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测评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4 23:19:14

综合素质测评自我总结

综合素质测评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德育素质测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 现实表现 终极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106-04

[作者简介]杜晶波,沈阳建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都巍,沈阳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辽宁沈阳11016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体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把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与其现实表现相结合,这不仅有利于矫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的重学生知识能力评价、轻学生行为能力评价的片面做法,也有利于转变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仅当作知识性课程学习、忽视知行统一的错误倾向。构建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体系,有利于“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该评价体系的运行将会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协同育人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促进大学生自觉践行先进理论,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一、构建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体系的依据

(一)逻辑依据

大学生综合测评是针对在校大学生,通过收集其在校学习、生活、活动等各领域中的表征信息,并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采用科学方法予以量化,对学生做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一般包括德育素质测评、智育素质测评、体育素质测评等主要内容。其中,德育素质测评主要测评大学生的政治态度、遵纪守法行为、践行公德状况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情况。该测评能够客观反映大学生的实际表现和道德品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一般课程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一强调知行统一。因此,在考核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时,既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要考核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身实践的能力,即学生的实际表现。考核学生的实际表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的重要内容。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逻辑地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素质测评,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行为的考核,它们的功能具有同一性,即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真实、有效地反映大学生的实际表现,全面反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此,构建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找到了内在的逻辑依据。

(二)理论依据

综合素质测评的最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总结、自我发展,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向引导、正向激励。学生通过参加综合素质测评,特别是参加德育素质测评,要对自己一学期的行为表现进行审视和反思。辅导员或班主任通过向学生反馈德育素质测评结果,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行为差距,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从而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对自身行为的自我优化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升程度和道德品质发生的积极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考核大学生的现实表现,对学生的思想收获和行为作出肯定性评价,也起到了激励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优化自身行为的作用。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对学生素质的量化反映,属于学生管理领域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是对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反馈,又属于教育领域的工作。尽管两者分属不同的领域,但是它们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协同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注重提升践行先进理论、遵守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能力,做到知行统一;另一方面,又促进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果,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构建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体系,是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一)实践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实践的新经验

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要“全面、准确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的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方法和考核体系,创造出许多新经验。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试中实行“全程知行统一动态计分考核方式”、知行双考核模式等;在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中引入“行为实践度”考核、多维复合型考核等。这些考评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仅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性考核,而忽视对学生行为考核的弊端,突出了对学生践行先进理论、遵守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行为能力考核,为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方法提供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可资借鉴的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同。

这些方法和模式的共同点是,通过综合测评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实际表现――主要围绕学生的政治态度、遵纪守法行为,践行社会公德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情况,考量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此相对应,德育素质测评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内容,主要考量学生的政治思想、遵纪守法、践行公德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学生行为表现的内容基本相同。基于这种相同性,以德育素质测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学生实际表现的依据是可行的。

(二)前提条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学生实际表现与学生德育素质测评内容、过程的相似性

目前许多高校把学生的实际表现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中,其实施过程一般是:由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同班学生组成考核主体,依据考核标准,综合政治态度、遵纪守法行为、践行公德状况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情况对每名学生进行测评、打分。其中任课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进行考评,其他方面的测评由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完成。其具体环节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最后确定每名学生的实际表现得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学生实际表现的环节在课程结束前完成,一般是在学期末。而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过程是:由辅导员、班主任和同班学生组成考核主体,依据考核标准,综合政治态度、遵纪守法行为、践行公德状况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情况对每名学生进行测评、打分。其具体环节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最后确定学生实际表现得分。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一般是在每学期初完成。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除了实施时间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学生实际表现的内容、过程与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基本相同。为此,完全可以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学生实际表现的依据。当然,实践中要在时间上做一个微调,即把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的德育素质测评工作前移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期期末。这样做可以避免考核(测评)主体做重复性工作带来的倦怠心理,使考核(测评)结果更准确、更具权威性。就实践而言,随着“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相结合”考核方式的全面展开,构建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是完全可行的。

(三)保障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颁布以来,各高校普遍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校紧密配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和学校的教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等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机制。这些工作机制为构建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利保障。实践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校一盘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与学生管理工作部门紧密配合、相互协调。为此,只要学生工作部门把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的时间由每学期的开学初调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期的学期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教务部门认同“把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现实表现的考核依据”,那么构建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三、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设计

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考核评价内容、考核主体及分工、考核方法和成绩构成等部分。

(一)考核评价内容

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的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考核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和实际表现四部分。其中,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和多种形式的理论考试(测试)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主要通过上课出勤、课堂发言、听课表现等要素进行考核评价;实际表现则主要依据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进行评价。

(二)考核主体及分工

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主体。其中任课教师主要负责考评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辅导员、班主任、同学是学生实际表现的评价主体。

(三)考核方法

1.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核方法。采用书面作业(或撰写实践报告)、阶段性测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书面作业和期末考试以案例分析或材料分析为主,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阶段性测验以简答题、辨析题为主,重点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考试形式可以是开卷,也可以是闭卷。

2.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的评价方法。依据课堂出勤、课堂发言、听课表现等要素,采用赋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见表1)

3.对学生实际表现的评价方法。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的德育素质测评为依据,综合考核学生的政治态度、遵纪守法行为、践行公德状况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情况,对学生现实表现进行全方位评价。

(四)成绩构成

1.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占70分。其中书面作业(或撰写实践报告)占10分、阶段性测验成绩占1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50分。

2.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占10分。

3.学生实际表现占20分。其中:学生德育素质测评分计入本评价体系的公式为:

学生实际表现最终得分一学生德育素质测评实得分/学生德育素质测评应得分×20%

4.学生最终成绩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和学生实际表现的各项得分累加。

(五)时间安排

综合素质测评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定量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7

本文所述的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是指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职能部门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 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状态与绩效所进行的质与量的价值判断所制定的一整套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结果可直接为学生的各类评奖评优、组织发展、毕业就业等提供客观依据。我省各所高等院校学生管理职能部门所推行的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均不相同, 但其素质类别的划分已有基本共识,即德、智、体、能四个方面, 而各类要素、分值权重等的设定却多种多样, 不很一致, 甚至大相径庭。这固然与高校各自的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不无关系, 但内中也多少还是存在一些简单随意、非合理的因素。如何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全新开放的思路, 构建新型的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了当前高等院校学生管理职能部门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将以我院现行的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例进行阐述。

一、建立合理的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在国内已经是闹的沸沸扬扬。素质教育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以创新教育为核心, 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标, 依据学生的先天素质和爱好特长, 保证实现个体发展目标与社会期待目标的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日趋开放,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目前我们的学校对学生各项素质的评价仍停留在只关注学生的智育成绩上,以此来评价学生的能力高低程度, 形成了对学生评价标准过于单一的局面。忽视了日新月异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他们的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更看重学生在校的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协调能力、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个体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能力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素质的高低。

一套合理的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犹如一个甄别学生优劣的"指挥棒"。它引导着受教育者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去发展自己、全面提高自己。尤其在高等学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塑性都很强。高校学生更能由被动等待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并且积极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这就要求我们的素质评价体系首先必须是合理的,否则,那真的是"误人子弟"了,也成了教育的悲哀。因此,我们的学校必须积极探索建立合理的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不但注重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注重发展学生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特别是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但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 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品德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使每个受教育的人获得最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能都获得提升。

二、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制定原则

1 全面性原则

素质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特点与后天获得的一系列稳定的社会特点的有机结合,包含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等方面。要制定一套合理的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一个人的素质,那么全面性原则是必然要求。不能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素质的重要性(如智育方面的素质),也不能遗漏任何其他方面素质的重要性,否则,就会导致评价指标体系不完整,不能全面地、系统地、本质地反应评价对象各方面的情况。

2 导向性原则

一套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犹如一根"指挥棒",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在高校,学生要想取得好的发展,必须在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引下努力学习,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条件,根据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来全面地发展自己。

3 客观性原则

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得到的结果与评价对象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在高校,素质评价得到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各类评奖评优、组织发展、毕业就业等。因此,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客观的,而不能随意变更或者另设标准。高校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成长时期,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对评价是否客观非常敏感,如果评价客观,将增强他们的信心,促进全面发展,若评价不客观,将导致他们形成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4 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要求制定的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便于操作实施,不是定性的评价,而应是科学定量的。要满足这一要求, 制订评价指标首先必须尽量做到条目简洁明了, 指标条目不宜过多, 指标条目过多会造成评价工作量增大, 使评价工作陷人繁琐计算当中。其次评价指标的内容要用可操作化的语言概括表达,做到具体、明确,且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比例要科学合理。

三、我院现行的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人才,规范我院大学生素质测评工作,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制定本办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强化管理,确保稳定;优化学风,促进成才;深化活动,提高素质"的工作思路,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打造品牌"的工作路径,以发展学生为宗旨,以精致管理为依托,以素质拓展为主线,以智能网络为手段,全力推进我院学生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首先,学院成立由学院分管领导、相关部门(教学办、学工办、团委等)负责人、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主任、专职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等组成的学生素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本院学生素质测评工作。各系成立由系主任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主任为副组长,系学工办主任、系团总支书记、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代表等组成的素质测评工作小组,负责本系学生素质测评工作(简称系测评小组)。班级成立由班主任为组长,班级主要学生干部、学生代表组成的素质测评工作小组,负责本班级同学的有关素质测评工作(简称班级测评小组)。同时,学院成立学生素质测评中心,具体负责学生素质测评工作,听取、答复学生对测评工作提出的意见和申诉,各系、各班主任应积极配合学生素质测评中心工作。

我院将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分为A、B、C、D、E、F六大类。其中:A类为社会实践活动,B类为科技文化活动,C类为社会公益活动,D类为讲座、报告活动, E类为素质拓展自我总结,F类为其他素质教育活动。将学生素质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四个方面的内容,然而对每类素质列出了数个详细的测评点,每个测评点均有详细的加减分细则,这使学生素质测评体系不止停留在定性层面上,而是完全定量地对每个在校学生进行测评。

每位学生的四大素质都有一个基本分即60分,再根据n个测评点和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加减分,这样就得到每位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分。这样得到的素质测评总分用来作为学生的各类评奖评优、组织发展、毕业就业等的客观依据。

(一)思想道德素质

测评内容(测评点):1.1自觉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集体活动,测评学年内参加班级以上组织的各类政治学习活动5次(活动归类为素质拓展活动D类)、集体活动没有无故缺席记录;1.2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扬州大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测评学年内无不良记录;1.3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倡导文明风尚,测评学年内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或感恩活动(活动归类为素质拓展活动C类)至少2次;1.4遵纪守法,测评学年内无违法及严重违纪记录。

(二)科学文化素质

测评内容(测评点):2.1测评学年内的必修课程无须重修(特殊情况除外);2.2测评学年内至少参加1次(项)系级以上文化知识竞赛或学科竞赛(专业技能比赛)活动。2.3测评学年内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至少参加自然科学类学术活动2次,自然科学类专业学生至少参加人文社科类学术活动2次(含讲座、报告会或观看电教片、科普宣教片、讲坛活动等)。以上活动归类为素质拓展活动B类。

(三)身心素质

测评内容(测评点):3.1认真上好体育课或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及格以上标准(特殊情况除外);3.2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测评学年内学会欣赏1种体育比赛项目;3.3测评学年内至少参加1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归类为素质拓展活动F类);3.4所在宿舍内务卫生合格。在测评学年内获得"合格宿舍"以上称号。

(四)能力素质

测评内容(测评点):4.1能与人和睦相处,测评学年内无较大冲突行为;4.2积极参加实践锻炼、社会调查、实习实训、技能培训等活动至少2次,测评学年内社会实践成绩合格。(活动归类为素质拓展活动A类);4.3测评学年内参与策划组织1次集体活动。策划活动需明确记录活动名称、活动明间及参加人数和活动成效。(活动归类为素质拓展活动E类);4.4撰写2种常用应用文体(工作计划、总结、自荐书等)各1篇并经评阅合格。

总之、全面、综合的评估体系能好的促进学生的平衡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为同行提供成功样板。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还将进一步总结、深化研究内容,使我校评价体系改革取得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综合素质测评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一贯作风,刻苦勤奋,认真的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在期末考试中取的了相当好的成绩。同时也努力学习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等先进理论,并尝试在学习生活中运用和实践,从而使自己德、智、体等多方面综合素质都有了显著提高。

德育方面:身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以身作则,积极响应共青团委的号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所以有困难的人。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认真学习了一些伟大人物的先进事迹,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无形中有了相当显著的提升。

智育方面:从踏进大学校门那一刻,我就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无比热爱,怀有极度浓厚的兴趣,我对自己所学的每一门课程都认真对待,并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尽最大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使自己成为一名 社会和国家更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体育方面:自从北京首次举办奥运会以来,各种运动项目在中国蓬勃发展,这对国人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也从而带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这种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我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体育锻炼,参与院校的运动会,尽管很苦,很累,但这都无所谓,因为我明白:只有健康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劳动方面: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不知不觉在成长过程中我就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在校期间,我经常参加各种义务劳动,打扫公共卫生,我们宿舍良好的卫生状况一直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可以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绩,当然这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辛苦栽培,在新的一年里,我要继往开来,不骄不躁,发挥自己有限的才能和特长,把握有限的大学时光,努力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综合素质测评自我评价2

人贵有自知之明,真实准确评价自我,发扬优点,改进不足,是个人发展完善之道。就近年的表现,我总结如下:

a、思想上,遵守校纪校规,为人正直,稳定、谦虚。事业心、进取心强,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热爱集体。要做一个具有良好专业技术水平又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优秀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奉献社会。

b、学习上,目标明确,刻苦勤奋,成绩优良,学好专业课同时高度重视基础课程和课外的学习,使自己全面发展,培养合理的知识结构,注意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学习的能力。

c、工作上,积极肯干,责任心强,细心,独立又协同,有创新能力。

d、生活上,艰苦、不赶时髦,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煅炼以保持健康体魄,充足精力、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喜欢听音乐,看书和旅行,团结、关心、帮助同学并与他们融洽沟通,适应性较强。

当然还存在一些缺点,经验、阅历较缺乏,不善于自我表现等。学而后知不足今后要更努力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再深入研究,坚持学习企业、经济管理知识,使自己成为既会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 一) 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大学四年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综合素质测评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评价;测评;模式;奖学金;以评促建

大学生测评工作的进行是大学生们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最好方式和机会,但测评的形式与结果往往差强人意。我认为,在测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测评过程留下了什么,而不是测评结果留下了什么。所以,在全校的又一次测评大潮袭来之时,我们提出这样一套建议性的测评方案,但愿可以扬长避短。

一、测评的指导思想

(1)实现独立性:与学习成绩的评比分开进行;(2)增强客观性:进行评议的人由原来的评议小组改为更加客观的“全班对一”的评议方式,每位同学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一年来各个方面的情况,做到对自己的认真总结、做到全班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3)减少表面上的测评维度:我们将每位同学的表现划归成两个方面――学习与非学习。

二、测评的流程

(一)学习模块:学生的学习模块由本学年度学习成绩决定。

(二)非学习模块。(1)自我总结:选定一个教室,集合全班同学,班里同学以一定次序上台向全班汇报、答辩、实现互动,相互学习;(2)打分:打分环节由全班每位同学根据该生演讲、日常行为、班级表现进行打分(只打整体分),全班取平均分,作为该生的非学习模块成绩;(3)成绩汇总:两个模块根据各模块比重进行计算,算出该生一年的最终测评成绩;说明:两个模块的所占比重暂时没有根据。建议根据不同年级设定不同比重。例如:大二学年学习模块70%,非学习模块30%。

三、优缺点分析

(一)优点。(1)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大学是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段里程,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越来越苛刻的面试要求,如果我们在学校就能接受这方面的锻炼,培养起这种应对压力与挑战的能力,将会无形中加速自己的成长,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对同学们以后在就业面试、工作中表达自己,推荐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实现大学与社会的链接与过渡,帮助同学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实力!(2)全班对一个学生同时测评的透明化形式,基本达到了使误差最小的要求,实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同学们更容易接受和配合,也因此使测评工作更有意义!改变一种观念――测评就是为了奖学金,测评过后我们除了奖学金我们一无所获。我们要通过每个人的展示,让大家做到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指导。无法达到同学们期望的公正一直是测评工作无法避免的弊端,因此同学们对此工作失去信心而变得不踊跃,不求上进也使测评工作陷入尴尬境地,我相信,采用这种新的方式,不会有人会再对结果质疑,同时督促同学们规范自己的各方面行为!(3)将考试成绩评比与测评工作分开进行,弱化了测评工作中唯成绩论的观念,也会引起同学们对自己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会使同学们以正确的方式对待知识,对待考试,对待自己的各方面素养,而不是急功近利,使测评成为助长欲望与虚荣的元凶。(4)我们在测评中对每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这种测评形式下,多元评价实现的不仅仅是公平原则,也能通过全班同学的评价让每位同学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包括优点,也包括不足,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方向地将自己不断完善!同时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想法、成功的经验与大家分享。(5)面对全班同学去总结自己,我相信我们的同学不会像写学年总结那样浮躁和不真实!我认为大多数同学会实事求是地去对待,并且会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来为自己的学年总结增加筹码。当一个人能够坦诚地对待他人,他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朋友,就会有更多的人对他坦诚!我相信,如果氛围营造成功,感动会接连不断,班级氛围得到升华。(6)汇报式的测评中,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可以通过一些具体事例、以及该生的日常表现来进行反应,使得政治方面的内容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不再空洞。

(二)缺点。(1)组织难度较大,可能有个别同学采取应付的态度。我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①个别同学性格内向,不敢去面对同学;②一些同学不知道自己讲什么,如何讲;③感觉自己成绩不好,奖学金没有希望,不必要参加。我认为以上三点不足以成为理由,我们现在面对的仅仅是自己的同学,而将来我们要面对的是我们要生存的社会。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道理可以成为这个问题最好的解答。(2)在这个测评中也难以做到绝对的公平,人际关系的好坏影响着结果。但是我认为人际关系也恰恰是我们要测评的内容之一。(3)到了高年级竞赛获奖、、社会实践的人数逐渐增多,在这种模式下,这些特长和成就可能难以真正体现。

四、总结

以上即为我们建议的测评方案的大体内容,好多方面还不够细致和完善,但我们的目的很明确,我们希望测评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奖学金,更多的是通过倾听他人的总结指导自己前进的方向;我们也希望大学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专业技能,更是全面素质的提高来帮助我们立足于社会。我们期待,大学成为改变学生,重塑学生的天堂。而大学生测评可以引导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成功,使学校教育成功,进而使我们伟大的祖国富强,腾飞!

参考文献

[1] 唐莉,唐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J].教育与管理,2008.

[2] 范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6).

综合素质测评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 硕士综合 测评系统

一、引言

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3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从财政拨款制度、奖助政策体系、收费制度三个方面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研究生统一实行收费政策,主管部门加大研究生奖学金投入。由此可见,适应改革发展趋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高校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现实选择。客观现实要求我们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依据研究生教育目的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意识地调解研究生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教育系统的目的。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素质测评系统,是高校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实现奖助学金合理配置、评优公平的重要环节。[1]

二、目前教育硕士综合测评存在的问题

全日制教育硕士是专业学位的一种,分设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语、数、英等12个学科)两个培养方向,目的是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目前教育硕士的综合测评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2]

1.测评导向不明确,忽略综合素质提高;

在测评过程中,部分学院过分重视专业成绩和科研成果,其他如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等所占比重偏小,忽略了教育硕士综合素质的提高。

2.以定量测评为主、缺乏定性评价;

教育硕士的测评指标过于简单化,多收集可直接测量的学业成绩、科研成果加分、讲座等日常活动的定量指标,缺乏对品行表现、卫生习惯、组织管理、创新能力等定性指标的收集。

3.指标体系不完善,未体现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

全日制教育硕士目的就是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注重教师道德、教师技能和教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培养,而目前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系统未体现以上特点。[3]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系统的重构

综合测评是对学生的素质及其社会价值作出综合检验、评断的过程,综合测评系统由管理目标、管理制度、测评标准和测评方法、测评机构等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要素组成的具有评价功能的有机整体。

1.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系统的管理目标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由此可知,以中小教师这一职业为导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成为具有共产主义理想、良好师德、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精神和求真创新的精神,具有从事教育工作必备的知识、能力和健康体魄的人民教师。围绕培养目标,在内容上从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活动能力等版块构建综合测评指标。[4]

2.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系统的管理制度

构建并完善现代化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系统,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即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系统的学校整体管理制度和测评操作制度。

第一、建立学校整体管理制度。学校应从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系统观出发,由学校制定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的宏观指标和测评标准的范围,在遵循综合测评精神和总原则的前提下,由各相关学院根据培养方案、专业特色等方面制定中观、微观的指标和评分细则。

第二、建立综合测评的操作制度。制定统一的测评时间、机构、程序,测评工具和统计方法等,使之相互配套、互相促进,使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系统有效地运转。

3.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系统的测评标准和测评方法

第一、重构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完成指标的具体化和权重的科学化。建立宏观、中观、微观三级指标体系,同时根据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和专业特色,在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技能、教师实践等指标上有针对性的增加指标权重,在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等指标上相对学术性硕士降低指标权重。

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主体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级指标,各级指标的权重可通过专家调查法得出,各指标的评价根据自身特点,分级别采取定量、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价。一级宏观指标: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专业知识技能、实践活动能力、加分扣分细则五大版块组成。下面主要讨论前四个板块的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思想道德素质;二级指标:由德育课成绩(定量)、品行表现两个中观指标组成;三级指标:品行表现通过理想信念(定性)、遵纪守法(定性)、诚实守信(定性)、文明修养(定性)、公益服务(定量)和宿舍卫生(定量)来衡量。[5]

一级指标:健康素质;二级指标: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两个中观指标组成;三级指标:身体素质通过体育课成绩(定量)、健康状况(定性)、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次数(定量)来衡量;心理素质通过心理测量水平(定量)、情绪控制(定性)、人际关系(定性)来衡量。

一级指标:专业知识技能;二级指标:由专业素养、人文素养、教师技能三个中观指标组成;三级指标:专业素养通过专业课成绩(定量)、科研成果(定量)、参与学术活动次数(定量)来衡量;人文素养通过通识课程成绩(定量)、精神面貌(定性)、教师礼仪(定性)来衡量;教师技能通过三笔字成绩(定量)、PPT制作水平(定性)、教案编写水平(定性)、说课成绩(定量)来衡量。

一级指标:实践活动能力;二级指标:由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三个中观指标组成;三级指标:实践能力通过教育实习成绩(定量)、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定量)、参与日常实践活动情况(定量)来衡量;创新能力通过创新类获奖成果(定量)、批判性思维(定性)、分析探索能力(定性)来衡量;领导能力通过工作任职(定量)、工作表现(定性)来衡量。

第二、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的指标体系中,学业成绩、科研成果、讲座次数、实践活动成果、获奖加分、违纪扣分等指标宜采取定量测量,其他评价性指标则需通过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将指标化为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等定性描述,并将其转化为五级可折算的分值,如90、80、70、60、50,最终达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效果。[6]

4.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系统的测评机构

研究生院成立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工作指导小组,统筹各相关学院的教育硕士测评工作。各相关学院成立测评小组,成员包括导师(学术导师、实践导师)、专业课教师代表、学院党委代表、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代表(由本班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组成。成员组成后,向全院学生公示测评小组工作人员名单。[7]

四、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系统的反馈机制

综合测评的目的之一是促进教育硕士的自我认识、自我总结、自我发展,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不仅要注重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测评系统的构建,更要注重反馈机制。

首先,在综合测评前,开展广泛动员,引导学生认识到测评不是一个评价好坏的过程,而是自我认知、自我探索的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第二,微调后的综合测评系统及时向学生公布,了解学生意见;第三,在测评过程中,坚持操作的透明度和客观公正性,让学生了解测评程序,并有权提出合理化建议;第四,及时将测评结果客观地反映给本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测评结果,不断完善自我。[8]

通过完善的综合测评系统和反馈机制,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防止测评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加强测评过程中的民主评估和民主监督,做到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真正发挥综合测评系统对学生的科学性和导向性,推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1999年6月.

[2]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2013年3月

[3]谢长旺,赵彦,范丽远.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8).

[4]薛天祥主编.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8

[5]蔡焯基,容文峰,何小雅.努力构建现代化的师范生综合测评系统工程[J].教育导刊,1994(1).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2009年3月.

[7]蔡焯基,容文峰,何小雅.努力构建现代化的师范生综合测评系统工程[J].教育导刊,1994(1).

综合素质测评自我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育人为本;师范生;感恩教育;贫困生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其中“育人为本”已成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在如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下,如何引导高校学生,特别是师范类高校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校学生的感恩意识,切实落实“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师范类学校,有着大量的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感恩意识尤为重要。只有懂得感恩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感恩、知恩的教师,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奉献青春、教育感染更多的学生。

一、师范类高校贫困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现状

目前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研究已在各高校广泛展开。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感恩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主题活动。其中不乏涉及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但对于师范类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研究却比较缺乏,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一问题又是不得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师范类高校里的贫困生,作为高校贫困生的特殊群体,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感恩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展开。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目前对于师范类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注重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缺乏对思想品德的关注

“不让一个贫困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学”,为帮助每一名高校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已形成“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多元化学生资助格局。特别是对免费师范类学生,还实施了免除全部学费、每月补助生活费等措施,解除每一名在校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同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对师范类贫困生思想品德的关注相对欠缺。鉴于此,各高校在解决贫困学生生活困难的同时,更应该花大力气来关注贫困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变化,重视师范类贫困学生的人格培养及品格塑造。因为,“立德”方能“树人”。

2.关注师范生技能培养,缺少师德建设的熏陶

如何让学生充满自信的走上讲台,是师范类高校教育者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等硬件素质,师范高校从各方面入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针对提高师范生技能的培训。但在学生硬件实力日益增强的同时,学生在道德涵养、综合素质等软实力上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对于师范类高校贫困生,由于家庭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教育、感恩教育的相对缺失,所以加强贫困学生的道德品质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二、“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所谓“育人为本”,就是把教育与人的幸福、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以现代人的精神塑造人、以全面发展的广阔视野培养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师范类高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更应当重视对学生师德的培养。争取让每一名学生走出校门后,都可以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严谨笃学,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的优秀教师。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感恩传统。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的不仅仅是让其走向社会之前拥有一项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范类高校培养的学生将来绝大部分将成为人民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之余,更应当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特别是容易出现不良心理问题的贫困学生的品德发展,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为其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打下良好的品德基础[1]。

三、新时期师范类高校贫困生的特点

当前,师范类高校贫困生主要来自相对落后的农村及西部地区,或是城镇中经济困难的家庭,属于高校学生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其中不乏勤勉好学、自强不息的优秀学子,但由于经济拮据及家庭相关教育的相对缺失,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际交往等发面与其他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故而形成了其鲜明的特点[2]。

1.生活作风简朴,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通过调查发现,师范类高校贫困学生在生活方面十分节俭,消费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在接受调查的贫困生中,几乎所有的学生均表示消费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在学习方面,较大部分贫困学生勤奋好学,有着极强的积极进取精神并且成绩名列前茅。但部分贫困学生由于来自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较差,加上沉重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导致无心学习最终荒废学业[3]。因此在师范类贫困生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更加奋发图强,而成绩欠佳的贫困学生则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不良现象。

2.“等、靠、要”的惰性心理

在国家健全的资助体系下,很多师范类高校贫困生心中渐渐产生了“等、靠、要”的惰性心理。各类经济资助帮师贫困生可以顺利地完成学业,同时使得部分学生误认为获得补助理所当然,而不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甚至在贫困生中出现了沉迷网络游戏、虚度大学时光等不良现象。消极怠学,不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以及人文修养。

四、如何在师范类高校贫困生中开展感恩教育

通过前文的分析,不难得知在师范类高校贫困生中进行感恩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在对其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应时刻注重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不能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在师范类高校贫困生中进行感恩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将“感恩素养”纳入到师范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使其成为受助的重要参考依据

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是对每一个师范类高校学生的基本要求,对于师范生更应当培养感恩意识。如今在各大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已成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因素。该评价体系,可以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更好地进行素质拓展,并为升学就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结合师范类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偏低、部分贫困学生容易产生惰性思想及感恩意识淡薄等特点,可以采取将“感恩素养”纳入到师范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强化对贫困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把“感恩素养”量化为若干可评分项目并纳入到师范生思想道德考核的指标中来。通过此种方式强化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逐渐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并把对师范类贫困学生感恩素养的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受助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这种“量化感恩意识”的方式,既促进了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又能够针对感恩意识薄弱的贫困生及时地进行教育及心理辅导,无疑将对贫困学生感恩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起到较好的引导和推进作用。

2.形成以感恩教育为主旨,师范类贫困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团

感恩教育,学生是主体,但多数师范类高校贫困生存在着自我封闭、参与集体活动不积极的现象。如华中师范大学已开展“给父母的一封信”、“为妈妈洗脚”以及“在成长的路上学会感恩”等主题教育活动。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师范生真正参与到感恩教育活动中来并从中受益,有必要成立专门以感恩教育为主旨、以师范类贫困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团,围绕“知恩、感恩、报恩”等环节开展活动。为了达到贫困学生广泛参与的目的,可以通过高校的勤工助学项目来展开,这样不仅为师范类高校贫困学生提供了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机会,也为贫困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此类学生在社团活动潜移默化的感染下,逐步培养并提高自身的感恩素养。

3.角色互换,使师范类贫困学生站在教育者的角度理解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作为一名师范类贫困生,在不久的将来也要走上讲台,以一名教育者的身份去教育自己的学生。所谓“旁观者清”,因此高校教育者通过与学生互换角色的方式,使师范类贫困学生站在教育者的角度理解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角色互换使每一名贫困学生深刻了解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自我总结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为其提前做就业准备,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批评,接受感恩思想的熏陶,使每一名学生逐渐走向成熟,形成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国家以及主动回馈的感恩意识。

综合素质测评自我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育人为本;师范生;感恩教育;贫困生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其中“育人为本”已成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在如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下,如何引导高校学生,特别是师范类高校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校学生的感恩意识,切实落实“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师范类学校,有着大量的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感恩意识尤为重要。只有懂得感恩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感恩、知恩的教师,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奉献青春、教育感染更多的学生。

一、师范类高校贫困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现状

目前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研究已在各高校广泛展开。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感恩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主题活动。其中不乏涉及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但对于师范类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研究却比较缺乏,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一问题又是不得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师范类高校里的贫困生,作为高校贫困生的特殊群体,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感恩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展开。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目前对于师范类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注重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缺乏对思想品德的关注

“不让一个贫困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学”,为帮助每一名高校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已形成“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多元化学生资助格局。特别是对免费师范类学生,还实施了免除全部学费、每月补助生活费等措施,解除每一名在校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同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对师范类贫困生思想品德的关注相对欠缺。鉴于此,各高校在解决贫困学生生活困难的同时,更应该花大力气来关注贫困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变化,重视师范类贫困学生的人格培养及品格塑造。因为,“立德”方能“树人”。

2.关注师范生技能培养,缺少师德建设的熏陶

如何让学生充满自信的走上讲台,是师范类高校教育者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等硬件素质,师范高校从各方面入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针对提高师范生技能的培训。但在学生硬件实力日益增强的同时,学生在道德涵养、综合素质等软实力上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对于师范类高校贫困生,由于家庭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教育、感恩教育的相对缺失,所以加强贫困学生的道德品质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二、“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所谓“育人为本”,就是把教育与人的幸福、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以现代人的精神塑造人、以全面发展的广阔视野培养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师范类高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更应当重视对学生师德的培养。争取让每一名学生走出校门后,都可以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严谨笃学,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的优秀教师。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感恩传统。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的不仅仅是让其走向社会之前拥有一项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师范类高校培养的学生将来绝大部分将成为人民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之余,更应当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特别是容易出现不良心理问题的贫困学生的品德发展,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为其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打下良好的品德基础[1]。

三、新时期师范类高校贫困生的特点

当前,师范类高校贫困生主要来自相对落后的农村及西部地区,或是城镇中经济困难的家庭,属于高校学生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其中不乏勤勉好学、自强不息的优秀学子,但由于经济拮据及家庭相关教育的相对缺失,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际交往等发面与其他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故而形成了其鲜明的特点[2]。

1.生活作风简朴,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通过调查发现,师范类高校贫困学生在生活方面十分节俭,消费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在接受调查的贫困生中,几乎所有的学生均表示消费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在学习方面,较大部分贫困学生勤奋好学,有着极强的积极进取精神并且成绩名列前茅。但部分贫困学生由于来自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较差,加上沉重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导致无心学习最终荒废学业[3]。因此在师范类贫困生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更加奋发图强,而成绩欠佳的贫困学生则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不良现象。

2.“等、靠、要”的惰性心理

在国家健全的资助体系下,很多师范类高校贫困生心中渐渐产生了“等、靠、要”的惰性心理。各类经济资助帮师贫困生可以顺利地完成学业,同时使得部分学生误认为获得补助理所当然,而不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甚至在贫困生中出现了沉迷网络游戏、虚度大学时光等不良现象。消极怠学,不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以及人文修养。

四、如何在师范类高校贫困生中开展感恩教育

通过前文的分析,不难得知在师范类高校贫困生中进行感恩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在对其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应时刻注重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不能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在师范类高校贫困生中进行感恩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将“感恩素养”纳入到师范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使其成为受助的重要参考依据

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是对每一个师范类高校学生的基本要求,对于师范生更应当培养感恩意识。如今在各大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已成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因素。该评价体系,可以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更好地进行素质拓展,并为升学就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结合师范类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偏低、部分贫困学生容易产生惰性思想及感恩意识淡薄等特点,可以采取将“感恩素养”纳入到师范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强化对贫困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把“感恩素养”量化为若干可评分项目并纳入到师范生思想道德考核的指标中来。通过此种方式强化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逐渐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并把对师范类贫困学生感恩素养的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受助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这种 “量化感恩意识”的方式,既促进了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又能够针对感恩意识薄弱的贫困生及时地进行教育及心理辅导,无疑将对贫困学生感恩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起到较好的引导和推进作用。

2.形成以感恩教育为主旨,师范类贫困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团

感恩教育,学生是主体,但多数师范类高校贫困生存在着自我封闭、参与集体活动不积极的现象。如华中师范大学已开展“给父母的一封信”、“为妈妈洗脚”以及“在成长的路上学会感恩”等主题教育活动。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师范生真正参与到感恩教育活动中来并从中受益,有必要成立专门以感恩教育为主旨、以师范类贫困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团,围绕“知恩、感恩、报恩”等环节开展活动。为了达到贫困学生广泛参与的目的,可以通过高校的勤工助学项目来展开,这样不仅为师范类高校贫困学生提供了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机会,也为贫困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此类学生在社团活动潜移默化的感染下,逐步培养并提高自身的感恩素养。

3.角色互换,使师范类贫困学生站在教育者的角度理解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作为一名师范类贫困生,在不久的将来也要走上讲台,以一名教育者的身份去教育自己的学生。所谓“旁观者清”,因此高校教育者通过与学生互换角色的方式,使师范类贫困学生站在教育者的角度理解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角色互换使每一名贫困学生深刻了解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自我总结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为其提前做就业准备,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批评,接受感恩思想的熏陶,使每一名学生逐渐走向成熟,形成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国家以及主动回馈的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类学生,懂得“知恩、感恩、报恩”,懂得回馈社会、报效社会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思想基础和道德前提。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对师范类高校贫困生进行教育时,应秉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同时应充分结合特殊学生群体的特点,贯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及感恩意识,使之主动承担起对国家、社会及家庭的责任。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不仅要使学生在经济上脱贫,更应该使其在思想上“脱贫”,将他们培养成为一批业务精湛、师德高尚、勇挑重担的人民教师,使之成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师之楷模”。

参考文献:

[1]昊.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贫困生教育工作探析[j]教学研究 2009,(3)52—53

[2]陈国和 高校贫困生群体特点分析与改进帮助工作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3).

综合素质测评自我总结范文第8篇

【 关键词 】STP 训练 践行 心理健康

目前国内关于中职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软素质培养建设与实施研究比较薄弱,即理论知识、技能、个人品质三位一体与社会需要、未来需要相结合的研究比较欠缺。现制定《中职生STP成长计划构建与应用研究》项目,通过以团体训练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行为养成训练、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矫正学生异常行为与心理,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探索一套行之有效并对实践、应用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案。

一.项目介绍

1.项目研究特点

STP成长计划项目,其中S代表Study(学习),T代表Training(训练),P代表Practice(践行),以后简称为STP。该项目是以学生学习——训练—践行成长为范式,以促进学生心智成熟、健康发展为目标,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元素、人格品质和行为体系,提高学生行事能力和心理能力;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挥老师的引领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现选取高级技工班为试点,人数45人,男35人,女10人进行实施研究。

2.项目研究方法

本项目采用山西太原益尔心理研究所编制适合中职生的《学生成长手册》,通过半封闭的营地平台,进行三大环节有节奏的团体心理程序指导,有意与无意的心理训练实施、自悟与师启的反馈系统及校内外的践行活动,用科学的心理评价跟踪系统测评学生STP成长项目实施前后的变化,探索提高中职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智成熟、人格健全发展,提高中职生就业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法。

二.项目实证性研究

本项目在实施前后采用心理教育研究所提供的《学校心理综合素质测评指导系统》,进行职业价值观、情绪稳定性测量、人际交往能力测量、应付方式、学习品质和卡特尔16PF人格特征测量等六方面的测评,通过对学生“学习(Study)—训练(Training)—践行(Practice)”三个环节的指导并进行前后期学生心理指标比较,让学生主动探索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践行成长历程,使学生在自我奋斗中不断提升能力、在自我教育中逐渐成熟、在自我成长中感受快乐,准确反映项目实施的效果。

1.现取样本个体,如高考失败者或大龄社会青年的中职生为一个班。

2.通过STP独具特色的课程方案实施,采取团体训练和个别辅导及职场生存体验几种方式从认知重建过程,还是策略训练过程中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及互相评价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自我,在个体体验和感悟行为上达到预期目标。

3.前后期测试成果比较

项目采取动态式行动研究,在训练前后期使用半结构设计访谈和结构式诊断和训练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汇总测量结果。对研究所采集的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通过数据分析,“职业价值观”总分及其美感因子、智力刺激因子、独立性因子、社会地位因子等的前测和后测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说明本项目样本所选学生在职业价值观倾向上均反映出他们的工作目的和价值,过程中不断追求到美的东西、得到美感的享受;不断进行智力的操作,达到探索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按自己的方式、步调或想法去做,不受他人的干扰;需要在岗位上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他人的重视与尊敬;同时工作的价值希望直接为大众的幸福和利益尽一份力量。可见,样本主体在职业价值观上是多元化的。

从人格特征看,其内向与外向型因子、怯懦与果断型因子的前后测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从人际交往能力看前后测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从学习品质方面看,其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0.01

三.结论

总之,项目实施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基本成熟,甚至达到顶点;情感迅速发展、需要不断增加、情感反应丰富而强烈;意志的自觉性、目的性、坚持性和果断性等品质得到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体现在自我评价、自我调控方面均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得出如下结论:

1、中职生成长训练与其心理适应能力、情绪稳定性、应对方式等存在显著的相关,表明这几项心理指标可作为评价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内容。同时开展项目STP成长训练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职业价值观的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职业价值观的13项效能与择业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

综合素质测评自我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习兴趣;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一、传统《矿山机械》教学的不足

由于缺乏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得传统的《矿山机械》授课死板、不灵活,学生们更多地被进行灌输式的教育,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操作中的应变能力。总体来说,传统教学模式虽然使得学生获取了大量的书本知识,但是也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实际操作演练,传统教学模式也使得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更为重视单一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们实际演练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造成忽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对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也影响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矿山机械》教学改革

(一)提高教师素质

《矿山机械》是一门与实际联系极为紧密的课程,因此要大胆地开创从实践中学习,结合实际学习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不断地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通过对教师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在把握同期生产技术的同时,还掌握市场发展前景,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地提出培养方案。因此,需要全力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在传授《矿山机械》时,教师既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具体操作实践的带头人,做到“双职双师”。

(二)保持课程实时性

教学不能与实际尤其是现实技术的发展相脱离。《矿山机械》教学必须与国内外先进的机械研发技术、企业生产动态等相结合,随时关注新的技术、新的信息,以期把握技术,把握市场。把新技术、新内容融入到《矿山机械》当中,如此以来《矿山机械》课程将不再脱离现实、脱离市场,而是能够与现实生产、当下市场相匹配、相适应的优秀教材。教材的多元性、立体性以及教材的连贯性,都能够确保《矿山机械》在国内同类教材中占据优势,保持先进水平。

(三)改善教学环境

在教学环境方面,应当注重建立“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学校内部建立实验室,用来进行矿山机械的教学实验,还要建立练习基地,要依据企业生产流程或者是企业的生产环境来设置具体的操作实验课。通过这种“校企合一”的模式,能够提高学生们应用矿山机械动态测试分析水平,使他们能够灵活、熟练地找我各种综合技能,如实际机械操作甚至是故障诊断等。这种真实有效的职业体验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对操作规范的掌握,在学习中就开展了有针对性地岗位培养。在实训基地建立时,要尽可能地按照就业企业类型的原貌还原建立,例如可以将矿山、井下、煤矿中的矿山机械照片、工作录像等纳入实训基地,同时利用电脑技术,创制矿山机械的三维模型、运动学动画等,同时还需要设立与当地矿山集团、煤机厂相联的实习基地,全面开展好《矿山机械》课程。

(四)革新教学思想

1.教学方案设计的改革。“校企合一”的教学模式必然要求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对于教学方案的改革,可以依据“三实原则”进行。首先,高职教学的内容必须具有“实用性”,能够确保其教学内容是能够在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直接用到的;其次,高职的课本必须具有“实际性”,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确保其获取的知识的专业性强,知识层次合理;最后,高职教学必须做到“实践性”,通过开展实践课程或者是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坚持按照“三实原则”即“实际、实用、实践”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全面提高职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培养其动手能力、独立操作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

2.教学方法的改革。(1)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能够对文本、图形、图像等开展综合处理,能充分创造出一个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快乐学习落到实处。(2)实践教学能够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必须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与关注。通过在学校建立实训基地,对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模仿,在营造了逼真的工作情境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培训和专业学习。同时,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要做好动态记录,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检验,而教师要通过实训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做出评价。

(五)改革考试方法

1.考核体系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以专业技术、职业素质的标准为准,设立双向的考评机制,既要将技术培养纳入其中,又要体现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总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应是。

2.考核体系改革的第二步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试卷考试模式。不再将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评价寄托于一份纸质试卷上,而是要采取多元的考察模式,如加入口试、技能操作测试等环节,同时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增加调查论文撰写,技术设计制作等,从各个方面来考察学生掌握技术的水平。

3.考核体系改革的第三步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对考试结果的分析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阅卷、分析试卷的模式,要对整个考试的内容、试题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测评,同时采取学分制,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数据纳入考察体系,确保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新民.矿山机械.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M],1999,8//P.

[2] 张丽丽.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8(30):169.

综合素质测评自我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综合素质;职业能力;评价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摘要)》的战略主题部分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并且指出“以德育为先,以能力为重的战略主题”,因此,教育教学中把握“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事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大计。“软件技术”专业特点是实践性强、专业特征明显、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专业课程的评价方法毋庸置疑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都起重要的作用,因此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是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和实现素质教育新突破的迫切需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个人职业生涯长远发展的需要[1]。

2 “软件技术”专业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occupation ability of the major "software technology")

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外,还包括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兴趣、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是相对静止的,其培养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认为,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门相近的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国家技能振兴战略》认为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由于职业的特点存在多变性,是相对变化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与专业和目标职业紧密结合[2]。

显然,专业培养要以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而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又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和“风向标”,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也需以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展开进行[3]。

通过对毕业生和就业单位的调查,针对辽宁大连地区日企较多,外包业务较多的情况,我们认为“软件技术”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应具备这样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2.1 综合素质

(1)文化素质

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观,具备正常向上的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水平。

②具备汉语言的文字、语法、写作与欣赏的能力。

③掌握两门外语,通过全国公共英语等级三级考试和日语水平二级考试。

④掌握软件开发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

⑤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数据库应用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⑥熟练掌握软件工程思想和方法。

⑦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地理有初步的了解。

(2)专业素质

①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包括程序设计思想、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方法、数据库原理等。

②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适应岗位快、动手能力强,包括计算机常用软件操作、程序设计、读写日语开发文档,网络技术、软件系统设计等。

③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懂得涉外交际礼仪知识。

④通过考核获得相应的岗位证书,包括系统分析员、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程序员、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等。

⑤熟练应用两门以上外语,包括口译、笔译、写作等。

(3)身心素质

具备健康的体魄,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竞争与抗挫折能力,具备健全的人格。

2.2 职业能力

(1)具有较好个人语言表达能力、技术文档书写能力和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

(2)具有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3)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程序设计方法以及数据库应用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编程和数据库应用能力。

(4)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能够全面胜任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工作。

(5)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开拓精神与敏锐的观察力。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高职毕业生在“与人合作精神和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讲,提高学生这些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比学生获得某项技能的提高更为重要,关系到其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

3 现状分析(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在针对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锐意改革,很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对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方法提出了很多看法,文献资料也非常多。其中,对“综合素质提高”“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等观点已形成共识。从相关论文和课题都可以看出,许多院校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增加了过程的考评、根据专业特点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技能的考评的比例、增加了素质的考评维数,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相比,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

(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仍然不足

高校评价方法的内容是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能否满足用人单位之所需。当前大多数情况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还是由任课教师来作的,企业参与少、社会参与少,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也较少。

(2)评价指标还不够全面和完善,尚不能与时俱进

高素质职业人才不仅应具有基本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以及起码的职业道德等。这些多维的评价指标还不够健全,而且往往一成不变,还不能及时地根据社会和地区经济发展进行调整。

(3)对过程评价的量化、细化程度不够

尽管很多院校加大了过程评价的力度,但是如果对学习过程和行为没有量化的监控,不能把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细化到教学与实践的环节,那么过程评价的可操作性就会降低,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4)对隐性知识与技能的评价缺乏有效的方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在对显性知识的评价方面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方法,但是对隐性知识的评价却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4 评价方法改革措施与实践(Measures and practices of evaluation methods reform)

(1)教学各环节系统全面的改革。

从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到、课堂教学到考核模式全面改革。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体系要指明和体现专业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课程教学大纲要说明与本课程相关的素质和职业能力以及评价方法,课堂教学与考核要细化每一堂课素质和能力目标,通过评价结果还要进行反馈,这样形成一个教学评价的系统,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2)根据“软件技术”专业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分解到各个课程模块中,使评价细化、量化和全面化,形成指标体系。

(3)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实践中,我们积极与相关企业使用,邀请软件企业人员参与到学生的课程设计中,按企业的标准给予学生评价;把学生带到企业中去进行实践活动,在企业中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并接受企业的评价;鼓励学生参与专业竞赛,对参与者与优胜者给予奖励。这些方法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热情,也把学生引入正确的轨道中去。

(4)加强过程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起到更好地引导和促进作用。把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目标分解到每节课堂中,每个知识技能模块中,使得教师授课有重点,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同时,要公开评价结果,使师生对评价结果有认识,有反馈,有心得,提高评价的效用。

(5)进行个性化评价,不仅看一次评价结果,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鼓励进步,对重点学生进行跟踪评价和个性教育。

(6)把评价融入到课程实践任务和项目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实践活动和竞赛活动。

(7)自主评价与互评相结合。逐渐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与评价,同学之间进行沟通进行互相评价,这样他们更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进行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发展。

(8)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增加网络资源建设,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发进行自我评价,有意识地进行相关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

5 结论(Conclusion)

在改革研究与实践过程中,通过调查与测评可知,评价方法的改革对学生的导向作用是比较大的,学生能逐渐意识到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也有了明确的目标,这样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当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评价方法的改革仍需切实深入地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方法改革要围绕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这两个核心,立足于长远,又需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劲松.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模式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06-107.

[2] 赵欣.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1(8):88-90.

[3] 任昌荣.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信管专业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1(10):90-93.

作者简介:

上一篇:半期安全总结范文 下一篇:毕业生登记表自我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