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事件摘抄范文

时间:2023-03-03 23:06:44

新闻大事件摘抄

新闻大事件摘抄范文第1篇

思想政治理论本身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教师仅局限于抽象的理论推理,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只有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发生在身边的时事新闻事件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新闻资源,精心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他们对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1 初中时政教学基本状况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时事政治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主要补充”。思想政治课“要紧密结合时政内容进行教学”,同时还规定:“初中时事政策教育每两周一课时。”《课程标准》对时政知识教学的规定,旨在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增强时政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效性,这也是初中思品课本身的要求。

近二、三十年来,时事政治在中考中的占分从多到少,多次变化,但不变的是教学时政的传统做法,即每年中考都要考从上年5月1日到当年4月30日,时间段为一年的时政。尽管题型简化到只有现在的单项选择题,但考前突击记忆是沿用至今的方式。诚然,时政在中考总分中占分多少不代表对时政的重视程度,重要的是时政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地位被忽略。

2 时事政治教学与思想品德教学密不可分

时事政治,顾名思义,一是指现时或近期(一般以年为单位)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二是指党和政府现行的重大方针政策。时政教学是指通过国内外重大事件与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正确认识形势的教学。时政知识是思想品德课本知识的延续、拓展和深化,也是中考思品部分的载体之一。

思品和时政不仅在内容上有着内在关联,教学思品和时政也是遵循理论(课本内容)联系实际(时事政治)政治教学原则的必然。按照初中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初一学生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史、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了解国家基本法律知识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则》,树立集体观念和劳动观念。初二学生要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和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强化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初三学生要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祖国建设成就和未来发展蓝图,掌握我国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具体法律常识,深化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学会剖析一些社会道德行为或现象,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要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政治教师只有把时政内容有机结合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来,即把与课本知识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联的重点知识、重大主题、重要热点在教学中予以穿插、评析、佐证,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 时政知识教学的几点做法

3.1 提供时政资料。尽管我每年任教年级不同,但我都给任教班级订阅《半月谈》和《时事报告》,订阅省、市、县日报;每天午餐后组织学生收听校园广播的新闻节目;要求学生周末在家收看“新闻联播”;每周班会安排学生讲一周时政要闻。这样既让同学们获取了时政知识,也利于养成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好习惯。

3.2 坚持时政摘抄。学期初给每生发一小本供时政摘抄专用。摘录内容由学生搜集,摘抄数量和详略由学生选定。

3.3 开辟时政专栏。班级黑板报和学校宣传栏均辟有时政新闻专栏。每周由专人选编刊出,内容涵括国际国内多方面的时事新闻,同时也包括校内、班内的大事。

3.4 举行时政知识竞赛。每月举行一次时政知识竞赛,采用口答和问卷两种形式,由学生轮流主持,人人参与其中。内容选自摘抄本,《半月谈》和班报,优胜者可获荣誉证书。

4 时政教学的方式例举

4.1 设疑激趣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时事新闻资料作引子,提出疑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4.2 论证说明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引用时事新闻资料说明比较抽象的理论观点,使较枯燥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4.3 时事述评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学生或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引出某一重大时事新闻事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思想政治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这一时事事件进行深入的剖析。

4.4 案例教学式。案例教学强调的是“从例到理”,即教学从某个时事新闻事件入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推导探究,从而发现知识和原理。

新闻大事件摘抄范文第2篇

1、一周要闻时政演讲。内容包括国内国际,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各个领域,也可讲有地方特色的内容,要求学生事先做好卡片,要求在内容相对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这种方式较适合低年级学生。

2、专题评析时政演讲。一周要闻时政演讲由于内容多,演讲时间有限,不太可能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因此专题评析时政演讲就成为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时政教育的较好形式。如朝鲜核问题,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二中全会、四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发行等。由于专题评析时政演讲有一定难度,也能体现学生的能力,适合让一些成绩较好能力较强的高中学生担任评析员。

3、时事追踪评析。国际、国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件。任何事件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只有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事件发的全过程,才能认清事件的本质。当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成为热点问题时,我们不能满足于一周要闻演讲和专题评析,而是要按期发展的线索和趋势,作连续性的评述分析。

4、时政知识介绍演讲。时事政策教育中,往往涉及许多时政知识。如我国的复关问题,教师就有意安排同学在时政演讲时专门介绍国际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时是学生主动讲的。由于经常进行时政知识介绍,并与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相结合。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大事,也增加了知识面。

5、办好时政小报。每年的几个重大节日(五一、国庆、元旦)是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的重要时机,办好时政小报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小报由学生自己命题、设计、编排、摘抄、撰文。有时还举行竞赛。

二、时事政策教育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时政教育中,学生是主体,但由于中学生往往受到年龄、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的局限,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大事、社会新闻,在时政演讲的选题、评论、分析中难免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有的学生在时政演讲中对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对有些国际问题,像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彼黑问题等表决时投弃权票,感到不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

又如由于时政演讲的题目、内容、形式都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这就难免出现从个人兴趣出发,使演讲的内容比较散,或者遗漏重大事件,或者认识发生偏差。

这就需要教师从总体上加以把握。

另外,时事追踪评析是时政演讲各种形式中较难的一种。一是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动态件、连续性和时效性;二是需要多个学生连续一段时间进行配合,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显得重要。一是要选好题目,二是要组织的学生,三是教师在过程中适当的讲评及事件结束后的小结。

三、时事政策教育必须与教材有机结合。时事政策教育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是活的国情教育。把它和教材有机结合,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时事政策教育是教材的延伸和补充。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时,必须以教材中阐述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提高对基本原理正确理解的程度,又加深了对所结合的时政问题本质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初一年级的教材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时政教育可以把层出不穷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及新风新貌引入课堂。初二年级教材是社会主义法律常识。

时政教育可以把一些守法、护法的先进事迹和一些典型案例引入课堂。初三年级教材是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时政教育主要是和基本国情、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一些素材引进课堂。

新闻大事件摘抄范文第3篇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夜班编辑,需要具备眼勤、手勤、脚勤这三项基本业务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三勤”,夜班编辑才能从单篇、零散的众多复杂新闻稿件中挖掘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使大量的新闻稿件所拥有的较高准确定位和较强新闻价值,在报纸的最终版面上得到最大化的凸显和最优化的配置,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营造一个正确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

眼勤――多观察、多思考

夜班编辑的工作是冗杂繁琐的,包括新闻稿件的选择与修改、新闻标题的制作、新闻稿件的整合与拆分等。另外,对于同一篇新闻稿件的选择与价值判断,经常又会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因此,作为夜班编辑,尤其是我们这些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人,就应该让自己的双眼勤快起来,要学会多观察、多思考,这样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借鉴他人的长处,从而准确、熟练地在大量零碎的新闻稿件中选择出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

在夜班编辑工作流程中,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新闻稿件的选择,其次是稿件的版面策划。作为夜班编辑来说,多观察外报、对比同一新闻稿件的策划与版面统筹,就是一个提升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例如,通过我们的观察,《河南日报》从稿件选择上,要闻版肩负着省委、省政府的新闻宣传与舆论监督任务,稿件选择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同一时间的重大事件的版面策划处理也大体相似;通过观察省内新闻版、中国新闻版、国际新闻版,则发现版面处理大体有四个特征。即一个头题、一个专栏、一组消息、一张主打图片。并且新闻稿件的选择相对要闻版来说,就比较灵活,这时就需要多观察外报的稿件处理与版面策划。《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时事版的稿件选择和版面风格就很值得借鉴。从稿件选择来看,它们不但选取了当天的热点新闻重点剖析,稿件标题制作也简短精致;从版面风格来看,它们有时用特写图片迅速抓住读者眼球,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有时则是通过一些短小精悍的文字模块来组合版面;有时一个版面融入了消息、通讯、评论和图片、漫画等多种报道方式,使版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储备知识的“文化粮仓”。

另外。多观察各大网站的新闻页面,对于平面媒体的编辑来说,也是有效提升业务水平的方式之一。网络同样是媒体,也同样肩负着信息传播的使命。而且,网络自身的优势,可以使夜班编辑较多地掌握当天的国内外大事和民生热点,对于发散报纸编辑者的思维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手勤――多记录、多临摹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任何工作都是如此。夜班编辑复杂的工作流程,更要求他们对每一个环节的关键点进行细致总结,这样夜班编辑的业务水平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有一个质的提高。

新闻稿件的选择依据,需要我们和同事们多交流讨论、多记录总结。同时,还要养成摘抄好新闻标题的习惯。例如,可以把每天《新闻联播》的要闻目录详细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对当天国内外的重大新闻有一个大致掌握,了解当前国家的各项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便快速选取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稿件。再者,通过笔者刚参加工作翻阅《河南日报》前几年的经济新闻版,发现报纸每年在一定时期内,稿件选择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像是农业领域里的春耕春种、麦田管理、三夏三秋、土地多种经营等,这给我们选稿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使我们及时了解客观规律,掌握每一个特定时期的报道主线。

新闻标题制作是夜班编辑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摘抄总结的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做标题的途径。比如,通过一段时期浏览其他外报会发现,经济学稿件标题加入数字会更直观明了,人物新闻稿件标题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选取最能表现人物的某个特征来纳入新闻标题里,文章会更有吸引力。熟能生巧,有时候编辑自己总结的好标题多了,脑子里就会自然形成一个制作标题的“万能公式”。

除此之外,夜班编辑不能忽视画版的重要性。画版看似简单,但如何策划出一个图文并茂的好版面并不容易,这是需要长期不断练习和临摹的。版样是报纸版面大样出版的有效依据,更是报纸最终版面的“雏形”。因为要闯版大多处理领导稿件,标题所占题区和版面篇幅大小、字体字号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这就更需要夜班编辑通过长期练习。熟练画版基本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策划版面的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脚勤――多走出去,实地聆听新闻

夜班编辑长期在夜间工作,编辑们的主要工作状态往往都是在修改记者的稿件,自己却没有机会亲身经历新闻现场,这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等于没有获取第一手新闻材料。因此,编辑在编稿工作中,往往会因为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不准确、对新闻事件的来源了解不充分,以及对一些领域的专业术语了解不透彻,从而影响修改稿件的工作流程和进度。

另外,编辑选稿、改稿、做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的社会环境及受众的兴趣。因此。夜班编辑白天有时间也应该多走出去看一看,了解当前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新鲜事,以及当前的民生热点,要勇于亲身经历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聆听基层最真实的声音。

2009年5月初,河南日报编委会作出“记者下基层”活动的决定,这也给我们这些长时间“昼伏夜出”的夜班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深入基层、认识基层的机会。例如有了下基层的亲身体验,夜班编辑们发现,平日在稿件里碰到的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个与之相匹配的鲜活事例。眼见为实,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我们以后在工作当中的编稿思路也变得更开阔、更明朗清晰了。

新闻大事件摘抄范文第4篇

然而,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很少关心“窗外事”,偶然关心时事,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几乎成了游离于社会现实之外的“笼中鸟”。 很难设想,一个不了解社会、不关注社会的人能对社会作出多少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青少年学生应当改变闭门读书不问世事的做法,既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保持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提高和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以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下面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引导学生直接接触社会。

社会的概念非常广,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乃至整个世界都可以称作社会,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亲自去接触社会,途径有很多:

1. 观察住处街道和学校周围街道的状况,进行一些历时性的描写、记叙。

2. 参观革命遗址、游览名胜古迹、访问英雄模范人物。

3. 写观察日记,利用周末,深入到小区、商场、市场、公园等观察老百姓生活的变化及各种公共设施的变化,体验社会的发展进步。

4. 参加或参观政府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摄影节,端午节、盘王节,美食节等)。

5. 利用家庭、亲属等资源作为了解社会的途径,如:星期天陪爸爸妈妈买菜,了解农产品、副食品及商品价格的变化,利用亲友聚会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的变化等。

6. 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以当地的居民小区和周围的镇、村为调研的对象和范围,内容上可以选择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有关方面,如: 1)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3)白色污染现状调查;4)交通安全问题调查;5)市民交通意识及对策;6)食品安全问题调查;7)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调查;8)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9)中小学零用钱数量的调查;10)中小学留守学生情况调查等。

以上的每一项活动中,活动前必须对学生作好布置,时间安排、调查研究的路线、陪同人员、采访对象等涉及的各方面都做好充分准备;所有的调查或观察活动都围绕下面几个方面展开:

(1)记录看到与听到的内容,条件允许拍下视频;(2)给所见所闻定性; (3)深入挖掘原因;(4)阐述积极意义或负面影响;(5)查阅相关资料,尽可能给出一些有可行性的改进方法 。同时,每一项活动结束后,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班会、板报、手抄报、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对表现优秀者给予表彰奖励。另外,学生调研成果可以作为教学资源,有针对性的结合所学单元内容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既肯定了学生的调研成果,又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对学生关注社会和了解社会起到激励作用。

这些对社会直接体验的观察记录是学生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增强敏锐的洞察力、具备一些初步的理解与研究社会的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积累起大量的与众不同的第一手材料,这一点尽管能力层级不高但意义却十分重大。

第二,引导学生间接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初中生的生活圈子决定了学生直接接触社会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更多的应该是间接地观察感悟社会,而在众多的途径当中,对青少年学生来说,电视、网络、书刊等途径显得更直接、更普遍、更方便、更有效。

1. 阅读报纸、期刊

引导学生关注有影响力的报纸主要是:(1)新闻时政类的有《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2)法制类的有《广东公安报》《法制日报》等,重点关注:一是重大时事新闻,二重大事件,三是各种报纸的社论、时评。要求学生阅读时进行分类积累,采用剪贴、摘抄、压缩等方式完成。剪贴、摘抄时可分为以下类别: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等,同时反映本地民生民情的《清远日报》里一些与讲课内容有关的时政要闻我也会在课堂适时利用。

引导学生关注的综合类的刊物主要是:阅读《人物周刊》《看天下》《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中学生学习报》《素质教育博览 》 等,重点关注其中与当前社会联系紧密的文章。这些刊物的相关文章都是经过精选而刊出的,视角比较好,文章比较优秀,有借鉴意义。

2. 关注电视新闻

引导学生关注这方面的节目主要有《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1+1》《法治在线》《凤凰大视野》《今日关注》《DV现场》等。这些栏目是专业人才,从大量的资讯中进行分析、对比、筛选,最后形成精华才进行播报的,长期关注这些栏目,对于锻炼思维、开阔视野是一条捷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是中央台的核心节目,其信息正统、准确,代表党的方向,一定要多关注。《凤凰大视野》是香港地区的节目,对新闻的剖析角度独特、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今日关注》是广东电视台的优秀栏目,内容上锁定老百姓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空间,关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老百姓有影响的事件和信息,是一档民生节目,把眼光锁定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多关注这类节目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社会的了解。

3. 关注优秀网络平台

引导学生关注的网站主要有:新华网、人民网、网易、新浪等。这些网络上有很多的新闻和时评,往往还有许多争鸣的文章,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最为常用的做法是:结合讲课内容,要求学生搜索一些重大新闻或影响较大的事件进行分析评价。当然,利用网络要特别注意的是引导学生增强辨别的能力,网络上的内容良莠不分,要科学分析,为我所用。

4.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课前5分钟新闻播报”活动

目的是希望通过这项活动是引起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和重视,同时又是对学生间接关注社会的检阅和验收; 这项活动要求每周一次;要求播报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外、省内外重大新闻及本市热点问题,可以是电视新闻、网络新闻或报纸新闻和相应的视频,具体做法 :

(1)搜集资料:老师布置学生把平时从报纸、电视、网络收集到的资料或本地发生的重大事件记录整理并提出思考或看法才能在课堂上播报。为了取得更好的活动实效,我引导学生从“听,看,做”三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听”,引导学生注意听每天下午上课前10分钟学校广播报道的新闻和学校播音系统播送的重要事情。

“看”, 我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报纸新闻,看学校的新闻报纸展览,看电视新闻,上网搜索新闻等,及晚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或本省市的电视新闻等。

“做”,就是要求学生利用所拥有的条件,剪报、下载视频,摘录,做新闻卡片。

(2)播报方法:规定学生新闻播报的时间为每节政治课的预备钟响后到上课钟响的五分钟;由学生采取分组或轮流读报纸,放视频,讲新闻,这个时间时间段里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国内外重大新闻、社会新闻或校内外新闻,有必要时老师可以做简短的小结;此外, 我还引导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时事小论文竞赛活动,积极参加学校新闻报纸展览活动,利用班会课开展《学习十》的演讲比赛。

新闻大事件摘抄范文第5篇

一、时政教育的形式生动活泼,多种多样,让学生人人参与,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我们的主要形式为:

1、一周要闻时政演讲。

内容包括国内国际,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各个领域,也可讲有地方特色的内容,要求学生事先做好卡片,要求在内容相对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这种方式较适合低年级学生。

2、专题评析时政演讲。

一周要闻时政演讲由于内容多,演讲时间有限,不太可能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因此专题评析时政演讲就成为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时政教育的较好形式。如朝鲜核问题,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二中全会、四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发行等。由于专题评析时政演讲有一定难度,也能体现学生的能力,适合让一些成绩较好能力较强的高中学生担任评析员。

3、时事追踪评析。

国际、国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件。任何事件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只有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事件发的全过程,才能认清事件的本质。当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成为热点问题时,我们不能满足于一周要闻演讲和专题评析,而是要按期发展的线索和趋势,作连续性的评述分析。

4、时政知识介绍演讲。

时事政策教育中,往往涉及许多时政知识。如我国的复关问题,教师就有意安排同学在时政演讲时专门介绍国际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时是学生主动讲的。由于经常进行时政知识介绍,并与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相结合。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大事,也增加了知识面。

5、办好时政小报。

每年的几个重大节日(五一、国庆、元旦)是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的重要时机,办好时政小报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小报由学生自己命题、设计、编排、摘抄、撰文。有时还举行竞赛。

二、时事政策教育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时政教育中,学生是主体,但由于中学生往往受到年龄、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的局限,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大事、社会新闻,在时政演讲的选题、评论、分析中难免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有的学生在时政演讲中对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对有些国际问题,像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彼黑问题等表决时投弃权票,感到不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

又如由于时政演讲的题目、内容、形式都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这就难免出现从个人兴趣出发,使演讲的内容比较散,或者遗漏重大事件,或者认识发生偏差。

这就需要教师从总体上加以把握。

另外,时事追踪评析是时政演讲各种形式中较难的一种。一是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动态件、连续性和时效性;二是需要多个学生连续一段时间进行配合,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显得重要。一是要选好题目,二是要组织的学生,三是教师在过程中适当的讲评及事件结束后的小结。

三、时事政策教育必须与教材有机结合。

时事政策教育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是活的国情教育。把它和教材有机结合,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时事政策教育是教材的延伸和补充。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时,必须以教材中阐述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提高对基本原理正确理解的程度,又加深了对所结合的时政问题本质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初一年级的教材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时政教育可以把层出不穷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及新风新貌引入课堂。初二年级教材是社会主义法律常识。

时政教育可以把一些守法、护法的先进事迹和一些典型案例引入课堂。初三年级教材是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时政教育主要是和基本国情、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一些素材引进课堂。

新闻大事件摘抄范文第6篇

一、全面分析把握中国绿色碳汇传播状况

为了全面回顾总结2015年全国媒体报道绿色碳汇的情况,北京林业大学绿色传播中心组织专家学者,在志愿者海选的基础上,对全国媒体全年刊发的绿色碳汇新闻进行了评选。其评选结果已于2016年5月4日向社会公布。18篇及时、准确报道我国绿色碳汇事业发展的优秀新闻作品获奖。在评选中新增设了年度贡献奖,再次评选出了年度优秀记者奖和年度优秀编辑奖。

在2015年绿色碳汇新闻作品的海选中,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化专业的研究生们在各主流媒体的官方网站或电子报刊界面上,以“绿色碳汇”、“林业碳汇”、“森林碳汇”、“碳汇林”等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出初步海选结果。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与绿色碳汇有关的新闻报道,尽量扩大搜索范围,以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全国绿色碳汇传播的全貌。同时,通过关键词搜索与绿色碳汇有关的内容,了解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传播的整体情况。检索范围涵盖了69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性媒体、地方媒体,其中纸质媒体50家、网络媒体19家。在海选基础上,初步筛选出了绿色碳汇报道237篇,微信文章45篇,微博109条。

为进一步增强公众对绿色碳汇事业的关注,吸引更多的媒体人参与绿色碳汇传播,共同推动绿色碳汇事业的发展,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北京林业大学绿色传播中心主办了第三届全国绿色碳汇好新闻评选,对海选出的2015年我国绿色碳汇报道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

在初评阶段,由北京林业大学绿色传播中心对海选出的作品进行全面遴选,对遴选出的60多篇作品进行初评,按照评选原则、要求、标准等进行了再次筛选,确定了备选作品40篇;组织新闻传播专家进行了认真评选,提出了建议名单;由绿色碳汇专家对建议名单中的新闻作品进行核查,重点对科学性、专业性等方面把关,最终确定了获奖名单。面向社会公布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经过全面筛选、初评和新闻专家评选、碳汇专家审定等环节,新一届全国绿色碳汇好新闻出炉。评选出优秀奖9篇,佳作奖9篇,共18篇,年度贡献奖1个,优秀编辑奖2个,优秀记者奖2个,涉及14家媒体,有中央媒体、地方媒体,有大陆媒体、香港媒体,有纸质媒体、网络媒体。作品内容包括成就报道、人物报道、深度报道和观点报道等。

在对媒体2015年全年报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回顾评点全年的绿色碳汇事件,根据重要性、创新性、社会性、科学性以及显著度、影响力、参与性等指标,评选出了中国绿色碳汇2015年十大事件。这些事件大致概括了中国绿色碳汇事业的年度发展进程,反映了其在2015年取得的主要成果和重大进展。在媒体上公布之后,对于公众进一步了解我国的绿色碳汇事业,起到了二次传播等积极作用。

二、中国绿色碳汇传播呈现三个特点

2015年,我国媒体对绿色碳汇报道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于推动绿色碳汇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全年的有关新闻报道中,可以概括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巴黎气候大会等重大事件,引发媒体报道热潮,出现报道数量的峰值;二是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组织的多种活动,吸引了一些媒体关注。特别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三是地方媒体、香港媒体和林业专业媒体表现较为突出,数量较多,特点明显。

特点一:重大事件引发报道高潮

分析结果表明,报道数量与重大事件有直接的对应关系。绿色碳汇新闻报道的数量在全年并不是平均分布的。在某个月内或某几天之内出现报道数量的高峰,而高峰的出现是由重大事件引发的。

通过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绿色时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南方周末》、《香港文汇报》15家主流纸质媒体进行统计能够发现,这15家媒体在2015年对绿色碳汇的报道基本集中在4月和12月。4月报道的内容多为碳中和林项目、碳汇造林项目、义务植树碳汇造林活动等。这主要得益于不断创新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而12月的报道高峰则是由于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的召开。气候大会上与绿色碳汇有关的边会和最新进展等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和集中报道。通过各月报道数量的分布可以看出,在植树节这一时间节点策划、发生的重大事件,贴近百姓生活,符合社会需求,容易受到媒体的重视;而巴黎气候大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性会议,而绿色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大会上与绿色碳汇有关的新闻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特点二:基金会活动引发媒体关注

纵观全年绿色碳汇报道可以发现,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举办的多项活动、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等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数量较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组织的重要活动,大都受到了社会媒体的关注。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的三次边会、山东青年碳汇林微公益行动、首批碳汇城市的公布和指标体系的、两个开创性的CCER项目、碳汇造林和碳中和林项目等,多家媒体都及时进行了报道。其主要原因是:活动本身具有新闻价值,有新意;基金会对新闻传播日益重视,主要邀请媒体记者或者提供相应的新闻素材,为记者报道提供了方便。

此外,在报道次数列于前五名的事件中,有两个与绿色碳汇交易有关――京冀跨区碳汇交易和湖北碳交易。2015年,广东首个林业碳汇项目首期减排量获得签发并成功交易,首单京冀跨区林业碳汇项目成功交易,全国首个竹子碳汇落户湖北通山,湖北碳交易火爆,林业碳汇交易稳步发展。林业碳汇交易成为2015年绿色碳汇报道的关注焦点之一。这充分说明,创新是绿色碳汇事业发展的驱动力,同样也是吸引媒体的重要因素。一般性的、工作性的、过于专业性的事件较难引起媒体的关注。在开展绿色碳汇工作中,充分考虑媒体的需求、满足媒体对新闻性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特点三:地方媒体表现较为突出

随着地方绿色碳汇事业的推进,以及碳汇林项目的实施、碳汇植树活动的开展,地方媒体对绿色碳汇报道显示出了较高的热情。全年的绿色碳汇报道中约有40%来自地方媒体(包括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地方媒体对绿色碳汇的关注焦点与总体趋势大致相同,受到媒体定位和受众范围的影响。分析中发现,地方媒体的报道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够生动、及时地反映地方绿色碳汇事业的进展,表现形式多样,在当地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成为绿色碳汇传播的生力军。

地方媒体报道具有较强的地方性特色,全面反映了大型绿色碳汇活动在当地开展的情况。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发起的山东青年碳汇林微公益行动,受到了当地媒体的积极响应。大众网、齐鲁网、中国山东网、《齐鲁晚报》、《滕州日报》等地方媒体均进行了报道,传播了具体的碳汇造林形式、活动参与方式等,有效地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其中。

地方媒体报道呈现出连续性较强的特点,较完整地记录了当地碳汇造林工程进展情况。广东省韶关、梅州、茂名、清远、潮州、汕尾、揭阳、河源等地媒体,在上半年对当地的碳汇造林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了连续报道。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决定》,将森林碳汇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地方政府的政策是调动地方媒体报道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香港文汇报》和网站对APEC会议碳中和林建成、香港马会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合作项目等及时进行了报道,推出了香港赛马会的专题报道,反映了香港媒体对绿色碳汇事业的关注与合作热情,对于扩大绿色碳汇事业的影响、增强了公众的关注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中国绿色碳汇传播存在四个不足

与迅速发展的绿色碳汇事业相比,我国的绿色碳汇传播虽然取得了可喜进展,但仍存在明显的不足。总体而言,绿色碳汇报道的数量较少,报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一些主流媒体报道较少、甚至全年都没有报道。这说明主流媒体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者,急需提高对绿色碳汇的认识,对其新闻价值给予更多的关注。绿色碳汇传播存在的不足可以归纳成四个方面。一是主流媒体报道不够充分;二是报道的科学性不强;三是报道的内容不够丰富;四是新媒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不足之一:主流媒体报道数量少

主流媒体的绿色碳汇报道数量太少。许多全国性主流媒体全年关于绿色碳汇的报道数量不超过三篇。这与绿色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所承担的任务、发挥的作用极不相称。应该说,主流媒体在绿色碳汇传播中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

对比2014年、2015年主流纸质媒体绿色碳汇新闻报道数量可以看出,与前一年大部分主流纸质媒体报道数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不同,在重点分析的15家媒体中,有10家媒体的绿色碳汇报道数量有所下降,有3家媒体绿色碳汇报道的数量与前一年持平,仅有2家媒体2015年的报道数量比前一年有所增加。这两家媒体是《中国绿色时报》和《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报》增幅近40%,是报道增加数量最多的媒体之一;《中国绿色时报》以往报道的数量一直很多,虽涨幅不大,但总体数量始终保持在最高水平。

《中国青年报》2014年及2015年均无与绿色碳汇相关的新闻报道;《人民日报》在2015年关于绿色碳汇的报道数量减少。2014年为6篇,2015年为3篇。报道的内容分别是湖北碳交易、北京植树活动、广东首个林业碳汇项目交易。前两篇并不以介绍绿色碳汇项目为主要内容,真正与绿色碳汇相关的报道只有最后一篇。对于巴黎气候大会的报道,则是全局性的报道,对绿色碳汇边会没有报道;《光明日报》在2015年的绿色碳汇新闻报道仅有1篇且较为简短,对第二届全国绿色碳汇好新闻评选刊发了简讯,与其知识界、科技界重要媒体的身份不够相符;《新华每日电讯》在2015年没有关于绿色碳汇的报道;《中国环境报》作为传播环境保护理念的专业性报纸,2015年对绿色碳汇的报道只有2篇且内容为碳交易、碳市场,绿色碳汇没有涉及。这样的报道数量和内容,与其环境专业类报纸的定位不够匹配;《21世纪经济报道》以财经类新闻为主,2015年与绿色碳汇有关的报道的仅有1篇,对神农架和通山县的林业碳汇项目试点有简单提及。《科技日报》在2015年中对绿色碳汇的报道有3篇,与2014年的报道数量持平。《科技日报》作为普及科技知识、展示科技水平的媒体,理应在绿色碳汇科技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报道。

在绿色碳汇新闻报道方面,《中国科学报》在15家媒体中表现较为突出。从2013年的3篇、2014年的8篇到2015年的12篇,《中国科学报》近年来的绿色碳汇报道数量持续增长,内容上从巴黎气候大会相关边会到与绿色碳汇的科研成果均有涉及,既有活动报道、科普知识,又有前沿学术成果;《中国绿色时报》作为林业系统的行业报,对于绿色碳汇的报道十分充分,是刊登绿色碳汇新闻数量最多的纸媒。2015年绿色碳汇新闻报道数量稳步增长且内容全面、科学性强;《经济日报》的绿色碳汇报道数量由2014年的3篇增加到2015年的5篇,其中有3篇与碳交易、碳市场有关;《绿色中国》杂志在纸媒中表现也很突出。其对绿色碳汇的报道篇幅较长、内容丰满、图文并重。

不足之二:报道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绿色碳汇是新生事物,其传播的科学性应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中国绿色碳汇传播存在着科学性不高的突出问题。一些媒体对长沙县建设全国首个“零碳县”及速生碳汇草进行了正面报道。而速生碳汇草一直饱受争议,建设“零碳县”的科学性仍需求证。2014年初,长沙县提出创建全国首个“零碳县”。“零碳县”的概念屡见报端――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红网等网络媒体和《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纸质媒体都予以报道,为“零碳县”、速生碳汇草等不科学概念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绿碳汇专家指出,草本植物无法永久固碳,无法做到碳汇的净增加,从严格意义上讲速生碳汇草根本不属于碳汇范畴。十分遗憾的是,这样声音没有引起媒体的重视,绿色碳汇专家对此的质疑没有得到有效传播,只有《绿色中国》杂志等少数媒体进行了报道。

地方碳汇造林工程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地方媒体所报道的植树造林行动,是否属于碳汇造林的范畴,需要具体分析。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对造林及其林木(分)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活动。如国家惟一一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关于碳汇造林的运行模式,是企业或个人捐资到基金会在宜林荒山荒地营造碳汇林。与普通的造林相比,碳汇造林突出森林的碳汇功能,具有碳汇计量与监测等特殊技术要求,强调森林的多重效益。一些媒体报道中,碳汇造林与普通的植树造林无异。这样缺少科学性的报道,没有阐释碳汇造林与普通植树造林的区别,会误导大众对绿色碳汇的理解与认知。

林业碳汇交易的相关报道对于“碳交易”、“碳汇交易”、“林业碳汇交易”等概念交代不清、混为一谈。碳汇交易只是碳交易的一部分,不是所有的碳交易都是碳汇交易。不是所有的森林都可以进行碳汇交易。只有符合方法学的造林再造林、森林经营项目产生的二氧化碳净增量才能进入交易。报道往往集中于碳市场、碳交易所具备的经济潜能,从经济与生态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报道的新闻作品难以见到。对于看起来相近的概念,公众难以分辨,没有清晰而深入的了解。这样的报道很难起到传播绿色碳汇知识的作用。

不足之三:绿色碳汇内容不够凸显

2015年绿色碳汇报道的数量与前两年相比虽略有增加,但在一些报道中,绿色碳汇的内容并不够凸显,或只是连带内容、一笔带过。在许多碳市场、碳交易的报道中,对于“林业碳汇交易”大多一笔带过。这其中有媒体报道的问题,也与碳市场的现状有关。纵观国际碳市场,很大一部分都是减排项目,林业碳汇只占很少的份额。我国林业碳汇交易处于起步阶段。从已有报道来看,京冀跨区域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得到了媒体较为集中的报道,而对于其他碳交易中的林业碳汇项目并没有针对性的报道。

一些新闻报道的内容有所偏颇,过多笔墨用在突出业绩,工作色彩较浓,绿色碳汇内容所占篇幅有限,可读性较差。以碳汇造林报道为例,一些报道并没有交代碳汇造林与普通植树造林的区别,也并未提及碳汇林应具备的计量、监测环节,反而突出介绍领导的活动,标题多为“某市完成碳汇造林任务”、“领导班子成员致力碳汇造林”等。这些报道重点往往在于展示政绩,可读性较差,对于绿色碳汇内容传播不够。

不足之四:新媒体作用未充分发挥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以绿色碳汇为传播内容的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总体数量仍较少,其内容多从传统媒体上照搬过去,更新频率较低,转发量极小,传播效果不够理想。

通过对2015年度有关绿色碳汇的微信进行搜索,结果显示与绿色碳汇相关的微信文章基本上是从纸媒或者网站直接摘抄过来的,原创文章很少。而对微博搜索显示,关于2015年绿色碳汇新闻的微博短文数量较上一年有所增加,但转发数量和评论数量都不够理想。网民对碳汇关注度不够,缺少名人、微博达人、网红等意见领袖对绿色碳汇进行传播。

在新浪网、搜狐视频、百度视频、优酷网和央视网等视频网站,对2015年绿色碳汇视频进行了搜索。结果显示,有关绿色碳汇的视频数量仍然很少,有的网站视频已有较长时间没有更新,播放次数较少,点击率很低。绿色碳汇视频中内容缺少新颖性、直观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吸引力差,难以帮助受众了解绿色碳汇。

中国绿色碳汇传播急需三大突破

绿色碳汇事业的飞速发展,呼唤绿色碳汇传播的进一步加强。要充分认识绿色碳汇传播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实现绿色碳汇传播的三大突破,为绿色碳汇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舆论环境,动员更多的力量参与绿色碳汇事业。

突破一:增强传播主动性

客观地说,主流媒体发行量较大,覆盖范围较广泛,报道质量较高,权威性较强,对公众影响大。主流媒体引领着舆论导向,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受众群体。当前,主流媒体仍然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对于有重大意义的绿色碳汇事件,主流媒体要加大报道力度,进行深度传播,进一步扩大绿色碳汇的影响。主流媒体应该成为绿色碳汇传播的主力军和引领者,要不断提高对绿色碳汇的认识和了解。把绿色碳汇当成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加大报道力度,提高报道质量,扩大报道的影响力。

突破二:增强传播科学性

绿色碳汇传播的科学性尤为重要。离开了科学性,报道就会以讹传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造成思想和认识上的混乱,给正在发展中的绿色碳汇事业造成阻力。加大对媒体从业人员绿色碳汇传播理念、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迫在眉睫。在绿色碳汇报道中,要充分听取绿色碳汇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存在争议的绿色碳汇问题,应向专家求证,以免将错误概念或不实信息向公众传播而造成负面影响。对概念要有准确、清晰的阐释,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绿色碳汇报道要增强科学性,提高传播质量,注重传播效果。传播过程中,不仅要向受众传递绿色碳汇事件的基本事实,也要传播事件产生的科学依据。绝不能偏离科学事实,对公众造成误导。对于绝大部分非专业的受众而言,绿色碳汇传播的内容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要注重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突破三:积极运用新媒体

新闻大事件摘抄范文第7篇

关键词:政治课堂;选取原则;新鲜资源

我们都知道,新闻事件的发生往往掺杂着各种因素,当前中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兴趣非常广泛,喜欢探讨国内外各种时政热点问题。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若能恰当地把理论知识与时政热点、典型事例、新鲜事例结合起来,在第一课堂把“鲜味”送给学生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现在的中学生想了解的不仅是新闻本身的内容,更多的是渴望了解一些相关的政治背景,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多地去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让鲜活的新闻资料激活政治课堂。

一、“新鲜”资源的内涵

所谓“新”,就是政治课教学必须面向世界,跟上时代的脉搏,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材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的,又能触及学生的思想、生活世界的最新、最有感触的资源。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用最新的事实、时事以及现代科学的新成果、新材料去说明问题,证明课本原理。

二、“鲜活”资源的选取原则

1.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取课程资源

教师要使鲜活的课程资源选取的新颖又贴切,就要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学习和运用有关的原理全面科学地分析当前现实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整合。

2.根据课程资源的不同特点,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鲜活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所选取的部分鲜活的课程资源也正与政治中考试题的材料题、探究与实践题相一致,由此可见,鲜活的课程资源的选取,体现了能力培养的利益性,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成绩。

三、“鲜活”资源运用的做法

1.巧用教学资源,实现与新闻热点巧“对话”

如果将思想品德课比作一份“大餐”,那么在“烹制”之前就要注重所选材料的新鲜与美味,而新闻热点恰巧符合此选材标准。此外,新闻热点素材具有典型性与真实性的特点,运用于课堂教学,更能增加新颖性、增强可信度,如能将图文并茂的时政材料充实于课堂教学,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2.运用时事杂志资料,进行针对性教学

近几年苏州市政治中考命题中的时事背景及材料,有相当部分来自当年时政资料,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教师引导,我每次上课前布置一个任务:要求学生每天收集一到两条新闻线索,或国内外大事,到上课时首先进行“三分钟演讲”,引导学生交流国内外大事件,然后结合当前社会动态和学生兴趣共同选定重点和热点事件进行重点分析。方法很多:时政点评、新闻调查,关键是要让学生参与近来,把“新鲜”传递进来,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提高学生兴趣,二是帮助学生获取资料中最有效信息(即找到文中能运用的背景资料),三是找到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选取现实背景材料自行设计题目,开展讨论,表达见解,让学生自己的时事知识处处开花。

3.选取学生生活的社区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社区课程资源,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方式。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莫过于生他、养他的家乡、成长的摇篮。说家乡、赞家乡、爱家乡是爱国的重要体现,在九年级的教学中,结合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艰苦创业精神的教学内容,发动学生进行社区调查。经过社区调查,有的学生就家乡发生的重大变化,从住房变化谈社会发展,谈取得成就的原因(这也就是我们教材上所涉及的要点)。

经过社区课程资源的选取与运用,使学生走出课堂,感悟社区,同时又丰富课堂,感悟人生。学生不仅了解自己村的由来与发展的历史,而且感受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艰苦创业的教育,讴歌了改革开放的功绩,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与决心,增强了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实现了学生对祖国、家乡热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寻找课堂“新鲜”资源的途径或要求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怎样才能在第一课堂把“鲜味”送到学生手上呢?我认为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思维要活、要灵,不墨守成规

观念决定行动,只有新的观念、活的思维在脑袋生根,行动才能紧跟上时代的节拍。

2.多读书、多看报,关注新闻

世界日新月异,不读书看报就无法增长自己的见闻,也就失去了“源头活水”,想新也无法新起来。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新闻资讯,教师必须坚持每天收听广播电台的“新闻报纸摘要”,每晚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尽可能多地收看“焦点访谈”和“今日说法”等节目,捕捉时事热点,从浩如烟海的各类新闻资讯中攫取政治课堂上需要的新闻热点。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做到新闻资讯与政治教材的有机统一。

3.适当记录,做好摘抄

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某些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模糊,所以把一些有代表性的事实记录下来,从而使自己的信息储存更加丰富。

新闻大事件摘抄范文第8篇

1.1以应付高考为目的,课堂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

政治课教学立足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通过教学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完善的人格,沿着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的成长道路前进。对一个学生来说,高考分数就是他们的生命。对于政治而言,考文科的学生去机械地学习,只为考出好分数,考理科的学生就不以为然,他们只是应付会考,会考一过关就再不学了,因为这与他们上大学没有关系,他们不考虑政治课对自己的成长有何意义。可见学生学习是以应付高考为目的,以上一个理想的大学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不在乎自身道德修养的高低,不管人格的完善与不完善。这必然会影响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降低学习情趣,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降低他们的学习质量。

1.2不去扩展知识面,影响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语文、英语学科是语言课,需要大面积的阅读理解,每个学生都很清楚,但是政治学科也是需要大面积阅读理解的,通过阅读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情况,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通过阅读可以弥补实际经验的不足,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比较容易理解理论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改变政治课教学枯燥无味、只讲框框条条的现状,切实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与水平。

2改革措施

2.1由“讲授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

为了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化,在一堂课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一堂课的成功要靠学生去演,要靠学生去探究,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也就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转变,由重讲向重学生讨论转变,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辩论、大胆地展示、大胆地回答,以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要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使师生在同一开放的精神世界、同一流畅的思维过程中深层互动。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调动各组组员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个性,鼓励他们将组中讨论的结果向大家展示: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善他们的人格,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2.2扩展知识面,提高能力

政治学科的知识面是比较宽泛的,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课本,应打破应试模式的束缚,从课本走向课外,拓展知识面,提高水平。首先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有计划地利用学习园地、板报等小阵地摘抄有关政治主题的新闻报道、评论等文章内容;举行政治课沙龙、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讨论;有计划举办时事新闻知识抢答赛、课外阅读新闻评论会等,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认识,努力营造阅读氛围。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以身边的政治事例为着眼点,将阅读活动做进一步深入,参加相关的探究性活动,撰写探究性报告,从而培养学生应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3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政治课教学要获得生命力就要多实践,我们必须以生活为主线,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结合应用性常识,努力把学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融入生活题材里,用所学的理论指导生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发展所学的观点,进而引导学生用学科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会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扩展知识面、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内容。我们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让政治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命力。

新闻大事件摘抄范文第9篇

一、合理处理教材,激发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内驱力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教师的职责之一,是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学生的求知欲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求知欲会进一步加强,推动学生主动地持续地投入学习。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情境,是强化学生语文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方式。

首先,要将初中语文教学课程序列化、系统化。我们要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能力逐步提升,需要对初中三年的课文教学进行总体分析,需要给教材知识点的难度、梯度定位,进行系统性地、有步骤地去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翻开初中语文教材,就会发现课本教材的编写已经在关注这些问题。初一的课文侧重对真善美生活的体验和挖掘。对于初一的学生,我们必须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给他们的基础做一个科学的检测和定位。从他们的薄弱之处入手,课堂教材的处理一定要删繁就简,去涩从趣。初二的课文增添了古诗文内容及说明文、议论文的篇幅,我们需要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督促学生们去积累、去积淀古诗文知识。而初三的课文则篇幅加长,课文的思想内涵更深,视野由关注内心转移到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唤起对过去知识的回忆,并能进行综合运用。

其次,优化教学课堂,美文美教。我们的语文课文蕴涵生动的故事,丰富的情感和精妙的语言。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能注重品味、品情,这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教学环节,我们需要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依靠自身特长和学情精心设计,要努力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充分体验,获得独特的感受。例如在学习初一的课文《登上地球之殿》时,可以播放“我国登山队员将奥运会火炬送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的至高点”的视频。学生目睹登山队员将火炬高高举起在巅峰上的全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文中登山队员所处的困境,理解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以及他们为祖国为他人而愿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告诉我们,要重视教材的开发和使用,让学生营造的教学情境中提升语文素养。

二、走出课堂,培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好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语文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是快乐的,是充满趣味的。

对于课文学习,课前预习的习惯不容忽视。要让学生预习好课文,就要教会预习方法,提供一些预习模式。如果没有预习任务,学生很容易产生误解——预习不重要。如果没有具体预习要求,也很容易让预习作业流于形式,学生应付了事,达不到预习效果。常见的预习课文模式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圈出生字词,注音,理解生字词的含义;第二步,摘抄生字词所在的句子(把字词放在句中,通过句意来理解字词,并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理解这个词该在什么语境下运用);第三步,划出文中让你耳目一新的句子,写上你的感触、启示、收获等(阅读是对文章的二次创作。只有读出自己的感受,才能用情去学习课文)。

课外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很重要的习惯。阅读广泛,知识面宽广,才能在语文天地中自由翱翔。只依赖于我们课堂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是很难吃透教材,也是很难真正领悟文章的灵魂与精髓的。“天高凭鸟飞,海阔任鱼跃”,地理、历史、生物、数学、天文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对课文中出现的知识才能更轻松地把握。

关注时事新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一种好习惯。“问渠那得请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学生写出视野开阔、心境开阔的文章,需要我们引导他们去了解、关注社会。我们老师如果不关心时事,不利用好社会这个大课堂,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怎么能撩拨起他们内心激扬文字的欲望呢?对于社会重大事件(比如自然灾害、社会变革等),我们需要有新闻时事的敏感度,及时组织班上同学看新闻、搜集材料、写心得体会、组织讨论,甚至组织主题班会课活动。在学生的认知、情感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时,我们再来布置写作任务,任何一个角度都将成为他们立意的点。

语文学习的习惯还有读报、摘抄、写随笔等。这些好的习惯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生活的体验,有助于语言文字的积累、积淀和领悟力的提升。

总之,提升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积累语言文字开始,从培养兴趣开始,从体验生活开始!

新闻大事件摘抄范文第10篇

2009年伊始,《包头日报》开始对时政新闻报道进行改革。这种改革并非大张旗鼓的改革,而是从新闻理念到新闻实践对时政新闻进行民意化表达。

时政新闻的民意化表达就是要从民众的角度出发,以普通百姓的需求为着眼点,即从原有的一贯的俯视变为平视,通过民众的视角和理解力,去解析政府每一项政策的主观愿望与民众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或肯定、或完善、或改进、或否定,体现报纸的受众意识、服务意识,使读者想看、愿看、爱看,提高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增强党报的舆论效果。

一、从百姓角度解读政策

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政策措施及工作动向,既涉及所在城市、地区的总体发展,又关系到当地百姓生存生活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对国家及省市出台的新规划、新政策进行报道时,绝不能停留在对文件内容的简单摘抄上,要深入了解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以及政策实施后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也都只有从百姓的利益出发进行解读,才能增强报道的厚度和感染力。

2009年5月20日,《包头日报》在一版报眼的位置刊登一条消息《我市将举办中国·包头2009房地产交易展示会》,在同版二条的位置刊登大篇幅的《我市房地产投资消费呈回暖趋势 房交会应势而生欲锦上添花》。5月27日,一版刊登《市政府召开新闻会公开房交会7大主题活动》《房交会期间购房优惠政策解读》《记者算账》《房交会上的大便宜》等报道。如果说读者对20日的两篇报道的反应是“哦,有这样一回事”。那么对27日的报道的反应就是“啊,原来如此”。此后,该报接连就房交会这一新闻热点刊出《三日盛会,三十日筹备》《按流程 拿实惠》《先看房再拿奖》《看房有理更有“礼”》《中国·包头2009房地产交易展示会开幕》《比天气还热的房交会》《中国·包头2009房交会成功落幕》《房交会,鹿城期待再相逢》等系列报道。

其实,这组系列稿件中都是典型的时政新闻,是对政府决策和行为的全程反映。但经过人性化的翻译和解读,在普通读者眼里,每一篇报道都吸引眼球。有对政策的答疑释惑,有对新闻现场的真实再现,尤其是记者从普通市民的身份出发,换位思考,使读者在读报的时候很自然地有“我”的角度和感受。

可见,地市级党报解读政策要善于从百姓的位置去研究、分析政策,对读者最关心、最想了解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做深入细致地解读。以最通俗的语言、最直观的表述方式,让读者对政策和政府行为有一个最清晰的认识。

当然,最重要的是,解读政策的时政新闻首先要突出其“有用”,即通过记者的采访明示市民,从政策中可以把握哪些机会,可以规避哪些风险;其次,要突出其接近性。不论从空间上、时间上、心理上还是利益上都要与读者有很强的接近性,从中找到政策与读者的共鸣点、共振点,这样才能在党报和读者之间彼此产生互动。如果在报道中能出现活生生的“人”,将会使稿件更具有亲切感,使受众在带有感情的阅读中认清宏观经济形势,并认同国家政策。

二、从便民角度诠释成就

工作报道和成就报道是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一个地方改革开放、发展变化的重要载体。以往类似报道多是从被报道者角度出发,对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通篇的经验做法、大量的数字统计,看似全面细致,面面俱到,实则枯燥乏味。

针对这一问题,《包头日报》进行了积极地创新和探索。2009年5月10日,《包头日报》一版刊登《大包线包头枢纽完成热滑试验》及《大包电气化铁路开通能带来什么?》两文。前者是一条很重要的新闻,但如果单单是这一条新闻的话,不仅单薄,而且社会反响不大,读者最多反应“又建了条铁路而已”。于是,记者利用已经掌握的新闻背景和素材,在《大包电气化铁路开通能带来什么?》中对其进行清晰地分析,使读者明知,这条铁路不仅是电气化铁路,而且与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运能和运力增强了,可以改善本地的投资环境,可以在5个小时内到达北京,可以摆脱“一票难求”的窘境等等。

可见,从便民角度来诠释成就,可以让地市级党报的声音更加权威,与读者的距离更加贴近。

三、大题小做拉近距离

大题小做,是指用具体生动的事物来切入和表达重大的主题,即主题报道事件化,事件报道故事化,故事报道人物化,人物报道细节化,细节报道人文化,大主题有小落点,大事件关注小人物,理性的东西力求感性化,宏观的事物力求微观化。

近年来,在传媒市场化的过程中,受众流失成为制约党报尤其是地市级党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地市级党报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首先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对象——受众,特别是研究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新闻本身是“快消品”,应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才易于被受众接受。

一是寻找小巧切口。很多时政新闻都蕴涵着重大主题,我们在报道时可以为这些重大的主题寻找一个小巧的切入口,把它作为突破口,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选具体的人和事或者平凡普通而又为受众所熟悉的现象,由此切入,扩展开来,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先微观后宏观,既能让受众耳目一新,又同样能表达深刻宏大的内容。

上一篇:摘抄好段范文 下一篇:摘抄美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