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科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9:56:09

哲学科技论文

哲学科技论文范文第1篇

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产出的基本情况

以学科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或“科学与技术哲学”或“科技哲学”或“科学哲学与认知哲学”为检索条件,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CALIS学位论文中心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48篇,文献在各数据库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对检索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去重后得到有效学位论文634篇,文献分布时间为1987年到2011年(检索时间2012年3月)。其中,1987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吉林大学张之沧的《科学观新论》,由舒炜光教授指导。张之沧成为我国第一位科学技术哲学博士。1989-1995年期间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产出较少,平均每年不足3篇。自2002年开始,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呈现明显递增趋势,具体文献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在检索的文献中,按学位授予单位进行统计,排名前十五位的学位授权单位如图3所示。其中,吉林大学以152篇位居首位,东北大学以129篇居于第二位,中国人民大学以58篇居于第三位,北京大学56篇居于第四位,山西大学与复旦大学以39篇居于第五位,文献产出量居于前五位的上述高校占了全部文献的74.6%。从文献分布与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点分布状况可以看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研究生机构仍然以北方为主,且博士培养单位较为集中。

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对检索的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展现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基本主题。科学知识图谱是当前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和工具。它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属于科学计量学的研究范畴〔3〕。科学知识图谱通过直观的动态图像信息,对学科领域的演进脉络和研究前沿进行探索和预测,从而获得较为详尽的前沿科学信息分析结果〔4〕〔5〕。本文分析使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它是近年来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分析技术研究最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软件工具之一〔6〕〔7〕。1)博士学位论文高频共现关键词分析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系统绘制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4)。从网络图谱的整体来看,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形成了以“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技术创新”、“技术”、“认知与心理”、“可持续发展”、“生态哲学”等为核心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群组,尤其是以“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为核心的两个研究群组是整个关键词共现网络的核心群组,构成了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传统知识基础。根据CiteSpace软件系统的运行结果,统计出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各个节点的计量指标。表2列出关键词共现频次在5次以上的全部节点信息。表中频次的大小是指关键词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共现的频次大小。突现率代表着某一时期内该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陡增情况,突现率越大,意味着该词在某一时期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使用次数增多的程度越明显。其中,“技术哲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哲学”、“技术”等关键词在近年来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突现”,这也折射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中近年来研究前沿的“技术”转向。在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中,共现频次较大的节点主要有“科学哲学”、“技术创新”、“技术”、“技术哲学”、“可持续发展”等,共现频次最多的“科学哲学”一词的共现频次达32次,共现比率达到5%,这表明了传统科学哲学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而“技术创新”一词的共现频次也达31余次,共现比率达4.9%,这表明技术哲学延伸出的技术创新相关问题研究是近年来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价值”、“意义”、“科学”等关键词也保持了较高的共现频次,表明了传统科学哲学中的“意义问题”、“价值问题”仍然是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中介中心度的指标通常反映节点关键词在网络图谱中“中介”的重要作用,一般是连接网络中不同群组的关键节点。在选定的阈值下,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共有两个关键节点词(中介中心度大于0.1),“科学哲学(0.16)”、“科学技术哲学(0.1)”,这也再次表明了传统的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领域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主题结构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以展现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主体知识结构,关键词共现网络形成聚类161个,可见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较高很多。按照聚类大小和研究的相关度,整理出10项关键词聚类群组(表略)进行分析。结合TF*IDF算法抽取的标识词〔8〕,总结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略)中予以标注。从关键词共现网络的聚类结果分析,当前国内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传统科学哲学的相关研究;传统技术哲学的研究;企业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科学技术的伦理学思考;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科学技术政策与管理;科技史与科技思想史的研究等。其中,从关键词共现的时间角度来看,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和科学技术政策与管理相关问题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前沿问题。在25年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培养和教育中,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快速发展,研究的方向迅速呈现多元化,既延续传统的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研究,也出现了顺应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本土化”特色研究趋向。例如技术的和谐性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新兴技术与产业政策研究等。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发后,国内学者也迅速展开了基于中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相关政策、战略性新兴技术等的研究,这些研究问题也将成为贯穿未来几年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上述是从对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的计量和信息可视化的视角进行的分析,具体的论文文献中包含了大量的具体的研究问题和方向,以科学技术的伦理学思考为例,出现了工程决策的伦理规约研究〔9〕;现代基因技术的伦理学思考等〔10〕。这些都大大丰富和不断推进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向纵向深远的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哲学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已经超过25年,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研究深度不断加深,广度不断扩宽,研究方向也迅速的多元化。研究主题从20世纪80-90年代初集中于自然辩证法以及传统自然观等问题的研究到90年代中期—2000年基于西方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最新研究成果评价的基础上的量子力学哲学、生命科学哲学、生态哲学、信息哲学等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哲学反思,再到21世纪从讨论具体问题的研究转向基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性理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也与我国部分学者对科学技术哲学学术研究方向的描述基本吻合〔1〕。值得注意的是围绕国家宏观科学技术政策相关的选题一直是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方向。

对我国未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建议

哲学科技论文范文第2篇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34-1333/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主要关注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学术论文,致力于推动学科发展前沿并注重学术创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该期刊通过广泛的学术研究和严格的论文评审,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重要的研究成果。

该期刊关注哲学领域的研究。哲学作为一门深入思考人类存在意义和智慧的学科,对于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哲学领域刊登的学术论文,涵盖了众多重要的研究方向,如伦理学、形而上学、认知科学等。这些论文通过深入剖析问题、提出新观点和思考,为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料。

该期刊始终关注学科发展前沿。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学科领域都在不断发展和演变。致力于跟踪学科的最新动态,关注前沿研究成果和创新理论。通过刊登相关的学术论文,它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术界对于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注重学术创新。学术创新是推动学科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鼓励学者提出新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并将其转化为创新的学术成果。通过鼓励创新、鼓励跨学科研究,该期刊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术环境,促进了学科的繁荣和创新的产生。以其关注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学术论文、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学术创新的特点,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哲学科技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论文 数据库 查新

论文全文数据库是我国现阶段文献资源最完整,同时在动态更新方面最为优秀的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是荟萃我国各学科领域重要创新成果与高层次创新人才信息的科学文化资源宝库,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推进科技工作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平台。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了部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部委、高校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及国家性会议论文全文。覆盖学科广、文献量大、收录质量高、全文收录、每日更新、使用方式灵活等特点,是我国最具权威的论文全文数据库。数据库信息存贮量太,检索速度快,为科技查新提供了文献保障,在科技查新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概况简介

(一)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收录了从1999年到现在为止我国357家具有博士培养资质单位的博士学位论文,累积博士学位论文文献7.3万多篇。由相应的数据库服务中心实行每日更新。学科范围包含并且涉及基础科学、农业科技、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工程科技(Ⅰ,Ⅱ)、医药卫生科技、社会科学(Ⅰ,Ⅱ)、哲学与人文科学等学科。

(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MFD)是我国现阶段资源最完整,质同时连续更新最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学科包含了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Ⅱ)、信息科技、医药卫生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社会科学(Ⅰ,Ⅱ)、哲学与人文科学等学科,它收录了自1999年至2007年12月31日所累积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54万多篇,这些文献都来自于全国460家具有硕士培养资质单位的硕士学位论文。在更新频率上:CNKI中心网站及数据库交换服务中心每日更新。

(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CDMD)(清华同方),收录了1999-2006年全国300家具有博士培养资质单位所刊发的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近22万篇。这些论文的收录范围包括理工A,B,C、文哲史、经济政治与法律、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等学科。

(四)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CNKI)收录了我国2000至今以来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研究会、科研院所、高校、政府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文献92万余篇。收录范围涉及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科技、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信息科技、农业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等学科。

二、不同数据库作用分析

(一)获取论文全文的作用

1.获取论文原文:撰写新论文的关键是要首先寻找并且阅读相关文献,然后将要所攥写论文的文献数据和已经发表的论文进行对比并且分析。并且用表格、图形或文字方式将文献的结论、成果、工艺等和查新课题进行比较,提到和查新课题创新有关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独特性的结论,而只找出相关的题录或文摘作结论是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的。

2.通过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DBFT)进行学科主题浏览、个性化检索、组合检索等方式,然后再进行二次链接(可以查到同一关键词以及同一作者的所有论文)。在检索结果中可以看到相关的论文题目,点击所要找的论文,可以得到论文的全文信息。

3.通过对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CDMD)进行简单检索、高级检索等检索方式,可以在检索结果中发现论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提交日期等相关信息。

(二)同类数据库联合使用

任何一种数据库或者刊物均不可能收录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全部文献,在项目查新咨询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只有将多种同类数据库联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从而避免出现漏检现象。现就上述论文全文数据库在科技项目查新咨询中的作用作一论述。

1.学位论文作为特种文献之一,它的数量也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增加。学位论文本身和常规文献-- 图书、期刊等有着各自不同的信息价值,同时也受到了教学、研究、等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

2.科技查新和一般的文献检索的目的不同,它不是以寻找相关文献目录为目的。而是以数据库的高水平检索手段为基础,然后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其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的,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在在查准的基础上达到查全,避免出现漏检的现象。将多种数据库的联合应用起来,可以有效的达到这样的作用,特别是在做一些边缘学科或者交叉科学的项目时,可以发挥其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科技项目查新中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同时也提高了内容的准确性、扩展性、全面性等。

3.根据科技查新咨询实践可以发现,部分科研人员在选题时,仍然按照过去的经验来检索文献资料,对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强大功能不够重视。在查新过程中一些科研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不全面的信息,就开始进行选题或开题。在准备申报科研项目或成果,需要查新机构进行科技查新时,才发现已经有了相同或类似的研究成果。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对提高科技管理与决策规水平,减少和减低科研项目低水平重复率和科技成果评审失准方面,同时增加科技投资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不仅要充分利用专题数据库成果数据库、国内外期刊数据库、专利数据库,也要充分的利用会议论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资料,为科研选题科技查新做好服务工作。

作者简介:

哲学科技论文范文第4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21-1413/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本刊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显示,本刊2021年复合影响因子为3.31,在618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排名第25;复合总被引频次2565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495;期刊影响力指数CI值为133.18,位居Q1区。

“科技哲学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和重点栏目,在2006年和2010年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比中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和“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该专栏依托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刊载国内外科技哲学研究方面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开设10年来已200多篇,被转载率达40%。

近年来,该栏目已有数十篇论文被国内三大权威文摘转载。其中,刘大椿教授的论文《技术何以决定人之本质》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王子彦教授的论文《值得重视的城市蔓延问题》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1期转载;周春彦博士的论文《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4期转载;陈凡教授的论文《论工程伦理学研究的趋势与路径》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转载;王玲博士的论文《科技与奥运契合过程及特征的历史解析》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全文转载。

哲学科技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技术伦理;《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哲学研究》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编号:ZX1202)

[作者简介] 陈首珠,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博士生,研究方向:技术哲学,江西 赣州,341000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2-0014-0004

一、文献调查计量统计说明

技术伦理是一个新兴的具有交叉性质的学科,属于一级学科哲学下面的研究领域,它既属于科技哲学研究范畴,也属于伦理学研究范畴。考虑到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成果一般会发表在相关专业学术期刊上,加上国内还没有出现专门刊载有关技术伦理或科技伦理方面的期刊,所以,本次计量统计从相关专业选择了六种具有很强影响力的期刊,即《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原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时间节点从1997~2011年。当然,研究结论的获得仅就这六种期刊而言的,对于这六种期刊,从事科技哲学和伦理学(含技术伦理)研究的人员是比较关注的。由于在中国从事技术伦理研究的人员主要集中在科技哲学和伦理学领域,所选的六种期刊在这两个领域有着很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因此,由这六种期刊综合统计出来的相关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中国技术伦理研究的大概状况。

为了使得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更加准确,本次调查统计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首先,分别收集六种期刊1997~2011年每期所载论文目录。由于《伦理学研究》是2002年创刊的,所以它涉及不到1997~2001年的论文目录,其余五种期刊创刊较早(都在1997年以前创刊),因此都能涉及。

其次,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将每种期刊每期目录中的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论文筛选出来。由于六种期刊都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技术伦理或科技伦理栏目,所以有关技术伦理类论文目录的收集基本是在“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问题讨论”或“专题研究”等栏目中。筛选的原则是:

1. 本次调查收集范围仅限于技术伦理相关的论文目录。考虑到科技伦理的研究范畴是包含技术伦理的,所以,笼统谈科技伦理问题的论文也包含其中,但注意,收集的范围不含环境伦理、生态伦理、科学伦理、生命伦理等专题,因为严格讲,它们不属于技术伦理范畴。

2. 对于某些文章,如会议消息、通知、短评等,即便与技术伦理有关,也不在统计范围内,因为它们不是真正的学术性论文。但是,考虑到文章的学术影响力,对于六种期刊中所涉及到的与技术伦理有密切关系的书评、学术会议综述等,如果篇幅较长,学术性较强,则算作论文并进行统计。

3. 在完成每种期刊1997~2011年技术伦理类论文目录收集后,再从中按照科技伦理总论、技术伦理总论、计算机(网络)伦理、生物(基因)伦理、工程伦理、纳米伦理和其他专题共七个专题进行筛选,收集并整理出每一刊物每年每一专题的相关文章目录。

4. 在完成各种期刊上述相关目录的整理后,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得出中国技术伦理十五年总的研究概况和各专题研究情况[1]。

5. 认真阅读统计到的六种期刊1996~2011年刊载的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文章,对其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中国技术伦理研究未来的走向进行大胆的推断。

二、十五年中国技术伦理研究总体概况

首先,考察六种期刊1997~2011年每年刊载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文章总数和变化趋势(见表1和图1)。

根据表1,1997~1999年六种期刊每年所发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论文总数涉及10篇,从2000年以后,每年刊载论文总数都达到了10篇及以上,尤其是在2002~2008年,六种期刊每年所发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论文总数都达到了18篇以上,虽然在2009年论文数量只有11篇,有所下降,但在2010年有关“技术伦理”的论文数又飙升到34篇,这些数据足以表明学者们对“技术伦理”的研究和关注具有持续性。应该讲,近些年“技术伦理”问题是学术界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

其次,比较1997~2011年六种期刊历年发表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科研成果的情况。

根据表1,刊载“技术伦理”方面成果最多的期刊是《自然辩证法研究》,它每年都刊载有关方面的文章,最近一些年,该刊保持每年刊载4篇以上有关技术伦理的文章;《道德与文明》期刊每年都会刊载有关方面的文章,十五年共刊载54篇;《伦理学研究》自2002年创刊以来每年都会刊载“技术伦理”方面的文章,共发表56篇;另外,《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和《自然辩证法通讯》在十五年内分别刊载49篇和21篇;刊载有关“技术伦理”方面论文数最少的期刊是《哲学研究》,仅13篇。比较六种期刊,总的来看,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成果多见于《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四种期刊。

综观国内的研究,学术界学者们投入了大量精力于各种技术的种种具体“伦理问题”的分析、预见与对策研究,以及种种具体“伦理原则”的研究。

三、十五年技术伦理研究各专题研究情况

(一)十五年技术伦理各专题研究总体概况

针对六种期刊1997~2011年所发各专题论文总数进行统计,并对其占“技术伦理”类论文总数百分比进行计算,得到图2。从图2可以看出,六种期刊各个专题在所有年份所载论文总数百分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科技伦理总论(23.05%)、生物伦理(20.57%)、计算机伦理(17.73%)、工程伦理(17.73%)、技术伦理总论(15.96%)、其他专题(4.26%),最少的是纳米技术伦理(0.71%)。从发表文章的总数看,科技伦理总论刊载文章数量达到65篇,远远超过其他专题。

(二)十五年技术伦理各专题研究具体情况

十五年每一专题研究的变化情况,可以从该专题每年刊载论文数量及其变化概括性地看出。鉴于此,我们统计了六种期刊每年所发各专题论文总数(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各专题研究在过去十五年内随时间延续的变化情况。

“科技伦理”专题:该专题每年都有文章涉及,尤其从2002~2007年每年都有5篇以上的文章发表。

“技术伦理”专题:从统计情况看,该专题在1998年出现1篇题为“当代新技术革命的伦理意蕴”的文章,严格来讲,还不算“技术伦理”的范畴;1999年,徐少锦在《道德与文明》第3期发表了“深入开展技术伦理学研究”的文章,这是以“技术伦理”为主题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从统计六种哲学期刊的角度看)。

“计算机伦理”专题:该专题在统计时包含了网络伦理、信息技术伦理等。从1998年以后,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有关该专题的文章每年都有出现。

“生物伦理”专题:该专题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1999年以后,2004年有10篇该专题的文章发表。

“工程伦理”专题:从1997~2001年,仅在2000年有1篇有关该专题的文章(肖平的“工程中的利益冲突与道德选择”发表在《道德与文明》第4期上)。从2002~2011年(2004年除外),每年都有涉及。2011年《自然辩证法研究》还集中刊发了7篇有关“工程伦理教育”方面的文章。

“纳米技术伦理”专题:该专题十五年来仅有2篇文章发表,分别是李三虎的题为“纳米伦理:规范分析和范式转换”文章(发表在《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6期)和刘松涛与李建会的题为“普雷斯顿对纳米技术的环境伦理审视”。实际上,近些年来,纳米技术伦理问题已经引起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考虑到纳米技术是新兴技术,有关的伦理问题也是一个重要也值得关注的话题,所以把它单独列出来。

“其他”专题:2007年涉及到1篇有关海洋科技伦理的文章和2篇有关传媒伦理的文章;2008年涉及了1篇空间技术伦理和2篇核技术伦理的文章;《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3期发表了1篇有关建筑伦理方面的文章,2010年第5期发表了1篇核技术伦理方面的文章。《伦理学研究》2010年涉及了1篇医疗伦理和2篇建筑伦理方面的文章。由于涉及不多,在这里,把它们都归到有关“技术伦理”研究的“其他”专题里面。

综合国内学术界对技术伦理的研究来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学者们集中研究了科技、技术、计算机、生物和工程伦理的内涵、性质、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另一方面,主要集中在责任伦理和职业伦理范畴内对生物技术伦理、网络技术伦理、工程伦理等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专题研究。

四、中国技术伦理研究可能的走向

由于传统的技术伦理关系理论,如“伦理道德决定论”、“对立说”、“技术决定论”、“互动论”等等,依然大行其道。所以,历史地看,人们对每一次新技术革命的伦理应对方式并没有质的改变。这种技术的“进步性”与伦理应对的“不变性”的悖论本身凸显了“问题之所在”、“问题之所是”。

技术伦理研究的走向可能之一,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落后的技术被淘汰,新技术不断出现,但也受到社会伦理的考量,在这种新技术伦理实践环境下,重新思考技术与伦理的关系问题尤为迫切。新的技术革命的实践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变化,还有很多在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碰撞。学术界必须尽快实现技术伦理研究方法的突破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以早日实现技术与伦理关系的协同发展。

技术伦理研究的走向可能之二就是研究的理论成果趋向于可操作性,也就是越来越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实现。学术界已有的一些成果更多地关注于种种具体“伦理问题”的预见,种种具体“伦理原则”的提出,而在处理技术与伦理的矛盾关系方面显得不够。技术伦理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它的理论成果应该在社会领域中得到运用,比如技术伦理学要解决核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面对很多技术伦理问题(如核技术伦理问题、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等)已经呈现全球化的趋势,当前我国技术伦理建设需要实现社会化和制度化。

哲学科技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1‰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学科阈值;中国知网;中图分类;绩效评估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0.023

〔中图分类号〕G2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5)10-0124-04

Subject Threshold Value of Top 1‰ Highly Cited Papers in CnkiDing Fuhu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ixian 453600,China)

〔Abstract〕Look for the threshold values of top 1‰ highly cited papers of various subjects,which is a ruler to asses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Use Cnki to search the top 1‰ highly cited papers of 94 subjects,sort the cited threshold value and weights,find that the treshold values of various subject are seriously unbalanced,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est value and the lowest value is 55 times,the average threshold value is 101.Whether the threshold value is high or low depends on the following factors:the subject area which has a large amount of documents is higher than the subject field which has a small amount of documents;the basic theory field in the same subject of philosophy and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s higher than other fields and so on.

〔Key words〕1‰ highly cited papers;hot paper;subject treshold value;Cnki;CLC;performance evaluation

科研绩效评估时如何考虑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一直是科技评价中的一个难点。早期的绩效评价主要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比如专家加权法、兑换计量法和文献计量法等[1]。然而由于受专家因素的影响,引文评价的客观性价值尺度在基础研究领域逐渐被重视起来,从而带动了文献计量评价的发展和应用[2]。但是由于学科之间引文数量的不均衡性,单一的评价指标就很容易出现偏差。比如薛天祥等就认为同质性(相同学科间)是可比性的前提[3],因而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权重系数就成了一个关键点。学术界认为,高被引论文是学术创新的风向标,也是各个学科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参照指标。而一个学科的居前1‰高被引论文则代表了一个学科的学术贡献和影响力。汤森路透基于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1 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 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于2001年推出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分别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和居前1‰的热点论文,目前已成为世界科学界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与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近年来,以美国ESI等数据库为研究载体,基于计量学的理论,开始了在科研成果、科技人才、科技期刊、科研机构、学科评价和大学科研竞争力等方面产生了一批研究文献[4-5]。在国内,以中国知网(CNKI)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等数据库为工具,产生了一批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文献。但是,利用国内数据库进行宏观的,具有学科比较意义的高被引论文指标体系研究还缺少进展。而进行高被引论文学科阈值的比较研究,对于不同学科之间的绩效比较就具有了广泛的意义。

1研究方法

由于各学科发展程度和引文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论文被引用次数在各个学科之间缺少可比性。但是,在综合性大学、综合性科研机构内部,以及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类项目评估当中,有时候不同学科之间、不同领域之间也需要进行择优比较。否则,评优工作就缺少客观性和可比性的一个参数。为了寻找一个相对公平的尺度,先假设在一个学科内部,被引用次数相同的文献,其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贡献是大致相等的。中国知网收录了国内正式出版的7 000多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献,各个学科分支收录的文献从数千条到上百万条不等,对这些数据进行云计算既繁琐又未必科学[6]。但进入各个学科领域的前1‰高被引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的阈值,在各个学科内部的文献当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高影响力意义,属于一种散布在群峰中的学术水平“雪线”。因此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可比性。基于这个考虑,本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检索数据库,为了拥有较大范围的文献量,检索的开始时间不受限制,检索截止时间到2015年3月,以中图分类号检索方式,除军事学科之外,对各大学科门类的代表性学科或领域进行抽样检索,共检索了94个学科的居前1‰高被引论文的收录情况。

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Oct,2015Vol35No10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中国知网居前1‰高被引论文的学科阈值Oct,2015Vol35No102居前1‰高被引论文的学科阈值与权重系数

根据94个学科居前1‰高被引论文的阈值,计算出94个学科的平均阈值为101。之后按照各学科文献阈值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计算出各个学科的阈值权重(见表1)。居前1‰高被引论文最高阈值的学科为语言学,文献被引用330次;最低阈值的学科为诗歌、韵文,为第69位,文献被引用仅有6次,两者之间相差55倍。与上一年度相比较,学科平均阈值上升了83个百分点。在94个学科中,排序未发生变化的学科有52个,占553%;排序发生变化的学科有42个,占447%。其中位序变化在3个位序之内的有36个,占全部学科的383%;位序变化在4~7个位序之内的有6个,占全部学科的64%。表194个学科领域居前1‰高被引论文被引用阈值与权重排序情况

序号代码学科领域文献总数前1‰

阈值阈值权重1H0语言学106 577330030612X2社会与环境27 863274036863P9自然地理学14 423252040084P5地质学90 558227044495F0经济学123 753224045096D0政治理论59 695217046547B84心理学138 120199050758O22运筹学25 540187054019F30农业经济理论117 5801760573910S3农学44 3261710590611P4气象学120 0221660608412Q93微生物学29 8831650612113H19汉语教学64 4101600631314TU3建筑科学131 4671560647415P7海洋学72 2991480682415C91社会学241 8471480682416S7林业260 2451420711317Q7分子生物学49 7651410716318R28中药学432 3681350748119F82货币91 8451330759420F23会计313 2121290782921O63高分子化学46 5631230821121O34固体力学23 4771230821122Q81生物工程学17 1431190848723I0文学理论56 6951170863224R18流行病与防疫122 6461130893824O24计算数学34 1151130893825Q96昆虫学18 9331120901826F40工业经济理论72 3381110909927B82伦理学50 8081100918228O61无机化学49 0771090926629D92中国法律892 7201060952829V2航空164 2401060952830H12文字学35 0321040971231F31世界农业经济21 3661020990232Q98人类学7 2821011000033O65分析化学116 612991020233S6园艺495 307991020234G35情报学42 651981030634Q4生理学150 476981030635O62有机化学80 168971041236R25中医内科227 336961052137B0哲学理论45 624941074538TE石油、天然气229 484931086038H13训诂学125 536931086039S2农业工程426 282921097839R9药学317 755921097839TD矿业工程291 3949210978表1(续)

序号代码学科领域文献总数前1‰

阈值阈值权重40R71妇产科学279 510901122240N94系统科学112 856901122241O7晶体学18 707871160942G25图书馆学316 876861174442TV水利工程297 824861174442O48固体物理学31 908861174443O31理论力学11 576841202444D5世界政治58 380801262545TU1建筑基础科学35 158781294945K1世界史42 397781294945Q2细胞生物学77 313781294945K0史学理论24 115781294945O41理论物理学29 847781294945G31科学研究工作28 551781294945D63国家行政管理460 331781294946TN92无线通信204 990761328947O43光学42 899751346747X9安全科学112 008751346748TS轻工业、手工业801 814741364949C95民族学15 659691463850U2铁路运输287 583661530351B83美学18 132651553852K9地理103 968641578152C96人才学42 841641578152I1世界文学43 599641578153TF冶金工业128 740631603254D62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161 964621629055R77眼科学140 425611655756R78口腔科学146 483581741456U6水路运输157 226581741456S9水产、渔业447 472581741457O18几何、拓扑18 453531905758O17数学分析111 150511980459B2中国哲学81 719472148960J0艺术理论27 857452244461B26现代哲学8 423422404861TL原子能技术51 097422404862B9宗教99 412382657962K23封建社会史26 590382657963J9电影、电视艺术187 681362805664O51低温物理学3 840342970665J5工艺美术148 430303366766J4摄影艺术104 974244208367A马克思主义、列宁

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441 379224590968I25报告文学17 473812625069I22诗歌、韵文252 0896168333394个学科阈值分析

31居前1‰高被引论文阈值在各学科内部的分化呈现严重不均衡现象许多学者认为,不同的学科由于引文特征差异过大,基于文献被引次数的各种评价指标体系也就仅适用于同一学科之内[7-8]。H指数的发明者赫希也认为,生物学家的h指数都偏高,表明h指数就像其他指标一样,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很大[9]。数据显示,居前1‰高被引论文的阈值不仅在各个学科门类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就连同一学科领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文学领域,文学理论、文字学分别为117次和104次,而报告文学和诗歌、韵文领域分别仅有8次和6次。在数学领域,运筹学和计算数学的阈值分别为187次和113次,而几何拓扑、数学分析领域仅有53次和51次。在农学领域,农学和林学的阈值分别为171次和142次,而园艺、水产渔业学科领域分别仅有99次和58次。

32在学科相近的领域中,文献总量多的学科分支阈值高于文献总量少的学科分支在物理学内,固体物理学、低温物理学的文献总量分别为31 908条和3 840条,两者的文献比率为1∶012;而两者的阈值分别为86次和34次,比率为1∶04。微生物学、昆虫学的文献总量分别为29 883条和18 933条,两者的文献比率为1∶063;而两者的阈值分别为165次和112次,比率为1∶062。心理学、伦理学和美学的文献总量分别为138 120条、50 808条和18 132条,三者的文献比率为1∶036∶013;而三者的阈值分别为199次、110次和65次,比率为1∶059∶033。文献总量多的学科意味着该学科的科学家总人数多,其阈值也就可能相应被提高。

33在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门类中,同一学科的基础理论领域的阈值高于其他领域在哲学学科内,哲学理论的阈值为94次,而美学、中国哲学和现代哲学的阈值分别为65次、47次和42次。在政治学学科内,政治理论领域的阈值为217次,而世界政治、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领域的阈值分别为80次和62次。在艺术学学科内,艺术理论的阈值为45次,而电影和电视艺术、工艺美术、摄影艺术的阈值分别为36次、30次和24次。基础理论科学是一个学科的框架和支撑点,在高被引文献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4理学和农学阈值最高,文学和史学阈值最低

将94个学科阈值划分为高位区(>151)、较高区(101~150)、中位区(71~100)、较低区(51~70)和低位区(

4总结与展望

文献的被引用次数反映了该文献的影响力和学术贡献。学科之间文献的被引用次数,不仅在各个学科门类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同一学科门类之间这种差异同样存在。而各学科居前1‰高被引论文的阈值权重系数,对于解决学科内外的差异性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基于文献被引用次数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各学科文献在被引用次数、影响因子、H指数等指标的评价上,均可用各学科居前1‰高被引论文的阈值权重系数加以修正。可适用于学科评估、课题评价、人才选拔和学术奖励等方面的绩效评估。比如,一位经济学学者的H指数为10,乘以经济学的权重系数04509,则修正后的H指数为45;而一位情报学学者的H指数为6,乘以情报学的权重系数10306,则修正后的H指数为62。如果单纯比较H指数,则经济学学者绩效在前;如果乘以各自学科的权重系数,那么毫无疑问情报学学者的绩效是靠前的。

随着国内学术界与国际科学文献评价标准的不断接近,各学科居前1‰高被引论文的阈值权重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学科评价工作人员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2014年的学科平均阈值,就比2013年上升了83个百分点,其中近一半的学科阈值系数在位序上发生一些细微变化。

参考文献

[1]丁福虎.科研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0,20(3):45-48.

[2]丁福虎.引文评价及其应用[J].情报科学,2003,21(8):835-837.

[3]薛天祥,杨运鑫,李健宁.以学科评价为基础的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价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1):19-23.

[4]周海花,华薇娜.从世界顶级计量学期刊看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现状及发展――Journal of Informetrics和Scientometrics发文分析[J].现代情报,2014,34(2):115-120.

[5]刘月雷,聂风英.基于ESI数据库的地球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分析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6):81-85.

[6] 姜茸,马自飞,李彤,等.云计算安全风险因素挖掘及应当策略[J].现代情报,2015,35(1):85-90.

[7]丁福虎,张水潮.利用CNKI和H指数评价大学科研绩效[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97-100.

[8]金贞燕,金文姬,赵丹群.世界著名大学及学科h指数与传统文献计量指标的比较[J].图书情报工作,2012,(7):21-29.

[9]Hirsch J 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46):16569-16572.

哲学科技论文范文第7篇

在西方,技术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在中国,到目前为止也只有近40多年。在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也即我国技术哲学的酝酿兴起阶段,经过长期的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之后,对于西方技术哲学乃至西方学术,国内存在大规模引入的现实需要。在这期间,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之后的西方哲学家的论述和著作,相继被翻译引进到国内。在这场传播西方的运动中,西方技术哲学著作的翻译是比较引入注目的。在西方技术哲学刚被传入中国的这一阶段,介绍西方技术哲学的期刊论文数量并不多,中国知网中只有寥寥可数的几篇论文,而且几乎都是翻译性、介绍性的。从的先后顺序来看,1978年,《哲学译丛》吴伟翻译了法国技术哲学家T.赛雷佐埃的《美洲的技术哲学》一文。该文指出,自196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圣巴尔拉民主研究所召开座谈会之后,技术哲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在美洲便开始出现。T.赛雷佐埃通过整理美洲技术哲学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将美洲技术哲学的讨论议题概括为:技术与价值、科学与技术在价值上的中性问题、技术社会以及虚无主义等问题。1982年的《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第一期对西德柏林技术大学的弗里德里希(FriedrichRapp)教授的《分析的技术哲学》(AnalyticalPhilosophyofTechnology)一书进行了介绍。介绍指出,弗里德里希在书中全面论述了刚刚在欧洲兴起的技术哲学的历史及近况,并作出了批判性的评价,引起了德国乃至欧洲大陆众多学者的讨论。弗里德里希认为,技术现象的复杂性要求人们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包括人力和物力的先决条件以及技术推断与技术行动的方法和结构。介绍还指出,弗里德里希的著作将引发技术哲学、科学哲学、普通哲学、科学技术史以及社会学的学生与研究者们的兴趣。同年,刘东珍发表了《技术论的形成——日本技术论研究》的文章,概述了以户坂润为首的日本唯物论研究会提出的技术论。刘东珍指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户坂润、科技史家冈邦雄、技术哲学家三枝博音为首的唯物论研究会,将日本技术论的研究与马克思的技术观相结合,形成了日本的技术论理论。刘东珍的文章,可以说是首次在国内概述了日本技术哲学发展的基本轮廓。陈昌曙教授也于1982年发表了《简论技术哲学的研究》一文,简要介绍了技术哲学在德国、美国、日本和苏联的发展状况,还特别提到了德国技术哲学家凯普(E.Kapp)的《技术哲学纲要》和斯基默的《技术哲学》这两部著作。他指出,西方技术哲学所讨论的问题主要包括:技术的概念、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和技术革命的关系、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以及技术史研究的原则与价值,等等。通过对国外技术哲学发展脉络的梳理,陈昌曙就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进行了全面论述,为国内技术研究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1983年,邹珊刚在《汉江论坛》发表了《技术与技术哲学》一文,提出国外的学者已经将技术哲学研究看成是现代思维的新倾向和哲学的新潮流。他介绍到,亚历山大•S•柯亨斯基的《哲学与技术——现代思维新的倾向》、M•邦格的《技术的哲学输入与哲学输出》、E•卡普的《技术哲学导论》、Z•《技术哲学》等专著都强调了在技术思想中研究技术的哲学的重要性。邹珊刚还指出,随着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兴起,吸取外国技术哲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种吸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而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分支——技术哲学。邹珊刚的文章概括起来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强调国外技术哲学对我国技术哲学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强调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外技术哲学的传播。

二、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西方技术哲学在我国传播的特征

这一时期,西方技术哲学也开始抵达久违的中国文化界,并呈现出这样三个特点:

第一,翻译介绍西方技术哲学的工作开始起步。总的来说,随着我国技术哲学的酝酿兴起,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西方技术哲学的经典文献,不过还尚未开始系统的介绍,还停留着为数不多的简单翻译传播上。从知网的文献记录来看,这一阶段翻译介绍西方技术哲学的研究文献主要是《哲学译丛》、《国外社会科学》、《世界科学》、《哲学研究》、《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等杂志的一些译文、介绍性研究论文。可以说,这些翻译研究成果给国内技术哲学研究开启了一道思想启迪之门。

第二,科学技术哲学成为自然辩证法改革开放的一扇窗。改革开放以来,被久闭的国门再一次被打开,国外的新思想、新知识、新学科蜂拥而至,许多跨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以及边缘学科研究遍地开花。“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科学学、科技政策、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都在国内落地发芽。西方技术哲学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的重要论文、著作的被翻译出版,同时研究介绍西方技术哲学的本土著作也开始出现。到70年代末,科学哲学作为自然辩证法中一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理解和批判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哲学流派,吸引了一批哲学爱好者的研究兴趣,并使之最后成为与国内已有的自然辩证法哲学传统相区别的另一种传统。

第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下的西方技术哲学的传播。自中国共产党取得国家政权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占支配地位,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就成为了中国科学技术研究、科技政策制定等领域的指导性文献。而当改革开放后西方技术哲学思想传入中国,便与国内的自然辩证法传统发生了严重冲突。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不断出现的政治或准政治运动中,经常有研究者指出技术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

哲学科技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破五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1]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背景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意义重大,也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2]。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重要生力军,其教学科研人员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80%以上[3],也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基地[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中强调,“扭转指挥棒,切实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改革,扭转“五唯”特别是唯论文倾向,引导高校社科界潜心做学问”[5]。因此,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探讨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激励引导高校培养优秀哲社人才,潜心学问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形势与挑战

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评价理论与实践也经历了从起步、探索到体系初步建立,各阶段取得较多成果。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特点等原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一段时间以来,在各大排行榜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唯论文”“唯数量”“SCI至上”等现象比较堪忧,论文数量、影响因子、被引次数及人才头衔帽子等成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术研究价值扭曲、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等现象,背离了学术研究的初心[6]。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中面临如下新挑战。

(一)“唯论文”、论文“SSCI至上”的评价导向堪忧

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破除高校科技评价中论文“SCI至上”的不良导向。实际上,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部分机构和高校简单移植自然科学的做法[6],将SSCI(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Arts&Hu-manitiesCitationIndex,艺术与人人文科学索引)等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引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标准中,并占有相当重要的权重,导致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论文评价中也存在“唯论文”、论文“SSCI至上”的现象,其后果更加严重。目前SSCI、A&HCI等收录期刊主要以欧美国家英文期刊为主。以SSCI为例,2019年共收录3245种期刊,从区域看,3025种期刊来自欧洲和北美洲,占比93.22%。从国别看,2378种来自美国和英国,占比73.29%,中国仅10种期刊入选,占比0.31%。这导致在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标准中以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主导。唯SSCI、A&HCI等收录的国际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导致国内部分学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悉国际期刊的选题、视角、研究方向等,片面迎合西方学术范式,而忽略对中国本土问题的研究、人才培养和教学等[7]。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相关的学术期刊受到关注度偏低,从而形成创新研究成果偏少,影响力难以提升的“恶性循环”,学术话语体系受到限制。国内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相比显著滞后。

(二)简单化、过度数量化的评价倾向有待完善

目前国内外部分商业评价机构和评价体系,对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主要以论文总数、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声誉调查以及具有各种头衔帽子的人才数等量化指标为主,忽略对研究成果质量和创新性,以及“立德树人”等难以量化观测点的考查,评价方法简单化、过度数量化,不能真实反映哲社学科的发展规律。受这些排名的影响,部分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课题申请、评优评奖等各类评审中,人才头衔帽子及论文篇数、影响因子、经费总额等数量化指标成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尺度,而对其成果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成效等考察较少。简单化、过度数量化的评价导向及评价分类不明确,忽略了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影响因子,轻社会效应,重学术专著、科研论文,轻调研报告、咨询建议、文艺创作等不良倾向[7]。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关注不够,完全从理论到理论,未将论文和研究书写在中国大地,限制了高校智库作用发挥和服务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更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三)部分商业排名体系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形成一定的不良导向

随着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国际国内各类评价逐渐丰富发展。评价主体逐步从学术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由于不同的评价主体政治信仰、知识背景、利益结构等不同,导致评价目标、评价体系、信息获取、评估处理等不同,部分情况下对同一评价对象的评估结果差距较大。部分商业机构注重自身利益、企业品牌声誉影响,在排名体系中主要采集公共数据,偏重对科研与学术指标的考察,基本未设置立德树人成效方面的指标内容。同时,在评价中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未分类分层、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用同一标准评价不同类型的学科专业,对学科发展规律与人才培养的本质考虑不够,存在急功近利现象,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8]。对高校等办学机构聚焦论文及定量指标产生一定误导,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形成一定的不良导向,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特点决定了评价的复杂性

自然科学对自然规律的描述常常是定量的,具有可验证性,其评价也是量化的。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认知取向、研究成果、引用行为等方面显著不同。在研究对象上,其研究的是人类和个体及其组成的社会、文化产物,是一种主观的“软”事实,具有柔性和不可验证性,各人各派的学说很难取得一致或共识。在研究成果上,其以思想性、意识形态性、价值导向性为主要特征,有较多价值判断,意识形态属性浓厚[9]。在引用行为上,其与自然科学不同,其引文周期一般要比自然科学更长,存在“睡美人”现象[10]。与此同时,在哲学社会科学内,各学科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如人文科学是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11],其侧重于社会中人的个体活动研究。社会科学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社会中人的群体活动或社会活动的研究,较多使用自然科学的实证等研究方法。而艺术类科学除具有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特点外,还具有注重实践、行知模式、创作归宿等特点[12]。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评价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需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设置多类多样的评价标准,难以像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全世界通用、较为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模式。

(二)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方向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建设成就。与此同时,社会快速变革产生的许多新的发展问题和时代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进行解答。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研究还是凭着兴趣爱好进行研究,追求近期研究效率还是长远的研究品质,都对评价的数量与质量等产生影响[13]。在经费投入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待遇不断提高,但与自然科学和国外同类国家相比,哲学社会学科的各类经费投入存在较大的不足与不均衡性,“二八”现象较为明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为了获得必要的经济待遇,指导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不断地申请各类课题项目,从而对研究人员的研究内容、研究导向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学术评价。在文化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势必带来一定的文化冲击,传统文化受到各种思潮的挑战。少部分研究人员受不良思潮影响,缺乏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民请愿,为国立言论”“立德立功立言”等优秀精神。在研究上存在急功近利,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的问题,对学术研究和评价产生诸多影响。

(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仍需继续完善

目前,我国各类评价快速发展,自然科学相关评价已比较成熟。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主要移植于自然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定成果,比如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学科评估,在学科评价层面初步探索形成区别于自然科学的评价体系。但叶继元等认为,我国尚未形成能走向世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14]。在评价指标体系上,部分排名排行榜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多样性、复杂性和中国特色,未分类分层、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和手段上,还比较单一,实施同行评议的学术共同体与第三方评价机构这两个定性与定量评价主体存在割裂,难以融合[8,15];在评价结果上,部分评价存在结果软化,未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水平,在后却对高校和研究者产生错误的评价导向。

三、中国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析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也指出要改进不科学的评价体系,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1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也强调要切实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改革,扭转“五唯”特别是唯论文倾向。本文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在破“五唯”背景下,就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探索,提出“五个更加”的思路。

(一)更加强化政治引领,把牢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导向

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必须深刻把握立德树人内涵,更加强化政治引领,把牢正确的哲学社会学科评价导向。在评价中把牢政治关,引导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发表、传播思想中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7]。比如:对人才培养的评价中,重点考察立德树人,面向“四个服务”培养人才情况;对学科建设的评价中,引导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及话语权建设,相关成果要体现其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贡献,从学科覆盖度、厚重度、引领度等方面进行考察。对论文专著的评价标准,重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理论和方法的原创性、学术影响,以及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构建的贡献。在课程体系中,考察马克思主义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的贯穿引领,考察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有机结合立德树人情况。

(二)更加彰显中国标准,引导形成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本土性特点[18]。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构建中,应更加彰显突出中国标准,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中国大地,面向中国发展,解决中国问题。为扭转“唯论文”、论文SSCI至上等不良导向,在评价标准如科研成果、科研项目、获奖等更加强调中国标准。比如:“三报一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求是》)作为重要的党报党刊,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将在“三报一刊”发表的理论文章作为重要学术成果,与高质量学术期刊论文同等对待;将“马工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具有重大影响力多次再版的教材等特色人文社会学科成果纳入指标体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在智库成果的评价标准上,重点在应对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具有适用性、有效性和影响度。同时规定代表性学术论文成果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鼓励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引导将论文书写在中国大地上。

(三)更加突出特色贡献评价,引导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要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强化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发展的意识,主动与政府、企业对接联系,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中,应更加重视“特色贡献”评价,注重问题导向,解决实践问题。适度淡化各类项目经费、学术论文等数量化指标和人才头衔帽子,强化发挥智库作用。重点考察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研究起点,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1],考察服务打造“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的特色贡献,考察其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情况。比如:法学重点考察其在服务中国特色法学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面的贡献和作用等;艺术学类重点考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四)更加体现学科特点分类评价,引导高校哲学社会学科特色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方法、成果等方面显著不同于自然科学,且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间差异性较大。因此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中,应根据学科特点,针对不同评价对象和研究成果,分类评价,克服“一把尺子”评价的弊端,通过评价鼓励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中应根据学科特点分类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评价体系的学术成果,应扭转“唯论文”的不良导向,既包括“著作”“教材”“图书”“普及读物”“收藏”等,还允许部分学科包含“译著”“编著”“古籍整理”“文学创作作品”等。在评价标准上,人文学科突出专著,注重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专著评价权重应更多;社会学科重点考察研究方法、路径创新性,及原创性研究成果;艺术学科应考虑其实践性、创造性,着重考察在创作展演水平、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成就。

(五)更加强调同行评价,坚持价值性与科学性统一

在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应统筹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扭转过度数量化等不良评价导向,注重对学术成果质量与创新力的评价。评价中将价值性与科学性统一,主要采用同行评议,学术共同体评价更能体现研究价值。为提高科学性,辅以引文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采用“融合评价”等新方法,提高同行评议的正确导向性、科学性和可信度[15,19]。以专家信任度为核心,以提高评价质量为目的,建立健全专家回避制、公示制、申诉制、元评价等制度,以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保证评审专家信任度、权威性和相对公正性[14]。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大数据平台,加强与相关机构合作,基于大数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声誉、知名大家等进行分析,提高评价的公信力与可靠度。

四、结论与探索

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大背景下,破除“五唯”顽疾,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改革,首先应以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评价导向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立德树人,将马克思主义贯穿评价的全过程。其次评价中要更加彰显中国标准,突出中国特色,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扎根中国大地,面向“四个服务”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最后应充分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规律,分类构建评价体系,建立以学术共同体为依托的同行评议制度。同时,借鉴国外评价经验,推动中国气派的国际共识,适当吸收国际共性元素,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国际影响力。以此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推动树立国际评价话语权,引导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哲学科技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科研合作;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网络分析;中国;美国

[中图分类号]G3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2)04-0014-06

一、引言

积极与世界各国合作是我国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指出:“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强统筹规划,创新思路办法,拓展交流途径,健全合作机制,有选择、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因此,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研究是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与美国的合作。自Vannevar Bush起草并发表了具有深远影响且备受推崇的讨论美国战后科学政策的报告《科学,无止境的前沿》(Science,The Endless Frontier)之时起,美国这个国家在世界科学领域就一直占据主导地位。1979年中美签署《中美科技协定》,30多年中,中美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伙伴的合作局面,2011年1月中美续签《中美科技协定》。2009年11月,国家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会谈时,强调人文交流对促进中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明确了建立新的双边机制,以期全方位推动中美两国文化领域的高端合作。可见,中美科技合作中的人文社会科学合作是其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要求,更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合作的重要形式是论文合作,通过相应的计量指标来反映两个国家、地区或者机构、作者的合作关系。如郭永正、梁立明选取SCI-E数据库中的1699篇中印合著论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印科学合作的发展进程,考察了中印科学合作的网络结构和中印科学合作的学科分布。对于中美科技合作的研究典型如金碧辉、Richard P.Suttmeier等利用SCI论文中作者间的国际合作信息,分析了纳米科技、化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44个研究方向中国和美国在1996年至2005年10年间的科学合作发展态势,其研究发现在中美合作中,在美国的中国学者和华人发挥了重要作用。金炬、马峥、梁战平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美科技合著论文的总体规模和比例及其变化、学科分布、机构分布和期刊分布等历史情况和现状进行了统计排名与评价,对国际科技合作绩效评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刘云、刘文、叶选挺选取2004-2008年SCI收录的中美合著论文,揭示中美科技合作机构的分布状况及其特点。Tang L,Shapira P研究了中美在纳米技术领域合作的特点。但是上述研究主要是研究中美自然科学领域的合作,或者研究对象仅限于几个学科,未见对人文社会科学合作进行评价,因此,本文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框架内,着力研究如下问题: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的整体进展、学科领域、影响力及合作的结构特点。

二、研究设计

1 数据来源

本文依据SSCI、A&HCI数据库收录的全部中美合作论文,检索策略为:在地址栏中输入“Peoples R China”and“USA”,在作者地址中同时出现中国和美国,则为中美合作论文,文献类型选取为Article,论文时间段为1898-2011年,2002-2011年。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31日。其中2002-2011年间共计检索到6546条记录。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地区论文,但不包括中国台湾地区论文。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TDA)对下载的数据进行清洗与处理,一是规范国家、机构名称,如Tsinghua Univ与Tsing Hua Univ、Peking Univ与Beijing Univ要统一到规范名称上;二是矩阵构建,利用TDA构建研究机构共现矩阵。

2 研究方法

在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论文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多维尺度分析)进行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学术界,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被广泛运用于科学学、图书情报学及其他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学、生物学、新闻传播、政治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学科领域,主要用来揭示学科结构与发展趋势、知识网络、知识图谱、研究者合作结构。

三、研究结果分析

1 中美SSCI、A&HCI论文合作数量

在全球SSCI、A&HCI论文增长态势下,中美SSCI、A&HCI论文数量及其合作论文数量也在不断随之增长。根据笔者统计,中美人文社科合作论文最早起源于1928年在《MENTAL HYGIENE》的一篇论文,1898-1949年中美人文社科论文数量极少,仅为6篇论文。1950-1978年间,由于历史原因,中美之间合作也极少,合作论文4篇。1979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学术研究也逐步走向世界,中美合著论文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尤其是1998年以后,数量首次超过100篇,2000年超过200篇。

2002-2011年的十年间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著论文数量由2002年的261篇增至2011年1322篇(图1),约增加4倍,说明两国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论文数量占中国SSCI、A&LHCI论文数量的比例始终在23%-25%之间,占美国论文数量的比例由0,58%逐年增加至2011年的2,07%,但是比例偏小。说明中国在美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是还不是重要合作伙伴。

2 中美SSCI、A&HCI合作学科领域

按照ISI学科分类,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的主要学科领域依此为商业与经济、心理学、公共卫生领域(具体见表1),而这些领域是典型的社会科学与理工的交叉领域,或者是美国的强势学科,基本上超出了我们自己定义的人文社会科学。而在一些中国重要的学科领域如语言学、政府与法律、历史与哲学、文学、语言学合作数量偏少。

这一现象还可以从期刊分布得以佐证,论文绝大数分布于经济学、管理学期刊之上,分布最多的期刊依此为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58篇)、Energy Policy(53篇)、China Economic Review(51篇)、Management Science(46篇)、Journal of Econo-metrics(45篇)、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39篇)、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7篇)、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35篇)、PLoS ONE(35篇)、Social Science&Medicine(34篇)。2002-2011年,中国发表了SSCI、A&HCI论文27927篇,美国发表了SSCI、A&HCI论文538870篇,各自优势学科论文及比重依次见表2。

从表2中可见,中美合作的主要学科领域基本是中国的优势学科领域,但是文学、语言学例外,尤其是文学的论文数量突出,根据笔者检索,2002-2011年中国学者在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刊物《外国文学研究》(A&LHCI源刊)上发表了643篇论文。但是通过与美国的优势学科比较,在法律、政治学、社会学领域,我们还比较薄弱,与美国有较大的合作空间。事实上,这些学科正是我国所定义的人文社会科学。

3 中美国际合作的国家/地区、机构比较

国际合作的水平可通过分析文献作者的所属机构来进行评价。2002-2011年间,与美国人文社会科学合作论文数量占中国论文数量的23.64%,其次为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地区,但是合作论文数量远远低于与美国的合作,说明美国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合作伙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台湾地区是中国内地重要的合作伙伴。对于美国而言,加拿大、英国是其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是其第三合作伙伴。由此推测地理、语言因素扮演了重要角色(具体见表3)。

中美合作论文中,美国作为第一作者占到了论文数量的近一半(48.95%)。其次为中国(42.43%),再次为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德国、日本。

在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论文中,中国香港地区的高校,如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在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内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紧随其后(具体见表4)。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是中美合作的主要机构。

从表4中可以看出,参与中美合作的研究机构高度集中,集中在少数高校,如中国的前20个占据了全部的80%多,其中又以香港地区高校最为明显。美国也是少数名校参与了中美人文社会科学的合作。此外,来自高校之外的中国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扮演了重要角色。

4 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的社会网络分析

选取合作论文数量60篇以上的64个研究机构,构建64×64的矩阵,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其合作关系,运用Ucinet 6绘制成图,见图2。

每一个节点的大小代表机构发文量多少,节点越大表示该研究机构越多,连线的粗细表示每一个合作对象之间的合作次数,线条越粗表示中美之间合作的次数越多。由图2可以直观看出,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最为突出,位于网络的中心,对合作网络起着重要的联通和桥梁作用,在中美合作中也是最为活跃,有着广泛的合作关系和合作领域。

将上述矩阵转换为二值矩阵,进行核心一边缘(core-periphery)分析。核心一边缘结构分析根据网络中节点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将网络中的节点分为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处于核心区域的节点在网络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分析结果(初始拟合值为0.370,最终拟合值为0.496)表明,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33所大学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31个研究机构处于相对边缘位置。换言之,这些研究机构在中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合作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5 多维尺度分析

利用SPSS中的相关分析,将上述64×64矩阵转换为泊松相关矩阵,以消除由机构共现次数差异所带来的影响。运用多维尺度分析能够在二维空间中直观反映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研究机构的位置、机构组成以及机构之间的相似程度。图3为多维尺度分析结果(Stress值等于0.30337,RSQ等于0.52828)。

图3中机构之间的距离表征其合作的紧密程度,距离越小,合作越紧密,反之,说明机构之间合作不频繁,机构之间较为独立。整体上看,合作网络呈环形结构,在第一象限内,以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析等为代表;第二象限内以中国科学院、香港浸会大学、马里兰大学为代表,第三象限内以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析为主要代表,这一区域集中了中国大陆主要高校;第四象限以华盛顿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杜克大学等,集中了中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优秀的研究机构。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结论如下:

1 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研究稳步增长

近10年来中国人文社科论文数据快速增长,也是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的快速平稳发展时期,美国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合作对象,与其合作领域遍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此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SSCI、A&HCI论文数量的增长也表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逐步走向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的研究发现,单纯从公开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来看,中国最早2013年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第一大国,而不是原来预测的2020年”,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这种趋势表现得还不是那么“强烈”。

2 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研究的学科与地域结构具有不均衡性

一是合作机构集中在少数著名研究机构上,集中在经济发达区域,如香港、北京、上海。因此,在这种增长趋势下,应进一步扩大中美交流层次及方式,积极挖掘本土优势。二是从学科角度而言,中美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应用领域,如经济、管理、公共卫生,纯粹的人文学科,如哲学、历史则合作偏少。“学科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布局特点,是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人员队伍配备、实验平台搭建的直接反映。”所以要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国际合作,整合学科本土优势,努力让更多的学科走向世界。

3 中美合作模式是“双核心模式”

中美各自的著名研究机构,尤其是高校的研究机构,是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研究的主要参与者,构成中美合作的“双核模式”,这一态势可以用图4表示。各自的著名研究机构是中美人文社科合作研究的重心,在科学研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美国是中国的首要合作对象,而中国并非美国的第一合作伙伴。

五、结语

哲学科技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研合作;差异显著性检验;学术评价;论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25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6―0246―05

一、研究概述

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课题难度不断加大,涉及的学科和领域越来越多,对科研人员之间合作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由从整体分析人文社科合作研究状况,逐渐转向研究某一学科,如管理学、教育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合作研究规律,如晏尔伽等①认为图情档学科中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所刊载论文的作者合作率也较高;岳洪江等②认为篇均作者数和基金论文比是影响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人文社科领域关于科研合作现象的探讨还只是初步的,且分析角度不外乎以下几种:合作率或合作度分析、作者合作年龄分析、合作者地域分析、国内外合作状况对比或趋势分析、合作率与期刊影响因子的关系等。目前,国内研究作者科研合作与论文质量之间关系的成果还很少见。

探讨科研合作与论文质量的关系,对期刊发展与评估、课题立项与研究、学科建设与管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第一,为期刊编辑审稿提供参考依据:若某学科合作论文水平普遍较高,则编辑应关注合作论文。第二,为学术评价中是否要把“篇均作者数”作为评价指标提供数据支撑。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中没有考虑学科特点,把“篇均作者数”作为各学科期刊评价指标,但是通过本文的研究会发现,在某些学科中,合作研究并不能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因此不能通用“篇均作者数”评价此类学科,不同学科评价时需视情况考虑是否采用“篇均作者数”指标。第三,从定量角度描述了学科特点、研究方法和研究规模,为课题立项时是应偏好于合作研究还是重视个人研究在某些学科的重要性提供依据,同时结合篇均作者数还可以准确地评价各学科完成一项科学研究课题所需的平均人数,从而为学科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重点分析科研合作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质量的相关性,从而分析哪些学科需要合作研究才能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预期目标?哪些学科不需要合作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预期指标?本文中的“论文质量”是指论文在“学术创新程度”、“论证完备程度”、“社会价值”、“难易程度”指标上,经过专家评议后的得分。需要说明的是,在研究科研合作问题前需要作一个理想化假设:即合作须是两个及以上的研究人员参与了研究工作,并在时署名。在实践中,存在着挂名合作(如导师、领导、名人挂名)和不挂名合作(参与了研究工作却未署名)两种“署名不实”的现象③,会使实验数据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我们尽量选择大样本论文来降低个别挂名合作和不挂名合作论文的比例,使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数据准备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准备

本文的实验数据采用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学术期刊全文转载的论文,共计14117篇(不含领导讲话、工作指导类以及无作者的论文),覆盖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22个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该数据的优势是:第一,所有论文被反复筛选、评议,基本代表了本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最高水平;第二,每篇论文由专家按照“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④,采用“21分量表”⑤为论文的学术创新程度、论证完备程度、社会价值、难易程度四个指标打分评价。考虑到不同评委打分时因尺度不一造成的主观差异,我们采用程淑提出的归一化算法对评委的评分结果进行修正⑥,即以论文的原始评分除以该评委为所有论文打分的平均值,使所有评分都转换到同一个价值坐标系中,既能体现论文在每位评委心目中的位置,又能在相同的尺度上横向比较论文水平。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对比方法,分析合作研究与论文质量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该问题可转化成检验合作论文和独著论文得分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由于合作论文和独著论文的评分主体、标准、程序完全相同,而作者人数不同,因此可以认为得分一旦存在差异,这个差异是由作者人数造成的。下面我们以学术创新程度指标得分为例,介绍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原理。

设合作论文得分均值为μ1,独著论文得分均值为μ2,若μ1>μ2,并不能说明合作论文均分一定高于独著论文均分,因为可能是由于合作研究所致,也可能是抽样误差或偶然所致。这就需要借助统计学方法检验。合作与独著为二分类别变量,得分为连续变量并符合正态分布,且独著论文和合作论文可看作是独立样本,样本数都大于30,因此用独立大样本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方法。步骤如下⑦:

1.提出假设:H0∶μ1=μ2;H1∶μ1≠μ2。

2.构造统计量Z并计算:

3.确定检验形式为双侧检验。

4.统计决断。

当P值大于0.05,均值差异不显著;当P值小于等于0.05且大于0.01时,均值差异显著;当P值小于等于0.01时均值差异极其显著。

由于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过程计算量较大,需借助SPSS软件实现,本文只给出检验后双侧检验的概率P值和t值。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t值代表独著论文均值减去合作论文均值的差值,因此t值为负数时表示独著论文均分低于合作论文均分,t值为正数时表示独著论文均分高于合作论文均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人文社科论文合作现状分析

表1列举了各学科论文总篇数、作者数分布(用百分比表示)、合作率、篇均作者数,并按合作率降序排列。其中,署名“XX课题组”或“XX研究所/中心/院”等单位名称,或“XX等”,视同为四人及以上合作;篇均作者数是每篇论文平均拥有的作者数。

1.作者数分布状况

(1)人文社科论文以独著形式为主,约有68.7%的论文都是个人研究的成果;在合作论文中,两人合作为主要形式,约占70%以上,而三人及以上的合作成果非常少,且大部分学科没有四人合作。

(2)人文学科的独著、合作论文数量分布与社会科学形成互补;尤其是传统的人文学科几乎都是独著论文,如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外国语言文学,独著比例高达80%甚至90%以上。

(3)人文地理学和心理学比较特殊,两人和三人合作是主要形式,且三人合作论文约占所有论文的一半,两人合作论文约占三分之一。

2.合作率状况

由表1可知,人文社科平均合作率为31.3%(即每3篇论文就有1篇是合作论文),远低于自然科学论文合作率70%⑧。由于各学科的研究手段、方法和规模存在显著差异,致使合作水平参差不齐,从心理学合作率80.7%到外国语言文学合作率7.1%,两者相差10多倍。按合作率高低可将所有学科分成两个阵营:

(1)心理学、人文地理学、农林经济管理、体育学、工商管理、图情档、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教育学11个学科,合作率均高于人文社科平均合作水平,尤其是日益向自然科学靠拢的心理学、人文地理学,合作率远高于其他学科,构成高合作率学科群。

(2)其余学科合作率低于平均合作水平,构成低合作率学科群。

3.篇均作者数状况

由表1可知,人文社科学科篇均作者数与合作率正相关,即篇均作者数高的学科,其合作率也较高。总的来说,人文社科整体篇均作者数水平(1.41)较低,除心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篇均作者数超过2,其他学科篇均作者数均均未超过2;以应用性、实证性研究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篇均作者数高于人文社科平均水平,以规范研究⑨为主的人文学科篇均作者数远低于人文社科平均水平。

表1各学科论文合作现状

(二)合作与独著论文水平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

按合作与独著论文均分大小的关系可以分成三类:合作论文均分大于独著论文,用“合作>独著”表示;合作论文均分小于独著论文,用“合作

1.分指标进行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

(1)学术创新程度得分均值检验

注:“**”表示两组论文均分差异极其显著、“*”表示差异显著;从上到下按合作论文与独著论文水平差异降序排列;下同。

由表2可知,在学术创新程度得分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中,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4个学科的P值都小于0.05,t值为负,说明这些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高于独著论文。而哲学学科的P值小于0.05,t值为正,说明该学科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其余学科的P值都大于0.05,说明合作论文均分与独著论文均分无差异。

(2)论证完备程度得分均值检验

由表3得知,在论证完备程度得分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中,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学5个学科P值都小于0.05,t值为负,说明这些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高于独著论文。而哲学学科的P值小于0.05,t值为正,说明该学科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其余学科的P值都大于0.05,说明这些学科合作论文均分与独著论文均分无差异。

表3论证完备程度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

(3)社会价值得分均值检验

表4社会价值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

由表4得知,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文地理学、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这6个学科P值都小于0.05,t值为负,说明这些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高于独著论文;而外国语言文学、图情档学科的P值小于0.05,t值为正,说明这两个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其余学科的P值都大于0.05,说明这些学科合作论文均分与独著论文均分无差异。

(4)难易程度⑩得分均值检验

表5难易程度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

由表5可知,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的P值都小于0.05,t值为负,说明这些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高于独著论文。而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P值小于0.05,t值为正,说明这些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其余学科的P值都大于0.05,说明这些学科合作论文均分与独著论文均分无差异。

2.合作研究影响学科论文质量的分层

表6合作研究影响学科论文指标的分层

由表6可知,有7个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高于独著论文。这些学科均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具有综合性、交叉学科性质,与其他学科的渗透日益增强。从合作研究影响论文水平的指标数量来看,合作研究对经济学、管理学门类的学科影响显著: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科的所有指标均受到合作的影响,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分别有3个、2个指标受到合作的影响。

有5个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其中,图情档、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属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社会科学,而哲学和外国语言文学属于传统的人文学科。除了哲学学科合作论文有3个指标均分分别低于独著论文,其余4个学科均的合作论文只有1个指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

其余10个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与独著论文均分基本无差异。

(三)结果分析

1.合作研究对各学科论文水平影响不同但方向一致

由表2至表5可知,在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等7个学科中,合作论文的部分或全部指标均分高于独著论文,即合作研究对这些学科产生了正影响;在哲学、外国语言文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情档5个学科中,合作论文的部分指标低于独著论文均分,即合作对这些学科产生了负影响;其余学科的合作论文各项指标均分与独著论文无差异。且由表6知,三个学科群之间没有交集,说明若合作研究对某学科论文的一个指标产生了正(负)影响,对其余指标或者产生正(负)无影响,或者无影响,不会出现对该学科某些指标产生正影响,而其余指标产生负影响的情况,这就是方向一致。

由上文可知,合作研究产生正影响的学科均属于社会科学,而产生负影响的学科中既有社会科学学科,又有人文学科。之所以对某些社会科学论文质量产生了正影响,与该学科研究特点、方法、规模有关。以应用经济学为例,目前经济学研究领域较宽,主要研究问题已从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领域转变成各专业经济部门的发展问题,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一个省、市、地区、甚至整个国家某方面的数据资料,对各部门和专业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要求较高,这就使得经济学者个人很难适应这种研究专业化、动态化要求,需要拥有多领域知识的研究团队协同工作,合理分工,集思广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论文。

部分学科里合作论文的个别指标水而低于独著论文。出现这种反常结果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可能是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比较特殊,不适于进行合作研究,这种情况更易出现在人文学科中,如哲学和外国语言文学,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以阐述研究者个人观点为主,独创性的思想、观点往往首先在一个人的头脑中形成,陈述、阐释这些思想、观点的论文通常只能由这个人独立撰写,这些学科的研究主体个人的独特状况在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再多的其他人相加所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相对封闭,一般不涉及其他学科领域知识。另一方面,出现这种反常结果也不能排除“挂名合作”的可能,王玖总结了近年来不实合著的6种现象:“专家搭桥,”、“一人研究,全家挂名”、“礼尚往来,相互署名”、“受制于领导,领导第一”、“利益驱动,合著署名”、“给予帮助,面面俱到”。出于不同动机的虚假合作论文的出现,与学术上的急功近利有关,因此越是这种情况的合作论文,质量会越低。

2.合作研究对各学科产生的正影响程度较大,负影响程度较小

双侧检验的P值越小,表示合作论文与独著论文均分差异越显著;当P值小于或等于0.01时,合作论文与独著论文均分差异达到极其显著。在合作研究产生正影响的7个学科、19个指标中,有13个指标的P值都小于0.01,其余6个指标的P值也是略大于0.01,说明独著论文与合作论文研究水平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即合作研究对这些学科的正影响程度较大。而在合作研究产生负影响的5个学科、7个指标中,只有3个指标的P值小于0.01,其余指标的P值明显大于0.01,说明合作研究产生负影响的学科中,虽然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均分,但是差异程度要小于正影响导致的差异程度。

3.合作研究对社会科学学科的影响大于人文学科

首先是合作论文均分与独著论文均分有显著差异的社会科学学科数目多于人文学科:合作研究对10个社会科学学科产生了影响,其中对7个学科产生了正影响;合作研究对2个人文学科产生了负影响。其次是影响社会科学学科论文的指标数量多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中有22个论文指标因合作和独著不同而受影响,人文学科中仅有4个论文指标因合作和独著不同而受影响。

4.合作率或篇均作者数较高的学科,合作论文质量较易高于独著论文

结合表1可知,合作论文质量高于独著论文的学科都位于该表的上半部分(图情档除外),即合作率和篇均作者数较高的区域。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合作率或者篇均作者数越高的学科,合作论文质量较易高于独著论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合作论文水平高于独著论文的学科,合作率若能保持在较高水平,合作研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论文质量。对比各学科合作现状以及其对论文水平的影响,会发现社会学、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中,虽然合作论文质量高于独著论文,但合作率与篇均作者数还比较低。

5.合作研究与四个论文水平指标的关系

在合作论文质量高于独著论文的学科中,合作研究易于使论文的社会价值水平提升,其次是论证完备程度,最后是学术创新程度和难易程度,具体表现在分别有6个学科论文的社会价值程度指标、5个学科论文的论证完备程度指标、4个学科论文的学术创新程度指标、4个学科论文的难易程度指标的合作论文均分高于独著论文。从合作与独著论文均分差异显著程度的学科比例看,论证完备程度指标、难易程度指标、社会价值指标、学术创新程度指标分别有80%、75%、60%、50%的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与独著论文均分存在极其显著差异。无论是从受影响的学科数还是合作研究产生的差异显著程度来看,相比其他指标,论文的学术创新程度水平较难提升。

在合作论文质量低于独著论文的学科中,难易程度指标、社会价值指标的负影响较大,分别有3个、2个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而学术创新程度、论证完备程度指标的负影响相对较小,分别有1个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

四、小结

本文尝试采用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方法,讨论合作研究与论文研究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仅有部分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中,合作研究与论文质量呈正相关性;哲学、外国语言文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图情档学科中,合作研究与论文质量呈负相关性;其余学科合作研究与论文质量无关。这与目前学术界所倡导的加强各学科合作研究的主张不相符,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

由于某些学科样本量还比较小,一定程度影响了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的结果,若能增加样本数量,合作与独著论文各项指标的差异可能会更加明显。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分析独著、两人合作、三人合作等合作类型的论文研究水平是否也存在差异。将来的研究中,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跨学科合作与学科内合作、跨单位合作与单位内合作等合作类型对论文研究水平的影响,以期对人文社科研究活动有所启迪。

注释

①晏尔伽、朱庆华:《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作者合作现状――基于小世界理论的分析》,《情报学报》2009年第2期。②岳洪江、刘思峰:《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的灰色关联研究》,《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1期。

③金梅、熊爱民:《从CSSCI合著论文看我省人文社科研究的科研合作》,《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④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实施方案》(试行),2011年3月29日,http://www.省略/rssi2010/index.htm.

⑤卜卫、周海宏:《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57页。

⑥程淑、桂林、冀航:《主观评分的归一化算法及误差分析》,《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0期。

⑦孙立宏:《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法与应用》,《职大学报》2007年第4期。

⑧安秀芬、王景文、冯佳洁:《我国期刊论文作者研究进展》,《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年第4期。

⑨规范研究也就是演绎推理,即根据假设按事物内在联系运用逻辑推理得到结论。

⑩在确定研究问题时论文就具有了与该问题所处的时空背景相关的基础难度,如研究问题的理论难点多少、资料搜集处理的难度等;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对于同一个问题研究者可以避重就轻,也可以小题大做,从而采取不同的研究思路、角度、方法,这些会导致同一问题的研究难度各不相同。

苏新宁、邹志仁、杨克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688页。

王续琨:《学术论文虚假合著现象论析》,《情报科学》2010年第8期。

朱少强:《论科学建制背景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上一篇:体育哲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科技哲学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