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01:15:29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实用性时效性

1引言:计算机英语教材现状

作为计算机及IT行业的行业性语言,英语有着其他语言无法替代的功能。目前,计算机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大部分都源自国外,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了学习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使用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必须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英语[1]。这也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纷纷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所在。

然而,由于国内许多大学的计算机英语课程作为专业英语教学起步较晚,现有的计算机英语教材虽然多达30种,但大多内容陈旧,缺乏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流行术语等,教材规划不够系统,编排也较为简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为了兼顾不同专业的特点,往往选材广泛、内容多样,这固然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也因此缺乏针对性。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与专业课程不同步,学生在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背景下,学习起来也相对困难。再次,部分教材虽然以经典原版教材为基础,在语言表达和内容组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课文中缺少规范性的学术文章,无法提高学生对专业学术论文的认识。以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计算机英语》为例,该书2008年更新至第三版,书中课文采用计算机领域英文时文和经典原版教材,但并未标注课文出处和作者。笔者以为,这并不是规范的做法。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无法对学术文献的规范性有初步认识。最后,大多数高校设置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初衷在于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驾驭能力,因此,教材也应更关注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多学习在其它专业课中涉及到的具体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以后从事IT行业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现有的计算机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大多教材内容较为全面,基本包括了计算机专业涉及的词语和知识,但时效性、实用性和规范性较差,不利于学生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实用工具软件。鉴于此,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词汇和知识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取相应的英文资料以及记载最新科技动态的学术论文进行讲授,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2 使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议

教师选用教材时应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特点,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并且注重教材的易用性和体系结构。仍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所使用的教材包括12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三篇文章,其中,课程A为精读材料,课文B和课文C为泛读材料。考虑到课程的课时量(32课时)、课文的长度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要保质保量地讲授完整本教材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往几年的教学也验证了这一点。为此,教师应大胆删减教材内容。同时,为了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以及学生对学术文献规范性的认识,需要补充适当的内容。具体而言,教师可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删减教材内容

删减教材内容不仅仅指删减教材中的某些章节,还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重组,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必须掌握的内容。教材中的课文一般围绕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进行展开,学生在学习时首先要掌握必需的专业词汇,然后是用英语表达计算机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语句。笔者建议重点讲解词汇以及与计算机理论相关的语句,在此过程中可适当穿插对语句格式和语法的总结性讲解,而将与实践操作相关的部分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内容。

2.2 结合专业软件,引入英文技术文档作为补充教材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将其作为大学英语课的延伸,无法将其与其它专业课知识结合起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经常需要使用英文软件,但很多学生在使用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当软件出现错误提示时也不知其意,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教师授课时可结合学生正在使用的专业软件,通过对软件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词汇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软件相关的英文技术文档作为教材,讲解常见操作的英文表达方式,若课时允许,甚至可以向学生演示如何按照技术文档一步步操作软件。

2.3 结合专业特点,引入最新学术论文作为补充教材

目前本科院校学生在大学四年级都要完成毕业论文,但如何撰写规范的毕业论文对于学生而言仍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二本院校的学生。从笔者今年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的情况来看,学生在撰写英文摘要和翻译外文文献时普遍存在较大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是利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英语表达存在较多的语法错误,难以阅读。考虑到一般大学都没有开设学术论文写作尤其是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指导的相关课程,则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中有必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篇幅较短的学术论文作为教材的补充,以提高学生对学术论文规范性的认识,培养其撰写英文摘要的能力。此外,学科前沿一般都先以学术论文形式发表,然后再引入教材,其时效性远高于传统教材,因此此举也可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3 结束语

灵活地使用计算机英语教材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引入相关英文资料和学术论文作为辅助教材,可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并且有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本科教育;计算机;专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87-02

一、《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特点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小。尤其是《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在国内高等教育中普及之后,广大师生增强了对本专业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对国际专业文献的检索和理解能力[1,2,3]。《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在本科教学大纲中被设置在二年级以上,该课程的开设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一定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和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在深入理解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和专业文档理解能力。该课程的教学方式灵活,可以采用正式出版教材、专业文献和科技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正式出版的教材的学习,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对专业文献的阅读,让学生学会对英文文献检索的方法;通过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让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格式,合理安排论文内容组织结构,了解论文写作规范,为未来更高层次的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4,5]。

二、《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思考

由于《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特殊性,本人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1.对专业知识的回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基础建立在对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基础上,然而,计算机专业涉及范围较广,无论是计算机软件知识还是硬件知识,都有所涉及。从知识结构上讲,包含了数字电路、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以及一些应用类的软件的使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首先对授课内容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的回顾,才能进一步学习专业的英语表达方式。但是,由于此课程的授课目的更主要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所以在知识回顾的过程中,简明扼要、突出知识重点显得尤为重要。

2.对英文专业表达方式的学习。由于在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低年级过程所使用的几乎都是中文教材。对于专业术语的英文介绍较少,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翻译后的专业术语。学生对于中文的专业术语较为熟悉,而对于其英文专业术语较为陌生。因此,此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英文专业表达方式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将大量出现专业术语的词汇、短语等专业表达方法。由于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大量的英文专业术语来源于生活中常使用的词汇,而翻译成的中文则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大量的专业术语进行表达方式上的对应是教学目标之一,一方面需要教师熟练使用英文专业术语,另一方面需要对强化学生对英语专业术语的记忆。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专业学术论文为教学资料,采取学生课下阅读预习、课上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专业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体来说,《计算机专业英语》授课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教学质量:词汇、阅读和翻译。①词汇的联想记忆教学,对于《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而言,首先最直接的学习就是计算机的专业词汇。由于计算机专业词汇的中英文对应存在文化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词汇教学较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词汇的联想记忆来理解和记忆。有一部分专业词语仅仅通过前缀的不同而表达完全相反的含义,比如编码(code)和解码(decode),同步(synchronous)和异步(asynchronous),调制(modulate)和(demodulate)。另一类专业词语则是借用生活中的常用词,但在专业文献中表达具备类似功能的专业术语,比如路由(route),该词语在生活中表达路径的含义,但是在计算机专业的网络领域,则表示信息传输的路径;令牌(token)在生活中表示“象征的”的含义,因此,在计算机领域则翻译成令牌,类似的表示一种有特殊功能的授权。②专业文献阅读理解教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中将《计算机专业英语》安排在高年级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学生通过大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就是如何快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所涉及的主要技术要点,而不是拘泥于英文文法句法等细节。特别是对于文章中段落的开头、定义性句子以及一些关键信息等要求学生能快速阅读并理解其核心含义。③专业翻译教学,在理解专业文献的基础上,对于专业文献翻译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在翻译训练过程中,不仅需要正确使用专业词汇,而且需要巧妙地屏蔽中西方语言习惯上的差异。其中,分解归类和化繁为简是在翻译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分解归类法是先通过对句子含义和结构的分解,然后将同类句意部分归类统一表达;化繁为简则是将繁琐的表达通过思维转换,用较简单的句子来表达。因此,希望学生通过翻译训练,学会在翻译中使用分解归类、化繁为简等方法,正确表达原文的含义。

3.紧跟科技发展前沿。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前沿科学,其技术方面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著名的“摩尔定理”指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意味着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领域时刻都会产生新的理念和技术,而其中有相当比例的知识成果来源于国外学术论文或专业期刊。因此,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介绍学术界和工业界出现的新的发展技术动态,让学生了解前沿信息,激发学习热情。

三、完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长效应用机制

《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无论是对于高校教师自身的进修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教师通过该课程紧跟国外学术前沿,学生可以尝试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以该课程所学内容为基础,在后继的专业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或者全英文教学的模式,缩小国内外计算机专业高等教育的差距。因此,建议根据《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开设后继双语教学课程,并建立比如双语毕业论文、双语答辩等长效应用机制。

参考文献:

[1]韩玉民.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06).

[2]杨懋,张海军.计算机专业英语交互式课堂教学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07,(02).

[3]黄志艳.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1,(30).

[4]史婷婷.计算机专业英语兴趣教法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0).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专业英语;情景式教学;国际学术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147-02

一、引言

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向专业领域的延伸和深入。在大学阶段,专业英语除巩固基础英语中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通过使用英语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实用交际技能,如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能阅读并翻译简单的工具手册等,为双语课和日后工作奠定坚实的英语基础。在研究生阶段,专业英语作为学位必修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大学英语阶段获得的基础和专业英语知识,扩大专业术语的词汇量,使学生能自如地应用英语进行本专业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

实际上,研究生培养的目的是使其成为科学研究的高级人才,而科研人员的必备素质除阅读并看懂大量的本专业文章外,还能够就专业问题可以与国际同行自如地进行交流,这样才能适应目前的国际化大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研究水平。因此,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国际交流能力,使学生在日后撰写期刊论文或毕业论文、向期刊投稿、进行学术交流时,不受专业英语水平的限制,促进其专业水平的发挥[1]。本文主要从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使用情景式教学模式,并贯穿研究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研究生科研学术水平的目的。

二、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分析

以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为例,研究生专业英语分为专业硕士专业英语和学术硕士专业英语。专业硕士的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在研一的第一学期开设,而学术硕士因第一学期需要修读学校研究生院要求的第一外国语课程,故他们的专业英语安排在第二学期。此外,由于研究生都来自不同的高校,有的学生大学期间并没有修读过专业英语,他们的专业词汇量会相对少一些。针对这种良莠不齐的状况,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有所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和大多数课程一样,目前专业英语课程还是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本来研究生对这种公共学位课的认识就有一定的不足[2],比如有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只需要积累一些专业词汇,这在他们平时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也可以做到;有的学生认为这门课太简单,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不用学也可以,只是为了学分才来上课。再加上老师传统的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质量。鉴于以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情景式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法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一些具体的、真实的场景,为运用英语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激活所教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学生综合使用语言的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3]。下面我们将具体地介绍怎样将情景式教学法融合到研究生专业英语的教学当中。

三、情景式教学模块

一般来讲,研究生专业英语课学时较少,只有30学时。学术硕士每届12~18人不等。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数中有最大程度的收获,我们主要分以下几个模块进行。

(一)论文阅读与写作(14学时)

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对本科生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但对研究生来说,这是他们必备的能力之一。英文撰写学术论文有两个目的,一是投稿国际学术会议,参加会议并在会议上宣讲;二是投稿国际学术刊物,让国内外同行了解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无论是哪个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术交流,体现自己的科研水平。但在撰写之前,首先要看懂英文文献。因此,在研究生专业英语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我们以“如何用英语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情景教学。首先,教师需要给学生讲解科技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words)、引言(Introduction)、正文(Body)、致谢(Acknowledgement)、参考文献(References)等。然后分别从各个方面去教授每部分应该涵盖什么样的内容,并介绍一些有用的句型等。此外,还要给学生讲解一篇学术论文,通过研究、写作、投稿、修改、校对的具体过程,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的写法、结构和程序。这些内容的讲授需要4学时。有以上基础之后,每个学生在英文数据库中找一篇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或者导师指定阅读的英文论文。因为研一的学生刚开始看论文,所以只要求他们对文中的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进行重点学习,而这三部分也是论文写作中非常重要并且对英语写作要求最高的几个部分。阅读过程中需要将文中的专业词汇以及一些好的句型列出来。此外,还需针对这篇论文,模拟写一封cover letter。剩余的课时要求每个研究生翻译自己论文中的摘要、引言、结论和cover letter,并重点给大家介绍用到的术语以及有用的句型。最后,将所有学生的术语、有用句型和cover letter汇总为电子版,供大家积累专业词汇以及日后写学术论文和投稿备用。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英文期刊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投稿程序,学生自己阅读、翻译论文,撰写cover letter,听取其他同学讲解后,对学生快速地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有非常大的帮助,从而对英文学术论文的阅读和写作不再畏惧。

(二)口头交流(12学时)

在培养研究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时,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锻炼他们的口头交流能力。国际学术会议是把不同国家和地区从事同样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一起进行学术交流的盛会。对初涉科研的研究生来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一个开阔眼界的好机会。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还能据此适当调整自己的科研兴趣和方向[4]。另外,参加国际会议为与国外同行专家探讨专业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因此,口头交流能力的提升对研究生日后的科研工作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在研究生专业科技英语课程教学中,模拟开展学术讨论会的形式,将国际会议的情景融入到教学当中。具体安排如下:首先,教师先给学生讲授一些国际会议的流程,并给出一些可参考的句型,比如:大会致词、主持报告会用语、学术演讲的通用句型、学术讨论用语、报告后的质疑与答疑用语以及会场上的技术性用语等,共计4学时。然后,将班里的学生分为4组,每组4个人左右,相当于会议的4个session,每堂课1个session,共计8学时。每位同学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最好和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现场演示ppt,做英文报告15分钟,其中需要用到一些学过的句型。然后其他学生在报告结束后,针对报告内容,并结合之前所学句型,对报告人用英语进行提问,报告人随后做出回答,提问控制在5分钟以内。这种教学方式现场模拟了学术讨论会的氛围,结合专业科技英语知识和自己的专业方向知识,在制作以及演讲ppt、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既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此外,学生也会对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提高了他们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

(三)趣味听力(4学时)

除了以上提到的读、写、说能力的培养之外,专业英语的教学还应注重学生听力的提升。提高听力不仅有助于读、写、说这三项技能的发展,还可以为日后的学术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上述教学过程中,在其他同学讲解或者作报告时,教师都应要求学生专注听讲,锻炼自己的听力能力。除此之外,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开设了专门的趣味听力环节,即选取与专业相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边看边记,一般需要重复听取2~3遍。以我们计算机专业为例,可以选择《社交网络》、《机械公敌》、《决胜21点》等英语原声电影,截取一些涉及到计算机专业词汇和内容的情节片段,进行无任何字幕的播放。播放的同时让学生将听到的台词默写下来,或将一些重要的专业词汇记录下来。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播放,直到他们完全理解这段电影情节为止。这种将电影情节融入到专业英语教学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听力水平,从而激发他们对听力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扩充一些专业词汇量,学到一些常用的口语表达。

四、情景教学的局限性和可改进之处

当然,情景教学法在有的时候效果不是很明显。比如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或者性格比较腼腆,可能会在报告或讲解中表现欠佳。这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情绪,以鼓励为主,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其实,英语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只要学生有耐心、恒心、自信心,自然会学好的。

五、总结

在研究生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运用情景式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将大学期间学到的基础英语知识在专业领域内巩固并扩展,旨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方便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以便更好地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B.基于创新能力培养改革经管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2):91-94.

[2]王梅,闫丰.有关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思考和探索[J].读与写杂志,2015,12(3):16-18.

[3]丁海燕.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情景式教学[J].云南大学学报,2011,33(S2):342-344.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综合素养;管理机制;研究型教学

1.背景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创新能力不但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推进和加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高等院校知识创新的水平,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培养大量的高质量创新型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责。

最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结构有较大变化,总体质量也呈逐年下降趋势,研究生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招收的研究生中来自985和211大学的学生整体比例降低,而来自普通高校的学生比例大幅上升。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课程上,动手能力差,很少接触学科前沿,缺乏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在此情况下,基础能力薄弱的研究生如何培养?大规模数量的研究生培养如何保证质量?研究生创新能力如何提升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当前很多高校研究生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现状,开展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将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从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多元化创新平台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针对学生在本科阶段普遍存在的只注重课本知识、缺乏科研训练、创新意识淡薄、视野狭窄等问题,我们经过4年摸索,在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解决了以下4个问题:

①科学研究能力薄弱问题;

②工程实践能力欠缺问题;

③专业学科视野狭窄问题;

④创新思维意识淡薄问题。

2.构建“五位一体”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新时期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了“五位一体”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下简称“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培养体系是以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平台为载体,以有效的资源配给机制为抓手,以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为保障,实施研究型教学、科学研究训练、工程实践训练、国际合作与交流和科技竞赛五项措施。

2.1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围绕学术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两条主线,构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打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专业课设置,同时鼓励学生跨一级学科选修若干门专业基础课作为本学科专业基础课,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3)开设高级研修课程、工程实验实践类课程、前沿学术讲座等,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研究兴趣。

(4)实施“研究生特别培养计划”,选拔部分学生对某一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2.2搭建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1)搭建科学研究平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

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为载体,鼓励“研一”同学进入科研实验室,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通过科研项目训练,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2)构筑强大的师资队伍平台,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师资保障。

(1)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学者和博士,充实学院的教师队伍,提升队伍的学术水平。最近几年学院引进年轻有为的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得者、青年等优秀的中青年海外教师近30名,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2)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西北大学、普渡大学、加拿大滑特卢大学、安捷伦(Agilent)、摩托罗拉(Motorola)、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等高校或研究机构研修,研究、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先进理念、内容、模式和方法等。学院先后派出青年教师100名到世界知名大学进行学习交流,有效提升了青年教师的学术素养和国际视野。学院成立研究生课程教学团队,举行课程讨论会、师生座谈会,观摩部级精品课程和研究生示范性教学,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规范,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应用实践积累教学案例,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素养。

(3)引入企业导师。与知名IT企业(如IBM公司、SYBASE公司、华为公司等)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联合高端人才培养,如共建联合实验室、开设企业课程、邀请企业专家技术讲座、评审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联合举办软件设计大赛、派遣研究生到企业实习、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等,将IT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及时反馈给学生。

3)搭建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建立了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甄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基础和创业激情的“四有”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设计和开发科技项目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2.3实施五项研究生培养措施

1)开展研究型教学,为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1)将科学思维训练融入研究生教学中,实施“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进行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激发研究生的自学意识和研究精神。

(2)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力求在授课中不断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的来源,摸索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总结最佳的解决方案。根据不同课程,采取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专业讲座与讨论、辩论式教学、自主学习以及各种学术报告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把教学方法和技巧渗透到每一堂课中。让研究生以科学的方式看待问题,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教师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提升自身能力,扩展视野,修订课程内容,避免了教学可能存在的墨守成规、脱离实际等弊端。教师将科研项目实施经验融入到授课和实践指导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项目的需要,开出大量学科前沿领域系列讲座,避免课程体系的僵化,保证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与先进性,使学生可在第一时刻接触到学科的最前沿。

2)以高水平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学生以项目研究内容驱动科学研究创新,通过研读最新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了解前沿研究动态,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训练科学思维能力和学术洞察能力,进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近4年来,学院共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100多项部级科研项目资助,为研究生科学研究训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同类高校。2009年以来,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7%,就业单位以微软、谷歌、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高端产业公司为主,毕业生薪资水平位居全省高校同类院系最前列。

3)加强工程训练,提高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

(1)以企业工程项目为载体,鼓励研究生利用所学知识,实施项目调研、方案制订与论证、设计与实现、测试和验收等全过程的训练,培养研究生的系统观、工程观、产品观及工程实践能力。

(2)搭建了“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综合实验实践平台”,开展了多层次、开放性的实验课程和实践课题,突出“研究性教学”“项目案例教学”“做中学”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1)实施国际合作办学。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国际合作双边交流模式,每年选送一批优秀研究生到CMU、MIT等国外一流大学留学,同时邀请IEEE Fellow等国际学术大师和企业精英,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拓展研究生的专业学科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另外,学院近几年接收百余名优秀的留学生,开展国际化办学,办学模式从单一模式转向结构多样化,从重知识传授转为以创新能力为本。

(2)实施优秀博士生的双导师制度。通过国际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合作等方式,建立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学生模式,以国内导师作为第一责任导师,国外导师作为第二责任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包括确定研究方向、指导论文撰写等。学生有机会接触国外一流科研实体,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5)以科技竞赛和自主创业为载体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与SYBASE、诺基亚、谷歌、腾讯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举办了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大赛,为电子科技大学营造了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另外还成立了一批以我院多名研究生为核心的高科技IT创业公司,不断入驻各大高科技创业园区,典型的公司有成都透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远航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方米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创业公司在数量和质量都位居中、西部高校首位,它们的发展壮大引领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创业之路。目前学院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是全国最大的IT类高校组织,包括20多个工作室和俱乐部。

2.4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保障机制

2.4.1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1)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建立完整的监控机制。

电子科技大学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全面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确保学位论文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开发并全面启用“研究生培养管理平台”,全过程记录和监控研究生的指导过程和学位论文的完成。

2)改革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激励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制订了“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对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摒弃了奖学金评定单纯依据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加大对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考核,多维度、多指标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业成绩、科学研究能力、工程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积极参加各类高水平科技竞赛,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申请和承担高水平工程研究项目,训练工程实践能力。

2.4.2有效的资源配给机制

1)建立长效的人才选拔制度,设立多项优秀人才培养基金。

针对一些有基础的优秀苗子,进行重点选苗培养。

(1)通过国际软件人才实验班、拔尖人才计划等选拔优秀的本科生,对他们的研究能力、设计创新能力等进行训练。

(2)对基础较好的硕士研究生进行引导,鼓励其硕博连读。

(3)对有潜质的博士生进行重点资助,配备优秀导师,建立了“国家层面一学校层面一学院层面”的支持计划和体系。通过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经费、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优秀博士生选培计划、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优秀博士生导师重点支持计划等,培养行业高端优秀人才。

2)凝聚行业企业资源,促进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通过与国内外著名的IT企业(如与IBM、sybase、微软、华为、阿里巴巴、腾讯QQ、中兴通讯等)合作,建立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3)搭建畅通的国际合作交流通道,提供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与资源。

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层面的国际合作交流模式,为研究生搭建畅通的国际交流通道,提供国际交流平台和资源。在国家层面积极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出国留学机会;在学校层面推行优秀博士生出国留学计划;在学院层面,配合学校优秀博士生出国留学计划,推出1:1配套资助计划以及博士生参与国际会议计划;在团队层面,依托导师的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项目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交流提供平台。

3.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类型和层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需要大量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即需要大量的研究生(含博士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笔者根据电子科技大学所面向的行业领域和学科优势,提出了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和培养目标,并对多元化创新平台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研究生管理机制和研究生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证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目前大规模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有很好的效果。下一步就如何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工程素养、综合素养、管理素养、社会责任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实践研究,为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社会适应度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胜勇,姚春燕,徐新黎,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2):10-13.

[2]张安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2(1):65-67.

[3]柯文德,彭志平,陈珂,等,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创新性科技竞赛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2(9):58-62.

[4]周燕,科技竞赛驱动及多知识点融合的计算机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16):19-22.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5篇

(一)整合教学资源

现代专业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资源的共享,因而,在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吸纳多方资源。整合的教学资源既包含师资,也包含教学硬件资源。黑龙江大学借助社会保障审计科研项目,鼓励各个学科背景教师参与到项目中来,通过对真实、海量的社会保障审计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尽可能地整合硬件资源,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审计和计算机专业共享的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室。加大审计和计算机专业设备的开放程度,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审计和计算机专业共享的数据库,方便各专业广大师生便捷地使用资源,并应用于研究工作。同时,强化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障政策的分析、评价、仿真、预警与建议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来推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高民生领域科研团队能力,培养多学科背景的跨学科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依托部级和省级社会保障科研项目,采取联合立项、联合科研、联合创新的方式,增强跨学科师资团队的科研能力建设。此外,加强不同学科间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建立合作教学、共同培养的机制。

(二)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

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提高学生选择的自由度。社会保障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的需求选择不同院系的课程,如选择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经济学院福利经济学、审计学、统计学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数据库与软件应用等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跨学科进行课程选择,三年选修并完成一定量的课程学习且考试合格,即达到跨学科选修课标准。这种课程设置充分体现综合性大学的课程特色,在满足广大跨学科研究生选课需求的同时,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跨学科选修课程的设置将为未来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踏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我国古代先贤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在治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不同的学术观点,从不同的理论中提取精华。因而,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鼓励包括社会保障专业在内的多学科背景学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通过学生间的互通,逐渐形成理性思维逻辑,构建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培养思维方法。另一方面,邀请社会保障专业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审计方面研究者等定期给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通过研讨活动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互动,建立学科联合培养机制。

(四)开展双语教学

目前,黑龙江大学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领域积极探索开展双语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社会保障专业双语教学目标以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为核心,兼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将英语作为一种拓宽研究视角的工具。从教学模式上看,以社会保障专业导师选取的最新、最前沿的学术论文为教学素材。目前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双语教学主要选取《Public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SocialWelfarePolicy》和《SocialPolicy&Administration》等SSCI期刊核心论文为授课教材。从授课方式上看,导师与学生实现双向互动,开展广泛讨论与研究,以期达到深入理解论文的目的。教学过程最后由专业导师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业界信息、理论知识、论文写作、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可见,开展双语教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提升了文献的搜集和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了解国际社会保障最前沿的理论,为学术论文的撰写起到指导性作用。今后黑龙江大学仍将社会保障双语教学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双语教学的内容,打造双语教学的专业特色。

二、教学条件体系的构建

(一)探索建立学生实习途径

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均提出了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的要求,规划要求未来要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这里所指的人才需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目前,黑龙江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不高。未来社会保障专业在教学条件体系构建中要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但结合当前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建成时间短、学生数量少的实际情况,专业自己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不具有现实可能性。因而在探索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选择“学生自主找实习单位和专业推荐实习单位”的方式。学校加强同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社区、慈善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拓宽实习渠道。通过探索建立学生实习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逐步建立实践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

(二)完善教学配套资源

教学配套资源是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实验室和模拟软件建设。社会保障专业根据实际条件,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建设独立的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室,配置相应的电脑硬件、基金精算软件、人力资源软件、社会保险经办模拟软件,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作为黑龙江省最早开设研究生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黑龙江大学在该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中的探索将会为未来学科的不断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兼具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6篇

耿国华,工学博士,1978年西北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任教,1989年~1994年任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主任,现任西北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9年、2007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师,2006年获陕西省教学名师,带领的计算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荣获2007年陕西省教学团队。

多年来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数据库与知识库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多项省自然科学基金、横向项目的研究,在核心期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专著2部,9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信息处理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已形成智能检索处理的研究特色。

耿国华教授教书育人,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主讲8门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主持2门国家精品课程;主持获得部级教学奖1项和省级教学奖3项;主编出版教材13部,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共指导博士生15名,硕士研究生76名,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百余篇。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好评。

“文科计算机基础”改革成效突出,面对信息新技术发展,耿国华教授带领的教学队伍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上不懈努力,依据多年文科计算机教学实践的积累,创建并实施了“教学思想先进化(新理念)、课程结构体系化(新体系)、教材内容立体化(配套教材)、教学方式现代化(CAI、在线学习辅导)、考核手段网络化(网络考试系统)”的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主持的“文科计算机基础”2003年获首批国家精品课程,《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论文 答辩 规范化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28-01

0.引言

毕业论文是高职高专学校应届毕业生按照教学计划在毕业前必须完成的反映学生综合知识水平和代表学生见解、能力及成果的学术论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也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检验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对我院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的最后一次执手训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写论文在他们的经历当中还是第一次。所以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的组织、指导与答辩等主要环节的工作程序,以提高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基本情况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共涵盖6个专业共287人,共完成 287篇毕业论文,其中软件技术专业(软件编码方向)39篇、软件技术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方向)50篇、软件技术专业(印刷图文信息处理方向)32篇,网络技术专业57篇、计算机应用专业(过程控制方向)75篇、图形图像专业34篇。基本情况见下表:

表1 2013届专科毕业论文成绩统计表

2.过程分析

2.1 征题与选题

本届毕业生共292人,为了使学生能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我系在教师中进行广泛征题,所拟题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学术性,难易程度适中,但未能保证学生一人一题。

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实验性、动手性强的论文选题,要求导师以体现工学结合,专业与现实选题为主,报销优秀的版面费,负责统一打印论文;增加动手训练机会。

2.2开题

学生选题经确认后,由毕业论文工作指导组正式下达毕业论文任务,选派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进行开题的各项准备工作。按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基本上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开题报告。

2.3答辩安排

成立了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毕业论文的评阅及答辩总体安排。对于论文评阅,要求教师按照论文的学术水平、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规范性、论文结果等进行全面、认真地审阅和评分。答辩委员会对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资格进行了审查。

在答辩前召开了答辩组成员的培训工作会议,把答辩的安排和程序提前通知学生,确保答辩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为答辩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了很好的准备。增加了同行评审,抽查了部分学生参与了论文答辩。

在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结束后,答辩委员会进行了毕业论文成绩总评,同时评选出本年度系级优秀毕业论文,共计24篇。

3.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是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前提。按照相关毕业论文工作的规定和部署,组织成立了毕业论文工作指导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了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毕业论文思想动员和教育工作,传达了关于毕业论文有关工作的统一要求和具体管理规定。并详细做出了毕业论文工作具体安排,作为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的主要管理文件,主要内容为:当年毕业论文的具体工作,如动员、部署、检查、评阅、答辩、评定成绩、总结等工作的程序和实施时间安排等。

制定了论文指导教师工作细则。主要内容为:指导教师的职责和作用,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指导工作计划、安排与进程,指导记录等。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于选题、开题、撰写、指导、答辩整个过程,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监督和管理。本着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的原则注重过程管理,哪怕在实验过程中多次失败,多次尝试,都是对学生最大的锻炼。经过这样的改革,毕业论文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真正的投入,得到了回报,那就是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论文写作过程及论文本身的规范性也有明显改善,基本杜绝了论文严重抄袭行为。

4.对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

毕业论文反映计算机专业学生通过两年半的专业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研究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对许多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见解,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科研兴趣和热情。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知识面比较窄,思路不够开阔,对如何撰写论文了解不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欠缺。许多人不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错误地认为,这是强加给他们的额外负担,有部分学生不按学院关于毕业论文有关工作的统一要求和我系的具体管理规定敷衍了事。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们对今后的毕业论文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组织有科研实力和经验的教师在学生中开展撰写科研论文的教学活动,积极孕育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二要将学生的毕业论文更多地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提前开展、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加强学术合作精神,使指导教师的指导更专业,学生科研的方向感更明确,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要提高学生索取信息、计算机绘图、数据处理、多媒体软件应用等的能力,以及对资料、信息的获取及独立分析的能力,学会将现有的资料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并作出切实的表达。

四要进一步强化教师责任心,强化学生从事论文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加强对论文选题的审核以及过程管理。

参考文献:

[1]宋宝坤.关于改进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考[J].湖南: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2]纪嘉明.高校毕业论文普遍性原则及规律探讨[J].江苏: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教学体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17-02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蓬勃发展,各行业各领域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大。高等教育要适时培养出国家需要、社会接受、市场认可的、高素质的理论型与实用性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合理的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体系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与方向

“社会保障制度萌芽于社会救济、互助组织、商业保险之中,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是从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开始的。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化生产、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而社会保障专业就是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1]。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教育部于1998年设置社会保障专业。黑龙江大学也于2008年设置了研究生社会保障专业。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学科背景多样化,主要来源于行政管理、计算机、社会工作等专业。社会保障专业产生的背景和学生的构成决定了在教学培养方面要利用学生学科背景的差异性,突出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个性特征,避免学科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安排的泛化。未来的人才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实现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创建师生良性互动机制

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范畴,其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重视社会保障理论的熏陶,还应加强民生领域知识的吸收。因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讲授中不断加大课堂信息量,在课堂上不但与学生分享哈耶克、弗里德曼、阿玛蒂亚森等学者的社会保障思想,阐释平等、公平、正义等社会保障理念,还注意将民生领域的最新政策措施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保障审计真实海量的数据作为理论研究的数据支撑。通过大的信息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通,实现教学相长。

(二)拓宽课程学习,夯实学生理论知识体系

“社会保障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专业。因而,经济学家通常在追求效率的前提下将社会保障视为一种收益分配手段,从而很自然地将社会保障划入经济学范畴;而社会学家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学的一个领域;一些政治学者也会说社会保障属于政治学范畴,因为实践中的社会保障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甚至关系到党派竞争和政治家个人的前途;此外,社会保障还会涉及管理学、法学等学科”[2]。由此可见,在社会保障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方面要拓宽课程设置,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满足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需求。在具体课程安排上,坚持以宽口径基础性课程为主,淡化过细、过于专业化的传统课程。跨学科改造和丰富现有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形成以数据平台为核心,包括社会保障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社会学、审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支柱、宽领域的跨学科综合课程体系;形成包括政治哲学、政策科学、系统动力学、数量经济学、计算机仿真预警技术等多视角的前沿课程体系。

(三)拓展实践范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专业,因而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具体分为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校创新课题项目、学术论坛、毕业论文等部分。其中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是指借助社会保障专业申请的几项部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创新课题项目是指借助学校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术论坛是指社会保障专业定期联合其他相关专业举办以学生为主的论坛,每期论坛由一位学生主讲,在互动的过程中,弥补各个专业学生的学科知识漏洞,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整合教学资源

现代专业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资源的共享,因而,在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吸纳多方资源。整合的教学资源既包含师资,也包含教学硬件资源。黑龙江大学借助社会保障审计科研项目,鼓励各个学科背景教师参与到项目中来,通过对真实、海量的社会保障审计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尽可能地整合硬件资源,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审计和计算机专业共享的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室。加大审计和计算机专业设备的开放程度,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审计和计算机专业共享的数据库,方便各专业广大师生便捷地使用资源,并应用于研究工作。同时,强化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障政策的分析、评价、仿真、预警与建议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来推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高民生领域科研团队能力,培养多学科背景的跨学科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依托部级和省级社会保障科研项目,采取联合立项、联合科研、联合创新的方式,增强跨学科师资团队的科研能力建设。此外,加强不同学科间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建立合作教学、共同培养的机制。

(二)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

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提高学生选择的自由度。社会保障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的需求选择不同院系的课程,如选择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经济学院福利经济学、审计学、统计学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数据库与软件应用等课程。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跨学科进行课程选择,三年选修并完成一定量的课程学习且考试合格,即达到跨学科选修课标准。这种课程设置充分体现综合性大学的课程特色,在满足广大跨学科研究生选课需求的同时,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跨学科选修课程的设置将为未来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踏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我国古代先贤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在治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不同的学术观点,从不同的理论中提取精华。因而,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鼓励包括社会保障专业在内的多学科背景学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通过学生间的互通,逐渐形成理性思维逻辑,构建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培养思维方法。另一方面,邀请社会保障专业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审计方面研究者等定期给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通过研讨活动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互动,建立学科联合培养机制。

(四)开展双语教学

目前,黑龙江大学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领域积极探索开展双语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社会保障专业双语教学目标以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为核心,兼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将英语作为一种拓宽研究视角的工具。

从教学模式上看,以社会保障专业导师选取的最新、最前沿的学术论文为教学素材。目前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双语教学主要选取《Public 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 Social Welfare Policy》和《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等SSCI期刊核心论文为授课教材。从授课方式上看,导师与学生实现双向互动,开展广泛讨论与研究,以期达到深入理解论文的目的。教学过程最后由专业导师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业界信息、理论知识、论文写作、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可见,开展双语教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提升了文献的搜集和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了解国际社会保障最前沿的理论,为学术论文的撰写起到指导性作用。今后黑龙江大学仍将社会保障双语教学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双语教学的内容,打造双语教学的专业特色。

三、教学条件体系的构建

(一)探索建立学生实习途径

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均提出了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的要求,规划要求未来要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这里所指的人才需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目前,黑龙江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不高。未来社会保障专业在教学条件体系构建中要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但结合当前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建成时间短、学生数量少的实际情况,专业自己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不具有现实可能性。因而在探索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选择“学生自主找实习单位和专业推荐实习单位”的方式。学校加强同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社区、慈善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拓宽实习渠道。

通过探索建立学生实习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逐步建立实践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

(二)完善教学配套资源

教学配套资源是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实验室和模拟软件建设。社会保障专业根据实际条件,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建设独立的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室,配置相应的电脑硬件、基金精算软件、人力资源软件、社会保险经办模拟软件,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作为黑龙江省最早开设研究生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黑龙江大学在该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中的探索将会为未来学科的不断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兼具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9篇

拓宽课程学习,夯实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社会保障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专业。因而,经济学家通常在追求效率的前提下将社会保障视为一种收益分配手段,从而很自然地将社会保障划入经济学范畴;而社会学家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学的一个领域;一些政治学者也会说社会保障属于政治学范畴,因为实践中的社会保障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甚至关系到党派竞争和政治家个人的前途;此外,社会保障还会涉及管理学、法学等学科”[2]。由此可见,在社会保障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方面要拓宽课程设置,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满足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需求。在具体课程安排上,坚持以宽口径基础性课程为主,淡化过细、过于专业化的传统课程。跨学科改造和丰富现有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形成以数据平台为核心,包括社会保障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社会学、审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支柱、宽领域的跨学科综合课程体系;形成包括政治哲学、政策科学、系统动力学、数量经济学、计算机仿真预警技术等多视角的前沿课程体系。

拓展实践范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专业,因而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具体分为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校创新课题项目、学术论坛、毕业论文等部分。其中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是指借助社会保障专业申请的几项部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创新课题项目是指借助学校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术论坛是指社会保障专业定期联合其他相关专业举办以学生为主的论坛,每期论坛由一位学生主讲,在互动的过程中,弥补各个专业学生的学科知识漏洞,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整合教学资源

现代专业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资源的共享,因而,在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吸纳多方资源。整合的教学资源既包含师资,也包含教学硬件资源。黑龙江大学借助社会保障审计科研项目,鼓励各个学科背景教师参与到项目中来,通过对真实、海量的社会保障审计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尽可能地整合硬件资源,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审计和计算机专业共享的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室。加大审计和计算机专业设备的开放程度,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审计和计算机专业共享的数据库,方便各专业广大师生便捷地使用资源,并应用于研究工作。同时,强化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障政策的分析、评价、仿真、预警与建议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来推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高民生领域科研团队能力,培养多学科背景的跨学科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依托部级和省级社会保障科研项目,采取联合立项、联合科研、联合创新的方式,增强跨学科师资团队的科研能力建设。此外,加强不同学科间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建立合作教学、共同培养的机制。

(二)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

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提高学生选择的自由度。社会保障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的需求选择不同院系的课程,如选择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经济学院福利经济学、审计学、统计学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数据库与软件应用等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跨学科进行课程选择,三年选修并完成一定量的课程学习且考试合格,即达到跨学科选修课标准。这种课程设置充分体现综合性大学的课程特色,在满足广大跨学科研究生选课需求的同时,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跨学科选修课程的设置将为未来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踏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我国古代先贤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在治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不同的学术观点,从不同的理论中提取精华。因而,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鼓励包括社会保障专业在内的多学科背景学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通过学生间的互通,逐渐形成理性思维逻辑,构建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培养思维方法。另一方面,邀请社会保障专业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审计方面研究者等定期给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通过研讨活动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互动,建立学科联合培养机制。

(四)开展双语教学

目前,黑龙江大学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领域积极探索开展双语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社会保障专业双语教学目标以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为核心,兼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将英语作为一种拓宽研究视角的工具。从教学模式上看,以社会保障专业导师选取的最新、最前沿的学术论文为教学素材。目前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双语教学主要选取《Public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SocialWelfarePolicy》和《SocialPolicy&Administration》等SSCI期刊核心论文为授课教材。从授课方式上看,导师与学生实现双向互动,开展广泛讨论与研究,以期达到深入理解论文的目的。教学过程最后由专业导师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业界信息、理论知识、论文写作、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可见,开展双语教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提升了文献的搜集和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了解国际社会保障最前沿的理论,为学术论文的撰写起到指导性作用。今后黑龙江大学仍将社会保障双语教学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双语教学的内容,打造双语教学的专业特色。

教学条件体系的构建

(一)探索建立学生实习途径

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均提出了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的要求,规划要求未来要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这里所指的人才需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目前,黑龙江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不高。未来社会保障专业在教学条件体系构建中要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但结合当前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建成时间短、学生数量少的实际情况,专业自己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不具有现实可能性。因而在探索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选择“学生自主找实习单位和专业推荐实习单位”的方式。学校加强同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社区、慈善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拓宽实习渠道。通过探索建立学生实习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逐步建立实践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

(二)完善教学配套资源

教学配套资源是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实验室和模拟软件建设。社会保障专业根据实际条件,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建设独立的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室,配置相应的电脑硬件、基金精算软件、人力资源软件、社会保险经办模拟软件,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作为黑龙江省最早开设研究生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黑龙江大学在该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中的探索将会为未来学科的不断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兼具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计算机专业学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牵引式教学;教学模式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简称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是五部委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以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作为现代信息处理工具,在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和手段都在不断革新和变化中,而培养具有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笔者从事多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把本课程当做理论课学习,以卷面考试为学习目标。另外,很多教学内容停留在基础知识的普及层面,这与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需求产生脱节,导致“学”与“用”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对选取教学内容进行仔细斟酌和思考。

一、“牵引式教学”模式

针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提出“牵引式教学”模式,即教学活动从研究生今后的科研需求出发,始终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从而改变传统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牵引式教学”,具体来说,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打破传统以教材为载体,以卷面考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授课内容围绕研究生的科研需求。比如,分析讲解一篇学术论文,包括论文标题、作者信息、单位、摘要、关键字、英文摘要、引言、论文主体、图表、结束语、参考文献等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术论文的整体框架,其次,在讲解论文要素中,可以具体教授给学生一些信息技术所涉及的工具软件使用方法,例如用Word进行字符格式化、段落格式化、分栏、分节、加脚注、画图等。再比如,在考核环节中,打破传统单一的试卷考核形式,采用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或综述)和制作幻灯片答辩的形式,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具体操作程度,还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而逐渐提高学生基本的科研素质。

在此模式下,和传统以教材为中心的讲授相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增强。在以往教学中,学生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不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入“牵引式教学”模式,可打破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授课形式,通过分析讲解研究生学习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再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或工具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势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增强。

二、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的主体,选择合适的教材是课程建设的关键。作为全国最早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之一,随着我院承担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多,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同时我们不断关注信息技术前沿技术的进展,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信息技术教学讲义和课件。在此基础上,于2012年编著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材,并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该教材已在本院371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教学中试用。

1.教材编写思路

考虑到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在基础培训阶段体现的特殊性,如学生专业分布不一致性、知识水平不尽相同等。在教材编写中遵循如下思路:教材内容紧跟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前沿,尤其关注的是计算机应用学科层面;适合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同时方便自学和查阅;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教材讲求实用性,紧扣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需求,如科研数据处理、查阅资料等。

2.教材特色

本教材最大特色是内容创新、兼顾基础,教材内容更符合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的计算机教学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不同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性普及教学,其应该有自身的教学侧重点。所以,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所选内容应该能够服务于学生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

以本教材的第三部分“提高篇”为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基本技能。教学内容包括制作Excel图表、Excel中的统计函数、数据透视表,这部分内容的难度在传统计算机教学基础上有所提升,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在以后的科研中自如地利用各种函数来处理数据,在此基础上,对于处理的数据,能够制作各种满足论文需求的图表。VBA编程基础、宏的创建、编辑、录制、运行和加载,这些内容也是添加的部分,经过对学院培养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专业分布统计后,发现大量理工科和部分文科专业学生都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处理大量的数据。通过学习VBA,能够自动来完成需要手工完成的大量任务,从而节省工作时间。信息检索原理、信息检索途径、信息检索语言、中文数据库及其检索方法、外文数据库检索,这部分内容是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打基础而增加的内容,论文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大量地阅读和学习他人文章,才能产生研究灵感,最终做出自己创新性的成果。

此外,本教材兼顾基础,教材第一、二部分涉及信息技术相关的主要概念和原理性的内容以及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考虑到面向的教学对象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因此,在基础内容和操作学习中,本教材的定位略高于一般性计算机基础教材。

三、教学考评

目前大多数课程考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和出勤)占总成绩的20%-30%;另一部分是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80%。这样,学生为了得到高的分数,往往出现死记硬背,为了得分而出勤,学习重点落在闭卷考试上,导致教学效果差,不利于学生平时知识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挖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考核方式进行改进。

为了克服传统考核形式的弊端,学院从本学期开始试行新的考核标准,即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而提交研究报告和答辩占总成绩的80%。研究报告严格依照科研论文的格式,内容为研究生本专业的某个研究热点,具体包括:研究热点综述和学生自己提出的创新或想法。具体实施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答辩幻灯片,对其研究报告进行阐述。采用这种考核方式,更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能力、思考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于基本科研能力的锻炼也起到很大作用,如论文检索和论文撰写等方面。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科学研究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一种“牵引式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有效改进和补充,同时在分析学生需求和教学实践基础上,编著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教材。为了提高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们将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模式,不断修改和完善教材中的内容,为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教学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田阡,熊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培训模式探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11,38(4):151-157.

[2]刘丁,窦文阳.计算机与信息技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

[3]王小明,刘丁.计算机专业本硕博多层次互动式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0):104-106.

上一篇:计算机工程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应用专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