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6 04:38:53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态势愈发迅猛,但是旅游行业反而连年出了员工流失率高的现象,旅游行业人力资源的危机成为了困扰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行业人才“供需错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行业、社会的普遍关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却远离旅游行业,无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院校还是企业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因此,如何塑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观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旅游专业学生就业观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旅游行业正出现了这种情况:一方面,许多旅游企业特别是高星级酒店急需大批高素质、高学历的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许多旅游院校旅游管理本专科毕业生在就业时会选择转行,一些暂时在旅游行业就业的学生也会在三五年内选择离开该行业。就近年来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单位的统计,有35%以上的学生会选择非旅游业的单位就业,且学历越高,这种现象越突出。根据麦可思研究统计,毕业半年后旅游专业的学生离职率会达到50%左右,毕业三年后仅有30%左右的旅游专业学生会继续留在旅游业工作。在实习过程中,由于行业、社会、家庭等客观原因和学生自身心理落差等主观原因,学生往往会在实习结束后选择再不从事旅游业。

二、造成旅游专业学生就业观现状的原因

(一)学生职业定位不明确,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的软环境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就读的旅游管理专业含有“管理”二字,毕业后理应投身于管理层,而非一般的服务员。因此,当他们在实习时整天做着机械重复、又脏又累的工作,并且毕业后还要有相当一段时间重复这样的基层工作时,学生往往会接受不了心理落差而选择离开旅游行业。在与形形的客人打交道时,很多学生总显得疲于应付,面对突发事件的出现,总是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甚至觉得自尊心遭受打击;在与同事、领导沟通时,他们又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能受到关注与重视,一旦现实情况低于自己的预期,就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动摇,萌发离开旅游行业的念头。

(二)旅游行业薪酬水平较低,职业晋升通道不明确

薪酬水平与职业晋升机会是行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而这两点又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择业时非常看重的要素。据笔者了解,一般学生在酒店的实习工资不会超过每月1500元,毕业生到酒店就业,至少一年内的工资也不会超过每月2500元。据麦可思研究院统计,在旅游行业就业的学生相较于在非旅游行业就业的学生,薪资水平至少低12.5%。不少旅游专业的毕业生也表示,旅游业的薪酬水平普遍低于自己的期望值,当自己与同龄人横向比较时,他们也觉得难以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

国内许多传统旅游类企业似乎并没有向毕业生提供明确的职场晋升通道,管理层空缺岗位总倾向于外部招聘,一线员工积极性遭受打击的同时,大学生员工只能期望通过不同企业间的跳槽来获取职位的晋升。一些国际化酒店集团因为旗下有不同品牌的酒店连锁体,向员工提供的职场晋升通道似乎更多。但是且不说高管岗位多有学历背景、工作资历等方面的超高要求,就是一般中层管理岗位,这些酒店的招聘任职要求相对也高,对大学生员工在一线基层岗位的工作年限也有一定要求,这就更考验大学生员工对于酒店的忠诚度。

(三)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指导,实习过程管理不够完善

学校作为旅游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在招生时缺少相关面试环节,只将分数线、高考志愿作为招生依据显然不能让最合适的学生加入旅游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没有向学生强调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重要性,也缺乏对学生这方面的指导,使得学生对于将来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要么抱着过高期望进入旅游业,要么对旅游业职业发展希望渺茫,这两类学生都不会在旅游业找到职业归属感。

在学生去旅游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学校也常缺乏对实习生的主动管理和对过程的完善管理。学生实习期间的岗位安排、工作时间和薪资待遇都由企业方决定,学校通常处于较被动的地位,缺乏对实习企业的约束,当然也很难保证专业实习目标的实现。而对于学生的实习过程管理,大多数学校是非常松散的。如探望学生的时间往往以领导和教师的时间来确定,停留时间也不会太长,多限于生活关怀和安抚疏导,往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1]

三.塑造旅游专业学生就业观的措施

(一)指导学生放低就业心态,摆正职场新人位置

旅游业有一条通则,那就是无论什么学历毕业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都必须从最基层的服务员做起。旅游业的这个行业特点,就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必须摆正心态、放低期望值。香港理工大学院长田桂成教授在培训讲座上也谈到这一点,并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举例。他曾经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自信满满地以管理培训生的身份去了一家国际高星级酒店实习,可酒店人力资源经理安排他的第一个实习岗位是去厨房做厨工。在切了整整两天的胡萝卜后,他终于忍受不了找到了经理,以为经理误会了他的实习身份。经理却反问了一句:“如果你连一个厨工整天工作时在想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去管理他们呢?”他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基层工作体验的重要性,于是从此安心实习。由此可见,对于旅游专业学生可能存在的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心理,让他们明白基层工作体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避免学生在基层服务岗位产生被大材小用的心理感受。

(二)紧密发展校企合作,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招生、教学、实践与就业工作

旅游业是服务行业,它不仅要求员工有很强的操作实践技能,更要求员工有真心热爱服务行业的态度。现在少部分旅游院校已经开始认识到招收“合适的”学生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不会流失到非旅游业,增加就业对口率。于是这部分旅游院校都会在招生时增加面试环节,以期从身高、样貌、性格、兴趣等方面考察学生是否真的适合从事旅游业。香港理工大学就是其中的先行者,并且邀请旅游行业精英参加学校的招生面试。据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慧群教授介绍,理工大每年都会邀请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总监或旅游企业经理参与招生面试,以两个旅游企业专业人士、一个学院老师的配比组成面试评委小组。评委小组成员会从个人外形条件、性格兴趣和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考生,评委小组中的业内人士更会以旅游企业用人方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增加企业知名度的同时,也增进了旅游企业与学生互相了解的程度,从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旅游业的忠诚度。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香港理工大学推出了“一日教授”项目,即邀请旅游专业人士为学生讲座授课,承担一天的教学任务;在学生实习、兼职和就业环节中,香港理工大学也积极与各国旅游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各种实习就业岗位。学校的招生就业、教学实践工作通过邀请旅游行业精英合作的方式,得到了旅游专业学生的欢迎与认可。

(三)营造对口就业氛围,塑造对口就业观

学生毕业面临择业问题时,往往会与同龄人进行横向比较,呈现从众心理。相对于家长、老师的意见,学生很可能更愿意听取校友、社会成功人士的建议。因此,旅游院校如何利用社会媒体、校友资源,提高旅游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认可度,是旅游院校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就非常注重推广自身品牌。学院利用报纸、电视、公共交通设施等广告媒介大力宣传,使得学院的文化品牌不断传播、植根于社会人群中,为旅游业创造了潜在从业人员,也提升了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自豪感。田桂成院长介绍说,该学院大多数毕业生都会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一位在校表现优秀的学生因为毕业时选择了金融业就业而在校友会上表达了自己的羞愧。可见,旅游院校营造选择对口专业就业的氛围,对于塑造旅游专业学生对口就业观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增加学生旅游业实习实践经历,提高学生对旅游业的热情和就业兴趣

兴趣与热情是学生投入旅游业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学生在校期间有寒假、暑假等相对集中的空余时间,他们总非常希望能在这些闲暇时间去自己感兴趣的企业实习实践。旅游专业的学生一般又都会有去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走走看看,体验不同文化的需求。因此,旅游院校应当为学生安排多种多样的实习实践渠道。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在这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学院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不同和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时间长短不一、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实习实践途径。比如,学院会让会展方向的学生组成会议筹备小组,组织国际化的旅游学术研讨会议;对于有学术兴趣的学生,学院会组织学生去某个旅游目的地考察旅游,让学生在旅游中挖掘独特的视角写出考察报告。旅游院校如果能通过安排各种途径、人性化地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活动,相信学生对于旅游业的热情会大大提高,也更会有志于投身旅游行业。

总之,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观直接关系到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的发展前景。旅游院校是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者,除了传授专业技能知识,更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旅游企业是旅游从业人员的使用者,除了给从业人员展示能力的平台,更要努力提高薪酬水平、回报社会,让现在和将来的旅游从业人员看到美好的未来。只有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塑造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就业观,为旅游业储备更优秀的人才。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吴晓波还在复旦大学读大三时,就想圆自己的记者梦,于是想去看看改革中的中国南方,于是组成了一支“上海大学生南疆考察队”。他们拿着复旦大学的介绍信,骑着自行车到处筹资,却只筹得一台照相机、几件衣服和几百元钱。经费还差一大截!他便找到报社求助,后来湖南娄底一位企业家给他们寄去7000元钱,老板只提出了一个要求,看到考察报告,就这样他们见证历史的理想远征就此开启。吴晓波大学毕业后到新华社浙江分社工业组,他成了财经记者。他玩命地干,基本上都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他几乎把中国大江南北都跑遍了,做了很多调查研究,也见识了各色人物,并且与柳传志、王石等企业家成了朋友。他看着那时还很小的企业,慢慢发展,他成为了见证人。他不单满足于只写报道,还有意识地积累全面的素材,为他日后写作积累丰富的资料。

在一般人看来,人生是不可预测的,自然是不可规划的。可是吴晓波认为天赋并不可靠。“可靠的是方向、战略以及精确、彻底的执行。”他把未来十年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统统地规划出来。

随着采访本堆积如山以及对经济的了然于心,到了1994年吴晓波感觉那些素材已经在胸口隐隐发酵了,他觉得“一泻千里”的时候到了,他自然而然地迈出了第二步,在《杭州日报》写专栏。当记者靠跑、靠腿勤、靠知其然,是有年龄和体力限制的;而写专栏靠思、靠智慧、靠知其所以然。写专栏是一名财经记者走向大众市场的关键流程,这种看似随意的体例,可以训练出强大的读者思维。吴晓波说:“写专栏,你不但要专业,还要生动!这是一种产品能力,你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进行自我训练。”就这样,他渐渐地转型,从采访记者变成了专栏作者,接着他又陆续给《南风窗》《南方周末》等市场化意识比较强的报刊撰写专栏。吴晓波一直坚持每周写作6000字以上,当他一篇又一篇有见地的专栏刊出后,有人惊奇地问:“你咋有那么多东西写啊!”渐渐地当年和他一起出道的同学,都觉得“江郎才尽”,后来都基本不再写作,他却仍然笔耕不辍,甚至越写越刹不住车。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时,也迎来了财经作家的“春天”。写了四年专栏之后,吴晓波这才觉得自己当初的布局真是好极了,他虽然是学新闻的,但他感谢自己当初选择了做财经记者。于是他接着实施自己的第三步战略:写书。有了前两步的铺垫,写书也就水到渠成了。他于1997年出版了第一本书《都市背影》,并计划从此一年出版一本新书。从写专栏到写书,是一个质的飞跃,无论多忙,他都会看书收集资料做调研。就这样1998年他出版了《农民创世纪》,1999年写完了《大智大愚吴先生》。直到2001年他出版《大败局》,彻底把中国财经阅读市场煮沸了。当初那些大学的同学,有的人去经商赚钱了,有的人还在当记者跑新闻,这时的吴晓波才发觉,自己的“规划”是多么富有“后劲”。他创作的《大败局》《激荡》《历代》等三个系列都成为了畅销书。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他越干越有劲,最多的一年有五本书同时热销,他也以75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登上2009年作家富豪榜第5位。

要想获得成功的人生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呢?就是人生的规划做得早、做得好。规划初看起来没有什么“功效”,可是坚持多年后,才发现威力无比。吴晓波说:“十几年打下来,你会发现当年跟你一起跑的人十个里面已经有六个不见了,再打十年,可能就剩一到两个人了。别人都不在,你就是赢家了。”职业生涯规划就像航标一样指引我们不断前进,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一幅路线图或行动图,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并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 人才培养 教学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92-01

教学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管理体系可以起到协调教学秩序、教学质量、教学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机制的科学运行,整合和优化学校资源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大学生更加特色鲜明、特立独行,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制约人才发展,阻碍高校的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将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人才发展规律的最为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即行政型教学管理,是主要采取行政方法、行政手段对高校进行教学管理的一种方式。它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政策的一种具体体现和措施,主要依靠行政上的制度、规范、程序来制定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以上级领导机关或者国家出台的政策为基础确定高校的办学方针,大部分教学实行“计划体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定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使用国家材,教学内容大同小异,毕业生就如同工厂里的流水线产品,拼装出来基本都一个样儿,导致所谓的千校一面。曾经风靡全国的高校“联合兼并”潮,就是国家教育政策下行政手段干预高校发展的典型现象,事实上高校强强联合后的毕业生质量也差强人意。因此可见传统的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也无法达到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二、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模式的设想

(一)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模式首先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为高校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自主的办学环境应该首当其冲,大力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政府机关增强对于学校的服务意识,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应放弃以往的行政干预做法。高校也应相应地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规范整个学校的运作。第一,应当依据高校的选聘办法建立决策体系,不同的校务进行区分,由相应的决策机构履行管理职能;第二,充分发挥高校的自,扩大高校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式、资源配置、师资团队建设、校际合作等方面的自;第三,每所高校的建校背景都不尽相同,依据当地的人文历史结合学校传统所呈现出的校园文化也是纷繁多样的,这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所谓的现代学校制度的标准也应是多样的,结合自身特点、时代特点去理解才是科学的。

(二)遵循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办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要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这也是高校办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指导思想、大政方针。而在树立鲜明的办学理念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胡全裕在其文章中就详细介绍了该学院的办学理念,本人认为最具学习意义的理念是:首先,坚持市场导向、重应用重开发的理念,尤其是在本科学历日益普及的今天,洞察市场的变化培育应用型人才才是解决高校学生就业率的有效手段。其次,无界化校园的理念,倡导学院内的学系之间、校际间、学校与企业间的项目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充分地利用了各类资源实现共享共赢。第三,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办学理念。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起到联系学生与学业、研究项目、社会活动等等的纽带作用,学校注重学生的学习环境,但也应关注教师队伍的培养,保持教师的活力也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一。

(三)灵活设置教学课程,强化教学管理的保障措施

教学课程的设置可以说是高校教学工作中最主要的部分,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办学理念为导向的,根据各自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供学生学习。本人认为应当分为研究型及应用型两种方向进行培养:1.研究型课程应该针对有志于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而设立,注重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研究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型项目以及学术活动等。2.应用型课程主要应该针对立志于完成本科教育就业的学生,除了完成基本的理论知识学习,重点掌握专业技能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指导学生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提供相应的实践、社会活动。

高校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高校各项经费的顺利运作都是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模式的重要保障措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两部分,一是图书馆信息系统,优化整合高校资源,通过互联网的强大力量加强国际间院校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二是人才跟踪评价系统,为了检测教与学的实际效果,对毕业后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检验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又可以及时收集各类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更新课程的设置,最大化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www.省略/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毕业生的增长幅度远大于用人单位需求的增长幅度。据统计,2000年至200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而近几年用人单位的需求量并没有随毕业生人数同步增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推助工作模式,如何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已成为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完善体系,提高服务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创新就业服务内容,加大就业服务力度,提高就业服务质量,打造具有特色的就业推助工作新格局。

1.创建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

当前,诸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管理”色彩过浓,“教育服务”不到位。在心理指导和咨询、个性化咨询以及就业知识结构等方面,还难以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服务与指导。就业指导中心不能仅仅满足于政策介绍、信息和技巧指导,不宜延续“守株待兔”式的工作方式,而应真抓实干,加大指导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创建集指导、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全程化、专家化,专职与兼职、集体指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2.构建“一体多翼”、校院两级齐抓共管的就业指导方式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全校性、全程性、全局性的工作,是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1]当前大多数高校只有一个就业职能部门――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指导办公室,应付一般的事务管理尚可,但如果要将就业指导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高校应完善以校级就业部门为主体,各二级学院积极配合参与的工作体系。[2]设立专门教研室,开设有关就业指导必修课、选修课。在二级学院成立就业服务组织,开展就业指导与咨询工作,提供就业信息,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架构互通桥梁,做到指导机构专门化、指导人员职业化、指导工作社会化、服务途径信息化,形成校院两级齐抓共管、全员共同参与的“一体多翼”式就业指导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力量,成立学生就业工作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就业工作,进行服务他人和自我教育。

二、分段教育,全程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大学的始终。应以年级管理为纵向体系、能力培养为横向体系,纵横结合、分段实施。[3]从大一到大四,应分阶段地开展启蒙教育、发展教育、成长教育、毕业教育,从而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个性化、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指导。

1.启蒙教育

大一是人生的新起点,能否在起点上向自己的目标快速出发完全取决于启蒙教育。而启蒙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在新生中开展专业教育,如专业思想教育会、新老生交流会、理想信念教育等,正确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同时让他们了解专业发展前景及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从而稳定新生专业思想。另一方面对新生个人发展计划进行调研,让他们全面认识自我,挖掘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准自己努力方向,从而明确奋斗目标。

2.发展教育

大二是储备知识、提高素质的好时机,是为将来成功就业积蓄能量的关键阶段,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个阶段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第一,开展职业测评、职业咨询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职业志向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找准自己的理想中的“目标靶”。第二,在校园文化专业品牌化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抢抓机遇,全面成才”,鼓励他们参加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科技文化、社会实践等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3.成长教育

大三进入就业的准备期,这个阶段应开展就业指导的成长教育,让学生对就业形势、招聘流程、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都有所了解,并进行模拟实战演习,提前接触职场,体验就业,为以后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4]高校应多开展形式多样化,指导多元化的职业导航活动或就业实训计划,校企联动,联合指导。如举办个人简历制作培训、考研和考公务员讲座、职业素养培训、模拟招聘、成功学长访谈会、走近名人/名企等活动,在长期合作的企业或单位建立实习就业基地,让学生预就业,提早体验就业全过程。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得到自我提升,从而使知识、技能、经验以及身体条件能够适应职业结构和外界环境,从上课到求职,都能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都能善于推销自己、表现自己。

4.毕业教育

大四是就业的繁忙期,学校应注重毕业生就业价值观以及就业心理指导,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实现成功就业。同时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生发展与职业生涯的关系,帮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的意识。

三、联动机制,推助就业

大学生就业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有没有较好的内涵和素养,二是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口味”。只有形成多方位、多角度的联动机制,才能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内涵好、素养高的毕业生。

1.实习与就业结合

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将实习安排与就业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一是在安排实习单位时,将毕业生安排到他们向往的就业地,这样既不影响学生实习,又便于他们求职就业;二是实习基地建设与就业市场开拓结合起来,在选择实习基地时,尽量选择有毕业生需求单位;三是对给毕业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单位,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安排毕业生前去实习。

2.专业与需求挂钩

高校应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地了解本校毕业生的动态、社会对专业的需求,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需求信息,以及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信息反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招生与就业、专业设置与就业结合起来,培养素质全面、社会需要、单位满意的毕业生。从而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有力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

3.专职与兼职配合

高校专职辅导员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毕业于思政或管理专业,对于学生思政教育可能十分在行,但对于学生专业方面的指导就相对比较薄弱。而专业教师在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中充当相当重要的角色。[5]其一,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能够将相关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前景以及就业方向作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并就如何学好相关专业、如何在相关专业领域成功就业等问题进行悉心引导。其二,聘用专业教师作为兼职辅导员或兼职就业指导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将专业教学与求职就业很好地融于一体,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具针对性性和有效性。

4.学校与企业联动

在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毕业生时,高校应主动出击,不仅要以占领用人单位市场为目标走出去、请进来,而且要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就业合作关系,共同为毕业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指导工作。一方面,通过请校友做报告、聘请社会人士做学生就业指导师、邀请用人单位开展正式招聘和仿真模拟招聘相结合的招聘会,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接受职场锻炼,拓宽就业渠道,使他们和用人单位建立更快捷、更顺畅的沟通方式,创造更多就业、预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开拓校外就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内引外联,充分发挥高校师资、科研等优势,同企业共建学习、实训、就业于一体联动模式。[6]

参考文献:

[1]徐锋.关于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12).

[2]周培松,邹小荣.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四化”运行模型设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4).

[3]王绍华.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6,(10).

[4]王伟.高校院系基层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

[5]李明武,赵映川.以市场为导向办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全国15所独立学院的考察报告[J].现代企业教育,2007,(18).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提升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6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3

近年来,随着高校各个层次学生的扩招,研究生的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从扩招前的就业供不应求,到现在出现就业不易、就业质量逐渐下降的局面,就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在研究生规模大、就业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的情况下,如何从微观层面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研究生教育中一个颇具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课题。总的说来,研究生的就业状况由社会整体就业环境、学校声誉及学校教育等因素决定。经济形势、行业发展等就业环境因素对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而言都是客观因素,基本无法改变,只能适应和利用这些因素;学校声誉是历史积累的结果,短期内无法改变。因此,学校教育才是改善研究生就业状况的主要方面。本文从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角度讨论如何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1 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构成因素

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指标,由多方面多层次的因素决定。综合吴德业、Harvey等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关于“就业力”的定义,本文将就业竞争力定义为:个人获得一项工作的能力。具体而言,个人展现某种特质,该特质被雇主认为对未来提升其组织的效能是必须的,展现出这种特质的人被认为具有就业竞争力。对于工作经验甚少的应届毕业研究生,其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基本素质、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3个方面。

1.1 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指单纯从“人”的角度体现出来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特质等方面,与研究生所学专业无关,与所处职场环境无关。基本素质体现在以下方面:个人的言行是否表现出良好的修养;是否拥有正直的气魄和善良的心;是否具有诚实守信的品性;是否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具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是否有一定的社会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是否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民族自豪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1.2 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能否具有雇主认为的未来提升其组织效能所必须的特质,专业素养是根本。专业素养是求职者对未来组织产生效能的必要条件。

1.2.1 知识储备

求职者现有的知识储备展现出他或她已经获取的知识。要想在就业中具备良好的竞争力,需要有比较完备的知识储备,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比较理想的知识结构是T型结构,即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深。专业知识方面,主要指对专业领域内涉及的知识、原理、方法和流程等有良好的领悟力与驾驭能力。

1.2.2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在科技高速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知识迅猛更新的信息时代,经济结构和职业结构不断调整变化,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研究生而言,工作往往处于行业前沿,雇主会相当看重应聘者是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顺利地适应工作,并持续保有竞争力,才不会被淘汰。

1.2.3 研究能力

社会对研究生的选择重点是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查找到最多、最好的相关资料的能力,阅读、辨析和梳理文献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文字表达的能力等。高学历与高素质之间的等号是依靠研究生在学术研究领域刻苦钻研来实现的。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不仅是研究生完成的一项有学术价值的活动,更意味着研究生一次全面的心理成长和人格磨练。研究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尤为重要,工作中很可能要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去研究与以前研究内容相近或关系不大的课题,科研能力大有用武之地。

良好的专业素养表现在:能够通过网络、报纸杂志书籍、会议和人际交流等多种途径,快速获取大量的专业信息;对本专业的前沿技术问题具有比较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认识、预测到将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对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前景和前沿发展等具有敏锐的嗅觉,不断寻找和尝试新技术以保持竞争力。

1.3 职业素养

1.3.1 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雇主在招聘时重点考查的方面。在应聘的整个过程中,良好的表达能力将为应聘者的表现增光添彩。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集中在面试阶段展现出来,书面表达能力则在简历、笔试及写作成果、研究成果中表现出来。好的表达要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内容丰富。在工作中,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使沟通顺畅,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便于总结经验和开拓创新。

1.3.2 独立工作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包括:对工作任务的理解能力,即是否能准确理解工作目的和要求;对工作过程和结果关系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对工作方案的选择和决策能力;对情况变化的迅速反应能力;对工作任务的执行力。

1.3.3 职业责任感

职业责任感包含怎样认识职业和怎样对待职业两方面内容。对应届毕业生而言,对所应聘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权责和工作重要性应该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有强烈的职业使命感,表达出将个人发展与工作职责结合起来的意愿;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愿意在关键时刻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哪怕是平凡琐碎的事务也要力求做得更好。

1.3.4 人际技能

良好的人际技能有利于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便于顺利地开展工作。工作关系包括与上司、同事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灵活使用多种技巧和方式,应对复杂的人际环境;以务实勤恳的工作作风、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行以及聪敏的专业形象等,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能够设身处地去感受和体谅他人,在相互理解、相互关怀的基础上增进情感上的融洽。这些都是良好人际技能的体现。

1.3.5 组织,领导和协作能力

现实中很多工作都是由团队共同完成的,因此雇主希望员工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和协作能力。团队工作要求员工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能为团队目标的实现尽心竭力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此基础上员工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和不懈的努力对待冲突和矛盾。协作能力强的员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对团队最佳贡献的方法,并承担起相应的角色。现在很多雇主在面试中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就是为了考察应聘者在这方面的能力。

以上就是从雇主对员工的要求这个角度来表达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应聘者越能满足雇主的要求,就说明应聘者的就业竞争力越高。下文就针对这些构成因素论述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2 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想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首先需要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培养方针中要体现出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理念;规划形成后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施实实在在的针对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措施;措施产生效果后,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这种提升要想转化成就业竞争力,还需要引导研究生有效地将自身素质展示出来。因此,研究生培养单位要贯彻“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工作方针,通过“规划―形成―展示”3个阶段,切实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2.1 规划阶段

2.1.1 培养单位的规划

作为培养单位的学校一级要制定明确的学校发展目标、学校自身定位和学科发展架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研究生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院系一级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科特点以及自身历史情况,确立院系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进一步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培养单位针对研究生教育规划的具体体现。培养方案明确规定了每个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位要求等内容,跟随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一经制定一般不会更改,直接决定了最终培养出何种“形态”和质量的研究生。为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课程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重要参考,听取业内资深人士和长期雇主的意见。培养方案每年进行修订,走在专业和行业发展的前沿,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才能赶上“适时之需”。

2.1.2 引导研究生进行自身规划

培养单位在校院规划的框架下,引导研究生进行自身规划。研究生一入学就要对其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引导研究生提早对毕业后将要从事的职业有大致定位。这个阶段的职业定位是模糊的,大致确立想从事的行业和职业即可。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学业规划,因为在将来的2~3年时间,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但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切忌盲目和被动,要引导学生将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结合起来。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学习的方式和内容更显多元化。研究生要在入学时就对课程学习、研究活动、实习、社会实践及学位论文的写作等必须完成的任务进行规划,制定时间表,对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每个人职业规划的不同,学业规划中各项任务的内容和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研究生自身的规划需要导师、教学秘书、辅导员等人员从不同角度加以指导。

2.2 形成阶段

2.2.1 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用

课程教学中要强化基本功训练,如对经济管理类研究生要特别注重英语和数学功底的培养,这是培养研究能力的基础,也是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筹码。经典文献和方法论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这些对提升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将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课程教学中还应囊括专业常用的,前沿的分析工具。如针对经济管理类的研究生,应开设一些统计和数据处理工具方面的课程,包括SPSS、SAS、SQL Server、Oracle、Matlab等。

2.2.2 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

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可从3方面入手:启迪研究思维、搭建研究平台及形成研究氛围。

研究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在课堂上着手。研究生的课堂教育不应还停留在知识传授上,相反,应着重启迪思维,打开思路。研究生已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很多知识可通过自学完成,课堂提供的是老师解惑,师生交流,同学交流的平台。老师重点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如何提出并支持自己的观点,如何“取众家之长”解决问题。

要使研究思维转化为研究行为,培养单位要为研究生搭建研究平台,具体方式有定期学术交流、研讨会、组建科研小团队及开展专业竞赛等。研究生导师可为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根据研究生入学前的专业背景和水平,为研究生列出需要阅读的书目。在此基础上,培养单位可组织定期的读书交流。对于专业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可组织定期的学术沙龙等活动。这些小范围的学术交流为研究生参加大范围、高层次的研讨会打好基础。对研究生最有锻炼价值的科研机会当属参与实际的项目或课题。导师应尽量让研究生参与到自己承担的项目和课题中。培养单位要利用校内外多方资源为研究生争取参加项目和课题的机会。参加科研科创竞赛是对研究生的研究和应用能力的强化训练,培养单位应鼓励研究生多参加此类竞赛,有条件的可以举办竞赛。有了这些科研经历,再加上学术论文的写作指导,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自然能够产生。

培养单位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研究生从事研究活动,在综合评价机制中加大研究成绩的比重,营造浓郁的研究氛围,形成“研究生乐于研究,有机会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好风气。还要形成激励教师带领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的机制,将教师指导研究生科研的工作与教师职称、待遇及奖励等结合起来。

研究能力的培养是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基本点之一。即使学生将来不从事研究工作,学校教育中形成的研究思维和研究习惯将使学生在工作中有意识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从而成为学生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2.2.3 加强社会实践

应届毕业研究生非常缺乏实战经验,社会实践是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单位要重视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环节,通过社会实践提升专业素养,提升基本素质,加强职业素养。

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分专业和非专业两类。非专业的社会实践与专业没有直接关系,如校内的社会工作:党、团、班级组织,研究生会,社团组织等,这些实践机会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能力;还有校外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之类的活动,这种实践让学生深入接触社会,体察各阶层的民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组织专业社会实践可以走校所结合、校企结合的路线,采取调研、实习、顶岗挂职锻炼、联合举办活动及参加竞赛等方式。培养单位可与长期雇主、行业龙头企业等专业对口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建社会实践基地。还可鼓励专业教师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从而带动研究生参与到实际的研发生产活动中去。

2.3 展示阶段

通过培养单位的精心培育和研究生自身的努力,研究生在找工作前具备了一定水平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要想转化成就业竞争力,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展示出来。因此,求职能力和就业技能的训练,犹如“临门一脚”至关重要。

2.3.1 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

培养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配备专业师资,这是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和组织保障。就业工作不能只停留在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基础上,而要进一步地进行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教育。就业指导人员队伍不仅要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更要有与实务部门联系紧密的专业课教师。就业指导师资培训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去”指就业指导人员深入到包括长期雇主在内的人才需求方,去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请进来”指邀请人才需求方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到学校为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对人才需求有真切的认识。

2.3.2 拓宽就业渠道

培养单位要动用自身的社会资源,并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社会资本,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单位要加强和用人单位,特别是长期雇主的联系,发动全体教职人员广泛搜集就业信息,拓展就业机会。研究生自身的社会资本指研究生在成长过程中为了实现个人目标,能够调动和利用的嵌入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各种社会资源的总和(包括信息、机会、权力及资金等),以及研究生获取这些资源并从中获益的能力。培养单位要引导研究生有意识地积累和利用社会资本,如通过学校、老师和自己的社会关系建立一个可信的信息网络,在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获取就业信息,争取就业机会。

2.3.3 训练求职能力和就业技能

就业指导人员要对研究生进行求职能力和就业技能的训练。在毕业生教育工作中,帮助毕业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贯彻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估,确立合理的期望值,调整就业心态,树立信心,进行比较明确和具体的职业规划。有条件的可根据毕业生情况“一对一”地作好个性化就业指导。

具体的求职技能,包括就业信息获取、简历制作及投递、面试以及签订协议等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技巧对成功展示求职者的综合素质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吕才明,王宝亭,徐迅.香港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考察报告[J].现代教育科学,2006(1):4-6.

[2]刘敏,金冉,徐俊祥.从研究生就业现状与问题谈全程职前教育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2):64-67.

[3]王小玲,刑士彦.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4]季水河.追求卓越成功就会不请自来――谈研究生的科学研究与就业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12-15.

[5]姚计海.反思研究生培养:学术取向与就业取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0):35-38.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校教师 专业化成长 应对措施

学校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学校在当前教育高度竞争中寻求生存壮大的必由之路。办学理念、教师素质、学校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办学理念是引导,教师素质是核心,学校文化是基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作为教师成长和发展的主阵地,要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使教师不断成长,从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学校的科学发展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当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教育竞争中,只有把学校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具有长远生命力的举措上,才能使学校达到不断超越、科学发展的目标;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可能提高学校的自然生存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

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素质教育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全面、充分、主动、和谐的发展,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要让学生发展,首先教师要充分发展。优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全面成长才能保证让学生得到最优质的教育。当前,应试教育仍然存在,升学率仍然是社会和家长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标准,教育短视功利性导致教育手段趋于简单化,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教师疲于奔命,可能会造成学校的发展不可持续。

师生的发展既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对象,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自主、充分、和谐、全面地发展。其次,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教师为本”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地发展,就要使每一位教师得到终身的专业成长;要使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发展,就要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在社会转型、教育观念方法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越来越成为学生潜能发展和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是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状况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学校发展力的核心要素,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必须创造条件,建立有效的机制,引领、帮助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整体层次,实现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历程与现状

从17世纪80年代至今,教师职业从经验化到专业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教师职业走上专业发展和内涵发展阶段,一是师资人才高学历化,教师资格制度化;二是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受到格外重视;三是在终身化背景中,以专业化为方向,重视教师素质提高。主要体现在: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 教师资格条例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教师资格制度开始全面实施。

2.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实困难

当前从教师个人来看,还存在现实困难。一是教师没有主动进行专业成长的意识。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且频繁变动,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总是显得滞后,跟不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二是教师不能很好地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虽然有很多教师知道要发展自己的专业,但却不知道如何依据自身的教龄及其特点制订规划。三是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和学校中高考目标压力,造成教师的心理紧张和职业倦怠,使得教师很难从容面对自身的发展。中学教师的工作是既平淡又忙碌,需要大量持续的情感付出,这使得教师成为心理疾病和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因而教师个人实现专业化成长存在现实困难。

3.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应对措施

(1)引导教师形成正确观念,自觉进行专业成长。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学校要引导教师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认识,重点强调三个观点:一是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现代教育是发展性的教育,对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育人才的质量与效益等,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职业专业化了,现代教育就趋于成熟了。二是教师专业发展是分阶段的、无限的和终身的。处在不同阶段的教师,其培养培训需求的内容和形式均不相同。专业成长的空间是无限的,成熟是相对的,发展是绝对的,而且是终身的。三是反思与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在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于教师能感悟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并对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和深入研究,这就是教育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得到更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受到调控,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教育教学思想不断得以完善,达到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2)建立有效机制,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教师要顺利实现专业成长,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陷入习以为常的传统方式中,很难主动实现专业成长,这需要一种外在动力的促进和改变。因此,学校应建立有效机制,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我校几年来已形成特色有效的制度,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一是努力创建“学习型教师队伍”。帮助每位教师制订5年成长规划、教师自主研修计划,引导教师参与学历进修、校本培训和各级培训,落实多元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强化教师新三项教学技能培训,并积极参与比武;实施青年教师“135工程”,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制、师徒带教制,形成老教师和骨干教师带动、帮扶新教师,达到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目的。年轻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校要求各类“名师”与年轻教师开展进行一对一“结对子”活动,从计划到师徒合作备课、师傅示范课、徒弟汇报课、师徒平行课等活动,通过同课异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要求师傅带领徒弟每年参加一次区级以上教学比赛,一大批年轻教师获得优异成绩,并快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二是创建“研究型教师队伍”。实施教研规范管理,落实教研组每月研讨、备课组每周集体备课制度;加强教研活动管理,真正落实教研活动的“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鼓励教师开达标课、平行课、优质课、示范课、创新课,精心组织评课议课,使授课者和听课者在活动过程中都有收获,在教研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三是加快推进“名师工程”,带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发挥专家指导组、教研室、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培训、指导,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打造“名师”队伍。每年教师节前夕,我们都组织评选学校“学科带头人”“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在学校师生大会、学校宣传栏、校园网上大张旗鼓地宣传名师事迹,形成了“学名师、做名师”的氛围。同时学校还强化了名师的过程管理,实行名师“任期制”,对名师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校本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奖励名师并给予名师外出考察的待遇。通过名师的带动辐射作用,实现群体效应,大多数教师看到成长的好处和途径,促使自己自觉成长主动成长。

(3)构建学习平台,顺利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舞台是学校,而学校文化就好比舞台上的灯光音乐,在学校文化的熏陶中,教师顺利实现专业化成长。近年来,我校因初中部生源优势、办学质量好、中考成绩突出,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因而我校在原有“培植优质初中,创建特色高中”的办学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追求卓越,创建一流”的目标追求,努力打造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一是通过学校《 教研通讯 》和校园网刊登教师学习及在教育实践中的体会,教师教学的反思,以及当今教育界中的热点问题和发展动态;二是开展专题教研活动,经常请专家来校开设教育讲座,使教师能够亲耳聆听大师的声音,并与大师面对面地交流;三是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到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及厦门的一些名校考察学习等,考察学习归来为师生开专题讲座,并把考察报告发到校园网上。四是支持帮助骨干教师争当区兼职教研员和片区教研负责人,目前我校有十几位教师被聘为兼职教研员,这些教师通过负责全区或片区教研活动,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快速地提升。通过良好学习气氛的营造和学习平台的构建,使教师能主动学习自我成长。

(4)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频繁不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生涯遇到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它将我国百万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把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有效手段。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是适应新课程要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首先要明确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专业研究人员的及时参与是校本教研水平层次提升的重要因素。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校注重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撰写教学案例、反思札记,开展自我反思。注意发挥教研组、年级组集体的力量,结合教师的自我反思,选择一些组内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注意引导教师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中的互助与合作,注意建立与各级教研员、各学科片区兼职教研员等专业人士的密切联系,请他们直接介入对教研组共同关心的问题的讨论,逐渐打造学习共同体。我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走出去带回来”的方式,邀请省市教育学院专家和区教师进修学校各科教研员、兄弟学校同行多次到校指导交流;通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参加教研活动,然后回校汇报、传达、交流等活动,使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从自然走向自觉,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快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展望未来,我们将在“创建特色高中教育,培植优质初中品牌”的办学目标引领下,“追求卓越,创建一流”,打造一支优秀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学校在更高层次上持续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过程 专业建设质量 新建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83-03

一、教学改革

我国教育部提出一部分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要求,这对新建高校专业建设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同时也给学校专业带来新发展机遇。结合我国高教改革和培养人才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力度地改造和完善,确立了符合专业特点和地方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内容和机制,具体方面如下:(1)切实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规范本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学位授予等重要环节,确保培养质量,凸显专业特色,努力提高契合社会需求率;(2)将涉及到专业定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职业定位和就业方向、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的培养方式、新课程设置体系构建以及实践环节(含创新创业教育)的补白等内容;(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相应的培养机制,即专业培养、多元化培养与就业创业相结合。

近年来,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做了有益的突破,实现了教学各个环节由封闭办学向开门办学实质推进:建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与社会的合作关系――引入市场机制,加强社会外部联系,与农业局、农科院、农业合作社、市规划馆以及涉农企业、农村电商机构、休闲农场、农家乐和名镇名村等部门和行业紧密合作。通过这样大力度地引入市场机制,不仅实现借助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和资源对专业发展的支撑和补充,拓宽资源渠道来源,还加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发展灵活性和社会交往的开放发展能力。这样引入市场机制还促使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层次,增强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此外,通过这种大力度地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专业与社会外部的联系,吸引社会人士参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和建设和治理,帮助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更加明确其使命定位,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并完善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监督。

近几年来,本专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专任教师积极开展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成功申请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完成和在研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发表教研论文近10余篇。

二、课堂教学

(一)教学大纲的制订与执行

目前开设的所有课程均有教学大纲,所有课程均按照大纲严格执行。

(二)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

本专业教学内容上集中以农村区域发展实践教学案例出发佐证学生所学知识的效力;强化以农村区域发展理论引申方式扩展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入;着力以农村区域发展教学试验方式提升学生所学知识的实践;以农村区域发展全新知识方式填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空白。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内容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发挥,使教师的自身科研素养转化为所学对象所接受的内容,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囿于书本教材,从而很好地实现了科研转化教学。

(三)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改革完善,在讲好、讲清理论的同时,根据理论内容联系实际,使实例与原理相结合,融为一体,力求达到用实例充分论证理论,使学生对理论学习更扎实;通过理论结合典型实例,培养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力求少而精,突出重点,通过分析阐释,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由浅入深、渐进深入、攻克难点。遵照认识规律,注重从生动的现象和较浅显的心理层面入手,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的科学性。课堂引进竞争机制,培养创造性竞争思维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发展性;活动的问题性、互动性、实践性;思维的独特性、开放性、创新性,使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各环节教学从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本质上得到改善,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

(四)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科学合理地测评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以人为本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整体评价,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不断促进培养人才目标实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进行了一些课程的考试改革探索,比如根据课程性质变闭卷考试为开卷考试、小论文考试、调研报告考试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改革,使过去那种以理论考试为主、以期末统一考试为主、以闭卷考试为主、以一次考核为主,考试内容单一老化的考试方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促进了培养目标的落实。

(五)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总学时3392,其中,理论课程学时2048,实践课程学时1344。总学分160+8,其中,通识平台课程3分,学科平台课程51学分(必修2分),专业模块课程36学分(必修课程1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4学分,创新创业活动8学分。

(六)小班化教学及分层分类教学情况

一些课程一定程度上实现小班上课教学。

三、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分段式实践更具具有针对性

1.农村电子商务实验。按照实验教材落实,提交实验报告(1学分)。

2.农村区域发展实验。分两段进行:按照实验教材落实,第二学期为农村发展规划实验(0.5学分)、农业经济管理实验(0.5学分),并分别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不低于3000字)。

3.ERP沙盘模拟进阶实训(含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沙盘模拟经营)。分两段进行:第四学期为初级、中级实训(1学分)、第五学期为高级实训(0.5学分)。

4.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见习。要求教师带队分组进行,见习地点市规划馆、省市级示范镇(1学分)。

5.农村区域发展规划参观学习与实践。要求教师带队分组进行。学生再自选目标项目,完成并提交发展规划材料,地点:市规划馆、省市级新农村建设典型的规划组织机构部门或发展改革部门(1学分)。

6.休闲农业发展调研。要求教师带队分组进行规划、设计和营销实践,地点:古镇古村、名镇名村、农家乐、休闲农业园、农场、农庄、采摘园、休闲度假乡村等,并提交不低于3000字数的调研报告(1学分)。

7.农业生产技术实习、生态农业考察。分两段进行:第二学期为农业生产技术实习(0.5学分)、第七学期为生态农业考察,并提交不低于3000字数的考察报告,考察对象:农场、农业生态观光园等相关机构和单位(0.5学分)。

8.农业推广实践。校外实践基地或农博会展,要求以实践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1学分)。

9.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方法实习。校外实践基地,并提交不低于3000字数的调查报告。

10.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考察。校外基地实践考察,并提交不低于3000字数的考察报告,考察对象:国家、省市级示范镇、新农村建设典型(1学分)。

11.农村经济管理实践。校外基地实践,并提交不低于3000字数的实践学结报告(1学分)。

12.企业经营管理实习。分两段进行:第五学期为涉农中小企业实习(1学分)、第六学期为农村专业合作社实习(1学分)。

13.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学年论文。校内外训练结合。其中,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第5学期本专业训练学生科研能力的项目,对学生进行训练,并提交项目训练的合格立项书(1学分);第6学期结合立项项目完成学年论文,需要学生提交不低于5000字论文,在学报或省级公开刊物或被县级及以上政府机构部门采纳,有盖章证明(1学分)。

14.作为科研训练的组成部分,学生在第4学期结束后,必须要完成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笔记(放暑假前提前将暑假读书笔记的专业书目下发给学生,含国内外专业文献资料。书目学生也可以自选,但必须经过教师审核通过),开学一个月内教师按百分制评分后,将读书笔记签字和成绩一起提交教务科。

15.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性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也可以是就业性实习,实习结束时需要学生提交不低于5000字的实习报告(8学分)。

16.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毕业设计必须结合专业和实习实际、或结合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在专业性毕业实习中完成,全面符合培养目标要求,质量好,按要求提交论文(10学分)。

(二)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

实行短学期。2014年第二学期本专业设置两周时间用于实践教学。短学期主要内容包括思政课程实践,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指导、实训等集中实践环节,主要开设通识选修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辅修专业课程,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开放性课程及讲座,部分研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实验,16学时以内的课程,各类重修课程,各类竞赛的集中培训,创新创业教育等,通过内容丰富、安排有效的短学期教学,旨在提高学习实践能力。

本专业以贯穿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充实校内外可利用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在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中,本专业开设了会计、ERP和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实践基地项目等模拟实训等,在学生相关实验、实训中发挥了较好作用。全年实训教学中心总开放人时数达到了本专业培养人才要求。

(三)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本专业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按计划执行落实,效果良好。本专业非常注重加强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环节管理,严格按照学院要求确保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尤其是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和措施,确定了统一安排、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答辩的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教师科研课题选题、创新性实验和学科竞赛进行选题。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并定期进行检查,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进度;制定了统一的毕业论文模版,保证了论文格式的一致性;严格答辩程序及成绩评定,经过了一次答辩、争议和争优答辩及二次答辩三个阶段。本专业重视论文质量建设,2014年的论文由浙江理工大学相关专家对论文质量进行评审,对促进专业毕业生论文质量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第二课堂

将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根据“学校组队”与“二级学院组队”相结合、平时与假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2014年总计组织5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全省各地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出现可喜成就:《两千里栽培出新园艺师》获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

学生始业教育使学生对专业有了明确认识,身心健康教育情况良好,使学生由对填报的专业只有一个粗浅的了解,进而对于本专业学什么、将来要干什么以及所学专业就业前景怎样? 有了更多准确的信息把握,让新生更具体的认识本专业、教新生如何学好本专业知识和应具备怎样的专业思想更具体。通过我们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介绍和专业思想教育,从本专业依赖的学科的发展史及特点、学院专业的发展现状、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专业的就业前景和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细致讲授,帮助新生认识专业,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态度和专业思想,使学生真正坚定专业的选择、增强学习信心,进一步达到爱专业、爱行业、爱学习的好品质,从而奠定了大学学习和走向人生的成功基础。

五、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新形势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设计关系到培养人才质量。注重培养人才的过程的研究,是对专业建设从质量的角度改造提升内涵的重要方面。尽管我们的改革在一些方面有实质上的推进,但通过查找差距,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专业建设和专业质量还需要在多方面下功夫。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加快发展的步伐。为此,需要从如下方面采取措施:

1.在校外国留学生情况、本科生国外交流学习情况、本科生省内外交流学习情况,目前没有。但目前已与国内外几个大学进行了横向联系、商谈交流合作事宜。

2.采取措施使学生在参与教师的创新科技活动中有更好体现,例如通过选拔优秀学生做老师的帮手,参与教师科研等;需要鼓励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专业性比赛,争取取得好名次。

3.亟待学校和学院两级地方合作工作部门配合专业建设发展需要,加快与社会相关行业、部门和机构对接,积极落实和承担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满足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余德贵,朱利群,王党委,裴海岩.大学本科本土化人才能力需求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15)

[2] 黎孔清,朱利群.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土化人才定向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22)

[3] 朱利群,蒋楠,郭军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土化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构建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15(09)

[4] 邵书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

[5] 刘飞翔,陈亚云,张扬,陈立军.培养海西新农村建设技能型复合管理人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J].实验室科学,2011(06)

[6] 陈碧芬,吴宗D,张文昌,张小龙,刘飞翔.以农科大学生创业为导向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06)

[7] 王云翠,陆建飞,郭文善.校地合作创新农村基层人才培养的探索――以扬州大学与张家港市合作培养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5(10)

[8] 袁培.新疆“农村区域发展”新专业市场定位及人才培养思路探索[J].时代教育,2014(13)

[9] 黄彬.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完善:新挑战、新思路和新特征[J].湖北社会科学,2014(12)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商学院 浙江丽水 323000)

[作者简介:黄彬(1962―),女,广东江门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和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范文第8篇

大多高职院校只选取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但就是这两门课程的基本课时也很难保证。尤其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般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而通常第二学期的时间较短,且上半年国家法定假期较多,导致这门课授课时数严重不足,很多内容没有讲授,致使学生连基本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等内容都无法掌握,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更无从谈起,且多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采取的是大班教学,少则一百多人,多则几百人,上课人数多,学生思想散漫,缺课、迟到、早退、睡觉、说话等现象比较普遍,教师课堂管理困难,在这种氛围中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想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实为天方夜谭。

1.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缺乏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待遇、地位等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工作不稳定,频繁更换;在人员的选定上存在随意性,导致一些政治素质不高,也不是科班出身的人员进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岗位,在教育过程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与专职辅导员、学生管理等学生工作各司一职,各管一方,没能统一协调。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人员懂理论但缺少工作实践,理论教学与研究脱离实际,脱离教学和研究的对象,纸上谈兵,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从体制改革创新的高度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相脱节的问题,稳定队伍,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2.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方法不当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所用的教材是国家统一指定的教材,与本科院校所用教材相同。这套教材侧重于理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与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生的认知特点及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与学生的切身利益、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联系不多,没有贴近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也未贴近社会和生活;未能体现学生最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和社会现实;向学生灌输的几乎全是“正面”的东西,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一些消极现象相冲突,学生对教材的认同度较低,学生对教师灌输的这些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极大的怀疑,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自然导致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难以实现。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政治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现实性,而简单化为政治教条的生硬灌输和空洞说教。

3.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思想影响较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强化的物质利益观念和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相冲突。一些庸俗文化和不良的社会风气滋长,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道德沦丧等问题,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了极大冲击。各种文化意识泛滥,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都对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有影响,部分高职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观念越来越淡薄,而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倾向越来越突出。

二、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育人功能的策略

总书记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说服和灌输为主,忽视了人的个性化差异,同时缺失服务理念,这些都成为制约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瓶颈。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优先的理念,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前提。应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到日常的教育过程中,服务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这个中心,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鼓舞学生、鞭策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才能最大程度地被学生接受,得到学生的欢迎,发挥应有的作用。

2.加强全校范围内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队伍建设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日常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逐步养成遵纪守法、严守道德的行为习惯,形成以学院党委牵头,组成各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队伍,互相配合、师生互动的局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班主任、学生辅导员等人员的实践教育相结合,班主任、学生辅导员按照学校领导部门的部署,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开展具体的实践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将后勤管理和服务也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来,后勤部门要确保必要的后勤服务保障,增强为大学生服务的意识,进一步鼓励后勤部门吸收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加强专门的大学生帮扶机制和贫困助学岗位提供服务中心的建设,在解决这些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的同时,逐步培养他们艰苦朴素、自立自强、积极乐观的优秀品质。

3.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课时数,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施行

首先,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尽可能地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时数;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逐步精简理论课时,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实践上,合理适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生活态度,也可以与专业课的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实习或锻炼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具体的职业过程中得到思想的升华,提高他们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职业素质和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明确自己日后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4.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更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的困惑和难题,让他们迅速走出阴影和谜团,重新以一种昂扬的斗志和客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所以,各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一个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咨询教师组成的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培养他们良好的过硬的心理承受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5.创办以人为本的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给世界巨大的变革,也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沟通方式、表达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积极开展包括党建信息、精神文明建设、心理咨询、勤工俭学、就业信息等内容的互动网站建设,并辅之以相应的形势政策、法律法规、道德建设等内容;联系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

6.建立专家型学生管理师资队伍

在课堂外打造一支专家型、职业化的学生思想政治管理队伍。可从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中选取、培养德才兼备、结构合理、作风扎实的学生管理人员,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也可从校外聘请一些专家来帮助实施。

7.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估和考核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制度,应建立在全面考核学生思想理论水平和基本能力素质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成绩认定要建立在课堂学习情况(学生出勤、完成作业、课堂参与、回答问题等)、实践教学情况(考察报告、论文、研究报告等)、问题研究情况(小组合作、资料整理、交流答辩、汇报等)、试卷考试情况(闭卷考试、口试或者当堂考试)这四种情况相结合的考试模式之上,灵活运用,随机选择,这样避免了学生对考试的侥幸心理,也可最大程度地杜绝学生在传统考试中的抄袭作弊现象。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台湾;技职教育;体系;内地;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175-03

台湾技职教育(台湾的职业教育通称技职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独立发展以来,形成了一套体系较为完整、机制较为成熟的教育制度。可以说,20世纪70、80年代台湾经济的起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笔者有幸于2011年暑期随团赴台交流考察台湾技职教育的情况,重点参观和访问了台湾景文科技大学,对台湾技职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以下拟就台湾技职教育的特点及其对内地高职教育的启示作一些探讨。

台湾技职教育的特点

(一)完备的学制培养多层次人才

与内地的职业教育不同,台湾的技职教育体系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及博士教育等五个层次,对应的教育载体分别为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及附属研究所(各层次技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台湾的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可以选择进入普通学术教育体系或技职教育体系。前者可以升入高级中学(即我们熟知的普通高中)、学术型大学或独立学院,与内地发展较为成熟的学术类高等教育类似;后者则可进入高级职业学校或综合高中(综合高中同时提供学术类课程和技能专门课程),学生可依据其成绩升入四年制科技大学或技术学院(简称四技二技)接受高级技术培养或进入专科学校(简称二专五专)接受中级技术培养,其中,四技二技的毕业生还可报考职业技术类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

由此可见,台湾的技职教育形成了与普通高等教育双轨并行的机制,上下衔接,体系完整,且技职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相互沟通,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灵活性选择,如图1所示。与内地的高职教育相比,台湾的技职教育不仅定位明确,以培养各层次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而且学程的设置兼顾个人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其科学的定位和完备的学制使职业教育成为与学术型教育并重并立的另一教育体系,逐渐打破了传统的“重学历,轻学力”、“重理论教育、轻应用教育”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多层次人才。

(二)重视教学质量,提升技职人才素质

台湾的技职教育特别重视学校的教学质量,其提升教学质量的途径是以构建完整的教学计划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目标,以建立完备的教学品质保障制度为保证,覆盖了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求职的全过程,涉及教师层面、学生层面、课程层面及设备层面的完整体系。台湾技职教育将提升技职人才素质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建立合理的机制,多渠道、多角度地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

首先,在教师层面,通过严格的遴选制度,选择兼具丰富实务经验和研究能力的人才担任教师,同时构建提升教学能力的平台,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建立优秀教师选拔制度。其次,在学生层面,通过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及外语能力,通过一学期(年)的专题制作提升学生在专业上的创造力,通过非正式课程如社团活动、课外实习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及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参访企业、了解产业结构及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使学生具备适应职场的能力。再次,在课程层面,制定严格的教学品质保障制度,在学校、院系制定的教学目标及能力目标的基础上,使各门课程从规划、执行、评估到反馈修订都有严格的步骤及方法,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完整而严谨的课程规划,使学生在入学初始就能为四年后毕业就业树立明确的目标,始终以提升学生的技能素质为宗旨。最后,在设备层面,根据各门专业课程的需要,充分保证实训设施的配备,通过实际操作或模拟方式使学生能充分应用所学技能,同时配备相关仪器及多媒体设施,协助教师进行多媒体教材及网络视频的制作,通过信息化平台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辅助资料,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空间。

(三)产学研合作进行人才培育与技术研发

产学研合作为学校与企业的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一方面,有助于学校充分利用产业资源,更新产业资讯,从而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和课程,培育适应最新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填补产业界人力资源缺口,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企业也能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专题制作项目获取相关科研成果,协助企业转型和升级。据统计,在2003~2008年间,台湾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合作金额超过147亿新台币,学生参与人数累计达9380人,技术创新成果累计达2342件,技术转移成果累计达1851件。

以景文科技大学为例,在2009~2010年度,该校的产学合作教学绩效名列全台私立高校首位。学校以高薪吸引优秀的产业界人士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力图将最先进、最务实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邀请相关产业界人士给予指导,并在教学评估时提供意见,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校内教师与产业界专家共同授课的方式,使校内资源与产业资源互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从育人角度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与内地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一样,台湾的技职教育也重视学生在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上的培养。但与内地不同的是,台湾的技职教育并不是通过考试成绩评判学生的道德修养,而是要求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感知社会责任,培养优良品质。如景文科技大学校长讲述的一个例子:学校要求学生用一学期的时间参与某个社区的义工活动,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通过一学期的亲身实践,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从原本的不修边幅、不懂得分享成长为懂得珍惜生活、乐于奉献的青年。学校将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项目纳入学生品行考核范畴,同时也将教师的指导工作纳入教学考核内容,通过双向的考核制度保证在具体实践中开展的通识教育的强制性和连续性,有助于从育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五)潜在课程潜移默化教育学生

所谓潜在课程并非通过实质授课方式传授知识,而是一种间接的影响,通过学校的环境、设施、学习环境的改善等缓慢长效地影响学生的心智和处理事务的态度。

例如,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在生活区中增加学生讨论区,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注重美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建立垃圾分类回收、废水回收系统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理念;校园内配备无障碍设施,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怀他人、包容他人的胸怀;提倡师生间的关怀与尊重,同事间的和睦团结,有助于树立良好的校园伦理风尚。可以说,潜在课程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良好案例,台湾的技职教育中潜在课程研究内容之细致、理论之完备确实有内地教育值得学习的地方。

台湾技职教育对内地高职教育的启示

近年来,内地的高职教育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但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以及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传统偏见,高职教育仍发展较慢。然而,从最近互动频繁的两岸高职教育交流局面来看,内地的高职教育,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借鉴台湾技职教育的先进经验,利用地缘优势,拓展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

(一)构建多层次的职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内地的高职教育应借鉴台湾技职教育在学制设计、人才培养上的宝贵经验,完备和完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内地的高职教育之发展受限,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受教育者认为接受高职教育属于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之所以有这样的偏见,根源在于内地的职业教育不能为受教育者提供满足感和成就感,专科层次的职业技能培养使受教育者在看重学历的社会舆论面前备受压力。缺乏完整教育学制和培养机制的职业教育使学生不能获取通畅的上升渠道,职业教育难以形成合理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与学术型高等教育相形见绌。

笔者认为,内地的高职教育应尽可能地为高职学生构建完整和通畅的上升渠道,尽可能突破高职办学的专科层次限制,构成高职教育专科、本科、硕士及博士的培养体系,在招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一套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体系。海峡西岸经济区可以尝试建立与台湾技职教育对接的试点,鼓励有条件的闽籍专科高职毕业生到台湾的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深造,获取本科以上的职业文凭,允许两岸的学历互相承认,即借用台湾技职教育的完备体系培养内地高层次创新型技职人才,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台湾就学率较低的状态。

(二)明确教育定位,提高教学质量

内地高职教育在定位上应进行更清晰的界定,在学生培养上要以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为最终目标,从而构建起保障教学质量的体系。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应在充分进行行业调查、毕业生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准确数据,并定期追踪和更新,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设定相关核心课程,使学生在入学初始就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且应通过建立和执行评估机制保证教师的教学目标始终与设定的教学规划一致。

在提高教学质量上,除了教务处的作用以外,还应整合各院系、各专业的资源,不仅要单一地监督某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还应该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多层面地综合设计学生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方案、学生职业探索方案,甚至是学生的生活规划方案、基本道德观方案等。通过全方位的教学质量提升方案,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的定位,树立教学特色,培养满足社会多层次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三)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内地的高职教育要加强企业与学校的交流合作,主要还应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学校层面进行制度上的改进。

首先,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项目,通过立法或立项,出资或补助等方式切实减轻企业和学校的负担,引导企业参与到产学合作项目中来。同时还可以设立奖励制度,对成果绩效优秀的合作项目给予资金上的奖励或税收上的减免等,吸引企业界人士和学校的教师学生积极参与产学合作项目。

其次,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应用技能型人力资源的宝贵价值及校企合作的共赢性。一方面,应鼓励企业有经验的技术员或研究员参与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应积极配合校外实训基地的创建和扩展,允许学生和教师充分参与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过程。

再次,学校的师资结构应注重具有实务经验教师的比重。要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在职教师定期脱产到企业学习深造,提高其实务操作能力;同时应以高薪吸引企业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及培养计划的制定等,将先进的行业资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学生;另外还可以效仿台湾技职院校“专题制作”的做法,把学生的毕业实习与“专题制作”结合起来。内地的高职院校某些专业的毕业实习环节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实习平台的作用,学校应加强监督和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项目中,在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相关专题的制作。

(四)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潜在教育的作用

台湾的技职教育对潜在教育的研究和应用有很多值得内地高职院校借鉴的地方。虽然我们在校园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在软件建设上,或者说在人文情境上仍缺乏明显的特色,从而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在潜在教育中的作用。学生社团建设应加强活动质量,除了关注校内的活动以外,也应增加对校外公益性活动的关注,可以延长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社团建设成为潜在教育的重要环节。应开展具有校园专属特色的文化活动,如环保宣传、健康教育、社区困难家庭辅助、幼儿学前哺育服务等,可以充分利用各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建设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强校园文化氛围,而且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技能。另外,可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潜在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等通识教育结合起来,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社会服务、校外专业辅导等活动纳入通识课程的考勤考核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五)推动闽台高职教育互访交流

福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特殊的地缘优势使福建的高职教育在对台交流上处于前沿。闽台之间的高职教育互动交流可以从合作办学、学术互动进一步升级为资源互补、教学质量认定、学分学历通用、灵活就学等。例如,可增加福建的高职院校师生赴台进修的比例;允许闽籍高职学生获得台湾本科以上职业型学历,且两岸学历互认;允许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在闽创立分校或培训点,使学生直接享受台湾技职教育资源等。同时,还可以利用台湾在闽的产业转移特点,使两岸的产业界、学术界联合起来,让台湾的技职院校和企业成为产业研发的智能库,让福建的高职院校成为培养具备中高级技能人才的人才库,使在闽的相关台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成为产业链延伸升级及技能型人才配给的受益者。这样,使人才培养定位与两岸产业布局相配合,不仅可使学生在毕业就业上有对接的可能,同时也可使福建的高职院校建设更具特色。

台湾的技职教育无论在宏观的学制设置还是微观的具体课程管理上,都有很多值得内地高职院校及其主管部门学习借鉴的地方。交流互访有利于增进两岸高职院校间的互信与合作,同时,也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新梳理办学思路,构建独立完整的学制体系,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两岸高职教育资源互补,将是今后内地高职教育的发展出路。

参考文献:

[1]林腾蛟.台湾技职教育政策与人力培育发展[Z].新北:台湾景文科技大学,2011.

[2]刘春生,谢勇旗.台湾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4):28-31.

[3]周肖兴.赴台教育考察的思考[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1(10):1-4.

[4]韩娟.关于闽台技职院校交流合作的若干思考[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0(2):37-39.

[5]张志华.台湾技职教育对大陆高职学生教育培养的启发[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0(2):25-27.

[6]王炜波.台湾技职院校办学特色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6):82-85.

[7]民建中央考察团.台湾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0(6):60-65.

[8]林东.我国台湾地区与内地职业教育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7(36):33-35.

[9]林辉亮.加强产学合作提升技职教育品质[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4):31-35.

作者简介:

职业生涯规划考察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教学;研究生;人才培养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实践教学往往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而存在。目前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环节分散,缺乏系统性,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等问题,无法有效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践教学效果十分有限。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提高研究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必须加强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培养目标、内容建设和机制建设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培养目标是先导,内容建设是核心,机制建设是保障,三个要素各有内涵又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一、培养目标是先导:立足于研究生特点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该首先从人才培养目标着手,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将其解构为具体的基础理论知识、素质、能力等构成要素,建立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而通过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中的实践环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一个明确而现实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供清晰的方向。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2005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下设六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其他二级学科目前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本科专业,因而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属于跨专业。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专业主要包括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汉语言文学等文科类专业,也有少数理工科专业,这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功底普遍相对薄弱。

在当前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之下,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凸显。为了解决就业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毕业生广泛扩展就业渠道,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和初高中、各类公司等成为毕业生的主要去向。

遵循马克思主义从实际出发观点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必须立足于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尤其需要考虑其专业知识理论功底和未来就业方向,因而应该将夯实理论功底,增强实践能力作为基本的培养目标。在增强专业理论的基础之上,注重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融知识性、科学性、意识形态性和实践性等多种特性于一体,必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此外,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作为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但是对于大多数理论功底较为薄弱的研究生来说,经典原著的学习会略显艰涩,甚至不少同学觉得枯燥,因而必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实践教学来激发研究生的理论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相互渗透,提升教学效果。

二、内容建设是核心:课堂内和课堂外结合

内容建设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通过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做到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1.课堂内:学生讲课、课堂辩论、案例分析

课堂内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有效利用课堂内的教学时间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课堂内通过学生讲课、课堂辩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让研究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全方位地锻炼其综合素质。

学生讲课是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是教学相长的另一种体现。通过教师和学生身份互换,学生在备课过程中主动去学习相关理论,消化吸收后再通过讲课的形式传授给其他同学。这种模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理论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为了授课需要精心备课,寻找相关素材制作电子课件等,最终通过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呈现,这一个过程不仅有助于锻炼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体现,是一个综合素质的考验。最后通过教师的点评,对于研究生讲课中的闪光之处给予肯定,不足的地方今后改进,并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难点进行阐释,及时为研究生答疑解惑。

针对一些比较敏感而大家又比较感兴趣的理论热点问题,比如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组织研究生进行课堂分组辩论。这既可以展现研究生的个性风采,锻炼其思辨能力,同时真理也会越辩越明。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明晰争议问题的是与非,培养和树立研究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且加深对理论问题的理解。辩论既是对口才和语言表达的锻炼,也是研究生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坚定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案例分析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具有典型特征和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解剖,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让研究生切实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实践的强大指导作用。通过案例分析教学,让研究生学会独立思考社会问题,提升研究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堂外:读书会、社会考察、课题调研、学术论坛

课堂外是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广阔舞台,充分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实践教学,对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读书会、社会考察、课题调研、学术论坛等都是课堂外十分有益的实践教学模式。

读书会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定期的思想交流平台。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研究生还需要广泛涉猎历史、美学、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也能开拓眼界和思维。通过定期的读书会活动,研究生分享阅读中的收获,激发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同时,研究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撰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及时记录下所思所想,提高书面文字表达能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实社会中蕴藏着丰富而鲜活的一手材料,是研究生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社会考察是让研究生带着问题深入社会,通过切身的直观体验和观察,加深对于理论的感性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表明:认识的唯一源泉是物质世界。认识依赖于实践,人们的认识过程必须经过感性认识阶段,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到社会实践中去考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具体运用。考察结束后,研究生提交考察报告,充分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考察经历和调查资料,对相关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课题调研是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研究生通过课题调研的形式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和专业特长。社会科学的研究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研究的命题不仅来源于实践,最终形成的研究成果也将用来指导实践。课题调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的过程,是研究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体现。此外,研究生通过课题调研熟悉和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顺利完成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学术论坛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阅,为研究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专业基础差,理论兴趣不浓,科研能力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为了扭转这种不良现象,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提升研究生的理论水平,通过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来营造学术氛围。提前确定学术论坛的主题,给予研究生充分准备论文的时间,从提交的论文中间选出几篇优秀论文,在学术论坛上作主题发言。其他研究生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参与到学术论坛中来。

总之,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好课堂内和课堂外两个平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使得理论问题不再呆板和枯燥。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这一学科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拓展研究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无穷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指引下,任何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模式都应该充分运用起来,发挥教师和研究生的创造性。

三、机制建设是保障: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估体系

由于实践教学跨越课堂内和课堂外两个时间和空间,必须通过机制建设予以保障,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和评估体系建设,否则实践教学很容易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1.导师组负责制:发挥导师主导作用和研究生主体地位

导师制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模式,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也离不开导师,通过建立各学科导师组负责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和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导师为人师表,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通过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为研究生树立为人处事、治学研究的典范。导师要注重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入学教育贯穿到毕业教育,帮助研究生牢固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认识到研究生学习的价值所在,充分利用好在校期间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研究生要积极主动和导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按照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寻找研究方向,向导师寻求指导。

各学科导师组根据学科特色,适当调整实践教学模式,积极协调学校各院系和各部门关系,为研究生培养争取有利条件。同时,积极调动导师组的社会资源,为研究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平台。导师组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规划时,在寻求共性的基础之上要给予研究生个性发挥的空间,遵守教学和教育规律,力争做到因材施教。

2.加强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建设,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活动根据表现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研究生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课堂外的实践表现可纳入研究生学业评价体系,制定量化的考评和奖励机制。实践教学评估体系要综合考量研究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态度,做到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的统一,做到实践教学过程评价和实践教学结果评价的统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将有助于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激发研究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研究生的主体地位。

3.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设置:常态化、规范化

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设置,开设实践课和实践学分,使其成为研究生的必修课,进行常态化和规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寒暑假是研究生深入社会,开展社会调研的最好时机,合理规划研究生寒暑假时间,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要求和目的。在学校统一部署和安排下,研究生可以提前规划调研选题,有序开展各项社会调研项目。研究生带着平时学习中遇到的理论困惑,深入社会通过调查研究,进而解疑答惑,在社会实践和调研中得到综合锻炼和成长。

四、小结

实践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色和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始终坚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有助于全面提升研究生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出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质和能力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袁国贤、张领:《新形势下研究生自身素质与能力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为例》[C].《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2010年11月

[2]房晓军、杨晓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2011年第12期

[3]穆艳杰:《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7期

[4]方章东、刘庆丰:《夯实专业知识基础突出研究方向特色――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5]马建青、刘丹、邵一岚、杨书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风问题的个案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3期

上一篇:民政助理员考察报告范文 下一篇:初中学生考察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