《火灾科学》、《中国消防》、《消防科学与技术》《消防技术与信息》等,另外《武警学院学报》也刊登相当分量的消防科技类的文章,但遗憾的是消防类科技期刊中没有国家核心期刊。按照科学社会学的观点,科学是一种职业,科研工作者论文的社会评价是他们获取资源的重要条件,因此,消防科技核心期刊的筹建,也会激励他们的科研积极性。

建设学术杂志平台并发挥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消防学科的研究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因此,消防科技杂志应该严格执行匿名专家审稿评阅制度,另外为了同世界接轨要加强期刊的规范化,在文章格式以及所办刊物的参数上可以参照世界上其他同类的杂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期刊杂志数字化的趋势下消防科技杂志也会电子、数字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科学杂志是科学知识中前沿知识经同行评议后的话语,它经过一般评价后会得到普遍的认可,从而变成该学科的核心知识,其中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而研究生教育正是扩大从事消防科学前沿知识研究队伍的主要手段,因此,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规模是衡量一个学科建制化完善与否的标准之一。可见,消防学科的建制化中,权威的学术杂志和研究生教育的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整个现代学术系统在中国的建制化历程的作用都与它在西方国家的建制化历程存在着重要区别。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不断的社会转型之中,中国的现代学术事业也产生于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期之中。就中国而言,现代学术系统的初始建制化历程大多采取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虽然历时较短,但往往带有他主性。因此,尽管中国的现代学术系统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较为系统而客观研讨火灾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指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是推进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再建制。

3.2 重点实验室建设促使消防学科的再建制过程

自1985年第一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召开以来,各国相继建立火灾科学实验室,广泛开展前沿性火灾科学问题的部级研究的国际合作。火灾科学已成为当今非常活跃的交叉性科学研究领域,创新余地巨大。通过科学家们近20年的共同努力,认识了和正在认识火灾现象的基本特性,并已积极地利用和发展其他工程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火灾安全技术原理。

1987年5月中国大兴安岭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工程热物理专业出身的范维澄意识到这是建立一个部级火灾研究机构的机遇。

1989年通过建立一个部级火灾实验室的可行性论证,在“需要对火灾进行系统研究,以深化对火灾机理和规律的认识,从而为制定正确的扑火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思想的指导下,在我国建立起来的“火灾实验室”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火灾科学,使消防工程学科出现了新的增长点,也解决了一些与火灾相关的消防工程和技术的问题。

火灾科学通过实验室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定性乃至定量地估计或预测出小概率事件—火灾危害的范围,这就是火灾风险评估,另外它还是研究火灾防治的科学基础和新原理,为从源头上取得火灾防治关键环节(“阻燃”、“探测”和“灭火”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供科学支撑。

与国际上火灾科学的兴起相比,中国火灾科学的发展相对晚一些,但是“火灾实验室”长期立足于火灾安全的基础研究,重视在火灾动力学演化理论与防治技术基础方面原始创新,已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进展。国际火灾科学学会前任主席昆梯尔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而且中国还获得2005年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举办权,这都说明我国的火灾科学研究有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重视工程技术的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等院校正逐步重视火灾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之相反,“火灾实验室”则以立足于基础、注重应用、加强转化的整体发展思路,从理论向技术和工程延拓。

2001年末火灾实验室还争取到了国家首批科技奥运项目。这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将基础研究成果向中下游延伸的思路,是“火灾实验室”研究工作的重要特征。现已取得了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国家消防行业主管部门予以积极评价:对提高我国消防技术的整体水平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消防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先导作用,已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4 结 语

有“消防工程”本科教育和“安全技术及工程”、“消防指挥学”硕士教育的武警学院与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有向基础理论(火灾科学)转移的趋势;而只有“工程热物理”方向博士教育的“火灾实验室”,则依托其火灾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向消防工程和技术领域延伸。这两种趋势说明,学术权威模式驱动下的火灾科学与权利模式驱动下的“消防工程”开始相互渗透,紧密相连。

中国消防工程学科具备了再建制的结构,面临整合协调两者关系的契机。目前,加强学术互动,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实现多元化与国际化,重建现代学术制度,提升学术自主性,是消防工程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

安全科技概论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基本上已完成了自身的建制化过程。笔者以中国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消防学科建制化的过程及其驱动模式;同时基于学术期刊在科学事业中地位和历史作用的分析,探讨了学术杂志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关系,认为创建权威的学科杂志、进行研究生教育是使消防工程学科建制更加完善的必要条件之一;指出中国现有的消防学科的设置已不适应该学科在中国发展的现状,需要调整学科设置;认为消防学科正面临着自身再建制化的机遇。笔者强调,我国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与中国火灾科学的兴起,不仅标志着消防工程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而且使发端于权力系统的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过程具备了学术权威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的结构。

[关键词]消防;学科建制;实验室;同行评议

1消防工程的学科建制与氧化燃烧学说和火灾科学的建立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自身的建制过程。回顾这段简短的历史,人们会注意到这个过程中的两次飞跃都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火灾科学)的突破有关联。

1.1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初建

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促使消防工程学科摆脱对感性和经验知识依赖,使它发展为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科学。也正是对燃烧过程有了科学和正确的认识,攀谷嗣窃诨鹪值姆乐沃杏辛苏返睦砺壑傅迹兰际跸低骋惨蛭⑷肓丝蒲Ю砺鄣男孪恃憾⑸酥实谋浠?nbsp;

拉瓦锡于177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燃烧概论)的报告,建立起了为近代消防学提供科学理论基础的氧化燃烧学说。1871年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译的(化学鉴原)是我国首先系统介绍西方化学知识的著作。但由于这些知识传播的范围仅限于少数知识阶层,加上将正确的燃烧理论应用于近代消防的概念并未传人我国,因此,它对人们的观念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它才较全面地被我国接受并得到广泛传播。由于氧化燃烧学说揭示了火灾的成因和条件,氧化燃烧学说很快就在消防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科学的火灾观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指出扑灭和预防火灾的科学方法。

直至20世纪50年代,作为防火、灭火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经典燃烧三角”理论才被国人逐步认识和深化。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和在中国的传播,最终在消防领域中起到了树立新消防观念、提供明确的灭火方法等作用。比如《消防警察全编》中就对火和火灾的危害有了比较科学和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指出消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产物,社会越发展火灾越频繁,消防就越显重要;树立了建立消防警察制度的观念;还强调为更好的灭火,要遵守救护人命是首要任务的原则,同时还要调查水利和地理并不断改良器械,提出3种科学的灭火方法。这本书虽然介绍的是源于欧洲的日本的消防理念和技术,但是足以说明随着氧化燃烧学说的确立,使消防科学和消防技术水平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和提高。

1.2火灾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消防科学的再建制

解放前,中国的消防科技主要是通过日本间接地向欧美学习,1905年清政府曾派少数人到日本短期学习近代消防。建国后的前30年以学习前苏联为主。为解决建国后中国消防科技人员急缺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聘请前苏联消防专家举办培训班,选派学员到前苏联进修,在人民譬察干部学校设立消防专业等。1957年8月15日,我国选派巧名干部(俄语专业)到苏联留学两年。学成回国后,他们分别在消防教育、管理、宣传、科研等方面为振兴中国的消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是中国现代消防科研、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消防教育开始兴起。

1956年1月9日在现在的中国刑警学院设消防教研室,增设消防专业。从留苏归来人员中选调8人担任消防教员,后历经周折的下放和重新启用,至1992年消防教研室和消防教育建制化,划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2004年由武警学院开始招收消防工程专业方向的硕士生。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称“火灾实验室”),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批准边建设边对外开放,是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的我国火灾科学领域惟一的部级研究机构。1996年就招收12名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生。此时,中国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过程基本完成。

火灾科学在我国的确立和发展,使我国的消防科技水平能在同一个平台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竞争和对话。20世纪询年代的H.W.艾蒙斯将质量守衡、动量守衡、能量守衡和化学反应原理用到建筑火灾的研究中,开创火灾过程机理研究的先河。爱丁堡大学的D.卓斯戴尔出版的《火灾动力学》系统地阐述了火灾科学的理论体系。

1985年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成立,其研究的领域包括伙灾化学、火灾物理、火灾动力学、火灾探测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被动防火技术、建筑防火设计、人在火灾中的行为、火灾风险评估、火灾调查、消防安全管理等。这标志着人类对火灾机理的认识从无知到近代的氧化燃烧学说,进一步飞跃到火灾动力学的研究阶段。

2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2,1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分析

学科建制化问题是科学史学家与科学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学者们对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与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人类活动的建制化是指由参与此类活动的人们形成某种有秩序的社会系统的过程,它也是一组适当的价值、信念、规范在人们思想中获得内化的过程。学科的建制化则指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的一个研究领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的过程。

在一门准学科发生建制化的过程中,其研究者需为之提供辩护,以促成一系列事情,例如,基本问题域的确定、特有的研究方法或程式的构建、学术规范的确立以及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等的认知、认同与学科专业刊物的创建、学术队伍的组织化与培养学术后继的机制化等为特征的职业认同。

学术活动要实现高度建制化,除在共同体内部要建立相应的教育与管理组织外,还需要使该领域内的成果为整个学术共同体与社会接受和运用,即内部成果外部化。学科建制化的核心是指该学科的内部的学术活动的建制,而且学科(核心是学术)的建制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而学术活动也可以在较低层次上实现不充分的建制化。

判断学科的建制化是否充分,应综合考虑建制化得以实施的规模与程度。西方学者都强调教育系统与管理系统方面的指标(博士培养计划的设立、学术权威机构的效力等)。人们除了着重考虑学术研究传统或范式的自主性、创造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内在标志外,还应考虑学术的社会效应,看它是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是否为社会所认同并赢得较为充分的社会支持,如新学人的进入、研究资金的投入等。因此,人们在研究学科建制化时,大多对学科内部某些价值概念或学术信念的内化过程给予特别的关注,而不单只是考虑建制化过程的种种表现,如建立学会、出版刊物、学术交流制度与规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等。

学科的形成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其核心是该社会系统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与集体行为之间的互动作用,这个管理—控制系统又可分为权力系统与权威系统。与之对应,学科建制或再建制化的动力机制(学科建制化的驱动模式),可理想地分为权威系统驱动模式与权力系统驱动模式。

发端于学术权威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的结构,以非强制的方式建立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通过展现学术魅力与社会功能吸引新学人。在此模式中建制化过程历时较长,往往带有自主性与“自辖性”。

而发端于学术权力乃至于社会权力结构的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以强制方式规定学术范式、互动制度及相应的教育制度。该模式建制化过程历时较短,常呈现出“他主性”与“他辖性”。

当然两种模式在学科的建制化中是交织在一起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学科的建制化历程发端于权力系统。

2.2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与驱动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与公安部、武警学院的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火灾实验室密切相关。在这些单位中逐步形成一个从事消防科技研究的学术团体,并创建了消防科技杂志和中国消防协会。近几年,我国消防科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学科队伍。由于学科建制的初创是基于权力模式下“他主性”推动,从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学科建制化的相关理论可知,这种模式需要转变为权威系统模式下自主模式。

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的本质是学术建制化,而学术的建制化历程不但涉及学术专业团体或机构、学术刊物的组建,也涉及学术纲领的确立或重建。学术建制化成功与否取决于:

其一是要看是否会导致专业学术团体、刊物的出现,以及社会对消防学术的支持程度。

其二是要看是否出现成功的学术研究范式(或研究纲领)。

我国的现状是消防工程学科没有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也没有部级核心期刊的消防工程学科杂志,这都不利于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

1956年初建立消防局不久便从全国各地抽调一些工程师,开始进行消防技术的科研工作:之后又从地方大专院校抽调了10多名毕业生,共计20多人,购买了一些设备,在消防局内组建了消防科学研究室,这是我国消防科研机构的雏形。1957年公安部开始筹建消防科学研究所,1963-1965年公安部的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相继成立。成都消防科学研究所、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消防科学研究在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中进行了出色的工作,参与消防科学的初建,并为完善消防科学的建制化作了学术上的积累。武警学院设有消防工程系、消防指挥系和一个以消防科技研究为主的科学技术研究所,它是为消防事业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人员的摇篮,也是惟一的一所设有消防本科专业的院校。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的消防本科教育以及“火灾实验室”所做的工作使消防工程学科完成了其初始的建制过程,并为它的再建制化奠定了基础。

4个消防科学研究所以及警学院消防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都是在公安部的领导规划下建立的。因此,消防工程学科的建制化是在权力驱动的模式下完成的。之后,该领域的一些专家在自由的学术研究中成长起来,逐渐成为权威系统的支柱,他们对消防工程学科进行辩护,使消防工程学科最终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初始建制化主要遵循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这使得消防研究在我国未能充分地实现学术研究传统的多元化,由此导致较为单一的学术格局长期存在。’在此格局中展开学术批评十分困难,而学术互动的实质恰恰是理性的批判。笔者认为,学术研究最终走向专家系统驱动模式才是良性模式。

3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实验室建设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3.1权威消防学术期刊、研究生教育与消防学科再建制

尽管武警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生,但是消防专业没有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制约了消防工程学科发展和完善。学科建制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要有独立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就是前沿知识的学术研究,研究生们是从事这种研究的学术后继。

史蒂芬·科尔,将科学知识分为核心知识和前沿知识,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无疑是在拓展消防工程学科的前沿知识,从而随着对前沿知识的评价和认同,最终这些前沿知识会进入消防专业中共同认同的核心知识而变为消防本科生的教材内容,从而逐渐完善和发展消防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了消防科技领域内的科研梯队,从而保证了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学术建制化中重要的条件。

《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所发表的各种主张代表着当下科学界的前沿知识。科学研究者在科学杂志的体系中接受调练,并通过在自己相关领域专业杂志上赢得声誉,也是将研究成果内化为该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科学杂志体系是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表征。

在前沿知识内化为核心知识的过程中反映出知识的产生和制造对学术期刊有很强的依赖性。科学家们通过发表文章在圈内得到认可。他们赢得的声望是靠同行评议来保证的,同行评议只不过是为应对纸张媒体的局限性而做的妥协。尽管同行评议会遗漏某些有价值的文章,但是通过同行评议对信息大幅度过滤显然是有必要的,当然这是权宜之举。总之,关于科学的著述业、版权、阅读和知识传播特征的问题,都不再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的事情,而是涉及科学家自身的事情。

消防刊物是交流消防工作经验、提高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水平、普及消防知识的一个很重要阵地。发达国家对此一向比较重视。据了解,日、美、英、法、前苏联、德等国的消防刊物就有78种。中国有《火灾科学》、《中国消防》、《消防科学与技术》《消防技术与信息》等,另外《武警学院学报》也刊登相当分量的消防科技类的文章,但遗憾的是消防类科技期刊中没有国家核心期刊。按照科学社会学的观点,科学是一种职业,科研工作者论文的社会评价是他们获取资源的重要条件,因此,消防科技核心期刊的筹建,也会激励他们的科研积极性。

建设学术杂志平台并发挥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消防学科的研究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因此,消防科技杂志应该严格执行匿名专家审稿评阅制度,另外为了同世界接轨要加强期刊的规范化,在文章格式以及所办刊物的参数上可以参照世界上其他同类的杂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期刊杂志数字化的趋势下消防科技杂志也会电子、数字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科学杂志是科学知识中前沿知识经同行评议后的话语,它经过一般评价后会得到普遍的认可,从而变成该学科的核心知识,其中同行评议是文章质量的保证。而研究生教育正是扩大从事消防科学前沿知识研究队伍的主要手段,因此,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规模是衡量一个学科建制化完善与否的标准之一。可见,消防学科的建制化中,权威的学术杂志和研究生教育的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整个现代学术系统在中国的建制化历程的作用都与它在西方国家的建制化历程存在着重要区别。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不断的社会转型之中,中国的现代学术事业也产生于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期之中。就中国而言,现代学术系统的初始建制化历程大多采取权力系统驱动模式,虽然历时较短,但往往带有他主性。因此,尽管中国的现代学术系统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较为系统而客观研讨火灾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指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是推进消防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再建制。

3.2重点实验室建设促使消防学科的再建制过程

自1985年第一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召开以来,各国相继建立火灾科学实验室,广泛开展前沿性火灾科学问题的部级研究的国际合作。火灾科学已成为当今非常活跃的交叉性科学研究领域,创新余地巨大。通过科学家们近20年的共同努力,认识了和正在认识火灾现象的基本特性,并已积极地利用和发展其他工程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火灾安全技术原理。

1987年5月中国大兴安岭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工程热物理专业出身的范维澄意识到这是建立一个部级火灾研究机构的机遇。

1989年通过建立一个部级火灾实验室的可行性论证,在“需要对火灾进行系统研究,以深化对火灾机理和规律的认识,从而为制定正确的扑火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思想的指导下,在我国建立起来的“火灾实验室”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火灾科学,使消防工程学科出现了新的增长点,也解决了一些与火灾相关的消防工程和技术的问题。

火灾科学通过实验室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定性乃至定量地估计或预测出小概率事件—火灾危害的范围,这就是火灾风险评估,另外它还是研究火灾防治的科学基础和新原理,为从源头上取得火灾防治关键环节(“阻燃”、“探测”和“灭火”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供科学支撑。

与国际上火灾科学的兴起相比,中国火灾科学的发展相对晚一些,但是“火灾实验室”长期立足于火灾安全的基础研究,重视在火灾动力学演化理论与防治技术基础方面原始创新,已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进展。国际火灾科学学会前任主席昆梯尔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而且中国还获得2005年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举办权,这都说明我国的火灾科学研究有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重视工程技术的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武警学院等院校正逐步重视火灾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之相反,“火灾实验室”则以立足于基础、注重应用、加强转化的整体发展思路,从理论向技术和工程延拓。

2001年末火灾实验室还争取到了国家首批科技奥运项目。这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将基础研究成果向中下游延伸的思路,是“火灾实验室”研究工作的重要特征。现已取得了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国家消防行业主管部门予以积极评价:对提高我国消防技术的整体水平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消防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先导作用,已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4结语

有“消防工程”本科教育和“安全技术及工程”、“消防指挥学”硕士教育的武警学院与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有向基础理论(火灾科学)转移的趋势;而只有“工程热物理”方向博士教育的“火灾实验室”,则依托其火灾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向消防工程和技术领域延伸。这两种趋势说明,学术权威模式驱动下的火灾科学与权利模式驱动下的“消防工程”开始相互渗透,紧密相连。

中国消防工程学科具备了再建制的结构,面临整合协调两者关系的契机。目前,加强学术互动,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实现多元化与国际化,重建现代学术制度,提升学术自主性,是消防工程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

上一篇:销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安全技术防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