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范文

时间:2024-04-17 11:29:58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篇1

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设置和安排,同时采取有效的教学保障措施,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本文结合省内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经验,探讨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必要性,以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具体结构,并对教学保障措施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

教学保障措施;酒店管理类专业;高职院校

为了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设置。我国的酒店行业发展非常迅速,餐饮市场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湖南又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省份,旅游产业不断壮大,旅游高等教育也随之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通过科学的设置酒店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并采取相应的教学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酒店管理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湖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1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目的在于提高酒店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扭转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开展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学[1]。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朝阳产业,而酒店业又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现实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出现了供需错位的问题,根据对酒店管理类学生的就业去向进行的初步调查发现,尽管当前省内开设酒店管理类专业的高职院校较多,也培养了较多的相关人才,但是很多酒店管理类学生在结束实习、正式就业时往往会离开该行业,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这样导致省内很多酒店餐饮业只能雇用学历层次较低、综合素质较低的员工,酒店餐饮类人才出现供不应求、供需错位。这对湖南省积极建设旅游大省的目标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影响了湖南省酒店餐饮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高职酒店管理类学生转行、离开企业的原因很多,包括眼高手低、不能适应企业需要、专业水平较低等原因,这也暴露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2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理念

设置课程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完成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将教学内容搭建起来,因此课程体系是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的总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理念为核心。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与省内高星级酒店及餐饮连锁公开展了长期校企合作,根据合作企业反馈的相关问题,本文对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进行了分析。第一,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迁移能力、上岗能力作为课程体系设置的目标,以职业能力、知识结构、职业素质为培养要素,通过课程体系设置来提高职业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学生主要就业的行业包括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大中型酒店、餐饮连锁企业。就业岗位可以分为3个体系:①职业迁移岗位。餐饮连锁企业、大中型酒店中的高端管理和服务岗位。②晋职岗位。餐饮连锁企业、大中型酒店的部门经理和主管。③入职岗位。餐饮连锁企业、大中型酒店的部门主管或领班[2]。第二,立足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面向一线岗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学生能够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进行掌握,了解酒店管理的各个环节,能够胜任酒店各部门的业务操作。第三,立足人才培养理念,以企业人才需求为依据,立足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根据企业的职业标准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3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

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实践为依据,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目标,构建酒店管理类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3.1基本素质课程

该层次为酒店管理类专业的公共课课程,主要包括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等课程,并包括军训和公益劳动。基本素质课程的设置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思想政治素质。

3.2职业通用能力课程

该层次课程主要为了培养酒店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酒店英语、客房管理与服务、前厅、餐饮管理与服务、酒店礼仪学、酒店公共关系学、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业概论、现代酒店营销学、服务心理学等。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开设与旅游与酒店有关的小语种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3]。

3.3职业综合课程

该层次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企业的职业能力需求和岗位工作任务直接对接,主要包括酒店管理综合实习、酒店管理专业见习、顶岗实习。

3.4专业选修课程

该层次课程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对职业综合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以酒店管理类学生的行业应用领域和就业方向为依据,将专业选修课程分为以下3个模块:导游与会展模块、行政管理模块、饮食模块。包括会展服务与管理、导游实务、旅游地理、形体训练、应用文写作、饮食营养与卫生等课程。以上4个层次的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由浅入深,将完善的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起来,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岗位需要[4]。

4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保障措施

在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之后,为了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保障措施。

4.1研究和改革课程教学方法

就业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导向,围绕就业这一核心开展各种形式的酒店管理教学研讨会,探讨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校内实践教学、课堂理论教学方面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要在教法研究、教学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方面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革。保障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层次教学的有序进行。

4.2进一步改革酒店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

湖南省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而现代酒店对相关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和行业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对酒店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保障知识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在改革中要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倾向,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3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高职院校可以对国外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式进行借鉴,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例如可以在教学中积极运用项目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构建灵活的课堂氛围,将专业课堂与当前湖南省酒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保障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和创新素质[5]。

4.4构建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教学相适应的教材体系

当前有很多出版社都出版了高职酒店管理类专业的相关教材,但是这些教材质量良莠不齐,不能完全符合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一些出版社和编者为了控制出版时间,导致教材具有较差的适用性,教材质量得不到保障。加之一些编者缺乏高职任课经验,所编定的教材理论性过强,不能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一些教材编写者认为高职教育只是低层次的本科教育,在编写教材时只是对本科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压缩和简化。高职教育必须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应该将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建立起来。

4.5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根据高职教育本身的特点,应该积极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可以为内部教师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不断提高酒店管理类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同时也可以大力引进酒店管理行业中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补充教师队伍。院校可以在校内设立实训室,同时教师也可以设立个人实训室,既可以对学生进行项目训练,改善教学方法,又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平。高职院校也要在工作待遇、薪资待遇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酒店管理行业的更新速度很快,高职院校可以聘请具有更强的实践经验、了解酒店管理行业发展新动态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6]。

5结语

高职教育应该体现应用性、职业性,将酒店管理类学生培养成为企业、行业需要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酒店管理类专业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并采取一系列的教学保障措施,使酒店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够夯实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作者:曾玲芝 单位: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袁敏,唐德彪.酒店旅本实习生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研究[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5(06).

[2]谢强,刘国敏.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利用率提升浅析[J].科技视界,2016(01).

[3]赵振宽.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沟通学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2).

[4]吴惠.试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2).

[5]杨万娟.酒店行业用人需求调查与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2).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篇2

为了保障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水平,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实施了院校审核。2009年英国开放大学的院校审核是衡量英国开放大学质量以及支持服务水平的重要指南。建立我国开放大学外部质量监督机构、保障教学质量,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和办好开放大学的要求的需要。本文通过介绍2009年英国开放大学院校审核程序以及审核报告的基本情况,提出建立我国开放大学有效的质量保障监督机制,以及完善支持服务体系、学科和支持服务研究等建议。

【关键词】 英国;院校审核;质量保障;开放大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1)12―0021―04

院校审核(Institutional Audit)是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针对英国高等教育院校(主要包括英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的学术标准、获得学习机会的机制、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策略、学术标准、获得学习机会信息准确性等进行审核并公布于众,以确保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和鼓励持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质量监督制度。英国高等教育院校只有通过参加院校审核并获得相应评价,才可成为英国社会以及公众认可的大学。2009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对英国开放大学进行院校审核,并给予较高评价(结论是confidence)。英国开放大学的院校审核对于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和促进高等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建设中的开放大学教育质量保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英国开放大学院校审核程序

以及审核报告的基本情况

院校审核是以证据为基础的,由英国的同行专家实施的一种审核形式,院校审核重点不是直接评估高等教育院校学科的教育质量,而是评估高等教育院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该审核强调的是以学生、学生的学习为核心。2009年3月,英国开放大学的院校审核专家由苏珊・布赖克女士、安德鲁・当汤教授、杜肯劳森教授、桑得拉・密得汤女士以及审核秘书莎拉・威尔汉姆女士组成。

(一)院校审核四个阶段

1. 准备阶段

在院校审核正式开始之前,英国开放大学必须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召开预备会议,磋商审核的整体结构和内容。会议目的在于划分审核的范围及讨论英国开放大学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和审核专家组的合作,确保英国开放大学介绍与审核程序相一致,确保文件真实性,文件应建立在内部质量管理的原有材料基础上,而不是为审核而特意准备的,讨论教学质量信息相关事宜,确定审核调查和总体调查的原则。

2. 简单调查

一般院校审核主要包括简单调查和审核调查两部分。简单调查在审核调查5周之前进行,历时3天,审核专家组将在此期间收集英国开放大学已有资料的附加信息,考虑审核调查具体细节,提出调查计划,在简单调查期间,英国开放大学只要给出简单电子版审核材料即可。简单调查为审核专家组提供全面理解院校及其学术标准和质量保证管理的机会。

3. 审核调查

审核专家组于2009年3月23日至27日对英国开放大学实施院校审核,审核调查持续5个工作日,审核专家组依据调查计划实施审核调查。审核专家组通过走访英国开放大学教职工和学生,以学术规范体系(The 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为参照点,审阅大量相关文件资料,重点关注与院校学术标准和质量保证的管理相关的文件,对院校质量保障方法、院校质量保障程序和学科层面运作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注意内部课程和奖励评价的效力,审查院校对高等教育资格框架、行为守则和学科基准的执行状况,选择相关的学科调查以及审查英国开放大学所公布的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关注课程规范、课程质量的要求和学生真正达到的水平,不仅要关注学术成果,还要注重学生的培养方式和学习机会等。在结束调查时,审核专家组会同院校方的高级官员共同讨论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并追踪调查在审核中产生的、有必要继续关注的问题。

4. 院校审核报告

在审核结束后的两周内,审核专家组将审核结果通过信函送交英国开放大学,信函的内容包括审核过程中的发现和建议。在调查过后8周之内,专家组向英国开放大学提交报告草案,报告草案包括三个部分:针对一般公众的,尤其针对准备择校的学生的一份概述报告(summary);一份针对专业和非专业读者的审核报告(report);一份针对专业读者的附件(annex),附件给出更多审核结果的细节。英国开放大学通常会基于事实对整个报告草案进行必要的修改,最终的报告将在QAA网站上公布。在报告的结尾,审核专家组就英国开放大学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做出评判,并提出改进建议等。

(二)2009年英国开放大学院校审核主要内容

2009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对英国开放大学院校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7个方面。

1. 英国开放大学审核结论

通过充分地调查,审核专家组得出审核结论:基于该大学对证书、学历、学位的学术标准的出色管理水平而在现在以及未来具有合理理由对其保有信心(confidence);基于该大学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的质量和出色管理水平而在现在以及未来具有合理理由对其保有信心(confidence)。

2. 关于提高质量措施的问题

审核专家组认为英国开放大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例如提出“质量提高策略措施”等,其中的突出事例包括建立优秀教学中心以及通过课程开放学习(Open learn)提供网上学习资源的规定等。虽然英国开放大学已经意识到提高质量制度的需要,并采取了具体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形成策略性和系统性的提高质量的制度。

3.关于研究生培养的问题

审核专家组认为在研究生手册以及网站上提供的研究生课程管理以及实施程序规定非常明确,通过基于网络的博士技能项目,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进行有效的支持服务。审核专家组认为该大学的研究策略在学院或者系部统一制定并且比较完善,研究生课程标准、质量的管理、研究生课程程序以及实施过程是有效的。

4.关于提供信息的问题

审核专家组认为英国开放大学采取印刷品以及网站等形式提供相关信息,内容广泛,学生也认为公共材料以及指南内容提供了该大学的详细说明。审核专家组认为该大学提供的关于教育规定以及证书、学历、学位标准的质量信息是准确和可信的。

5.英国开放大学的优秀实践

审核专家组认为英国开放大学在下列领域的实践是突出的:对于发展、监督、审核课程以及证书、学历、学位等的管理流程清晰并且具有操作性;提供了高质量的课程材料以及采取了有效的课程团队措施;将研究和学习结合紧密,其中部分内容已经在其他的院校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用技术传送信息以及在线支持服务,采取比较灵活和分散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之家(Student home)以及导师之家(Tutor home)而著名;优秀学习中心的工作产生了跨院校的影响。

6.英国开放大学的完善建议

审核专家组认为英国开放大学在下列领域应采取进一步措施加以完善:持续地关注学校的学术管理结构,尤其关注学校中层的委员会的透明度以及有效性;使学生代表能够阅读到外部审核报告的全文;持续深度地分析收集到的内容广泛的管理信息,系统地使用这些信息,用于质量策略分析、学术发展以及质量提高;采取更加广泛的措施,告知学生基于其反馈而应采取行为的建议;授予权利、支持和培训学生参加学校各种委员会,包括专业委员会;确保学生达到课程以及证书、学历、学位水平;促进实施系统和策略的措施,提高质量等。

7.关于院校审核参考点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供证据,支持发现内容,审核专家组检查英国开放大学的学术规范体系应用情况,但是在高等教育提供的学术专业标准中可以存在多样性以及创新性。审核专家组认为英国开放大学在管理学术标准和为学生提供教学质量的机会时充分考虑到了该学术规范体系的规定。

二、启示和思考

英国素有“现代成人教育发源地”和“世界继续教育之乡”的美誉,英国开放大学是国际一流的高等远程教育机构,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楷模。我们考察2009年英国开放大学院校审核的结论,可以看出审核专家组对英国开放大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审核和评价是具有信心的(confidence),该结论是审核评价中的最高等级。但是我们也看到审核专家组在充分地肯定了英国开放大学5点优秀质量保障措施的同时,也提出7点建议。可见,英国开放大学的质量保障体系也并非是尽善尽美的杰作,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的。英国开放大学院校审核以及经验对建设中的我国开放大学的质量保障具有启示。

(一)我国开放大学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监督机制

英国开放大学不仅通过其内部质量监督机制来保障其教育质量、提高支持服务的水平,而且与英国普通高校一样,参加由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组织的校外(中立第三方)审核和监督,即院校审核。这是与英国开放大学的定位具有密切关系的,即英国开放大学首先是一所大学,具有和其他普通大学一样的属性,然后才是一所采取开放远程教育的方式提供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的高等教育机构。英国开放大学在学科建设、研究能力标准方面的需求与普通高校一样,也遵循同样的审核标准。院校审核是由非官方的、中立的第三方组织的专家同行进行质量监督,中立的第三方提供的审核报告通常评价客观、公正性强,对于增加英国公众对英国开放大学的信心以及质量可信度最为重要。通常认为,英国开放大学有效的质量保障压力有两个:一是英国开放大学内部质量监督机制,二是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的院校审核,即外部质量监督机制,甚至外部压力更大些。如果缺少这两个压力,所谓的质量保障体系也就形同虚设。

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保障和持续地提高中国开放大学的教育质量是开放大学所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我们强调质量保障的关键是有效性,质量保障是维系中国开放大学信誉的基础,而质量保障的监督机制是维系中国开放大学质量生命的关键。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我国开放大学未来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保障我国开放大学具有大学属性,具有学科建设、研究能力,并与普通高校一样参加同样的质量评估和考核是我国开放大学有保障地和持续地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的关键所在。我国开放大学必须建立以内部监督为主,外部监督为辅的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特别是外部监督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我国也应建立受政府委托的类似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那样的民间专业评估机构,定期或者非定期针对中国开放大学进行院校审核。同时应适用与普通高校一样的学术标准,及时地公布我国开放大学质量评估审核报告,获得公众的信任以及支持,确保我国开放大学学生的课程和证书、学历、学位水平与普通高校的一样,我国开放大学才可以实现与普通高校间的学分互认,真正地与普通高校建立学分立交桥。只有这样,我国开放大学才具有真正的大学属性,才能建立中国开放大学的品牌。

(二)我国开放大学必须建立有效的支持服务体系

从英国开放大学院校审核报告中可以看到,英国开放大学的支持服务是极有特色的。学习支持服务不仅提供适于远程学生学习的课程材料,而且课程材料质量较好,同时课程团队资源运作机制有效。他们建立了“学生在有支持服务的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的模式,为了适用该种模式,进行了课程资源的建设,并且学业和非学业支持服务也很有效。他们所建立的适应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包括:设立就近的学习中心,使用教育技术传送信息以及在线支持服务,采取灵活和分散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之家(Student-home)以及导师之家(Tutor-home)而著名。根据2010年8月18日最新公布的《全英学生民意调查(the National Student Survey)》,参加调查的93%的英国开放大学学生表示他们满意课程质量。在此次调查中,全英共152个高等教育机构、113所继续教育学院参加,英国开放大学共30,351名学生参加此项调查,比2009年的9,118名学生多了21,233名。从2005年参加此项调查以来,英国开放大学一直名列前茅。

我国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相比,最具有特色的除了学科建设外,应是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也必须构建适应我国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而围绕这一学习模式,需要设计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并建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供高水平的课程学习材料,同时必须建立我国开放大学课程资源建设的团队和有效机制,制作符合我国学生学习特点和需要的高水平课程资源。更要建立学业和非学业的学习支持服务团队,二者密切配合,管理和支持服务的重心下移到学习中心,充分地发挥技术传送信息以及在网上提供支持服务的便利和优势。支持服务必须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学习支持服务的特色以及优势也应成为我国开放大学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最具有特色之处,我国开放大学学生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满意度也应是最高的。

(三)我国开放大学必须注重对学科建设和支持服务的研究

英国开放大学的学科建设以及支持服务的研究是保障英国开放大学的学术地位以及学术话语权的关键所在。没有学科研究作为基础的大学是没有根基的,学习支持服务也将成为无源之水,同时学生支持服务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保持英国开放大学特色的重要实践和理论支撑。但审核专家组也认为,英国开放大学虽然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保障质量,却没有形成策略性和系统性提高质量的措施制度,这也是英国开放大学在2009年院校审核中的遗憾。

我国开放大学的质量保障必须是以学科研究和支持服务的研究为基础的,学科研究是大学教学的基础和质量保障的核心内容,支持服务研究是我国开放大学的特色,也是质量保障的关键。同时,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适用我国开放大学的策略性和系统性提高质量的措施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必须是以持续的研究作为基础。研究将成为我国开放大学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开放大学必须建立学术管理的结构以及机制,持续而深度地分析与收集内容广泛的管理信息,并系统地使用这些信息,用于质量策略分析、学术发展以及质量提高。还要有一套促进实施系统和策略的措施,提高质量,确保学生达到课程以及证书、学历、学位水平,授予学生权利,支持和训练学生参加该校各种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活动应更加主动和制度化。

综上所述, 2009年英国开放大学审核结果再次证明英国开放大学是国际一流的高等远程开放教育机构,英国开放大学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和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的措施是有效的,对于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质量保障,特别是在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监督机制、支持服务体系、学科研究以及支持服务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眼参考文献?演

[1] Handbook for Institutional audit: Eng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2009.

qaa.ac.uk.

[2] Institutional Audit, Open University March 2009, p3. qaa.ac.

uk.

[3] 虞晓东,李建伟. 近十年英国成人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 继续教

育研究,2010,(6):33.

[4] unistats.direct.gov.uk/uniSearchResults.do.

收稿日期: 2011-09-30

作者简介:张胜利,在读硕士,副教授,西英格兰大学访问学

者(国家留学基金委)、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法学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篇3

一、加强高校教学纪律管理的意义分析

保障高校教学的课堂纪律管理是实现高效教学质量的重要操作手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等教学院校实现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保障高校教学纪律的提升需要教学内容的优化管理,教学评价手段的创新建设,对学生个性特点的把握,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等多维度因素的协调,在课堂教学纪律的管理中实现高校教学任务的达成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高校课堂教学纪律的管理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额核心环节之一,对高校课堂教学纪律的管理不仅仅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教学质量的实现,还能够在教学客观要素的协调发展中实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有效的教学管理能够帮助老师明确个人的教学优势,在教学实践的检验中寻求独具自我个性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中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案,在新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高校领导层的教学方案提供参考意见。

为实现高效课堂纪律管理水准的提升,高等院校需要依据现实情况采用积极的教学措施,改善教学条件,在教学课堂纪律规范的提升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职员工依据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帮助教学管理人员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课堂纪律管理制度,在教学质量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中优化教学管理,为教学的行政管理提供更具科学性的数据支撑,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中实现高等院校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高校课堂教学纪律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现状

在单一价值取向的传统教学理念中,高等院校的纪律教学表现出明显的重规定轻人文价值理念的范式,但依旧被学生,家长长期的遵循其价值理念。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的今天,学生的价值观念表现出更多的个性化色彩。在数据调查中,学生普遍性的认为目前的教学纪律管理对学生的个性自由有一定的制约影响。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标新立异与自我个性的表达,对于这一种类型的教学主体来说,最为理想的高校教学纪律管理模式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新型的教学特征与教学诉求为高等院校的课堂教学纪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挑战。

(二)教学需求与内容表达不均衡

在单一化,封闭化的传统纪律教育内容实践操作中,由于其操作的简便性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但是随着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传统的单一性纪律教育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经过详细的实践调查表示,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高校的纪律教学内容仅限于校级校规的传达,只有部分高校的纪律教学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纪律教学内容的创新性缺乏,缺乏时代性与实用性。所以,传统高校纪律教学内容的僵化与落后,导致学生产生逆反甚至是抗拒心理,不愿意配合学校的纪律学习,失去纪律学习的兴趣与内在动力。

(三)管理队伍素质欠缺

高校的纪律教学管理队伍不仅仅包括教职员工,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实际上,只要是出现在高校生活范围内的任何一名工作人员都属于纪律管理队伍的一份子。所以,只要是参与高校管理的工作人员都有权利与责任参与高校的纪律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校教职员工的职业素养,道德规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由于高校的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个人的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素养道德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在实际的高校纪律管理内容中,大多数教职员工的纪律意识淡薄,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过分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功利色彩。所以,开展多元化的高校课堂教学纪律内容需要提升教职员工的专业素养,在高校纪律管理队伍的质量提升中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加强高校纪律的操作方式

(一)树立多样化的高校纪律管理理念

高校的纪律管理理念需要采用多样化的价值体系,高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关注学生的文化课程教学,需要加强学生的意识文化教育,鼓励学生广泛的接触与学习来自世界不同地域的价值观念,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在具体的高校课程纪律教学中,积极吸收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寻求学生思想上的自由,眼界的开阔,在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观念中落实高校的纪律教学。

(二)践行纪律教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有效的推动高校课堂纪律教学需要践行纪律教学的基本操作理念,在强化学生对高校纪律教学的认同感中培养良好的纪律精神。明确的高校基本教学理念主要包括树立高校纪律教学的权威性,让学生愿意参与高校的纪律教学,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纪律理念,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纪律教学培训与考核,让学生的在高校纪律操作规范的遵守中自觉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指导。

(三)完善高等教育纪律制度建设

完善的高等教育纪律制度建设是推进高校纪律管理的前提条件,纪律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高校纪律制度调整的内容与方式。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出发,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减少不必要的形式主义与教条主义,在高校课堂纪律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进行及时的调整与规范。其次,高校纪律制度的调整规范中进行适度的制度创新。目前,高校的课堂纪律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所以,创新高校的纪律制度创新能够符合当前的纪律发展。完善的高校课堂纪律制度的建立还需要奖惩制度的配合实施,在奖惩措施的实施中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奖惩措施的创新实施中,

需要注重奖惩的操作灵活性,在物质奖励的基础上也可以采用一定的精神措施。与此同时,奖惩措施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素质进行具体的操作实施,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奖惩方式,充分调动学生配合纪律工作的操作积极性。

结束语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rom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urchase management practice”course status and goal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deas, leading to curriculum reform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measures of the success of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reform; safeguard measures

1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地位和目标

1.1 课程地位

随着采购对企业贡献的不断增加,企业对采购管理越来越重视。所以在采购人才培养和需求方面,加大了对采购人员现代采购管理理念和现代化实用技能的要求。高职院校是企业补充现代采购人员的主要途径之一,理所当然对《采购管理实务》这门课程的开设和学习显得非常重要。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采购与供应实践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从整体上具备对采购与供应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初步掌握,熟悉企业采购的流程,具备从事采购员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及相关的职业技能。

1.2 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包括:会准确地填写采购申请单;能科学、合理地编制采购计划;能正确选择预算方法编制采购预算;能分析采购环境的各种因素;能够对采购市场进行划分;能运用供应商开发与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评估指标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能够做好采购谈判准备并进行谈判;能够正确评估采购合同的风险;能够进行采购合同审核;能够正确分类不同的采购绩效评估方法;能够设计采购绩效评估的相关指标。

(2)知识目标包括:掌握经济订货批量计算公式;掌握价格分析相关原理;理解影响采购价格的因素,了解采购价格确定的方式;掌握采购申请单编制的流程;掌握MRP原理;掌握物料计划编制的流程;熟悉采购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流程;掌握市场结构的构成;掌握供应商考评的基本方法;了解采购谈判收集资料的范围及内容;了解谈判步骤及谈判的技巧;掌握合同签订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采购合同管理流程和采购合同审核措施;掌握采购评估的各项指标;掌握采购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手段。

(3)素质目标包括:通过实战演练、现场体验、案例分析等课程安排培养学生自信心;通过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通过实训项目组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角色扮演、项目组分工合作等活动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具备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通过设置项目中的出错、意外、突境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变通力和灵活性。

2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思路

本门课程设计思路应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学科体系,根据企业采购管理和工作任务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凸现实践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特色。其教学过程设计可以采用:“任务/案例引入――学生团队成员分配工作/讨论任务――学生分头准备、老师指导监督――小组汇报――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课后反思深化”的方式进行。

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分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进行。在内容选取上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采购管理人才为目标,强调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适用性;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开发思路,针对采购管理工作岗位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对工作岗位的针对性;兼顾现代管理思想,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现代采购管理理念,强调教学内容对社会发展的先进性。

2.1 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改革思路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采用单元模块化教学,将采购管理工作划分为采购认知、采购计划与采购预算编制、交易条件控制、供应商管理、采购谈判与合同管理、招标采购、其他采购操作、采购风险控制和采购成本与绩效管理九个单元任务。在每个单元之后都配套有相应的实训任务,教师可以灵活的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生分阶段或集中完成。

本课程在改革过程中应结合地区产业特点,依托物流师、采购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采购员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构建课程内容,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内容设计。精心选取在工作中遇到的典型任务,形成教学模块和经典案例,充分体现本门课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2.2 在实践教学中实施的困难与改进建议

(1)在小班教学条件达不到的情况下,可以只对采购方向的学生就本门课开设小班教学,其他物流方向的学生可以合班上课。这样既重点保证了采购方向学生学习的质量,又拓展了其他方向学生的知识面,也缓解了师资教学条件的压力。

(2)针对企业采购岗位人员有限,实践课实施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实行轮岗制,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有采购现场经验的学生以现身说法,来帮助其他学生获得现场体验和模拟技能的提升。

(3)针对在实践环节难以展开集中教学和考核问题,可以灵活设置考核模块,将考核分为现场操作和模拟描述两种大的方式进行。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体现学生的能力水平。

3 对《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进行的尝试和探索

3.1 教材的选用和编写要符合现代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已经发现其本身存在的问题,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单元模块化教学,而很多教材已经陈旧过时,教师面临没有合适的可选用教材的压力,促使很多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自发编写教材。但是,编写的结果并不理想。原因是他们缺少企业现场的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所以,笔者认为要选好教材,前提是要有好的教材可选,就要必须从教材的编写抓起,其中的关键是要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就是学校要和企业紧密合作开发编写教材,尤其在教材的案例教学中,可以由企业的资深人员参与进来,编写最新的实用案例。同时,对整个教材的结构、逻辑、内容和简明实用性做好把关和审核。

3.2 在教学方式上科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理论课教学当中,要求老师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组织课堂内容,以情景教学、视频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完成任务驱动、单元模块化教学内容的组织,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把企业的利益和自己的能力提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在实践技能教学中,要选在实训室或就在企业现场进行,这就要事先取得合作单位的高度支持和配合。由于采购要涉及到和供应商的沟通交流、协商谈判、签订合同,不可能做到现场有较多学生的参与。所以可以请采购部门的负责人或主管把一些典型的采购事例编写成经典的采购案例,供老师和学生在理论教学中通过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最终获得采购岗位上的相关技能,以达到实践教学目的。或者通过录像的方式,录取采购谈判现场、招标采购过程相关视频,供师生观摩学习,同样可以获取现场经历和相关能力水平的提升。当然,这其中会涉及采购方和供应商的一些机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但也不失是一种方法。

3.3 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保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和落到实处

一般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就会开设这门课的学习,在每年暑假会有为期2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在正常学期内被派出去进行工学交替式学习,在企业内进行现场学习1~3个月。校方要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方案,并同步派老师跟踪做好相应的指导方案。另外,指导老师要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做好沟通和协商,安排好学生在此期间的调查任务和学习任务。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教会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4 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成功的保障措施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服务企业一线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和企业对基层人员的需求紧密联系。所以,其课程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和企业合作的程度。在这方面,上海商学院校企合作的成功,很值得借鉴。

例如上海商学院采用五定模式――定目标、定模式、定规章、定学生数量、定学生去向,与“好又多”的合作,为其培养门店店长。双方约定以工学交替为课程计划,以过程性、多元评价为评估标准,以企业承担全部学费和奖学金为管理和激励措施,以择优录用为岗位就业原则,来达到合作目的。其中“五定”模式的制定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学校专业定位的准确性,实质性地促进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密切了学生学习与就业的联系,实现了学校育人和为社会服务的宗旨。这样的校企合作才是有效的、成功的。

因此,《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的成功,也应在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前提下进行才行。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第一,必须或尽可能的实施小班教学,尤其在实训环节。这个措施看起来很容易做到,但是不少院校经常以节约教学成本或师资不足为借口而安排合班教学,所以实施起来并不是那么顺利。从长远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来看,这个措施迟早会得到校企双方的支持和保障的。

第二、高职院校要与合作企业密切联系,高度配合。企业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以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依据的。所以带有很大的随机性,需求旺季大量需要和接受实习学生,淡季可能一个实习生都不要。所以学校理应要先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理解企业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合理的要求,同时灵活安排和调整课程的教学计划。

第三、签订科学严谨的校企合作协议,包括对学校、学生、教师及企业的利益问题。校企合作应当以“双赢”为合作目的,校方应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能为企业带来什么?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经费又从哪里来?同样企业也应清楚地明白自己能为学校带来什么?自己的需求又是什么?利润从哪里来?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基本条件是:具有正确的校企合作教育理念,互相了解合作单位的类型与目的,具有彼此合作的利益点,具有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具有“双师型”的教学力量,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资金保障,具有与培养目标一致的首次就业岗位。明确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基本条件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基本前提。

第四、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特别是社会实践、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教有所得,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为企业输送一线员工,其管理制度应该接近于企业管理制度以“严”为标准,同时应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管理特色,以“科学合理”为标准。

总之,本文就《采购管理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思路,提出了对本门课的改革尝试和探索,以及改革成功的保障措施,期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成功改革以启示。

参考文献:

[1] 王艳丽,陈军须,都继萌. 高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1):53,63.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篇5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保障;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253-02

知识经济的发展、教学资源竞争的加剧、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给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高等教学质量问题备受关注。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任,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和灵魂,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教育部以及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各类教学评估工作是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在宏观方面进行的监控与评价,有力地推进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高等学校内部也应该相应地建立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内涵

教学质量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对教学质量的不同理解和把握”。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质量进行了界定或说明,其中有以下两种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其一,教学质量是指教育所提够的成果或结果(即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满足教育目标系统所规定标准的程度;其二,教学质量是指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及价值观与人类和环境的条件及需要相关的程度。一般将教学质量定义为:教学质量是指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学生的发展变化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以及不同的公众对这种发展变化的满意度 [1];而“监控”是以某种技术手段为工具对实体施以外部作用的过程,教学质量监控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政策性行政技术为手段对教学质量的过程、效果实施外部作用的活动过程 [2] ;“保障”则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因素,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还包括校外(社会)办学环境和条件 [3]。

因此,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保障体系就是把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所有因素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能够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有效的整体,并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管理实施监控、评价和及时调控的活动过程。

二、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关系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继续加快,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保障体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处理好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观念。”要求“高等学校要根据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优化教学过程的控制,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和认证机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的质量监控指标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科学、完整、运行有效,特别是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有得力的监控设施。可见,在中国现有发展条件下,建立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对于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教学和管理效能,提高办学水平,意义十分重大。

三、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内容

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是对高校内部教育系统进行监督和控制,主要由教学约束与激励机制、教学过程监控体系、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教学信息反馈体系等组成。

1.约束与激励机制。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是一个与多种因素相关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取得高效,必须建立相应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一方面,通过完善和严格执行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如制定《教学工作规范》、《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等制度,在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管理与教学活动中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机制,自觉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具有导向性作用的激励政策与措施,如举行“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制定《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教学优秀奖评选办法》等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过程监控体系。高校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设立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学院领导、教学督导员等组成教学质量监控队伍,通过听课评课、期中教学检查、座谈、学生评教等各种形式,加大监控力度,检查和监督教学各个环节的秩序和质量,并在对监控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促进广大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和规范教学管理。

3.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校内教学质量评估是实施内部质量监控的有效方法,学校应该有适合本校的合理规范的质量标准。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新形势,应该加强对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这种体系应该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体现大众化的特征,适应国家化的要求。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以评促建,重在建设,通过评估为教学主客体的自我反馈调控提供直接的依据,为决策咨询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增强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4.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教学质量评价的信息是整改和建设的重要依据,真实有效地采集教学质量信息是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前提。信息的采集和反馈有多种渠道,如通过随堂听课直接获取课堂教学的第一手材料;通过组建学生信息网等及时掌握教学动态,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通过教学信息反馈,认真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另外,毕业生就业率也是评价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人才市场上,毕业生是哪所大学毕业的、学的什么专业很重要,就业率是社会对教育质量的检验。建立由毕业生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和校友组成的毕业生信息网,反馈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估、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对高校改进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使学校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全社会的要求,是高等学校的责任和教育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所有与高等教育相关的人员,包括大学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政府教育厅行政部门等的行政官员,应该共同承担责任,积极参与,全面提高大众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内容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采取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努力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名师引进力度。扩大教师培养规模,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快提高青年教师的培养层次。努力形成鼓励广大教师安于教学、热心教学、投入教学的运行机制。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必须做到课前认真备课和准备教案。学校通过网络等手段公布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要适时检查教师的教案和备课情况;教师要注重教学研究,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并通过教改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水平。

2.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优良校风、学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要将学风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促进各具特色的良好学风的养成。开展主动活泼的学风建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校、院、系齐抓共管,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努力良好的教学环境。要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要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3.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新建一批学生公寓、食堂、教学楼、实验室等,保障基本的教学条件。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鼓励使用优秀新版教材。建立科学的高等教材编写、评价和选用制度,鼓励编写具有特色的高水平教材、讲义,防止教材编写上的低水平重复,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

4.改革课程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不仅要进行内容更新和改革,还要进行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即课程体系优化和系列课程的整合。改变过去各门课程划分过细,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推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要把当前国际通用的基本知识和法规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同时增加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教材。充实高等学校教材的内容,大力推广双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大力推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针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与“精英高等教育”学生的差距,教师应该付出更大的努力,让课堂重新成为最吸引学生的地方。

5.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学手段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CAI课件等教学手段的作用,推广网络教学。同时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校内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创新活动,参加前沿课题的研究,尽早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教学管理部门是校内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直接执行者,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化建设,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主动、科学、高效地为教学服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曹大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2,(9).

[2]丁增富,葛信勇.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2004,(3):47-49.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篇6

我园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小学附设幼儿园。幼儿园占地面积132㎡,户外活动面积500㎡。现有教学班2个,配有录音机、电子琴,为孩子配备了适合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大型户外和室内玩具。幼儿园实行了隔离,在教学及活动区加了防护栏。取得了办园许可证。

二、安全卫士方面

1、我园建立安全防护、检查和卫生保健制度,并落实到岗到人。按规定对幼儿、用具、玩具等进行消毒。

2、对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有传染病防控制度和应对措施,发病率低。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对突发事故有预案和防控措施。 

3.措施落实,保障有力。幼儿园均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满足幼儿需要;定期开展幼儿体健检查;定期对幼儿教室、活动场所、生活游戏物品进行消毒;制度性、常态化开展幼儿安全教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4.及时记录,资料齐全。教职工健康证、安全教育和安全卫生检查记录、教职工和幼儿体检档案、消毒记录、食品留样等工作过程性资料,都做到及时记录并整理归档。

三、保育教育方面

1.幼儿为本,保障活动时间。大部分幼儿园能按照《幼儿园操作规程》规范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幼儿特点的室内外游戏活动,能保障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

2.遵循规律,注重习惯养成。各幼儿园都能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开设课程,制订幼儿教育活动计划,教育内容做到全面性、启蒙性、综合性和衔接性相结合,把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融入在日常幼儿教育和幼儿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都能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保教内容、方法。

3.尊重幼儿,师生关系融洽。督导评估过程中,未发现歧视、虐待、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现象。

4.创新模式,促进均衡教育。各幼儿园均能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幼教活动模式,丰富幼教活动载体,促进幼教均衡发展。

5.家长参与,形成保教合力。各幼儿园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膳食、安全和幼儿保教管理。设立了“家园联系制度”,建立微信群,设立“家长开放日”,举办亲子运动会,发放“幼儿学习内容”, 向幼儿家长宣传办园理念、办园优势和办园成效。

四、教职工队伍方面

1、合理配备人员,幼儿园教职工数量符合相关标准。与教职工签订聘用或劳动合同,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2.注重师德建设,强化队伍思想素质。各幼儿园开展了教职工师德教育,签订《师德承诺书》,落实师德考核评价,将师德考核与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绩效考核相挂钩。

3.重视业务培训,提高保教业务水平。各幼儿园能按学期制订教师培训计划,依托校本研训、远程培训、校际交流等平台,组织教师各种业务培训学习活动,互相听课研讨、撰写学习笔记和工作心得,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4.完善聘用手续,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多数幼儿园能按有关法律法规,与正式在编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与自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发放人员工资。

五、内部管理方面

1.加强组织保障,机构基本健全。幼儿园均实行园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幼儿园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2.执行财务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各幼儿园能按照财务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儿童膳食费做到专款专用,按月公式,账目清楚。年度财务有专门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出示审计报告。

3.规范招生,无入园考试或测查,无小学化倾向。家长参与幼儿园安全、保育教育等方面的管理。 

一、办园条件方面

我园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小学附设幼儿园。幼儿园占地面积132㎡,户外活动面积500㎡。现有教学班2个,配有录音机、电子琴,为孩子配备了适合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大型户外和室内玩具。幼儿园实行了隔离,在教学及活动区加了防护栏。取得了办园许可证。

二、安全卫士方面

1、我园建立安全防护、检查和卫生保健制度,并落实到岗到人。按规定对幼儿、用具、玩具等进行消毒。

2、对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有传染病防控制度和应对措施,发病率低。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对突发事故有预案和防控措施。 

3.措施落实,保障有力。幼儿园均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满足幼儿需要;定期开展幼儿体健检查;定期对幼儿教室、活动场所、生活游戏物品进行消毒;制度性、常态化开展幼儿安全教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4.及时记录,资料齐全。教职工健康证、安全教育和安全卫生检查记录、教职工和幼儿体检档案、消毒记录、食品留样等工作过程性资料,都做到及时记录并整理归档。

三、保育教育方面

1.幼儿为本,保障活动时间。大部分幼儿园能按照《幼儿园操作规程》规范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幼儿特点的室内外游戏活动,能保障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

2.遵循规律,注重习惯养成。各幼儿园都能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开设课程,制订幼儿教育活动计划,教育内容做到全面性、启蒙性、综合性和衔接性相结合,把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融入在日常幼儿教育和幼儿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都能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保教内容、方法。

3.尊重幼儿,师生关系融洽。督导评估过程中,未发现歧视、虐待、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现象。

4.创新模式,促进均衡教育。各幼儿园均能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幼教活动模式,丰富幼教活动载体,促进幼教均衡发展。

5.家长参与,形成保教合力。各幼儿园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膳食、安全和幼儿保教管理。设立了“家园联系制度”,建立微信群,设立“家长开放日”,举办亲子运动会,发放“幼儿学习内容”, 向幼儿家长宣传办园理念、办园优势和办园成效。

四、教职工队伍方面

1、合理配备人员,幼儿园教职工数量符合相关标准。与教职工签订聘用或劳动合同,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2.注重师德建设,强化队伍思想素质。各幼儿园开展了教职工师德教育,签订《师德承诺书》,落实师德考核评价,将师德考核与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绩效考核相挂钩。

3.重视业务培训,提高保教业务水平。各幼儿园能按学期制订教师培训计划,依托校本研训、远程培训、校际交流等平台,组织教师各种业务培训学习活动,互相听课研讨、撰写学习笔记和工作心得,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4.完善聘用手续,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多数幼儿园能按有关法律法规,与正式在编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与自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发放人员工资。

五、内部管理方面

1.加强组织保障,机构基本健全。幼儿园均实行园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幼儿园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2.执行财务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各幼儿园能按照财务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儿童膳食费做到专款专用,按月公式,账目清楚。年度财务有专门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出示审计报告。

3.规范招生,无入园考试或测查,无小学化倾向。家长参与幼儿园安全、保育教育等方面的管理。 一、办园条件方面

我园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小学附设幼儿园。幼儿园占地面积132㎡,户外活动面积500㎡。现有教学班2个,配有录音机、电子琴,为孩子配备了适合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大型户外和室内玩具。幼儿园实行了隔离,在教学及活动区加了防护栏。取得了办园许可证。

二、安全卫士方面

1、我园建立安全防护、检查和卫生保健制度,并落实到岗到人。按规定对幼儿、用具、玩具等进行消毒。

2、对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有传染病防控制度和应对措施,发病率低。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对突发事故有预案和防控措施。 

3.措施落实,保障有力。幼儿园均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满足幼儿需要;定期开展幼儿体健检查;定期对幼儿教室、活动场所、生活游戏物品进行消毒;制度性、常态化开展幼儿安全教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4.及时记录,资料齐全。教职工健康证、安全教育和安全卫生检查记录、教职工和幼儿体检档案、消毒记录、食品留样等工作过程性资料,都做到及时记录并整理归档。

三、保育教育方面

1.幼儿为本,保障活动时间。大部分幼儿园能按照《幼儿园操作规程》规范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幼儿特点的室内外游戏活动,能保障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

2.遵循规律,注重习惯养成。各幼儿园都能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开设课程,制订幼儿教育活动计划,教育内容做到全面性、启蒙性、综合性和衔接性相结合,把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融入在日常幼儿教育和幼儿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都能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保教内容、方法。

3.尊重幼儿,师生关系融洽。督导评估过程中,未发现歧视、虐待、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现象。

4.创新模式,促进均衡教育。各幼儿园均能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幼教活动模式,丰富幼教活动载体,促进幼教均衡发展。

5.家长参与,形成保教合力。各幼儿园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膳食、安全和幼儿保教管理。设立了“家园联系制度”,建立微信群,设立“家长开放日”,举办亲子运动会,发放“幼儿学习内容”, 向幼儿家长宣传办园理念、办园优势和办园成效。

四、教职工队伍方面

1、合理配备人员,幼儿园教职工数量符合相关标准。与教职工签订聘用或劳动合同,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2.注重师德建设,强化队伍思想素质。各幼儿园开展了教职工师德教育,签订《师德承诺书》,落实师德考核评价,将师德考核与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绩效考核相挂钩。

3.重视业务培训,提高保教业务水平。各幼儿园能按学期制订教师培训计划,依托校本研训、远程培训、校际交流等平台,组织教师各种业务培训学习活动,互相听课研讨、撰写学习笔记和工作心得,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4.完善聘用手续,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多数幼儿园能按有关法律法规,与正式在编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与自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发放人员工资。

五、内部管理方面

1.加强组织保障,机构基本健全。幼儿园均实行园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幼儿园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2.执行财务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各幼儿园能按照财务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儿童膳食费做到专款专用,按月公式,账目清楚。年度财务有专门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出示审计报告。

3.规范招生,无入园考试或测查,无小学化倾向。家长参与幼儿园安全、保育教育等方面的管理。 

一、办园条件方面

我园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小学附设幼儿园。幼儿园占地面积132㎡,户外活动面积500㎡。现有教学班2个,配有录音机、电子琴,为孩子配备了适合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大型户外和室内玩具。幼儿园实行了隔离,在教学及活动区加了防护栏。取得了办园许可证。

二、安全卫士方面

1、我园建立安全防护、检查和卫生保健制度,并落实到岗到人。按规定对幼儿、用具、玩具等进行消毒。

2、对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有传染病防控制度和应对措施,发病率低。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对突发事故有预案和防控措施。 

3.措施落实,保障有力。幼儿园均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满足幼儿需要;定期开展幼儿体健检查;定期对幼儿教室、活动场所、生活游戏物品进行消毒;制度性、常态化开展幼儿安全教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4.及时记录,资料齐全。教职工健康证、安全教育和安全卫生检查记录、教职工和幼儿体检档案、消毒记录、食品留样等工作过程性资料,都做到及时记录并整理归档。

三、保育教育方面

1.幼儿为本,保障活动时间。大部分幼儿园能按照《幼儿园操作规程》规范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幼儿特点的室内外游戏活动,能保障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

2.遵循规律,注重习惯养成。各幼儿园都能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开设课程,制订幼儿教育活动计划,教育内容做到全面性、启蒙性、综合性和衔接性相结合,把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融入在日常幼儿教育和幼儿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都能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保教内容、方法。

3.尊重幼儿,师生关系融洽。督导评估过程中,未发现歧视、虐待、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现象。

4.创新模式,促进均衡教育。各幼儿园均能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幼教活动模式,丰富幼教活动载体,促进幼教均衡发展。

5.家长参与,形成保教合力。各幼儿园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膳食、安全和幼儿保教管理。设立了“家园联系制度”,建立微信群,设立“家长开放日”,举办亲子运动会,发放“幼儿学习内容”, 向幼儿家长宣传办园理念、办园优势和办园成效。

四、教职工队伍方面

1、合理配备人员,幼儿园教职工数量符合相关标准。与教职工签订聘用或劳动合同,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2.注重师德建设,强化队伍思想素质。各幼儿园开展了教职工师德教育,签订《师德承诺书》,落实师德考核评价,将师德考核与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绩效考核相挂钩。

3.重视业务培训,提高保教业务水平。各幼儿园能按学期制订教师培训计划,依托校本研训、远程培训、校际交流等平台,组织教师各种业务培训学习活动,互相听课研讨、撰写学习笔记和工作心得,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4.完善聘用手续,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多数幼儿园能按有关法律法规,与正式在编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与自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发放人员工资。

五、内部管理方面

1.加强组织保障,机构基本健全。幼儿园均实行园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幼儿园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2.执行财务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各幼儿园能按照财务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儿童膳食费做到专款专用,按月公式,账目清楚。年度财务有专门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出示审计报告。

3.规范招生,无入园考试或测查,无小学化倾向。家长参与幼儿园安全、保育教育等方面的管理。 一、办园条件方面

我园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小学附设幼儿园。幼儿园占地面积132㎡,户外活动面积500㎡。现有教学班2个,配有录音机、电子琴,为孩子配备了适合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大型户外和室内玩具。幼儿园实行了隔离,在教学及活动区加了防护栏。取得了办园许可证。

二、安全卫士方面

1、我园建立安全防护、检查和卫生保健制度,并落实到岗到人。按规定对幼儿、用具、玩具等进行消毒。

2、对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有传染病防控制度和应对措施,发病率低。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对突发事故有预案和防控措施。 

3.措施落实,保障有力。幼儿园均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满足幼儿需要;定期开展幼儿体健检查;定期对幼儿教室、活动场所、生活游戏物品进行消毒;制度性、常态化开展幼儿安全教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4.及时记录,资料齐全。教职工健康证、安全教育和安全卫生检查记录、教职工和幼儿体检档案、消毒记录、食品留样等工作过程性资料,都做到及时记录并整理归档。

三、保育教育方面

1.幼儿为本,保障活动时间。大部分幼儿园能按照《幼儿园操作规程》规范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幼儿特点的室内外游戏活动,能保障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

2.遵循规律,注重习惯养成。各幼儿园都能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开设课程,制订幼儿教育活动计划,教育内容做到全面性、启蒙性、综合性和衔接性相结合,把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融入在日常幼儿教育和幼儿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都能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保教内容、方法。

3.尊重幼儿,师生关系融洽。督导评估过程中,未发现歧视、虐待、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现象。

4.创新模式,促进均衡教育。各幼儿园均能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幼教活动模式,丰富幼教活动载体,促进幼教均衡发展。

5.家长参与,形成保教合力。各幼儿园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膳食、安全和幼儿保教管理。设立了“家园联系制度”,建立微信群,设立“家长开放日”,举办亲子运动会,发放“幼儿学习内容”, 向幼儿家长宣传办园理念、办园优势和办园成效。

四、教职工队伍方面

1、合理配备人员,幼儿园教职工数量符合相关标准。与教职工签订聘用或劳动合同,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2.注重师德建设,强化队伍思想素质。各幼儿园开展了教职工师德教育,签订《师德承诺书》,落实师德考核评价,将师德考核与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绩效考核相挂钩。

3.重视业务培训,提高保教业务水平。各幼儿园能按学期制订教师培训计划,依托校本研训、远程培训、校际交流等平台,组织教师各种业务培训学习活动,互相听课研讨、撰写学习笔记和工作心得,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4.完善聘用手续,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多数幼儿园能按有关法律法规,与正式在编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与自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发放人员工资。

五、内部管理方面

1.加强组织保障,机构基本健全。幼儿园均实行园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幼儿园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2.执行财务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各幼儿园能按照财务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儿童膳食费做到专款专用,按月公式,账目清楚。年度财务有专门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出示审计报告。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说专业;内涵建设;教学研究

“说专业”是专业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改革理念的口头陈述、图解说明与讲演展示,是围绕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为载体,通过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说专业的方式,研讨交流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体系开发、制度环境建设等关键问题。它充分体现团队综合素质和专业实力,全面展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和专业建设的新思路。

一、指导思想

“说专业”活动指导思想是: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深入调研为基础,以深刻反思和充分论证为前提,以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为核心,以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为标准,引导广大教师思考专业建设和发展,由专业改革思路引领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二、活动目的

1、理清专业建设思路。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地分析和认识专业,交流专业建设经验,理清专业建设思路,把握专业建设内涵,提升专业建设特色,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2、促进专业建设与改革。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以教研活动的形式探讨专业建设、改革的过程,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方法、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与保障等各方面的思考与做法,为专业建设与改革全面展开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3、提升专业带头人能力。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交流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进行剥笋式地深度剖析,集思广益,探讨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的有效举措,提升专业带头人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4、提高教学团队整体水平。通过以教研活动的形式开展“说专业”活动,教师参与观摩与研讨,提高教师对本专业的建设及改革工作的认识,认清专业发展现状,明确行业人才需求,探求专业建设优势及差距,寻求专业改革思路及方向。

三、线索思路

“说专业”活动的工作基本线索与思路如下:

市场调研->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专业培养标准->专业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培养途径(寻找途径与方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体系)->实施保障(双师型师资团队、实训条件、质量保障系统、自主学习环境——网络课程、图书馆藏量、阅览室等)->专业特色->社会服务(科研单位、工程中心等)。

按照“总结成绩、反思不足与改进措施”的思路,从体现“符合实际、合乎逻辑、精心设计、切实可行、有效提升”的原则,内容包括提升哪些理念、构造哪些设想、采取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最终落实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关键要素

“说专业”,就是解说为什么要设置该专业,专业改革和建设的成效,以及进一步建设专业的思考和举措等,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关键要素:

1、顶层设计

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即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可以从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逻辑起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系统设计、专业建设规划三个方面阐述。

2、专业设置与调整

专业设置与调整可以从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需求调研的有效方法与手段三方面阐述。

3、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

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包括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方法和内容、课程体系的实施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制度与环境等方面。

4、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有效机制的方法

包括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举措、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与保障体系等三方面。

五、基本内容

“说专业”要按专业建设逻辑结构,围绕调研结果,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实施改革,并就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思路、实践教学体系、顶岗实习管理、考核方式与质量评估体系、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具体概括为“九说”,时间以20分钟为宜。

1、说专业设置依据,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设置依据及简要发展过程,讲清为什么要设置这个专业。

2、说专业培养目标,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讲清培养的人主要从事什么职业岗位,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3、说专业培养模式,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讲清课程体系如何

从职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中构建,讲清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方法、教学资源建设方法和内容、课程体系的实施与管理。

4、说专业课程体系,时间4分钟。

主要介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讲清与什么企业开展什么样的合作培养人才,形成什么样机制;通过核心课程培育核心能力;确立相对固定的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的课程内容;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一体化技术学习平台;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与质量评估体系。

5、说专业教学团队,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讲清结构、专兼结合及建设措施。教学团队强调的是融合与分享,理念上并非每位成员全面优秀,而是校内外各具特色成员的融合形成整体的优势;操作中并非每位成员经历各类教学科研工作,而是通过沟通与交流分享经验与成果。

6、说专业实践条件,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讲清基地布局、功能,建设理念及实施管理含顶岗实习管理;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体系、环节、形式、比例”;使情境化课程教学真正取得“实习即顶岗、上课即上班”的效应。

7、说专业社会服务,时间2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如何相互促进,讲清开展了什么项目的培训和技术服务。包括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技术的开发、生产技术的服务等。

8、说专业建设成效,时间3分钟。

主要介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突出亮点,今后发展的考虑,运用数据说话,如跟本省同类院校对比的数据,跟同专业的其他院校对比的数据,最后做总结提炼专业特色。

9、说改进的思路与措施,时间1分钟。

通过陈述性回顾,主要说明专业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后有哪些改进的思路与措施。

六、评价标准

“说专业”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存在有理

要对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精神,经过市场调研后,证实该专业的存在有其“行业、市场、社会、人才”的背景,结合本专业现状和发展思路,说清“非你莫属”的理由。

2、内涵丰富

要围绕专业标准,从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入手,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突出教学内容改革,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3、保障有力

要充分展示专业的保障系统,说明诸如“兼职教师、专业实践条件、实训项目、自编教材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等要素分别在专业建设中各自承担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4、质量过硬

专业的教学质量,要体现在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双高”上,并与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各项技能大赛相衔接,以及社会和同行的反映与评价等方面。

5、特色鲜明。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展示出校企合作方面的多元探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产品载体等),聚集专业的教学经验与思想沉淀,打造出本专业的创新点或专业特色。

七、演讲技巧

“说专业”集“教学内涵、思想沉淀、精神闪光、语言精练”为一体,它既是专业团队综合素质的展示,也是学院办学实力的体现。演讲技巧有三:

1、定位要准确

要对照经济社会的发展纲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思考所在专业在相应的专业群中的位置及角色,专业建设的设计时要重视挖掘与创新,从深度上挖掘、从广度上扩展,使其定位准确,演示语言精练。

2、特色要鲜明

要紧紧扣住“生存有理、保障有力、内涵丰富、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内容进行,剖析前因后果,妙用逻辑推理,层次阐述分明,展示出本专业的“清晰的建设思路、有力的建设措施、显著的建设成效、鲜明的专业特色”。

3、演讲要精彩

“说专业”既要精选代表,又要经过团队的集体研究、补充完善、试演彩排,使专业团队强化的“研讨意识”,提高“点评水准”;使宣讲人增强哲学思辨与演讲技巧,达到演讲自信、潇洒自如、时间自控的最佳状态。

八、注意事项

1、“说专业”演说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其中包括专家点评和现场答辩时间为5分钟。作为“说专业”比赛活动,超过规定时间会情扣分;作为“说专业”教研活动,一般由所在院系负责人主持,在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以多媒体形式说专业完后,团队围绕专业建设开展研讨,时间为35分钟,最后专业负责人以5分钟做总结。

2、作为常态化的“说专业”活动,团队成员必须全部参加。团队成员应包括所在院系负责人、专业负责人1人、所在专业教研室主任1人、担任本专业教学任务的公共课程1-2

人、专业基础课程1-2人、专业课程2-4人、实践环节2人、主讲教师代表及兼职教师代表1人等,人数在12人左右为宜。通过参与观摩与研讨,有利于更清晰自己所在专业的顶层设计及其配套思路,从而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与改革。

3、“说专业”地点应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或多功能会议室,投影与音响设备状态良好。演说人要在“说专业”前认真准备好书面发言稿、ppt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要确保专业调研的真实可靠,要切实开展多种形式的行业背景、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研,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有力证据。

5、“说专业”要侧重于剖析与改进。要展示成绩,要突出亮点,更要对调研数据的进行科学分析,制作基于调研的改革设计及改进措施。改革设计与措施要有可操作性,切合学院资源特点,改革依据充分,改革思路明晰,改革措施可行。

6、要以“说专业”活动为契机,全面审视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握好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内涵,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在工学结合上下真功夫,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步伐。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篇8

我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党课的学习让我知道马克思主意相关原理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还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充分把自己所学的内容运用的对专业和现实相结合的分析上,这让我受益匪浅。法治与科学发展是什么样的关系,法治对科学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这里,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的重要指导思想,将长期指导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发展是我们长期的任务,将是我们一个恒久的目标。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仅有决心和口号是不够的,它需要转化成一种发展的长效机制,一种体制,只有当它体制化了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种科学发展有体制的保障。所以我们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司法体制,都应该做出适应于科学发展观的变革,都要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够真正推动社会的更快发展,实现这样的变革和发展,离不开法治这个大环境。

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认为体制是宏观的话,机制就是微观的,没有具体和微观的机制作为基础,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发展的体制是不可能的。这种机制的建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具体的工作,实实在在的科学发展在于机制的建设,因为社会中主体是多元的,参与社会发展的元素也是多元的,在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元素之间,各个元素相互之间建立什么样的机制,将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发展社会科学,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财政预算机制问题,投资管理问题,尤其是大项目的重大投资管理的机制问题,社会保障的机制问题,还有利益协调的机制问题,社会预警的机制问题,矛盾疏导的机制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机制问题,这样一些机制问题都应该将其尽可能的法制化。只有法律能够提供这种有效的机制供给。

措施是路线的保证,措施是原则的具体保证,没有措施原则就只能是原则,它就失去了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在科学发展观贯彻的过程中,追求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措施是非常多的。比如说一个重大项目的启动,在规划上要有什么样的制度要求,当然有的说我们现在有《规划法》。尽管有《规划法》,但我们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支撑这个规划的具体实施。比如说我们有环保评估制度,但进行哪些元素的评估,哪些是必须的,这些评估中的法律的权力义务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一个措施细则化,而不是一个所谓制度性的抽象的规定,它要转化为具体的措施才可能现实化、具体化。所以,法律在这方面应该为科学发展供的手段。

与科学发展相对应的是:什么是非科学发展。严重的不科学发展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但它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为什么要让它承担责任,责任怎么追究,这就要法治提供保障。科学发展只有付诸于责任保障,追究错误的决策者在决策实施过程中的渎职枉法的责任。所以,要说法治对科学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我认为五大作用,就是要确立法定体制,建立法律机制,设置法律程序,提供法定措施,予以法定保障。

党课学习对我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感谢党组织的党课教育,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在我的学业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希望党组织支持我。

汇报人:

上一篇:防汛应急工作要求范文 下一篇:病案管理服务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