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美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5:10:11

摘抄美文

摘抄美文范文第1篇

送你一件般若衣,前襟菩提心,后襟出离心,多闻是领子,善巧是袖子,戒律是扣子,禅定是里慧是面,口袋装方便,穿上吧。祝你仲秋吉祥!

集曼陀之雅华,旃檀之凝香;祈万佛之祥光,龙天之赞唱。舒畅为地,福慧为基,悲智为梁;方便为门,六度为梯,菩提为藏。申贺新禧,祈度九殃。身心自在,智慧无量。节日快乐!

又是一年仲秋时,愿你的法喜如雨,带来智慧甘露;愿你菩提心似火,焚烧一切烦恼;愿你的道歌清凉,唱出慈悲心语!愿你我生生世世长相逢,同行同愿同圆种智功德海。!

月儿圆,家人圆,合家幸福庆团圆;梦儿圆,事业圆,钞票滚滚钱包圆;饼儿圆,馅儿甜,甜甜蜜蜜爱情圆;人脉缘,友情缘,道路平安前途圆;问候圆,祝福圆,短信送来好运圆;祝中秋快乐!合家幸福!

凡在本人心中有一定地位的,干工作不劳累的,点钞票不瞌睡的,天天欢笑不皱眉的,本人都将提前送上价值人民币一毛钱的短信以表祝贺:中秋快乐!

温馨团圆夜,皎洁月当空;桂香飘万里,中秋情意浓;短信载柔情,祝福遥相送;但愿人长久,千里心相逢。值此中秋佳节,愿你和你的家人:时时刻刻健健康康,分分秒秒开开心心,日日夜夜潇潇洒洒,年年岁岁平平安安,朝朝暮暮顺顺利利,永永远远快快乐乐!中秋快乐!

一生相识,来自天意;一段友情,来自诚意;一句问侯,来自惦记;一句祝福,来自心底。忙碌之余,别忘疼爱自己。在月饼的香气还没飘来,信息公路还没塞车之际,让提前而至的短信替我表达情意,祝您及家人中秋快乐!

中秋节快要到了,有个传说十分灵验,瞧瞧天上的月亮,生活幸福圆满;吃吃盘中的月饼,从此笑容甜甜;发发祝福的信息,收获温馨无限;想想亲爱的朋友,问候立马出现;若想一切实现,请你马上行动。快试试吧!祝中秋好运相伴,笑容灿烂!

摘抄美文范文第2篇

一、宏观规划。开展诵读旅行

为确保经典诵读有序、有效进行,教师应宏观规划,指导学生为经典诵读绘制旅行图,继而由其指引,在古诗背诵、美文赏读、名著阅读的沿途旅行中,不断欣赏经典诵读的美丽风景。在此仅以“名著阅读旅行图”为例,具体谈旅行图的制作与使用。具体方法是:在B5纸上方居中写上“名著阅读旅行图”,旁边贴上旅行者的照片;画一个圆形分割图,把要读的书目按顺时针方向写下来,什么时候读也写清楚;将做好的旅行图贴在醒目之处,开始名著阅读的长途旅行,每读完一本书就用醒目的颜色在旅行图上标出来;所有的书都读完时旅行也就结束了,这时可以开―个名著阅读“pany”。

二、中观实施,建立诵读档案

建立经典诵读档案,直观呈现诵读进程及效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监控能力,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经典诵读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将诵读活动引向深入,切实提高诵读质量。诵读档案包括以下几项。

(一)读书时间累计卡

为促使学生不间断地读书,笔者倡导学生填写读书时间累计卡,统计每天校内读书、家庭读书的时间,直观感受“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

(二)经典诵读摘抄本

为避免学生沉迷故事情节,阅读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笔者要求学生读书时摘抄典型细节,每周一篇,形式有三种:一是重积累的摘后“记”,学生摘抄语言优美、值得积累的精彩语段,而后读一读,记一记;二是重感悟的摘后“评”,摘抄后当一个小小评论家,评论摘抄的语段,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三是重运用的摘后“仿”,学生摘抄自己最感兴趣的精彩语段,并抓住其特征进行仿写。

(三)读书检测题签

每月都有一本书班级共读,学生精读后从以下方面出读书检测题并给出答案:填写书名、作者、主人公的题目;关注故事梗概、重要情节的题目;关注典型细节的题目等。优秀的检测题签存入班级读书检测题库,同时出题者在班级读书会上对同学进行读书检测。

(四)经典诵读其他相关材料

这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能力选择完成的,包括阅读名著写的读后感,精读并做圈画批注的书,自己的经典诵读故事以及参加经典诵读活动的音频、视频材料等。

三、微观调适,保障诵读时间

经典诵读旅行、档案的想法再好,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取得理想效果。因此,保障诵读时间成为落实经典诵读的关键。

首先,制作一个简易表来安排时间。例如:晨读的二十分钟时间里,前十分钟背诵,后十分钟安排美文赏读(全班同学,同时进行);课前五分钟,安排美文赏读(单个同学,按学号轮流);午间一刻钟,安排名著阅读(全班同学,各自进行);晚上半小时,安排名著阅读(亲子共读)。

其次,做减法预留时间。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向40分钟要质量,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区别对待,节省出时间上经典诵读课,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作业分为基础作业和经典诵读作业,基础作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时间,预留出经典诵读作业时间。教师对经典诵读与学校活动、班级活动进行整合。

最后。见缝插针挤时间。为了培养学生善于挤时间、勤于读书,笔者给学生讲欧阳修在“枕上、马上、厕上”读书以及鲁迅利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读书等故事。名人的故事对学生触动很大,他们逐渐学会了见缝插针、挤时间看书。晨读前、课间、午间等时段,很多学生捧着笔者推荐的名著,看得津津有味。

摘抄美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作文是中考的重头戏,对于即将参考的学生而言,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复习好作文显得特别重要。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须注意顾全整体提高与侧重专题训练相结合、集中复习与分期训练想结合、欣赏美文与摘抄、仿写联想创造相结合、师生修改相结合。

关键词:初三作文;专题训练;分期训练;仿写;师生修改

一到初三,老师们的脸色就变得凝重起来――担心学生们在来年的六月中考中不能发挥出理想的水平。于是带领着弟子们加班加点赶新课、忙复习。语文老师更是如此。求六月成功心切固然应该理解,但我想,要让学生在考场上尽少失利,关键在于利用好初三那段宝贵的时间,去复习好每个专题,把握好每个可能抓分的机会。

从分值的分布看,语文满分150,而作文就占了60。作文成败不仅影响语文考试成绩,而且事关总分,影响未来。可写作文难啊,不知道写什么内容,不知怎么组织语言来表达,好不容易想到则材料吧,一不小心审题不准写偏了题,要改时间不允许,卷面还不整洁……

短短的几个月要如何复习才能使其明显增值呢?经验告诉我们,既要侧重专题训练,又要顾全整体提高;既要集中复习,又要分期训练;既要读美文感染,又要抄、仿找感觉。这样不仅不会在考场中因为作文怯场,反而因为高分值的作文带来的容易感倍增考试成功的信心。

一、顾全整体提高与侧重专题训练相结合

进入初三,为了让学生考卷增加分数,许多资料会为指导我们的复习分作几轮,第二轮复习多为专题训练类。作文专题又给我们提供了作文开头、结尾、选题、选材等专题部分的训练,此时我们就要将作文部分的专题训练与大作文的训练提高相结合。在训练开头、结尾、选材、立意、拟题、布局等专题的同时,兼顾到整篇大作文的提高训练,逐渐让专题训练内容自然的融进大作文里

二、集中复习与分期训练想结合

写作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可是距离中考只有几个月时间,要如何去安排写作的复习呢?我们可以把整个作文训练的时间分布在整学年里,将专题分别、分期集中训练,如运用一周时间集中复习过作文的开头,安排学生运用两个周末反复训练,再将自己集中训练时反复写过、锤炼过的开头的优美经典语段利用两三周写一次大作文的机会运用到自己的大作文里,这样让学生的写作语言总是处于一种追求优美经典的状态里。

三、欣赏美文与摘抄、仿写联想创造相结合

训练学生写作目的就在于让他们写出的文章好。那么,怎样的文章才是好的呢,才能在中考时候吸引老师眼球,得高分呢?书店里面中考满分作文可多了。我发动学生将自己找到的美文收集起来利用作文课让学生们示范朗读,学生摘抄,大家一起讨论好在哪里,并且展开联想仿写创造。完成之后学生们相互修改,并推荐出好的作品大家共欣赏。时间一长,学生们经常要求上作文课,主动要求老师布置作文。兴趣高了,积极性大了,写作水平也进步了,甚至有学生还要修改作文书上自认为不够好的地方。

四、师生修改相结合

千万别以为我让学生修改作文是偷懒,这种方法,让我尝到过甜头。曾经一字一句给学生修改过作文,慢慢发现他们就把老师的修改结果当做唯一的准确判断依据。后来我把学生分作四人一小组,每人都是小老师。每当完成一篇作文,我把中考作文评分依据写在黑板上,让小老师们用铅笔逐条修改,然后收上来我改。学生们经常写作,经常接触到阅卷要求,慢慢地,我发现学生们越来越清楚作文考试的得分点,容易失分的地方出错的频率越来越低了。

摘抄美文范文第4篇

读完以后,忽然间就想起了我的那个摘抄本。那是在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就要我们每天摘抄一些喜欢的美文好句。那个时候,每当看到自己喜欢的句子,短文,总会很认真的抄写在我的摘抄本上面,时间久了,竟然积累了厚厚的一本子。

如今,这个厚厚的摘抄本还压在家里的箱子里。每次翻出来,看到这些里面的东西,都带着很美的回忆。

看着摘抄本里的那些,有美好的句子,短文,甚至还有笑话。那些东西,似乎都是别人的,可也又都是自己的。字字句句都是自己亲手抄写上去的。

如今,再也没有了摘抄的习惯,也没有了自己的摘抄本。

摘抄美文范文第5篇

故事具有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等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演讲兴趣,取得积极的训练效果。因此,我便利用每堂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讲故事,内容包括名人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之前,学生要做搜集、筛选、阅读、记忆的工作,大家都十分重视,人人积极准备,兴趣高涨。他们讲到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故事,讲到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的故事,讲到望梅止渴、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讲到后弈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这些故事思想含量较高,教育意义较大,同学们演讲时感情容易投入,他们或娓娓而谈、或声情并茂、或客观讲述、或边讲边评,语言得到了充分的训练。为了衡量表达水平,提高演讲的兴趣,每一轮演讲后,由全班的同学对演讲者进行一分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同学们的评价涉及演讲时的声音、体态、感情、内容诸方面,使得每个上台的同学每演讲一次都有所提高,其他同学在听、评中不但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思想教育,也吸取了经验教训,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读诗词,作鉴赏,培养鉴赏能力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丰富的文化内蕴,动人的艺术境界,深挚的思想情感陶冶了一代代青年。当代中学生不但要背大量的诗歌,更要学会鉴赏品析好的诗歌。因此,我把诗歌鉴赏纳入了日常教学,但我认为若漫无边际,随意品评,势必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布置学生每周背两首诗歌,但必须是有关联的两首诗,可以是同一题材的,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但积累了许多诗词,而且了解了许多著名诗人的思想轨迹、人生经历和诗歌风格,很多学生懂得了欣赏诗,并热爱上了诗歌。

三、读美文,作摘抄,培养评价能力

美的事物带给人愉悦的心情,文质兼美的文章更是让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为了让学生在文学领域能发现美、留住美,继而创造美,我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平时阅读中发现的好文章分门别类摘抄下来。学生在本上设置了“美丽自然”“美好感情”“优美人生”“哲理美文” 等板块,阅读量大大增加,许多优秀刊物如《青年文摘》《读者》《意林》等成了他们的最爱。在阅读与摘抄中,他们不但收获了美的语言、美的思想,也收获了美的人生。他们的摘抄本内容丰富,保存价值也较高,简直成了美文大全。

好文章各有独特之处,为了让学生认识这“独特”,我让学生给摘抄的每篇美文作点评,可三五句,也可更长,语言尽可能精美、雅致。这样,让学生作深层次的思考,大胆地写出自己的阅读体验,能力上的要求更高了。

四、品课文,作迁移,培养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高尔基说想象是人们预见未来的一种惊奇的思维能力。正因为此,素质教育更需要想象力的培养。在这方面,我们无须准备其他材料,语文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想象的空间十分广阔。我们可把想象力的培养渗透在课文的教学当中。

五、作计划,定目标,提高写作能力

由于学生天分、兴趣、及阅读积累的差异,学生的写作水平高低差别很大:高的每次都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一类作文,而差的却往往连语言通顺也做不到。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实行一刀切是不行的。我的做法是对学生作文进行一定摸底后,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所在:是词语匮乏,还是素材短缺,是思路混乱,还是扣题不紧,是开头滥俗,还是结尾直白。然后帮学生制定可行的训练计划和目标。为了配合这一点,全班每次共同作文的目标都是多层次的,达到了目标就是成功作文,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提高。

摘抄美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学生;积累美文;好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121

一、积累美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写作文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笔者曾对本班54名学生做过调查,平时爱写作文的仅12人,占22%,怕写作文的42人,占78%。为什么怕写作文?多数人认为是“没有东西可写,词汇贫乏,不会开头、结尾,感到头痛难写。”也就是说,写作材料匮乏,是导致学生产生怕作文心理的主要因素。那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平时积累是非常关键的。提到积累,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课堂积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告诉学生要注重课堂上的积累,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除了文言文和古诗文,现代文中也有很多优秀的篇目需要学生背诵,比如朱自清的《春》、《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等。在教学这些课文时,笔者都要求学生能熟读成诵。除此之外,笔者还让学生将其他课文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在读书笔记本里,并经常拿来读读背背,继而仿写。时间久了,学生们也就积累了一些写作经验。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有这样一段话“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里就较好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语言境界:在夜深人静,时钟的嘀嗒声不断地传入耳际,浑身疲劳正想入睡的时候,看到某种东西,忽然受到一种精神的鼓舞,便又振作起来。仿照这种语言境界格式。笔者给学生们布置一道仿写作业,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写道:“亲爱的爸爸妈妈,每当夜深人静,精神疲惫的我,望着黑呼呼的天花板时,就仿佛看见你们的身影,看见你们充满希望的目光;听到你们那亲切的话语,这时我的疲惫便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进取的信心和勇气……”这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这种真实情感的表达来自学生平时的语言积累。因此,笔者觉得课堂的积累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

其次是课外积累,也就是一种主动积累。中学生作文的素材大多数要靠自己的平时的积累。笔者要求学生定期摘抄一定数量的名言名句、优秀作文、好的句段。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比赛背诵美文,或者阅读课外的优秀书刊,如《读者》、《意林》、《哲理》、《散文集》等。每周抽时间读一些名篇名作,尤其是一些中外名著,而且最好能把一些经典的词句熟读成诵。另外,中国的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就是诗词,笔者每周给学生讲解一首诗或词,让学生理解并能熟读能背诵。不仅要读,课外平时的积累还离不开写。笔者告诉学生,写得不好没有关系,只要自己肯写,愿意动笔,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且多思多练,及时把自己的所想所感记下来,至少每星期要练一次。在练笔的时候,不要太多的想是否符合教师所讲的作文格式。在自己一提笔就能文思如泉涌时再注意作文的技巧。

二、积累美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的口语表达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优美的段落。如分析朱自清的《春》,笔者引导学生去领略春之语言的优美,反复诵读熟读背诵“春花、春风、春雨……”优美的语句,通过诵读,品味春之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带着这样的兴趣去反复阅读、背诵课文,让学生从文章的语言中去寻求春天的可爱之处;在对语言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春天景物的特点,从而领悟春天的美丽,给人带来的希望;这样整个课堂充满着活力,充满着生机。学生在背诵积累中自然会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积累美文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积累美文的过程中,笔者既要求学生摘抄优美的文章,又要他们摘选一些对生活和学习有影响的励志性故事。利用晚自习时间让学生轮流上讲台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再进行小结,谈谈自己得到的启发或灵感。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非常喜欢轮流读故事这个环节,就连平时上课睡觉或者捣乱的同学也安静下来认真听。所以,笔者借助这个时机,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沟通交流,跟他们谈谈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如何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作为班级成员应该履行哪些责任和义务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故事熏陶和教育开导,我发现部分学生在悄然发生变化:懒散的学生变勤奋了,说脏话的学生变文明了,同学之间的矛盾减少了,整个班级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气氛,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温暖大家庭。班风好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更强了;学风好了,同学们的学习目标更明确了。

以上是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以来,要求学生积累美文的一些发现。当然,中学生积累美文的好处远不止这些。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能够得到同行们的指导和建议。

摘抄美文范文第7篇

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学生课外的阅读积累太少。,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一、农村中学大多数没有像样的图书馆,即便有图书馆里面也只是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根本满足不了孩子的课外阅读所需;二、中学老师缺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经验。三、农村的孩子还没有养成阅读名著的良好习惯。随着国家对农村教学资金的不断投入,农村初中的教学硬件有了一定的改变,时下农村学校终于有了自己的图书馆,学生才有机会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

中学生正处于增长知识的阶段,课外大量阅读名著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和人文修养,对于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为语文老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多读些书。学生只有充分的把课外的时间用来阅读,才能够慢慢的提高语文的素养,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达到的,虽然有阅读课外书的机会,但有部分学生因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而不喜欢读书。老师在放手的同时,要做好阅读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

一、要帮学生做好规划,指导学生列好每学期的阅读目录,首先要精选篇目,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举不胜举,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对于浩如烟海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会茫然不知所从,作为老师知必须指导学生有选择地去读。选择的原则是种类全,篇目精,选取经典之文,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这些篇目的选定由老师来指定。以下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两本书,对于我现在所教的初一学生,我首先向他们推荐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和《童年》两部书。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进度建立个人的阅读档案卡,老师每周要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

2.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现自我,以期获得别人认可的渴望,所以我在每天的课堂教学中都安排一名学生上台像在“百家讲坛”一样精讲经典著作中自己喜欢的一个篇目或情节。要求不能带书上讲台,必须面对同学们,声音要大,情节一定要详尽。这样,能锻炼学生的口才、记忆能力、写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个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都积极地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查找资料。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3.指导学生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书读的再多,如果不学会思考,不学会写,也是白读书,所以我在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必须每周要有读书笔记,记录一周以来读书的感受,这个感受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内容讲述,人物点评,艺术风格,精美语句,一句话的触动等等。这样既训练了学会在读中思,思中读的习惯,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4.每周开展“美文我朗读”活动,朗读美文的需要提前准备好美文,通过小组的的审批通过,才能在课上进行朗读展示,并说明选择此文朗读的理由。这个活动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审美、朗读、写作能力,引发了学生朗读美文的兴趣。

5.让每位同学准备一个摘抄本。摘抄也有所规定,每周摘抄一张,必须摘抄有价值的,如摘抄一些文段精美的开头和结尾,精彩优美的语句,具有哲理的语句,并要求熟读成诵。

二、精读名著开头,激发阅读整本名著的兴趣

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拿到一本厚厚的名著总是望而却步,不知道如何下手,从而产生一种畏难情绪。所以老师要指导学生先阅读名著的开头。名著开头部分是作者语言最精炼,着墨最多,最精雕细琢的部分,是整部作品中的精华。这一部分最能展示作者的才华和艺术功底。作为长篇的文学作品,开头部分是作者才思敏捷、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其水准通常要高于其它部分。一般来说,名著开头已经对整部作品的内容、主题、情节做了介绍和交代,阅读名著开头可起到见微知著的重要作用。学生耐下心来看了开头,对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后,很容易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从而产生阅读整部名著的兴趣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无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到更多的东西,阅读名著开头是个好办法。在校中学生,学习任务很紧,各科学习都要抓,即使是用在语文课上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更不用说课外阅读大量的经典名著了。但阅读名著有时必须的。怎样化解这个矛盾?除了完整阅读每学期开列的书目外,好好读名著开头。这样就能起到广征博采的作用,避免目光狭隘,视野不开阔的问题,能在较少的时间里增长更多的知识。

总之,课外阅读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思考,唤起学生的尊严感、成就感;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不断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促进自我发展。

摘抄美文范文第8篇

一、自主鉴赏,品析美文语言

对于很多初中生而言,阅读理解和作文是老大难问题,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作品赏析、如何进行语言的组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对课本里一些行文优美的文章进行赏析,并进行课外扩展阅读,多接触一些美文,品析这些美文的语言,学习这些美文的语言运用方式。

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中的散文篇目《春》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中对春天进行了诸多细致优美的描绘,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一句,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草破土而出的状态和旺盛的生命力,进而很好地表现出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到这个地方时,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鉴赏,品味这种语言运用方式的美感,之后再着重就修辞手法等语句特色,向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来进行理解。在课文讲述完之后,我让学生去搜集跟“春天”有关的其他写的比较优美的文章、诗歌等,文体不限,对这些美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摘抄,作为写作素材的原始积累。为了鼓励学生进行摘抄,我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将摘抄上交,对摘抄内容进行批改,并评选出一些“摘抄之星”,在全班内进行共享,从而形成优秀资源的交流分享机制,让全班学生都能在美文鉴赏中有更大的收获。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多学生都表示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大了。

在让学生进行自主鉴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坚持“高度尊重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的引导,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文语言赏析的探索,形成一个“赏析――积累――进步――进一步赏析”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整个语文的高效化建设。

二、背诵竞赛,发挥小组效能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的经典古诗文篇目,这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背诵压力。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对于这类背诵任务,往往都是死记硬背,通过长时间的反复记忆来进行掌握,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背诵竞赛的方式,从而将整个课堂活跃化,提高背诵效率。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结成了许多长期的学习小组,这些小组相互之间开展背诵竞争,互相比拼背诵成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诗文背诵的效率,我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新背诵方法,争取提高本组的背诵效率,并定期对这种背诵方法进行评选,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授予“记忆之星”。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学生们开动脑筋,发明了许多有效的记忆方法。例如,在背诵的《卜算子・咏梅》时,有的小组采用了对比记忆的方法,将这篇文章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行对比记忆;而在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进行背诵时,则将诗文想象成一幅美丽的画,通过对画面的记忆来辅助诗文的记忆。一开始的时候,我还担心这种方式会舍本逐末,分散学生在学习上的注意力,降低课堂背诵的效率,但实践证明,这种背诵竞赛的记忆方式是卓有成效的,并且很好地发挥了小组的效能,各个小组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断进行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努力提高背诵效率,将原有枯燥乏味的古诗文背诵变成了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也是“生本化”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能动性的发掘,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任务。只有激发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三、自我订正,激扬不竭才思

一个真正的教师应当有这样的教学理念: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上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进行传授,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往往都只是被动接受,学习效果有限,而通过学生间自我订正的方式,学生的潜能不断受到挑战与激发,语文思维可以得到持续的锻炼。

在刚刚开始进行生本课堂的建设时,我还担心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互相进行问答时找不到重点,对课堂效率造成不好的影响。但事实上在自我订正法实施之后,课堂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之前的课堂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实施自我订正法之后,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结成了学习小组,有问题的,就在组内进行提问;如果组内讨论都无法解决或者互相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就把问题抛给全班,几个小组一起来进行讨论。教师在课堂上则扮演一个指导者的角色,对一些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方向性的指导,避免学生走弯路,并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监督和把握。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大大提高,语文思维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对课本内容的把握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就像正在学走路的小孩子一样,如果一直有人搀扶,必然是无法学会走路的。进行自我订正法的课堂,是对“生本理念”的有益践行,在施行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四、突破教材,展示多元个性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一定要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让学生进行自主发挥,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式的应用,将自己的个性发挥出来。学生依托教材,而又对教材有所突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课程深度。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深入学习了课本上的内容之后,还应我的要求搜集了一些跟“冬天”有关的篇目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并与课文进行对比赏析,学生对这类文章有了系统的把握,并得到了美的享受。除此以外,学生还对这些篇目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创新地运用读书报告会的形式,将自己小组所搜集到的资料,向全班学生进行报告,有的小组将这些优美的文章图像化,用笔把自己理解中的文章画出来,形成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无穷的,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课堂就会更加的多元化,教学效率也能更上一层楼。

当然,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构建“生本教育”课堂必须要建立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无论运用怎样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都必须实现与教学文本的充分对接,避免让课堂教学形式化。教师应当在教学大纲和课改精神的指导下,不断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的探索,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特色运用,用心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尽力回归初中语文教学的本真。

摘抄美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语感培养 课外美文阅读 途径方法

语感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从夏丏尊和叶圣陶倡导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感训练至今,已整整半个多世纪。 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语感教育”这一话题。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绝大部分教师依然只注重“工具式”的操作,仅仅注重于语言文字的肢解装卸,而忽视语言内蕴的领悟和品味,即便在语感培养方面,许多学者也只是提出了一个有着一定的科学理论而缺乏清晰的具体操作的概念。因此,教师与学生往往“知行”难成一体,教师感到费力,学生也只是浅尝辄止,水过鸭背滑而无痕。为此,本文就课外美文阅读,浅谈一些语感培养的方法,仅供参考。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谓“文”就是指语言的文采。语言是文章内涵的载体,读者只有借助“文”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蕴和机制。而在文章的选取上,课外美文阅读有着更加广阔的天地,有着更加自由的领空,同时阅读教学也能够在生活积累、思想提炼以及语言修养方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滋养,故从课外美文阅读入手,也不失为语感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语感培养的前提

古人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知,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制约着语感的形成。很难想象,一位知识贫乏、孤陋寡闻的人会对人对事对物有多少多少的感悟。因此,教师要通过行之有效的美文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让学生能够多渠道地吸收各种信息。同时,教师还必须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全面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最终让学习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而达到叶老所说的“自能读书”的终极目标。没有“量”的积聚,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在阅读的“量”的方面,是没有捷径和秘诀可言的。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的世界,文化信息的传播媒体更是日新月异。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广泛的和自由的。因此,我们对于美文阅读概念的界定也不应该是单一的和狭隘的。所谓“阅读本体”不能只局限狭义上书面的形式,而应是广义上的一种概念。我认为只要阅读本体,“有益于身,有用于世,有功于古人,有裨于后人”,就无法不可循,无法不可用。

我们提倡扩展阅读量,并不是“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这就毫无疑问地又要提到阅读中“度”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个体的气质个性、知识修养、生活经历等不同,故对其共性和个性的把握往往很难提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性的指导,我们需要“大江东去”的回肠荡气,同样也需要“小桥流水”的精神小憩;我们需要犀利深刻的成熟,同样也需要温婉清丽的质朴;我们需要大作家的大手笔的强烈的心灵震撼,同样也需要普通凡人的清风拂面。

当然,不可否认一些所谓的典范之作自有其历史的价值,是应该让学生读的,但作为语言学习的需要和“语感培养”的需要,有时却又是很不适应的。因为社会生活是不断变革的,人们的情趣是不断变化的,语言习惯的发展是具有时代感的。如果把大量的具有时代生活气息的文章拒之于学生阅读学习之外,那只会使学生产生“隔世”之感,产生倦怠心理,从而无法激活学生思想。学生感觉是在读一些远水不解近渴之书,而不是学了管用,学了会用。时间一长,学生怎能不倒胃口,又从何谈起培养语感呢?法国都尔大学的卡欧尼埃教授主张,教师应该把不见经传的文章,但又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美文引进课堂,这是不无道理的。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进行优化选取和恰当引导,并坚决摈弃那种仅从“素有定论典范的文章”中选取来作为选取课外美文阅读篇目的狭隘做法,文史经哲、诗词歌赋、报刊杂志等都应划入阅读的范围。俗话说,只有既容大河也不拒绝小流,才能成为大江。同样,语感的培养也是如此。

二.语感培养的突破口

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把“情”看作作品之根,这是不无道理的。但如何行之有效地从“情”入手,而又不仅仅局限于“情”去培养起学生的语感呢?

语感实践关键在感,培养语感就是培养学生对言语形式的体悟。语文知识也不可能超越语感直接转化为语言能力,语文知识只有通过大量的言语表象反复作用于学生的感觉才能成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基于此说,笔者认为“授人鱼,莫如授人以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这些各择地势夺路而出的万斛清泉引入主渠,引导学生去悟其内蕴,循其规律。语感形成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直觉思维,它具有随机性、直觉性、形象性、跳跃性的特点。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一旦被某种事物所触动,他们立刻就能纵横联系,使自己的体验感悟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美读中,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从而入情、动情、移情;在体验中,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从而悟情、抒情。慢慢地,学生就会将这些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以后一旦有相似的情境诱发,就会自然地渗透其间,成为天成的直觉,直觉的天成。此种状态貌似雪泥鸿爪,无迹可寻,实乃日积月累所达成的语感境界。如咏诵启发式、表演体会式、情感催化式都是行之有效的语感培养模式。

当然,情应是真情感,而决非是矫情虚情。“情应发于所当发,止乎所当止。”从情入手,并不是意味着追寻于漪先生的老路,而是在营造情感氛围的前提下,追求“知、情、意、趣、美”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学生能够“悟其语气,悟其规律,悟其意蕴,悟其分寸,悟其肌理”。

三.语感培养的关键

虽然说“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不成规矩也难成方圆。就课外美文阅读而言,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起学生的语感呢?

首先,我们一定要把课外美文阅读重新定位,不要把课外美文阅读当作口头要求,一定要把它落在实处,同时也不要把“课外美文阅读”与所谓的“阅读理解”等同起来。理解的能力是必备的,也是必需的。一名高中生读懂一篇文章或一本名著,应该说是不成问题的,理解能力要通过课外美文阅读潜移默化地培养,而不是为培养理解能力去进行课外阅读。

其次,要注意无意注意,适当加以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类书籍感兴趣,也就是说明对某一类书籍特别喜爱,而喜爱的里面往往包含着学生的气质。就好比你平时喜欢吃甜食,这既可以说是一种生活习惯,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说明你身体里面需要糖这种物质。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吸收,将会补充到你身体最需要的地方去,这种自动化的心理需求恰恰是以自动化为活动方式的语感的内在的动因。学生心理主体的渴求急需来自客体信息的补充。而客体信息一旦补充进来,主体就会把客体的信息迅速同化成主体的认识结构,并使之丰富起来。同化的过程即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因此学生爱看什么就让他看什么。中学生兴趣广泛,读得多一点、广一点,绝不是坏事,至于读什么,教师不必为此大惊小怪。我们对待学生,要像大禹治水一样,要疏浚河道,使水流畅通,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而不是像禹的父亲那样采取“堵”的方法;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是学生造成逆反心理,从而不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阅览室,把学生带进高雅的知识殿堂,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阅读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潜移默化的净化,从而使学生无暇顾及,同时也不屑顾及那些不良的图书。

每星期可以从课外选取一节课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到阅览室自由阅读,并要求学生做摘抄笔记或者写一篇读后感。一开始,学生肯定只局限于摘抄,不想动手去写,而且摘抄又以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为主,这时教师不应操之过急,要求学生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学生摘抄得多了积累得多了,或许有那么一天,他会怦然心动的。人家能写出来,我不能也写一篇试试吗?于是学生就会主动求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自然而然就走上了正路。

也许,有的学生喜爱看长篇小说,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假期中完成。因为这样既不耽搁时间,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但一定要在读完这些小说后设置一个“读书报告书会”,来检测一下学生阅读的效果。“读书报告会”应学生自己主持,由多名学生备稿发言,教师作最后总结。这也就是说要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明确了学习目标,才不至于多走弯路。读《三国演义》,我们不妨让学生谈谈“关羽的失败对领导艺术有何启示,西蜀的失败是否归罪于扶不起的阿斗呢”;读《红楼梦》,我们可以让学生谈谈“林、薛二人,你更喜欢哪一位,或王熙凤是怎样的一个人”等。有的学生爱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们也不能一见武侠就大惊失色,不妨选几部让其品读。如读《射雕英雄传》,我们可以让学生谈谈如下话题:你最喜爱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的哪一位,你心目中的“侠之大者”——郭靖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想,作为一名高中生,他所喜爱的人物,绝不是只因为喜爱他们的盖世武功吧!再者,在假期学习之余,捧起一本武侠小说,马上就可以置身于刀光剑影、侠骨柔情之中,可以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完全不必为学习的紧张和工作的压力而烦恼。此时此刻,身心可以得到完全的放松。放下书本,又可以充满自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一句话,开卷有益,这大体上没错的。当然,这也是一种最基本有效的读书法,因为许多文学方面的大作家都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

再者,强化有意注意,合理安排教学。中学生功课多,课程紧,能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对来说就很少了,再加上世间的好书很多,就是竭尽平生之力,也是读不完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明确目的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阅读活动,每周还应从课内抽出一课时的时间用于“指定阅读”。指定阅读,它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完成,这是一种“格”的训练,这正如习字时的临帖,先要求入帖,一点一画都要严格按照书法的规范去做,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同时,这也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它既包括直觉思维,也包括分析思维。这对于语感的形成是非常有益的,也正如包建新先生所说的那样,把“思维纳入学生的言语心理机制将形成更深层次的语感”,同时“思维对语感具有检验、修正的功能,它能促进语感素质的提高”。

(一)指定阅读要分门别类地进行。按美文的内容上分,可分为:有关理想、人生价值的;有关勤奋、成才之路的;有关改革创新的;有关友情、人际关系的;有关语言、学习、习文之道的;有关哲理、逻辑、思维方法等。同时指定阅读要让学生做好“两记”,即摘抄笔记和读后笔记。摘抄笔记最好要选择句子以上的语言板块来记,对于一些精彩的段落、精彩的文章,不仅要抄下来,而且还要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丰富的知识积累,就会使说写有了更充实的内容。“读后笔记”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体会文章中表达方法和语言技巧。二是复述整理或总结自己的感悟心得。这样,通过做好“两记”,学生不仅使散漫的知识变得有条理,而且还能使自己加深印象,并使自己的认识得到深入,得到升华。

(二)指定阅读要有步骤地进行。教师可根据上面所提到的美文阅读范围进行循环阅读,或季度循环,或半年循环,或一年循环。这样,学生经过一个由表及里,又由里及表,表里多次反复的训练以后,学生的理解就会逐步深化,语感素质也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自由阅读”还是“指定阅读”,学生一定要处于主置,教师只能起激励、唤醒和服务的作用。教师激励、唤醒和服务作用的好坏,也只能取决于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

(一)教师要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在美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语言的示范作用,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黄中建先生曾说:“教师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它像一股清泉流入沙漠,于是沙漠有了绿洲;它像一线晨光穿过云层,给林中飞鸟带来了黎明的信息;它像普罗米修斯的圣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之光,照彻上下五千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或剖析或小结,但语言一定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剖析语要切中肯綮,一语中的,要让学生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要让学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总结语要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要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要让学生带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理走出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接受,乐于接受,从而达到自力求知。

(二)教师不要用单一的、孤立的眼光去看待课外美文阅读。因为“真正要培养起学生的语感,其实又不仅仅是读书本身的事,这需要生活的历练”和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叶圣陶先生说过,只有劳动的人,才能感受到健康的疲倦。换言之,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品味”和“解读”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语感的形成。“品味”要注重意、趣、美的和谐统一。“品味”要品其语言,品其意蕴,或采用解析法,或采用类比法,或采用替换法,或采用仿句法。“解读”要注重过程的优化和手段的强化。或泛读,或精读,或速读,或跳读,或参读,或猜读;或情境渲染,或音乐启发,或表演体会,或视听刺激,或微机辅助。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避免低效益的阅读。总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当然,这些方法不可能也不应该仅仅通过课外阅读来实行,而且更多的还是要依靠教师通过课内教学去训练之,或通过语文活动去深化之。只有这样,课外与课内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教师要解放思想,敢于突破教材的局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大胆地取舍,或采取集约型或采取粗放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不要越俎代庖。要精讲、少讲、略讲甚至有些时候可不讲。只有这样,课外美文阅读才会有一定的时间作保证,也才能真正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四.最后的结语

中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好奇心强,接触新事物能力快,因此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可塑性;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都是非常有利的。当然,值得一说的是,良好的语感也是一种习惯,一种境界。它来自于“合抱之木起于毫末,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的广泛积累;它来自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高超的审美;它来自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顽强执著;它来自于“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有灵犀。只要作为教师能具有针对性的目的性去通过课外美文阅读和其他辅助的有效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我想学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它也必将有助于语文教学尽快摆脱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从而走向一片崭新的自由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黄中建.教学语言艺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2]钱梦龙.导读:逐步摆脱学生的过程[J].语文教学研究,1999,(2).

[3]包建新.语感及语感教学研究述评[J].语文学习,1998,(11).

[4]孙筱坤.语感训练的基本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05,(9).

[5]贺建平.实施新课标,倡导语感训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0).

[6]王林喜.对语感及其培养的再思考[J].现代语文,2007,(5).

本文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经典美文与语文课堂读写教学研究”(立项编号05060434)子课题“美文阅读与语感培养”(立项编号0506043400220)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抄美文范文第10篇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096―01

如今,学生接触的新教材及课外读物大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文章,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情趣、文学素养无疑都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根据学生特点,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涵,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更好地联系生活,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能力和视野向课外发展,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应怎样利用美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注重美文推荐,在阅读中感知美文

美文是具有文学性与思想性,反映时代特色,富有生活气息,积极向上的短小精悍的文学作品。课外选读美文,让美文走进学生的生活,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的。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大块的阅读时间受到限制,而美文贴近生活、短小精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信手拈来并不困难。所以,教师应多给学生推荐《小学生天地》《作文选刊》《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杂志,让学生通过阅读美文改变随意、无目的、无计划的阅读,增加其阅读兴趣。

二、明确阅读方向,在选择中感受美文

博览群书固然重要,而盲目阅读的结果是看书多、收益浅,因此在博览的前提下,应择真、择善、择美而读。在这里,教师的引导就是关键。笔者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阅读,不强行地规定阅读任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来选择。教师应要求以课本为基点进行辐射性阅读,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作家及其作品,领会优秀短文在立意、选材、构思、表达方面的特点。另外,可以在教师的推荐之下逐步过渡到学生推荐、师生共同推荐。这样,推荐的美文丰富多彩,能够达到师生共同读书、共同进步的乐读境界。

三、注重方法指导,在点评中感悟美文

感悟是对作品内涵、技巧、艺术境界的正确理解,是对作品的再创作和提高。阅读的本质就是从文章外在形式――文字符号,理解其精神内核。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亲历其境,与作者心灵相拥,领悟作者如何与自然、生活对话的,并在心灵相拥中增强阅读体验,在联想及再造情绪的过程中感悟、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和思想,加深对作品深层含意的理解,从而辨析作品表现的美与丑、善与恶。在评点美文时,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推荐时要求写出或说出推荐的理由,同时要求设计两至三个自己想要从文章中了解的问题,在阅读课上进行研讨。

四、善于设身处地,在想象中鉴赏美文

文学创作离不开想象,而创造性火花的“迸发”无疑来源于对阅读、对生活的厚实积淀。在阅读美文时,通过分析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鉴赏,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获得阅读的快乐与成就感,培养阅读兴趣。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身份、经验、感悟等不同,思考的结果不同,从中挖掘的含意写法等也不同。同是写马的文章,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于咏马之中表现出诗人的情与志。由此可见,美文离不开优秀作家对生活的观察、想象、思考以及对生活中美的捕捉。让学生阅读美文,能使学生了解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捕捉、去思考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从而增强阅读兴趣。

五、勇于身体力行,在写作中再现美文

美文鉴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品位,也不断引导、激励学生感受生活,创作美文。在笔者多年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大多准备了摘抄本、随笔本,能够摘抄精美文句,抒写读书心得。他们逐渐有意识地从他人的文章中吸取营养,积累写作素材,不再为素材而犯愁,而且养成了积累的良好习惯和兴趣,而这些积累的习惯,更加促使学生乐于阅读。笔者鼓励学生去探索、领悟美文的行文方法,引导学生对同一事物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写出深刻又有创意的作文。同是写教学大楼前的爬山虎,有的人歌颂它努力向上的攀爬精神,有的人则对其总是依附别人才能向上生成的现象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上一篇:新闻大事件摘抄范文 下一篇:摘抄加赏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