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12:15:48

园林专业论文

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1综合基础综合基础

包括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实验环节,用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和发展潜力。

2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是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中的实验实践环节所构成,使学生获得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绘画及表现技法、制图方法、规划设计方法、插花技法、园林植物认知方法、栽培养护技术、育种技术,具备进行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表达、城市园林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及园林植物的繁殖、栽培、养护、管理与应用的基本能力。

3职业基础

职业基础是由综合实践、社会实践、园林综合实习2(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构成,着重培养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园林行业各岗位能力的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组织大一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全国园林及相关专业的开设情况,每年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专科生招生和毕业的人数;全国园林相关就业单位的情况;园林行业不同岗位对园林人才知识结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情况。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对园林行业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社会实践:每年的寒暑假学校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低年级学生主要围绕当年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达到“未进社会门,先做社会人”的目的,促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将自己的才能服务于社会,体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高年级学生主要进行就业创业见习实习,根据专业特征、自身定位,提前进入行业,了解行业特征和需求,为将来毕业后能更快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综合实习:大三下学期进行的园林综合实习2直接安排学生进入到园林设计公司、园林工程公司、设计院、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直接接触公司的实际岗位,了解园林行业每个岗位运行的具体情况、园林行业对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具体需求,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进行很好地转换,发现自己的不足,给自己将来的职业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并在大四最后一年的在校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锻炼职业所需的各项能力。毕业设计(论文):大四下学期为毕业设计环节,时间为16周。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以在校外进行,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鼓励根据就业意向单位/实习单位的实际项目制订毕业设计题目,使研究项目与具体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设计成果能被企业直接采用。这些与职业相关的训练,促进学生对园林行业的了解,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进行角色转变,更好地融入行业。

二、四个模块应对园林行业多样化的职业能力需求

突出实践教学理念中的“综合专业知识、重视职业训练”两个理念,将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践课按照园林要素类型和课程性质归纳为绘画与制图技法模块、园林植物与生态模块、园林规划与设计模块、园林工程与管理模块4个模块,以模块为单位,系统研究这些课程实践大纲的内容、训练方式以及前后的衔接,做到必须训练的内容不重复、不遗漏。除了课程包含的课内实验实践训练外,还安排综合实习环节融合模块内所有课程实践的核心内容集中进行训练,促进学生综合理解相关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1绘画与制图技法模块

绘画与制图技法模块包括园林美术(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形态构成、表现技法等)、方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制作等课程的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掌握绘画技法、风景园林表现技法及电脑制图方法,具备手绘和电脑制图能力,能将设计思想和设计思路通过图纸完美地表达出来。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美术实习和园林综合实习3也对此模块内容进行重点训练,主要包括园林景观写生、手绘制图和电脑辅助制图等内容。

2园林植物与生态模块

园林植物与生态模块包括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草坪与地被、园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苗圃与树木养护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盆景学等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园林植物的认知方法、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栽培养护技术和育种技术等方面知识,具备园林植物的繁殖、栽培、养护、管理、造型与应用的基本能力。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综合实习1和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实习重点训练此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园林植物认知、园林植物生态习性、园林植物应用、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等方面内容。

3园林规划与设计模块

园林规划与设计模块包括园林设计初步、园林植物造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园林建筑设计、生态景观设计、图案设计、室内绿化装饰、遥感与GIS概论、园林史等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室内绿化设计的方法,能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综合实习3重点训练此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典型园林案例实测、园林综合设计等内容。

4园林工程与管理模块

园林工程与管理模块包括园林工程测量、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预算与决算、园林施工图设计与制图、园林工程管理等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园林工程的测量、设计与施工、预算与决算及管理的方法,能从事园林工程制图、预算、施工、管理等工作。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综合实习2重点训练此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园林工程材料认知、园林工程设计、制图、预算、园林工程施工及管理等内容。

三、结语

虽然实践教学体系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但想要培养出专业技能强、职业技能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园林人才,还需要优秀的实践教学团队、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优质的实践教学平台和高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为载体。本校园林系除了认真研究有效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外,还在不断地引进和培训实践教师团队,积极地进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逐渐完善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不断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花卉学》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以往的教改活动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但在学生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仍需进一步改革,其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1)高职学生学制3年,学生真正学习这门专业课只有1年时间,由于时间的不足和有些高职院校实验设备的短缺,导致理论课课时比例偏高,而实践课课时比例偏低。同时,理论课与实验课时间安排上脱节,往往上两节理论课需要过2~3…d才能上相关内容的实践操作课,这样严重影响教学内容的衔接和学生的兴趣;(2)实验课的教学地点要么在实验室,要么在校花圃基地,这样的教学仍然没有脱离课堂形式教学,没有为学生创造机会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3)以往实践操作课都是在教师的带领下,遵循着准备实验课-讲解操作内容-操作-清理现场-操作总结的课堂模式,学生如果想要重复和熟练操作,就必须到书本上去寻求相关内容,导致学生没有自主操作的空间和缺乏培养学生独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的主要措施

2.1保证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有机结合

课时比例分配适度(1)保证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至少达到1∶1,提高实践课时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2)理论课与实践课时间安排在同一时段,不相对孤立,如:把上午4节课或下午4节课都安排成《花卉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其中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专业教师可进行1节理论课和相关内容3节实践操作课的讲授,或者2节理论课和2节实验课相继进行,达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紧密有机结合和知识点教授的流畅性。

2.2实践课中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盆花的生产规模有大有小,小则几十盆,大则上万盆,甚至百万盆。在温室花卉栽培养护中,由于空气流动性差,湿度偏高或偏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盆花生长不良或生病,这就需要栽培养护者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及时挽救损失。我们为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竭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比如在上花卉的分株、扦插繁殖实验课时,待实验课结束后,我们将剩下的花卉材料(如广东万年青、一叶兰、朱顶红等)和用旧的花盆发给学生,并安排学生2~3人1组,然后各组将剩余花材或插穗搬回寝室,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操作和后期的养护管理,并做好操作流程及养护记录,特别是对出现的问题(如病害问题)记录其发生的时间、表现症状,初步拟定解决方案,然后到理论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

2.3实践课摆脱“课堂”形式的束缚

让学生真正融入花卉市场《花卉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这门课程与生产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其生产第一线的教学就尤为重要。我们经常让学生参与学校会场的摆花图案设计及摆花操作、节日校园的摆花图案设计及摆花操作、校园花坛的花卉种植及养护管理,以及参与衡阳市的摆花业务、衡阳市花鸟市场花卉价格调查等。同时,教研室有很多教师在校外花卉企业兼技术顾问,经常带领学生到花卉生产企业现场,对花卉栽培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然后结合书本理论知识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向他人学习的能力

所谓“千人千品,万人万象”。比如在1次草坪修剪实验课中,当笔者把草坪修剪机的发动规范动作示范3次后,其中有部分学生很快就能熟练操作,而有部分学生却始终不能掌握规范动作,未能启动草坪修剪机,无论怎么鼓励他们重试,他们却红着脸不想再试。于是,笔者让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没有信心的学生,最终他们都能按规范动作启动草坪修剪机。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互相学习的能力,苗圃基地为学生全天开放,课余时间,都会有3~5人去基地进行嫁接、扦插和换盆等技术方面的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熟练掌握了操作手法,又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弥补自己操作方面的不足。

2.5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正确处理

实际问题的能力温室草花生产少则几万盆,多则上百万盆,当全部草花感病以后,就需喷药治病,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在初步确定病害后盲目地大面积施用药,其结果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还浪费药物,甚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着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比如在初步确定病害后,可先进行点实验,效果表现好后再进行面治理。先选几十盆草花作点实验,然后再逐渐扩大面积喷药,做到心里有数。

3改革后的成效

《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对花卉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灵活,同时明确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高效性。学生在没有辅导员做思想工作的情况下,到课率达100%,且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花卉技能竞赛和花协活动。5年来国家农业部花卉园艺师考证通过率99.5%,省高职院校技能抽查等级为优秀,全国高职院校插花竞赛获二等奖、三等奖。且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独挡一面,98%以上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大多数毕业生2年后就当上部门技术主管,一部分毕业生在广东、湖南、云南等地成立园艺园林公司。

4今后《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稳定专职教师队伍,适当增加兼职教师队伍。从花卉生产第一线的园艺园林公司聘请有生产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时刻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又可以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就业提供机会。

(2)邀请园艺园林公司技术管理人员参与学校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改革,做到《花卉学》课程符合专业发展需要。

(3)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花卉学》课程方面的专业劳动,如配制营养土、组花、摆花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的精神。

(4)学校花圃基地能尽量多提供供学生课余时间自由独立操作的花材和场地。

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1.1保证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有机结合

课时比例分配适度(1)保证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至少达到1∶1,提高实践课时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2)理论课与实践课时间安排在同一时段,不相对孤立,如:把上午4节课或下午4节课都安排成《花卉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其中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专业教师可进行1节理论课和相关内容3节实践操作课的讲授,或者2节理论课和2节实验课相继进行,达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紧密有机结合和知识点教授的流畅性。

1.2实践课中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盆花的生产规模有大有小,小则几十盆,大则上万盆,甚至百万盆。在温室花卉栽培养护中,由于空气流动性差,湿度偏高或偏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盆花生长不良或生病,这就需要栽培养护者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及时挽救损失。我们为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竭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比如在上花卉的分株、扦插繁殖实验课时,待实验课结束后,我们将剩下的花卉材料(如广东万年青、一叶兰、朱顶红等)和用旧的花盆发给学生,并安排学生2~3人1组,然后各组将剩余花材或插穗搬回寝室,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操作和后期的养护管理,并做好操作流程及养护记录,特别是对出现的问题(如病害问题)记录其发生的时间、表现症状,初步拟定解决方案,然后到理论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

1.3实践课摆脱“课堂”形式的束缚

让学生真正融入花卉市场《花卉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这门课程与生产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其生产第一线的教学就尤为重要。我们经常让学生参与学校会场的摆花图案设计及摆花操作、节日校园的摆花图案设计及摆花操作、校园花坛的花卉种植及养护管理,以及参与衡阳市的摆花业务、衡阳市花鸟市场花卉价格调查等。同时,教研室有很多教师在校外花卉企业兼技术顾问,经常带领学生到花卉生产企业现场,对花卉栽培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然后结合书本理论知识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1.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向他人学习的能力

所谓“千人千品,万人万象”。比如在1次草坪修剪实验课中,当笔者把草坪修剪机的发动规范动作示范3次后,其中有部分学生很快就能熟练操作,而有部分学生却始终不能掌握规范动作,未能启动草坪修剪机,无论怎么鼓励他们重试,他们却红着脸不想再试。于是,笔者让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没有信心的学生,最终他们都能按规范动作启动草坪修剪机。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互相学习的能力,苗圃基地为学生全天开放,课余时间,都会有3~5人去基地进行嫁接、扦插和换盆等技术方面的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熟练掌握了操作手法,又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弥补自己操作方面的不足。2.5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正确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温室草花生产少则几万盆,多则上百万盆,当全部草花感病以后,就需喷药治病,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在初步确定病害后盲目地大面积施用药,其结果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还浪费药物,甚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着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比如在初步确定病害后,可先进行点实验,效果表现好后再进行面治理。先选几十盆草花作点实验,然后再逐渐扩大面积喷药,做到心里有数。

2改革后的成效《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后

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对花卉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灵活,同时明确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高效性。学生在没有辅导员做思想工作的情况下,到课率达100%,且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花卉技能竞赛和花协活动。5年来国家农业部花卉园艺师考证通过率99.5%,省高职院校技能抽查等级为优秀,全国高职院校插花竞赛获二等奖、三等奖。且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独挡一面,98%以上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大多数毕业生2年后就当上部门技术主管,一部分毕业生在广东、湖南、云南等地成立园艺园林公司。

3今后《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1.城市园林专业培养目标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城市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树木和花卉的繁育、栽培、种植及养护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从事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监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城市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课程实验/实训、专业技能实训、顶岗实习及毕业论文、职业资格鉴定等。

2.城市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干课程理论内容单调枯燥,导致学生理论学习兴趣不高;企业工程项目少和场地的限制及缺乏劳动观念也是学生对实践课程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2)实践教学教材建设落后。已有的实践教材多数为理论课教材的附属部分,其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实验手段较为陈旧。独立的适合本校校情的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

(3)实践环节与市场脱节。实践教学设备不齐全,缺乏稳定的实训、实习场所;教学模式仍以教师讲授为主,看视频或者带学生户外参观为辅,没有与市场有机结合,不能掌握市场对城市园林专业人才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4)缺乏精良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环境下,实践教学缺乏专职教师,多数实践课程由理论课教师来进行教学,导致实践课被作为理论课的附属内容来处理。而实验仪器的操作和使用也是靠理论课教师自学后实施教学,再加上专业课教师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现代化仪器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导致目前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口头讲的多,动手示范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多,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少。

(5)顶岗实习名不副实,毕业论文流于形式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综合能力训练,也是我校城市园林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的重要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中设有448课时,占总课时的18.5%。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的下半学期和第六学期的上半学期,由于学生们眼高手低,对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不满意或者对待遇不满意,使得他们不停地换实习单位或者工作不认真,导致顶岗实习名不副实。毕业论文的撰写安排在第六学期,由于学生们都忙于找工作或者实习,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构建城市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城市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依据

(1)提高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认识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由学生亲自动手、自主完成的系列教学过程,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习惯,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的认识和了解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常被置于从属地位,实践教学课时被理论教学大量挤占,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视,增强实践教学的意识,是切实改革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前提。

(2)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技能培养为主线,注重满足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等几个方面着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即教学目标符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点;教学内容应突出能力培养,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合理配置,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等层次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采取多途径、多形式开展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切实保证。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体现,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质量决定技能型人才的质量。教师要彻底改变教师教、学生跟着学和做的教学模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和借鉴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构建城市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让新生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专业中的专业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学时应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将动手操作训练融入理论教学中,并设置合理的比例。教师还应讲授一些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实例和技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新生的入学专业教育,解答了新生对专业的一些困惑,提高了他们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2)编制合适的实践教学教材。在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教材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核心依据。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就必须将实践教学部分从理论教材中分离,根据本校校情来编制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践教学教材。实践教材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实践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实践内容,方法与步骤,注意事项,实践器具,实践考核。实践教材还应包括必修部分与选修部分,教学内容应从整体上去优化,在基础性和验证性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分析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实践内容。城市园林专业成立至今,全部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配有实践教学教材,园林测量、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植物生理等课程的实践教材均为校本教材。

(3)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以工程设计施工方向课程群的课程为例,我们以园林制图、园林绘画、园林工程材料、园林测量、初步设计为专业基础课,以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工程清单计价及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为专业课的课程中安排一半以上教

学时数为实践课。同时分别在不同学期增加了为期两周的园林设计施工基础实训,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及园林工程综合实训。综合实践教学周的安排,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的课程时能复习以前学习的相关课程,避免了课堂上相关内容的重复教学。同时,园林工程设计施工课程群实践教学均以项目化教学为主,便于让学生熟悉和了解整个项目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注意事项。比如南京滨江公园儿童游乐园的建设项目、南京三角公园景观改造提升项目等都使学生不仅掌握了项目进行的全套流程,还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4)以科研课题为推动,加深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园林专业老师不仅在课程上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也积极申报校、省部级课题,把项目研究与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研项目的开展和研究,提高课程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和针对性。近几年来,园林专业教师获得立项的项目有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校级教改项目。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高了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

(5)加强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的一次综合能力训练,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全面检验。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在实习单位至少实习两个月,为了保证实习质量,专业指导教师应加强与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并定期与学生联系,要求学生反馈实习内容与情况。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在第五学期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论文题目,选题应该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与学生的工作相结合,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不只是一篇空谈理论的论文。同时指导教师应给出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按计划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分阶段检查与考核。论文答辩过程中,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进行成绩的评定,对答辩不合格的学生,应进行二次答辩,直至合格。

(6)实行“多证制”教育。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企业选择人才时注重学生的职能技能,我校实行“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行“学做合一,多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试,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并规定学生在毕业时至少取得一项中级及以上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园林专业工程类职业资格证书有绿化工、施工员等,培养方案中绿化工和施工员的考前实训为112学时,为期5周,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专业综合实训,学生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实践操作能力也大大提高。

(7)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一是走出去,即是让教师参与知名兄弟院校、公司、企业进行学习和挂职锻炼,二是请进来,即让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来担任实践指导教师,逐渐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升本科院校

园林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重要环节,应与理论教学协调一致[1-4]。徐州工程学院园林专业办学5年来,始终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定成绩。

1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1调整教学计划,制订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为了加强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徐州工程学院建立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2套教学计划,这2套计划在纵向上相互衔接,横向上相互沟通。实践教学学时数占到教学总学时的35.8%以上,教学方式包括课程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第二课堂活动等。对一些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等则将课堂设在园林施工现场,让学生身临其境,丰富他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园林植物的生长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为此将相关课程安排到每学年的第2个学期,主要内容讲授时,正值植物生长发育期,学生可亲眼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点等。

1.2利用多种方法、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园林专业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目前对园林专业的教学主要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专题讲座等。多媒体教学能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直观地将知识点呈现给同学们,学生较易接受,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现场教学能提供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机会,使他们对各种景观树木、花卉、园林设计形式、养护方法等有更直观的了解,增强他们对生产实际的感性认识,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实例教学通过重现典型园林规划设计实例,师生共同讨论、剖析,可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通过典型实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讲座能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紧扣主题,因势利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加强校内外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是完成实践性教学的基础,有了稳定的训练基地就能为学生实习、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加强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目前,已建成园林植物标本室1个,园林画室1间,苗圃3333.35m2,玻璃花房666.67m2,温室大棚250m2,基本满足了园林专业校内实践教学需要。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实践教学的内容,是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学校与社会联系、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联合办学的重要举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学校与企业联系的纽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阵地。园林专业实践性强,学生只有见多识广,思路才能开阔。在近几年的科研、教学过程中,在建好校内现有基地的同时,积极广开门路,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既为学生提供了深入园林生产第一线的机会,也为学生开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就业方向和渠道。目前,已有徐州市园林设计院、徐州市快哉亭公园、徐州市戏马台管理处、徐州市燕子楼公园管理处、徐州市彭祖园、徐州市淮海生态健康科学研究所、徐州九州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徐州馨园植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市天元园林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江苏省华东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徐州市泉山区苑美花卉园艺场、张家港九洲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徐州市驮篮山生态园等13家单位已正式挂牌成为徐州工程学院园林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徐州工程学院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实习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水平。

1.4积极支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社会实践

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市园林局、徐州市城市绿化管理站、徐州市园林技术工程处、徐州市九洲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徐州森益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有合作科研项目,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支持、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与,使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实地实践训练,在获得教师具体指导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此外,还先后组织学生成立了“徐州园林植物物候观测站”、“徐州工程学院花卉协会”,指导2005级园林专业学生申报“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课题,并有2个获得资助;组织学生参加了“徐州铁路林场200km铁路沿线园林植物调查”、“云龙湖、骆马湖生态建设研究”等课题,连续举办了2届院级园林规划设计大赛、园林规划设计作品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外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1.5改革考试方式

在考试方式上,除了采用传统的笔试以外,还采取口试、实训、调研、课堂评价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园林工程设计》课程以小组设计的小型园林工程实物作为考试成绩的重要参照因素;《花卉艺术学》以学生制作的压花和插花作品作为最终成绩,并在全校展出;《园林规划设计》以学生设计的一套完整的规划方案作为最终成绩。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面谈、正式作业、课外调研、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写论文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使考试真正起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功能。通过这些措施和做法,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考试体系,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规范了教学管理,调动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对教学改革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极大发挥。

1.6为师生提供参观学习机会

徐州工程学院自2006年成立至今,先后多次组织师生到外地参观学习,如新沂骆马湖、马陵山,苏州拙政园、金鸡湖公园、白塘植物园、盘门公园,安徽皇藏峪,南京总统府、紫金山,扬州个园、瘦西湖,上海世博会等。通过参观学习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激情。

1.7实行“毕业顶岗实习”制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毕业实习效果,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同时为企业输送优质人才,徐州工程学院实行了毕业生顶岗实习制度。学院与一些园林企业联合办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根据企业的工作需要将学生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企业根据协议及学生工作表现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学校与企业共同安排实习教师定期组织检查和交流实习情况,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作出综合评价。经过实践,“毕业顶岗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工作责任心进一步增强,许多学生通过实习提高了就业竞争力,部分学生还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这样,学院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多建立实习基地的任务,教师充实了新的实践教学内容,完成了增强实践性教学的任务,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做到了“三全其美”。

2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徐州工程学院的实践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办学效益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在改革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如校外实习基地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实习需要,学生实习不能全部统一安排,尤其毕业实习时,部分学生需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许多课程实习受季节及现场安排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与教学进度安排不一致的现象;认识实习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在学校苗圃、温室花房、附近公园、景点等现场授课学习,由于学生较多、教师少,通常是一个任课教师带领几十个学生同时进行,人多嘈杂,整个授课过程只有紧跟老师周围的部分同学才能听清老师的讲解,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课程设计由1名任课教师指导1个班的几十个学生,由于精力有限,教师不能将设计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再加上设计时间短,导致设计创新不高;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所处时段正好是学生考研和联系工作的重要时期,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及设计中,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经费投入不足等现象。

3加强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积极学习先进院校的实践教学经验,拓宽实践教学设思路,探索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通过各种渠道,继续积极与相关单位如园林苗木生产基地、园林施工公司等联系,增加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在立足徐州本地的基础上,积极向市外、省外拓展,力争通过3~5年时间,再建10~15个设新的、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二是以“产教研结合”为原则,进一步加强与各实习基地之间的联系,以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互惠互利、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顶岗工作,直接参与这些单位的科技研发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工作,跟踪最新技术发展,在工作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实践工作能力;同时聘请实践教学基地的行业专家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四是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4参考文献

[1]蔡晓华.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4):153-154.

[2]王业社,陈立军,杨贤均.新升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改革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7):187-188.

[3]黄艾,胡希军,李海燕.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94-96.

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园林专业;教学改革

一、前言

中国有着悠久的园林文化历史,是世界三大园林发源地之一,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具特色,但现代园林专业的建立却是在建国之后。1951年,由清华大学梁思成、吴良镛先生和北京农业大学汪菊渊先生发起,在北京建设局的支持下于北京农业大学创办第一个造园专业,1956年院系调整到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进一步发展。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地球环境被加速破坏、资源进一步枯竭、人口危机等问题困扰的今天,环境问题和环保意识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园林专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高新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交融,也使传统园林景观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另一方面,作为学科,园林(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规范,全称应该叫风景园林)从其萌芽开始,就是一门边缘学科,是多学科的交叉。因此,其综合性强,适应面宽。我国的建筑类院校、农林院校、艺术院校、综合性院校都有园林专业。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重点在人为环境建设和研究;农林院校的教学体系,偏重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方面研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要求越来越高,园林专业的教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从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求出发,把握专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根据自身特点搞好园林专业教学研究及实践,确立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主攻方向,改善目前农林院校园林教育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模式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农林院校园林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园林专业是涉及工程、技术、美术等各领域的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从课程设置上,目前本科教学一般都是从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美术基础及艺术训练,同时进行植物学、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学习。大二进行园林树木学、花卉学、AutoCAD、设计初步等课程,这些课程重点在为学生日后的园林学习与实践打下基础。到了大三,学生才开始全面接触工程、设计的相关课程,这对学生的创造力、基本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许多学生在这个时候才感觉真正踏入了园林的“门”。到了大四,大部分学生开始四处奔波找实习单位,找工作单位,又或者开始为自己的毕业设计担忧。也就说,在他们刚踏入园林的“门”后,刚摸到点门道了,就要准备毕业了。学生在这四年问,并没有充分的时间掌握到社会需要的能力与技巧。因此,这也迫使我们必须找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教育着眼于未来的就业方向,加强教学的改革力度,并不断创新,发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安排不合理

1基础课课时过多,专业课课时不足

从目前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本科园林专业的基础课较多,一般设置在大一与大二两年,占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学时数。如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思想道德修养、植物学等。这些课程中的很大一部分,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用处不大甚至没用的。然而这些课程却花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高中已经学习了普通物理、普通化学,上大学后就没有必要再学。由此,可以调整课时以解决现在专业课学习时间不够的问题。

2理论课课时过多,应用课课时不足

由于园林专业特性,科目涵盖了艺术、工程、设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大量的理论性内容占据了教师课上的多半时间,从而出现了园林理论知识与应用脱节的普遍现象。到了真正找工作时,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个问题是,大学期间,学生往往做了大量的课程作业和练习,而到了毕业的时候,却有许多同学找不到合适的作品去组成自己的作品集,无法给用人单位一个好印象。

3课程安排的时间、搭配不合理

园林专业的课程往往有一个相关性,例如植物学、园林树木学、植物造景这几门课的学习便是一个相关的、递进的过程。然而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中,却往往把这些作为孤立的课程来安排,没有体现一个延续性和相关性。例如植物学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而园林树木学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植物造景更是安排在了大四。这样下来,学生往往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为了学植物而学植物,为了记树木而记树木,到了真正到要应用搭配的时候,前面学的知识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

(二)教材陈旧、不适用

本科园林专业课教材的选择是个难题,以前的本科教材知识较深,内容也较陈旧,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枯燥。园林这个行业是更新较快的一个领域,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不同,而在现有的教材中则无法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到现在为止包括园林设计初步、建筑、园林设计等课程还没有适用的教材,而园林工程老教材的内容已经明显跟不上形势。园林制图、城市绿地规划等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很多学生觉得好像学了不少知识,上了不少课,笔记也记了不少,但真正应用于实际的时候发现却不是书上说的那一套。教师在教学时目的不明确,学生学起来也糊涂。

(三)师资不足

现代园林学科是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就多数学校情况来说,园林专业除以园林专业相关教师为主体外,一般还需要本院林学专业的教师,同时也需要土木与水利学院、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相关院系的支持。上述专业之间的确是有着密切关联的,有些课程及教师也可以是共同的。把这些分散的师资充分利用,发挥学校的这些师资优势的确是个好办法。但是,往往容易忽视的是,这些专业虽然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始终不是同一个专业,它们之间还是有着区别的。因此,在教学中这些非园林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园林专业的特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例如艺术学院的美术教师水平很高,但是真正能教好园林绘画的并不多,因为这些教师多数没有接受过园林的教育,并不一定知道园林效果图表现的重点所在。又如园林树木学,往往是请林学的教师任教,但是这些林学的教师虽然很清楚树木的生理特性,但是在教学中却往往会忽视传授植物造景及应用方面的知识。

外聘教师不足也是现在农林院校师资方面的一个问题。国际上此类专业通行的方法,是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上适当外聘一些有经验的来自园林设计院所、园林公司的高级人才来担任。如在法国,承担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师绝大部分是由设计公司的设计师兼职的,这既使学生能有机会与社会接轨,学校也不必“养”太多的人,而这些设计师有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比那些从学校到学校的“专职”教师有着诸多优点。

(四)教学中没能充分体现农林院校的特色

我国的建筑类院校、农林院校、艺术院校、综合性院校都有园林专业。艺术院校的美学、美术更具特色;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重点在人为环境建设和研究;而农林院校的教学体系,偏重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方面研究。农林院校培养出来的园林专业的学生,在工程技术、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但他们应该具有丰富的植物和生态知识,应该运用生命科学知识赋予园林体以鲜活的生命特征。然而事实上是,许多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学生,对园林植物只是一知半解,对园林植物的了解仅限于认识某些植物。但对这些植物的观赏性状、生理特性、应用方法等一窍不通。这和老师没有在教学中注入和强调农林院校的特色是分不开的。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调整课程安排

1对部分课程的课时数进行调整

从目前课程设置上来看,园林专业部分基础课较多,而这些课程中的很大一部分,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用处不大甚至没用的,因此对这部分课程的课时应当进行调整。例如植物学这门课,其中部分知识对学生日后学习园林树木学是有用的,但对于风景园林师来说,勿需精确地知道植物的细节,如芽痕的形状、叶柄的大小、或叶片的锯齿状等等。因此,大一40学时的植物学课程,完全可以精简为20学时,把余下的20学时加到大二的园林树木学的学时中。甚至可以取消植物学这门课,将其中与园林树木学关系紧密的内容,结合到园林树木学这门课中。这样,既解决了植物学浪费课时较多的问题,又解决了园林树木学一向以来课时不够的问题。再如大学物理这样的学科,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几乎是没有用的,因此完全可以删掉,从而把一些园林专业课程提早安排,让学生尽早入门。

2对部分课程开设学期进行调整

之前提到,园林专业的课程往往有一个相关性,然而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中,却把这些课程分开作为孤立的课程来安排,没有体现一个延续性和相关性。例如植物学、园林树木学、植物造景这几门课的学习便是相关的、递进的过程。因此,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完全应该把这几门课程放在连续的几个学期内,让学生学起来有一个系统性。从认识植物的生理特性,到认识植物的观赏特性,到将植物应用到设计之中,让学生除了要认识植物,还要真正懂得应用植物、搭配植物,体现农林院校的优势与特点。

3对部分课程开设顺序进行调整

目前园林课程的设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部分课程开设学期不合理。例如电脑效果图制作的课程便是设置在大四。这是一门教授3Dmax等实用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课程,这门课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掌握电脑制作效果图的方法。如果这门课程较早开设,学生便能在之后开设的园林建筑设计、公园规划设计等课程中应用之前所学到的电脑效果图制作方法。这样,使学生既能在做设计的时候多一种表达方式,又能让学生对之前学到的电脑效果图制作知识进行应用与复习。然而这门课程又需要AutoCAD作为基础,因此,这门课程应该设置在大二而且是学习了AutoCAD课程以后。

(二)运用案例,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在许多学科教育中已经广泛使用,园林专业则应该将案例教学应用在设计类课程中。通过典型设计实例的剖析,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触类旁通,使学生掌握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或原则,最直观地接触到实际的设计项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把优秀的已落成项目作为设计题目给学生做设计。学生完成自己的方案后,带学生到项目实地看现场,让学生通过对成熟项目的现场勘查,对比分析自己方案的不足,并分析已有方案的优缺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

另外,利用各类绿地,采用现场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到各类城市绿地中实测与调查,加强感性认识。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是园林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作为一个风景园林师,只有学会分析和感受一个设计、一个场地的好坏,才能够作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设计。(三)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为学生做示范

示范即教师动手做给学生看,让学生从模仿教师的做法开始学习设计的具体操作。现在的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设计的时候总会提出学生设计中的问题。例如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对。可最大的问题是,学生虽然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不对,却不知道好的和对的到底应该怎么做。这样的结果可能是,越做越差,越改越不好。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遵循这样一个一般程序进行示范:先选择一两个实例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动手演示一个具体的操作,并在演示中和演示后总结出相关的普遍性原理,最后再进一步用不同的设计实例说明和印证相关的原理。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和实践中快速提高。同时,教师在示范时应注意一点,就是其示范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方法和普遍性原理,但并不是真理。学生在自己操作时,不可照搬教师示范的实例,避免失去自身的创造性。

(四)加强课程间联系,体现农林院校自身优势

农林院校培养出来的园林专业的学生,应有其自身的优势。应具有丰富的植物和生态知识,应运用生命科学知识赋予园林体以鲜活的生命特征。这便要求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这一特点。体现这一优势除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强调植物应用的重要性,突出植物在该课程中的特点,还需要加强相关课程间的联系。例如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造景、AutoCAD、3Dmax、栽培养护、风景园林设计等课程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习植物学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园林树木学和花卉学;而学习各种花草树木则是用于植物造景;植物造景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做设计时我们需要用到AutoCAD、3Dmax等应用软件;在设计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植物日后栽培养护方面的问题。这样各门课程环环相扣,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在设置这些课程时,一定要注意这些课程间的相关性,合理安排上课学时和学期,使学生不致于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要让学生学习每一门课程都是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的复习与应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教学实习环节

一般认为,园林本科教育教学实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的实习,该阶段主要在大一、大二学习期间,掌握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初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二是专业知识融合阶段的实习,该阶段在大三学年学习期间,把园林植物与园林规划、园林建筑等知识进行融合,为相互之间的艺术结合奠定基础。这两个阶段的实习主要是通过课程实习来完成。第三阶段是对专业知识运用阶段的实习,该阶段主要是通过在大四学年综合训练,把园林植物、园林规划、园林建筑等方面知识通过艺术融合达到较高的艺术标准。而这个阶段的实习,主要是通过学生到各个设计公司、设计院进行毕业实习来完成。

(一)课程实习

1课程实习的时间安排

园林专业教学实习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一大二。在这个阶段,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实习。第二个阶段是大三,在这个阶段注重生产及应用实习。第三个阶段是大四,这个阶段主要加强毕业综合实习。在实习内容安排方面,春、夏季节植物繁茂,应多安排学生的园林植物、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实习,实行以室外为主、室内为辅的实习方式。而秋、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则应多加强学生的美术、园林建筑设计训练,以室内训练为主,室外为辅。

2课程实习的形式

对于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园林工程、绿地规划等,课程实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组成“工作组”或“设计团队”来完成模拟项目。在实习中,大家可以以工作组的形式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协作能力,从而培养在日后职业中非常必要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协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另外,本科学生上三年级以后,学校应该给他们一个工作室(STUDI-O)画图、做模型,给他们提供专业的学习氛围和创作条件。

3课程社会实践

所谓课程社会实践,是指授课与实践全方位的结合。在一般的课程实习中,学生与实际的接触多限于参观,往往流于形式。课程社会实践主要是加强课外教育,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校大学生科研课题、参加实验室和企事业单位的课题。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学科的最新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学完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后,和当地园林局或林业局合作,让学生参加当地园林植物种类与应用调查的课题;也可以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时,结合当地园林绿化的实际,让学生积极参与当地园林规划设计院或设计公司的设计工作。通过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既巩固了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让学生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使学习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

(二)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往往是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进行。毕业实习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开阔眼界、整理知识框架、查缺补漏的时期,也是学生自主联系工作单位和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关键时期。在公司实习期间,学生能看到整个项目是如何运作的,学会解决许多无法预见的问题。而且学生们经历实际工作的锻炼后,能够增加自信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查缺补漏。而且在公司期间的表现也更有可能使这些学生被公司留下来。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起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即以学生在公司内接触的真实项目为毕业设计(论文)的主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将真实项目以毕业设计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可以相辅相成,对学生水平的提高和日后进入真实工作大有好处。对部分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老师应帮其寻找实习单位,例如进入一些教师开办的设计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五、结语

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7篇

1.1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与应用实践不甚匹配地方本科院校为推广素质教育,适应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通识教育课时增加,专业课课时减少的现象。一些公办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专业园林花卉学单理论课时就有福建农林大学该课程学时理论是50、实验20,实习7天,而其独立学院东方学院该课程的理论学时为60、实验10,实习10天。而一些高职院校如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林专业的园林花卉学理论也有70学时,实践1周。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该门课程的学时数仅为48,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内容繁多的综合性课程,且随着区域花卉产业的发展,内容更新快,面临这样一种“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急需调整教学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园林花卉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园林花卉材料,满足于植物造景及景观设计的需要。目前,北航北海学院园林花卉学选用的是北林刘燕主编的经典教材《园林花卉学》,主要由总论和各论组成,总论部分包括绪论、园林花卉分类、生态因子、栽培设施、园林花卉繁殖、园林花卉花期调控6部分,学时数为12,要求学生掌握园林花卉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各论部分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岩生花卉、室内花卉、兰科花卉、仙人掌和多浆植物、食虫和蕨类植物9部分,学时数为36,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常见园林花卉种类500种以上,并掌握其观赏特性、生态习性和园林用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园林花卉学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是要求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足够的园林花卉材料,花卉理论知识只需掌握了解。因此需调整总论和各论部分的学时数,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识别更多的园林花卉种类并能应用。

1.2课堂教学形式需调整完善目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广泛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图片资料通过动态演示,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但是同时因为其信息量大,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忙于笔记,无暇思考,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学生极易感到疲劳而失去兴趣。因此,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与直观等优势的同时还需要探索结合其他教学形式去弥补多媒体的弊端,来提高教学效果。

1.3实践教学严重不足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识别园林花卉种类,掌握其观赏特点和园林用途,这些教学内容都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通过现场教学实践,学生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加直观地掌握园林花卉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般本科院校园林花卉学基本都会保证有一周甚至更多的实践时间,而北海学院却在2010届制定的园林专业培养计划中园林花卉学只有理论48学时,缺乏实践教学对实现教学目标极其不利。

2林专业园林花卉学教学改革探讨

2.1改革教学内容,调整总论和各论的比例遵循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园林花卉种类,更有效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总论和各论部分的课时数进行相应调整,总论部分由原来的12学时,压缩到8学时,其中,绪论2学时,园林花卉分类2学时,生态因子1学时,园林花卉繁殖2学时,园林花卉花期调控1学时,栽培设施学生自学;各论部分由原来的36增加到40课时,其中,一二年生花卉6课时,宿根花卉6课时,球根花卉6学时,水生花卉4学时,岩生花卉2学时,室内花卉8!学时,兰科花卉4学时,仙人掌和多浆4学时,食虫和蕨类4学时。通过调整,让学生在了解、掌握园林花卉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掌握园林花卉种类。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增减,穿插新技术、新知识及新成果让学生接触到较为前沿的知识和设计方法,增长学识。结合地方特色,在各论的教学内容中,还会增加园林花卉应用形式的介绍,如近年出现的新的花卉品种和种类,新的节日用花等,应用于垂直绿化、花艺造型设计中焦点花等应用形式,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花卉的用途,以便与后续课程如《园林植物造景》和《插花艺术》等的衔接。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好地连贯性印象,更牢固地掌握并应用知识。

2.2教学方法多元化

2.2.1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辅相成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主要的教学模式,在园林花卉学的教学中用于向学生展示花卉图片,花卉的识别特征、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上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仍是主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理解教师语言和网络多媒体直观图像及文字的互补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园林花卉的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可以播放一些园林花卉相关知识光盘,如荷兰花卉产业、荷兰球根花卉,使学生了解荷兰的花卉生产产业概况及球根花卉的生长周期。但也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设施,也有其弊端,如信息量过大,速度过快,造成学生无暇思考,消化不了易形成思维惰性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保留传统的板书形式去完善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板书内容主要体现了章节的整体思路和基本框架,另一方面也可缓解多媒体的节奏,这样一来,学生既可对课程重点内容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有时间思考和消化,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2.2启发式教学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气氛动起来,利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启发式提问讨论式答疑悟道理论理解及传授时序上的调整(先案例后理论)从而达到“易学、爱学、会学”,进而能够“自我理论创新”。如在讲授时,提出“中国十大名花是什么?其中草本花卉有哪几种?”,“陶渊明关于的诗词有哪些?”等问题,学生进行主动思考,

老师点评后补充完善,扩展花文化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又能通过回顾思考对园林树木的相关知识得到巩固。如此一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其联系和归纳的能力,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3开辟第二课堂,导入娱乐式教学毕竟课程课时有限,学生要在有限的课程学习时间内掌握几百种花卉及其应用并非易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作为媒介,每个班级建立自己的Q群空间、微信等互动方式,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所见到的相关花卉图片、知识,同学间一起分享学习经验,建立自己或群体的图片信息库,形成教学资源库。通过这种在玩乐中学习,更易让学生通过展示自我而获得成就感,也会更热衷于学习。通过第二课堂的方式把课程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3校内外结合,增加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专门人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实践教学具有非常强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现场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花卉材料可看、可闻、可摸。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花卉材料繁殖,不仅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调整园林专业培养方案,增加园林花卉学的实践课时16学时。通过积极拓建园林花卉校内实习基地,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与园林花圃生产基地合作等、做到“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良好的保障。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把校外实践环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作业形式(不占实践课时),组织学生课余时间以小组形式去调查花卉市场,完成调查报告并作出PPT展示,教师进行评阅并反馈给学生;另一部分为园林花卉繁殖实训4学时和组织学生进行当地花卉生产基地实习、不同公园及城市广场花境配置12学时。

2.4完善评价体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结合考试和课程学习多元评价,满足学生发展自我、挑战自我的需要,最大限度发挥评价的正能量。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都是期末考试来定论,传统的园林花卉学考核方式为平时20%+期末考试80%,书面考试往往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与能力,反而导致学生在期末的时候埋头于背书应付考试的悲剧。因此,为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目标,注重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善原有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为:平时20%+作业30%+期末考试50%。在考核内容上,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侧重与考核学生对综合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如对某节日、花坛、花镜等花卉应用的实例设计及布置上,真正体现学生学以致用,达到教学目标及社会需求。

3小结

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8篇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卓越工程师,首先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道德建设。良好的道德水平是成为一个卓越工程师的前提条件,而作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大学教师,更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必须有理想、有抱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坚持立德树人,从而能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次,教师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基本功是从事教学实践的基础,了解学科、专业的最新发展,掌握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观点,对于培养卓越工程师都是必要的。第三,教师要注意与培养对象加强协调沟通,同时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第四,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工程教育经验。工程教育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先进的技术,解决现实中面临的工程问题。这就需要在培养时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对教师的工程实践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五,教师需要有较强的专业外语水平。目前的工程建设需要在国际范围内展开合作和交流,参与国际竞争,这就要求卓越工程师具备很高的专业英语水平。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双语教学,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成果,将教学实践与国际接轨,充分适应国际化的要求。

二、农林院校园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园林专业最初成立于农林院校,改革开放后,一些综合类院校和建筑院校也相继开设园林专业或类似专业,如景观专业。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农林院校园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队伍结构有了明显变化,教学和科研工作成效显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园林专业人才。但是,与国际著名高校的园林专业相比,师资队伍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面临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德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态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从平时一点一滴的生活习惯,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另外,个别教师把精力主要放在了科研工作上,对教学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责任感。

2.缺乏工程实践经验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从高校或科研院所毕业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尽管学历较高,但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没有相关企业的工作经验。他们的知识结构很大程度是来自书本,是间接的。笔者的调查发现,许多青年教师认为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实践经验少,教学语言不够准确,实践操作能力不强。3.工程教育研究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由于受到教师考核评价和职称评聘条件的影响,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轻实践活动的问题。教师基本坐在办公室里,在电脑前写论文,忽视了教学实践及教学研究,导致教学质量没有提高,甚至下滑。

4.缺乏国际化教育理念教学中,教师视野不够开阔,多强调本地化的专业知识,不重视国内外其他区域相关知识的介绍,不能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人才国际化培养的重要性。

5.专职教师职称评聘和教师评价考核机制亟须完善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较低的劳动报酬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整个学校的教风以及教学质量;领导意志表现突出的教师评聘机制不能制度化,导致不能公平公正地对教师进行评判考核;落实各项人才待遇的时效性较差,使得部分教师的晋升空间受到挤压。这些现象都严重挫伤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导致部分教师不再把教学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更谈不上去研究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研究,结果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学生深受其害。

6.专业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有待改善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教师的居住环境和工作条件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一些地方高校园林专业教师的收入与劳动付出并不成比例。例如高校教师与同等学历、相同工作年限的其他行业人员相比,工资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这也导致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园林专业人才选择了薪金待遇更高的企业单位。

三、对农林院校园林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开放胸怀,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建设中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国内大部分农林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都开设有园林专业,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深造。另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园林专业中也有不少中国学子。因此,应该吸引和鼓励国内外优秀园林专业博士、硕士来校工作,积极投身于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中。

2.立足现实,培养已有的教师队伍第一,应该创造更多的条件,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鼓励青年教师去国内外知名园林企业挂职,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加入行业协会,贴近生产一线,经常参加行业会议,了解园林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第二,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学和科研互相促进。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教师通过积极开设开放实验室项目,吸引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科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课题得以完成,又使学生体会了科学思想,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另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开展,更好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可以使教师的科研成果与学生的创新、创业联系起来。第三,增强教师国际化教学的能力。目前,东北农业大学70%的园林专业教师均有国外留学经历,但是仅仅开设了一门校级双语课程和一个省级双语教学项目,双语教学的潜力有待挖掘。应该通过邀请国外优秀的园林企业家、工程师、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交流,招收国际留学生,以提高专业的国际化层次。第四,通过制定一课多师、一师多课以及集体备课制度,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将教师的优势发挥出来,同时可以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五,建立研究生助教制度。高校教师既有科研任务,又有繁重的教学工作,有时难以兼顾。可以借鉴国外研究生助教制度和助研制度,使优秀研究生能够更早地参与教学实践,为培养后备教师奠定基础。第六,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适当通过完善评价机制和提高生活和工作水平,来鼓励青年教师更专注地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

3.广开渠道,吸引优秀工程人才来校兼职聘任兼职教师是建立多层次卓越型教师队伍最有效的措施,通过改革人事制度、财务制度,聘请企业界、工程界知名的专家、工程师到学校兼职。在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制定、教学方法以及人才培养评价等方面听取企业界、工程界专家学者的建议。通过开设专家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另外,可以安排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合作指导毕业实习,使学生尽早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9篇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卓越工程师,首先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道德建设。良好的道德水平是成为一个卓越工程师的前提条件,而作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大学教师,更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必须有理想、有抱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坚持立德树人,从而能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次,教师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基本功是从事教学实践的基础,了解学科、专业的最新发展,掌握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观点,对于培养卓越工程师都是必要的。第三,教师要注意与培养对象加强协调沟通,同时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第四,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工程教育经验。工程教育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先进的技术,解决现实中面临的工程问题。这就需要在培养时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对教师的工程实践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五,教师需要有较强的专业外语水平。目前的工程建设需要在国际范围内展开合作和交流,参与国际竞争,这就要求卓越工程师具备很高的专业英语水平。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双语教学,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成果,将教学实践与国际接轨,充分适应国际化的要求。

二、农林院校园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园林专业最初成立于农林院校,改革开放后,一些综合类院校和建筑院校也相继开设园林专业或类似专业,如景观专业。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农林院校园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队伍结构有了明显变化,教学和科研工作成效显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园林专业人才。但是,与国际着名高校的园林专业相比,师资队伍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面临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德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态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从平时一点一滴的生活习惯,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另外,个别教师把精力主要放在了科研工作上,对教学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责任感。

2.缺乏工程实践经验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从高校或科研院所毕业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尽管学历较高,但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没有相关企业的工作经验。他们的知识结构很大程度是来自书本,是间接的。笔者的调查发现,许多青年教师认为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实践经验少,教学语言不够准确,实践操作能力不强。3.工程教育研究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由于受到教师考核评价和职称评聘条件的影响,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轻实践活动的问题。教师基本坐在办公室里,在电脑前写论文,忽视了教学实践及教学研究,导致教学质量没有提高,甚至下滑。

4.缺乏国际化教育理念教学中,教师视野不够开阔,多强调本地化的专业知识,不重视国内外其他区域相关知识的介绍,不能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人才国际化培养的重要性。

5.专职教师职称评聘和教师评价考核机制亟须完善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较低的劳动报酬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整个学校的教风以及教学质量;领导意志表现突出的教师评聘机制不能制度化,导致不能公平公正地对教师进行评判考核;落实各项人才待遇的时效性较差,使得部分教师的晋升空间受到挤压。这些现象都严重挫伤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导致部分教师不再把教学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更谈不上去研究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研究,结果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学生深受其害。

6.专业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有待改善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教师的居住环境和工作条件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一些地方高校园林专业教师的收入与劳动付出并不成比例。例如高校教师与同等学历、相同工作年限的其他行业人员相比,工资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这也导致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园林专业人才选择了薪金待遇更高的企业单位。

三、对农林院校园林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开放胸怀,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建设中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国内大部分农林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都开设有园林专业,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深造。另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园林专业中也有不少中国学子。因此,应该吸引和鼓励国内外优秀园林专业博士、硕士来校工作,积极投身于卓越工程师

教育计划中。

2.立足现实,培养已有的教师队伍第一,应该创造更多的条件,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鼓励青年教师去国内外知名园林企业挂职,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加入行业协会,贴近生产一线,经常参加行业会议,了解园林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第二,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学和科研互相促进。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教师通过积极开设开放实验室项目,吸引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科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课题得以完成,又使学生体会了科学思想,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另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开展,更好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可以使教师的科研成果与学生的创新、创业联系起来。第三,增强教师国际化教学的能力。目前,东北农业大学70%的园林专业教师均有国外留学经历,但是仅仅开设了一门校级双语课程和一个省级双语教学项目,双语教学的潜力有待挖掘。应该通过邀请国外优秀的园林企业家、工程师、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交流,招收国际留学生,以提高专业的国际化层次。第四,通过制定一课多师、一师多课以及集体备课制度,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将教师的优势发挥出来,同时可以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五,建立研究生助教制度。高校教师既有科研任务,又有繁重的教学工作,有时难以兼顾。可以借鉴国外研究生助教制度和助研制度,使优秀研究生能够更早地参与教学实践,为培养后备教师奠定基础。第六,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适当通过完善评价机制和提高生活和工作水平,来鼓励青年教师更专注地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

园林专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应用型专接本;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

一、园林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欠缺重视

学生对事关自己毕业大事的设计(论文)提不起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认识不到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其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体现,并且这项工作事实上是其在大学期间极为重要的实践活动,能够提升个人能力。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这项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能发现学生的不足。二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艰苦卓绝、认真工作的品质,他们在做毕业设计(论文)时,所定的标准极低,因而对此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花费的心思均不能达到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和目的。三是学生进行设计的时间很难得到保证,这时候学生正处于大学时最忙碌的大三实习期,大四找工作更是让学生们忙得晕头转向,这两个时间段都和学生进行设计(论文)创作的时间冲突,这样就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退而求其次地选择应付了事,以求顺利毕业。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资源相对不足

园林专业的研究方向相对较单一,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均明显不足,这种情况导致每年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主要集中在园林的规划设计这一方面。学术界在总体指导思想上存在着重设计、轻论文的错误见解,因此学生选题只是集中在设计这类较为单一的选题,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使得选题面狭窄问题愈发严重。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的招生总数逐年递增,但是学院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再加上学校与社会企业没有形成密切和广泛的联系,使得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时面临较大的困境。

(三)质量评分标准的参差不齐和奖励办法不够完善

风景园林系园林专业专接本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评分标准,实际上其不是自行制定的,而是参照本学院的其他专业质量评分标准得出的结论。园林系在教学工作中仅仅对园林设计方向方面有一些具体要求,对其他方向甚至完成设计的全过程等重要领域则缺乏细化的质量标准。这一现实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无法对学生对待设计的不认真态度和实际工作时的懈怠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学院负责人必须实际行动起来,制定权威合理的园林设计质量评分标准,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并监督学生进行符合规范的实际操作步骤,这样的行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培养起学生强烈的责任心,从而顺利达到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目标。

二、研究制定并实施园林专业专接本毕业设计(论文)的新途径和质量评价体系

(一)建立毕业设计(论文)的理论指导体系

为了保证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较早地融入工作环境,并初步适应所在岗位的具体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过程应逐步侧重于彰显学生的“干才”本领,并且这种展现应该真正建立在学生课堂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因此,围绕园林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教学改革要从应用成分、构成能力和学习能力三个方面逐步形成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理论体系,使改革真正体现出创新教学的发展趋势。

(二)严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关

为解决选题困难和地方资源有限与学生人数增多的突出矛盾,在选题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多种方式的选题的实现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办法:一是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给出的题目;二是学生对题目进行自主选择,确定所选题目之后,学生可与指导教师联系,向指导教师寻求帮助,以获得宝贵意见;三是鼓励学生结合企业的具体工程项目,选择所属企业的在职人员帮助辅导选题。与此同时,选题内容应遵从多方面、全方位的原则,寻求毕业设计(论文)的新途径。

(三)确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毕业设计(论文)创作过程

“全员”指对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学生和各级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质量意识的教育,对各个主体进行明确的分工,使他们对自己的职责都有一个充分的、明晰的认识;“全过程”指对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教师下任务书、学生做开题报告、方案设计、中期检查、撰写论文到评分、论文归档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全方位”指采用多种保障措施和实施办法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在创作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以前单一的教与学转变为师生之间互相探讨,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自信心。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出的经验,在毕业设计(论文)具体实践过程中,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是充分提高学生综合实力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表现为:起初始终保持自信,然后随着实践中问题的暴露内心充满疑问,觉得无所适从,到处碰壁,无处下手,最后伴随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使问题得以解决,从而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并再次充满自信,认识到自我的价值,获得职业成就感。

(四)建立合理的园林专接本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评价机制

1.调整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进行时间。毕业设计(论文)一直以来都被安排在大学的第7—8学期进行,将近两个学期的时间原本是充裕的,但由于这段时间的特殊性,学生正值实习、找工作等积累社会经验的初步阶段,这样的时间安排使学生真正用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被压缩到难以达到最低要求。因此,我们建议应根据学生临近毕业这段时间的特殊性,适当地调整毕业设计(论文)的开始时间,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甚至可让学生提前开始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以减少学生临近毕业时期实习工作与学习在时间上的冲突给他们带来的不利影响。2.细化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安排特定的教师负责,指导教师要全面监督和指导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在一系列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细化指导、跟踪检查,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以满足教学要求。3.注重对学生资料查阅及引用工作的指导。教师应全面并且细化对学生进行文献检索的指导,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做学问的严肃性,并使他们自觉地适度、适当引用文献资料。这一过程当然也少不了老师对学生的监督,以避免学生对已有文献资料的重复模仿,并坚决杜绝抄袭事件的发生。4.利用多种方式建立高效的沟通渠道。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师生之间可充分利用网络采取电子邮件、QQ等多种联系形式,另外,面谈及电话也是非常方便可行的沟通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如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方便快捷的方式将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要求和宝贵意见等重要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对于在校外的实习学生,可以调整管理办法,校方可要求学生在其他时间通过其他多媒体方式与指导教师保持沟通。5.制定并逐步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和奖励办法。一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学习工作认真负责,坚持不懈;二是制定精确严密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用严格的标准来强调学术报告的严肃性以及学生选题的科学性,学校以及相关负责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论文)进行成绩考评时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督促学生独立思考;三是将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成绩,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选模等关系教师的自身发展利益挂钩,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教与学工作。通过制定并加以实施园林专业专接本毕业设计(论文)的新途径和质量评价体系,近几年我系园林专业专接本毕业设计(论文)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提高了整个系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此外,在以后的园林专业专接本工作中,还可以在工作制度和学生培养上进行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那种单一死板的设计思路,大胆提出并实施毕业设计(论文)的新理念,最大限度地提升园林专业专接本毕业生的设计(论文)质量。

上一篇:工作任务书范文 下一篇:风景园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