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原理范文

时间:2023-02-28 22:02:42

哲学原理

哲学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黑格尔自由意志外化伦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

一自由意志初探

(一)自由意志的提出

奥古斯丁在哲学史上的贡献颇多,而在其众多的贡献当中,其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他通过追问罪与责的来源和根据而开显出人的另一维更深刻的超验存在即人的自由意志,由此开始了伦理学从“幸福生活指南”向“罪-责伦理学”的转向。这种奠定在对自由意志的觉识基础之上的罪-责伦理学不仅使人在本性上区别于他物,而且使人在格位上与万物有别:因为有自由意志,人的存在才获得了正当性品格,也只有自由意志,人的存在、行动才有正当不正当的问题。奥古斯丁甚至说“没有自由意志,人便不能正当地行动”

(二)自由意志是一种权能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成为自由意志的承载者与度量者。因为你被赋予了自由意志,被抛入了自由,也就是说,你赋得了这样一种权能,即你完全能够只从自己的意志出发决断自己的意愿,能够把自己意愿什么和不意愿什么完全置于自己的意志支配之下。正是这种权能,便使个人获得了这样一种绝对的法律属性,即他在与他者发生法律关系时,他必须被允许根据自己的意志决断去生活和行动。由于每个人都赋有自由意志,因此,“必须被允许根据自己的意志决断去生活和行动”是每个人赋得的法律属性,而且每个人的这种法律属性是绝对的、不可替代的。

(三)自由意志是人的绝对尊严的来源

由于每个人赋有自由意志,使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存在的目的本身。正如前面所言,既然自由意志使每个人都能够只根据自己的意志决断去生活和行动,而不必以任何他者的意志,哪怕是最高存在者的意志为根据,那么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存在不以任何他者为目的,而只以自己为目的。这恰恰是每个人的绝对尊严之所在。

(四)自由意志产生的原因及其自律法则

我们说意志决断意愿什么,人便做什么。各种外在的实际因素是否被顾及和重视,完全取决于它们对于获取意志决定意愿的东西来说是否重要。所以,自由意志之所以为自由意志,就在于它是决断它自己意愿什么的唯一原因。简单说,自由意志就是自由因──自己是自己作出决断的原因。

与此同时,自由意志虽然使人有能力只从自己的意志所意愿的东西出发行动,也就是说,自由意志使人有能力“为所欲为”而不顾及任何现实制约,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自由意志允许人“为所欲为”。作为一种普遍性力量,自由意志本身隐含着自我决断的法则:只决断能普遍化的意愿和行动,或者说,只决断不会导致自相矛盾的意愿和行动。自由意志允许的自由就是在这一法则内的一切可能性。如果人们遵循自由意志的法则,人们就会决断正当的意愿,给出正当的行动;而当人们违背自由意志法则,从而决断不可普遍化的意愿和行动时,也就意味着人们误用了自由意志。

二黑格尔的自由意志观

黑格尔将“自我规定的普遍性”看成“意志”、“自由”。“自由意志”由于是以“无限形式的自身”作为“其内容、对象和目的”的,所以它不仅是“自在的”,而且是“自为的”。换句话说,自由意志是普遍存在于人本身且支配人的一切活动的自在自为的一种权能。“自由意志”是黑格尔法哲学的起点。他认为“法的基地一般说来是精神的东西,它的确定的地位和出发点是意志。意志是自由的,所以自由就构成法的实体和规定性。至于法的体系则是实现了的自由王国,是从精神自身产生出来的,作为第二性的精神的世界。”故“自由即意志的根本规定”。黑格尔继而强调:“意志只有作为能思维的理智才是真实的、自由的意志。……通过思维把自己作为本质来把握,从而使自己摆脱偶然而不真的东西这种自我意志,就构成法、道德和一切伦理原则。”从而引申出:“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叫做法。所以一般说来,法就是作为理念的自由。”

“自由意志”在黑格尔精神中的客观精神三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由意志借助外物得以实现自身就形成法,在《法哲学原理》中,也称为“抽象法”;“自由意志”超越借助外物实现自身的状态得以在内心中的实现便是道德;综合前面两个阶段的发展结果,“自由意识”通过外物和内心两个方面得到充分的现实性,就构成了笔者下文着力想阐述的伦理,即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种发展形态。

三自由意志在伦理中的外化及其三种形态

(一)自由意志的外化

有学者曾经这样指出:“法哲学是以法的理念为对象的科学。在黑格尔看来,任何事物都是由客观精神的某种特定部分即概念为其实体(整体的内在规定),并经过这一实体的外化、现实化即定在而成的。这是柏拉图式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发展。所谓理念,就是概念及其定在的统一。只讲概念或者只讲定在,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在这里,其将“外化”与“定在”等而视之,认为“外化”即“定在”的观点,笔者有自己的看法。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曾多次提到“定在”一词,因此,搞清楚两者的真正含义对于理解黑格尔思想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以为,“定在”与“外化”在相对于自由意志抽象性而具有的物质承载性层面上确实有着统一性的一面,但两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前者强调自由意志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载体呈现,多为静态意义上的现实表征;而后者则强调自由意志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与外界事物的有机联系而发生的效果。

也许会有人说“定在”本身即为一种“外化”,是自由意志通过特殊载体的一种“外化”。这实际上是对“外化”的一种曲解。试想,既然是“外化”就一定要有“化”,亦即“变化”。而“定在”只是意志的另一种形态的表达而已,根本没有“变”又哪来“化”呢?

故此,笔者认为黑格尔在法是自由意志的外在定在和道德是自由意志的内在定在的基础上,最终一并统一于伦理之中,使自由意志发生了外在转化,成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代名词。这也正是笔者为什么选择作为自由意志外化的伦理来探讨的原因。

(二)自由意志在伦理中外化的三种形态

第一,自由意志与家庭。

首先,家庭是直接的伦理实体,以爱为规定的集团。直接的伦理就是两性和血缘的结合,也叫自然的伦理。爱是个人的感觉或感受,是主观性的东西。婚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它是彼此不相识的两性结合成为一个人格,使自然性别的统一转化为精神的统一,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由此可见,自由意志通过婚姻这一纽带得以充分地外化,使自己的意愿付诸于能够证明自己,感受自己存在的他(她)身上,使之成为组建家庭的第一步。

其次,家庭作为一种人格,必须有持久的、稳定的财富作为外部的定在物。人作为自由意志的存在,总是要将自身的自由意志变为定在。而自由意志的定在过程,就是对物的占有过程。这个占有过程通过人对外部世界的能动活动实现。“人有权把他的意志体现在任何物中,人对一切物有据为己有的绝对权利”。并且当我能够说我占有某物时,我就已“把某物置于我自己外部力量的支配之下”了。这种通过自由意志对物的占有,即可达到维持家庭财富的目的,进而满足家庭人格化的需求。

再次,子女的受教育与家庭的解体更是自由意志外化而引起的效果。子女受教育本身乃是家庭性自由意志的延续,是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意愿的延续性表达。与此同时,子女的受教育以父母共同意志外化的财产作为必要条件。而对于家庭解体来说,不管是离婚,还是父母死亡,甚或是子女成为有能力拥有自己的财产的独立的家庭,其中都充分体现了自由意志的外化痕迹。正是自由意志向着各种不同方向的发展,才导致了家庭的解体。

第二,自由意志与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处于家庭和国家之间的伦理发展阶段。它是现代的产物,即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市民社会是由每个特殊人的满足自己需要和由这些需要的整体所构成的混合体,亦即任性和普遍性的混合体。在这里,普遍性以任性(利己目的)为基础,但它又依赖普遍性、受普遍性的控制。所以,市民社会是需要和理智(对需要的意识)、利己和利他相统一的外部国家或物质国家,即纯粹以伦理为实体的国家的物质关系形式。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首先是需要的体系。需要,最初表现为同普遍性相对立的主观需要。黑格尔还认为,人同动物的区别在于他们不是随遇而安,而是通过劳动这个手段破坏食物的直接自然性,以满足需要与对的抑制,都是自由意志外化为利益与意志力的结果。

其次,黑格尔以司法来规范市民的社会中的需要体系,来达到人人都有权获得财富和占有财富的目的。我们知道,在黑格尔看来,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而将法予以现实化实施即司法,则其目的是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将法这一普遍的意志转化为一种现实的实际效果,这充分体现了自由意志的外化。

再次,黑格尔设计了警察和同业公会来对社会的特殊利益分别进行外部的保护和内部的促进。表面上看来,自由意志在这里是无用武之地的,但实质上并非如此。警察和同业公会恰恰是市民社会共同的自由意志的具体外化,各市民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自由意志和内心中的善,从而依从自己的自由意志,让渡一部分权利给警察和同业公会,这样不是抹杀自由意志,而是会更好地让自己的自由意志得以实现。

第三,自由意志与国家

“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作为显示出来的,自知的实体性意志的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精神思考自身和知道自身,并完成一切它所知道的,而且只是完成它所知道的。”。在黑格尔看来,国家是借助于最高组织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它直接存在于风俗习惯即整体的社会意识中,而间接地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中。国家本身就是绝对目的。国家是自由的最高权利;而充当一名国家成员,是单个自由人的最高义务。个人只有在国家之中,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

首先,从国家法内部制度来看,无论是代表着国家最普遍东西的王权,还是负责实施国家已经决定了的东西的行政权,甚或是涉及完全具有普遍性国内事务之立法权,这其中都蕴涵着一种富有阶级性特征的兴趣指向,更是外化了统治阶级自由意志的具体形态。

其次,作为对外的国家,表现为对别国的关系,其中每个国家都是独立自主的,是排他性的自为的存在。在国际关系中,独立自主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自由和最高的荣誉。作为一种整个国民整体自由意志的外化,它不屈从于任何外来的压力,它是独立的、自在自为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之间缔结条约但又往往凌驾于该条约之上的深层次原因。在这里,自由意志外化为一种独立自主的国际关系形态。

再次,在黑格尔看来,世界历史就如一个法院,它以普遍精神为准则展示形形的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这些特殊的现实。世界历史是普遍精神自己认识自己、把握自己进而推进自己的过程。而这种普遍精神是与世界各民族的整体的自由意志是密不可分的。这种自由意志外化为一种富有审判与辩论的场所,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绘写着各自不同的历史画面,并通过相互的交织与碰撞,最终呈现出整个世界历史的大剧场。

四结语

自由意志是黑格尔法哲学的起点,但因其语言晦涩,理论高深而往往使我们很难发现这一点。当然作此论文,笔者也只是沿着前辈的研究成果在这片沃土上去寻找新的发现,以期开辟新的研究路径。因此,我想肯定还有相当的不足之处,但尽管如此,我自己的自由意志却一直在指引着我去做这样的工作。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版。

2、吕世伦著:《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

二、论文期刊类:

1、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

2、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第27卷第1期。

三、相关网络期刊:

1、中国学术期刊网。

哲学原理范文第2篇

(一)有利于激发成人的学习动机成人注重学习效率和学习内容的实用性,他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最突出的问题是厌学、怠学、学习动机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成人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无用论的观点;二是成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深奥难懂,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兴趣性不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设计出对成人有实际作用的项目,可以使理论知识更为通俗易懂,让成人带着实际任务主动地学习,进而有效地激发成人的学习动机。通过开展项目教学,一方面,使成人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使成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目的。例如,通过“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这一章的项目教学,可以使成人深刻领会认识论的内涵,促使他们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项目教学有利于激发成人学习的内在动机,使成人带着良好的心态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教学项目,形成良性循环。

(二)有利于提高成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目标是帮助成人学会运用哲学原理正确分析实践中的问题以及社会历史现象,从而科学指导他们的人生实践和社会生活。如果继续延续过去以语言知识讲授和应试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则无法带给成人以全新的学习体验,教学目标也将很难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项目教学强调“教、学、做一体化”、“理论知识和实践一体化”、“学和用一体化”,能让成人在真实情境中学习,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知识内化为成人的素质,转变成人的观念、情感和意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将长期在成人头脑中处于“活化”状态,影响他们的人生实践。例如,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通过项目教学,使成人在实践中真正理解这一哲学原理的内涵,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可以全面地考虑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这种“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成人增长知识,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人类特殊的交往活动。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成人教师主要通过书本知识与成人发生联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得很辛苦,成人学得也很辛苦,教学效果却不明显。项目教学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知识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完成具有实际价值的项目的教学活动。在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项目教学中“项目”可以是运用哲学原理解决一个问题,也可以是纠正一个错误,成人一般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来完成。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师生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师主要承担引领者的角色,发挥指导、监督、评价的作用;成人是真正的参与者、实施者,他们通过搜集完成项目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将它们转化成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目标所需要的资源;通过小组协作讨论、教师的指导帮助,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解决问题。这种团队协作式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成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提升成人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二、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项目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培养成人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认为:“广义来讲,‘自我导向学习’描述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个体在他人或没有他人的帮助下都能在下列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诊断学习需求,明确叙述学习目标,识别人力资源和学习材料,选择和执行适当的学习策略,评价学习结果。”在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需要培养成人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从而充分发挥成人学习的探索性和自主性。一是使成人明确实施自我导向学习的一般步骤。以“认识的真理性”一课为例,要求成人首先拟定本节课的学习计划,寻找关于认识真理性的学习资源;在充分考虑个人的爱好、时间及空间因素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进行学习;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目标或利用事先拟定的验核表作自我测量。二是成人要注意培养自我导向的人格特质。通过不断的学习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主能力,学会自我接受和自我评价。三是成人教师应注意培养成人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借鉴项目教学的“能力本位”理念,对成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帮助,让他们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培养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可以提高成人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项目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人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成项目所需的全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但目前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教师大多教育理念陈旧、实践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掌控与操作项目教学,这就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加强师资培训。通过校本培训、教师岗位培训等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教师只有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才能把项目教学引入到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并且教师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可以为项目教学的开展提供保障。其次,加强实践锻炼,使教师熟悉实践过程。教师应经常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积累实践经验,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项目。再次,培养教师跨学科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项目教学涉及多学科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其他学科知识,使自己具备跨学科的能力;教师要转变工作方式,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为项目教学在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的开展提供师资保障。

(三)发挥教师引领者的作用在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项目教学中,教师发挥着引领者的作用,每一个项目成功完成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成人的有力支持和指导。因此,在项目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应指导成人搜集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信息与材料,引导成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实施阶段,教师应创设学习情境,组织、控制教学过程,针对成人遇到的不同问题给予具体的帮助。[6]在评价阶段,教师指导成人进行自我评价,帮助成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同时,对成人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地肯定成绩、发现问题。项目教学赋予教师引领者角色的同时也向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水平,才能使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项目教学有效地开展。

(四)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项目教学的应用,目的在于培养成人将已掌握的哲学原理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的能力。为保障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讲授式教学。成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基础相对薄弱,需要教师通过哲学原理的讲授,为项目教学的开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其二,小组教学。项目教学多以小组形式开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组织小组教学,培养小组成员分享技能、相互约定和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其三,案例教学。所谓案例教学,就是适应教学目的需要,编写出供教学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案例。例如对于滥砍滥伐导致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问题的案例分析来说,需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四,体验式教学。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验式教学,是以活动体验为基础、以内化生成为目的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体验情境,利用特设的体验场景、精心设计的活动流程、灵活多样的训练项目等,在真实情境中培养成人独立思考、感悟道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对成人的学习进行评价具有发现问题、指引方向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到成人学习的积极性。项目教学是使成人在一个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对成人学习进行侧重于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在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项目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每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项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分析其包含的要点和各要点之间的层次关系。其次,实施形成性测试。测试包括所测项目的所有要点和成人在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项目问题时的各种表现,及时肯定成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测试进行后教师要及时分析结果。再次,实施平行性测试。其目的是对成人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并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对成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能够实现对成人学习过程各方面的监控和考核,及时地肯定成绩、发现问题,从而提高项目教学效率。

哲学原理范文第3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它学科起着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在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哲学将作为理论基石,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1 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称其为“认识事物的显微镜和放大镜”。在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丰富我们的知识,用缜密的思维去捕捉病人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而学习哲学是发展和锻炼理论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

我们所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启示我们,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其内在规律决定的: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有其特点;每一个阶段又各有重点。每一个阶段的观察重点也并非在所有阶段中都是重点。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这一哲学基本原理决定了在护理工作中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放矢。根据这一原理,笔者提出肺减容术的阶段性、连续性护理,为医务工作者们在临床护理中掌握病情变化,充分的预见病情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2 在哲学原理的指导下对肺减容术进行阶段性、连续性护理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有关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都有其特点,并且其发展变化都符合其内在的规律的基本原理,笔者在此将胸外科的肺减容术术后护理工作进行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分析,在抓住主要矛盾-实现护理效率最优化的基础上,探讨在每个护理阶段中的重点、难点,以求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实现最大限度帮助患者康复的目的。

2.1 阶段性护理

2.1.1 初始阶段 术后重点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准确、完整、及时记录。观察神志、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引流量、出入量的变化。如有异常,即时通知主管医生给予处理。并保证液路和引流管的通畅。

2.1.2 强化呼吸道管理阶段 协助病人翻身叩背排痰,每4小时一次,每次10分钟。并配合左手刺激胸骨上窝,鼓励病人咳嗽。给予雾化吸入,每八小时一次,每次20分钟。必要时负压吸痰,以纤维支气管镜在局麻下行气管内吸痰。并间断给予氧气吸入,防止长期高浓度吸氧引起二氧化碳滁留。此期强调术前术后的配合。术前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模拟练习,掌握咳痰及腹式呼吸的要点,以建立配合手术的积极性和恢复健康的自信心。

2.1.3 并发症的观察阶段 术前术后均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避免患者咳嗽过度用力,防止漏气、气胸及活动性出血等二次手术,后期观察有无因咳痰不畅及长期面罩吸氧引起的肺不张、脑缺氧、呼衰等。

2.2 连续性护理

2.2.1 心理护理 肺减容术的病人多来源于阻塞性肺气肿,病程长、肺功能及肺的顺应性下降、身体素质差。患者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要针对个体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让患者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即个性化心理护理。重视健康教育,尤其是手术前准备阶段,健康宣教及各种操作前的告知程序一定要做到位。病人由于缺乏医学知识,会比较盲目、机诫的配合。此时要多与病人沟通、交流,消除或减缓病人的不良情绪,充分调动病人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2.2.2 饮食、营养的护理 加强营养,保持正氮平衡,纠正贫血。否则将导致血红蛋白低,引起带氧能力下降。而血液每分钟输送多少氧给组织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公式心排血量CO×动脉血氧含量×hb×1.39ml=5000×95%×15(g/dl)×1.39ml=1000ml/min。[1]另外氧分子不但要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进入血浆还得通过红细胞膜才能与Hb分子结合。红细胞数增多,则氧的弥散面积增大。利于肺泡与肺毛细血管间的弥散。[2]术后纠正贫血,可采用口服、静脉输血的方式。输血易新鲜,避免库血,因库血在冷储存过程中红细胞内2、3-DPG含量逐渐下降。故大量输库存血会降低HbO2释放氧的能力。

2.2.3 氧疗的护理 术前术后常根据病情进行氧治疗的选择。通常给予鼻塞或面罩吸氧。如何提高肺泡气中的氧浓度有两个重要因素:即足够的肺泡通气量和提高吸入气中的氧浓度。而术后镇静药、等中枢性抑制及上呼吸道梗阻及胸肺顺应性改变是临床常见的影响因素。①故病情无好转进行氧治疗时,不宜有短时间的中断。因提高吸入氧浓度,不仅氧储备上升,肺内氧储备亦增多。②血氧饱和度低时不宜长时间面罩吸氧。以预防二氧化碳滁留引起呼衰。

2.2.4 病情的观察 观察病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重视患者多方面的体征变化及主诉,综合分析和判断。并观察患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由表及里,运用预见性思维防患于未然。在围手术期,术后三天至围手术期中期为护理工作的相对薄弱环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麻痹大意,忽视对病情的观察或观察留于形式。因此在围手术期要重视每一个阶段,帮助病人安全、顺利度过此期,从而为后期治疗和病情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2.2.5 康复及出院指导 术后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活动量应循序渐进,特别是加强患侧肢体的活动量。做好出院指导和随访,及时掌握和解决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巩固疗效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真正体现系统的全程护理。[3]

3 体 会

工作中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指导作用,使我们在护理工作中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在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分清主次;工作中不能从经验出发,从想象出发。而是从病人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实践出发,避免主观臆测,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在科学的指导下尽最大努力帮助病人延续生命、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2] 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第三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3-10.

哲学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哲学原理;时事;巧用

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是高中政治教学的两大板块,在学习中所面临的重难点各不相同。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其理论性、系统性和概括性对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政治知识的特点又要求学生既要立足于当下,又不能忘却过去,忽视未来;既要着眼于本国,更要放眼于世界。近年来,笔者尝试巧妙运用哲学原理来解答学生提出的关于时事政治的疑惑,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具体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一、用新事物发展过程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高中政治的重要知识点。以我国为例,首先,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民主,使人民的民益得到保障;其次,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在保证人民劳动积极性的同时又有效地保证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再次,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使得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更加高效、有力地处理社会突发事件;最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体现在物资调配的高效率上。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每一个学生都熟知。所以当学生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很优越,可为什么当今世界只有寥寥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时才更显得棘手。这是一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复杂问题,回答学生这个问题时,笔者跳出了简单的政治思维模式,而是用哲学的眼光来引导学生思考。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而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那么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新事物,它具备所有新事物的一般特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新事物的社会主义制度必将经历由弱到强、反复较量、逐步取代或战胜旧事物(即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事物的总体发展是向前的,是光明的,但是这个过程却是曲折的,在前进中遭遇曲折,在曲折中探索光明,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获得更加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这个哲学原理并不复杂,但是跳出了以往的历史案例,用进行着的现实对此进行解释,使得理论更加生动,现实也更加清晰明朗。

二、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厘清反腐工作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自2013年以来,“反腐倡廉”成为了中国全社会持续关注的热词,反腐工作的持续开展让权力进一步地被规范。对此,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既有着深切的拥护,却也产生疑问:面对分子,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事物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中国共产党内的分子是作为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存在的,也是不可忽视的矛盾一方,近年来持续的反腐工作正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此的重视,这些分子绝不能决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复杂的政治问题就变得清晰明了,学生对难以区分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也有了更为形象的认识。

三、用科学的认识论为“马航失联”事件指点迷津

哲学的作用不仅在于它能够用来解释那些被我们所公认的道理和现象,还在于它能够预示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引导我们对事物进行更深层面的思考。

近来发生的“3・8马航飞机失联”事件牵动人心,MH370航班从万米高空突然消失令人匪夷所思,而持续更新的事件进展更是迷雾重重,学生面对这一事件也是揪心、无奈。对此,我们需要用理性的思维来分析和认识这一事件,而认识论的相关原理就为我们提供了工具。

认识论告诉我们,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要能动地认识世界,要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地去思考问题。面对“马航失联”事件,我们不仅要看到失联这一事实本身,更要透过这一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于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这也就决定了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向前推移的,不断深化的。所以当下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从各方面去积极揭示这一事件的真相。

通过哲学原理的诠释,为我们面对“马航失联”指出了正确的认识路径,而这也正是学习哲学原理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学生通常觉得政治这门课程枯燥无味,其实高中政治是非常贴近我们生活的,其内容结构极其严谨,极富逻辑。而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遵循其严谨性,依照其逻辑将各知识板块融合起来,用哲学原理来解释时事政治,让时事政治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同时用时政热点来为哲学原理添加注脚,让晦涩的理论变得贴近生活,充满智慧,那么这门课程必定具有极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维武.人文科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哲学原理范文第5篇

Abstract: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study of human physiology, pathology, and disease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such a discipline, has its own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from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materialism, system theory, basic theory of the main line of material explores how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哲学原理;中医现代化;探讨

Key words: philosoph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vestigate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47-01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时代的兴起,人类思想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受诸多因素的干扰,出现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自身的健康似乎是为药是治,甚至有些业界人士走偏了路子,背弃了中医的理论,而跟着感觉走去了,实际上是违背了中医的内涵,违背了中医的特点―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也就是违背了科学。

1中医科学原理

中医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理论体系受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阴阳五行是物质的,是中医的基础,它把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生理病理机能,用阴阳属性来概括,用五行来归类,并利用阴阳矛盾的相互制约和五行的生克制化的规律,采用自然界的药物来纠正人体阴阳这一对矛盾的偏盛或偏衰。

1.1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观念思想的起源,是来自男女不同性别这一人类原始思想的产物。阴阳思想的产生和流传在传说中比较早远。阴阳的本体含义不仅是物质的,而且也是功能的,是天地万物刚柔动静运动变化现象性质功能属性的象征。所以,在古代哲学思想观念中,阴阳是引起事物发生变革,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的无形机能和物质势力。阴阳的无形有功的阴阳势能效应和宇宙中存在的暗能量、引力场、磁力场的势能效应一样,虽然不具有实物性,但却具有被人感知的势能效应。阴阳的对立统一,是维持事物在矛盾中不断平衡发展,产生积极成果的根本保证。在这广泛原则的基础上,中医学建立了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的中医学理论。

1.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的势能性质分类规定,对天地万物进行总体归纳的一种系统的归纳方法。它把世界万物一系列特有的归纳概念,通过系统的逻辑论证,将世界上千差万别,形殊类异的事物,按五行特有的功能属性,分门别类梳出条理,分类标示出木、火、土、金、水的功能属性及五行物质势力相生相克的特殊本质和相互间的生克制化联系,指导人们用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深入认识自然界各类物质势能和人体生理机能在维持整体动态平衡的关系中,各个系统环节生克制化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趋势,解决矛盾时,针对矛盾的主要性质“对症下药”,用钥锁关系找到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中医学理论的科学原理,是把阴阳气血津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风寒署湿燥火,寒热温凉,升降沉浮辩证的高度统一。

2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研究,就是以中医整体观将相互关联的、现代生物医学对物质的单一的、静态的认识,用世界公认的“系统论”的动态观、层次观,使之整体综合化,再加以整体“八纲”认别,就成了中医核心理论总率下的中医现代化了。

2.1 中医现代化研究指导方向离不开中医的“整体观念”我们用诸如哲学、逻辑学、唯物论、信息学等科学的观点研究现代化的中医,将“中医现代化”方向路线选择为整体观。中医的整体观念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它指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首先,人体自身是一个闭合的完整的体系;其次,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遵循中医的整体观,是中医现代化研究在人体生理和病理方面体现人体的一致性的体现。中医的的整体观体现在中医的现代研究方面具体方略是“四诊八纲”,“四诊八纲”是我国中医最早的核心理论基础,现代医学的一切检查、监测方法和器械都是望、闻、问、切四诊的延伸。而人体疾病的病证概括又离不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中医现代化革新,也无不遵循中医或者祖国医学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我们知道哲学中的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所以历代许多医家绞尽脑汁探索人是什么物质组成的,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条件的限制,显微镜都没有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走物质基础发展中医药之路。从唯物论、系统论、物质基础理论来研究,这些理论研究认为:人的任何系统、器官、分子、细胞、基因、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和单一物质基础是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关系,有了物质单一基础,没有整体,它是极不完善的,就像现代生物医学,对许多多发病、综合症、复合病症、器质性病变不能治疗。整体观不但具备了系统论的动态性、层次性,整体性三性,还具有“系统论”没有的“四诊八纲”;只有增加了这四个字,中医才能顺利的走向现代化。反之,如果整体不知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整体就是完全模糊集合、模糊逻辑,我们必须知道整体是由那些物质组成,相互缺一不可。从逻辑学、唯物论,整体全息观、天人合一观,系统论说,整体与物质基础是相辅相成。

2.2 中医现代化研究方法离不开辩证论治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另一特点。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但它不容易学,尤其是学精,就连中医学院的学生没有最基本五年的系统性学习,是完全不能够理解中医的精神内涵,更不能在临床上应用自如地辩证施治。对西医生理学、药物学除了要学习理解其理论知识外,要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从生命运动矛盾本质的另一个侧面来考察西药,生理学生化物质的药理性质和势能作用,由此寻找出支配控制人体精、气、神、阴阳、气血、津液等形神动态生理机能的物质主体,使生命的奥秘从另一种生命形式的探索中展现出来。而成为衷中参西具有中医特色的现代精密中医学的研究模式。

哲学原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 “老‘三论’” “新‘三论’” 借鉴 创新

一、“老‘三论’”的概念与内涵

这里所说的“老‘三论’”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在现代哲学领域里,通俗地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以后的思维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之“老‘三论’”稍后,又出现了“新‘三论’”,即:“量变论”“协同论”“建构论”)。

系统论: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对事物进行系统地分析和处理的科学;

信息论:是运用教学方法,研究信息的计量和储存处理的科学;

控制论:是研究各种控制系统控制的共同规律的科学。

这些哲学理论出现和形成,是随着近代、近现代自然科学技术(例如航空航天、信息、光纤等)和社会科学技术(例如人类发展、交通交往等)的发展,创新而创立的新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论。对于改造自然、推动历史颇具作用。

二、引用的意义及其作用

既然“老‘三论’”的哲学原理能够为改造自然、推动社会作出贡献,那么能否将其辩证的原理灵活地引入教学领域,为写作教学服务?实践证明是完全可以的。

(一)首先,“系统论”原理决定了文章写作与文章体裁的体系

显而易见,文章的写作与文章的构成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指导这项“工程建设”的写作原理,也是由若干个小系统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的大系统。作为语文老师,只要我们把这些分项的小系统理清、讲细,让学生明白文章的成因道理,学生也自然感觉“难”与“不难”了。

(二)其次,“信息论”原理储存着文章写作的表现层色

其实,写作过程是作者处理加工信息的过程。其基本线路走向是: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

其中,输入、贮存的写作信息量越大,那么加工信息、制作文章的难度就越小,成文的因素就越大。因为作者占有的信息量大,才可以构起联想,提出新的观点。有了足够量的信息,才能对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做到精益求精,文章的内容充实了,表达才能精确生动。

“信息的输入”要求采集来源。写作信息包括了自然信息和生活信息。自然信息是来自自然规律的信息,是包括了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人们利用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的科技知识。如果缺乏自然科学知识,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资格谈写作的。生活信息是来自生活的,而文章的写作恰是反映生活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的衣食住行是生活,工作学习是生活,爱情婚姻是生活,各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研等等都是生活。总之,生活信息存源于整个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为我们的文章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采之不易的生活素材。正如宋代大文学家,大思想家朱熹在他的《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自《古诗文名句录》第345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其中,“活水”的经典已经告诉了我们作家,或者写作的人,要“深入生活”的道理。

“信息加工”指的是文字处理,即文章表达。

文章是一种书面语言,思想内容是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和表达的,没有丰富的语言文字功夫,文章就不可能写得准确、生动活泼。

事实也是如此,大到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小到列入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课本是作为东方的教科书篇目,这些的名家文章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世代留传,正是因为他以准确的书面语言(文字),生动地“加工”了生活的“信息”。

“信息加工”是辛苦的,但文字功夫是可以练就的。只要写作者善于博览群众(涉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语言学、辞修学、逻辑学、心理学,以及美学及其他方面的新理论),多写多练,功到自然成,那么文章就会好起来,“输出信息”就会更准确。

(三)再次,“控制论”原理把握着写作训练的导向

写作既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那么作为指导学生写作的语文教师就更应该讲究科学的指导方法,与学生一道顺利而高质量地完成好这项工程。

一是要注意宏观控制,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丰富生活,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或体验生活,从而获取足够的各种信息,以便进入各种信息“加工处理”或是“思维创造”;二是要求学生把经过筛选的有效信息,通过“加工处理”和“思维创造”的模式,以书面的形式大体固定下来(写提纲、订框架、拟粗稿);三是要注意微观指导,要求学生灵活掌握表现手法,从小处着手(但不要贪多),大处要“浓彩”,(也不要嫌大)疏密有制,环环相扣,前呼后应,一气呵成,一惜金墨,不行再来。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小作品”写起,使“加工”后的“信息”成为像样的“大文章”输送出来。

三、注意引用的借鉴与创新

任何大作家的成功都是从“小作品”的磨炼开始的。从磨炼的开始,就少不了要“借鉴”,从别人的文章技巧中得到了启示,进而写好了自己的文章。我们所说的引用“老‘三论’”的哲学原理来“指导作文教学”,也是意在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或者是写作教学经验时,不要照搬硬套,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实际水平,实际情况来进行。只在这样才能体现出“借鉴”而不失自己的个性;“创新”更显示自己的风格。

(一)借鉴,不等于“模仿”,但要高于“模仿”

荀子说过:“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一定要超过教师的道理,喻在首先还是要从教师那里学到一些东西,然后有基础(有本钱)了才能够超过教师。文章作品写作更是如此。鲁迅是非常重视借鉴作用的。他曾经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作’”。其实,鲁迅本人的写作,就受过别人作品的影响,例如俄国契诃夫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和他的短篇小说就对鲁迅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鲁迅、郭沫若的作品和契诃夫、李白、雪莱一样,同样表现出浓厚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二)创新,不等于“借鉴”,但要高于“借鉴”

哲学原理范文第7篇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哲学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在自身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推动了其他的一些学科的诞生,如天文学、数学、教育学、美学等。统计学也当然可以归于哲学的发展框架下。因此,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哲学可称为“万学之母”,抑或“元科学”。

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客体特征和规律的方法论学科,有很强的数学基础做支撑。它不但可以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创造和发展理论,完善学科结构,而且可以作为一种应用型很强的学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行量化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手段。掌握好统计学,对进行科学研究,尤其是量化的科学研究必将大有裨益。然而正是由于其要求较强的数学基础,因此对于缺乏数学训练的人,尤其是文科学生来说,对统计学的掌握就可能成为一件比较让人头疼的事情,有的甚至是“谈‘统计’色变”。即使不从理论研究的深度来学习,哪怕只是在统计学的应用层面上来掌握,强调实用性,也需要费些心思,再加上没有适当的方法,就可能更加懊恼了。但是,由于哲学对统计学起指导作用,为统计科学研究和统计工作提供一般指导原则和思维方法,因此如果能将哲学中的一些方法论知识运用到统计学习中,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哲学思想的运用

哲学的众多原理和方法论都可以作为统计学习的有力指导,本文选择三方面加以阐释。

1.“从一到多”的思想,也可以称为“从简单到复杂”的思想。事物的状态有繁有简,有的表现在量的层面上,有的则表现在质的层面上。单从量的层面上来讲,就可以看到从1个、2个到3个乃至多个的变化。比如,线性回归中,从最初的回归模型中只包含一个自变量的最简单模型到后来的回归模型中包含2个甚至更多个自变量的情况,是一种从自变量的角度来观察模型由简单到繁琐的过程[2]。再比如,从t检验到方差分析的变化。t检验可以有三种情况,即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后两者均可以检验两个总体的均值是否有差异,只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些差别)。但是对于三个及以上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检验,t检验则显得力不从心了(多次两两比较可能增大一类错误的概率),而方差分析则会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其不仅可以处理独立样本的问题,还可以处理重复测量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t检验的不足[3]。不难看出,从t检验到方差分析,又是一个针对平均数个数从简单到繁琐的过程。回顾上面的例子,可以对这一形式的统计方法有一个比较性的认识。首先,它们都是从一个向多个的变化过程。“多”个的发展是以“一”个的发展为前提的,换句话说,多个变量的模型要想发展,必须满足一个变量的单个模型发展所需要的假设条件。比如,多元回归要想进行就必须满足一元回归所要求的一系列条件(如正态性、连续性和方差齐性)。而方差分析若要进行也必须满足独立t检验所需要的条件(方差齐性)。如果不能满足,那么即使统计方法再先进,其科学性差的结果也是不容置疑的。其次,还要看到“多”与“一”的不同。这表现在:一方面,从前提假设方面来讲,“多”除了要满足“一”所需要的基本前提条件外,还有自己的额外要求。比如,多元回归中的多重共线性检验、多元正态分布及方差分析中的协方差分析。另一方面,从功能上讲,“多”的功能与“一”的功能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区别,比如一元回归所能解决的问题运用多元回归也能解决,但是一个含有两个自变量的二元回归的功能却不能由分别以每个自变量作一次回归的两个简单回归的功能之和。对于方差分析,如前所述,亦不能分别进行多次两两比较的t检验来完成。了解这一思想后,在处理类似的情况时,便可以通过比较分清异同之处,查找前提条件,选用适当的方法。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思想。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是部分的整体,离开部分,整体即不会存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谈部分,部分也会丧失其原来的意义。这一思想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由于统计研究中经常会涉及处理多个变量的数据的情况,多变量及多层关系的情况,或是为了更好地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假设将多个数据变为一个(如利用平均数来代表整组数据的信息),将几个变量合并为一个(如某一概念的结构分为了几个维度),将多个相互复杂的关系合并为一个(如结构方程及利用多元线性模型处理嵌套关系)。这就会使某些变量为了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而临时组成一个小的整体。比如,多层线性模型中,就会出现一个由不同层次的回归模型而组成的层次结构,每一层的回归模型均可看做是这一多层模型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由多个层次的单个模型所组成的模型又很好地囊括了每一个层次的部分[4]。然而,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整体可能有各个部分单独所不具有的功能,亦即整体的功能并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比如,多层线性模型中就存在每个单层的回归模型所不具有的拟合特性,能够充分发挥其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来实现对各个层次的信息的最大限度的完美组合,而作为部分的每个层次的单一回归模型,则只能依据下一层的回归结果来考虑本层次的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更上一层的分析提供一定的信息基础。但就单一层次来讲,虽然可能会与相邻层次发生关系,但是绝对不可能够表现出所有层次的整体效果,即使是在层级次数很少的情况下。此外,对于模型的好坏程度的检验也是如此[5]。对于整个模型的评价,既要有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的指标,又要求其所组成的各个部分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而对于各个部分的考察,则更多地只考察其自身的显著性即可。这一点除了多层线性模型,在结构方程处理一般概念结构时也有所体现。一般认为,如果想要证明所建构的概念(如自尊)的结构效度比较好的话,除了要使整体的结构方程的各项指标(如NFI,GFI)符合要求外,还要保证模型(概念)的各个维度也都要符合要求,甚至于对于每一层的各个项目的各项测量学指标(四度)也要符合通行的标准,因为一旦一个不符合要求的题项进入模型之中,将直接影响到维度的各项指标的要求,进而影响整个模型。而当仅仅对某一个维度或题项进行考察时,一般只对于其自身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分析,很少涉及其他的部分。

整体与部分的思想要求我们在处理涉及模型的统计分析时,一要分清整体界限,认清整体的模型到底是什么;二要通过理论分析和数据验证,认清整体模型相对于各个部分模型的独特之处,即整体的优越性,通过模型的拟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所蕴含的统计信息。此外,还不应忽视的一点是,对模型的整体检验,既要有对模型的整体的检验,又要包含对局部的评估,将两者综合考虑,通过比较选择出最适合的模型。

形式逻辑的研究表明[6],类属关系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不同的。类属关系中的属相具有类项所具有的全部功能,而各类的功能则没有其属的很多功能。而整体与部分关系中的部分则不可能具有整体的全部功能,但是部分所组成的整体则具有各个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比如,在前面谈到的回归中,一元回归与多元回归都归属于“回归分析”这一类,当然无论一元回归还是多元回归都具有探索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倾向性这一回归分析的特性,但是如果因为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乃至于其他的回归类型归属了回归分析这一类从而就使回归分析增加了很多的其他功能(如真正确定因果关系),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另一方面,由各个维度所组成的结构方程会有比各个部分更加优越的功能,但各个部分却不能够拥有这些功能(因为其分析只是基于自身数据)。弄清楚了这一点,就能够很好地区分开类属关系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就不至于遇到多个变量的统计分析时不知道该以何种方法论来进行指导。这样,无论是对于统计的技术分析,还是基于研究假设对技术理论的解说,都是使人受益匪浅的。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必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心理统计学也必然是如此。所谓的知识体系,通俗来讲,就是知识组成的方式与结构,或称“知识树”。知识体系的把握对于学好一门课程来说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有关统计方法的书目中对统计知识体系的呈现不尽相同。

有按照“从事物属性上的排他性”来安排的,比如,讲到平均数的检验时,就把三种平均数(单样本、两样本独立和相关)的检验全部呈现出来,依次讲完。也有按照东方思维方式的“功能性分类”来展现,比如当讲到方差分析时,最先侧重讲一元(oneway)方差分析,之后是更复杂的两个自变量的方差分析,之后进入“析因设计”(factorialdesign)的方差分析,从此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MANOVA),以考察交互作用为首要任务[7],而不是一气呵成地把各种多变量的方差分析全部讲完。诚然,每种体系具有各自的特点,不同书目有不一样的体系,甚至于对于同一本书不同章节的知识可能适合于不同的知识体系。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来构建各具特色的知识体系。

三、结语

哲学原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哲学原理教学 复习方法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一切从题意出发

在答题过程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即答非所问、张冠李戴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在答题时没有按照题目规定的要求和条件组织答案。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是:意识要以物质为基础,意识可以在大脑中反映一定的客观存在。了解这个观点以后,就要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生产活动里面,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让主客观真正做到历史环境下的完整统一。一切从题意出发正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原理在做题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所以,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读材料、审设问。先确定主体,再明确题型,如意义类、因果类、体现类、措施类,注意不同类型试题的不同解题技巧。最后,还要理清知识与设问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是材料体现了哪些知识还是运用什么知识解决材料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学生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提高解题的针对性、完整性、准确性,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哲学原理和坚持一切从题意出发的解题技巧有机结合起来。

二、联系的观点与文科综合

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它既包括事物外部的联系,又包括事物内部的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这就要求人们一定要具体而深刻地分析出各类事物间的联系,以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对待问题。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一方面促使形成各种不同的学科,每一种学科内部又出现了许多的分支,但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文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综合是指学科内的综合,它要求教学过程打破教材框、节、课的限制,对相关的知识重新整合,构建新的知识框架,以解决新的社会问题。如果看不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答案肯定是片面的,苍白无力的,自然拿不到高分。广义上的综合是指政、史、地三科间的综合。在今后的复习中,要着重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加强三科教师之间的联系,如相互听课、评课、进行试卷分析等;二是教师在钻研本学科的同时,借阅其他两科的教材,提高自己对文综教材的驾驭能力;三是提高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复习文综的能力,学会系统优化法,消除对文综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矛盾的观点与对教材的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始终起到主导作用,是使学生各项能力得到锻炼的载体。讲好教材是高考复习最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讲好教材呢?唯物辩证的观点认为,矛盾是构成世界的必要因素,事物都是由矛盾统一的对立面构成的。简单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它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根据这一方法,我认为讲好教材一定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知识的“来龙”和“去脉”的关系。不仅要深刻理解某一知识的成因、含义、性质、作用等,还要掌握该知识运用的范围和对象。

二是正确处理走入教材和走出教材的关系。第一次复习夯实基础,第二次复习形成系统化知识网络,进入教材的目的是能走出教材,达到不依赖教材而正确解题。只有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立足整体,审时度势;才能根据试题信息,自如调动知识解决问题。

三是正确处理教材和资料的关系。教材和资料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抓住重点,另一方面也要尝试统筹兼顾。毫无疑问,教材是教学的重点,夯实基础,吃透教材是应对高考千变万化的永恒主题,是备考过程中要牢牢牵住的“牛鼻子”。同时,一流的考试资料是高考复习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有利于拓展课本知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技巧。

四、实践的观点与社会调查

认识受实践影响,且在很大程度上为实践所限,只有实践才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得到发展的源泉。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就必须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客观要求,深化学生认识的必要条件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有些同学在参加社会调查后,通过写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写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不断增强。他们不再以学生的身份被动接受书本知识,而是不断地转换角色,把自己当农民、消费者、储蓄者等各种市场主体主动地探索知识,真正开始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竞争思维、工作意识、效益理念、法律意识等都得到了升华。大量真实的事例证明,坚持实践的观点进行社会调查,是政治高考复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值得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

哲学原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意志 自由 黑格尔

[中图分类号]B51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04-02

引言

个体的自由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一个最基本的追求。但对于自由的本质,人们却很少去探讨。如果对自由的概念不明晰,就去追求自由,这必然会一无所得。所以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受到世俗生活的束缚,处于一种不自由的状态。黑格尔在其著作《法哲学原理》中,对意志和自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意志发展的三个环节,把自由归结到了意志的范畴。他认为,就像重量是物体的根本规定一样,自由是意志的根本规定,自由的东西就是意志。只有意志才拥有自由。同时,自由只有作为意志,作为主体,才是现实的。

一、意志与自由的辩证发展三个环节

黑格尔对意志和自由的分析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而是通过动态的发展环节,在与整体的联系中演绎意志和自由的概念。他认为,意志的发展经过了三个环节,从而也对应着不同形式的自由。只有充分认识意志发展的三个环节,我们才能充分了解意志和自由的本质。

(一)纯无规定性的意志――抽象的自由

黑格尔认为,意志发展的最初环节是一种纯无规定性的状态。在这个环节中,意志的各种规定性都被超越。所有出于本性、需要、欲望和冲动而存在的限制都被消除了。在这最初的阶段,意志没有任何的限制和规定性,处于一种没有任何约束的状态。这是意志的最初状态,否定一切限制和规定,完全没有束缚。所以意志具有可以从其自身中设定的每一个规定性中抽象出来的绝对可能性,具有从一切内容和界限中越出的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意志能够抛弃所有特殊性和规定性,而达到一种纯意志的状态。一切表明个体性或特殊性的规定和特征都不存在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不再存在区别,成为一个无性质的统一体。意志此时就是一种抽象的意志。意志在这最初状态中所具有的自由就是否定的自由,能够使其摆脱一切东西的束缚,放弃所有目的,不受任何事物的限制,从而达到一种不受任何束缚的状态。

因此要获得自由,意志就要打破一切规定和限制。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否定的意志只有在破坏一切规定和限制的时候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只有在否定所有约束中才体会到自己的绝对自由。“对否定自由的自我意识正是从特殊化和客观规定的消灭中产生出来的。”①因此,当一切特殊性和规定性都不存在的时候,自我意识这种主体性也随之丧失,从而促使意志向第二个环节发展。

(二)特殊化的意志――任性的自由

第一个环节中,意志摆脱一切规定性的最终结果是失去了主体性。意志在越出一切特殊性和约束性的同时也抛弃了自身。没有任何限定,实际上主体性就不存在了,这是意志在第一环节存在的无法避免的矛盾。因为一旦设定自身,获得主体性,必然设定区别,与意志希求无规定性相冲突。因此,在第一环节中,意志最终会失去主体性。理性必然促使其继续发展过渡,重新找回自身。意志获得主体性的方式就是设定自身,给自身以特殊性和规定性。

意志通过把自身设定为一个特殊的东西,给自身以规定性,就设定了差别、区分。于是意志开始进入到一般的定在,由此重新获得主体性。同第一个环节一样,意志在此时的自由也是一种否定的自由――扬弃,即对第一个环节中纯无规定性的扬弃。所以,第二个环节是作为跟第一个环节相对立的环节而出现的,这也是意志发展的必然。这个环节实际上对应着两种不同性质的自由。一种是否定的自由,即对纯粹普遍性或者纯无规定性的否定。另一种是肯定的自由,通过设定一种规定性作为自身的规定,是对这种规定性的肯定。然而,这种最初的对规定性的肯定是具有偶然性的。因此,这种自由又可被称作任性的自由,即对各种规定性选择的偶然性。

虽然第二个环节中包括两种性质不同的自由,但它仍然不构成自由的全体,和第一个环节一样,是片面的。在无规定性中,自由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自由必须要有一个主体,失去了主体,自由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彻底否定了第一个环节,那么在第二个环节中,意志设定特殊性和规定性,实际上是把自己投入到一个新的牢笼当中。第二个环节意志重新设定限制和规定性,就是在求得主体性的同时又失去了自由。所以,这一环节的意志和自由仍然是不完善的。理性必然促使意志继续向第三个环节发展。

(三)真正的意志――具体的自由

具有自我主体性的意志只有通过反思自身的特殊性,并意识到自己具有普遍性才可以成为真正的意志。也就是说,意志仅仅意识到其个体性或特殊性是不完满的,不能称之为真正自由的意志。当且仅当它通过反思其特殊性和规定性而意识到其普遍性,并且将自身设定在特殊性和规定性之中,它才成为真正自由的意志。这一过程在第三个环节中得到了实现。

意志在自身中对其特殊性和规定性进行反思,又回到普遍性。通过反思,意志知道这种规定性是它自己的东西,这种可能性和规定性是自己设定的。各种规定性也只是一种单纯的可能性,自身完全可以不受这种可能性的约束。而自身之所以在其中,只是因为自己把自己设定在其中而已,自己仍然具有从一切规定性中越出的自由。所以在最终环节中,意识知道自己是普遍物,具有从一切被规定的东西中抽象出来的可能性,同时也具有个体性和特殊性,知道自己是具有特定对象、内容、目的的特殊物。具有主体性的意志通过对自己的特殊性进行反思,坚持自我主体性的同时又意识到自己的普遍性,从而使特殊性和普遍性达到统一。因此意志发展的第三个环节是前两个环节的统一。意识发展的最终环节就是意志在规定自己的同时仍然坚持其为普遍物。从而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和主体性。这是意志发展的最高阶段。

真正的自由也是一样,“自由既不存在于无规定性中,也不存在于规定性中,自由同时是它们两者。把自己完全局限于一定事物的意志是固执者的意志,他不具有这种意志时,就感到不自由了。但是意志是不受某种局限的东西约束的,它必然要越此前进,因为意志的本性不是这种片面性和约束性;至于自由是希求某种被规定的东西,但却在这样一种规定性中:既守在自己身边而又重新返回到普遍物。”②此真正的自由并不是能够摆脱一切限制和束缚的抽象的否定的自由,也不是偶然将自己设定在某一规定性的任性的自由,而只能是这样的,即自己将自身设定在自我规定的特殊性和规定性之中,同时又意识到一切规定性是自我规定,自己具有摆脱一切束缚的能力。

这样,意志与自由的本质就在这三个环节的辩证发展中得到了阐释。因此意志和自由是不可分的,是一体的。

二、结语

意志与自由这两个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将两个概念统一起来把握,才能使我们对意志与自由有更深入的认识。黑格尔的意志与自由观实际上否定了两种片面的自由观。一种是否定一切,冲破一切规则限制的否定抽象的自由;另一种是任性选择,为所欲为的盲目的自由。所以,否认约束,视一切规则规定为自由障碍的自由观是错误的。破除了一切束缚,一切规定,自由也就失去了意义。然而,任性妄为,不通过理性对冲动和各种选择加以指导,必然会被欲望奴役,丧失自由。因此只有通过理性的指导,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注释:

①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第14页.

②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第19页.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洛苏尔多(著),丁三东(译).黑格尔与现代人的自由[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哲学原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哲学原理教科书;哲学价值;满足主体需要

中图分类号:BO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4-0142-03

哲学原理教科书绝大多数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来界定价值,笔者认为,这种界定是主体自发性在价值理论上的表现,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考虑到这种界定颇为流行,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提出商榷意见,以求教于价值学界的专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关于哲学价值范畴的界定

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对价值的界定大同小异,绝大多数都是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例如,有的教科书认为,“人和物之间的这种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就是价值关系。”“凡是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就具有肯定的意义,这一事物对人而言就是有用的,即有价值的;凡是与人的需要无关,甚至妨碍人的需要的满足的,对主体就具有否定意义,就是无用的,即无价值的。”该书还说:“价值按其本性,是指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有用性。”“价值的实质,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接近。凡是具有这种性质和状态的主客体关系,就叫做客体对主体有(正)价值。”“作为哲学的范畴,价值指主体和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一种事物或现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有用性越大,其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价值是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和现象)对于人的需要的某种有用性,是其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所谓价值关系,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客体属性、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就是有意义、有作用、有价值的;不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就是没有意义、没有作用、没有价值的。价值的大小,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指客体对主体的利害关系……由于主体的内在需要及按其需要改造客体的活动,使客体的属性具有了‘价值’,并且价值是利是害,是大是小,一切以主体的需要和实践活动为转移。”“所谓价值,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概念所揭示的是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更通俗一点说,价值就是客观事物对于人的有用性。”“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标志着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价值可以分为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所谓物的价值,就是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而人的价值,就是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哲学上所谓的价值,指的是客体的属性、性能与主体的利益、需要之间的关系……客体价值的大小与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成正比。”“如果一事物的属性和性能能满足主体的需要,那么该事物对主体就具有正价值;如果一事物的属性和性能妨碍主体需要的实现,那么该事物对主体就具有负价值。客体价值大小与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成正比。”

把哲学价值作类似于这样的界定,还有不少版本,因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列举。虽然以上不同版本对哲学价值的界定在文字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实质上是相同的,都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认为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价值的本质在于客体的属性与功能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都以客体是否满足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为衡量价值的标准。

二、对哲学原理教科书关于哲学价值界定根据的评析

哲学原理教科书按满足需要论界定哲学价值,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点。

1.马克思《评阿・瓦格纳的》中的论述

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中讲道,“‘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有的学者认为,这就是马克思的哲学价值观,即价值是外界物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所以就以此作为“满足需要论”的依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理论中,他认为,作为商品,“一方面是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而使用价值则表示物对人有用,使人愉快等,或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瓦格纳把满足人的需要称为价值,实际上就是把使用价值当作价值,即“把使用价值同价值混淆在一起”。马克思尖锐地批评了瓦格纳,“他采取的办法是,把政治经济学中俗语叫做‘使用价值’的东西,‘按照德语的用法’改称为“价值”。还说:“瓦格纳先生对我的论述不满意(厌恶)的地方就是:我没有顺他的意,没有按照德国国粹教授的‘愿望’,把使用价值同价值混淆在一起”。所以,“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句话实际上是瓦格纳的观点,马克思只是在批判中作了转述而已。把这句话当作马克思的见解,并以此作为价值界定的根据,实际是一种误解,以此证明哲学价值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2.马克思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有的学者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句话作为“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的根据,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所以满足需要就有价值。事实上马克思的这句话只能说明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而对人的需要与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没有论及。需要有正当与不正当、有益与有害之分,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这是客观事实。满足主体需要并非都有(正)价值。所以,也不能以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来作为满足需要论的根据。

3.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的论述

马克思指出:“说商品有使用价值,无非就是说它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即认为使用价值就是商品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由于使用价值指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与满足需要论对哲学价值的界定相同,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学上的使用价值,在哲学上就是价值。这种看法忽视了哲学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根本区别。使用价值是特殊价值,不是一般的普遍的价值,而哲学价值则是概括各类价值(包括天然物的价值在内)中的一般价值、普遍价值。使用价值是指 物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而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满足主体需要并非都有利于主体健康发展,并非都有正价值。而哲学价值,西方学者称之为善,它泛指美好的东西,是真善美利的统一。哲学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客体主体化,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效应,包括对主体生存发展完善的积极效应,主要是对主体特别是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使人类社会更美好。所以,使用价值不是哲学价值,也不能用满足主体需要界定哲学价值,否则就会混淆哲学价值与使用价值,在理论上就会产生混乱,并且在实践上会产生不良后果。

三、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是错误的

1.需要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

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恩格斯指出:“应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使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所制成的产品增长到能够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日益得到满足的程度。”也就是说,应当满足的是合理的需要,而不是满足任何需要。

我国许多学者早就指出:需要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如张岱年说:“需要也有高下之分。”李连科说,“按社会价值划分,有合理的、有益的、健康的和不合理的、有害的、病态的(如吸毒、、同性恋等)的需要”。袁贵仁指出:“人的需要并非都是天然合理的,都是必须满足的。有些属正当的需要。”“人还有不正当的需要”,“满足不正当的需要是没有价值的,相反,不满足这种需要或限制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则是有价值的”

满足不健康的需要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有负价值。如果认为满足任何需要都是有价值的,并将这种观点贯彻到底,就会作出满足黄、赌、毒的需要和贪污盗窃的需要都是有价值的荒谬结论,就会不利于扫黄打非,不利于反腐倡廉,不利于人们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构。也许有学者会说,这里所说的需要,是对主体的生存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的需要,是主体健康的有益的需要,即正当的合理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当然是有价值的。按照这种看法,应该是满足主体合理的需要是有价值的,但合理需要毕竟只是部分需要。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来界定价值,从逻辑上说,指客体满足主体的一切需要,即使是满足主体不正当的需要也都是有价值的;而实际上,满足主体不正当需要,是无价值或有负价值的。所以,把价值理解为满足主体需要,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因而,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不是一个对哲学价值的科学界定。

2.满足需要是事实,而不是价值

从本体论意义上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或作为实践和认识对象的)一切事物、过程、关系和属性的总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因人而异,对一切人都同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强调的是客观存在,至于这种存在是否合理,对个人、社会的发展是产生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所以,事实无所谓善恶。价值则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有不同效应,所以它是因人而异的。价值有善恶之分,人们通常说有价值,指的是正价值,(正)价值必定是善的。美国哲学家杜威说:“当我们说某种东西满足了某种需要时,我们是把它作为一件孤立最后的事实报道的。”可见,客体满足主体需要只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不因人而异的事实,而不是价值。只有当这种事实作用于主体、对主体产生积极效应才是有价值的。满足需要论混淆了事实与价值两个概念。

3.以满足需要界定价值,难以保证价值的客观性

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的学者,往往强调需要的社会性、客观性。的确,从产生需要的原因和条件来看,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需要的主体是客观存在的,需要的对象和满足需要的手段都是客观的,这些客观因素在需要产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需要本身相当复杂,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既有生理需要也有心理需要。精神需要、心理需要也有其客观基础,但它们中许多需要是由精神、心理因素(如兴趣爱好等)决定的,即由观念的因素决定的,并非都是客观的。而且,即使需要是客观的,但一定条件下主体客观需要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人们往往以自己理解的主体或社会主体的需要去判断价值,在实践中往往会以个人理解的、符合个人情感、愿望的需要去判断价值,导致价值判断的偏颇与失真。同时,主体需要常常以主观欲望、要求、动机、兴趣、爱好等形式表现出来,主体的客体需要往往与主观欲望、欲求、愿望相混杂,使人从本能,从自发心态,从眼前直接利益需要出发去追求近期利益、感官快乐和功利价值,认为凡能满足自己(主体)需要,就有价值,不能满足需要就无价值。在实践中很难避免以主观欲望、欲求、愿望去确定价值。所以,把价值理解为满足主体需要,很难保证价值的客观性。而以客体对主体的效益、效果、实效、实绩、效应去理解价值,则是拿事实来说话,有利于保证价值的客观性。

四、价值的本质在于促进主体特别是社会主体发展完善

上一篇:大众哲学范文 下一篇:老庄哲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