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范文

时间:2024-03-20 15:24:13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篇1

文乙钢和他的团队在得到学校创新创业平台的指导和支持后,加快了VR研发步伐,试图在整个行业大爆发之前占得先机。

挖掘市场 打造品牌

文乙钢和几个创业小伙伴共同建立的天域视觉是一家专注于数字可视化景观构造与展现的公司,主要以三维数字视觉技术、虚拟现实交互技术为核心,以创新创意文化产业为背景,以VR智慧景观构造及其可视化为主要产业内容的综合性技术研发与服务型企业。

文乙钢向《经济》记者介绍,VR智慧景观指的是对包括城市或地区内具有区域特色文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通过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空间三维分析技术等进行精确的三维形态造景分析。通过采集地形地貌、外观及材质,收集基础空间数据,规划成果数据,掌握当前运行状态及现状数据,在计算机上做精确地仿真,实施三维空间的视觉可视化及数据可视化搭建,不仅为用户提供高画质和高品质的交互式虚拟现实体验,同时还为其智慧观览、智慧规划、智慧建造、智慧运管提供完整高效的解决方案。

据记者了解,该创业公司成立于2016年年中。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文乙钢及其创业团队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却有着明确的规划。他表示,他的团队近两年更注重于创新实践,希冀在此基础上先将产品打入以武汉和鄂西北地区为代表的市场。

文乙钢对于项目未淼姆⒄箍占浔в泻艽笮判摹!爸腔劬肮圩魑智慧中国的一个重要分支和代表部分,也是目前国内的一个新兴市场,信息化建设是其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市场逐步开始向创意科技转型,一些藉智慧城市项目而后起的企业或工作室可能也开始涉足VR领域,但大多数没有形成成熟和完整的技术体系与方案。”文乙钢表示,“专注于VR智慧景观及其可视化的研发,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空间,创业环境也比较理想。”

稳扎稳打 专注产品

文乙钢和他的团队为何创业?他提及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兴趣、提高。

“我曾就读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专业相结合,并打造出一个有趣的产品,这是我的兴趣所在。”文乙钢说。

文乙钢告诉记者,天域视觉落户于学校的创客空间,队员有20余人。“但目前并没有把精力完全放在商业经营上,我们更主要的方向还是关注创新实践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毕竟技术和产品才是基础。”

的确,今年VR行业的关键词是“寒冬、沉淀、再出发”。无论是开发硬件还是开发应用软件的VR企业,经营都比较吃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一旦到了竞争格局比较稳定的时候,内容为王是VR行业的关键。

另外,文乙钢说:“我们将更多精力放在创新实践上,是因为商业模式可复制,但打造出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则需要更多的实践经历。作为未毕业的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的过程来提升自己,提高知识储备认识市场,这一点尤为重要。”

如今VR行业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在“乱世”中,创业者只有找准自身定位,知道要抓住哪一方面的应用,然后通过整合相关技术,才能实现自身发展。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篇2

关键词:航天特色;通信原理;教法改进;教学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261-02

引言:

目前,由于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在全国工科高校中,基本上都设有通信工程专业,其中,《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架构、通信系统模型、不同模型对应的不同调制解调方法、影响通信系统性能的参数以及设计通信系统所要遵循的原则等内容。在整个通信工程专业,它起到了从基础理论向专业子方向转变的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专业体系架构中地位举足轻重。经过多年发展,传统的《通信原理》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已经趋于成熟,具有普遍性。然而,具体到某个高校,由于受到其发展历史、学科特色、行业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和培养人才侧重也有很大区别[1]。以笔者所在的航天类院校为例,整个学校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上,都具有鲜明的航天色彩或针对航天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仅仅参考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也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却不足以体现学校特色,不足以配合整个专科课程体系的设置,特别是不足以支撑后面具有航天特色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活动[2]。因此,在《通信原理》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航天特色导向或改进方法,让学生了在学习通信原理的同时,了解具体知识点在在航天领域某处应用方法或思想,形成鲜明的航天特色教学导向,是该课程教学方法上应该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融合特色教学存在问题

在寻找将《通信原理》课程中融入航天特色教学改进的方法之前,首先需要剖析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在特色融入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导向不明。《通信原理》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比较久的教学历史。由于其教学内容体系成熟、章节内容结构明确,虽然每个高校在教学方法和细节上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教学套路,但总的来说都是大同小异。在教学导向上,并不具有鲜明特色。课程教师往往只是关注通信原理课程内容本身,忽略课程的承前继后性。一些比较好的教学单位,在关注内容本身的基础上,针对某些知识点,会强调或者扩展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应用或者例子,但从整体来看,这种强调或者扩展,是一种基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实际工程经验或者教学积累而随机的进行讲解,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结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3]。目前,在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校中,本课程也很少能成体系地形成专注于某个特色的导向性教学。一些不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校,如某科技大学或者某工业大学,则对课程内容特定的教学导向需求不高,教学过程中自然不会体现得很明显。但是对于一些特色鲜明类高校,如笔者所在的航天特色院校,大到整个学校的院系设置,小到每个专业课程的内容、实验设计,都会或多或少存在航空航天的影子。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通信原理》这种核心课程,就不能只是单纯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上,按照大纲内容教学,在教学导向上,应注重结合学校的航天特色,将通信在航天应用隐形地穿插于教学内容中,这样既可以联系理论与实际,又可以体现航天特色,形成鲜明的教学导向。

2.教学内容丰富度不够。在《通信原理》课程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每一章节内容基本固定,传统方式一般是授课老师根据所教学生具体层次或水平,灵活讲解内容,水平高的学生,老师就多讲些,水平低的学生,老师就选讲章节内容。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一般也会取得相对合理的教学结果。然而,基于学生水平而决定讲解内容多少的方式,是一种相对被动的方式,主要体现在:(1)学生水平的高低与教学内容的选取关系,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往往是授课教师根据经验来进行选取。(2)同一个教师,针对同一层次学生,教学内容往往相同,忽略掉上课学生群体的自身差异性。(3)对于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校中,以航天类高校为例,教学内容与学校特色结合较少,整体体现松耦合。

3.教学形式单一。目前,高校《通信原理》专业课,主要教学形式采用板书与PPT讲解相结合的方式,相配套的《通信原理实验》课,或者纳入整个通信原理理论课程中,或者单独成课,无论哪种方式,基本教学形式就是课堂板书、PPT、配套实验三者相结合为主。这种教学形式,已经可以达到普通的教学任务要求,但具体到具有航天特色背景的高校中,则需要在此基础上,考虑在教学形式上如何进一步融入航天类元素,如何拓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何更加生动、形象又不失趣味地将《通信原理》课程的基本原理阐述清楚,并且让学生有应用于实际的欲望。

二、课程教学融入航天特色方法及途径

在全面剖析传统《通信原理》教学方法在融入特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笔者基于在航天类院校实际《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实践,在课程教学融入航天特色方面总结以下几方面改进建议:

1.结合学校背景,有意识地建立特色教学导向。以笔者所在航天类学校为例,航天特色鲜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通信原理每一章节内容、举例有意识向航天应用靠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通信在航天中的应用,进而理解课程内容。如讲解通信传输信道时,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此时可举例,在卫星与地面通信时,通常用的是无线信道,同时简单说明一下,这个信道传输中会有哪些影响因素,甚至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动画课件或者一个小视频形象说明。很多学生对航天很感兴趣,如果加以合理引导,就会很自然将知识点融入到例子中,避免了死记硬背的麻烦,再以此为基础,逐步扩展到其他的信道应用。这样就会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体现了航天院校的特色,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在院校本身的航天特色,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会不自觉地关注航天类信息,反过来加深对课程内容本身的理解。

2.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合理化的对象针对性教学。对于具有鲜明特色的院校内《通信原理》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设置和知识点上,应体现其特色。在航天特色鲜明院校中教授《通信原理》实践中,如介绍不同数字调制方式时,可在讲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具体讲解一种卫星通信的调制方式,即使不用深入介绍,学生也可通过这个过程,初步理解卫星通信的一些基本的概念,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对卫星的信息天地通信方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在传统教学形式基础上,探索挖掘多样化教学方式。为了融入航天特色,在板书、PPT和实验的基础上,可尝试新的教学形式。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根据学校特色和背景来展开探索,进一步地加深专业课程与学校特色的融合。以航天类院校为例,可在两方面展开尝试:一方面,开展基于学习小组的小课题研究。在《通信原理》教学中,除了课上时间,可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航天应用或系统设计有关的小型课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兴趣,自由选题并展开研究,最后以论文或者研究报告的形式上交作为平时成绩。这种方式,可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且将教学内容与航天特色相结合,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可将matlab等常用辅助仿真工具,融入到日常教学中[4]。例如在讲解常规双边带调制过程中,可先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按照AM调制原理,搭建出调制和解调的系统模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实时地运行程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AM调制的过程,加深对系统原理的理解。

三、总结

本文以笔者所在航天特色鲜明的高校中《通信原理》课程为例,深入分析了如何将这类核心专业课程中加入学校航天特色元素,在课上及课下营造航天知识的学习氛围,探索特色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在具有鲜明特色背景的高校中,不仅仅其整体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要与学校特色相融合,具体到每一门课程,也要在教学导向、内容及教学形式方面,探求新的思想和方法,并将其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每一节课的课堂中,使学生具有明显行业背景,无论对于将来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甚至个人方向的选择上,都会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桢,刘凯,张军.“现代通信原理”教学改革中的尝试与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3):6-7.

[2]鲁佳.航天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0):37-37.

[3]蒋铃鸽,黄继翔.“通信原理”多元化教学的探索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3):95-97.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篇3

【关键词】旅游凝视;东道主凝视;新疆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2.013

伴随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者与旅游区东道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以往研究者对其关系的研究来看,“旅游者凝视”对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及旅游场域的构建起着关键作用,甚至决定着旅游区传统民俗文化的存续问题。然而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东道主凝视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纵观近年来我国各学者的研究,旅游凝视理论主要用于探寻民族旅游地区的文化发展情况。在我国民族旅游区域中,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类别众多,具有很大开发价值。但是,与西南省市的民族旅游发展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大景区居民主要为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

因此本文以新疆天山大峡谷为研究地,以当地哈萨克族居民为调查对象,探讨东道主凝视,有助于反映新疆民族旅游的一系列问题,为其他民族景区的旅游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

一、旅游凝视概述

1990年,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以福柯的“医学凝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旅游凝视”理论。约翰・厄里认为“旅游凝视”是旅游欲求、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融合并抽象化的结果,是旅游者施加于旅游地的一种作用力,这种作用力是有形的、具体的和普遍的,是旅游者对目的地施加的一种软暴力[1]。厄里的游客凝视本质上强调游客对旅游地的文化和居民的单向凝视,同时暗指游客一直处于主动、支配的地位,认为当地居民总是被动地接受旅游和游客带来的影响[2]。然而,凝视不仅是游客的凝视,它产生于游客和东道主之间。凝视理论不单作为研究游客体验的工具,也用来探索旅游对东道主的影响。由此,以色列学者达亚・毛茨指出旅游凝视并不只是单向凝视,并提出了“东道主凝视”(local gaze)和“双向凝视”(the mutual gaze)的概念 [3]。

近几年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凝视的概念讨论、旅游地居民文化发展及变迁研究、游客行为及体验研究等方面。

(一)旅游凝视概念讨论

刘丹萍(2007)对厄里一些隐喻性的、不系统的论述进行理论抽取,使“旅游凝视”含义清晰和明朗化[4]。成海(2011)认为将“tourist gaze”译为“旅游凝视”有失准确,混淆了“旅游凝视”和“游客凝视”,应译为“游客凝视”。其次作者认为厄里的单向度“游客凝视”理论和达亚・毛茨的“双向凝视”理论都是不完整的,需要提出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旅游凝视”理论[5]。吴茂英认为 “旅游凝视”还应包括“当地人凝视”、“专家凝视”、“游客间凝视”、“隐性凝视”,以及各“凝视”力量之间因权力悬殊和变化而产生的互相凝视[6] 。李拉扬(2015)在回顾厄里的《旅游凝视》原作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厄里在非寻常架构下阐述的凝视应该还包括注意这一内涵,并强调旅游凝视的价值在于其是“旅游体验”的实现途径而非目的[7]。

(二)旅游地居民文化发展及变迁研究

把多勋(2009)从外来旅游者的凝视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变迁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8]。孙九霞(2009)认为“旅游者凝视”改变了少数民族演员原有的身份与认同,使其形成了新的族群认同[9]。杜聪贤(2011)借助“旅游凝视”理论解释了民俗文化变迁的机理,阐述了“凝视”和文化变迁的作用过程,并提出了民族文化保护新思路[10]。

(三)游客行为及体验研究

曹莉丽(2010)将“游客凝视”理论引入乡村旅游中,得到乡村游客凝视给乡村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11]。代改珍(2014)以什刹海地区为例,研究了游客对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凝视[12]。汪天颖(2015)采用旅游凝视理论对徽州游客及东道主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游客凝视和东道主凝视所围绕的中心―村落文化符号―在旅游凝视的过程中被塑造、强化甚至重构[13]。

二、关于“主”与“客”的认知

文章中“主”指的是旅游地的东道主,“客”指的是游客,以往在这个特殊旅游场域的“主客互动”是纯粹的“卖”与“买”、“看”与“被看”的关系。随着国内民族旅游目的地的逐渐开发,更多关于民族旅游的影视作品、图片、报刊得以面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己被人们广泛了解。“旅游者凝视”的特征从“求知”走向“求异”,从注重纯粹的“观光”过渡到强调愉悦的“参与”[14]。

东道主与游客的关系是一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游客的旅游需求体现为暂时逃离日常角色,追寻与自己原来生活完全不一样的独特风情和景观,从而获得愉悦、怀旧、刺激等旅游体验。旅游行为、旅游活动的发生过程中,游客通过观看、摄影镜头等凝视攫取需要,获得满足,被其认为是“他者”的东道主社会。与此同时,旅游地居民同样凝视着作为“外来者”的游客的身份、行为。主客关系中,东道主凝视正是由游客的旅游需求激发并产生,东道主的旅游供给反映了东道主凝视的过程和结果[15]。

三、研究设计

(一)景区概况

本次研究所选案例地为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距乌鲁木齐市区40km,位于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境内的新疆天山大峡谷。景区规划总面积1038.48kO,三面环山,平均海拔2020米,年平均气温4-6℃,是天山北坡最完整、最具观赏价值的原始雪岭云杉林,囊括了除沙漠以外的新疆所有自然景观,是人类农耕文明之前游牧文化的活博物馆,具有极高的旅游欣赏、科学考察和历史文化价值,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体育运动休闲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自治区全民健身拓展运动培训基地、自治区徒步运动基地、自治区全民健身登山运动培训基地。

游客情况:该景区的客源主要来自于新疆省内,游客大多为中青年,旅游形式多为散客自驾游。

当地居民情况:该地居民主要为哈萨克族,民族成分比较单一,有少数回族为后来者。根据当地居民与旅游者接触的程度和方式,可将当地人群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直接从事旅游接待第一线就业者的当地居民;家中有从事第一线就业者而受到较多影响的当地居民;其他社区成员。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问卷于2015年5月中旬向天山大峡谷景区内的当地居民及旅游经营者(饭店经营者、旅游商品经营者、景区管理者)发放,期间进行了自由式访谈。后期将访谈内容做成笔录,对获取的资料进行了整理。

四、天山大峡谷东道主凝视分析

(一)问卷分析

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中男士居多(因调查民族为哈萨克族,对哈萨克人来说丈夫是家里对外的发言人,女人不便抛头露面,对我们的调查大都采取不配合的态度)。在年龄构成上,居民以中青年为主,普遍为20-55岁的居民。受访者中,居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基本为小学、初中学历。一些调查问卷由于语言障碍,难以使对方理解,没能收到理想效果。

(二)东道主凝视分析

1.参与旅游业为当地居民主要收入来源,景区制度引发当地居民不满。经济收益是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主要动因,景区开发后旅游管理公司给当地居民每户分了一个毡房一匹马,并赋予经营权,用以换取当地居民的草场开发旅游项目。我们的受访者中多数为旅游业参与者,经营饭店、毡房住宿是当地居民主要的收益方式。但是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来访者增多,一个毡房一匹马已经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问到景区开发后游客前往情况时,53岁的哈萨克族管理马匹的队长说道:“98年开发以后这里就慢慢来人了,越往后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嘛也越来越好,前边不是评上5A了吗游客就更多了,但是最近景区门票涨价了游客来的就没以前多了,这样我们就收入下降了嘛。”同时在采访中我们得知,许多当地居民为了能多赚钱没有顾及当初与旅游公司签订的协议,私自建造了多个毡房用来接待游客,打乱了景区的规划,与景区自然环境产生不协调的现象,因此与旅游公司经常发生矛盾与冲突。在问到25岁的哈萨克族小伙子你们毡房用来接待游客还是自己居住时他说:“我们拿来给游客住的,但是毡房不够,他们(指旅游公司)给我们每家只分了一个包(指毡房),我们再建还不让建,天天闹矛盾的呢,他们天天过来让我们拆掉。”可见景区的管理制度与当地居民的利益有着较深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迫在眉睫。

2.当地居民不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天山大峡谷景区呈现给游客的主要是自然风光,文化方面没有着重体现,但是哈萨克族民俗文化也应是其旅游发展中需要重视的一点。这与景区管理者、当地居民的旅游导向不全面有一定关系。针对每个受访者我们问了同样一个问题:您觉得为什么游客会来这里游玩?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游客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所吸引,而对本民族所独有的民族文化他们并没有怎么提及到。在追问之下会说:也会吃我们做的饭,烤肉啊,抓饭啊,马啊这些的。在问及接待客人时穿不穿本民族服装时,统一的回答都是不穿,只有客人要求表演的时候才会穿,并收取相应费用。问及他们还会在自己本民族的节日里着民族服饰举办节日活动吗,比如赛马、叼羊,回答是否定的。他们不再在节日里举办这些传统活动,除非有客人要求,然而客人的需求量也是相当有限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地居民不重视其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为经济利益一味迎合消费者需求,为了满足游客“看”的体验,民族文化资源被变成一种交换品和消耗品,这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来说是相当可怕的。与此同时,民族文化的存续面临着危机。

3.当地居民对游客行为及景区的凝视对景区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旅游活动发生的过程中,游客将目光投向、用镜头对准那些被认为是对自己有意义的当地风情。与此同时,游客看什么、关注什么,游客的游览行为也同时被当地居民看在眼里。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当地居民眼中,游客的目光主要聚焦两类当地居民习以为常的事物,即当地的自然风光和骑马兜风。而对于东道主的民俗活动、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手工艺品并不是那么感兴趣。45岁的哈萨克族景区饭店经营老板说:“游客嘛来这里主要就是看这里的自然风光,这里的草啊,湖啊,骑马啊这些。但是现在的风景没有原来那么好了,以前的草很深的,现在都没多少草了,你看那边修的马路把这些山挖的都不好看了,以前很美的。自从旅游开发了以后我们收入提高了,比以前放牧赚的多,也就忙一个夏天,这里有的毡房自己不经营租给别人经营也是很赚钱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弊端还是有着清楚的认识,但是在旅游所带来的收益驱使下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旅游业是持支持的态度。然而作为景区规划者来说一些不必要的破坏是可以避免的,这也为后续景区开发敲响警钟。

(三)不同东道主凝视分析

案例地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处于旅游地发展周期中的探索阶段。居住在当地的居民,往往视本地的人、事、物为常态,当地的风土民情、自然人文景观只是各自生活的一部分,不足为奇。就旅游与当地居民自身生活关系而言,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关系不密切,居民生活鲜受旅游影响。居住在山下58岁的商店店主说:“我们家没有参与旅游业的,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经营商店。也没有想着去卖旅游纪念品,还跟以前卖的东西一样”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开展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多大的影响,参与旅游积极不高。

第二种情况,关系密切,并且经济收益主要由经营旅游获取,高经济收益使得居民愿意支持旅游业开展和游客到来。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当地居民在景区开发之前主要以放牧为生,收入一年平均下来有5-6万,景区开发时旅游公司与他们签订合同用一家一个毡房一匹马来收购他们的草场,而与此同时当地的居民也拥有在此地的经营权,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之后收入明显上涨每年平均可达到7-8万元不等甚至高达10几万元。

第三种情况,积极参与旅游并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天山大峡谷的居民注意到游客到这里来主要是看自然风景与骑马,于是,建立了供游客乘骑的马队,马作为当地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的作用开始弱化。在采访马队长时他提到:游客来这里骑马中间休息的时候有时候下雨有时候太阳大没有躲避以及停顿休息的的地方,希望景区能给游客们建造休息站。由此可见当地居民也在凝视着旅游者的需求,以顾客的需求为准则,从而希望能加快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旅游者凝视给旅游景区及当地居民所带来的作用及影响,本文从东道主凝视的角度出发,探求东道主凝视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经济收益是居民参与旅游业的重要动因,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所获得的收入是当地居民的重要家庭收入来源。因此有损其经济利益的景区制度会引发居民不满。(2)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地居民及景区开发者对文化符号认识层次较浅,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且稀少的民族文化的展现存在过分商品化以迎合消费者的现象,导致了民族文化的舞台化、雷同化及庸俗化。(3)景区开发过程中缺乏合理规划,凿山开路,使当地原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损害了景区原始面貌。(4)不同东道主参与旅游的积极性具有较大差别,具体可分为与旅游关系不密切,参与旅游积极性不高的居民、受经济收益驱使与旅游关系密的居民以及积极参与旅游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建议与措施的居民。

以上问题皆由探寻东道主的凝视而发现,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不仅游客凝视对一个旅游区的发展及构建起着关键作用,东道主凝视也会反映出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个景区的发展起到警醒及推动作用。

(二)对策建议

首先,伴随旅游业的发展,社区居民能力的提高,政府的角色应由“管理者”逐渐转变为“服务者”,建立起以居民为基础,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发展框架;景区管理者和政府应关注景区居民的诉求及意愿,完善景区管理,制定合理的景区发展制度,兼顾公平化解矛盾以达到景区与居民利益最大化。其次要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再者重视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达到保护与开发相统一;加快少数民族旅游人才培养;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强化当地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最后要调动景区各地方居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分享到旅游发展的益处,使各类居民各得其所,以多元化的发展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张秀娟.“旅游凝视”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建构研究[D].云南大学,2012.

[2]Urry J.The tourist gaze[M]. Sage, 2002.

[3]Maoz D.The mutual gaz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6, 33(1): 221-239.

[4]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J]. 旅游学刊,2007,06:91-95.

[5]成海.“旅游凝视”理论的多向度解读[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6]吴茂英.旅游凝视:评述与展望[J]. 旅游学刊,2012, 27(3): 107-112.

[7]李拉扬. 旅游凝视:反思与重构[J]. 旅游学刊,2015,02:118-126.

[8]把多勋,王俊,兰海. 旅游凝视与民族地区文化变迁[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2:112-116.

[9]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35-39.

[10]杜聪贤.基于旅游凝视理论的民俗文化变迁研究[J]. 经济视角(中旬),2011,08:182-181.

[11]曹莉丽.游客凝视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研究[J]. 绿色科技,2010,09:127-129.

[12]代改珍.游客对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符号的凝视研究――以北京什刹海的游客体验为例[J]. 管理观察,2014,09:113-118.

[13]汪天颖,陆林,路幸福.徽州村落旅游中游客及东道主的凝视行为[J]. 旅游学刊,2015,04:23-32.

[14]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一以桂林、西安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06,04:29-30.

[15]汪天颖.徽州古村落旅游凝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05:13-14.

Research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Host and Guest under Tourism Gaze around Xinjiang Tianshan Grand Canyon

ZHANG Yinghua1; ZHANG Ying2; TANG Hui1

(1.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9, China;

2. Xinjiang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Urumqi 830012; China)

Abstract: Travel gaze in tourism activities continue to affect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especially the "tourist gaze" various aspects of tourism and culture of a region have a profound impact. However, tourism gaze is complicated by a number of body system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active, host gaze also include them. Taking tourism gaze theory support to Xinjiang Tianshan Grand Canyon as a case study sites, using tourist gaze in the gaze to analyze the role of the host gaze. Staring from the hosts we found: (1)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a resident of system problems and interests of the long-term conflict. (2) resort developers and local residents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its unique culture, low level of nat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3) resort did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so that the lo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damaged and so original. According this the host gaze can warn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rt . Article make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a range of issues found.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现状;教学问题

研究背景

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影响,工程实践的示范,国务院学位办对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环境艺术与旅游规划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来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制约、激励,促使中国园林(园林景观规划)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对此我国的园林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园林专业教育,教学应有一个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的现况及问题

风景园林在我国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学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也历经沧桑,事实上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中叶一些高等院校的建筑学科和园艺学科就曾开设了庭园学、庭园设计、造园学等课程,与美国、日本相比也不过仅晚一、二十年的时间,但作为一个专业来设置,园林学科是起源于1951年,由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的造园学科,历于1956年迁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那时起,这一专业名称就历经变化,直至现在,我国也只有少数几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除个别院校外,大多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近几年由过去的中专学校升格),在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中,与现代国际化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来源层次不齐,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几年来高职高专招生混乱,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园林专业学科有中专和专科两种学制形式,中专的生源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生,专科的生源有普通高中生、职业中学和普通中专生三方面的来源。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一,学习背景也不相同,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向目的不明确,不同的院校对园林专业的理解不同,根据各自的条件,课程体系各异,培养目标也不相同,差异甚大。如工科院校,侧重于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工程,往往在建筑的基础上向园林方向偏移。农业院校,则重于园林绿化、花卉栽培,树木等照抄林学的做法,这种现象导致园林专业教学混乱。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到底培养的是技师还是技工不明确,导致中专、大专一个样。

二)对风景园林创新及教学形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不一

由于受到传统园林的影响,仍停留于对诗情画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学性,多样性,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三)专业口经过窄,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园目前从事(或涉及)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人员主要有3个大方面的要求,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这三个方面都是现代合格园林师所必备的知识。而我国目前尚无任何院校是按此知识背景来构建园林专业教育体制的。

(四)在教学体系中,重艺术形式,而对科学、工程技术的重视不够

书本讲授时间过多,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时间不足,理论课与设计技能,专业设计课之间和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偏重于植物造景,但对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二、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要办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使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园林人才,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先解决如下问题: (一)根据学生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根据学生层次,中专层次由于其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知道面又窄,很多学生都有不愿再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学专业,对这些学生我们应着重于操作型、实践性教学,把其培养成生产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大专层次,由文化基础较中专强知识面又较宽,他除实践性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把其培养为既能懂理论又会实践操作工、技师型人才。

(二)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有的差距甚远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学校,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共同标准,并且应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使于统一管理,毕业的学生才能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应以风景规划设计,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为中心。根据各校的特点扩大自选课题范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扬学生的创造性。

(三)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摆脱传统评价体系中,对园林作品的诗情画意过度追求,避免只重园林作品的艺术形式,而轻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系统化、科学化。二是改革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考核的方法和手段,对技工型人才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改书面考试为动手操作考核,以技能考核为主。对技师型人才的评价方式,应以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以能力(方案能力、动手能力、图面效果、创新能力)几方面来综合评价。

(四)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变过去那种在黑板上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技工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直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花卉植物的栽培管理、园艺植物的修剪造型、工程的施工及景观制作等。对于技师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强绘图、模具制作的训练。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工夫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高职高专园

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的师资队伍普遍较弱(都是以前中专学校师资),尤其是规划设计方向,有丰富工程与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相当缺乏,这已严重阻碍了高职高专园林专业学科的发展。

当然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非一朝一日之事,就目前来说,各高职高专对专业教师存在着片面性认识,那就盲目追求学历和黑板艺术,认为学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这是不切合实际,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园林学科的艺术性强,艺术源于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应鼓励教师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工程实践,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克强.可持续发展观与职业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2]田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人的发展[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3]袁克强.可持续发展观与职业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篇5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以下简称"津沽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照新型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学院地处天津市第三高教区,毗邻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坐落于天津师范大学校园内,共享母体校图书资料、生活设施、体育场馆、后勤服务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学院聘请天津师范大学和其他高校具有丰富经验的干部、教师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其中有200余名教师来自天津师范大学,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占55%。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努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思想品德优良、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有文学、新闻与传播、理学、外语、法学、经济、管理、教育、艺术设计、表演等10个系、29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在校学生7200余人,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学院实行开放办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聘请多名外籍教师讲学、任教,与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所高等学校或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体现了办学的国际性、开放性。

学院按照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有关政策进行招生,学生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者,颁发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毕业证书,实行教育部网上电子注册;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学士学位。

专业报考

1.报考条件:凡符合普通高等学校2016年招生工作规定的报名条件,参加2016年普通高考的考生均可报考。具体招生专业及计划见“附表一”。

附表一:招生专业及计划

系别

专业(招考方向)

招生计划

学费

艺术设计系

视觉传达设计

52

21000

元/年/人

环境设计

80

数字媒体艺术

26

摄影

27

表演系

表演

45

舞蹈学

26

广播电视编导

84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

27

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

22

新闻与传播系

播音与主持艺术

105

文学系

戏剧影视文学

106

合计

   600

 

注意事项:

1.以上招生专业(方向)均为本科层次,学制四年。学费执行天津市物价局批准的独立学院收费标准。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包含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采编、公关礼仪主持三个专业方向;舞蹈学(不含国标舞)包含舞蹈教育、舞蹈编导两个专业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包含专题片编导和电视编辑两个专业方向。入学后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按学生意愿进行分专业方向学习。

3.声乐表演方向招收民族、美声、通俗唱法;现代音乐表演方向招收器乐为钢琴、贝大提琴、单簧管、小号、长号、爵士鼓、吉他、电贝斯和萨克斯管。

4.摄影专业在学期间需自备器材,建议使用单反相机。学院会适当提供大中画幅相机、摄像机等专业器材。

5.戏剧影视文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合格证可互用。

6.在各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计划为准。

7.请考生在报考前详细了解所在省市本年度艺术类专业招生相关规定,避免出现因违反规定成绩无效的情况。

2. 报考办法:

①凡有省统考或联考的专业:根据教育部及各省相关规定,我院使用省统考或联考成绩,考生须取得省统考或联考专业合格证。其中摄影专业原则上均使用美术类统考或联考成绩,如部分省规定必须使用摄影摄像摄制类统考或联考成绩的,按省内规定执行;声乐表演方向使用各省音乐表演类声乐(演唱)统考或联考成绩,现代音乐表演方向使用各省音乐表演类器乐(演奏)统考或联考成绩。

②凡没有省统考或联考的专业:我院使用校考成绩,考生须取得校考合格证。具体情况为:

A.河北省的考生须取得省内指定高校与我院对应的专业合格证;江苏省的考生须参加省内指定高校与我院对应专业的测试,并取得我院专业合格证。见“附表二”。

附表二:与河北省、江苏省指定高校的对应专业

考生范围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专业

省内指定高校

指定高校与我院对应的专业

报考办法

备注

河北省生源

播音与主持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须报考并参加指定院校与我院对应专业的测试,取得合格证,即视为取得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专业合格证。

凡相同专业涉及到省内两所指定高校,考生选择一所即可。

 

戏剧影视文学

广播电视编导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河北传媒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戏剧影视文学

广播电视编导

戏剧影视文学

广播电视编导

表演

表演

江苏省生源

播音与主持艺术

南京师范大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须参加指定院校与我院对应专业的测试,并取得我院专业合格证。

舞蹈学

舞蹈学

表演

南京艺术学院

表演

B.山东省的考生,根据山东省的有关招生政策规定,不得参加我院在天津考点组织的考试,但我院承认该省考生所取得的全国任意一所本科院校与我院对应的专业合格证(合格证须经省招办备案)。

C.除上述A、B条款中涉及的省份外,凡我院下达艺术类招生计划省份的考生(含天津市考生)须取得全国任意一所本科院校(含我院)与我院对应的专业合格证(合格证须经省招办备案)。

D.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在天津考点的考试报考办法:

(a)考生通过津沽学院网上报名系统完成注册报名(不缴费);

(b)津沽学院艺术类专业不单独组织考试,承认天津师范大学相应艺术类各专业校考成绩(面试类专业承认天津师范大学的初试成绩)。津沽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对应专业及天津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测试报名网址见“附表三、表四”;

(c)津沽学院根据考生在天津师范大学的测试成绩,划定我院专业合格线,已取得天津师范大学专业测试合格证的考生,我院承认其合格成绩;未取得天津师范大学专业测试合格证的考生,达到津沽学院专业合格线的考生,我院发放专业合格证。

附表三:津沽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专业对应一览表

津沽学院专业

天津师范大学对应专业

津沽学院校考适用省份

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

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任何一门均可,取其成绩)

天津、北京

播音与主持艺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

天津、北京、新疆、吉林

舞蹈学

舞蹈学(民族舞等方向)

天津、北京、新疆、吉林

表演

表演

天津、北京、新疆、吉林、云南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

音乐学(声乐方向)

天津、北京、吉林

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

音乐学(键盘方向)、音乐表演(器乐方向)对应津沽学院器乐类型:钢琴、贝大提琴、小号、长号、爵士鼓

附表四:津沽学院在天津考点的报名及对应天津师范大学的报名考试安排

专业(招考方向)

津沽学院网报时间(网址)

天津师范大学网报(缴费)时间(网址)

天津师范大学考试时间

备注

戏剧影视文学

2016年1月18日—2月19日

(jgxyzs.com)

1月18日-1月31日

2月14日-2月19日

(tjnuzsb.com)

3月6日(笔试)

具体报名方式详见《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校考)》(tjnuzsb.com )

广播电视编导

3月6日(笔试)

播音与主持艺术

3月2日-3月3日(初试)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

3月10日(初试)

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

3月10日(初试)

表演

3月3日(初试)

舞蹈学

3月10日(初试)

3.校考合格证

天津考点的考生可于4月下旬在津沽学院招生信息网查询考试结果,随后我院将邮寄校考专业合格证,不合格的考生不另行通知。

录取原则

凡报考我院的考生须专业课成绩合格,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划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采取以下录取方式:

1.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志愿优先,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外语单科成绩做参考。

2.数字媒体艺术、摄影、表演、音乐表演(声乐表演)、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志愿优先,按照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外语单科成绩做参考。

3.同分录取原则:专业成绩过线按文化课成绩排名录取的专业,文化课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外语、语文、数学的顺序,优先录取单科成绩较高的考生;文化课成绩过线按专业课成绩排名录取的专业,专业成绩相同,优先录取文化成绩较高的考生,如果文化成绩再次相同,那么依次按照外语、语文、数学的顺序,优先录取单科成绩较高的考生。

注:①对于投档和录取有特殊规定的省份,执行省内规定。②我院各专业的公共外语课程全部为英语,小语种考生慎报。

复查

我院将针对艺术类专业新生开展入学后专业复测和复查,对于复测和复查不达标的新生,经查实属违纪违规情况的,一律取消录取资格、不予学籍电子注册。

艺术类专业概况

2016年我院艺术类招生专业及招考方向共有11个: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摄影、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表演、音乐表演(声乐表演)、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舞蹈学。

学院建有形体房、排练厅、琴房、画室、播音室、演播室、摄影室、广播电视制作室、录音棚、非线性编辑机房等专业实验室,拥有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平面设计等的先进设备,为教学实践搭建了良好平台。

学院与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歌舞剧院、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天津教育报社、天津少儿艺术培训中心、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天津歌舞剧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艺术类专业及方向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艺术设计系学生参加十五届平遥国际摄影展获“新锐摄影师”专项奖、参加“金驹奖”世界大学生摄影展、201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微信摄影大赛、2015年(第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决赛、全国美育成果展、天津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等各级各类大赛,获奖60余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参加“我的中国梦”天津市高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获市级奖项3项;撰写的作品入围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首届“中影杯”天津大学生微电影节编剧奖;第五届天津市大学生微视频大赛获二等奖;多部作品被天津电视台、天津电影制片厂等单位采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拍摄的微电影作品入围第二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五届原创影片大赛;微电影《余光》晋级全国第三届彩虹行动微电影大赛决赛,天津市仅两部作品晋级决赛;曾获天津市大学生文艺展演二等奖;毕业生赴泰国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受到总理英拉接见。表演系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成功举办毕业生音乐会、毕业大戏等近百场教学演出;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演出共获奖216项,其中全国性比赛获奖32项,天津市级比赛获奖184项;2010年代表津沽学院赴泰国进行文化交流与演出得到当地好评;2011年代表津沽学院参加天津市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2013年开始相继有24名学生赴台湾的台北城市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专业交流学习;2013年有6名学生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声乐比赛并获奖。

各专业简介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广告策划与创意表达、平面设计与制作等专业技术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从事视觉传达及其相关领域设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学习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与掌握国内外艺术设计领域的最新成就及发展动态,以艺术设计领域内的视觉信息传达为主要学习内容,接受艺术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方法和制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创新设计的综合专业素质及专业制作能力。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专业设计公司、动画设计制作公司、影视传媒、各类出版社以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教育教学等单位从事广告宣传、产品包装、商业展示、网络页面、标志商标、企业形象的设计、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课: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摄影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外工艺美术史、世界近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等;专业课:广告策划、广告文案、文字与版式、图形创意、装饰与图案、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CIS设计、网络广告设计、VI设计、印刷设计、书籍装帧等。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环境设计与施工制作等专业技术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设计实践,从事环境设计及其相关领域设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与掌握国内外环境设计领域的最新成就及发展动态,接受环境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方法和制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创新设计的综合专业素质及专业制作能力。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以在装饰工程公司、商业展示公司、建筑与城市规划单位、专业设计公司、大型集团公司、企事业单位、科研和教学单位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及相关专业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课:素描、色彩、构成学、艺术概论、中外建筑史、人体工程学、透视学、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课:室内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施工材料与工程预算、园艺学、室内陈设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照明设计、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公共设计艺术、商业展示空间设计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数字媒体艺术思维、艺术创意能力、开发技能和项目组织、管理能力,能从事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设计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关、学校、培训机构、电视台、电影厂、广告公司、影视公司、传媒公司、动画公司、游戏公司、网络公司、服务公司、杂志社、报社和大中型企业等部门从事数字媒体产品设计、动画设计、开发与项目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色彩基础、摄影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构成学、动漫造型基础、设计概论、数字媒体创意导论、动画艺术概论、图形创意、数字媒体艺术、动画形象设计、动画脚本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场景设计、非线性编辑、数字影像创作、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影视片头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动画原理与游戏设计等。

摄影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素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较强审美能力,能够熟练从事影像创作及应用、生产及管理,能够在各类媒体、广告、网络、设计公司等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篇6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城市景观艺术的含义与发展,举例分析说明成功的城市景观的经验,分析其如何将人文特色有机的融入其中。探讨天津市的景观设计的现状与特色,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景观艺术 、城市、人文、特色、特色、借鉴、方向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landscape art,analysis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urban landscape. Explore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ianjin, as well a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Key words: landscape art; city; humanities; features; draw;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 关于景观

社会在进步,城市在发展,从某一个词的演变,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变化,比如景观。景观这个词是大约在20世纪初期,由日本人发明的。所以如果我们查找解放前出版的《辞海》是找不到“景观”这个词的。那“景观”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英文的landscape源自德文的landschaft,而德文又源自荷兰语,其原意是陆地上由一些住房、围绕着住房的一片田地和草场以及作为背景的一片原野森林组成的集合。出于一个海洋民族从海上看到陆地的欣喜心情,当他们开始以审美和艺术的眼光欣赏这样的一片土地时,风景的意义便出现了,随之出现了风景画。此后,作为自然科学的地理学和生态学先后采用这个词为自己服务,使其成为一个失去主观审美内涵的纯客观的词,含义发生极大变化。因此有了景观具有艺术、地理学、生态学3种含义的说法。也就是说景观是一门多元学科,综合艺术。

2 我国景观建设的演变过程

“景观”这个词在我们国家兴起也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我们以前没有这个词,以前我们叫它“绿化”,更早我们称做“园林”。可以发现其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了。“园林”顾名思义就是园中之林,是由其主人专享的私有财产。一般坐落于达官贵人的府邸或皇宫禁城之中,老百姓是无缘得见的。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巨丽"庄重的北方皇家园林,古雅精巧的江南私家园林,充满世俗情趣、紧凑化美的岭南园林。

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修桥铺路,初见成效。但是很快就 遇到了建设停滞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直到七十年代末,社会开始稳定,经济开始复苏,百废待兴,人民生活开始富足,在安居乐业之后人们开始留意生活环境,修路,种树,街面开始整洁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我们的城市景观建设也进入了一个着重期。环境的变化有目共睹,我们以巨大的投入换来的成果也是前所未有的。从绿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已做到极致,但从景观的角度来审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景观作为一门艺术远非植树种花这么简单。

3 城市的文化特色

人类城市演进史表明,一个城市锁包含的内容很广,政治,经济,地理位置,气候生态等,就像一个人的外貌一样。而城市的人文特色是则相当于人的灵魂。 成熟的城市景观必须具备人文精神,因为城市本质上都是人文城市。在经济上我们可以大踏步的义无反顾的向前跨越,但是人文特色却是永远不可“跨越”的。因为人文是从历史中沉淀而来的,是发达的经济所无法创造的。一个城市如果单纯的只是经济发达而不重视人文特色的话就会像暴发户不等同于贵族一样。比如城市广场应该反映出一座城市的风貌,是城市的点睛之笔,但是,如今大量兴建所谓广场并没有考虑到人文特色,只是一味的追求场面的宏大,石材铺装,种树栽花,假山喷泉,巨型雕塑。但深入的研究会发现没有个性,更没有考虑到其所在的历史人文特色。 比如伦敦是文学城市,也是戏剧城市,又是大学城市;巴黎是服饰城市,又是浪漫之都;维也纳是一座音乐城市,当然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城市。我们目前的一些城市,究竟如何定位,不很明确。当然,并不是说一个城市必须有悠久的历史才能有人文特色。很多新兴的城市也可以为自己定位出自己的人文特色。同样一座古老的城市也比一定非要老气横秋,特色是一种元素,它应该是渗透性的融入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中。我们国家也有很多城市的景观建设已经非常成熟,其经验值得借鉴。一个城市的景观建设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景观特色是否与城市特色相呼应。以上海为例,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而还有众多的著名人文景观。是一座国际大都会,又永远走在时代的尖端,和北京一样,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底蕴的现代城市就像一个真正的贵族。上海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外滩,凡是到上海来游玩的人都必定要到外滩来看看。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外滩不愧

图1 上海外滩 图2 上海外滩夜景

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雅称。外滩的建筑多气派豪华、风格各异,既有巴洛克风格,又有罗马风格和哥特式风格,集中了英国、荷兰、挪威、俄罗斯、德国、奥地利等17种最具代表意义的欧洲古典建筑风格,反映了当时西方同类建筑的水平。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上海浦东开发进入实质性启动。上海人给外滩重新定位,1993年初提出“重建新外滩”,在

原有的基础上为外滩做景观规划,使外滩即保有其原本的风貌又具备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气息这个工程历时两年,要把外滩向黄浦江平均外移80米,加高防洪堤,使之平均高出地面10米,堤上建成宽20米的行人绿化带,堤下是上海最大的室内机动车库;在外滩公园内设上海英雄纪念碑,在外滩中心建“音乐会广场”;外滩取消车,空中不得布线;全部外滩建筑有泛光照明,又称“外滩灯光工程”;外滩延安东路以南38公里至南浦大桥桥脚,拆迁六万户居民,300家单位,拓宽道路,沿黄浦江建设“南外滩”。 外滩城市雕塑群由"浦江之光"、"帆"、"风"三座不锈钢雕塑组成,位于金陵东路外滩绿色长廊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浦江之光"造型新奇,用竖向的水波和水珠形象组合,如五线谱上跳跃音符,以轻松欢快的旋律,奏着歌唱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乐曲。"帆"表现黄浦江上帆樯林立,船队正驶向全国;帆与帆的连接,多曲线的漂动,增加了立体动感。"风"以锐角和钝角、弧线和折线,褶皱波动表现改革东风劲吹,气象万千。

截止到2003年末,上海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4处,纪念地点29处,保护地点14处。迄今仍保留着我国唐、宋、元、明、清以来的若干古迹和富有特色的园林。位于上海市区黄陂南路374号的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这栋上海20年代典型民居的石库门楼房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式的,在这里纪录了足以令后人永远铭记的一段中国共产党诞生时期的辉煌历史。

一走进上海老街,您仿佛回到100年前上海的繁华集市。这条豫园商业旅游区内风格独具的,集旅游观光、购物消费、体闲娱乐、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特色街,历史上曾以庙前大街为名,汇集了一批上海最早的钱庄、金店、银楼、酒肆、茶馆、戏楼、商行,一直是连接十六铺(小东门)和城隍庙、豫园地区的人流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沿街人文景观使其拥有丰富的商业文化底蕴。上海老街以馆驿街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经过装饰和改造,保留了清末民国初年的民居特色,老街两侧恢复了花格窗、排门板、范氏栏杆、落地摇杆门等,再配以屋顶上的飞檐翘角,花边滴水和马头墙。西段的房屋外立面仿明清建筑,突出上海老城厢的民俗风情,黛瓦粉墙,红柱飞檐。上海老街重现了很多百年老店,同时开设茶楼、医堂等富有传统特色的商铺。它和北侧的“明星街”一起向您呈现出老上海商旅百业、市井百态的一幅“清明上河图”。 在上海随处可以看到的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我们之所以肯定上海的城市景观建设是因为它起到了烘托城市人文的作用, 在保留还是开发的问题上做了大胆的尝试,事实证明是成功的。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用景观表现文化特色的问题上有很多国家做的都很成功。比如日本,这是一个非常懂得保留自己文化的民族,他们把从我们这里学到东西加以诠释,变成自己的东西,并且竭尽全力进行保护。我们可以在东京那样的现代化大都市看到很多的历史古迹,由于东京的空间拥挤,地贵如金,加之历史变迁,很多古迹无法保存,可他们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会看到他们在不遗余力的发掘自己城市的文化,比如在街道围墙的某个地方突然凹进一两平米的地方做一个象小品一样的东西,或者在小公园里放个神社,甚至连外挂楼梯下面的空间也能利用上,然后在旁边写明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件,或者是什么地方的遗迹,甚至连不著边际的传说也有,简直是见缝插针。但是结果却有很惊人的效果。当行人或游客走在路上时,会突然发现这些小景,在兴趣的趋势下会主动去了解这些故事,这种偶遇的乐趣是普通的城市景观达不到的。而且印象深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论对居民还是游客都是深远的,值得我们借鉴。

4 城市景观的发展方向

当代的景观艺术不仅是科学技术手段的展示,同样是人文性的反映。建造景观自古以来就包含人们对生活环境与社会的认识,包含人们改良自然环境的需求。一个城市的景观反映了景观设计师对发展变化中的城市化背景下,希望改善城币环境变化的设计手段,并体现出我们所生活的城市的特色。

以我们所生活的天津为例,我们要定位一座城市的人文特色就要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演变以及地理概况。天津是一座移民城市,在远古时代,天津曾是渤海的一部分,陆地是逐渐冲积形成的。古代的天津是个渔村,北宋年间,这一带的泥沽、小沙河等地有了些名声,志书上有了记载;直到金代,才改名为直沽寨。元朝开发海运,直沽寨一带驻兵屯垦,成为水旱码头,改名为津海镇。元亡以后,明代燕王朱棣兴兵南征由此渡船,取"奉天承运,吊民伐罪,得民心,顺天意"之意为"天",取"渡河" 之意为"津",遂更名为"天津"。 后来,各朝各代都在这里屯兵,建城设卫,最后才定名为"天津卫"。今天的天津市就是在天津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我国的很多古城相比,天津的历史不算很长,她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年头不过600多个。应该算是一座即古老又年轻的城市。这600年,也给天津留下丰富的历史风物遗产。特别是清末洋务运动以来,天津作为北方经济和金融的中心,曾经何等的繁华和喧嚣。天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即是一座繁华的舞台又是血雨腥风的战场,繁华和硝烟过后一切复归平静,历史把很多有形和无形的东西留给了我们。其中以天津老城为中心,留下了一大批传统建筑和民居;以旧租界地为主,保留了一大批西式建筑和中西合璧建筑。这是天津的特色之一。其一是老天津在旧中国的动荡中饱受沧桑,沦为租界地,九个国家在天津划有租界,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这些租界内各有各的政府办公机构,教堂,医院,邮局,兵营,以及宅邸。这些就是被称作“世界建筑博览会”的 天津卫“小洋楼”。沉重的历史已经过去,就像上海的外滩一样,今天这些小洋楼已经成为我们城市的财富,对这些建筑的维修和美化周边景观就需要格外的用心。天津市政府下了很大的力量对大部分的小洋楼进行了维护,力求“修旧如旧”。天津是近现代史的大舞台,很多名人都曾在此驻足。“文治”总统徐世昌,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大作家曹禺,少帅张学良,一代宗师李叔同,爱国将领张自忠,孙传芳,庆亲王载振,大太监小德张等等历数不尽,这里有忠有奸,有善有恶,他们中的很多名字都不应该被历史忘记,这里有世间百态,很多人以自己的行动捍卫了我们的民族气节,更是不惜牺牲生命。而现在他们的信息只留在那些建筑门口的石板上,我们天津还有很多地方发生过很多历史事件,这些都是最立体的教材,如果人们能够走进去,这样才能说是对历史完整的保护。我们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历史的因素和人文的价值,比如修建一些小面积的主题公园,可参观的名人故居等,可能很多人会惊讶,原来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曾经有过如此之多的故事。

图3:天津海河三岔河口

此外,天津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我们的河文化。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天津是临海城市天津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 、“河海要冲”之称。流经天津的一级河道有19条,总长度为1095.1公里。还有子牙新河、独流减河、马厂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还乡新河6条人工河道,总长度为284.1公里。二级河道有79条,总长度为1363.4公里,深渠1061条,总长度为4578公里。也就是说,天津分布着庞大的水系,但是现在由于内河运输的消失,人们已经慢慢的淡忘掉我们的河流文化,其实河流文化应该是天津的一个重要特色。近几年我们对海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如今的海河可以说是华丽,炫目,五光十色。不过我个人认为,在今后的修建和升级工程中还可以再加入一些码头和港口的元素,让人们回想起海河曾经的繁华,现在的海河起到的只是游览和景观线的作用。但是海河之所以被天津人称作母亲河是因为她曾经是天津人赖以为生的生命之河,据老天家人回忆,当年的海河上行驶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是典型的港口城市。现在天津已经转型为工业城市,但是对往昔的怀念是难以割舍的,我们可以用景观打造出当年航运中心的影子。让老人可以追忆往事,年轻一代能感受到母亲河所承载的历史,以及对这座城市所应给予的关爱和保护。只有历史而没有实物太空泛,只有实物没有历史那实物也只是摆设,我们美化城市,做景观,应该将功夫下在亮点上。

难得我们的城市有如此丰富的历史与遗存,如果我们作为景观设计师能将有形的历史和无形的历史相结合,那么这些景观才能真正活起来,成为城市象征,文化特色,而不只是绿化而已。在老城里地区还有一些古建筑急需保护。我们的民族是智慧的,很能吸收外来文化,但我们也很容易舍弃自己的文化,我们喜欢拆了旧的盖新的,我们喜欢照搬人家的东西,很多景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内涵,照搬过来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我们自己拥有这样的条件,可以创造自己的景观特色。我们可以在吸取国内外优秀城市景观设计的基础上,以我们城市自身的人文特色为设计之本的话,我们也将拥有极具天津人文特色的景观。

参考文献:

1.参见[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著《全球社会学》。

2.[美]R・E・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篇7

关键词:中职;秘书;教学模式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指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段文字进一步明确了开展职业教育的目的及其办学方向、教学关键,也是秘书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从人才市场的调查情况看,秘书专业的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仅是“半成品”,企业抱怨缺少“拿来就能用”的秘书人才。因此,我们的秘书教学还应该有意识地借鉴其他专业教学的成功经验,避免秘书教育理论化即秘书教育与用工需求脱节的现象。如何解决“教学”与“用工”脱节的矛盾?在秘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利用校内资源实习、校外顶岗实习等新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适应当今专业课教学的需求,从而把这门课教好。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宗旨,依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情景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在讲授新的内容之前,先给学生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其中讲了什么道理,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在讲完理论之后,再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想一想案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全班组织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教师来分析学生的发言,纠正其偏差,归纳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然后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加以点拨、引导,促使学生全部掌握所讲内容。如,在讲授《办公效率和时间管理》一节时,教师先给出一个教学案例:周一上班,秘书小周需要完成以下工作:(1)给某客户打电话,与对方联系你的上司下周四将与他约会的事宜;(2)向人力资源部门写报告,申请今年的休假日;(3)拆封、分类和传递今天收到的邮件;(4)布置下午要使用的会议室,准备茶水和咖啡;(5)为上司预订周末去天津的火车票;(6)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她还接待了三位访客、接应电话等事宜。秘书迅速地开始逐一工作,搞得手忙脚乱,到了下班时间,仍有部分工作没有完成。根据这种情况,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是这名秘书,应该如何做才能把工作做好?讨论结束,教师开始讲授今天的新知识——时间管理方法,帮助秘书将时间安排得更有成效。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怎样做才更合理。学生各抒已见,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然后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加以点拨、引导、总结,促使学生全部掌握所讲内容。我们可以把这一环节概括为:给出案例——学生思考——教师讲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因材施教。

二、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是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总结,而情景模拟是在特定的模拟场景中进行的,要具备一定的场地、设备,有一定的人物角色,情景模拟就跟演戏一样,关键要逼真。如,在讲授《接待工作》时,前台秘书的责任之一,就是要甄别客人,起到“过滤、分流”的作用。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工作场景:一天,有许多人要见经理,经理正在开会。秘书对来访者要有不同的答复。对经理约见的客人,秘书说:“请稍等一会儿,经理开完会就来见您。”并奉上茶水和报刊杂志;有一个是要账的,秘书了解企业财政吃紧,说:“经理出门办事了,您过几天再来。”还有一位是来联系业务的,秘书询问可否让业务主管来接待。通过情景模拟,学生懂得了让预约好的或有接待必要的客人及时得到接待,而把没有必要接待的客人客气地挡在门外,而不致于影响上司的工作。情景模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尝试运用。教师可以设计许多办公场景让学生来模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真实的情景模拟,学生将会在身临其境的模拟表演中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而且不容易忘记。情景模拟过程可总结为:设计情景——准备设备——选定角色——认真表演——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三、利用校内资源实习

秘书专业教学要特别注重秘书实务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利用校内资源实习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安排学生进行职业见习,比如可安排学生临时担任秘书的角色,负责某一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后勤工作。如,我班承办了坦洲镇首届幼教同业协会的成立大会。主要负责大会的会务工作,由全班学生一起组织策划,主要包括会议前期的准备:资料、会议用品、茶水、礼仪服务、引领、签到等;会议服务工作,会议中充当工作人员,如摄影、献花等;会议后期的整理,让会议室回归到开会前的状态,同时,还帮助会议订两围工作餐。可以说,这次承办的会议,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到整个会议的过程。学生对整个会务工作有一种很实在的认识。我们可以把这一环节概括为:学习课本知识——选定工作任务——学生接受任务——学生分头执行——学生自己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四、校外顶岗实习

如果说利用校内资源实习是采用把“秘书”“请进来”的方法,那么,校外实习则是让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充当秘书人员,这需要学校有合作单位。我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如中山市利堡公司、海空间等已正式启动,每学期都会选派学生去顶岗实习,主要岗位有办公室文员、计划部、采购部、业务部的工作人员。学生去校外实习,是对教学工作的一个有力的补充。在公司里,他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了实践,如学会了熟练使用打印机、传真机、电脑等办公设备,学会了分发公司的资料,安排小型会议,接待客人及接打电话的技巧,等等。学生通过岗位实习,具体了解秘书工作的内容和全过程,增加了实战经验,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整个训练的过程可以概括为:选定实践地点——接受工作任务——跟随师傅工作——学生自己评价——教师总结评价——向学生推广经验。

(作者单位: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童富勇.现代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曲玉红,潘洁.论商务秘书学教学模式[J].秘书之友,2006,(6).

天文学就业方向及前景篇8

关键词:小学课堂;德育;渗透

二十一世纪已经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只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即可,如今,人才前须加三个字――高素质,才能为社会所重用。然而相对专业知识的复杂多样,新世纪对人才品行素养的要求却是相同的,因此品行素养是学生成才的根基。而小学正是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学习的起始点,学生在此阶段中逐渐对世界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这是培养学生品行素养的极优阶段。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合适也是最直接的场所,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成才,就应当在课堂教学的细节中渗入品德教育。

一、将德育工作推入课堂情景

课堂情景教学是小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能极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通过情景能增强对课程内容的感知程度,因此情景是德育工作在课堂中的一个渗入点。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文《狐狸和乌鸦》时,教师通常会用图片或者影音资料来创设相应的课堂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寓言中狐狸的狡诈以及乌鸦的骄傲自满。教师应当借此良机及时利用课堂情景向学生推行德育工作,教导学生既不能像狐狸一样阴险狡诈,用阿谀奉承等手段实现自己的利益,同时也不要像乌鸦一样,被奉承就盲目自大,不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在学习课文《画杨桃》时,教师一般会将课文中的情景在课堂上进行重演,让班上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杨桃,让学生体会到从不同角度看杨桃所呈现在眼前的形状也不相同。此情景也是一个很好地推行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做事情应追求实事求是,不能仅仅凭借自己认知。在这样的课堂情景中一点一滴地向学生灌输品行素养方面的教育,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可能在学生身上并没有显著的体现,但这是一个点滴累积的过程,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学生在品行素养方面有惊人的提升。

二、用情感来推动德育工作在课堂中的实施

小学生是一群极其容易被情绪感染的群体,情感能支配和指导小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课堂学习工作,因此德育工作要在小学课堂中推行,情感便是第二个渗入点。例如,在学习《卢沟桥的狮子》这篇课文时,如何让学生从一些卢沟桥石雕狮子中发掘出爱国情怀呢?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影音或者文字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当年卢沟桥事变的过程,并同时提供一些日军侵华后在中国实施的一些暴行以及当时人们生活的处境,还可以提供几个典型的抗日英雄故事。让学生从资料中产生对日军暴行的愤怒以及对抗日英雄的敬仰,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让学生自觉地对祖国充满热爱之情。在学习《尊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不尊重他人的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排演,让学生体会自己尊严被别人践踏时的内心感受,学会换位思考,从而知道要维护他人尊严,帮助他人时要用合理的方法,要让他人感受到自己对其的尊重。情感是德育工作得以在课堂中渗入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学会熟练运用情感,推动德育工作在课堂中的渗入,提升学生的品行素养水平。

三、教师应当注重自己在课堂中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好优秀示范

小学生正处于一种“鹦鹉学舌”的学习阶段,他们会不自主地模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说话以及行事方式。因此在课堂中渗入德行教育,其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一个连自己都不注重班级清洁卫生,在班级乱丢香烟头的教师很难激起学生爱护班级卫生的热情;一个面对学生问好都置之不理的教师也难以教育学生应当以礼待人。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多注重自身素养,多使用“请”之类的礼貌用语,爱护学生的课堂卫生,不把自己的垃圾带进课堂。对学生多一点关心,学生做错事情不应向其发火甚至吐脏字,而应用温声细语让学生自己感受到不足。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展示自我优秀品行素养,将品德教育一点一滴地渗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向着高素质方向发展,为今后成为社会所需人才打下稳固的基础。

小学生作为时代的幼苗,虽然离成为有用的参天大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但要让小树笔直向上生长,就必须要在树苗阶段对其进行正确方向的引导。小学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不遗余力地做好德育工作,培育出一批批品德优良思想积极向上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栾德昌.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感悟[J].吉林教育,2011(18).

[2]李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3.

上一篇:能力提升培训方案范文 下一篇: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