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运营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12 10:34:03

资产运营管理

资产运营管理范文第1篇

在各产业链有着精妙布局的三井财团,被称为“产业组织者”,拥有丰田、东芝、松下、三洋、NEC等重要成员。三井财团投资、参股的企业无处不在,早在100年前,丰田还是个制造纺织机械的小厂,三井财团将丰田带到欧美,了解汽车制造技术,打开丰田汽车的大门。如今,如三井财团的资产运营管理模式也出现在中国,上海矽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矽亚)就是这种新模式的探路者和创新者。

矽亚是一家创新型的股权投资公司,致力于企业扭亏为盈、资产运营管理及产业投资的专业机构。“在中国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有近20%的企业出现亏损,矽亚一方面帮助亏损企业扭亏为盈,同时还帮助高增长企业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矽亚副总裁张兰丁介绍。

矽亚选择投资和管理的企业有两个标准:一是企业具备一定(资产过亿)的规模;二是企业所处行业有发展潜力。这也是矽亚帮助企业实现TIPO的前提条件。所谓TIPO(Turnaround-IPO),是帮助企业扭亏为盈后,同时帮助企业迈向资本市场的道路,进行产业扩张和整合。

扭亏为盈

优秀的投资者需要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有两类公司最需要像矽亚这样的专业机构,一类是高增长阶段的企业,另一类是亏损企业。”云南的一家水泥厂就是矽亚扭亏为盈的一个案例。因运营管理欠缺,企业成本管控不力,这家水泥厂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通过当地政府介绍,这家水泥厂的所有者找到了矽亚,希望矽亚能够帮助其扭转亏损的状态。矽亚团队在对这家水泥厂进行尽职调查后,当即确定首先要解决企业的销售渠道问题,先开源,再节流,因为水泥有销售半径的制约,有地域性的影响,所以矽亚团队没有采用总的方式,而是设计了扁平化的销售渠道,在当地设立统一的专卖店,将散乱的客户聚拢在各个专卖店的周围。

销售问题解决后,矽亚团队同时着手解决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问题。矽亚重建了这家水泥厂的人力资源部和管理会计部门,通过指导人力资源部开展工作,与周边的大学、中专、技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在专业网站和垂直网站做相关的招聘广告,吸引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张兰丁专程从北京请来资深水泥专家谢克平到这家水泥厂指导生产工作,给企业高管进行水泥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张兰丁也给企业的高管们进行管理技能的培训,让他们既懂生产又懂管理。

水泥行业的四字真言,即“均质稳定”。优质的水泥要求煤质稳定,所以一般水泥厂都建有煤均化场,保证窑温稳定。然而一个均化场需要2000万元的成本投入,这是水泥厂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水泥的质量会受到影响,而且因为煤质的不稳定导致工艺事故层出不穷。矽亚团队在多方求教专家后,决定从采购前端以“指定坑口,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水泥厂资金有限,一年8万吨煤的采购难题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张兰丁考虑到小煤厂不可能放宽账期和煤价,只有较大的煤矿才需要稳定的客户,并且有能力提供较长的账期。通过多次接触,在与当地最大的煤矿敲定协议后,矽亚团队从采购煤的方面争取到60天的账期,同时以每吨降低100元的价格谈妥了水泥厂的采购难题,并且通过“指定坑口”稳定进煤,水泥厂在没有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既解决了采购问题,也化解了生产方面的危机。

在云南山区,水泥的运输只能通过汽运。“如果不解决运输的半径问题,这家水泥厂的销量还是会受影响,这家水泥厂一辆车都没有,如何解决物流的问题,让我们团队很头疼,也想了很多方案,在当时这家水泥厂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去购买车辆组建车队,有一天我路过街边,看到许多车辆停在一旁,而驾驶员正在打牌聊天,突然萌生了将这些没有稳定收入的驾驶员组织在一起的想法。”张兰丁说道,“我们将这些人组织起来,与水泥厂签订长期运输合同,由水泥厂支付费用将每辆车都统一漆成红色,车身上面喷涂水泥厂物流的字样,并统一对这些驾驶员进行了培训,组建了一个物流车队,这不仅解决了水泥厂的物流问题,保证了服务质量,还为水泥厂带来几百万元的现金流。”

这家水泥厂是矽亚团队打赢的一场硬仗,整个扭亏为盈耗时15个月,水泥厂也由当初巨额亏损,一跃增长到净利润4600多万元的企业。

专注资产运营管理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能够帮助我们解答和做咨询,更需要帮助我们执行,矽亚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将一切落地,真正帮助我们去执行。我们当时接触了两三家公司,最后才选定了矽亚。”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至纯)总经理蒋渊告诉记者。

至纯是一家专注于为太阳能、半导体、光电、液晶面板、微电子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领域的客户提供高纯流体输送系统的系列解决方案及系统集成的高科技工程公司。正处于光伏井喷、半导体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至纯的业务量急剧猛增。如何在高速增长的行业中,提高自身企业的效率,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实现企业的标准化是蒋渊一直思考的问题。和矽亚接触之前,至纯与大多数工程类公司一样,以订单为导向的盈利模式致使其在管理方面较为粗放。然而,在与矽亚合作了8个月后,蒋渊将矽亚的团队比喻为至纯的在管理方面的“教练”。

接触到一家需要提升运营管理能力的高增长企业,矽亚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评估。首先评估企业的战略,判断出公司的总体方向是否有偏差,随后制定企业的竞争策略,从企业自身出发,将眼光投向整个行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中的“第三只眼”,为企业规避风险,接下来进行公司内部的流程梳理和价值链的调整及管理人员的培训,重建企业的人力资源、物流等部门,让企业发展所需的各项职能能够顺畅,充分发挥。在至纯的案例中,矽亚为至纯梳理及设计了近150个流程,从前期销售人员如何进行项目投标到后续的技术方案设计、采购、制造、工程施工到售后服务矽亚都设计出详细的流程图。至纯的高管提到,从引入矽亚这样的专业资产运营管理机构后,通过矽亚团队的共同努力,在去年的基础上承接了4倍的业务量,利润也得到大幅提升。“至纯本身是一家高增长的企业,但是需要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和优势要素,扩大其在行业中的市场份额。我们将这类的公司归为‘功能恢复型企业’。”张兰丁说道。

资产运营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房地产资产运营;管理方式;咨询服务

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过程之中,为了实现资产的运营管理,就需要房地产能够在依托于资本市场的情况下,进一步实现资本增值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增强市场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通过相应的经济活动,来促使资本进行重组、收购等,实现对于生产要素的合理化管理。本文将具体阐述房地产在实现资产运营管理业务的过程之中需要如何进行业务设计与组织设计来取得创新与管理成效。

一、房地产资产运营管理业务的基本内涵

事实上房地产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市场发展规律可以遵循的,资产经营的本质与核心就是最大程度上实现资产增值,在这一过程之中也有相应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段,在房地产行业中有两种资产经营的方式,第一种是依托资本市场,比如实现企业上市、资产证券化等,另一种就是依托产权市场,比如说加强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以及产权转让等[1],在这一过程之中,资产也可以实现转让、租借以及托管等行为。这些都是房地产实现资产经营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也需要注意资产经营过程之中主要的经营问题,房地产行业本身在产品上就具有一定的缺陷,比如说产品单一性较大,不能够很好地实现市场的扩大,因为具有地区的限制性,在信息的流通性与对称性上也往往较弱,投资艰难的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市场效能整体较为低下,交易成本又普遍偏高,所以使得房地产在融资方面门槛较高。综合来看实现房地产资产运营管理业务能够有效实现房地产发展转变,给予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并且针对目前所存在的发展问题,都能够给予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方式。所以房地产在实现资产运营管理业务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积极意义。只有在明确房地产资产运营管理业务进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对房地产资产运营现状进行转变。

二、加强房地产资产运营管理业务的具体措施

1.实现房地产资产运营中的组织结构的有效构建

在房地产资产运营过程之中,想要实现房地产资产运营,就需要从根本上实现房地产资产运营中组织的有效构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房地产企业资产管理的对象不仅是资产以及实物意义上的对象,而是与房地产企业相关的一切活动都应该被囊括在房地产企业资产管理的对象之中,而细化加强房地产资产运营中组织结构的有效构建,则是将管理的主要对象,其主要集中在了人员配置以及管理结构上。这不仅仅依赖于组织的良好设计,也与房地产企业整体的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息息相关[2]。比如在提供服务方面,就需要有顾问服务、估价服务、服务、营销服务、策划服务以及资产管理服务中,所以想要实现组织结构的有效构建,还需要集中投入到服务之中去,并且在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更好的组织结构设计。所以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增设营运中心,实施管理中心、物业管理中心等,实现客户管理以及业务咨询发展的需要,有效构建房地产资产运营的组织结构,能够合理实现价值动态最大化,促进房地产资产运营的时效性。

2.实现房地产资产运营的转型与创新

在加强房地产资产运营管理业务的过程之中,可以通过实现房地产资产运营的转型与创新的方式,通过实施财政管理措施,制定适应市场变化的资产转型战略,比如为了促进资金的流通与回笼,可以将地皮暂时进行出售与租借,并且实现销售方面的管理,完善销售与营销方面的绩效机制,综合实现产业资本的优化,扩大融资渠道,实现战略融资的有效发展。另外因为资产营销本身的特征,如前期投入较大,固定资产投入较多,受政府政策、市场影响较广以及资金使用周期加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的实际运营环节中很容易出现空当,对接不是十分流畅,重资产模式中强调了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对于土地的购买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商,建房还需要具有存货,以及建筑操作设备等,都需要资金的投入与资金周转,整体来看,风险较大。所以可以从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模式进行转变[3],不再以资产投入为唯一的资产运营渠道,而是去增强品牌的实际影响力,降低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的同时,以相应的技术投入与品牌开发为着手点,去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来强化目前的资产运营管理业务的相关设计,加强对于房地产生命周期之内所存在的现金流以及租户价值的可能性研究,以更加优质的服务,实现房地产的资产运营的转型与创新,促进运营投入与资金的有效流通,使得资金能够在灵活运转的情况之下,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升级。

3.加强房地产企业的品牌构建

因为房地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往往过多注重房地产产品,忽视对于房地产品牌的认识,所以房地产企业在品牌树立与构建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所以从企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角度而言,构建品牌不仅仅是轻资产运营的关键,同时也是房地产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可以将打造产品品牌、产品系列品牌以及企业品牌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房地产品牌的有效构建,以此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重要体现,实现品牌的运营有助于整体的房地产资产运营与发展。

4.实现阶段化资产运营管理业务的有效调整

因为房地产产业需要根据社会阶段的变化与不同,对于资产运营管理业务进行相应的调整,需要根据阶段的不同去实现不同的服务,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租赁价值与调整相关产品价格等,实现对于房地产发展周期的调整,因为房地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所以往往在社会财富较高的时候,房地产行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社会财富较低的时候,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重要资产,房地产行业在提供不同的服务的过程之中,也要适当降低价格以及服务方式。另外从房地产自身的资产运营管理阶段大致也可以分为投资决策阶段、规划阶段、运营启动阶段、成熟运营阶段以及衰退阶段的几个重要部分,不仅仅体现了资产生命价值周期,也有助于帮助房地产行业去把握市场规律,作出正确的调整。在资产价值收益上大致也可分为三种,比如说销售收入、租金收益以及增值收益[4]等。只有在正确的阶段,作出相应的战略规划,为社会及市场提供正确的服务,才能够顺应市场要求,实现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进步。比如说在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之中,房地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服务角色就不仅仅是以销售为主,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转变,实现房地产的有效持有、有效销售和有效租赁三者的有机结合,而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换个例子,比如说物业管理方面,传统的物业管理的过程之中,更加注重对于业主居住环境的服务,以及相关设备的维修等,但是目前因为物业管理困难性的增多,也无法在物业管理上面取得突破,所以就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整,将发展重心进行相应的转移,加大对于公共物业的管理,实现商业物业管理上的经济提升与效益增值。真正将房地产产业进行调整,将管理服务向有效的收益性方向进行转变。

三、结语

在房地产行业进行资产运营管理业务的时候,除了要正确认识资产运营的本质与核心,也要通过相应的手段,来促进资产运营管理业务的加强与发展,比如实现房地产资产运营中的组织结构的有效构建、实现房地产资产运营的转型与创新、加强房地产企业的品牌构建、实现阶段化资产运营管理业务的有效调整等,都是促进房地产行业发展,实现资产运营推广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曹亚琨.商业地产资产运营管理中的估价及咨询服务[A].中国房地产估价与经纪2016年第2期(总第117期)[C].2016:5.

[2]赵莞君.企业价值创造视角下医疗服务行业轻资产运营绩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

[3]高珊珊.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梁兴安.房地产资产运营管理业务探讨[A].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ChinaInstituteofRealEstateAppraisersandAgents).中国房地产估价与经纪2012年第6期(总第97期)[C].2012:3.

资产运营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有资产;运营管理;问题与对策

就目前经济发展来看,我国国企对国有资产的监督、运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要想改变此类现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就得在国有资产运营方面做好相关对策。

1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概念及运营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将国家产权作为基础,把国有资产运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作为目标,展开将资产的使用者和占有者作为对象的管理活动称为国有资产管理。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改革,有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生产效率,同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1]而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效率很低,国有资产运营较为困难,运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并使之高效运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国有资产运营方式的多样化,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结果,这些方式按照不同标准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所有权换位的国有资产运营;主要指的是资产所有权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发生转换或重组的现象。例如,将国外公司通过投资、收购、合并等形式来获得其企业所有权,就是所有权换位的第一类运营方式。第二类是非所有权换位的国有资产运营;主要指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不变,只将资产的使用权、收益权等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转换或重组。第三类是通过市场法则实现国有资产运营;主要指在市场经济法则中,通过公平交易将资产所有权实现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重组,如证券收购、资产拍卖等。[2]

2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资产与资本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销售渠道狭窄,旧产品闲置老化,大量资金被占用,资金流动困难,新产品无法正常上市。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背负着巨大的社会负担,发展缓慢。资金能够顺利流动是一个企业存活的希望,而大部分企业都以负债作为资金流动的来源,但负债带来的成本利息,使得企业内部资产流动不合理,造成资金短缺、周转不顺畅,致使企业资产运营能力不足。[3]

2.2政府与企业的职责不明确

在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直接被政府经营,国有资产出资和管理也属于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政府这种既是监管者又是经营者的地位,在市场公平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新形势下,现代国有企业改革就是企业制度的改革,要求更高。在很多情况下,政府都强调政企分离,实现国有企业自主运营管理的模式,但在实际运行中,政府与企业各自的职责就会出现矛盾,政府的意见带有强制性和不可违背性,使企业改革问题增多,进展缓慢。落实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难上加难,使得国家权力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2.3审计监管不到位,国有资产流失

我国现代国有企业在建立制度的过程中,要求对现有机构施行精简,将权力下放,或者增设与企业运营管理相关的部门。在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中,由于运营管理的不规范,在审计监管方面,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使各部门合作机制失效,导致财务监管不到位,资产流失严重。混乱的金融秩序和薄弱的资产管理手段,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据统计,[4]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在净资产的比重为:大型企业为15.2%,中型企业为59.4%,小型企业最高,达到82.8%,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多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每天流失近1.3亿元,每年高达500多亿元。例如,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因企业改制进行产权变更,这期间未对资产进行公示、未召开股东大会,也未对持30﹪国有股份的处置进行说明,最终造成国有资产流失697万元。[5]这一现象就是公然践踏《公司法》的表现。因此,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党和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现象,尽早解决并规划所流失的国有资产。

2.4缺乏专业的资产管理人才

很多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不够重视,导致资产运营出现诸多问题。要想解决资产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招聘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员。而有些企业在招聘资产管理人员的时候,对所需资产管理人员要求低,有些甚至是企业高管的关系户,在专业和素质方面都有所欠缺。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改革,资产管理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新问题,如果资产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就不能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这样就会阻碍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

3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对策分析

3.1调整产权关系,建立与国有资产相关的出资人制度

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一个趋势。上海、深圳等城市就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做出了探索和实践,它们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同时还成立了国有资产营运公司,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出资人的地位;另一方面可将公司法人的财产权和出资人的所有权分开,同时分开了政府的政治管理权和国有资产经营权。通过这种制度,使得政府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交给了投资人,而政府只保留对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经济管理职能,让政府、企业、出资人拥有各自的职责,也明确了国有资产的产权,使国有资产企业在这个良好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3.2明确政府与企业各自的职责

不同地区的国有企业,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这样才符合改革的需求,也能够使改革得到探索和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就使得管理角色发生了改变,由之前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到现在的出资人管理,由多部门管理到一对一管理等。管理角色的改变使得管理对象也发生了改变,管理对象由以前的“国有企业”向现在的“国有资本”进行了转变,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从实物管理转变为价值管理。[6]政府与企业职责的明确,使得国有企业管理观念也发生了转变,现在更注重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推进产权多元化,让企业稳定高速发展。

3.3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评估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正确评估国有资产对国家和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评估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在21世纪末完成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任务。科学、公正地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能使我国人民几十年创造的财富得到保护,也能使经济体制成功改革。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要合理利用无形资产,商标和商业秘密等无形资产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因为无形资产能够帮助企业取得较高的效益,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某种特殊的权利。在国有资产评估过程中,对于损害国家或企业利益的行为,要严惩,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

3.4做好专业人才储备工作

要做好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就要加强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要提高资产运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招聘资产管理人员时,要注重应聘者的专业素质和人文品行,严禁关系户进入企业。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新问题,而资产管理的老员工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也不能够及时解决新问题,就需要资产管理人员不定期地进行培训学习,与时俱进,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做出应有的义务。

4结论

综上所述,要做好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工作,就要对运营管理做出相关的改进措施,要加强国有资产的评估制度,在明确政府与企业职责的同时调整企业产权关系,同时还要做好专业人员的储备工作。要使国有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就需要加强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制度,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宋华.我国县域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J].河北企业,2016(8):92-93.

[2]严会军.浅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2.

[3]杨亚端.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5(28):110-111.

[4]姚云敏.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8):11-12.

[5]李宏轩.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7):252.

[6]林迎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23):60.

资产运营管理范文第4篇

一、对国有平台、资产、资产运营以及资产运营管理的理解

国有平台一般由政府部门分离而来,具有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职能,通过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以及实施项目投资和管理、资产收益管理、产权监管、资产重组和经营等活动,承担被授权管理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国有平台具有几个特点:首先,具有政府背景,代替执行政府某些职能;其次,从事经济活动,并且限定在政府指定的某些范围内;最后,需要平衡政府需求和市场需求,确保总资产保值增值。

从会计学角度来说,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企业(国有平台)的角度看,就是被称为法人财产的资产负债表左边的各项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具体有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它资产等等。资产不同于资本。

资产运营是指企业对其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合理配置并运用各种可行途径、方式加以利用,优化资产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效果,创造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活动。一个好的企业,就是可以在这些经营活动中产生比其他企业更高的效率,取得更高的回报。资产运营与资本运营不同,作为资本所有者的企业债权人和股东才有权利从事资本运营并成为其主体;作为资产所有者的法人企业有权利从事资产运营并成为主体。资产运营的主要方式有: 挖掘现有生产经营活动潜力; 将闲置资产由无效存量变为有效增量; 实行资产出租; 对外投资;进行实物、权利资产形态转换利用; 多元化经营以分散风险; 资产重组、购并、分割而改善原有用途; 开发新的使用领域等等。所有这些, 都不会影响资本终极所有权。

资产运营管理就是对上述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过程。例如编制资本运营计划并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对公司存量资产进行分析评价,分类规划设计资产运营方案;对各分子公司资产运营成果进行考核;负责进行企业财务监控,定期提供财务分析报告;管理分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核算、清查、转让及处理;设计、操作实施企业合并、分立、解散、改制、重组及其它股权和资产运作的方案;研究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和国资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对投融资管理方案提案和审核等等。

二、从国有平台角度来探讨资产运营管理的做法

我国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主流模式是三层管理模式,即“国资委-国有平台公司-国有企业”,国有平台处于三层管理模式的中间层,绝大多数是控股型集团公司,其资产主要集中在长期股权投资或者是货币资金,通过对下属子公司的调控来实现资产运营管理,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以南京文投集团为例,对国资委负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是所属企业的股东,按照投入的资本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经营者等权利。因此,国有平台的管理核心是依据财产所有权对所属国有企业实施股权管理,其基本价值体现在对国有股权利益的实现和维护。

基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原则,从国有平台角度出发,本人认为要做好国有平台的资产运营管理,就要做好各类分子公司的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认政府等各方意愿和需求,明确管理使命。资产运营的基础目的是保值增值,但同时也有可能会存在其他的意愿和需求,例如是否要满足政府对社会发展的特定需求,是否要服务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是否有混合所有制各方股东有其他需求等。目的不同,战略规划就不同,管理模式也不不同。因此选择什么样的管理模式还要基于目的需求,如重点管控子公司财务指标数据以满足母公司的投资回报;或者重点管控子公司优化配置战略资源以按照母公司整体战略开展经营业务活动;又或者放重点管控子公司经营操作以使其经营活动完全符合母公司的经营目标;又或者上述几类统统满足等等。不同的管理模式,其管理成本也有差别,管控子公司经营操作的成本最高,但能够实现对母公司意志的全面执行。明确需求也是战略管理和战略规划的需要,子公司应制定并实施符合策划预期的战略规划,并保持与母公司整体战略的一致性。

(二)建立适宜的资产运营管理体系,确保维护收益。资产运营管控体系主要包括治理管控、产权管控、财务管控、人事管控、文化管控、战略管控、权限管控、绩效管控等。确认运营管理目的之后,摸清资产运营情况,选择管控内容。治理管控是指总体设计母子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指导和规范所属企业治理结构,选派产权代表到所属企业进行控制活动。产权管控是指对所属企业投资活动包括投资方向、目标和领域的管控,以及企业产权变动的管控,包括合并、分立、股权变动、关闭破产等,以及收益上缴比例、收益分配方案和年度预决算方案等资本收益率的管控。财务管控是指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投资管理、预算决算、财务评价、成本管理、收益分配等等制度,指导建立财务管理组织架构,对财务活动进行评价和监控。人事管控是指对所属企业董事长、董事、监事长、监事、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其他高管人员的委派、考核、绩效评估、激励和惩罚等内容。文化管控是指从精神层面将平台公司和所属企业紧密联系,提高全体员工凝聚力。战略管理是指建立战略体系、战略规划、实施评估和修正完善。权限管控是指针对不同的公司特点,采取不同的管控类型,可以选择完全授权、部分授权或完全控制。绩效管控是指制定绩效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建立绩效管理制度设计绩效管理流程;对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分解,确定所属企业目标,确定考核标准,并采取相应的奖励和出发措施。

(三)量才适用,提供人才保障。人才是公司生存发展的核心资产,对于公司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选好人、用好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是国有体制下更应注重的问题。不同使用者对同一资产使用的效率、效果、程度、方式差异, 决定了收益差异。因此, 资产应当而且必须由低效使用者向高效使用者流动、集中、积聚。应注重对所属企业经营者的管理,制定任用基本条件和否决条件,通过成熟的企业市场选择和考察经营者,通过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度来实现考核目的,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明确经营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下达资产经营绩效考核任务和奖惩标准。考核期结束后,确定考核等级,按责任书内容兑现奖励或进行惩罚。奖励可以包括年薪的兑现、现金激励、股票期权激励、虚拟股票和股票增值权、持股计划等。惩罚包括扣减年薪和风险准备金、个人履职记录、免除或降低职务等。

对控股子公司,主要采取派遣董事、监事、高层管理人员的方式,控制董事会和管理层,对其经营据侧和管理运行进行控制。对派遣人员的考核由母公司负责组织,确定考核层级和奖金发放标准,并通过子公司董事会决定,由子公司发放。对参股子公司,通过派遣董事参与董事会,对其重大决策和经营者选用施加必要影响。

(四)资本收益管理。作为所属企业的出资人,享有资本收益权。对不同类型的所属企业而言,其资本收益的实现形式不同。对全资企业而言,资产经营公司的资本收益为全部所有者权益,包括:资本金、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全资企业的税后利润在依法扣除法定公积金、公益金外,可全部由平台公司收回集中使用,也可由平台公司以再投入的方式留给全资企业。对控股和参股企业而言,资本收益需要按照同股同利的原则,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依据公司章程或股东约定进行收取。

(五)适宜的权限和绩效管理,降本增效。权限管理主要有三类:第一类,完全授权模式,国有平台公司通过股权关系,对重大决策、资本收益和经营者使用管理进行控制;第二类,财务部分授权方式,一方面把握投资方向,另一方面可以获得较好地资产收益;第三类,采取完全控制方式,一方面主导企业重组整合,破除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的阻挠,实现资源优化,另一方面严格管控产权交易行为,防止资产流失。

权限不同,绩效考核也相应不同。若以经济收益为目的,则从数量上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效率上考核投资回报,从服务的质量、公众的满意程度上考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若以战略布局、促进社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为目的,则还要加上其投资带动的示范效应,包括产业成熟度、市场结构、整体盈利水平等;若以重组整合的企业,考核重组整合工作对营收的贡献度,对整个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贡献度,对政府政策和母公司意志的执行力,职工安置的成效等。

(六)适时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一种资产与另一种或若干种资产构成的整体资产只具有唯一或有限的利用方式和使用范围, 但其分离、重组或与新的增量资产结合, 或不良资产处置、转换, 又会改善原有利用程度, 变更利用方式和使用范围, 从而调整其增值水平。国有平台公司在经营发展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依据市场形势,实施资产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尤其是对长期性的项目,应从其自身潜力及宏观和本地微观发展形势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实施合理的投资结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加大本地区支柱产业等的扶持力度,例如,可在当地发展的产业中选择相应的投资项目,进行参股或者控股,并将其作为公司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收益增长重点项目,打造良好形象。对于国家或当地中短期收益不明显但前景较好的产业,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实施谨慎的资金撤退或者追加投资,使前景广阔的产业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全新增长点,而对于前景不容乐观但当下竞争激烈的产业,应快速撤资或转让出售,以确保其持续发展。

三、总结

资产运营管理范文第5篇

1.1资产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失

目前,由于企业对资产意识的薄弱导致了很多国有企业在管理上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在招聘资产管理人员的时候,对资产管理人员的要求以及专业的素养都是比较低的。近几年来,又由于全国各地国有企业的改革制不断的增加扩大,在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方面又出现了很多的新情况。原有的管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而不能适应目前形势的新变化,因此,直接的影

1.2资产账实不符

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工作,职责不清,所以,导致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账实不符。企业应该及时的给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结算和管理,这样不仅不容易造成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账实不符,也不会给国有资产造成较大的流失的现象。

2.完善我国资产运营管理的对策

产权是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与约束性的,产权明晰是产权有效发挥的前提。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的法人支持所有权对产权不明,导致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和管理效率的明显降低。因此,针对此类问题,所以提出以下完善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第一,找到非经营性资产的可行方式,根据产权的定义要求,要使得收益大于使用成本的单位或者是个人能够及时使用的资产,以此来提高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效率。

第二,找到行之有效的非经营性质的资产管理模式,根据统一的分级管理原则,非经营性质资产的管理可以由资产管理部门为主,实行三级管理和二级核算的方式。

第三,加强准经营性质资产的管理,企业后勤社会化过程里的准经营性资产管理问题,重点依旧是通过明晰产权来规范国有企业以及后勤实体双方的权利,并且要查清核实,依法进行资产价值评估,以界定国有产权,维护国有企业通过对后勤实体进行的投资而形成的有效权益。

第四,企业应该加强经营性资产的价值评估,国有企业所占的资产,大部分都是依靠国家无条件拨款而起来的,账单价值往往只是反映了资产在投入使用时的价格,然而,资产的原始价格还是难以取得真实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价值在不断的上升,在经营使用以后,要重新给予其新的价值评估,并且做到科学的资产价值确定。

第五,明确国有企业对经营性质产权的享有投资收益权,是为了克服当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之后,由于资产管理不当,责任监督管理不够严格导致的经济收益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各个国有企业与经营的单位要签订严格的书面文件来加以明确投资的收益情况,以此来保障国有企业投资收益权利的有效实现。

第六,可以实现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合作,从产权上顺应国有企业与其合作的私营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其次还要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利益等方面的关系,从根本上来实现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合作的产业规范经营、规划的风险以及加快其合作的发展,逐渐形成产权清晰,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分开管理,从而实现国营企业的自我发展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

3.结语

目前,首要做好的就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则必须要制定出一定的措施与改进的对策,其次,还要进一步的校对核算资产的数据、规范资产的账目、改进管理的制度以及健全管理制度,并且在这基础上,通过转换与共享的手段来解决国有资产的配置失调或者使用效率较低等情况的出现。通过制定有效的措施与对策,全面的提高政策的完整性和利用率,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增值,把国有资产发挥到了最大的效益。其次,还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与外部的监督机制,其中还包括机构人员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机构人员的检查及监督包括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教育的检查。而监督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包括政府机构、社会人员以及监管企业,通过这些方面的监督管理,可以使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机构得以明确的落实与实施。

资产运营管理范文第6篇

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现状

所谓资本运营,是指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殖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对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综合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资本运营实施的实质是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基础上,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企业可以支配的一切资源按资本化运作方式进行重组和优化配置,使有限的资本取得最大的效益。

经过初期的摸索阶段,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工作进入了逐步规范、稳步发展的时期,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国情的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仅2001年,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已超过1200亿元,达1245亿元,回收现金逾256亿元,较好地实现了资产回收最大化的运营目标,表明了我国处置不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说,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400亿元的有限资本去拉动近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的回收和变现,基本实现了资本价值的增殖,提高了资本积累的效率。

一般说来,资产管理公司是为了分离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我国金融风险、促进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而设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共接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因此而平均下降超过9%,使国有银行减轻包袱,轻装上阵,为其入世后的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对我国1000多家产品有市场,技术先进,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债转股,涉及金额4000多亿元,使这些企业负债率大幅下降50%以下,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更有利于中国金融业、国有企业等面临中国入世的严峻挑战、竞争和发展。

资产管理公司在近两年的资本运营中,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日益创新、日益完善,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以债务重组、资产置换、诉讼追偿、债转股、租赁、外包、转让、投资银行等10多种形式对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和处置,加快了处置速度,提高了处置效率,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1年,华融公司海外演艺之后,又在上海实行捆绑式的打包处置,实现回收现金128亿元,实现了规模效益;长城公司则选择和采取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为基点,以依法、风险为手段,以“公允价值”为依据的政策组合;东方公司全年处置帐面资产182.91亿元,回收资产85.13亿元,资产回收率达46.5%。由此不难看出,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不良资产的资本运营中逐步形成了良性资金融通体系,使死资财变成了活资财,实现了不良资产的国民经济再增殖。

二.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中的与弊端

因为资产管理公司才刚刚运营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不多、还不严重。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把资产管理公司纳入到国有企业改革、民间和私营经济的培育、金融组织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建设等统筹考虑之中,从资本运营的角度考虑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作,则当今状态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仍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潜在着许多弊端。

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经济气候环境不理想,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带来了很多困难,各资本运营的正常运作造成了诸多障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必须建立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资本运营机制,依托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才能有效的实施资本运营。而我国经济市场则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资产管理公司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幸运儿,而是由我国政府主导的金融制度创新,是中国转轨经济的特殊产物,这种特殊性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产管理机构所没有的,更与资本运营所需的市场条件造成了直接矛盾。因此,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在与市场接轨上还不成熟,不完善,其资本运营的必要市场条件将受许多市场不良因素如世界金融市场冲击、国家货币政策、入世后的汇率风险等诸多因素的,在不完善的经济气候条件下,将致使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盘活、变现等难度增大,不利于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和发展。

〈一〉国有企业改革任重而道远。众所周知,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的反映,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盲目的投资、有国家政府出面变相贷款的不良产物。因此,要彻底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只有率先让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和经营观念,走出大多数国有企业亏损破产的窘破之境。但是,国有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总体业绩持续下降,并且随中国入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经济范围自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净亏损,沦为“亏损经济”或“补贴经济”。例如,1998年7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5.4%,净亏损92.8亿元,成本费用利润为-0.7%,在1492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6042家亏损,亏损面达40.5%,到1999年6月末,亏损面进一步扩大到55.1%(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1999)。因此,在10年之内,国有企业又将产生一些不良贷款,其来源包括:一是一批现在业绩较差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继续恶化,即资产管理公司的老成员不能退出;二是一些现在看起来经营良好的国有企业由于不适应入世后更为激烈的竞争而陷入困境,即资产管理公司的新成员又要进来。可以说,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市场机制的运作直接左右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程度,左右着我国经济体制状况的大气侯,在这种市场经济体制的现状下,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不良资产的投资处置银行要完全严格走市场化道路,将受当今市场化条件不足的极大限制,将受国家政策风险、国家产业导向等多方面市场因素的限制,将导致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不能完全按市场化导向运作,不良资产的呆坏账系数变大,致使资产部分流失。

〈二〉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市场狭小。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狭小。在2000年底,虽然我国证券市场股票总市值首次达到4.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总值的5%,但是,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仍占多数,流通总市值为8200亿元,相当于GDP的17%,而截止到2001年底,资产管理公司从商业银行收购的不良资产已高达1.4万亿元,远远超过市场流通总值。而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是由政府推动的,这就致使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道路上受到政策的限制而不是市场的限制,导致不良资产的处置难度增大。其次,我国的股票市场非常脆弱,政策性明显,在货币政策都难以启动的情况下,试图想用之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更是难上加难。再次,不良资产对外资开放,由于受其他政策和市场体制问题的影响,还不能大规模展开。这就使外商对我国不良资产的投资产生顾虑:收购我国不良资产是否存在依据;作为一个债权人,他们的权利能否执行;人民币没有完全放开,对他们的投资将产生极大影响。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又不同于美国储金会的房地产等抵押贷款,再加上国有保护等因素,感兴趣的对象可能不多,除非大比例折价。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能走市场化道路,将会给市场体制改革带来压力,给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的市场体制等运营条件带来冲击。,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一直是政府介入最深的行业之一,政企不分,计划经营日久,规模庞大,地位显要,由此而造成企业制度的建立、股份制改造与上市的难度加大。在其市场化的经营没有确立之前,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延续银行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性业务,以及对贷款对象的所有制偏向,还会产生新的不良资产。所以,只有国有银行彻底摆脱行政性干扰等因素,完全进行市场化运营之后,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体制性的国有企业不良贷款的普遍发生,而改变当前的状况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二.权属、关系、程序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问题是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四大难题。

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是由计划经济体制的不合理而造成的,这些巨额不良资产的债权、其权属等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干预过重。因此,对债权类资产,其权属问题集中在购买时购买人对他所购买的债权究竟有什么样的处置权利。根据现行的《担保法》,在债权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不能直接以抵押物抵债,而是必须与债权人协商或经法院裁定后,以拍卖、变卖、折价方式所得价款抵债,这是资产管理公司手中债权的一个较大难题,会使购买价格与拍卖、变卖后的价款产生差距,致使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在资本运营中流失。纵观国际上处置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家都在这一点上授予资产管理公司特别的权利,即债务人不能按期清偿债务的,资产管理公司就可直接有权处置抵押物。对产权类资产,其权属问题集中在究竟能否正常过户?更何况资本运营是建立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只有解决了权属问题,才能解决债权人与买方之间的交易关系,使得交易成功。至于程序,资产管理公司一般可根据不同的债权的分类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而确定不同的处置程序。这就使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运营中的权利得到充分发挥,对国有资产评估、分化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的工作势在必行。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属于国有独资,管理人员多采用行政任命而不是聘任制,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属于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而人力资源经营是资本运营的核心。企业通过实施人力资本经营,可以有效增强技术的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和扩张能力,以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实现资本价值的迅速增殖。因此,资产管理公司产权机构单一,其机构性质与业务功能搭配不当将使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问题不明,不利于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根据2000年底颁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理》,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的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由此决定资产管理公司是一个由政府扶持和运作的金融机构,不以追求利益为目的,因此,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主要是事业性的,而非企业性的。但其从事的不良资产的处置业务又非常明显的属于竞争性企业领域的范围。以事业性单位从事企业性业务,是现今资产管理公司定位上的一大误区。在这种矛盾之下,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机构和激励体制难以建立,势必影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正常运营。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一个事业性的单位,国家必将赋予其特殊权利,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特殊权利去行使企业事务,将过于介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市场,改变当今市场基本是公平竞争的格局,影响我国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原因在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如果企业能够上市,则资产管理公司理所当然的是其上市的推荐人和承销商,其他证券公司则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如果其以后还能从事非债转股企业的投资银行业务,则它就是享受政府特殊待遇的金融机构,而金融业是一个竞争性行业,政府机构的过度介入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形成我国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一重大阻力。

三.法律环境不完善,将不利于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中的资本运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量加大。

商业银行在经营和管理中不对资产作法律评价,导致资产的法律损耗不能作为决策的重要参数出现,从而影响了决策的合理性,对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质量构成潜在威胁。突出问题表现为:一是已超过时效和期限的债权数量惊人,银行信贷有效资本的抵押物的法律约定环境不健全,只能在一些即定法律的基础上作资本保全的工作。二是尚未建立起合法合规性的检查系统,使公司资本确定、“揭开法人面纱”等法律制度受企业改制行为的冲击,无法起到防止债务人减少信用资产的作用。三是破产制度不完善,债权人的利益被忽视,破产成为逃债手段。四是不良资产的评估法律不健全,中介评估处理漏洞过大,廉政环境建设不足将导致资产管理公司的部分资本运营失败。五是公司治理机构的不完善使关联公司之间权责不明,以致借助关联交易来逃债的行为大量发生。六是司法是保护债权的最终手段,但一方面,证明规则的机械化使债权人处于举证劣势,证明不了逃债;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人为的道德风险的作祟又使司法有时候反而为逃债所借用,如假保全、假执行等。

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是一个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机构,而且其级别特别高,机构庞大复杂,所以政府、企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人事关系较复杂,并且官方机构惯用行政思维,办事效率低,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正常运营作了一个无形的茧。在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中,不良资产的企业,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可能多方贿赂资产管理公司的执行人员,并且资产管理公司再处置不良资产中缺乏公开透明度,带来了极大的道德风险。去年3月份,湖北宜昌的猴王集团突然破产,致使华融等三家资产管理公司蒙受了巨额损失这一事实就反映了这一问题。资本运营需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保证,所以,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适当的运用法律手段是化解和处置不良资产的最终凭借,只有依赖于金融法制,才能确保不良资产化解过程的平稳进行。故而,我国金融法律体制的改革是当今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的的首要任务,势在必行。

三.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的新思路及其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上金融机构的演变呈现“集团化、全能化、国际化”的特征,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流的金融机构都采用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化模式,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等。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逐步展开,届时,国外的这些全能化、巨型化的金融集团将与我国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根据中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出一条化企业管理、形成良性资金融通体系的发展之路。

一.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与不良资产的处置要借助良好的市场运营机制。

资产管理公司不是一般的商业,处置不良资产也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他关系到稳定、稳定和财政收支平衡。银行不良资产只有在市场化的条件下才是显性化的,更需要借助市场机制来解决。因此,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市场约束,在不良资产的处置、变现等资本运营依托于良性市场的资本运营机制,使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将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理进程。

〈一〉加快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化进程,走“官办民营”的新途径。资产管理公司在进行资产处置时,保持资产管理公司对资产的所有权及决策权,而将经营权承包给现有的或潜在的投资银行、私营企业主、外资银行等其他中介机构,可以化解当今资产管理公司的巨额不良资产,分散资产管理公司集中经营的巨大风险,有助于最大限度的保全资产,减少资产流失。

1.建立一套以招标为基础的标准程序。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时应加强市场营销的宣传和市场营销的力度,使不良资产大众化,民间化。对此,资产管理公司应形成一套招标的标准程序。具体步骤如下:第一,资产管理公司根据预定的程序会对资产作一个初步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决定处置方案;第二,资产管理公司准备一套详尽的资料来介绍要出售的资产,并说明资产管理公司所要求的底价等条件;第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单设在某地组成常设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将待出售的资产拿到市场上统一招标,统一处置;最后,资产管理公司在各投标中作选择,以谋求资本运营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与专业的投资公司成立合体经营。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特殊性,可以与多家投资公司达成协议,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和进程,其基本设计为:第一,双方共同合营体注资。第二,合营体还可以通过举债进一步融资,然后用注入的资金和举债所得向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不良资产。第三,投资专业公司负责合营体的日常运作以及资产的管理与处置,资产管理公司不作干预。第四,合营体出售资产所得收入首先用于还债,剩余的则在资产管理公司和专业投资公司之间按预先约定的比例分配。

这样的合营方式一方面考虑到政府机构的局限性,使资产管理公司摆脱了资产管理和处置上的细节操作,另一方面引入了专业公司来负责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既可以解决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资金短缺的现状,又可通过适当比例分利来调动其积极性,有助于最大限度的保全资产,减少损失。

3.采用多种手段吸引外资。鉴于我国的不良资产数目庞大,而国内又缺乏市场,为此,资产管理公司应运用多种手段来引进外资,使得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的市场供需有导向,使市场国际化,以无形的市场准绳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化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去实现:其一,资产分离。因为不良资产在定价时未知量很多,随机性很大,导致购买不良资产的风险很大。因此,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灵活的处置不良资产,将定价太难的一部分资产划出,以后再做处理,还须通过种种市场运营机制与外商共同分担资产,实现资本价值的最大化增殖。这样可以使外商比较放心的闯入不良资产的处置市场,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新的竞争机会,加速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更有利于我们建立企业管理体制,使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作向良性化的资本运营市场循环体系,以提高资产管理公司的竞争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官办民营”、分解资产管理公司的许多具体业务,可以节约其组建和运营成本,而且能把不良资产从银行的资产负债中剥离,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上市,同时还能培养这些承担不良资产处置的国内外投资公司、私营企业、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的资本运营创新能力,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竞争力的提高。

〈二〉资产管理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上市,采用集团控股公司的模式经营。

,资产管理公司属于国有独资金融机构。众所周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是由于国有独资这种产权安排的体制性弊端,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资金不足、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而,资产管理公司应以商业银行为前车之鉴,提前做好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准备工作。

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改造上市可以弥补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资金来源的不足,使资产管理公司由一个由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机构彻底转换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集团。第一,在公司性质方面,资产管理公司由国有独资、官办官营转向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市场化运作;相应的,由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转变成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第二,在产权结构上,改造初期,国有资本的比重比较大,但随着民间资本、投资公司、外资等的不断进入,而国有资本的数目保持不变,日而久之,国有股由控股逐渐失去控股地位,乃至论为小股东,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股权出售等方式撤出国有股。

现在资产管理公司采用的是总公司、分支机构为一体的资本运营管理体制,而不是多个法人组成的集团制。由于资产处置过程中的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各个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在实践中基于严格授权基础上的决策机制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决策程序复杂,费时费力。因而,可以考虑将资产管理公司办成集团公司的模式,将各办事处改为子公司。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克服了种种不利的弊端,各子公司可以拥有自,易于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集团制是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改造与上市适应的形式;三.资产管理公司采用集团制是顺应经济组织体系的需要;四.有利于与世界经济国际化的接轨进程。

〈三〉与人民银行完美结合,充当中国金融稽查的角色,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监管。

由于国有独资的资产管理公司是由我国政府主导和扶持的金融创新机构,不同与国外资产管理公司是市场的产物,而且我国先行基本情况决定了资产管理公司的长期运营(不局限于10年),我们不妨利用其特殊性,充分发挥其特殊的性质特征,与中国人民银行完美结合,行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职能,作中国金融稽查机构,实现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便可以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并在市场化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健全制度,完善法律环境。

我国处置不良资产时由于受到各种外界不良因素的,使得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运营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因素而致使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困难加大,没有良好的法律环境作依托,导致债权人无法按法律程序对债务人进行债务追偿的工作,扩大了金融风险、道德风险等的存在因素,导致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缓慢,国有资产部分流失。因此,进行金融法制改革,完善中国金融法律环境迫在眉睫。

〈一〉统一金融法律事务的管理与运作,为建立完善的合法合规性检查机制奠定基础。面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在资产评估、资产重组、资产拍卖等资本运营中出现的一系列因缺乏法律依据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我们应该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应的《资产评估法》、《资产重组法》、《拍卖法》等相关法律,组建级别较高的法律部,使法律审查和诉讼事务统一运作、保证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律环境。

〈二〉为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模式提供法律支持。资产证券模式在处置不良资产的国际实践中广为使用,但在特殊目的的公司经营地位、证券发行许可、破产隔离与其他债权人利益保护、信用增级的法律模式等方面,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是没有完全的信心的。其他诸如发行可转换债券、建立不良资产投资基金等模式无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灰色区域,尽快做出法律规范十分迫切。

〈三〉建立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捷径。根据现有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回收资产时,应享受债权转让、诉讼时效中断、减交诉讼费等方面的法律优待。不良资产出售和重组过程中的审批、过户手续和税收方面存在不合理性,应减让对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管制。

〈四〉坚持实际操作中严密法律程序,实行审慎原则。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时,程序比较繁琐,因此,要加快加大法院等部门的审核处置力度,防止在执行过程中因时间的拖延而引起的人为道德风险;加快不良资产的清收工作,严格责任人制度,严惩处置不良资产不利的人员。

三.加入WTO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冲击与挑战。

中国入世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同时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入世的大好契机之下,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想在中国入世的激烈竞争条件下求发展,必须从自我的角度想方设法走上市场化的企业发展之路。

入世后国外资产管理公司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冲击。中国入世后,中国经济逐步向市场化迈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准绳的现代企业竞争制度将逐渐成熟,而大批的国外资产管理公司也将入驻国内,届时,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将受到以下冲击:一是抵抗不住国外资产管理公司的强劲之势,被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兼并,这样会导致我国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二是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凭借东道主的优势同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公平竞争,在竞争中站稳脚步,继续发展,则会使我国国有资产部分流失;三是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与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共担风险,共同发展,此时将更有利于中国不良资产的处置,走向完美的市场化道路。

因此,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应充分利用中国入世之初的大好契机,国外资产管理公司的成功先进经验,努力完善自我,“摸着石头过河”,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拿出切实可行的东西与外国公司进行对抗,以超强的实力减少中国国有资产的流失。只要我们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与国外公司既有合作,又有实力去竞争,定能达到一种“有合有分,既分既合”的绝高之境,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演绎一个跨的里程碑。

1.《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与发展》。中国经济问题2001。5上海财经大学张志柏

2.《不良资产的法律成因和盘活对策》金融时报2002.2.7中国建设银行法律部侯太领

3.《我国处置不良资产能力增强》金融时报2002.2.7梅志翔

4.《资本作用的再认识》经济学动态2001.10赵学增

5.《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何仕彬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出版.

6.《中国向不良资产宣战》王松奇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出版

7.《资本运营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型的》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11月周永生杨长辉蒋蓉华陈建国

资产运营管理范文第7篇

IBM同时宣布与跨国信息科技分销和增值服务商AVNET(安富利)合作,在中国将参照安富利Solution Path的方法论,针对IBM公司在医疗行业推出的各类软硬件产品和相关主要合作伙伴的业务解决方案。

IBM携手医惠推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运营管理平台

IBM和医惠公司运用业界成熟的企业资产管理(EAM)思想和最佳实践,采用IBM先进的资产管理平台RTAL(具体包括医疗资产识别WSE,业务整合中间件WAS和资产管理平台Maximo等)基础上,成功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运营管理平台。

该医院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以医疗物联网技术转化为支撑,创建医院一体化的智能资产管理平台。它将人力资源、设备、资产等医院资源纳入统一管理平台,深度集成临床医疗流程和资源运营管理流程,实现医院全过程、标准化、精细化、一体化的闭环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医院建立完备的设备耗材管理体系;精确控制预算及实时成本核算;优化资源,提高生产率;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精细化管理;实现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以及备件物资资源共享。同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RFID电子标签、条形码等物联网新技术,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LCAM),实现对资产实物从申购、审批、计划、采购招标、领用、清理、盘点、借用归还、维修到报废等九个方面进行全程精确监管,结合资产分类统计等报表,真正实现账物相符,并通过手持式移动智能终端(EDA)实现资产巡检、登记的简单、高效。

山东滨州医院

成为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实践者

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家综合性的三甲医院。为了推进和顺应医改需求,实现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根据IBM和医惠共同研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构建全新的医院资源管理新模式,提高了医院总体运营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获得患者及医护服务人员的一致好评。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资产管理系统”依托IBM 全球领先的Maximo和 RTAL(Real Time Asset Locator)产品平台,应用了医疗物联网、信息集成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医院资产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构建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医院资产管理平台,实现了医院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医院人、财、物等各项医疗资源的计划、使用、协调、监控、评价和绩效考核的管理体系。

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王强表示:“医院内部资产管理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医院整体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信息系统包括HIS、PACS、EMR等40多个系统,80%以上业务实现信息化。在电子病历质量控制,临床路径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最近我们与IBM展开合作,利用IBM Maximo医院资产管理系统以及物联网技术,对医院整体资产的状况实现了可视化的掌控,为今后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医院管理工作、梳理架构并进行决策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帮助。”

资产运营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社保基金;社保基金筹集;社保基金增值保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福利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参保范围扩大参保人数增多,加上少子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老龄化社会现象,使得社会保障基金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资金支付压力。特别是广州市区总人口高达1 362.48万人(2008年),而老年户籍人口占13%(广州市老龄委2008年)。由此,处于老龄化社会的广州市社保部门,承担着中国约10.5%人口的社会福利保障资金支付,客观要求社保部门筹集和蓄存大量社会福利保障资金。

根据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7月29日公布的情况来看,广州参保职工与退休人员的抚养比高达3.8:1,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替代率仅为38%左右。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结构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使得结构性失业人员在不断增加;还有农村城市化进程急增的“农转居”人数、持续涌入的流动人口等带来未就业人数急剧增加,给广州社会福利保障基金的筹集带来严重困难。

一、社会福利保障基金有效增值运营的必要性

从广州市统计局了解到,2008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员683.79万人,其中,参加社会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55.26万人、339.80万人、282.66万人、326.96万人和144.90万人。全市享受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 60.3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12.25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4.5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7万人。由此,广州市2007、2008、2009连续三年的财政预算对社会保障方面支出分别为29.45亿、39.9亿、36.5亿,约占当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

由此看来,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实质上是增加了支付对象和支付金额。而目前社会福利保障支付主要通过一般财政预算解决,严重增加了政府现在和未来的财政负担。因此,必须加强社保基金资金增值的有效经营管理,坚持战略规划,构筑社保基金筹集渠道,讲究科学运营方法,确保社保基金资金资产长期保值增值。

二、社会福利保障基金有效增值运营管理的前提

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建设和社保基金运营管理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福利保障为前提,体现福利保障制度的社会性、福利性、同舟共济性、全员共享性特征。首先,普及全员参保共同分享,保证社会保险基金资金的准确核算及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其次,发挥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把财政预算收支运作和公共经济资源收益及社会保障运营体系三大方面有机集合起来,创造社会保险基金的规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在社会福利保障基金资产运营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以市场客观经济规律为前提,建立社保基金资金的恒久筹资渠道,形成资金资产的增值保值机制。首先,把政府一般预算对城市公共事业与社保基金的资产增加相结合,确立社保基金筹资渠道;其次,加强国有企业资产收益管理,保证社保基金资金来源稳定增加;再次,把社保基金金融资产投资与国有企业上市吸收初始战略投资者相结合,形成资金共享和收益共享,有效发挥社会经济资源作用,形成社会保障的社会性长效供给机制。

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客观条件下,只有把公共经济资源收益管理与共享社会福利保障相结合,才能创建广州社会福利保障基金筹集的长期有效增值运营机制。

三、社会福利保障基金有效增值运营模式

广州地处沿海珠江三角洲,具有国际化大都市经济特征。因此,在社会福利保障基金运营管理方面,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域经济资源结构及运作特征,有效发挥城市经济资源作用优势,保证社保基金的长期保值增值运营管理。

(一)政府公共事业投资与社会福利保障基金投资相结合

在广州市政府2008年和2009年一般财政预算支出中,其中有40亿元投资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地铁设施建设。从宏观经济资源角度看,政府对公共事业投资,不仅具备了城市交通条件,还带动了就业和经济增长发展。而政府这部分投资资金,将转化成为公共固定资产经济资源,并且在未来长期间的运营使用过程中,带来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2008年广州市财政就用了551.91亿元,进行包括广州地铁工程(40亿)、高速公路、新广州客站及相关工程、亚运项目、电网输变电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投资。

因此,财政对地铁建设资金支出,作为政府对地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政府把来自于地铁公司正常运营年限内的利润分红,纳入社保基金资金收入,作为政府统筹的社会保障基金金额,这样城市交通的收入稳定,以确保每年社保基金的持续稳定增加。

(二)国有企业的收益管理与社会福利保障基金投资结合

从广州市统计局了解到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 215.82亿元,其中全年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4 132.33亿元,增长12.1%。如果把公有制经济2008年度增加值的1.0%,划拨作为社保基金收入,那么该年度社保基金资金将增加40亿元。

目前,广州拥有机场、高速公路、铁路、钢铁、造船、电力及汽车等,关系广州国民经济生活、具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收益能力强的大型国有企业。如果把国有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年度收益,按一定比例拨付归属社会保障部门,将给社保基金资金带来持续长久增长。

(三)地方金融上市企业与社会福利保障基金投资结合

社保基金资金额度大,如果社保基金的金融投资与广州地方银行等金融企业的战略融资结合,让社保部门成为本地金融企业的战略资本投资者。也就是说,社保基金资金参与即将上市的地方金融企业初始投资,在其准备上市前、招股及引进“战略投资者”阶段,使社保基金资金成为大股东,然后该项投资在金融企业股票市场的上市过程中,得到远远高于原始投资价值的市值,使社保基金快速获得较高投资收益。有利于提高金融企业自有资本率,有效控制金融企业国有化,从而确保社保基金资产的投资安全和稳定增值。

(四)国企上市与社会福利保障基金投资结合

从广州国资委调查了解到,广州2010年计划将珠江啤酒、海格通讯、无线电集团、广日股份、广汽股份、华南轮胎、南方碱业、珠江钢琴、广州酒家等九家国有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因此,广州社保部门应该把现在持有库存社保基金的部分现金,投入到这些即将上市企业,成为初始战略投资者,获得原始股权投资,这样伴随企业成功上市,股票公允价格上升,实现社保基金的快速增值。并且作为国有上市企业的战略投资者,使得社保基金资金资产长期分享企业收益,形成长期增值保值效果。

(五)政府民生工程项目投资与社会福利保障基金投资结合

近年,政府部门加大社会福利保障事业资金投入,加强廉租房的投资建设。为此,广州财政一般预算连续多年把3亿元用于廉租房建设,2009年还增加到5.2亿元投资。政府把财政资金建成的廉租房固定资产,转化为社保基金的固定资产形式,既是低收入市民的住宿物质保障,也是社会福利保障基金资产的一部分。

因此,把社会福利保障的廉租房固定资产管理与社保基金资金管理及低保人员的就业生活结合,保证廉租房租赁收益的长期有效管理,客观体现为社保基金资产的长期增加。

四、社会福利保障基金有效增值运营模式的管理机制特征

以城市公共经济资源及收益管理为基础,形成长期有效的社保基金增值运营管理机制,有利于社保基金的快速筹集和长期增值保值,为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物质和资金保障,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的优越性。

(一)建立多层次多源头的长效社保基金筹资渠道

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社会制度条件下,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主要发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充分利用公共经济资源,从政府资金投资流向开始,建立多层次长效社保基金筹资渠道。首先,政府公共事业建设投资与开拓社保基金资金筹集渠道结合,形成社保基金资金筹集源泉。其次,把社保基金资金投资与国有企业上市的战略投资者身份地位结合,快速提高社保基金资金的市场筹资力度。再次,把政府的一般预算支出与社保基金资产增加结合,把政府对公共事业投资的资金支出,转为社保基金资产增加,进而分享该项资产的长期收益。还有,把国有企业收益管理与社保基金运营管理有机结合,发挥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资金和收益作用,这样形成多层次、多源泉的社保基金长期有效筹资渠道。

(二)形成多渠道归统的共享型社保基金增值运营管理模式

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和公共事业设施不断完善过程中,特别是城市经济处于快速上升发展阶段,政府不断加大对国计民生重大工程项目及企业的投资建设,而这些项目建设完成往往能带来长期稳定收益,因此,在目前财政大量进行建设资金投入时,把投入公共经济资源建设的部分收益,划拨到社保基金管理,这样由公共经济资源形成的长期收益,将有效保证社保基金资金量增加。

也就是说,把共享公共经济资源多渠道收益归统到社保基金管理模式中,第一,通过把政府公共设施事业投资资产,划转给社保基金并让其分享该部分资产收益。由此,市民在使用及消费享受公共设施服务的同时,客观形成社保基金资金的自觉积累过程,使得社保基金来自于公共设施收益的资金长期不断增加。第二,通过把国有企业部分股权划分纳入社保部门,由此每年得到的年度利润分配归入社保基金资产,形成社保基金对国有资产收益的长期有效管理。第三,把政府建设的廉租房租赁收益,由社保基金管理部门进行长期有效管理。这样来自于多条渠道筹集的资金归统到社保基金之中,并在社保基金有效管理范围内,实现共享社会保障的同时,有效形成社保基金的长期增值保值机制。

(三)形成全市社会福利基金的自然增长机制

在社会福利保障基金经营管理过程中,从基金资金增加筹集来看,不仅要普及社保参保范围,增加社保资金缴纳金额,更重要的是必须结合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社会性及共享性特征,结合广州经济所有制结构特征、公有企业利润管理等特征,发挥政府行政职能作用,开拓社保基金资金筹集的多种形式,多条渠道源泉。因此,通过把社保基金资金增值运营管理与政府财政投资及国有企业长期收益管理有机结合,有利于形成社保资金筹集的规模效果,从而有效形成全市社会福利基金的自然增长机制。

综上所述,在广州社会福利保障基金管理过程中,把政府公共事业投资、国有上市金融企业战略投资、社会福利保障事业设施建设投资与社保基金资金筹集增收渠道相结合,有效发挥公共经济资源综合作用,充分体现政府对公共经济资源的长期收益管理水平,综合体现财政资金投资的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社会福利基金资金长期筹集和增值保值的有效机制,确保社保基金资金资产的增值保值,有利于长期减轻财政负担,完善社保基金管理制度,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福利保障的资金问题。

【参考文献】

[1] 浦野正男.社会福利设施[M].全国社会福利协会出版社,2008.

[2] 藤井贤一郎.社会福利协会财务与经营[M].全国社会福利协会出版社,2007.

[3] 全国社会福利协会.社会福利关系策略资料集[M].全国社会福利协会出版社,2008.

[4] 贝坎启明.财政部财政综合政策研究所.人口减少化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M].中央经济出版社,2008.

[5] 清正宽,良永弥太郎.论评社会保障法[M].中央经济出版社,2000.

[6] 崔之元.市场经济中的公有资产于全民分红[J].商务周刊,2006(9).

[7] 林治芬.社会保障资金管理[M].中国科学出版社,2007.

[8] 史探径.社会法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9] 广州市财政:www.gzfinance.省略/zwgk/sjtj/index.htm.

[10]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www.gzlss.省略.

资产运营管理范文第9篇

无形资产运营的目的是运用市场手段,创造无形资产市场资产形式,以及实现无形资产的增值。企业重视并加强无形资产营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无形资产本身具有超乎想象的价值,这是有形资产所不能比拟的。其次,无形资产营运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并且无形资产营运有利于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经济。无形资产同有形资产一样,通过营运都可以实现价值增值。企业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优势等无形资产对外参股,或者转让,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策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无形资产营运策略

无形资产开发策略

专利和商标是已经权利化了的智力创新成果,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法律承认并给予保护的独占市场的武器,企业必须采用一些先进的跟踪与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分析竞争环境和竞争者,进而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无形资产开发策略,最终取得无形资产开发的优势。

无形资产延伸策略

企业利用现有的品牌生产其他产品,在一把名牌大伞下聚集系列产品,形成名牌的“王国”。实施品牌延伸,可以帮助新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减少新产品上市的风险。同时,可以大幅度降低产品介绍期的促销费用,消费者会有意无意地将对原产品的信任感传递到新产品上。并且,品牌延伸可以进一步扩大名牌的影响,增加名牌的价值。

无形资产融资策略

企业利用本身的无形资本进行融资具体措施是:第一,若是创业筹资,可以利用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人才等综合优势,借助一项优秀的创业方案就可以吸收风险投资取得创业资本;第二,若是企业持续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筹资,可以将部分无形资产进行抵押取得贷款。 第三,若是以合资或合作方式吸收外资,企业要对我方的资产进行全面评估,特别要对容易疏漏的技术、人才、营销网络等重要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合理作价,以此获得更多的资本。我国许多企业都成功地运用了这一策略,特别是一些知名的上市公司,更是从资本市场筹集了大量资金。 第四,若是以特许经营方式接受投资,对受资方来说前期只投入部分资金就可以取得特许方的先进管理经验、配方、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特许使用权。

无形资产扩张策略

企业利用名牌效应、技术优势、管理优势、销售网络等无形资产可以盘活有形资产,通过联合、参股、控股、兼并等形式实现资产扩张。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扩张,其最大优势在于成本低、投资省。

无形资产分配策略

党的十五大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充分肯定。在现代企业中,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劳动不仅要按照他们为创造企业价值所作的贡献大小按劳分配,而且要把他们的劳动成果资本化,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参与利润分配,并且企业的品牌、技术、管理诀窍、计算机软件、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都可以作为资本投入其它企业,特别是那些高科技企业,在企业尚未投入运营之前,技术就可以作为资本投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无形资产营运应注意的问题

加强无形资产投入。目前,加强无形资产投入应包括:利用知识产权营造无形资产;在质量信誉中营造无形资产;广告宣传中营造无形资产;在人才科技中营造无形资产;在经营管理中营造无形资产。我国企业在这五个方面投入中,特别是在人才、科技和广告中的投入普遍很少,这必然形成较高的产品成本,造成所谓的“橄榄型”经济(两头小、中间大)。

充分利用和发展现有无形资产。多数无形资产项目受时间的制约,因而企业应当在其有效的时间内,尽量充分加以利用,并努力将现有的无形资产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抓住现有无形资产的各种优势,主动开展各项业务,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延伸、融资和扩张等功能。

无形资产的扩散和传播。所谓扩散,就是指无形资产通过市场或非市场途径传播。没有扩散和传播,无形资产就不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就难以得到消费者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在无形资产的扩散和传播过程中,企业形象是最重要的内容,名牌是最直接的体现,互联网是最有效的渠道。

资产运营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3―0068―05

2008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由于是2003年修宪和2007年《物权法》颁布实施之后的新法,加之处于一场国际金融危机正演化成全球经济危机的当口,因此其出台的背景、时机与内容颇引人注目。

党的“十六大”以后,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也相继出台,初步形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特别是国资委成立以来,注重把握出资人定位,依法履行职责,切实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然而,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例如,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依然缺位,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制基础不完备、不坚实,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还没有真正做到“三统一、三结合”等等。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加快制定和出台《企业国有资产法》,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问题做出明确和规范,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举措。此外,《公司法》的修订和《物权法》的通过为《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有不少意见要求同时尽快制定国有资产法,以落实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护国有资产权益;在物权法出台后,这一要求便更加迫切。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国有资产法》应运而生。

一、《企业国有资产法》出台后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

《企业国有资产法》针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中的突出问题,明确了监管的基本原则,健全了监管的体制机制,对关系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包括企业改制、资产评估转让等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环节,规定了严格的监管程序和要求。

(一)力堵国有资产流失“黑洞”

企业国有资产法是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的重要法律保障,是国资委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要法律依据,也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法律措施。

在我国,国有资产分布广泛,既有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又有行政事业性资产。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比重高,市场化取向也最为明确。基于自然的传承、历史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政权的更迭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及国有资本的飞速发展,我国聚集了巨大的国有资产和国有财富。据统计,截至2007年,我国共有国有企业11.5万户,资产总额35.5万亿元。仅中央企业一级,除国资委监管的146户外,还有财政部负责监管的金融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监管的其他为数众多的国有企业。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以前对国有资产和财富的管理更多依赖的是行政方式和政策治理,制度性缺漏较多,行政性决策的随意性较强,管理体制不完善,加上处于社会与经济的转型期,各种侵吞、侵害国有资产及其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与依法治国的需要极不相符。在实践中,国家出资企业的合并、分立、改制、增减资本、发行债券、重大投资、为他人提供担保、国有资产转让以及大额捐赠、利润分配、申请破产等事项是发生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环节。如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有的企业没有进行国有资产评估,低估贱卖国有资产;有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违规投资、违规贷款,擅自用企业国有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有的国有资产转让程序不公正、不公开、不透明、不竞价,少数人收受贿赂,侵吞国有资产等。

如何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症结,《企业国有资产法》对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作了专章规定,并从企业改制、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和国有资产转让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约束。国家出资企业合并、分立、改制、上市,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金,发行债券,进行重大投资,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转让重大财产,进行大额捐赠,分配利润以及解散、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不得损害出资人和债券人的权益。“严防‘暗箱操作’,公开、公平、公正”成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核心原则。对于曾经引起热议的管理层收购(MBO)问题,该法明文规定,可以向企业的高管或近亲属,或这些人所有或实际控制的企业转让的国有资产,在转让时,上述人员或企业应与其他受让参与者平等竞买,转让方应如实披露有关信息。“企业国有资产法”还规定了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四个层面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

(二)界定了国资委作为“干净”出资人的法律地位

在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企业国有资产法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作了专章规定,按照国有独资、控股、参股的不同企业类型,规定了政府授权的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主要内容、方式和责任等,从法律制度上解决了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地位,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承担维护出资人权益责任的问题。

该法明确界定了国资委作为“干净”出资人的法律地位,规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授权的其他有关部门、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企业章程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保障出资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损失。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其委派的股东代表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召开的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应当按照委派机构的指示提出提案、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并将其履行职责的情况和结果及时报告委派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有关国有资产总量、结构、变动、收益等汇总分析的情况。

目前,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主要是各地国资委。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国资委行使职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明文规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代表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即“管人、管事、管预算”。2003年8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之后,在省辖的11个设区市级人民政府也分别设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省政府国资委成立以来,将发

挥出资人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同推进全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国有企业分布战线收缩,产业集中度提高,竞争力增强,国企活力释放,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全省经济贡献度明显加大。据统计,从2000~2007年,河北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从8 399家减少至3 019家,但实现利润从亏损2亿元提高到盈利188亿元,国有资产总额从4 034亿元增加至5 042亿元。国有资本集中于钢铁、煤炭、医药化工等优势领域,国有经济对全省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进一步提高,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精锐之师”。

作为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新举措,河北省国有控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于2006年5月成立。这是将企业国有产权公开转让和竞价交易用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次探索,标志着国资委正在由单纯企业监管向运营国有资本方向转变。河北省国资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加快推进资产重组、开展资本运营、化解金融风险、活化资金融通、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在处置河北证券、重组财达证券债务中,该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由河北省国有控股公司、唐钢集团增资扩股进入财达证券,使其取得了规范类券商资格。另一方面,经过大力协调,促成财达证券以8 100万元的价格受让河北证券的证券类资产,实现了平稳交接和良性过渡。接受河北证券证券类资产后,财达证券营业部由原16家增加到45家,服务部由原来的25家增加到51家,经纪业务规模跻身全国中等以上券商行列,2007年实现利润8亿元,成为河北省经济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该公司还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着力点,适时推进钢铁、煤炭产业整合。根据省委、省政府“226”战略部署,谋划组建南、北两大钢铁集团,将大集团战略的实施有机融入“一线两厢”区域布局中。由原唐钢、承钢、宣钢组建了北部钢铁集团――唐山钢铁集团,形成了2 000万t的产能,跻身全国钢铁产业第一阵营,对全省乃至全国钢铁产业战略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煤炭产业整合上,成功组建了河北金牛能源集团。2006年该集团拥有邢台、邯郸、张家口、井陉、山西寿阳等多个矿区,煤炭产量达到1 500万t,“十一五”末将达2 500万t,销售收入150亿元,已经和正在对全省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三)国家出资企业享有经营自

《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除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外,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企业依法享有的经营自和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该法明确规定,国家出资企业对其动产、不动产和其他财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国家出资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向出资人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

(四)国有企业应实行民主管理

为防止企业高管“一言堂”,《企业国有资产法》还规定,国家出资企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法律还规定,国家出资企业中应当由职工代表出任的董事、监事,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国家出资企业的合并、分立、改制、解散、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应当听取企业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企业改制涉及重新安置企业职工的,还应制定职工安置方案,并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五)严格界定了国家出资企业及其管理者

《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家出资企业包括企业全部注册资本均为国有资本的国有独资公司和非公司制的国有独资企业,也包括企业注册资本中包含部分国有资本的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和国有资本参股公司。企业国有资产法规范的重点是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

由于企业管理者直接负责企业财产的经营管理,国家出资企业的管理者对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关系重大。按照国有独资、控股、参股的不同企业类型,对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有关事项在第四章作了规定。该法规定:国企高管不得随意进行三类兼职。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经营同类业务的其他企业兼职。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六)国企主要负责人应接受经济责任审计

法律规定,国家出资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对企业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取得其他非法收入和不当利益,不得侵占、挪用企业资产,不得超越职权或者违反程序决定企业重大事项,不得有其他侵害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行为。国家建立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对其任命的企业管理者进行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其薪酬标准及奖惩。明确造成国有资产特别重大损失或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的,将终身不得担任企业高管。法律还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任免或者建议任免的国家出资企业的管理者范围以及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条件作出了规定。

河北省政府国资委成立后,将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作为完善国资监管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率先在全国地方国资系统制定出台了《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并在2004年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进行了试运行,为2005年正式推出业绩考核制度奠定了基础。2005年河北省政府国资委与22户所出资企业负责人签订了经营业绩责任书。此后,河北省政府国资委以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身份正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经营业绩考核,这标志着河北省在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责任书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上,突出了出资人对资本经营效率和资本经营回报的关注和重视,主要有利润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和反映企业不同经营特点的分类指标;在权利义务关系处理上,突出了国有资产的经营责任,明确了企业负责人应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切实增加经济效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此外,还启动了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以使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七)正式建立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如何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社会保障预算这三大预算是近年来政策界和学术界讨论颇多的问题,而如何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则是预算制度改革中的焦点问题。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重要手段。鉴于此,《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规定对国有资本收益实行预算管理,国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国家作为出资人取得的国有资本收入及其支出实行预算管理。依照预算法的规定,并参照2008年9月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该法在第六章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范围、编制原则、编制和批准程序等作了原则规定。同时,考虑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正在试点,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完善,该法规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此外,在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时要兼顾历史、区分行业差异,即在确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比例时,要综合考虑国家初期投入规模、企业经营情况及垄断性或竞争性等行业特点,以达到兼顾企业间公平的目的。

(八)明确规定国有资产转让应在产权交易所公开进行

产权市场特有的阳光化平台、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规则、善于发现投资人和产权价值的特点都有利于国有资产的进场交易。行政事业性和资源类国有资产早已出现在产权市场,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经营性国有资产也同样需要通过进场竞价发现价格,通过竞争实现价值在市场上的确认,以实现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国有资产转让原则。

目前,河北省已建立起以省产权交易中心为龙头(主市场)、以其他10个市为节点(分市场),覆盖全省的区域性产权市场体系,按照统一监管制度、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信息披露、统一交易鉴证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了信息系统、监控系统和交易系统,形成了运行规范、覆盖广泛的产权市场网络。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产权市场服务功能,河北省还搭建起高效、便捷的产权交易信息平台和资源中心,开发了“河北产权网”,创建了网上产权信息数据库,为河北省产权市场提供了高效畅通的信息支撑系统。截至2006年9月,全省累计完成产权交易项目2 921个,交易金额330.94亿元,盘活国有资产存量735.25亿元。据《中国产权市场年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河北省产权交易金额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排名全国第四。目前,河北产权交易市场已成为国有产权重组和有序流动的重要枢纽。

二、《企业国有资产法》后续修订空间

尽管《企业国有资产法》对近30年国企改革开放实践进行了总结,但由于其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产物,瑕疵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如立法范围偏窄、国资委的“小国资委”定位、对大量需改革的政府部门担任出资人角色的认可、国资监管职能归属不清晰、企业高管薪酬具体规定的缺乏、对交易无效行为的认定、境外国资监管的空白以及立法过于原则化等均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以便为今后制定更加广义的《国有资产法》奠定基础。

(一)“小国资法”的立法范围

国有资产范围很广,有一种划分方法将国有资产大体分为三类: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而这三类国有资产在功能和监管方式等方面有较大不同,都纳入一部“大而全”的法律全面调整,立法难度会大大增加。

从立法迫切性看,目前对行政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已有国务院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规章和有关文件加以规范;有关国有自然资源的权属及其保护和开发利用等,除物权法外,已有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水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相关的专门法律调整;而经营性国有资产在国有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实践中迫切需要专门立法的问题突出,各方面对国有资产的关注,也主要是集中在确保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上。于是立法机关决定,先制定一部适用于经营性国有资产,即企业国有资产的法律,并最终定名为“企业国有资产法”。因此,这部企业国有资产法还不是完整的国有资产法,它仅规范了国有企业以及金融企业的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和资源类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并没有包括其中,适用范围不大,只是一部完整、全面的《国有资产法》的前奏,随后全国人大将进一步研究对行政事业性资产立法。

(二)为“金融国资委”成立留下了端口

鉴于巨额金融资产在国有资产中的比例,金融国有资产监管的必要性不容忽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雷曼兄弟的破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投资控股公司以及金融机构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彰显了国有金融资产统一监管的重要性。而目前现有相关证券、期货、商业银行、基金等金融类企业法律法规,均未明确对金融国资的监管。《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规定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也属于企业国资法调整的范围。但由于金融业经营的是资金,具有比较强的外部性,因而在附则中提出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监督,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目前我国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分属不同监管部门,这对控制金融风险非常不利,应尽快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金融国资委,以很好地履行出资人职责。

(三)国资监管职能归属有待进一步清晰

《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在第七章中又特别规定了国有资产监督由人大常委会、政府及政府审计机关、社会公众监督等构成。因此,该法未明示剥离国资委现有的行政监督职能,委托人、出资人、经营人、监管人、司法人五方面关系还需进一步厘清。

(四)企业高管薪酬未作规定

上一篇:资产评估管理范文 下一篇:银行风险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