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与投资范文

时间:2023-04-25 11:05:28

证券与投资

证券与投资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证券与投资》课程;对接职业岗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128-03

高职院校应该在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把握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并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与职业相关市场对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的同时,依据职业资格标准,由学校与企业进行充分合作,开发并确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从任务、流程、对象、方法等方面所需要的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后,通过课程和教材进行重建系统的设计,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重点培养。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对《证券与投资》课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出创新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校企共建、对接职业岗位”。

一、职业培养目标――对接职业岗位

《证券与投资》课程的对接职业岗位,是以证券公司基层营业部相关岗位为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确定证券投资的系统化课程,特别强调在课程设置时以证券公司的主营业务岗位对职业需要能力为特点,通过相关的证券专业知识来完成职业岗位任务所必需的技能,从而为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了有力保障。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学生的角度,学生对涉及到证券公司的各项业务――证券投资与销售,证券经纪与营销、咨询等要熟悉其具体的内容和政策、条例的规定,加强学生证券法律、法规意识;在未来从业过程中,学生要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要触犯国家相关的法律政策。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证券公司业务部门相关岗位的工作步骤与流程达到熟悉的程度,突出业务的工作重点。完成证券公司上岗所需要的一系列条件,在处理相应的证券业务中,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第二,从学生素质方面的培养来看,要求学生在工作态度方面勤奋、真诚、专业、认真,同时要保证个人声誉良好,有利于提升专业职位的个人形象。未来工作中可以为新老客户客户提供良好服务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对市场能够积极进行拓展,吸引更多客户进行开户并投资。

二、教材的选择――对接职业岗位

《证券与投资》课程教材的选择以“应用型、职业化”为特色,体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教材应该力求体现教学内容与职业工作岗位和过程的关联性,始终使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在金融行业中处于哪类岗位,能够完成哪类工作任务。应用型、职业化特色必须融入基础知识和实践项目等各个部分,并使之有机结合。与行业联系紧密,体现行业新的政策和规定,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笔者选择了参编的高职高专金融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项目《证券投资实务》。该教材根据高职特有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进行编写,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强调突出证券公司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的技能和业务素质。以此为基础,按照相应的课程标准来决定教材要需要展示的各项知识。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对证券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都可以很好地掌握。

三、师资队伍――对接职业岗位

1.专职教师对接职业岗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对《证券与投资》课程专任教师资格提出各项要求:首先是专业资格。学院要求《证券与投资》课程的老师必须具备金等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对证券相关知识有系统化、全面化的研究,同时,必须具有高等学校教师的资格证书。其次是技术职称资格。《证券与投资》课程的老师在校内要求具备从事教学任务的中级职称之外,在校外要具有证券理论实践结合的能力,拥有胜任证券公司工作岗位的能力。在证券行业具备实践经历的同时,取得和能力相应的证书:证券、期货、基金管理等资格职业资格证书。尤其是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是首选。再次是工作态度。《证券与投资》课程要求我们的任课教师对职业严谨认真,做到奉献、敬业,对学生关心与爱护。最后是社会实践经历。《证券与投资》课程要求任课老师每个学期都要到证券公司的相关岗位实践锻炼20天时间左右,每学年达到50天左右。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海通证券淮安分公司的实践,作为以证券理论教学为主的专业教师,对证券市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中国的证券市场在逐渐地发展与壮大,同时,也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证券公司具体的投资顾问岗位实践中,笔者深感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风险与收益并存。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求投资者注意谨慎原则,风险自负原理。通过实践,实现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转化。理论知识的巩固与经验的积累,为今后课堂上的正常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实践中,有感于证券公司传统业务向创新业务发展的迅速,新型的理财、资产证券化等正逐渐走入证券公司的视野,在原有传统承销、经纪业务的基础上,新的创新给证券公司带来全新的体验,对客户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证券公司自身的业绩也在不断提升中。

2.兼职教师队伍的建立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他们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熟悉实际的证券公司现场工作,掌握着专业过硬的技术,优质的实践教学教师是学生证券从业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证。《证券与投资》课程兼职教师资格要求:兼职教师必须了解党和国家有关证券从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身体健康,能在正常工作的同时,承担证券投资与实务教学任务。(1)要求证券兼职教师有较高的证券业务技能的同时兼具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2)除了要求证券兼职教师具有证券行业从业经验、良好的声誉外,还要求一定要达到中、高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证券专业知识与实战经验的结合,更利于给学生进行专业的讲解。(3)证券兼职教师要求品德优秀,善于通过口头表达让学生理解证券市场的实战,思维活跃,和学生可以很好沟通。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专门从海通证券淮安分公司聘请了两位兼职证券老师到学院给学生上课,他们充分具备上述兼职教师的要求,受到学生的喜爱。

四、校内外实训――对接职业岗位

《证券与投资》课程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校内外实训条件。通过校内仿真实训,训练学生的基本职业意识和能力,学生只要按质保量地在校内完成了分岗位、分阶段的模拟实训学习活动,就初步具备了证券营业部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同时,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为实现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首先在校内专门建立了证券投资实训室,配备了现代化的电脑、投影,先进的证券分析系统:智盛模拟交易教学系统软件,进行证券投资的模拟仿真。进行证券投资实战的预演。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是以海通证券淮安分公司进行的合作。每学期,按照授课计划,教师会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到证券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证券公司的实际工作岗位、工作流程,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学生反映良好。同时,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对金融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的要求就是要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并且,学院与海通证券淮安分公司达成协议:金融专业毕业生毕业获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的话,可以顺利到证券公司工作。三个月实习期满留任的同学,可以报销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费用。学生们很受鼓舞,考证的决心和信心十足。

五、教学模式――对接职业岗位

在教学过程中,《证券与投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切入点,科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采用讲授、演示、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大盘、板块与个股跟踪分析、模拟证券交易、课堂讨论、现场观摩等教学方法,适当加大“案例教学”、“技能实训”等实训教学力度,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笔者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证券与投资》课程建立由教室到实训室、由虚拟到真实、由课内到课外、由学校到企业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正常教学的同时,适时安排学生到证券公司实际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最终使得学生具备适合证券公司工作岗位的能力。针对高职院校教学要求的内容,学院专门购买了智盛股票交易模拟教学系统。该系统不但是一套业务模拟系统,更是一套面向教学的专业教学软件。通过实训室配置的仿真工具软件与教学内容中的情境配合,学生利用智盛模拟交易教学系统软件上机操作,模拟证券交易的业务流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对接职业岗位上意义重大。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证券与投资》课程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证券模拟操作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对证券投资感兴趣的同学在增加,举手的同学多了;课后,师生通过用网络学习平台或者QQ交流当天股市的行情和未来行情的预测。每天课间股市开盘时间,学生们会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登陆智盛模拟交易教学系统或者手机系统观看行情。证券实验室里经常是座无虚席,有时是几人共用一台电脑。笔者从所教的几个班来看,累计成交量最多的达100多万,是起始资金2万元的50倍。盈亏情况对学生而言,是谈论的最主要话题。

2.培养学生投资能力。经过一个阶段的模拟操作,不仅使学生比较真实地体会到了投资的乐趣与风险,体会到了投资的大悲大喜,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综合运用证券投资知识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得书本理论与实践很好衔接。而且,通过实践也使学生对自己的投资能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3.模拟炒股。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增强课堂教学的参与性,笔者将模拟炒股比赛贯穿于课程教学。从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让学生对3周后的模拟炒股有个清醒的认识。经过三周的证券基础知识的讲解,学生对证券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具体的证券交易程序讲完,开始进行未来日子将近3个月的模拟炒股比赛。每个学生都要求参加,按照老师分配的20万模拟资金,建立自己的模拟炒股账户。通过手机、电脑终端下载相应的行情,进行相应的上海和深圳交易所证券的买卖。每天行情进行记录,画出K线,连成K线图。学期结束前夕,结束模拟炒股,教师查看学生最终炒股的总收益情况,确定炒股英雄榜,排出名次。

模拟炒股比赛,是《证券与投资》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形式也很好完成了《证券与投资》课程改革与职业岗位对接,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上课热情。

参考文献:

[1]李晓莉.对《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的文献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2]姚萱,王香花.多媒体教学应用与《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我院对接职业岗位的项目驱动型课程――《证券与投资》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证券与投资范文第2篇

关键词:澳大利亚;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消费纠纷;金融消费者教育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5)06-0045-04

澳大利亚是最早依据“双峰理论”进行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国家,特别重视金融消费者保护。本文详细介绍了澳大利亚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金融消费纠纷受理处理方式以及金融消费者教育情况,指出其相关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与执法依据

受1995年迈克尔・泰勒(Michael Taylor)“双峰理论”(Twin Peaks)的影响,澳大利亚2001年颁布了《证券与投资者委员会法》(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s Commission Act),将1991年设立的澳大利亚证监会(Australian Securities Commission,ASC)更名为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s Commission,ASIC),负责金融服务和市场微观审慎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此外,另设审慎监管局(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 APRA)负责金融体系稳定与安全,促进金融体系竞争。

ASIC监管对象十分广泛,覆盖全部银行业机构、保险业机构、证券金融衍生品机构、养老金机构、外汇机构、破产清算机构、支付清算机构、金融报告与审计机构以及金融产品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据统计,2013―2014年,有168家许可存款机构、5837家持牌放贷机构、29798家信贷机构(Authorised Credit Representatives)、97家一般保险公司、28家寿险机构、12个友好放贷协会、636个非现金支付便利提供者、12家信托机构、3391家个人咨询机构、1454家一般咨询机构、25家投资银行、250家对冲基金、61家零售场外衍生品提供者、7家信贷评级机构、29家批发电子衍生交易商、1万亿澳元规模以上基金、165家养老基金信托机构、485家责任实体、3673家登记投资集合计划、614家外国金融服务提供者、718家保管服务提供者接受ASIC监管。

ASIC的主要执法依据有:2011年《商业名称登记法》、2009年《国家消费信贷法》、2008年《第一家庭存款账户法》、2003年《审慎监管及产品标准法》、2001年《证券与投资委员会法》、2001年《公司法》、1997年《退休金账户法》、1995年《人寿保险法》、1993年《养老金监管法》、1984年《保险合同法》、1993年《养老金法(投诉解决)》、1959年《银行业法》等。

2009年颁布的《国家消费信贷法》(National Consumer Credit Protection Act)是ASIC的主要执法依据之一。该法改变了1992年以来各州和领地立法分散化的特点,统一了消费信贷立法。对信贷许可、负责任的借贷行为、信贷登记制度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ASIC负责调查金融服务和产品方面的不当行为,负责消费信贷领域犯罪行为、民事处罚、行政处罚的法律执行。

向审计人员要求提供信息或账簿\&2001年证券与投资委员会法\&2001年公司法\&1914年刑法\&搜查住宅、交通工具、人身令\&其他\&1997年电讯法\&要求服务商履行相关义务,如帮助执行刑法或金钱处罚相关法律\&1992年商业相互协助法\&针对形成相关文件资料、证据提出有关协助请求\&]

普通消费者保护由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ustralian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Commission, ACCC)负责。该机构执法依据是2011年1月1日颁布的《消费者法》(Australian Consumer Law),该法于2012年12月3日生效。此次修改新纳入了消费信贷活动。

(一)ASIC的基本职责

1. 维持金融体系运转,为提升金融体系以及金融业形象提供服务。

2. 增强金融体系中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加强信息披露。

3. 依照法律有效履职,设立最低程序要求。

4. 有效、迅速地接受、处理、储存所获信息。

5. 在可行前提下,使公众获得金融机构、其他机构相关信息。

6. 采取一切可能的、必要的措施和手段,贯彻执行法律。

ASIC认为,提高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的信任和信心,建立公正、有序和透明的市场,保障有效的和可获得的登记是当前最重要的三项任务。其履职面临五项挑战:一是在以市场为基础的体系与保护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之间取得平衡;二是数字金融对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瓦解;三是养老金发展以及金融体系的结构性转变;四是金融创新驱动带来的产品、市场和科技复杂度;五是全球一体化以及金融体系的融合和竞争。

(二)ASIC的内部机构设置

ASIC现任主席是格雷格・迈德克莱夫特(Greg Medcraft),2011年5月由财政部任命,任期5年。目前ASIC大约有员工1844人,各部门设置情况见图1。

ASIC设有外部咨询专家团(External Advisory Panel),成员不代表其所在机构,自由发表意见,协助ASIC充分了解金融体系、市场发展和系统风险。

ASIC外部事务理事会(External Boards)主要有澳大利亚犯罪委员会、金融稳定委员会、金融监管者理事会、英联邦操作法律执行机构、国际证监会组织、澳大利亚政府金融扫盲理事会。其中,金融扫盲理事会(Financial Literacy Board)负责提高金融教育水平,13个理事包括ASIC主席、副主席以及金融机构代表,现任理事会主席是来自IPAC证券的克利瑟罗(Paul Clitheroe)。

操作部(Operations)、战略集团(Strategy Group)、人力与发展(People and Developmetn)、总法律顾问(Chief Office)、机构事务(Corporate Affairs)、区域委员会(Regional Committee)和审计与合规(Audit Assurance and Compliance)7个部门由主席负责。其中,区域委员会由8个委员组成,分别负责首都、新南部威尔士、昆士兰、南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西澳大利亚等7个地区。

ASIC具体业务分为三条工作主线,分别为市场(Market)、投资者与金融消费者(Investor and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登记(Registry),市场线由阿穆尔和普里斯(Cathie Armour和John Price)两名专员负责,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保护由凯尔(Peter Kell)副主席和坦泽(Greg Tanzer)专员负责,坦泽专员同时负责登记条线。

二、金融消费纠纷受理处理机制

近年来,澳大利亚致力于建立独立的第三方金融消费纠纷处理机制。在授权许可机构时,ASIC要求金融服务提供者必须加入其批准建立的外部纠纷解决机构(External Dispute Resolution,EDR)。2008年7月1日,金融行业投诉服务机构、银行与金融服务申诉专员、保险申诉专员服务机构合并为金融申诉专员服务机构(Financial Ombudsman Service,FOS)。2009年1月,保险经纪纠纷处理有限公司、信用社纠纷解决服务机构争议也加入了FOS。除FOS外,澳大利亚还有一家外部纠纷解决机构――信贷申诉专员服务有限公司(Credit Ombudsman Service Ltd., COSL),COSL与FOS在解决信贷行业金融消费争议方面形成一定竞争。

FOS是一站式解决所有金融消费纠纷的专门机构,公正性、独立性和权威性较高。目前首席申诉专员是特里格勒斯(Shane Tregillis),共有315个雇员。截至2014年6月30日,FOS共有会员15234家,包括4842家持牌机构(licensee)和10392个许可信贷。FOS是非营利性机构,向消费者提供免费、公正和可获得的争议解决服务,其经费来源于会员缴纳的基本会费、使用费和案件费用。基本会费取决于会员业务规模,标准为275―11000澳元。使用费基于计费日前一年内该会员纠纷数量和复杂程度计算,旨在要求会员提高内部解决效率,减少使用FOS的数量。案件费产生于争议解决的各个流程。

FOS董事会成员包括主席、消费者代表和金融行业代表。下设四个部门,分别是案件决定部、一般解决部、特殊解决部和战备与业务部。

金融机构均建立内部纠纷解决机制(Internal Dispute Resolution,IDR),与客户的相关纠纷,由金融机构先行处理。金融机构应当在接到投诉后的21日内解决,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45日。如果45日内仍然无法解决,那么金融机构必须向消费者解释延长理由,并每月向消费者汇报投诉处理的最新情况。消费者对金融机构处理不服时,可向FOS投诉。

图2:金融申诉专员服务机构(FOS)纠纷解决流程

目前,FOS解决纠纷程序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登记。确认纠纷已由金融机构内部处理过,FOS才会登记投诉。第二步是受理。FOS核查该纠纷是否属于其管辖范围。确属管辖范围之内时,金融消费者需要提交书面申请书。FOS接到申请书后,将要求金融机构针对争议问题做出书面报告。金融机构可在21日内和金融消费者直接联系并解决纠纷,仍无法解决时,由FOS进行调解。第三步是案件处理。FOS主要采用协商和调解方式以达成和解。第四步公布结果。如果争议双方均接受主持调解人员所做出的建议,则建议具有约束力。当事人任何一方反对该建议,需提交申诉专员或专家团做出最终决定。如果金融消费者在30日内接受该决定,则决定对金融机构产生约束力。如果消费者不接受该决定,仍可向法院。

FOS正在改革现有纠纷解决流程,考虑建立快速通道机制。第一阶段开始于2014年6月2日,主要针对银行业简单、金额小(低于10000澳元)的征信记录和收费等方面。第二阶段则扩展至财产和责任保险。截至2014年末,共有644件纠纷进入快速通道,几乎全部在60天内结案。自2015年7月1日起,FOS将进一步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2013―2014年,FOS收到31680件投诉申诉,受理23454件。其中,信贷纠纷共12605件,占全部纠纷的50%;普通保险方面的纠纷,共6704件;破产和投资相关争议分别为4705件和1174件。

三、金融消费者教育

澳大利亚大约有2000万名金融消费者。ASIC负责制定金融扫盲战略,向政府金融扫盲理事会报告工作,向金融消费者、零售(retail)投资者提供指导性意见、工具和教育。ASIC加入了经合组织/国际金融教育网络(INFE)并提交了金融扫盲战略。2013―2014年,ASIC开始修订其所提出的金融扫盲战略,20家以上利益相关机构参与起草制定框架活动,计划于2017年前形成新的战略。

金融教育主要通过“理财”MoneySmart网站进行。网站提供贷款计算器、金融信息以及相关教程,可链接18000家以上网站。2013―2014年,大约有470万人浏览了MoneySmart网站。据调查,26%的澳大利亚成年人知道该网站,86%的用户浏览该网站后有所行动。MoneySmart网站向智能手机用户提供APP下载服务,“查询我的开销”TrackMySPEND在过去一年中被下载112000次。

ASIC将“理财教育计划”MoneySmart Teaching Program并入国民教育。2013―2014年,1400所学校加入理财教育计划,超过10000名教师受到培训,共发放40000份资料。

澳大利亚重视青年金融教育,开展了“理财新手” MoneySmart Rookie活动。据统计,大约90000人在MoneySmart网站浏览青年教育相关资料,15000名施教者获取了相关资料。为提高教育效果,针对如何使用网站资料,对1265名青年、社区工作者、咨询专家和教师等施教者开展专门培训。

针对弱势群体――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原住岛民,ASIC专门制定“本土金融消费者普及计划”,过去一年中举办了40多个研讨会和培训。

四、相关启示

澳大利亚采用“外双峰”式监管,在国际上代表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的最新发展趋势。其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的相关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一)依法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的设立有立法作为依据,机构职责由法律予以明确。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法律体系比较完备,制定了专门的《国家消费信贷法》,存款、贷款、银行卡、保险、证券期货和信用报告等领域也有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明确规定。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十分宽泛

ASIC职责范围非常广泛,除负责整个金融业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外,将征信机构、破产清算机构、金融咨询服务机构、信贷机构、债务催收机构和发薪日放贷机构均纳入监管范围。ASIC还积极关注数字金融领域的金融消费保护问题。

(三)强调信息收集与披露

针对金融消费领域信息高度不对称的特点,ASIC六项职责中三项与信息有关:一是增强金融体系中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加强信息披露:二是有效、迅速地接受、处理和储存所获信息;三是在可行的前提下使公众获得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的相关信息。同时,消费信贷相关立法中要求金融机构以普通消费者能够理解的语言详尽、清晰和全面披露金融产品的风险,对消费者的权利义务产生重大影响和决定消费者选择的核心内容必须真实告知。

(四)由第三方机构负责处理金融消费纠纷

处理金融消费者争议方面,澳大利亚强调“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处理程序。各金融机构内部均设有申诉专员,全国层面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FOS和COSL负责处理金融消费纠纷。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发生纠纷后,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自行协商、向第三方机构申请处理和提讼等多元化方式解决。

(五)将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教育作为重要手段

澳大利亚将金融消费者教育纳入国家战略。为有效开展金融教育工作,不仅在相关法规中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职责,而且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广泛的金融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增强了金融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有效改善了金融消费者信息弱势的状况。

参考文献:

[1]Philip Field.Financial Disputes Resolution Regime in Australia,2015.

[2]邢会强.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督察机制及其对消费者的保护[J].金融论坛,2009,(7).

[3]于永宁.澳大利亚金融监管法律述评及其借鉴[J].法制与社会,2010,(2).

证券与投资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在简要回顾和展望澳大利亚金融市场改革进程、总结澳大利亚货币政策框架与金融体系双峰监管制度的基础上,阐述了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澳大利亚货币政策框架和金融监管体系对其金融行业脱离危机困局、转型经营状态、培养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金融市场;澳大利亚;货币政策;金融监管

一、澳大利亚经济现状在世界发达经济体中,澳大利亚是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1998年至2008年期间,澳大利亚GDP平均每年增长3.5%,为世界第六(见图1)。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其年增长率在2011年恢复至2.4%,于2012年加速到3.6%,与长期趋势接近,2013年澳大利亚经济增长3%。澳大利亚经济因受能源行业资本支出攀升所拖累,主要燃料和矿物出口有所减缓,2012年出口总额2390亿美元,增速降低5.6%。同时,进口总额达到2340亿美元,同比增长6.1%,特别是制成品和加工食品增长显著,2012年澳大利亚贸易盈余进一步收窄至50亿美元。2012年第四季度,其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2%,与未来中期通胀目标相符。2013年第一季度,澳大利亚就业人数降至1160万,失业率为5.5%。2013年2月,澳大利亚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1%。2013年4月,西太平洋银行-墨尔本学会消费者情绪指数为104.9,同比上涨11%。二、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RBA)是依据《储备银行法》(Reserve Bank Act)成立的中央银行,向澳大利亚议会负责,下设储备银行理事会(Reserve Bank Board)和支付系统理事会(Payments System Board),分别承担货币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定性和支付体系安全性及高效性的责任。联邦储备银行一般职能包括:国家货币的发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外汇管理、结算清算管理、政府国库等。由于澳大利亚的联邦行政区域制度,联邦储备银行作为联邦政府的中央银行,各州政府的公债发行、还本付息、收支业务、福利金支付等业务。此外,联邦储备银行还为澳大利亚政府及政府机构和一些外国央行提供银行服务。 (一)货币政策概况澳大利亚的货币政策由储备银行理事会制定,理事会成员包括三名执行成员和六名联邦储备银行的非执行成员。1959年颁布的《储备银行法》赋予了联邦储备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自;在联邦储备银行与财政部长对于政策意见相悖时,最终决策由澳大利亚总督决定。该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致力于货币稳定、充分就业、经济繁荣和澳大利亚人民平等优越的社会福利。联邦储备银行2006年报告强调了通过设置现金利率来达到符合于1993年设定的中期通货膨胀2%-3%的目标,努力保持一个强有力的金融体系和高效的支付体系。联邦储备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手段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贴现政策、信用和公开市场操作。自1990年起,联邦储备银行在历次货币政策调节时,皆公开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的操作目标值,使政策传导更加迅速,操作更为通透。澳大利亚历史上的利率提高主要发生在1981/1982年、1985年和1988/1989年,旨在抑制当时的通货膨胀,并在减少需求和收缩通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年小幅的利率提高也同样放缓了需求的增长。相反,20世纪90年代利率降低之后,经济得到了增长的喘息之机(见图2)。在周期性发展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澳大利亚的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二)货币政策前瞻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尚未消退,在后危机时代中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各显神通。其中,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的货币政策按兵不动,稳定现金利率。首先,美联储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态度晦明朝夕,而中国也未表明大量释放流动性的意图。因此,全球收紧的流动性及热钱的流出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无法躲闪的问题。在此潜在风险的威胁下,澳大利亚储备银行静观资金面的紧张情况,并未做出实际行动来兑现宽松的态度。其次,2013年澳大利亚的宏观经济数据并未显现大幅的萎缩现象。虽然就业参与率有所下滑,但失业率基本稳定,适中的经济走势并未足以构成货币政策转向调整的驱动力。此外,澳大利亚元目前的下降趋势为储备银行稳定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游刃有余的空间。2013年澳大利亚元兑美元大幅贬值,汇率维持在0.9000水平波动,对货币政策有所裨益,与宽松政策渐行渐远。(三)澳大利亚总理撤换对货币政策的影响2013年6月26日,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工党领导人选举中,以57-45票击败了现任总理吉拉德,再次出任澳大利亚总理。由于澳大利亚经济受到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因此在总理撤换的这段时间中储备银行趋于选择更加审慎的货币政策。一方面,陆克文自身具备独特的优势。目前,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大学主修中国历史和汉语的陆克文拥有驻中国外交官的背景,因此陆克文独特的优势为澳大利亚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陆克文担任前总理时,出台的较美欧等国更为平和的货币政策带领澳大利亚脱身于全球金融海啸,这为他再次出任总理之后延续其货币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基础。另一方面,陆克文与澳大利亚前总理吉拉德在政务上,尤其是对经济事务的观点上较为相似。因此,此次总理的撤换不会对国家的货币政策造成重大影响。另外由于联邦大选结果尚未可知,可能令其储备银行政策有所停滞,除非触碰危机预警系统,否则维持通货膨胀目标制和稳定的政策手段在国家领导人换届之时仍是首选。三、澳大利亚金融监管体系澳大利亚拥有两个政府部门对其金融体系进行执法监管和日常管理,其中包括:澳大利亚证券及投资委员会和澳大利亚审慎监管署。从整体协调监管金融市场的角度出发,这两个机构与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和澳大利亚财政部组成了金融监管理事会,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以保障法治轨道上的金融稳定以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一)证券与投资委员会根据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法案》,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于2001年成立,依法独立对公司行为、投资行为、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监管,以保护澳大利亚金融市场的诚信和公平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见图3)。其监管范围囊括银行、证券、保险、外汇零售等金融行业。在日常工作方面,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负责公司和托管投资计划的注册,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进行审查登记、发放金融服务和信贷牌照、检查合法经营、注册金融行业从业者和审计师资格、跟踪金融机构公开信息披露,以及实时监管金融市场持牌运营商和清算及结算持牌服务商的交易,对任何在澳大利亚金融市场上发生的涉嫌违法的交易行使行政执法权。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于2002年成为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执行委员会决策层成员之一。Donovan和Gorajek(2011)指出完善的监督体制和高效的执行力使得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被世界公认为最严格、最健全、最具消费者保护力的监管机构之一。(二)澳大利亚审慎监管署1998年7月,《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法》、《银行法》、《保险法》、《养老金行业管理法》、《金融管理和责任法》等法案明确了澳大利亚审慎监管署可以对其监管的金融机构及所有分支机构制定相应的审慎规则,监管范围扩张至金融服务公司、银行控股的基金公司等吸储机构。将审慎监管范围整齐划一,有力地统一了监管思路、监管标准和监管资源,这也是澳大利亚立法当局针对金融创新和金融混业形态所调整的监管态度。澳大利亚审慎监管署的监管框架基于四方面内容:一是金融机构的财务健康水平,特别是银行业的风险资本情况和保险业的负债估值水平;二是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状况,要求独立董事超过非独立董事人数;三是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比如风险管理定性定量测评指标;四是金融机构外部控制,包括外部审计师和精算师对保险行业出具独立意见。四、澳大利亚金融市场(一)金融机构澳大利亚金融市场的最主要参与者是授权接受存款机构,其中包括银行、信用合作社和房屋信贷互助会等,其资产约占整个金融体系的60%(表1);其次是以养老金基金、人寿保险公司以及一般保险公司为代表的组别约占全国金融资产的25%;其余部分为其它金融机构,如注册金融公司、证券化工具及管理型基金。在银行方面,澳大利亚四大银行均拥有AA信用级别,且全部被列入世界最安全银行前二十位,其利润情况较好(见图4)。根据2011年澳大利亚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养老金方面,在养老金强制储蓄规则的推引下,澳大利亚养老金总资产达到1.34万亿澳元。在投资基金方面,该国拥有价值1.8万亿澳元的综合资产管理池,其投资基金资产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二)市场活动澳大利亚的金融市场以股票和债券在内的资本市场为主,货币市场其次,衍生品市场为辅;同时还存在特殊金融产品交易的新型市场,例如电力衍生品市场。从市场类别角度看,2012年澳大利亚场外交易市场规模达到76.6万亿澳大利亚元,交易所交易市场为48.45万亿澳大利亚元,总体金融市场成交额下滑1.6%,能源衍生品交易下降超过20%。其中,场外市场除近40万亿的外汇交易外,以隔夜指数掉期、回购协议、远期利率协议及掉期交易为主,政府债券年成交额仅为1.76万亿澳大利亚元,同比增长18.6%;交易所市场成交股份1.19万亿澳大利亚元、期权0.8万亿澳大利亚元,ASX24指数期货46.1万亿澳大利亚元的成交额占交易所市场全年交易额的95.13%。从资产类别角度看,2012年债务市场成交79.6万亿澳大利亚元,为货币市场的近两倍。在衍生产品利用方面,债务市场的衍生品市场/有形市场成交额比例为4.9,相较货币市场的2.8和股市的2.9,具有逐年增长趋势。五、对我国的启示(一)加强金融改革的国际互动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任何举措都需要各国间的协调。世界范围内,尤其是G20国家,都应充分汲取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并在G20框架下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在这方面,澳大利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努力中,针对市场卖空行为,与美国SEC组成研究小组,借鉴美国对卖空问题的规定,于2008年底修改了《公司法》。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以更开放的态度来审视金融新环境下的法律形式和监管规则,加强金融改革的国际互动,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金融治理结构,防范未来可能爆发的金融危机。(二)实现金融监管的标本兼治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金融和经济相得益彰。各国须要认识到当今的金融体系监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国内经济发展多极化趋势,助长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澳大利亚的金融体系监管理念,特别是双峰监管理论密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既迎合了本国金融市场的挑战,更着眼于加强金融监管、统一监管标准,并结合市场现状循序渐进采取措施对金融监管进行改革重构的深层次问题,做到标本兼治。201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可以进一步研究探索符合我国金融体系特点的监管模式,反映出本地因素的特定影响,加快深化现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提高金融行业运行的协调性和稳健性。(三)完善金融监管的顶层设计本轮金融危机中,全球一些重要金融机构受到重创,市场信心受到巨大打击,美国金融业元气大伤,实体经济也受到明显波及。因此,无论是从全球整体利益出发,还是从各自利益出发,各国均极力维护现有金融体系。澳大利亚的金融体系监管由国会领导,成立监管机构联合小组,注重研究完善金融监管模式,统一审慎监管框架。我国目前已经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可以从政策、制度、法律等各个层面出发,考虑推进统一的设计思想,进一步细化监管责任与标准,从而增进各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参考文献[1]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1, Statistics Report 5655.0, December.[2]Australian Government, 2011,‘Financial Claims Scheme: Consultation Paper, May.[3]Corporations Amendment Act (Short Selling), 2008[4]Donovan B and A Gorajek, 2011,‘Development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System’, RBA Bulletin, June, pp 29-40.[5]黄丹荔.澳大利亚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8):138-139。The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n Financial Market Reform and EnlightenmentWANG Xiao ZHAO Dawei(Financi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Beijing 100800)Abstract:Based on a brief review and outlook for Australian financial market reform process and the summary of Australian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and bimodal supervision syste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the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t role of Australian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and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which promote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o break away from the crisis dilemma, restructure operation status and cultivate market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Keywords: financial market; Australia; monetary policy; financial regulation责任编辑、校对:张宏亮

证券与投资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监管体制;澳大利亚;金融

一、澳大利亚的金融监管体制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澳大利亚成为了少数迅速从危机中复苏的国家之一,其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是使其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世界各大经济组织对金融监管体制构建的重视在不断加深,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1.澳大利亚的金融监管框架。澳大利亚的金融监管框架由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三大机构组成。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的监管对象包括银行、房屋协会、信用社、保险公司、友好协会和养老金基金,其责任是依法建立审慎标准,并实施、监督其执行,保证监管对象符合本国金融体制的要求;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将以打击垄断,促进竞争为目标,承担着维护澳大利亚金融自由竞争、发展和保护金融市场参与者权益的责任。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负责各商业银行存贷款的发放,维护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预防并消除潜在风险,在其不可避免时作为最后贷款人保证本国经济平稳运行。

2.三大监管机构的合作关系。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相互独立却相辅相成,合作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三大监管机构组成“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交流金融信息,建立谅解备忘录,形成了有效的金融监管合作关系。三大机构组织多样化的交流论坛,时刻关注世界金融动态的发展变化,包括金融创新、全球化、金融综合等给金融监管带来的影响,并提出风险的防范措施、危机的抵抗方法,同时注重节约监管成本,促进本国金融管理体制的发展。

二、我国金融监管的现时情况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的主体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一行三会”互不干扰、各司其职,促进我国金融监管活动的有效运行。

1.完善金融监管制度的原因。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不断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在逐渐提高,金融创新日益增加,金融产品、金融工具表现出多样、复杂的发展趋势,并且互相高度相关。一方面,这些金融创新提高了交易效率、节约了交易成本并促进了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新型金融工具的出现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

2.金融综合经营环境的要求。我国近期金融创新活跃,经济转型速度加快,引发了包括工业产能过剩、政府负债过多、银行表外业务的扩张等金融监管问题。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使“一行三会”间的合作迅速增多,出现了大量影子银行活动;同时,非金融行业与金融行业的壁垒在被不断打破,分业经营的愿望已经难以实现。在这样复杂的经济情况下,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任务就愈发紧迫。

3.统一宏微观审慎管理的要求。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是促进金融稳定的基本方法。单纯依靠宏观或微观监管容易出现监管缺失、监管重复,难以发现金融风险。但是,如果将宏观和微观审慎管理完全融合,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决策失误等问题。二者真正的关系应该是:宏观审慎监管将微观审慎监管部门提供的信息作为基础,判断潜在经济风险,并提出防范风险的决策。因此,宏观和微观审慎管理的统一关系需要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作为保障。

4.应对金融风险和危机的要求。在本轮经济危机发生前,我国各大经济主体均形成了各自的监管对策,但抵御危机的效果却并不显著,而澳大利亚却因其相对完善的金融监管机制,迅速从金融危机中恢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表现不尽人意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我国没有指定危机发生时的领导者,导致各金融部门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约束;另一方面,随着中央银行监管职能的放松,其逐渐丧失了在金融监管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发挥其作为最后贷款人来抵御风险和危机的作用。

三、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

1.健全宏微观审慎管理机制。吸取澳大利亚的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健全宏微观审慎管理机制,有效抵御潜在系统风险。这就要求我国结合货币的信贷、流动性管理和宏微观审慎管理,加强准备金调整机制的建设,形成有效的金融风险评估、检测、控制系统;科学准确地预测风险、评价风险,并及时提出相应的风险处理方法和决策;同时应层次清晰、有针对性地抵御系统性金融风险,健全宏观微观审慎管理机制。

2.完善金融监管合作框架。以澳大利亚金融监管体制为借鉴,也为了适应金融发展趋势,我国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三会”及外汇局参与的金融监管合作会议制度。这一举动显示了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具体化、体制化、规范化发展。接下来,我国需要充分发挥该会议制度的作用,提高金融监管的体制化、规范化水平,完善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适当增加跨行业金融合作限制,建立公平有效的信息机制。

3.健全金融监管相关法律。法律是维护金融活动稳定运行的保障,因此,我国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金融相关法律来维护金融监管的有效运行,但因各地情况的特殊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差异性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应致力于协调“一行三会”、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法律制定,力争各地方法律法规趋于一致,整体目标相同。这就需要各法律制定主体间加强沟通和协调,以促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路阳.分享澳大利亚金融监管成功经验.国际金融,2010(7).

[2]朱小川.在金融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澳大利亚金融审慎监管启示.西南金融,2010(5).

证券与投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操纵、市场滥用、FSA

市场操纵问题一直是我国证券立法者和执法者所关注的问题,我国现行《证券法》对市场操纵问题的规定过于粗糙,操作层面也缺乏可行的认定标准,是制约市场操纵执法和监察实践的主要掣肘。在这方面,英国完善的金融立法和较为丰富的执法实践能够为我国市场操纵立法和执法的完善提供有益的经验。

一、英国关于市场操纵认定的法律规定

英国是普通法系国家,长期以来没有对市场操纵问题的成文法律规定,市场操纵问题有赖于法官对个案的自由裁量和审慎判断。为了辅助法官判断证券市场不当行为的构成,英国近年来颁布了一些法律和守则,其中与市场操纵问题有关的法律规范主要是2000年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以及1998年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颁布的《市场滥用:市场行为守则》(以下简称守则)。

在英国,市场操纵行为被归入市场滥用行为之列,所谓市场滥用(market abuse),根据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第118条的规定,是指由一人单独或多人串通或合谋进行的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具体应符合以下条件:

1、发生于特定市场中的适格投资交易行为;

2、行为是基于不为市场所公知的信息而作出,该信息的知悉与否足以影响正常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3、该行为可能使正常投资者产生关于投资品种供给状况、价格或价值的错误或误导;

4、正常投资者认为或可能认为该行为是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5、该行为可能对市场上正常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

其中第2、3、4项条件只要符合一项即可。“正常投资者”是指在特定市场上有规律地参与相关投资交易的理性正常投资者。

英国关于市场操纵认定及其类型的规定,较为集中地体现在1998年守则中,守则适用于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伦敦证券和衍生证券交易所、伦敦股票交易所等交易场所。守则第二部分对市场操纵行为(market manipulation)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将市场操纵行为大别为三类:拟制交易、价格操纵和不恰当传播信息。

(一)拟制交易(artificial transaction)

守则认为,投资者的交易决策容易受到公开的交易数据的影响,当投资者确信交易是因为某一原因或以某一方式进行时,他可能会因此而参与交易,但实际上交易的数据可能被市场操纵行为所扭曲,从而对投资者造成误导。

多大程度上投资者可能被误导,守则提供了影响投资者判断的一些具体因素:

(1) 投资者的经验与知识;

(2) 市场结构;

(3) 市场的法制和监管要求的宽严;

(4) 对市场操纵行为负有责任的主体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

由于难以判定一个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误导投资者还是真实的投资行为,因此守则只能提供一些拟制的方法来参酌认定是否构成市场操纵行为。

其中典型的拟制交易是没有实质利益变化的交易(transactions involving no change of interest),在这种交易中,对手方之间的交易行为并未导致任一方利益的实际变化,但交易本身却容易使市场上的投资者产生误解,认为可能会有更大的交易行为发生。这种方式是交易双方通过事先约定在某一价格上同时从事大量的卖出和买入行为,从而制造交易量虚增的效果来误导投资者。

这种交易类似于我国市场上的对敲(matched orders)。从英国的实践来看,对这种行为的规制多停留在法律文义层面,在实践操作层面困难重重。因为一些交易起初似乎并未发生实质利益的变化,但随着交易的连续进行,的确在一些情形下某一方的利益发生了变化,一方可能获益,一方可能亏损。如果严格依照“没有实质利益变化”的标准,FSA是很难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的。对于这种情形,是否认定其构成了市场操纵,FSA尚没有相关的执法实践。

(二)价格操纵(price manipulation)

广义的价格操纵包括挤榨(squeeze)和狭义的价格操纵。

1、挤榨

挤榨一般是利用当事人对交易所所统计交易量的依赖而进行的,即在某种证券短缺时,故意控制其需求,并利用市场的拥挤制造虚假价格。该手法经常出现在利用其他手法操纵证券价格的过程之中,配合其他操纵手法而使用。

在挤榨操纵中,操纵者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是已经控制了一定数量的投资品种,并对市场上相关投资品种的供应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仅有控制本身还不足以构成挤榨,挤榨的构成还必须具备操纵者滥用其控制权力的条件,即操纵者通过成为市场上某一投资品种的主要供应方,来独断地决定该品种的价格以牟得暴利。

挤榨的危害并非来自挤榨者突出的市场优势,也不在于挤榨者拥有的控制能力,也不仅仅因为价格朝有利于挤榨者的方向波动。因为资本市场上正常的投资者总是希望价格朝自己理想的方向波动,并且努力减少这一波动过程中自身的风险头寸。FSA认为,这种市场操作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市场本身是鼓励这种利益驱动的操作的。

挤榨的真正危害来源于挤榨者利用其控制力和市场交易优势对市场某类投资品种独断的定价权。在一个典型的挤榨市场中,整个市场找不到有力的反抗者,他们没有足够的筹码或者工具来抵御挤榨者的独断专行,因此挤榨者在胜负游戏中总是能赢得胜利。FSA认为,这样的市场操纵造成了市场的人为分割和低效率运行,因此挤榨行为必须纳入禁止之列。

在判断是否构成挤榨的问题上,英国监管机构主要考虑如下一些要素:

(1)可识别性。市场上其它参与者能否明确识别该行为是人为控制下进行的交易活动。

(2)交易方式。由于担心清算交割的问题,一般投资者不可能超出自己的资金或投资范围肆无忌惮地进行交易,而挤榨者则表现得较为反常。

(3)借贷活动。由于交易方式的问题,挤榨者可能大量从事融资融券活动,以满足其建立市场垄断地位所需要的资金或券种优势,因此观察融资融券活动的频率和数量有助于判断挤榨是否存在。

(4)清算交割风险。如果清算价格或者清算成本过高,挤榨者往往选择拖延清算交割,挤榨者由于掌握大量筹码,有时它宁愿承担违约交收的滞纳金也不愿意履行清算交割的义务。而这是正常的投资者所力图避免的。

此外,挤榨的判定还要考虑相关市场的关联程度,例如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相关度,现金合同和远期合同的相关度等等。

2、狭义价格操纵

狭义的价格操纵行为在市场上是很普遍的,为了避免投资损失,许多投资者都会采取各种措施力图使价格维系在一定水平上。例如,如果一投资者与合约对方约定当FTSE-100指数跌破6000点时,他必须支付给对方一千万英镑,他可能就会动用大量资金购买FTSE-100成分股,以使FTSE-100维持在6000点之上。

FSA认为,如果市场上每位具有经济实力的投资者均采取这种操作模式,那么市场上的价格都会成为“拟制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上真实的供求关系,从而使市场定价机制失去意义,可是完全禁止价格操纵行为也是不可能的,因此FSA在《守则》草案中采取了折衷的做法。《守则》只是禁止投资者将证券价格维系在专断(arbitrary)和不正常(abnormal)的水平上。专断是指其它投资者基本没有博弈定价的权力,不正常则是偏离市场理性投资者接纳的价格水平,具体判定均没有法定标准,而是交由法官进行个案处理。

(三)不恰当传播信息

不恰当传播信息是指不法行为人通过散播不准确的或误导性信息,来干扰市场价格的走势,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守则将“不恰当传播信息”列入市场操纵行为规制的动因并不在于规范信息披露和传播途径,而是惩戒利用“不恰当传播信息”的手段进行市场操纵的行为。单纯的虚假信息披露,属于“虚假陈述”(misstatement)管制的范畴,为了将“不恰当传播信息”与纯粹的虚假陈述相区别,FSA除了客观方面要求具有以操纵为目的不正当传播信息的行为外,还特别强调构成不恰当传播信息的主观要件。

主观要件的核心是确定将不恰当传播信息行为与市场上证券交易行为相联结的纽带。如果无法证明信息披露主体虚假信息披露的目的是为了影响证券交易,那么FSA只能以“虚假陈述”来处罚信息披露主体,而不能追究其市场操纵的法律责任。FSA在执法实践中发现以现有的技术和监管能力,要举证证明信息披露主体具有市场操纵的主观故意是很困难的,因此其采用的是一种推定性标准-“重大利益”(material interest)标准。该标准要求对相关投资品种具有重大利益的市场主体在和传播信息时,必须对信息的真实性尽到“合理注意”(reasonable care)义务,如果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了虚假信息,并且与投资品种具有重大利益(如本身持有该投资品种或与投资品种持有人之间有利害关系等),即可推断信息披露主体在信息时具有操纵市场的主观故意。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将正常披露信息的记者或市场评论家排除在市场操纵的主体范围外。虽然他们的声明或观点对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有影响,但只要他们和相关投资品种之间没有重大的利益关系,就不属于守则的规范范围。

二、英国对市场操纵的监管体制

在1998年6月1日之前,英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监管体制,监管权能涉及到英格兰银行、财政部、证券与投资管理局、贸易工业部等政府部门。在金融证券法领域主要有9家具体监管机构,分别是英格兰银行的审慎监管司(SSBE)、证券与投资管理局(SIB)、私人投资监管局(PIA)、投资监管局(IMRO)、证券与期货管理局(SFA)、房屋协会委员会(BSC)、财政部保险业董事会(IDT)、互助会委员会(FSC)和友好协会注册局(RFS)。这些监管机构分别行使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房屋协会等机构的监管职能。英国的贸易工业部则从公司法层面对违反公司法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这些机构对金融业进行指导和约束所依据的法规主要有:(1)《1979年信用协会法》;(2)《1982年保险公司法》;(3)《1986年金融服务法》;(4)《1986年建筑协会法》;(5)《1987年银行法》;(6)《1992年友好协会法》。

具体到市场操纵行为而言,在1998年之前,英国证券市场上市场操纵行为的行政执法主体主要是证券与投资管理局和贸易工业部。根据1986年《金融服务法》的规定,证券与投资管理局有权对证券业务和大部分的投资活动行使监管权,是证券市场的日常监管机构,但实践中证券与投资管理局将大多数监管权授予私人投资监管局(PIA)、投资监管局(IMRO)、证券与期货管理局(SFA)等自律机构行使。贸易工业部虽然也有权参与对证券市场违法行为的监察与管理,但其介入的角度不同,它主要是从违反《公司法》的角度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等证券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1998年之后,英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98年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成立,将上述除英格兰银行外的8个监管机构合为一体,全面整合了原先各机构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权限。英格兰作为纯粹的中央银行,不再承担对金融业的日常监管职责。至此,FSA成为英国金融行业唯一的监管机构,其内部职能部门设置分为金融监管专门机构和授权执行机构两大块,前者包括银行与建筑协会部、投资业务部、综合部、市场与外汇交易部、退休基金检审部、保险与友好协会部,后者有授权部、执行部、消费者关系协调部、行业教育部、金融罪行调查部、特别法庭秘书处。

2000年颁布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则进一步强化了FSA作为“超级金融监管机构”的权能。根据《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的规定,FSA的职能主要包括:(1)保持公众对英国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的信心;(2)向公众宣传,使公众能够了解金融系统及与特殊金融产品相连的利益和风险;(3)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保护;(4)为发现和阻止金融犯罪提供帮助。FSA作为英国唯一独立行使金融监管权的执法机构,拥有制定金融监管法规、颁布与实施金融行业准则、给予被监管者以指引和建议以及制定金融监管的一般政策和准则的职能。但值得注意的是FSA并不是政府行政机构,不隶属任何行政机关,而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监管组织,其经费收入直接来源于它所监管的金融机构。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英国金融监管采用的是“自我管理”的方式,通过“道义劝说”对证券业的业务活动和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1986年《金融服务法》颁布之后,英国逐渐运用法制手段对证券违法行为进行较为严厉的监管和处罚,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的颁布明确了FSA作为法定专门机构对市场滥用案件的执法和惩处权,而且对调查、审裁和复议程序作了缜密的规定,使英国对市场操纵行为的监管逐渐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英国对市场操纵案件的调查权力和审裁程序

(一)FSA的信息收集和调查权限

1、FSA收集信息的权力

根据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第165条的规定,FSA有权以书面形式要求被监管对象提供特定信息或特定信息的叙述,或者制作特定文件或文件的特定阐述。信息或文件必须在特定的地点,并且在特定的合理期限届满前提供或制作。FSA可以要求被监管对象以合理的任何形式提供其所要求的信息,并要求其所提供的信息经过某种程序的核实或鉴证,比如经交易所核实的交易记录、经清算所核实的交割记录等等。法律授予FSA的调查权是独立自主的权力,不受来自其它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预,FSA调查权的独立性对查清市场操纵案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专业人士的报告

由于市场操纵涉及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监管机构有权要求相对人按监管通知规定的格式要求提交报告。制作报告的人必须经监管机构提名或许可,并具备制作报表的相应专业水准,被监管对象必须给予制作报表的专业人士以合理必要的协助。如果相对人拒不提供由专业人士出具的报告,FSA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令”(injunction)要求相对人实际履行该义务。

3、调查程序的进行

FSA的调查程序有一般调查与特别调查之分,对市场操纵案件的调查适用特别程序,即由国务大臣或FSA任命一至两名适格人员代其进行独立调查。调查员有权要求被调查人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回答调查员提出的问题,或者提供调查员为调查目的要求的任何信息。FSA可以通过向调查员指令,来控制调查的范围、期间、具体运作和报告程序。

被调查人的范围一般是确定的,但如果监管机构或调查员依法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文件,而该文件属于第三人所有,则监管机构或调查员的权力可延伸至第三人。监管机构或调查员有权要求当事人就所提供的文件提交复件或摘要,或者要求当事人或第三人提供关于该文件的解释性说明。

4、调查程序的终止和中止

为了维护调查的统一性,避免其它机构进行的调查干扰FSA调查程序的进行,FSA在必要适当的时候,可以终止、中止或限制交易所或清算公司依其规则进行的调查。这种指令必须以书面命令的形式发出,并可以在FSA职权范围内以强制令的方式实施。

5、不履行配合调查义务的法律责任

如果被调查人未履行信息提供要求,则调查员有权以书面形式向法庭证实上述违法事实,法庭如认为违法者的行为没有正当理由,则推断其为藐视行为(in contempt)。如果存在下列行为之一,则行为人可能面临有罪指控,除非其证明并非有意隐瞒调查事实:

(1)伪造、隐藏、损坏或采取其它方式处置可能与调查有关的资料的行为;

(2)其指使或允许的伪造、隐藏、损坏或采取其它方式处置可能与调查有关的资料的行为;

(3)明知在重大事项上存在虚假或误导的文件而提供,或是过失提供在重大事项存在虚假或误导信息文件的行为。

上述行为人可能依违法程度或性质的不同,承担两类不同的法律责任:情节较轻的,经简易审判,处不超过六个月的监禁,单处或并处不超过法定最高限额的罚金;情节严重的,经过陪审团审判,处不超过两年的监禁,单处或并处罚金。此外,在法庭已签署令状的情况下,任何人如有意阻碍执行令状的行为,将经简易程序被处以不超过三个月的监禁,单处或并处标准幅度五倍以下的罚金。

(二)民事制裁和警示通知

当违反法定义务的市场操纵行为发生时,FSA有权对责任人施予如下民事制裁:

1、责令其返还违法所得利益或所试图避免的损失;

2、恢复原状或赔偿可识别受害者因不当行为遭受的损失;

3、施予罚款以震慑此类违法行为;

4、补偿FSA用以调查案件所花费的费用。

在发出制裁决定通知之前,FSA必须先向相对人发出“警示通知”(warning notice),载明拟施加制裁的性质和数量。警示通知类似于中国行政法中的“警告”处罚,但与“警告”有着明显的区别:(1)英国市场操纵审裁程序中的“警示通知”是一项强行性措施,根据《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第126条的规定,只要监管机构打算对相对人采取制裁措施,就必须警示通知;而中国行政程序中的“警告”是制裁方式的一种,其实施与否完全取决于监管机构根据案情作出的自由裁量。(2)英国的“警示通知”只是一项中间措施,其之后往往伴随着正式的决定通知(decision notice),警示通知的目的不仅仅是警告,更重要的是公示监管机构拟对相对人采取的制裁及其程度;中国的“警告”是针对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的最终制裁措施,鉴于行政法“一事不两罚”的原则,对同一主体施予警告似乎不宜因同一事由再施予其它行政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FSA的民事制裁权不是自足的权利,其具体执行效力有赖于法院的裁决。监管机构可向法院提交申请要求法院赋予其决定强制执行力,法院如果认为申请适当,可以责令相对人向监管机构履行上述制裁。

<>

(三)市场操纵案件的强制令

英国针对市场操纵的违法行为有三类强制令:

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第381条规定,经监管机构或国务大臣的申请,法院可以对相关人员的下列行为强制令:(1)当事人涉嫌从事市场滥用行为;(2)当事人正在从事或已完成市场滥用行为,并可能继续或重复其违法行为。

2、责令采取补救行为。当当事人违反法律从事市场滥用行为,并存在可以补偿其违法造成损害的措施时,经监管机构或国务大臣申请,法院可以颁发命令要求当事人采取弥补其违法损失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试图减轻受害者损害的措施。

3、限制处分资产的命令。为了防止涉案人员转移资产,逃避法定义务,经监管机构或国务大臣申请,法院可以颁布命令限制涉嫌从事市场滥用行为的当事人处置其资产。

(四)市场操纵案件的恢复原状令

申请恢复原状令的案件,在英格兰由高等法院管辖,在苏格兰由最高民事法院(the court of session)管辖。对于经过特许从事金融证券等受管制活动的被授权人(authorized person),FSA有权直接施予恢复原状命令,而毋需通过法院。

1、申请市场操纵恢复原状令的条件

如果符合以下条件,经监管机构或国务大臣申请,法院可以对市场操纵者颁布恢复原状令:(1)行为人确定已参与市场滥用行为,或者行为人通过作为或不作为要求或鼓励他人参与市场滥用行为;(2)不法行为人因此获利或其它主体因此受到损害。

2、抗辩

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以下两点,则法院不得签发恢复原状令:(1)行为人有充分理由证明其行为不构成市场滥用,也未要求或鼓励他人参与市场滥用行为;(2)行为人已采取了合理的预防措施(reasonable precautions)和尽到审慎注意义务(due diligence)。这两条也可以理解为行为人针对市场操纵指控所作的抗辩。

3、补偿数额的确定标准

在市场操纵案件中,法院可以要求不法行为人支付一定的补偿数额,数额根据以下标准确定:

(1)当存在不法行为人因违法行为而获利的情形时,数额以所获利益为限;

(2)当存在其余人因为违法行为遭受不利影响的情形时,数额以所受损失或负面影响为限;

(3)当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情形时,以违法行为人所获利益和受害者所受损失之和为限。

4、法院的调查权

法庭出于下列目的,可以要求相关人员提供账户或其它信息资料:

(1)为了计算违法行为人是否获得利益以及所获利益的数额;

(2)为了计算其余人员是否遭受损失以及遭受损失的程度;

(3)决定责任人员支付的补偿数额。

5、警示通知和决定通知。

FSA在恢复原状令之前,必须给予被授权人警示通知,警示通知必须说明拟要求其给予或分配的补偿金数额。

FSA在作出恢复原状决定的通知之前,必须向相对人发出决定通知,载明如下事项:(1)相对人的补偿数额;(2)补偿金支付或分配的对象;(3)支付或分配的具体安排。

当事人对FSA的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将案件提交金融与市场法庭复审。

应注意的是,英国法律中所称的“恢复原状”(restitution)与我国《民法通则》中所规定的“恢复原状”有着显著区别。首先,英国的恢复原状是一种以民事赔偿为目的的司法命令,其申请的主体是FSA或国务大臣,而我国的恢复原状是当事人自行向法院申请救济的民事救济方式;其次,英国的恢复原状侧重于对受害者的金钱补偿,使其经济上回复到受损害前的状态,而我国的恢复原状则一般指受损坏的财产修复,金钱补偿则以赔偿金的形式实现;再次,从管辖法院来说,英国的“恢复原状令”只能由高等法院发出,而我国的恢复原状是民事救济方式的一种,任何法院均可依当事人申请和职权作出。

(五)对市场操纵案件的司法复审

为确保FSA能够正确地行使《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所赋予的权力,全面履行其负有的监管职责,并监督制约FSA在金融监管中可能发生的、渎职行为,英国成立了专门的复审法庭“金融服务和市场法庭”(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 Tribunal,以下简称金融法庭),并于2001年12月1日与FSA同时开始运作。

1、时效

当事人对FSA的监管行为不服的,可以在决定通知或监管通知作出之日起28日内将案件提交金融法庭,这一时效经财政大臣特别顺延,可以适当延长。

2、法庭的人员构成

上议院议长必须任命一名首席法官负责法庭的运作,此外设有一定人数的陪审团名单。陪审团成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根据1990年《法律服务与法院法》(the courts and legal services act)具备七年的执业经验;(2)在苏格兰,必须具备七年以上的初级辩护律师资格;(3)在北爱尔兰,必须成为北爱尔兰律师公会成员七年以上或者成为北爱尔兰最高法院出庭律师七年以上。

3、审查内容

在审理过程中,金融法庭不仅审查监管行为的合法性,也审查监管行为的合理性,即FSA的监管行为是否存在主观武断、任意多变、滥用自由裁量权等问题。

法庭还可以审查与案件标的有关的一切证据材料,无论其是否在监管机构的掌握中。如果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绝遵守法庭的传唤或是拒绝提供证据,则其可能面临着不超过法定限额的罚款;如果当事人篡改、隐匿、销毁或者拒不提供法庭依程序要求其提供的证据材料,则其可能不仅面临着不超过法定限额的罚款,而且可能被单处或并处不超过两年的监禁。

4、审裁处理

在作出审裁决定时,法庭应将其对案件的指示随案移交给监管机构。根据监管机构采取监管措施的不同,法庭可作如下处理:(1)诉讼针对监管机构的处罚决定,法庭如果认为监管机构不具备《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所规定的权限,可以要求监管机构不采取处罚决定中的措施;(2)诉讼针对监管机构的监管通知,法庭如果认为需要出具处罚通知时,可以建议监管机构不采取监管通知中的措施,而直接出具处罚通知。

法庭在作出裁决的同时,可以对监管机构的监管规范及其程序作出评价。在复审期间(包括上诉审),监管机构不得执行决定通知中所列明的监管措施。

在英格兰,金融法庭作出的裁决与州法院作出的裁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苏格兰,该裁决与最高民事法院的裁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监管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法庭的裁决或是法庭的任何指令。

5、上诉审

《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第137条规定,如果当事方对金融法庭裁决中适用法律方面的内容有异议,经批准可向英格兰上诉法院或苏格兰的最高民事法庭提出上诉。这里的“批准”指来自金融法庭本身、上诉法院或苏格兰最高民事法庭的批准。如果上诉法院认为金融法庭裁决适用法律有误,则其有权将案件发回复议庭重新听证和审理或径行审理裁决案件。上诉法院和最高民事法庭关于适用法律方面的裁决是终局性裁决,除非得到上诉法院或上议院的特别许可,不得上诉。

这一规定实际上意味着上诉审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法律审,关于事实问题的审查,金融法庭是最终的裁判者,当事人仅能就适用法律问题获得再次寻求司法救济的机会,而不能就同一事实问题再行上诉。

参考文献:

1、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 Act,2000.

2、Market Abuse:Consultation on a Draft Code of Market Conduct,June 1998.

3、Alistair Alcock , Market Abuse, Comp. Law. 2002, 23(5)。

4、郭丽红:《论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的法律控制》,《现代法学》2000年第8期。

5、张晨颖:《股市中操纵市场行为及其防范的法律对策》,《法学》2000年第5期。

证券与投资范文第6篇

1. 颁布新的金融监管法律

过去较长时期内,英国实施的是以金融机构自律监管为主,辅以“道义劝告”的监管方式。例如:英格兰银行往往以行长的名义向当事的金融机构发一封正式的信函,要求其规范业务活动。虽然信函本身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2000年6月,英国女王签署了一部英国历史上议院对提案修改达2000余次、创下修改最多记录的立法,也是英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关于金融服务的法律――《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这部法取代了此前制订的一系列用于监管金融业的法律、法规。例如:

《1979年信用协会法》(the Credit Unions Act 1979)

《1982年保险公司法》(the Insurance Companies Act 1982)

《1986年金融服务法》(the Financial Services Act 1986)

《1986年建筑协会法》(the Building Societies Act 1986 )

《1987年银行法》(the Banking Act 1987)

《1992年友好协会法》(the Friendly Societies Act 1992)

……

这部法也成为英国金融业的一部“基本法”。该法明确了新成立的金融监管机构和被监管者的权力和义务,统一了监管标准。

2. 整合金融监管组织

根据《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的规定,英国成立了世界上最强有力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监管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简称金管局,FSA)。

1998年6月1日之前:英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共有9家金融监管机构:

英格兰银行的审慎监管司(SSBE)

证券与投资管理局(SIB)

私人投资监管局(PIA)

投资监管局(IMRO)

证券与期货管理局(SFA)

房屋协会委员会(BSC)

财政部保险业董事会(IDT)

互助会委员会(FSC)

友好协会注册局(RFS)

这些监管机构分别行使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房屋协会等机构的监管职能。到了1990年代中期以后,分业监管的有效性开始降低,弊端也暴露无遗。

首先,成本增加,效率降低; 其次,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容易产生争议; 再次,被监管者有可能钻多个监管者之间信息较少沟通的漏洞,通过在不同业务类别间转移资金来转移风险,或以人为抬高或降低盈利等方法,以达到逃税、内部交易甚至洗黑钱等目的。这使英国朝野上下对改革金融监管模式逐渐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

如今,FSA是英国整个金融行业唯一的监管局,其内部职能部门设置分为:

金融监管机构: 包括银行与建筑协会部、投资业务部、综合部、市场与外汇交易部、退休基金检审部、保险与友好协会部;

授权与执行机构:包括授权部、执行部、消费者关系协调部、行业教育部、金融罪行调查部、特别法庭秘书处。

FSA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有: 保持公众对英国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的信心;向公众宣传,使公众能够了解金融系统及与特殊金融产品相连的利益和风险;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保护;为发现和阻止金融犯罪提供帮助。

根据有关法律,FSA拥有监管金融业的全部法律权限,但不是政府机构,而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监管组织,它的经费直接来源于它所监管的金融机构。

虽然FSA要对拥有100多万员工的英国金融业进行全面监管,但其机构并不庞大,现有雇员仅2100人,现任主席为戴维斯(Howard Davies)。

3. 制订新的金融监管规则

根据英国《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的授权,FSA已经制订并公布了一整套宏观的、适用于整个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的“监管11条”。其具体内容有:

(1) 被监管者一定要诚实地开展业务

(2) 被监管者一定要勤奋和细心地以应有的技能开展业务;

(3) 被监管者在适当的风险管理机制下,一定要负责和有效地采取适当的谨慎态度组织和管理其业务;

(4) 被监管者一定要保持适当的金融资源和财力以应付可能的危机;

(5) 被监管者一定要遵守相应的市场行为准则标准;

(6) 被监管者必须公平对待其客户,并对客户的利益给予应有的考虑和重视;

(7) 被监管者必须对其客户的信息需求给予应有的重视,提供给客户的信息应该明了、公平、不能有误导;

(8) 当被监管者的利益与客户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或不同客户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被监管者必须公平处理发生的冲突;

(9)被监管者对给予客户的建议和非正式的决定负有责任;

(10)当被监管者对其客户的资产负有责任时,必须做出适当的安排,以保护客户的资产;

(11)被监管者必须以公开及合作的态度接受FSA的监管,被监管者一定要将必须及时通报的情况报告给FSA。

4. 确立新的金融监管哲学

监管哲学即监管理念,是金融监管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如监管尺度的“严”与“宽”、“松”与“紧”等。

改革后的英国FSA的基本原则是围绕风险管理,对不同的金融机构采用“量体裁衣”式的金融监管。例如:

对银行业: 采用以风险控制为基础的监管原则,并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则要求制定英国银行业的实施法规。此外,FSA给予从事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的银行以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监管条例。

对证券业:吸收欧共体改革证券业监管的成果,将其有关内容纳入监管英国证券业的法律框架。FSA还打破伦敦证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垄断证券市场信息的格局,推进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

概括起来,新时期内FSA的监管理念是:

运用谨慎的规则来监管,而不是以“控制”为基础去实现监管;

大量运用在“外部”保持一定距离的监管,而不是以频频到银行内“查账”为基础去实施监管;

在监管中充分重视被监管机构的会计报告;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进行监管。

5、建立金融监管制衡机制

为确保FSA能够正确行使《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所赋予的权力,全面履行其负有的监管职责,同时能有效防止FSA在金融监管中可能发生的、渎职行为,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监管制约机构――“金融服务和市场特别法庭”(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 Tribunal),于2001年12月1日与FSA同时开始运作。

该法庭主要审理发生在FSA与被监管机构之间、经双方协商难以解决的问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法庭对金融监管案件的审理采取闭门(对公众保密)审理、公开审理两种方式,以公开审理为主。

“金融服务和市场特别法庭”的成立,无疑能够促使FSA认真依法进行监管,有助于提高英国金融监管甚至整个金融业的法制水平。

主要变化

1. 金融监管的权力集中

1998年6月1日之前:英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共有9家金融监管机构:

英格兰银行的审慎监管司(SSBE)

证券与投资管理局(SIB)

私人投资监管局(PIA)

投资监管局(IMRO)

证券与期货管理局(SFA)

房屋协会委员会(BSC)

财政部保险业董事会(IDT)

互助会委员会(FSC)

友好协会注册局(RFS)

FSA继承了原有9个金融监管机构分享的监管权力。从此,英国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服务于该市场的机构和个人,对清算和支付系统以及有问题的金融机构进行谨慎监管的全部权力,都由“唯一”的金融监管机构――FSA来统一行使:从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手中将银行业监管的权力接过来;与英国财政部签定协议,将原来由财政部拥有的保险立法职能移交给FSA; 对上市公司的审核责任也从伦敦证券交易所转到FSA手中。

FSA除接手原有各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以外,还负责过去某些不受监管的领域,如金融机构与客户合同中的不公平条款,金融市场行业准则,为金融业提供服务的律师与会计师事务所等的规范与监管。

2. 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

英格兰银行的监管职能始于1940年代,但直到1987年,其监管职能才被《1987年银行法》所规范与定位。进入1990年代,由于英格兰银行对银行业及金融市场十分了解,经常对政府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方针给予技术性的建议,因此其在整个金融、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加强,独立性有所提高。

FSA成立后,英格兰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被移交,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却被强化。在新格局下,英格兰银行主要负责英国金融和货币体系的整体稳定,并对支付系统等基础设施发挥独特的支持作用。英格兰银行有权独立地设定基准利率,独立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鉴于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密切联系及相互影响,监管职能从英格兰银行分离出去后,法律规定,英格兰银行与FSA负责人交叉参加对方的理事会,实行互相介入,以保证二者之间的有效协调。这种安排,能保证FSA所负责的金融监管与英格兰银行负责的货币政策,在宏观层面上的决策能够保持较强的互通性。

3. 监管方式与内容发生重要变化

与昔日英格兰银行、证券与投资管理局等9个金融监管机构所不同的是,FSA在监管别强调以下环节:

(1)最节约和有效地使用资源进行金融监管;(2)被监管金融机构管理层是否尽职尽责是相当重要的;(3)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尽可能不压抑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4)鼓励被监管金融机构之间开展有序的金融竞争;(5)努力保持英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及其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特征;(6)在监管目标方面,FSA将通过积极关注金融发展动态,实现前瞻监管,以维持一个“高效、有序且清洁”的金融市场,帮助客户达成公平而合理的交易。

在监管手段与规则方面: FSA所拥有的监管手段都是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尤其是业务风险与控制风险; FSA正在全面修订监管条例,预计条例总数将比原有金融监管条例减少30%;

在监管重点方面:FSA吸收了原监管者英格兰银行对银行业风险监管的经验,对整个金融界特别是三大金融业务的“零售市场”实施“以控制风险为出发点”的监管。

为此,FSA制订了清晰的市场行为守则(Code of market conduct ),并将把严重违反市场行为守则的金融机构送上法庭,其主要管理者也将同时受到惩处。

改革的影响

1. 促进了金融监管效率的提高

FSA专司金融监管、英格兰银行则负责货币政策的金融制度安排,二者都能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优势。

一方面,英格兰银行不必在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双重目标之间取舍,能更好地维护宏观货币金融的稳定;另一方面,FSA统一集中监管,消除了交叉监管现象,可使被监管对象负担的监管成本下降。

尽管FSA的业务范围比原有9个监管机构的业务范围宽泛,但FSA在1999~2000年度的预算比原来9个监管机构预算的总额低很多;更重要的是,FSA的各业务部门通过有效利用集中的监管设施,共享监管信息,便于监管人员全面了解金融市场动态,从而提高了FSA实施金融监管的效率和效果。

2. 适应了金融业发展的潮流

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调整是国际金融发展大趋势。美国银行经营制度从“分业”到“混业”,经历了66年的漫漫长路;而英国的综合银行体系,也已存在较长时间。实际上,英国政府在金融服务发生巨大变化时所进行的以混业监管为目标的改革,为金融业提供了一个金融监管服务的“超市”,既是顺应金融经营模型改变后金融机构进行调整的理性选择,也是政府主导的一场金融体系全面整合的改革。这一改革,不仅方便了英国的金融机构和客户,也提高了英国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化了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 创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新范式

从全球层面上看,英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改革,代表着全球金融业在混业经营时代的一种发展方向,对各个正在迈向混业经营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具有深远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第一,金融监管要“规则化”,要以程序性、可操作性的监督代替“行政命令式”监管;

第二,金融监管要“专业化”,既要监管分工明确、职能明晰,又要由具备过硬专业知识、可靠人品和较强能力的专业人士从事金融监管;

第三,金融监管要“信息化”,要对监管对象建立可以共享的信息以提高监管效率;

第四,金融监管要“国际化”,要与国际金融监管规则接轨,实现国际金融监管一体化;

第五,金融监管要适应形势的变革,不断创新,探讨新时期金融监管的理想模式与可行路径。

资 料:近20年英银行业主要变革

住房贷款协会银行化

1986年和1997年两次对《住房贷款协会法》进行修改,先是允许其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并且可以改组为公众持股公司(PLC);后又允许其在不违反该法的前提下经营任何银行业务,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住房贷款协会银行化的浪潮。

零售银行市场上竞争加剧

1.住房贷款协会。2.一些实力雄厚的工商集团。如经营范围涉及航空、广播、音像、饮料等行业的英国维京集团(Virgin)、Tesco、Marks&Spencer等大型超市集团。3.保险公司。目前明珠保险公司、普天寿、标准寿险等许多大型保险公司均已开设了存款及个人抵押贷款等业务。

银行业务日趋综合化

证券与投资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7-0050-06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7.12

2007年8月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给各国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国际经验表明,金融危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监管不力造成的,而监管不力往往又与各金融监管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合作紧密相关。危机过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对原有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进行了改革,而在另一些国家,不仅受到的冲击较小而且没有对此进行改革,原有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经受住了此次金融危机的考验。总结、借鉴这些国家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成功经验,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对于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成功经验

(一)加拿大

加拿大能够成功应对本轮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独特的、保守的、稳健的金融体系和监管制度。作为联邦制国家,加拿大的金融监管采取的是联邦和省分权、协作高度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目前被全世界公认为最稳健的金融监管体系。

1.在监管机构①设置与职能方面

联邦层面的监管机构有加拿大财政部、金融机构监管署(OSFI)、存款保险公司(CDIC)、加拿大银行、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以及证券管理委员会;省层面上政府也设立了专门的省级金融监管部门。各监管机构分别具有以下职能。

(1)财政部。是加拿大金融系统的最高监督人,负责制订金融政策和金融法规,同时协调金融机构监管署与省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

(2)金融机构监管署。根据《金融机构监管署法案》设立的加拿大金融机构监管署,隶属于财政部,是加拿大联邦政府中唯一负责监管金融机构的部门,在整个监管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其主要职能是立法和监督,审慎监管在联邦注册的金融机构。此外,金融机构监管署还可以通过国家设立的行业管理中心和行业自律协会,来实现对省属监管对象的一些影响。

(3)加拿大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专司货币发行,负责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支付系统的正常运作,以及充当最后贷款人,从控制信用的角度对金融机构进行管理。

(4)存款保险公司。其也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但检查的重点和目标与金融机构监管署不同。二者共同制定了《干预联邦管理的存款机构指南》,明确了各自在对存款机构进行干预时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机制。

2.在监管机构协调与合作方面

加拿大基本确立了以金融机构监管署为核心的统一监管模式,但仍注重加强各监管机构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

(1)在金融机构监管署与其他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金融机构监管署与财政部、加拿大银行、存款保险公司职能划分比较清晰,权责比较明确,没有错综复杂的职能交叉关系。

(2)在金融机构监管署与省金融监管部门的关系。一方面,联邦和省级金融监管机构形成了特殊的“分权”模式,二者不是垂直领导关系,而是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关系。各省银行和保险公司主要由联邦的金融机构监管署监管,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分别由省证券监管委员会和省金融服务委员会监管。另一方面,联邦与省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两级机构之间在银行的监管上,通过财政部、联邦和省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之间签署金融监管协定。当出现矛盾时,金融机构监管署会与省监管部门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协调。

(3)在信息的有效共享与协调关系。为了掌握更多的监管信息,联邦政府和各省建立了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这不仅加强了整个金融系统的监管,也提高了监管效率,同时降低了监管成本,减轻了金融机构的负担,而且化解了由于因信息不畅引发的矛盾。

(二)日本

在经历了泡沫经济崩溃和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政府对自身的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改革,加强了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健全了日本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了金融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1.在监管机构设置与职能方面

经过改革,日本形成了金融厅全面负责、中央银行和存款保险机构共同参与、地方财务局受托监管地方金融机构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日本新金融监管体制框架。其主要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如下。

(1)金融厅。作为内阁府的外设局,是日本金融监管的专职机构,独立全面负责金融监管业务。金融厅设长官1人,下设总务企划局、检查局和监督局三个局,各局下设的总务课,专门负责检查与监督的协调与信息沟通等工作,同时协助财务省(2001年大藏省改为财务省)共同对存款保险机构进行监督。

(2)日本银行。作为独立的中央银行,在法律上并不兼负银行监管责任,其对金融机构的检查是为了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着眼于金融机构的流动性。

(3)财务省(地方财务局)以及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等行政部门作为金融监管的协作机构,根据金融厅授权或相关法律规定对相关金融机构实施监管。

2.在监管机构协调与合作方面

改革后的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比较注重监管的协调性和统一性,金融厅与日本银行、财务省建立了明确的分工协作关系。

(1)金融厅与日本银行。实际工作中,二者经常互换信息,形成相互配合的密切关系。为了不加重被检查金融机构的负担,双方还通过协商机制协调对同一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日程作出安排。

(2)金融厅与财务省。由于金融厅未设立分支机构,财务省下属的地方财务局仍然接受金融厅委托承担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

(3)监管机构与其他机构团体。日本在不断推进金融监管机构改革的同时,还从多方面加强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社会团体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以适应金融环境发展的新要求。

3.在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方面

日本积极参与有关国际会议,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通过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和积极参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证券监督委员会国际组织、保险监督委员会国际组织等的有关活动,及时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动向,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三)韩国

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政府认识到多元化分业监管的弊端。因此,韩国政府以统一监管为指导思想,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加强了金融监管的协调合作。

1.在监管法律方面

韩国政府贯彻依法治国的精神,奉行改革立法先行的原则,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先后制定和修改了15部有关金融业的法律、法规。如《韩国银行法》、《统一金融监督机构设置法》、《金融监督机构法》、《金融控股公司法》等,为韩国金融监管协调提供了法律依据。

2.在监管机构设置与职能方面

经过改革,韩国的金融监管职能从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分离出来,基本上形成了由政府的行政监管、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以及民间机构的社会监管组成的联合金融监管体系。其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是金融监督委员会、证券期货委员会、存款保险公司、金融监督院、韩国银行等,其主要职能分别如下。

(1)金融监督委员会。负责实施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集中统一的监管。

(2)证券期货委员会。负责监督证券与期货的不公正交易行为、企业会计标准、其他金融监督委员会委托的证券及期货有关的监管项目。

(3)存款保险公司。拥有对投保金融机构的检查监督权利,重点是风险性监管。

(4)金融监督院。作为民间公益机构,依照金融监督委员会的指令,负责实施具体的金融监管和检查活动。

(5)韩国银行。专司货币政策职能和间接的、有限的银行监管职能。法律规定,韩国银行作为银行的最后贷款人,有权检查接受其流动性支持的银行,可以要求金融监督院对金融机构进行检查、联合进行检查或要求监督院提供检查报告。

此外,财政部有关金融监管的职权限于研究、制定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管理的基本框架,在修改金融监管法规时需要与金融监督委员会协商。

3.在信息的收集与共享方面

2001年的《建立金融监管机构法》明确规定了各监管机构的职责及协调、合作机制,金融监管委员会和央行之间可以相互要求对方提供与其履行职责有关的信息和数据。若要求合理,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提供。

经过改革,韩国实现了金融监管机构的一体化,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得到了重新划分,权限界定清楚,分工协作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形成了良好的相互协调机制。

(四)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早从全球经济衰退中复苏的国家之一,这主要得益于澳大利亚金融监管的制度优势和各监管机构协调合作与共同努力,尤其是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采取了审慎监管的措施。改革前,澳大利亚的金融监管属于典型的机构监管模式。亚洲金融危机后,澳大利亚于1998年7月1日对金融监管框架进行了广泛改革,建立了综合审慎监管框架。

1.在监管机构设置与职能方面

改革后澳大利亚金融监管的主要机构包括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APRA)、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ACCC),其主要职能分别如下。

(1)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专司货币政策,负责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监管支付清算体系。

(2)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主要负责对认可的接受存款机构、养老金基金和保险公司进行审慎监管工作。

(3)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作为市场行为和信息披露的监管机构,具有监督和执行的功能。

(4)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承担维护金融业自由、充分竞争和保护消费者的责任。

2.在监管机构协调与合作方面

为了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合作,提高监管效率,实现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财政部与监管部门以及监管部门之间均建立了有效合作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共同组建澳大利亚金融监管理事会(ACFR),作为一个非正式主体,其目标是致力于成员之间的合作,进行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共同维持金融体系的高效性、竞争性与稳定性。理事会成员两两之间达成“理解备忘录”,形成高效的合作机制,旨在促进成员之间进行及时、充分的信息交流,明确各自职责,避免监管重叠或真空,以降低监管成本、确保澳大利亚金融体系的稳定。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共享、对金融风险采取共同行动、在金融审慎监管方面的协商机制和协商参与国际金融监管事务等。

2001年,澳大利亚国会通过了《2001年金融服务改革法案》,2002年3月11日实施,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负责实施新法案并保证其平稳过渡。法案为金融产品的服务者提供了一个协调的可操作框架。

二、我国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日益明显、金融控股公司的迅速发展对我国金融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在目前不具备采用统一监管模式的条件下,为了避免分业监管的弊端,防范系统性风险,我国开始了一系列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实践。

(一)我国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现状

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建立三方监管联席会议制度。2003年3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成立;同年6月银监会取代之前的央行,与证监会、保监会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起草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同年9月,“三会”通过该《备忘录》,并第一次召开了监管联席会议。2004年6月,《备忘录》在银监会网站上得以公布,并据此建立了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和经常联系机制,开始了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有益探索。2008年1月,银监会与保监会签署旨在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的备忘录,银监会与证监会也有相应的沟通协调机制;同年8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新三定方案),通知要求央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共同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作为协调监管的一部分,央行还将负责协调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和交叉金融工具监管。此外,三大监管部门也逐步加强了与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

(二)我国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问题

鉴于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主要还是采取“一事一议”式的非制度化安排,至今没有建立起与目前监管体系相适应的制度性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法律协调体系

从我国当前立法实践情况看,其金融法律体系基本上是以行业为基础而建立的,相应的金融监管体系也与此相对应。这种基于行业特点制定的法律体系,对金融各业之间的业务交叉缺乏考虑,法律之间缺乏协调,导致交叉业务领域的监管重复和监管真空,增加了监管成本,降低了监管效率。

2.制度缺陷和组织松散

虽然建立了制度化机制,但《备忘录》和“新三定方案”不具有系统性,《备忘录》把中国人民银行排除在外更是一个制度性缺陷。协调合作的形式主要是联席会议,但在实践中,三家行政级别相同、相互没有隶属关系的政府监管机构组成的监管联席会议不仅其法律效力有待探讨,而且其实施效果因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已被各自的实践大打折扣。2003年9月召开了第二次联席会议后,便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3.协调合作层次低下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层次还停留在各部委的相互协调层次上,国务院并未介入。由于监管协调往往牵涉到对金融资源的调度权,这必然打破目前各监管机构的利益均衡,如果缺乏国务院的有效介入,各监管机构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导致监管协调的低效。

4.缺乏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的共享是监管协调合作的基础,信息共享机制是分业监管协调合作机制最基础的内容。目前,我国没有建立起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方面的信息共享机制。“三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建立一个共用的信息平台,没有建立起一个全国统一、高效运转、标准化的金融信息系统。

三、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启示

通过对国外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成功经验的分析,结合我国的现状与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以便完善我国监管协调合作机制。

(一)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是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法律依据

依法监管是法制社会对金融体系运行的基本要求,不论哪个国家和地区,金融监管机构的分工或职责都必须有法律依据。从各国经验看,尽管各国监管模式不同,但大多数都是立法先行,通过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安排逐步加强了金融监管协调合作。上述国家和地区在监管机构设置与职能、信息收集与共享、检查制度、国际协调与合作等方面都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的。加拿大不仅建立了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而且还定期修改过时的法律法规,这种修改并不是孤立地修改某一部法律法规,而是把所有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的条款一并进行修改,增强法律执行过程中的协调与合作;日本《金融监督厅设置法》及其相关法案规定了金融监督厅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协调机制;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先后制定和修改了15部有关金融业的法律法规,1997年和2000年分别制定了《金融监督机构法》和《金融控股公司法》;澳大利亚的审慎监管局依据《审慎监管局法》设立,证券与投资委员会是依照《证券与投资委员会法》授权设立的,后来又制定了《2001年金融服务改革法案》。由此可以看出,“以法律性文件为基础和依据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更有协调效率的制度安排”。我国应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立法经验,清理和完善现有的金融法律文件,建立既适合我国金融业发展规律又符合国际金融准则、惯例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明确监管协调合作机制的框架、部门、职能、权利界限,为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提供法律依据。

(二)信息收集、交流与共享机制的建立是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基础

金融市场是充满信息的市场,信息的收集、交流与共享是不同监管机构进行监管协调合作的基础前提。从国外经验来看,不论哪个国家、不论实行何种金融监管模式,也不论是法律制度的安排、监管机构的设置,还是联席会议机制的建立,不同层次的监管协调合作机制都离不开监管信息的收集、交流与共享。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各省建立了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日本的金融厅与日本银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互换信息,金融厅下设的三个局及各局下设的总务课,专门负责检查与监督的协调与信息沟通等工作。韩国2001年的《建立金融监管机构法》明确规定了金融监管委员会和央行之间可以相互要求对方提供与其履行职责有关的信息和数据,若要求合理,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提供。澳大利亚金融监管理事会其成员都有收集数据和信息的权力,成员两两之间还达成“理解备忘录”,形成充分的信息交流合作机制。从本质上说,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就是一种能够降低金融监管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制度,而建立信息收集、交流与共享机制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根本途径。当前在制度层面上,我国应尽快建立信息收集、交换与共享方面的制度安排,明确界定共享信息的性质、内容、方式以及保障机制;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应建立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统一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实体经济信息和监管信息,以便财政部、人民银行与三家监管部门金融监管信息的实时共享,为完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监管协调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构的再监督

金融监管机构本身是一个具有很强利益动机的利益主体,只有加强对其的监督制约才能促进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和制约,容易受到政治利益集团的影响,产生权力寻租行为,降低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在东亚各国中,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与政治利益集团的关系极其密切,使得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效率降低。从日本金融监管制度的演变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赋予新FSA极大权力的同时,并没有对其监管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影响了日本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建立监管协调合作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构的再监督。当前,我国应建立中央银行及其他相关政府机构对“三会”的再监管机制。可考虑由国务院牵头,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金融监管协调合作委员会,负责制订金融监管的有关政策,对全国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工作进行指导,并对涉及全局性的重大监管问题、重大金融风险问题进行协调处置,对“三会”执行金融监管政策的情况、监管绩效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等实施有效的再监督。鉴于人民银行依法拥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可由其在金融监管协调合作委员会中发挥主导作用,负责协调合作委员会其他成员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规则、交叉性金融业务的标准规范;对金融业的整体性风险和交叉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待时机成熟,组建由国务院副总理牵头、有明确法律权限、有实体组织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构,将协调合作机制法制化、实体化。

(四)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发挥机构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协调作用

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监管效率,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公平竞争和效率。事实证明,即使再好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应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发挥机构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协调作用,构建以金融机构内控为基础、行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为补充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框架,以便形成金融监管的良性互动格局。金融机构的内控是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行业自律也是金融监管的重要环节,社会监督是金融监管的必要补充。从上述国家来看,加拿大金融机构监管署通过国家设立的行业管理中心和行业自律协会,来实现对省属监管对象的部分影响;日本新金融监管体制框架把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为补充,从多方面加强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社会团体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承担维护金融业自由、充分竞争和保护消费者的责任。随着外部风险的加大和本土金融业务的发展,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金融机构自律管理水平,不仅符合国际金融业有效监管的趋势,而且已成为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微观基础。当前,建立机构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符合现代金融风险特征的监管协作框架已刻不容缓。

(五)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合作,努力与国际标准接轨

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金融危机国际间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影响的程度越来越深,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也证实了这一点。这表明只依靠某个国家已无法单独防范和处置危机,危机发生前上述各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就已强调了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开放,尤其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我国也将面临更大程度的传染性、系统性风险。因此,我国应顺应金融监管国际化的趋势,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面对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局面,要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国际会议,及时了解国外金融市场发展的最新趋势和监管机构的最新动向,拓宽中国与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金融监管合作渠道,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则的制定,建立国际信息共享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巴曙松.金融监管机构是分是合――这并不关键[J].西部论丛,2006(11):38-40.

[2]陈海秋.金融危机后的韩国金融监管改革:成效与经验[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26-29.

[3]崔瑛.浅析加拿大金融监管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5-7.

[4]李博楠.澳大利亚金融监管概况[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44-45.

[5]李路阳.分享澳大利亚金融监管成功经验[J].国际融资,2010(7):8-10.

[6]佟铁成.日本金融监管体制创新及其借鉴[J].现代日本经济,2004(2):11-14.

[7]王卉彤,何德旭.日本统一金融监管:教训及启示[J].中国金融,2006(4):60-61.

[8]宣晓影,全先银.日本金融监管体制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反应及原因[J].中国金融,2009(17):29-31.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Foreign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LIU lai-ji,ZHANG Tong

(School of Finance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shows that financial crises are largely due to the weak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which is often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authorities fragmented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the lack of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s for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reform before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n Canada, Japan, Korea, Australia, we analyz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agencies settings and functions,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bodies,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sharing and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in these countries combining with our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and gets som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s.

证券与投资范文第8篇

关键词: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启示

一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

金融监管模式是指一国关于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监管法规的结构性体制安排20世纪末,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为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先后对金融监管模式作了重大改革,尤以英国最为典型,其改革对全球金融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改革前的分业监管体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型化多样化电子化为特征的金融创新,改变了英国传统的金融运作模式发生在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之间的业务彼此渗透,使英国金融业多元化混业经营的趋势加强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也开始经营金融产品和业务,混业经营的日益发展,使英国成为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写作论文

然而,直到1998年之前,英国实行的仍然是以政府监管和自律组织自律相结合的分业监管体制在分业监管时期监管机构分别行使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房屋协会等机构的监管职能,同时自律组织发挥了较大作用,三个证券自律组织分别负责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咨询机构的执业行为监管和审慎监管在英国分业监管使得一个金融机构同时受几个监管机构同时监管的现象大量存在,不仅成本增加,效率降低,监管者与被监管者间容易产生争议,分业监管体制的弊端显现无余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分业监管有效性的降低,特别是在巴林银行事件后,英国国内要求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朝野上下对改革金融监管模式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

2.英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主要内容有:

第一,成立新的金融监管机构,决定由10家机构合并,组成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这10家机构包括证券与投资管理局(SIB)证券期货协会(SFA)私人投资监管局(PIA)投资监管组织(IMRO)格兰银行的审慎监管司(SSBE)注册互助委员会(RFC)房屋协会委员会(BSC)互助合作委员会(FSC)由贸易工业部划转到财政部的保险监管司以及伦敦交易所的英国发行上市监管部(UKLA)1997年10月,证券投资局更名为金融监管局(FSA),1998年起,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责移交给FSA,FSA依法行使监管权力FSA虽然要全面负责对拥有一百多万员工的英国金融业的监管,但其机构并不庞大,现有雇员仅二千多人,这主要依靠其先进的监管手段,因此使得监管机构降低了成本,效率却反而有所增加

第二,制定新的金融监管法律英国曾实施过较长时期的自律式监管体制,改革放弃了伦敦金融市场行业自律管理体系,重建全行业的金融服务监管体系;2000年6月,英国女王正式批准了《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这是英国自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关于金融服务的法律,它于2001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后,取代了此前制定的一系列用于监管金融业的法律法规,堪称英国金融业的一部“基本法”该法明确了新成立的FSA和被监管者的权力责任及义务,统一了监管标准,规范了金融市场的运作

第三,制定新的金融监管规则根据英国《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的授权,FSA已经制定并公布了一整套宏观的适用于整个金融市场被监管机构的监管条例,主要内容有:(1)被监管者经营业务一定要诚实;(2)被监管者一定要尽职细心地以应有的技能开展业务;(3)被监管者在适当的风险管理机制下,一定要负责和有效地采取适当的谨慎态度组织和管理其业务;(4)被监管者一定要保持适当的金融资源和财力以应付可能的危机;(5)被监管者一定要遵守相应的市场行为准则标准;(6)被监管者一定要公平对待其客户,并对客户的利益给予应有的考虑和重视;(7)被监管者一定要对其客户的信息需求给予应有的重视,提供给客户的信息应该明了公平不能误导;(8)当被监管者对其客户的资产负有责任时,一定要做出适当的安排以保护这些客户的资产;(9)被监管者必须以公开及合作的态度接受法的监管,及时向FSA通报必须报告的情况

第四,确立新的金融监管理念FSA成立之初就表示将要采取崭新的监管方式,FSA负责人也十分强调FSA管理的“崭新性”与昔日英格兰银行证券与投资管理局等9个金融监管机构不同的是,FSA在监管别强调以下环节:节约有效地使用资源进行金融监管;管理层是否尽职尽责;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尽可能不压抑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鼓励被监管的金融机构之间开展有序的金融竞争;保持英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及其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特征另外,在监管目标方面,FSA将通过积极关注金融发展动态,实现瞻前监管,帮助客户达成公平而合理的交易第五,建立新的金融监管制衡机制由于在新监管体制下,FSA拥有的权力非常之大因此,英国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监管制约机构“金融服务和市场特别法庭”(FSMT),并于2001年12月1日与FSA同时开始运作该法庭主要审理发生在FSA与被监管机构之间且经双方协商难以解决的问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法庭对金融监管案件的审理采取闭门(对公众保密)审理公开审理两种方式,并以公开审理为主“金融服务和市场特别法庭”的成立,无疑能够促使FSA认真进行监管,有助于提高英国金融监管甚至整个金融业的法制水平此外,鉴于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密切联系及相互影响,监管职能从英格兰银行分离出去后,法律规定英格兰银行与FSA负责人交叉参加对方的理事会,实行互相介入,以保证二者之间的有效协调这种安排能保证FSA负责的金融监管与英格兰银行负责的货币政策,在重大的宏观层面上的决策能够保持较强的互通性

到2001年12月,金融服务与市场法的正式生效,标志着历时4年的金融体系改革基本完成

二新形势下金融监管创新的启示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为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2003年4月28日银监会的挂牌成立为一度关于央行拆分的争论画上了句号,我国由此成就了“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新格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通过生效,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完善确立

伴随着新形势下金融监管体制的不断创新,我国金融监管从无到有发展很快,但是毕竟历史短暂,目前的监管远远不能适应金融业迅速发展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甚至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监管抑制”,与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水平更是不能同日而语特别是在加入WTO后,我国在融入国际社会的道路上又向前大大迈进一步,以“分业”为背景的中国金融业将直面以“混业”为背景的金融集团,今后中国的金融业将更加国际化,金融风险防范的任务更重借鉴英国等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笔者对新形势下金融监管创新总结出以下几点启示:

1.金融分业经营和监管已成为非主流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银行保险证券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混业经营的趋势,金融分业经营和监管已经成为了非主流的趋势

对我国而言,虽然目前仍是一分业经营为主,但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金融业走向综合经营成为金融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和现实选择实际上我国金融业也已经出现了混合经营的苗头,金融保险证券业务已经不同程度交叉,金融业混业经营成为了大势所趋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怎么样适合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已成为完善金融监管职能的首要任务

2.营造金融混业经营的法律环境实行效能监管金融业的任何变革和创新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革新法律环境的营造因此如何营造中国的金融混业经营法律环境是一个重要问题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交叉经营业务出现即在分业监管的体制下正在滋生混业经营的现实,从而金融监管及金融法律法规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入WTO后,我国的银行市场开放将是全方位的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外资银行机构不断进入,不仅会改变中国现有的金融机构,还会使现有的金融运行规则发生变化2003年12月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的修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管法》的出台,以及2003年4月28日银监会的挂牌成立无疑都是中国政府对金融领域的有效改革创新新修改的商业银行法增加了对商业银行加强监管的内容,同时对有关条出修改,以适应当前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新格局无疑是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然而在现行分业监管过程中大多采取了机构性监管,实行业务审批制方式进行管理这样当不同金融机构业务交叉时,一项新业务的推出需要经过多个部门长时间的协调才能完成,比如开展股票质押贷款业务,需要在银行监管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协调,而不同部门对于同一业务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意向存在较大差异,就会产生较高的协调成本此外有的新业务成为交叉性业务,如储蓄保险同时具有储蓄功能和保险功能对于这些新业务,既可能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缺位因此在我国金融监管逐步由分业监管走向混业监管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习借鉴英国先进的监管经验实施金融效能监管以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缺位,努力精简监管机构的人员配置,“一行三会”既要各尽其责各行其是也要相互配合提高效率,使得监管机构运作不但降低了成本,效率反而有所增加于是我国完善金融监管所思考的问题不是如何跟上全球金融业混业监管的浪潮而是如何在自有体制下改革和完善我们自己的分业监管模式,提高效率现阶段内如何做到效能监管便成为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过程中首要思考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尹灼.英国新金融监管体系述评.农村金融研究,2004,(1):51-55.

2.王君.金融监管机构设置问题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1):88-90.

证券与投资范文第9篇

【关键词】IPO注册制;市场化;资本市场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者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IPO注册制,又称IPO申报制,是政府对证券发行事先不作实质条件限制、采用注册登记的制度。它依据公开原则要求发行人在申请注册时提交完整的发行资料,并对资料真实性、可靠性承担法律责任;监管方的职责在于保证信息公开和禁止信息滥用。它作为现代一种效率较高的股票发行制度,伴随着相关国家和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而壮大,目前在世界资本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取得了重大发展。

一、IPO注册制的特点

对于IPO注册制,我国的专家学者更喜欢将它与我国实行的核准制作对比。一般来说IPO注册制具有下列特征:

(一)公司是注册制的主体。即发行证券的权利在公司,由公司自主决定证券发行的时间、地点、数量和价格。在注册制下,公司发行证券的权利是自然取得,并不需要政府授权。这是不仅是注册制区别于核准制的重要特征,还是注册制的本质属性。在注册制下,只要发行人在申报后法定时间内未被证券管理机构拒绝注册,那么发行注册即为生效,发行证券的权利便自动取得,发行的具体时间由公司依据市场状况自主选择。只要注册文件符合法定形式要件,证券发行注册过程合法合规,政府无权予以拒绝。

(二)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中心。注册制的哲学思想来自于欧美古典哲学思想。其中美国法学家刘易斯・布兰迪希认为:“阳光是最有效的消毒剂,电光是最有能力的警察”。依据这一思想,信息披露成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核心,其理论设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市场,只要政府管理部门确保公司的信息披露真实、完整、公开、及时,以及市场机制与法律制度健全,那么资本市场会自动作出择优选择,优胜劣汰。

(三)买者自负是注册制的本质。在注册制下,监管机构只对注册文件、注册过程进行审查,不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进行实质判断。证券发行注册是发行人向投资者提供据以判断公司经营、证券价值要件的财务资料,监管机构不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负责,买卖证券盈亏由投资者自负。如果投资者自愿买卖垃圾公司,法律也不对投资行为进行干预或纠偏,监管部门也不对投资者行为承担责任。

(四)事中事后控制是注册制的方式。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注册制度并不保证注册文件(包括注册申请书和招股说明书)中陈述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发行人的发行注册文件真实有效,注册制主要强调事中事后控制。当投资者在投资证券时因发行人公开发行注册文件陈述有误而蒙受损失,只要投资者提供足以证明公开文件中有虚假或欠缺情形的证据,法律赋予投资者损害赔偿请求权。

二、IPO注册制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一)实行注册制有利于资本市场基本功能的发挥。与现行的核准制相比,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将通过市场手段自行调节,减弱了对企业融资需求人为抑制,增强了企业融资的灵活性,有利于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有效发挥。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人的证券定价、发行和交易也基本由市场决定,监管机构不会做过多干预,有利于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有效发挥。在注册制下,监管机构对证券发行人一般只进行形式审查,并不对证券的投资价值做出实质判断,也不再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严格要求,随着证券发行的准入门槛和发行成本降低,融资效率得到提升,有利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实行注册制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人的发行融资资格自然取得,监管机构将不再以盈利规模、公司运营等方面条件限制公司的融资,这对希望获得融资支持,而自身由于处于初创期、成长期,使得公司盈利规模较小的新兴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融资便利,且有利于改善我国资本市场现存的结构落后等问题,同时也就更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三)实行注册制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优秀上市公司的增加。与限制上市公司发行数量和发行节奏的核准制相比,实行注册制势必加大资本市场的供应量。上市公司通过业绩的提升以此来维护上市能力,资本市场真正起到资本优化配置的作用,优先供给给基本面优异的企业,融资能力与企业经营能力对等。股票估值由预期和业绩两者来决定,这个不会改变。预期向好,稀缺性标的,经营方向独特且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公司依然可以获得高市盈率,并不因为存在注册制而没有了高市盈率的股票,同样上市公司的股价由未来经营预期以及业绩能力来体现。因此,注册制在扩充上市公司的数量的同时,也在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

三、结语

我国IPO注册制目前还处于实践阶段,与之有关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于注册制改革的方向以及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是基于现阶段我国证券发行体制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过程中已经暴露的问题得出的,未来这些问题是否得到改善,以及是否会产生一些新问题,都是本文无法深究的,仅希望对我国推行IPO注册制做出一些有益思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理财规划师基础知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2] 杨高林.现代商业银行金融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2.

[3] 李舒.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

证券与投资范文第10篇

自2003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来,我国各高校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有效解决高校间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出发,利用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方法建立了一批高品质的优秀示范性课程独立学院特殊的办学体制以及自身条件限制,建设出类似于一本学校的优秀课程十分困难,也不符合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独立学院优质网络资源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经过笔者的前期研究,发现网络已成为独立学院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网络资源的利用解决了教材内容单一、枯燥、陈旧的问题,极大的扩展了教学内容,保证了所学知识的前沿性和科学性。对于实践性较强又缺乏实践教学资源的课程,巧妙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提高学生对社会实际的认知。此外,网络资源的使用让学生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自行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方法,实现个性化教育。

三、优质网络资源应用的方案设计——以《证券与期货》为例

《证券与期货》是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以研究证券投资、期货投资以及证券市场运行规律为主要内容。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和期货投资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独立进行投资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将《证券与投资》列为精品课程试点课程首先进行了改革,分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与学生交流沟通,征集学生意见。第二阶段: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并做整理与筛选。第三阶段:教学视频的录制。第四阶段:运用网络资源,转变教学模式。第五阶段:应用网络资源后的学习效果考核。

四、优质网络资源在课堂应用中的问题及优化

笔者在课程结束后对参与教学改革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75%的同学认为将优质网络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后,学习效果更好。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比如学生自制力差,影响学习效果;部分视频资源内容枯燥;考核形式过多,学生精力不够等,在后续优质网络资源建设和应用过程中还需不断完善。

(一)继续改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从调查结果来看,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制力差。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没有老师监督和考试压力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资源自学的效果较差,甚至一部分同学完全不使用网络资源,进而影响课堂教学。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不高,需要老师耐心引导。因此目前不适合完全采用课下观看网络视频和课上答疑、讨论的教学方式,而要循序渐进,对于重点、难点内容还是要由老师在课上讲授,同时引导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预习,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优化视频资源和考核形式

部分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视频内容枯燥,时间一长容易精力不集中。为避免这种情况,以后老师在录制教学视频时,合理把握时长,以知识点为单位,每段视频阐述一个知识点即可。至于考核形式过多,学生精力不够的问题。可根据学生情况,在课程论文、PPT汇报和期末笔试中选择两种方式考核,从而提高学生的完成质量。

(三)继续推进优质网络资源与常规教学的有效融合。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常规教学中把信息化教学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构造效率更高的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最优化。因此,对于优质网络资源应用中的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之更加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满足学生要求。

上一篇:教室室内设计范文 下一篇:经济与管理科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