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网点负责人审计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6 20:19:18

银行网点负责人审计报告

银行网点负责人审计报告范文第1篇

(一)意义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一,一方面因个体小、资金实力弱、网点少,其社会公信力远不如当地的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带来突出的吸收存款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自有资本的限制,没有足够的闲置资金满足日渐增长的农村放贷需求。面对同质化竞争加剧,练内功,提效率,降成本,成为村镇银行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镇银行要想获得良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加快推进内部审计,不断提升业绩、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从经营管理部门角度上分析,内部审计对该部门经营成果与工作业绩进行了准确的界定,真实揭露了该部门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实际状况,督促与帮助部门谨慎认真的考虑审计报告中提出的相关问题与建议,及时有效的纠正,提升自身工作水平、管理水平及绩效水平,从而实现银行预期规定的目标。

从高层管理层角度上分析,内部审计工作促使村镇银行强化执行,规范操作,严防重大差错和案件发生,确保合规经营。另外,审计报告为村镇银行高层管理者的科学决算、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信息。当前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交织冲突,对于银行柜员、信贷业务经理、审批人员,直至分管行长,从事放贷、吸储、办理结算等各环节,都要求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谨慎的风险意识。而村镇银行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其从业人员大部分为其他行业转入,或是刚参加工作的新人,缺乏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这种情况下,银行员工作业中能否将自身的职业道德全面发挥,直接由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所决定。单位负责人出于对部分经济利益的考虑也可能利用自己的职权命下属人员干一些违法、弄虚作假之事。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内部审计,唯有如此,方可了解实况,保证领导决策的科学性。

(二)原则

内部审计报告应是完整、及时、清晰的,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客观性原则;审计报告必须依据强有力的审计证据,真实的反映审计事项,提供公正合理的审计结论。完整性原则;审计报告编制时,必须严格根据规范的格式与内容进行,做到要素齐全性、内容完整性、格式规范性,不遗漏审计中各核心事项。清晰性原则;审计报告必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突出重点部分,进行科学的结论。及时性原则;要求审计报告要及时编制,在确保审计报告质量的情况下,审计报告要在现场审计工作结束后积极的进行编制,获取相关意见与补充修改后应送至相关部门中,这样,组织管理层就能及时有效的落实纠正措施。建设性原则;审计报告除了要发现问题与评价过去外,还必须发挥处理问题与指导未来的作用,实现银行最终目标。

二、推进村镇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行之有效的审计标准

要想保证审计评价的科学合理性,就必须明确规范的审计标准。银行业内部审计工作相对于其他生产销售型集团公司的内审工作,它在风险防范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不仅要熟知审计业务,还必须掌握了解国家颁布实施的各项金融政策法规,深刻领会当地银监会的各项行业监管要求及发起行的工作规程。倘若将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审计标准,那么就应严格遵循法律优先和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种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倘若缺乏相关法规作为审计标准,应将审计单位主管部门的指示、规章制度作为标准。内部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在评价单位业务的实效性时,应将计划、业务标准、定额等作为审计标准。

(二)提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建议

内部审计将增加银行价值作为根本性目的,审计建议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审计报告质量。审计报告应实现管理层的实际需求,帮助管理层进行有效的决策。审计建议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性,禁止太过原则化、笼统化,影响审计对象的落实。内部审计报告要有较高的实效性,及时将发现的问题与相关建议汇报给管理层,然后管理层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将问题有效处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组织价值,提高组织运作效率,通过系统化与规范化的方法科学评价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保证组织的高效性,促进组织目标的全面实现。随着我国金融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与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村镇银行内部审计作为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核心部分,同样受到了环境变化的挑战。所以应不断强化村镇银行内部审计力度,构建完善独立的内部审计机制促进内部审计监督,从而确保村镇银行健康发展下去。

银行网点负责人审计报告范文第2篇

1.强调内部审计不仅仅要保护股东的利益

更要尊重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此来唤起被审计者观念上和情感上的认同,为实施内部审计行为奠定基础。当前商业银行业务已经发展到高度精密分工阶段,其内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指经营者和普通员工———的人力资本往往具有高度专用性,他们离开了熟悉的工作环境后并没有别的谋生之道,换言之,他们在入行之时就将未来的收益抵押给了银行,成为企业风险的最后承担者。尽管股东也是企业风险的重要承担者,但他们可以通过资产转让的方式将部分甚至全部风险让渡出去,尤其是当企业成为了上市公司之后。如果忽视了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去探讨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活动将失去必要的群众基础。

2.强调被审计者的全面参与审计活动,而不仅仅是由审计者全面包办审计全过程。

“独立性”和“客观性”固然是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但只要内审人员以还原事实本来面目为出发点,准确应用审计程序和审计技术,那么就可以说审计结论是公正和权威的,那种将被审计者作为“犯罪”嫌疑对象,将审计知识视为不传之秘的观点是绝不可取的。此外,尽管审计者的审计能力强于被审计者,但由于未处于业务第一线,他们对各类交易本质的理解要逊于被审计者。如果仅由审计者单独完成审计活动,很可能只是从程序到程序、从制度到制度来进行审计,无法真正实现防控风险的目的。引入被审计人参与内部审计活动与“独立性”和“客观性”并不矛盾。

3.强调内部审计要服务于组织价值创新,而不仅仅是“揭弊”和“震慑”。

商业银行组织活动和生产要素的价值创造并不都是均匀分布的,有的活动和要素创造的价值多,有的活动和要素创造的价值少。管理者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根据不同阶段要素创造价值能力的大小,及时调整资源配置,确保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组织价值创造最高的活动环节中去,尽可能提高组织的边际产出,增加组织价值。如果不重视对决策合理性进行审计,即使明知资源投入不合理,但因为和制度要求并不冲突,往往也很难追责。

4.强调持续性的自我审计行为,而不仅仅是阶段性的即时审计活动。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审计行为可以理解为将被审计者的隐性知识转移给审计者的过程;而审计整改则是将审计者的显性知识传导给被审计者的过程,二者构成了“审计知识———业务知识———增值后的业务知识———增值后的审计知识”这样一个双闭环。被审计者在掌握审计知识后,可以此为标尺,对比自己及他人各项行为活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当出现矛盾冲突时,首先检查是自身行为存在不当,还是审计知识与实际情况不符。如果是前者,立即分析对整个业务流程的影响程度,以及采取整改措施所可能产生的代价;如果是后者,则将差异反馈给审计者,由其判断是否需要修改审计规则。

5.强调审计者是银行经营最重要的参谋,而不仅仅处于监督旁观的位置。

从组织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一些生产环节一旦不能实现价值的有效增殖,这一阶段就必须给予放弃。内部审计者的优势在于他们熟悉不同管理者的经营方法并可以进行对比,从而提炼出具有共同性的行为规则和思维观念,并借助于内部审计活动,将这些好的做法和经营技巧予以扩散,这对提高银行转型成功几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商业银行柔性内部审计案例

某商业银行董事会决定对辖属某分行财务事项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审计时限为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审计范围包括分行本部、两个二级分行,审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财务制度建设、财务费用分配和管理、网点建设工作流程等情况。该行内审部门接受任务后,提出了扩散审计知识、增强被审计行持续自我审计能力、提升组织价值的审计目标。

1.审前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审计项目立项、组织审计前的调查、编制审计方案和通知被审计对象。此时审计者较常见的心态是冲动或畏难,被审计者则是规避防范或有限度的配合。因此,审计组负责人在完成了审计师队伍组建后,即刻率队到被审计行进行调研,基本掌握该行日常经营、组织架构和人员状况;还就审计方案的编制向被审计者提出咨询,邀请了该行相关骨干人员参与了部分审计模块有效性测试的工作。为方便工作安排,审计组提前三周向被审计分行发出了审计通知书及资料需求,征求对日程安排的意见。这样不但减少双方的心理对抗,而且使审计目标和审计路线更加符合实际业务状况,同时将审计理念以方案编写的方式转移给了被审计者,有助于该分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进行自我控制。人际对偶关系采取了合作中的对立关系。

2.审计实施工作阶段。

主要任务是访谈和沟通,测试内控评估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计量和帐户测试、审计取证并形成工作底稿、编制中期审计报告。此时若没有被审计者的配合,即使审计人员能力再强,也很难进一步开展工作。因此审计者容易产生速战速决或与被审计者拖延到底心态,而被审计者则容易产生应付厌烦或抵触对抗心态。人际对偶关系应采取对立中的合作关系,审计者不能放弃审计主导地位,更不能为迎合被审计者修改审计规则和审计方案,转移审计重点。因此,审计组在正式进场后,按照内部审计规程要求,建立了实质性测试模型,对财务费用管理制度等五个方面发出七十余份审计确认书和咨询函。在工作过程中,审计人员坚持“沟通是最好的审计武器”原则,及时听取被审计行负责人的解释。例如针对一个网点的选址决策问题,审计人员除了调阅全部审批流程记录和制度规定,还邀请该行部分人员参与到实际审计工作,通过模拟该项决策全过程,运用“心证”的方法,找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发现,原有审计方案缺乏对网点开业后的分析评价模型,不能全面正确估计网点选址的科学性,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补充。

3.审计报告阶段。

主要任务是完成审计报告、正式书面征求被审计者的反馈意见、领导审定审计报告、提出审计建议及整改要求。此时审计组已离场,审计事实也基本明确,审计者很容易出现放松或批判的心态,被审计者则是抵触和干扰心态兼而有之。但审计建议必须在被审计者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建议本身是否符合实际,更关系到审计双方双向知识转移能否得以顺利完成。人际对偶关系应采取合作中的对立关系。因此,审计组主要负责人在退场前针对发现的十类三十二个问题,向被审计行分别口头说明了审计依据和审计组的判断,被审计行则对其中二十四个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退场后,审计项目组逐条研究反馈意见,还邀请被审计行经办人员进一步讲解具体业务知识,最终确定了二十三个问题,在向董事会报送审计报告的同时,向被审计行发出了整改意见书,就判断审计发现的依据、风险暴露程度、整改途径、今后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4.后续审计工作阶段。

主要任务是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汇报、制定后续审计方案和形成后续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后续审计报告、扩散审计与规范管理。一般情况下,审计双方心态都是息事宁人,尽快结束,以便进入下一阶段工作。尤其是被审计者,除非存在重大意见分歧,否则不会再纠缠于某些字眼或细节。正因为如此,如果双方都敷衍了事,审计知识扩散就有可能流于形式。因此,项目组再次来到被审计分行,向分行本部及其所辖属的全部二级分行相关人员详细讲解了财务审计的方法、技巧和管理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当场回答了二十个问题,对未能解答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记录和深入了解(后发现是审计人员对具体业务情况了解还不深入所致,尽管这不影响最终的审计结论,但仍对审计模块库的参数进行了微调,确保今后工作的精确度)。同时,审计组还辅导各二级分行建立了自己的财务风险暴露指标体系、自我审计模块库和日常审计程序,确定了预警阈值,帮助设立了审计监测岗位。人际对偶关系采取了合作中的对立关系。

5.成果运用阶段。

主要任务是高管层对审计意见和建议的批示、职能部门对审计建议的采纳、相关责任人的移送处理。审计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结果及时通知被审计者,使之进一步加深对审计发现和审计规则的理解,提高持续性自我审计的积极性。人际对偶关系应采取合作中的对立关系。因此,审计组及时将董事会的审阅意见向被审计行做了传达,并在一年后对该分行进行了回访,发现该行财务管理和经营状况目标明确,脉络清晰,制度体系完整,各级领导对决策合规性和合理性的理解更加到位,有章不行、有据不依的情况大大改观,真正实现了从“治病”到“治未病”的转变。

三、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效率的几点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机制建立时间并不长,不少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偏差,管理层有必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内审人员与业务人员的定期交流和轮换制度。

由于处在银行经营不同环节,内审人员和业务人员所掌握和了解的企业组织知识各有侧重,有必要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彼此沟通工作心得,既使使审计人员能够“接地气”,又使业务人员及时掌握最新审计信息;同时还要建立定期轮换制度,通过审计双方相互转换角色,在工作中理解和掌握不同知识,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们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疑虑。

2.要建立全员审计的理念。

从国内外众多企业发展历程看,风险控制体系建立已从强调评估风险控制是否满足组织目标的事后被动反馈,转向强调根据组织内部目标来主动控制风险。这就意味着审计不是一时一地的事,更不是内部审计机构一家的事,而应纳入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行为范畴内,由组织全体成员共同完成。审计项目的结束不应表明风险控制的结束,相反,组织各级成员应不断调整审计战略,紧密关注那些高风险的领域,以提供更加相关符合管理需求的准确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将内部审计“形式上的独立”与“精神上的独立”有机地结合起来。

3.扩展内部审计的咨询职能。

咨询服务应该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能之一,包括内部审计师向高级管理层和执行风险管理的各部门员工讲解银行风险管理的流程和实施方法,进行机构间的协调交流,既把各部门风险管理政策的建议报告给管理层,又把管理层对于风险管理政策的指示传达给各个部门,通过整合审计过程中所掌握的所有数据信息,形成一个全面的风险报告提供给相关风险管理的负责人,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定位并理解内部审计的作用。

银行网点负责人审计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 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从机制上和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整顿经济秩序、保证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2011年8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进一步反映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无论是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都属于其重要的职责范围。

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内审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行的规章制度,对分支机构负责人任职期间因行使经营管理权,对经营和管理所在单位的行为及结果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的审计活动。也是监管部门对银行高管人员的任职管理需要。以下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谈谈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不足,并针对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目前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困难及不足

(一)项目计划性不强,审计资源安排较被动

按照相关规定,商业银行各级分支机构负责人发生离任、调任、辞职、免职等事项,应当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由于人事任命的敏感性,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实施十分被动,具体审计对象不能在年初提交给内审机构,即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预计数量,因审计对象、审计时间不能确定,也无法做好计划安排,这就给内审机构在项目的统筹安排、资源的计划配置管理等方面带来困难。因此,审计计划仍主要安排全面业务审计或专项审计、审计调查等项目及相关审计资源,待年中临时发出经济责任审计提请时,与内审机构开展的这些审计项目形成冲突,难以调配审计资源。

同时,一般监管部门对银行高管人员任职管理审查主要针对分支机构正职或主持工作的副职,但具体各地监管部门掌握的尺度不一,有的地方监管机构对网点负责人也提出经济责任审计要求;而有的一级分行根据自身需要,对二级行及以下分支机构副职平级交流、行长助理和风险主管、会计主管等变动都提出审计需求。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审计资源的紧张程度。

(二)未能正确认识审计风险,项目实施偏离审计目标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对相关分支机构负责人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为上级行对直管领导干部考核任用提供参考。

目前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存在两种不恰当的做法,一种是将经济责任审计等同于一般项目,当作对被审计人所在行的一次全面业务审计或专项审计,没有根据项目特点合理把握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要求面面俱到,耗费大量的审计资源;另一种是对被审计人所在行的一些业务进行有限抽样审计,简化程序或避重就轻,未能覆盖相关的控制环节和重要风险点,没有涉及到被审计人的重大经营管理情况和经济责任,对一些重要管理事项和风险事项不作进一步调查取证核实,使项目质量和审计风险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有的甚至根据被审计人的述职报告、工作总结,经过加工整理就形成一份审计报告。上述两种情况都使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施偏离其审计目标,降低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

(三)审计效果不佳,审计成果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人事任免需要分支机构负责人快速到位履行职责,因此,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对审计时限要求较高。而项目从审前准备到审计报告提交,必须经过完整的审计流程,基于前述主客观原因,在时间紧、任务重、审计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审计项目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同时,被审计人所在行的一些违规行为,对被审计人来说是否应承担责任,属直接责任或间接责任、领导责任或管理责任,不易准确界定。为规避审计风险,一般采取将所有审计发现的内控缺陷,均认定为被审计人应承担的责任,简单化处理,使相关责任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另外,实际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经济责任审计为事后审计,即已明确被审人职位变动后才提出委托,造成审计结论滞后于干部任免。而在“先离后审”、“先任后审”的情况下,经济责任审计实际上仅仅是为了满足监管部门任职管理和自身人事管理中的一种形式、手续需要,不能真正起到为选拔任用干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的作用,致使审计结果的利用不够充分。由于已知被审计人去向,审计报告也往往根据其任免情况进行定调反映,客观性不足。

二、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改进建议

(一)增强计划的主动性,对审计资源做好预安排

内审机构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应对各类项目予以统筹考虑。可梳理出任职期限较长的分支机构负责人,以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或对其所在行实施全面业务审计等方式,纳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中,以便有效利用审计成果,实现不同审计项目之间的资源共享,为人力资源部门正式提请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做好准备。在审计资源安排上,应保持机动性和留有余地,确保有一定的审计资源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同时,与一级分行加强沟通,对于非监管部门要求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人员,原则上不纳入审计提请范围。

(二)正确认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合理确定审计重点

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对象、审计事项等方面虽具有特殊性和特定性,但审计风险和其他项目一样,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作为审计过程的最终结果,审计评价要对分支机构负责人任期内履职情况作真实、客观、准确反映,审计风险不仅反映在对存在的问题没有查出,而且还存在成绩说得过多、问题和风险少反映或不反映、评价过高等风险。为此,应正确看待、合理评估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以采取恰当的审计策略。

笔者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内容上,应紧紧围绕与被审计人的相关经济责任进行,突出“重点”、“重要”、“重大”,即重点关注分支机构负责人在上级行授权范围内履行经济责任的过程和效果,关注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活动中的重要事项,关注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决策、审批及其结果。对于内部控制状况,应限定在与被审计人履行职责有直接关系的内部控制相关内容范围内,切忌无谓的罗列、堆砌。

(三)搭建信息平台,客观评价业绩和责任,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一是建立经济责任审计信息库,归集项目实施所需的评价指标考核结果、任职分工文件、内外部审计检查发现等信息,使之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并形成常态,为提高审计效率提供支持。同时,及时跟进上级行对分支机构负责人考核指标的变化,统一并及时更新经济责任审计的指标评价体系;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审计事项、关键环节、重要测试点。

二是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审计内容相统一,客观反映被审计人任职期间的工作履职情况,在业务发展和内部控制方面采取的具体工作措施和成效。所谓客观,即将量化评级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以经过审计确认的真实数据、客观事实作支撑,实事求是地对被审计人的任期经济业绩与经济责任进行评价,并对审计对象综合经营情况、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被审计人经济责任履行的主客观因素。

三是对被审计人应承担的责任进行界定时需严格遵循相关性原则和权责对应原则,注意区分是责任者任期前还是任期内的责任、是直接责任还是管理责任、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造成的经济责任、是职责范围内还是范围外的责任等,以合理进行审计界定。

银行网点负责人审计报告范文第4篇

此前一周,中国银行董事会决议,聘安永华明为2013年度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外部审计师,审计费用1.48亿元,原事务所普华永道卸任。随后,工商银行公告,聘毕马威华振为其2013年度外部审计师,审计费用1.336亿元,原事务所安永华明卸任。这是继2010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601939.SH)2011年财报审计师选聘以来,四大国有银行中又两家完成换审。而最后一家即农业银行的换审的投标工作已经结束,最终结果尚待宣布。

“普华永道对农行项目必然背水一战,毕竟刚转出的中国银行项目还遗留下整个团队。而毕马威和安永也不会轻易放弃,一场恶战在即。”某“四大”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毕马威(KPMG)、安永(Ernst&Young)以及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这四家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被统称为“四大”。

2009年,作为中国四家国有银行股东的汇金公司提出,出自保证审计质量的考虑,希望几大行审计师进行轮岗。次年12月,财政部《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招标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金融企业连续聘用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原则上不超过五年,并且每三年要通过招标等方式重新遴选一次对其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根据财政部的要求,于今年8月开启了本土化转制的工作,毕马威华振、德勤华永和安永华明先后宣布转制成为“四大”在中国的本土成员所,到2018年3月,普华永道中天也将结束中外合作所的形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见《财经》2012年第17期“‘四大’本土化挑战”)。

这意味着,在本土化转制的震荡尚未结束之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又经历了一场争夺其最重要的客户——大型国有银行的严峻考验。这其中,得到者固然感到庆幸,而轮空者即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换审——这一出自行政干预的行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保证或者提升银行的审计质量,又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四大”目前在中国的竞争格局,或在未来一两年内见分晓。而在换审招标中,审计费下调的一次次博弈,更显示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格局和生存状态。

换审利弊

在2010年建行换审之前,“四大”各自对应“工农中建”四大行,而且这种格局始自银行股改时期,各家的合作时间大都在五年以上。

2010年8月,毕马威以建行审计费1.35亿元远低于中行和工行为由,先后两次要求提价,导致建行以换审为名,召集“四大”进行重新招标。最后,普华永道赢得建行,形成“一拖二”,而毕马威轮出。

而汇金提出换审要求的初衷,是更好地发挥对大型国有银行的审计监督作用,强调独立审计的重要性。独立性意味着审计师要客观、无私,而且避免与客户有任何利益瓜葛。某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网点众多,审计忙季不仅需要大量审计人员,而且要求人员相对固定。很多审计师长期做同一家银行的审计,与银行客户的关系会比较紧密。

从这个角度来说,换审确实有助于审计师提出更公正的审计报告,但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博弈关系。审计师的出现,源自股东权益和管理层利益的分离。审计费出自管理层,一旦审计师强硬坚持其意见,可能面临对方“审计意见购买”(Opinion shopping)。审计师在追逐利润和扮演资本市场的“守卫犬”(Guardian dog)之间,如得不到股东方的保护,关系实难处理。

2010年初,由于普华永道坚持将“保留意见”写进审计报告,导致其被齐鲁银行以轮换为借口辞退,该行数百亿元资金被违规使用的舞弊行为得以掩饰。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换审制度)抵制得很厉害。”某“四大”高级合伙人则表示,轮换报告签字的会计师和负责客户关系的合伙人是国际上更先进的做法,而不是整个事务所。轮换事务所将给予企业更换审计师的借口,造成的道德风险不可低估。

这次换审过程亦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由银行选派专家组成选聘小组负责遴选,而非传统审计准则中由企业的审计委员会进行操作。“最终的决定权还是交给董事会的。”某银行财务负责人表示,这与汇金的态度吻合。

消息人士透露,在中行换审中,毕马威被淘汰;真正的争夺在德勤和安永之间展开,安永目标明确,背水一战,从而直接斩获中行。

而毕马威拿下工行项目,淘汰了与工行渊源更深的德勤,则在意料之外。此前,普华某合伙人对内宣称拿下工行机会很大。而同时德勤也筹备了完整的团队,对工行寄予厚望;然而,德勤先攻中行而不得,后又仓促备战工行,或也是错失的原因之一。“集中力量拿下工行,本应是德勤更好的战略。”某业内人士点评道。

与中国银行前任审计师相较,安永此次报价降幅接近12%。中国银行支付前任审计师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的2011年度全球审计费高达2.15亿元,其中国内审计部分1.68亿元,高居四大行之首。而毕马威拿下工商银行,亦比前任审计师安永有16.5%的降幅。

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对《财经》记者表示,银行资产负债表逐年扩大,利润高企,审计师在价格谈判上逐步失去发言权,其审计质量是否也会受到影响值得思考。

尽管如此,四大国有银行的审计费仍远远高于其他大型央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2011年审计费分别为1.6亿元、1.4亿元和1.31亿元,而审计费排名第五和第六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为7000万元和6600万港元。

银行网点负责人审计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重要岗位管理 岗位轮换 强制休假 离岗审计

一、重要岗位的定义

所谓银行重要岗位,是指在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其工作不可或缺、有明显的风险点,工作状况直接和银行的经营效益、经营目标、经营风险、市场拓展、社会形象等相联系的岗位。按照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划分,银行重要岗位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首先是“权力型”重要岗位,包括银行各级领导干部岗位和有关涉及“权、钱、人、事”管理的工作岗位都属此类。主要有营业机构的负责人和有管理职能的各级负责人。

其次是“操作型”重要岗位,主要适用于涉及授信业务、柜台业务、资金业务、中间业务等风险关键控制点的岗位,包括:综合柜员、会计、事后监督、信贷管理、中间业务批处理、资金调拨以及结算岗位人员(包括票据交换岗位、内部往来岗位人员及印、押、证岗位人员)、出纳岗位人员(收款员、复核员)、金库管理员(金库、秘钥保管员)等。

最后是“督查型”重要岗位,是指对“权、钱、人、事”负有监督职责的岗位。“督查型”重要岗位的风险点在于渎职失位、对违纪违规问题视而不见或处而不力等方面。

二、岗位管理控制的主要形式

(一)岗位轮换

岗位轮换是岗位管理控制的有效方式,是根据风险控制工作需要,有计划的安排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调换工作岗位的一种制度安排。现阶段,银行经济案件时有发生。这其中内部作案造成损失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其原因除了制度坚持不够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员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岗位轮换可以为各项工作提供一个监督制约机制,某岗位职责完成的怎么样,有无缺点和漏洞,至少可以有另外一个人可以评定。为此,对一些重要的、易发案件的岗位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经济案件的发生。虽然岗位轮换在防范案件发生,提升员工素质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重要岗位轮岗的实施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一,频繁岗位轮换易导致短期行为。轮岗的年限较短,基层营业网点的负责人频繁变化,不利于针对营业网点的一些改革措施的持续推进和有效落实,降低了基层营业机构对周边环境和市场的快速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更有可能因为营业机构负责人可能会追求短期绩效而忽视长远发展,引起的机构人员冗余,人员效率和机构竞争能力下降。对有些柜面、会计等人员来说,定期岗位轮岗有可能形成工作不认真,敷衍的习惯,容易养成责任心降低的坏毛病,时间久了也容易形成短期行为。这些短期行为对于机构的发展和员工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其二,降低短期工作效率,容易诱发投机心理。员工在一个重要岗位上工作几年后,也已经熟练掌握本岗位相关的业务知识、技能和业务操作规程,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但走到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岗位,新旧工作需交接,新工作环境和岗位为需熟悉和学习,新的工作关系也要重新建立,这些都会使短期工作效率下降。此外,从事一定岗位上的工作,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不满,若有定期轮换,员工有可能寄望于更换岗位来解决一切问题而非主动克服工作中的难题,在本职岗位上有可能三心二意,甚至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达到“流动”的目的。

其三,轮岗中交接不清、人员素质不足等可能引发新的操作风险。定期的岗位轮换会出现频繁的工作交接,当出现交接不清,如资料不全,操作方法、客户沟通等方面工作不清楚不明了,都会影响工作效率。再如会计、财务、联行、结算工作专业性较强,对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会计人员必须对会计法律法规及相关操作规程等有一个全面和熟练的掌握,才能胜任会计岗位。同时,会计工作又是项连续性和经验型较强的工作,由于会计业务长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地吸收,因此要熟悉该项工作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其他部门人员如果轮换到会计岗位上,容易因业务不熟练和缺少工作经验而造成工作失误,从而导致新的操作风险的产生。

其四,岗位性质、待遇等差异性影响岗位轮换的工作效果。现在大部分商业银行推行的薪酬分配办法突出与单位和个人业绩挂钩,受经济利益驱动,基层经营机构效益好的员工不愿到效益差的机构去工作,而效益不好的机构的人员很有可能希望抓住轮岗的机会到效益好的基层经营机构,而不是努力工作改变原来基层经营机构的效益现状。另外,由于不同工作岗位的性质不一样, 往往形成了各岗位之间的工作条件、工作量的不同, 使员工也形成了一些好岗位和差岗位的观念, 这给岗位轮换的有序进行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强制休假

强制休假也是银行对重要岗位员工进行岗位管理控制的必要方式, 是防范人员风险、道德风险,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制度,是对岗位轮换的重要补充。主要是指根据风险控制工作需要,在不事先征求本人意见和不提前告知本人的情况下,临时强制要求关键岗位人员在规定期限内休假并暂停行使职权,同时对其进行离岗审计的一种制度安排。

从频率上看,强制休假可是常规性的,也可以是触发性的。常规性主要体现在对岗位轮换的补充作用的正常强制休假。对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实行岗位轮换的部分营业机构负责人以及其他关键岗位人员,要定期、不定期地对该类员工进行常规性的强制休假。触发性主要体现在因为重要岗位员工触发某一事件,如经检查或举报发现业务操作中存在重大违规隐患的,个人思想情绪波动较大、神情恍惚、行为异常等,或者家庭、婚姻遭受重大变故或直系亲属投资经商出现巨额亏损、倒闭破产等情形的,必须对相关重要岗位的员工进行强制休假,以防范操作风险案件的发生。

从覆盖面看,既包括基层经营机构的负责人,也有各业务条线、环节上的重要岗位人员。强制休假是手段较为灵活的内控措施,强制休假的对象既包括前台柜员岗、会计授权岗、委派会计主管等重要岗位,也包括基层经营机构的负责人。基层经营机构负责人和委派会计强制休假由总行稽核、会计结算等部门按相关规定统一实施并承担组织责任,各分支机构各关键岗位员工强制休假由相关机构自行实施并承担组织责任。通过重要岗位全覆盖进行顶岗检查,规避和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从后续措施上看,有稽核检查,也有临时性工作交接,重点是稽核检查。强制休假的核心是通过工作的临时性移交、稽核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稽核检查和报告时强制休假制度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在强制休假期间,由审计人员或替岗人员对休假人员所在岗位进行业务检查。强制休假人员按有关规定办理与代职人员的交接手续并限期离岗,未经许可,强制休假人员在强制休假期间暂停行使其职权,不得返回工作岗位,也不得向银行内其他人员发出任何工作指令或处理有关工作。强制休假人员在休假期满后,须按时返回岗位并与替岗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对强制休假人员审计或业务检查中如发现有重大问题,审计人员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提交审计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审计对象应负的责任,处理意见或建议等。

(三)离岗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多种表现形式,按被审计人的审计阶段和审计目的可以分为离任审计、任前审计、任中审计等。除以上形式外,一些商业银行为了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已开始扩大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尝试实施了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工作。这一审计模式主要适用于具体承办业务的关键岗位人员,主要指各级机构在安排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期间,组织对其履行岗位职责、经营管理活动既业务操作的合规性等情况实施审计的行为。

当前,在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这一较为特殊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其一,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对象较多,涉及范围广,审计工作量大。一家内控严密的商业银行,设置的关键岗位通常较多,从事关键岗位人员也相对较多。除了各分支机构负责人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各分支机构科室负责人以外,还有运营类、风控类、营销类等多个不同类型的关键岗位,客观上导致审计对象的多样化。

其二,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缺少统一、有效的评价指标,审计质量较难把握。由于商业银行关键岗位人员一般分为各分支机构承担管理责任的人员和承担业务经办直接责任的岗位人员两类。前一类人员的离岗审计即是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其审计内容、范围、评价指标等均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模式,审计工作可以按图索骥,能够较好的把握审计质量。后一种类型即为重点探讨的适用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关键岗位人员。这类人员众多,涉及营销、运营、操作等不同工种,对于这类人员的审计还未能形成统一的审计评价指标,也没有相对标准化的审计模式,对审计质量不易把握。例如对客户经理的审计、对大堂值班经理的审计,除对其履职情况进行了解外,很难找到其他评判标准,再加上商业银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未能完全标准化的情况下,审计工作更难以规范。

其三,基层审计人员素质、力量较为薄弱。当前,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基本采用“分层审计,下查一级”的模式。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审计一般以承担较多经营任务的基层支行开展。由于要承担各类经营任务,支行审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一般较难得到保证,独立性也相对较弱、缺乏专业审计人员,从而给基层支行的关键岗位人员离岗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岗位轮换、强制休假以及离岗审计是重要岗位管理最为重要的三大措施,同时三大措施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辅助的三类配套措施,案防工作的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除此之外,重大事项报告、重要岗位员工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也是案件防控的重要辅助措施。

三、健全关键岗位管理的主要思路

在满足监管关于关键岗位管理的要求,最大限度降低案件风险的目标下,综合实施轮岗轮调、强制休假、离岗审计、重大事项报告等各类配套措施,提高案防工作的有效性。

其一,建立统一、规范的银行各管理层级重要岗位的管理政策,内容应包含重要岗位的识别标准、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岗位管理的各类配套措施及其适应范围、管理流程等,实现关键岗位统一集中化管理。建立各层级、各条线、分支机构的重要岗位管理办法,并对岗位轮调、强制休假、离岗审计、重大事项报告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重点关注各项内控措施的协调性和匹配性。

此外,在整体重要岗位管理政策之下,结合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实际,在实施岗位轮换前,应统筹制定年度重要岗位和强制休假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做好人员储备,在保持会计队伍的相对稳定和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的情况下,发挥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这一内控有效手段,防范案件风险。

其二,完善关键岗位设置,建立标准化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一方面对银行的所有岗位进行梳理,制定统一的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并梳理关键岗位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点,将关键岗位的工作流程标准化,以流程图的形式进行固化,这样有助于岗位人员依章办事,保持全行相同岗位职责、操作、风险控制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审计人员则按照标准化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对相应风险点的控制情况进行审计分析,从而保障审计规范,提高审计质量。

其三,强抓重要岗位管理政策的落实,执行关键岗位轮换制度规定,坚决杜绝因轮岗不及时,因长期从事高风险的固定岗位, 而导致一些重大经济案件的发生。同时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关键岗位轮换制度的细则,最小化岗位轮换的消极影响。当岗位轮换措施不能及时采用,要及时辅助以强制休假和离岗审计,降低案件发生的可能。待轮岗条件成熟后,坚决执行关键岗位轮换制度规定。

其四,强化对重要岗位管理政策落实的监督,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重要岗位的管理政策实际落实的情况怎么样,存在哪些反馈的意见,这些都需要通过强化对重要岗位管理政策落实的监督工作来实现。通过定期对政策的落实情况的监督和评价,掌握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效果,及时解决和纠正政策以及管理办法落实中出现的问题,推动管理政策在银行落到实处。

其五,建立重要岗位的相关统计指标,并通过重要岗位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重要岗位的相关统计指标,包括已经识别的重要岗位、已建立上岗标准的重要岗位以及各条线内控措施的实施情况。通过将这些统计指标嵌入到重要岗位人员管理信息系统中,这一系统还应该包括的主要功能有:重要岗位管理、重要岗位员工基本信息管理、重要岗位员工岗位轮换、强制休假、预警信息、轮换、强制休假信息查询以及报表等。通过该信息系统,实现对全行重要岗位的统筹管理。如查询功能中提出能够查询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后的去向,一是调动的员工,何时调到何机构、何部门、从事何岗位工作,原重要岗位由何人接任;二是部门内部调整岗位的,调整后原重要岗位员工现在从事何岗位,原重要岗位由何人接任;三是客户经理调整客户的,调整后客户经理现在分管何客户,原客户由何人接任分管。通过对银行重要岗位的信息化管理,做到重要岗位管理准确、及时、全面和有效。

参考文献

[1]王秀颀.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3(04).

[2]伍洪涛.对国有商业银行岗位轮换制度的分析和思考[J]. 科技经济市场,2007(01).

[3]金晖.试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岗位管理体系改革[J]. 金融论坛,2008(03).

[4]傅竹生.基层央行实行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的现状、难点及对策[J]. 武汉金融,2011(03).

银行网点负责人审计报告范文第6篇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般定义

通常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施的审计。通过审计分清企业负责人应负有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包括对所在单位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验证,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应负责任的界定和评价。

具体到商业银行领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对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贯彻执行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法规及履行职责情况,经营决策和管理行为,所在单位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等作出的客观、公正的审计和评价。

二、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定义

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扩大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适用于具体承办业务的关键岗位人员。其主要包括关键岗位的界定、强制休假和离岗审计的定义。

(一)关键岗位:关键岗位是指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处于关键环节且涉及风险控制点,承担较高风险责任,根据有关规定应当进行重点管理和监督的工作岗位。具体岗位需各商业银行根据本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义和分类。

(二)强制休假:强制休假是指根据风险控制工作需要,在不事先征求本人意见和不提前告知本人的情况下,临时强制要求关键岗位人员在规定期限内休假并暂停行使职权,同时对其进行离岗审计的一种制度安排。

(三)离岗审计:离岗审计是指各级机构在安排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期间,组织对其履行岗位职责、经营管理活动既业务操作的合规性等情况实施审计的行为。

(四)经济责任审计与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联系和区别

正如前文所说强制休假离岗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扩展和特殊形式,其本质上仍然是经济责任审计,只是其审计对象、审计方式、适用范围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责任审计略有不同。一是审计对象较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更广,既包含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包括承担具体业务的工作人员;二是审计适用的前提条件不同。传统经济责任审计更多地是指管理人员任职期满即将离职或在任职期间需接受履职考核情况下开展审计。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则是针对关键岗位人员任职时间较长但因某些原因还不能按规定进行岗位轮换的情况下,为防范风险安排其离岗休假并对其工作进行审计,审计结束后关键岗位人员还需返回原岗位继续工作。对于已按期正常轮换岗位的关键岗位人员是不需要进行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审计方式和范围略有区别,对于承担管理责任的的关键岗位人员其审计内容和范围应与传统经济责任审计一致。对承担具体业务的工作人员其审计内容和范围与其工作职责相一致,不涉及各类管理指标等内容,审计内容和范围相对单一。

三、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对象的界定

在明确了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基本定义后,要进一步实施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就必须对审计对象进行界定。从字面上理解,关键岗位人员离岗审计的对象自然是关键岗位人员,从上文的定义中可以归纳为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处于关键环节且涉及风险控制点,承担较高风险责任,根据有关规定应当进行重点管理和监督的工作岗位。由于各商业银行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不尽相同,所以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界定也存在区别,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主要包括:一是一级(直属)分行正副行长、二级分行行级负责人、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二是二级分行以下各级机构负责人;三是空白重要凭证管理岗、上门收款岗、上门服务岗、经办行密押员、经办行密押主管、对公客户经理、个人客户经理、消费信贷调查岗、值班经理岗、财务核算岗、事后监督中心经办、业务处理中心资金清算岗、对账中心经办、现金营运中心主任、现金营运中心库管员、打卡岗位、空白卡保管岗、作废卡保管岗、已制客户证书管理岗、落地及可疑指令处理岗等。其中一和二可理解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其承担更多的是管理责任,故对这些人员的离岗审计基本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同。其他关键岗位人员因为更多的是承担一种业务经办直接责任,因而通常采取较为特殊的离岗审计。

四、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实施方法

关于如何对关键岗位人员实施强制休假离岗审计,不同的商业银行根据本行实际有着不同的组织程序和审计方法。本文还是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重点阐述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实施流程。

(一)审计的组织实施。在中国工商银行,关键岗位离岗审计工作主要由人力资源部门和内控合规部门以及各业务主管部门分工负责。每年年初各级行人力资源部门需根据本行关键岗位人员的任职情况会同各业务主管部门编制离岗审计对象人选计划,并通知内部审计部门组织离岗审计;内控合规部门在接到人力资源部门相关审计通知后负责离岗审计的组织工作;业务主管部门则视需要协同内控合规部门实施离岗审计工作。

(二)审计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工商银行,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离岗审计主要以该关键岗位的内控管理职责和业务操作流程为依据,一般情况下包括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执行本岗位相关内控管理规定的情况以及履职时限内所经办业务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具体内容还需依据不同岗位的相关管理制度和主要风险点分别确定。

(三)审计的流程。在中国工商银行,关键岗位人员的离岗审计一般遵循以下流程。一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提前两个工作日通知相应内控合规部门组织离岗审计;二是由内控合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成审计组,或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组成审计组,并确定审计组组长和主审人;三是审计组以被审计对象所在岗位内控管理职责和业务操作流程为依据,编制《离岗审计方案》,经内控合规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四是开出《离岗审计通知书》,开展现场审计工作并确认审计事实,五是出具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人的意见;最后是由主管行长签发和发送审计报告,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后续整改。

五、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开展了多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积累了较多经验。但在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这一较为特殊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同时也制约着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

(一)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对象较多,涉及范围广,审计工作量大。作为一家内控严密的商业银行,设置的关键岗位通常较多,从事关键岗位人员也相对较多。客观上导致审计对象的多样化。以工商银行为例,除去一、二级分行行级领导岗位,各分支机构负责人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各科室负责人以外,还有运营类、营销类等20多个不同类型的关键岗位,其中光对公、对私客户经理的从业人员数量就已十分庞大。因此,理论上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对像相比以管理人员为主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要多出很多,客观上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

(二)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缺少统一、有效的评价指标,审计质量较难把握。由于商业银行关键岗位人员一般分为各分支机构承担管理责任的人员和承担业务经办直接责任的岗位人员两类。前一类人员的离岗审计即是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其审计内容、范围、评价指标等均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模式,审计工作可以按图索骥,能够较好的把握审计质量。后一种类型即为本文重点探讨的适用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关键岗位人员。这类人员众多,涉及营销、运营、操作等不同工种,对于这类人员的审计还未能形成统一的审计评价指标,也没有相对标准化的审计模式,对审计质量不易把握。例如对客户经理的审计、对大堂值班经理的审计,除对其履职情况进行了解外,很难找到其他评判标准,再加上商业银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未能完全标准化的情况下,审计工作更难以规范。

(三)基层审计人员素质、力量较为薄弱。当前,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基本采用“分层审计,下查一级”的模式。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审计一般以承担较多经营任务的基层支行开展。由于要承担各类经营任务,支行审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一般较难得到保证,独立性也相对较弱、缺乏专业审计人员,从而给基层支行的关键岗位人员离岗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离任审计过程中各职能部门较难充分协调。

按照现有的管理办法和惯例,商业银行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工作一般由人事部门根据岗位轮换计划提出。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有审计部门单枪匹马实行审计。由于各部门审计、考核和调查的组织形式和考核标准不一致,在时间上往往不能统一进行,从而造成审计工作不充分。

六、完善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鉴于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存在以上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结合工商银行近年的审计实践,提出一些完善该类审计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结合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实际,完善关键岗位设置,建立规范的轮岗机制。由于开展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前提是关键岗位人员未能按照要求进行轮岗。因此,商业银行根据本行实际,科学合理的设置关键岗位,建立规范的轮岗机制是减少审计工作量的有效方式。商业银行需定期更新完善关键岗位目录,做好人员储备,每年制定轮岗计划并认真执行,对于客户经理等营销岗位则应定期更换其服务对象,实施“轮户”管理,从而大量减少需开展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对象。

(二)建立标准化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推进关键岗位人员工作质量评价规范化。由于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审计缺乏标准和评价指标。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对本行的所有岗位进行梳理,制定统一的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同时梳理关键岗位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点,将关键岗位的工作流程标准化,以流程图的形式进行固化。如此,审计人员则可以按照标准化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对相应风险点的控制情况进行审计分析,从而保障审计规范,提高审计质量。

(三)加强对基层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由于基层审计人员素质、力量较为薄弱。为保障基层行的审计工作质量除需加强人员保障外,还必须加强对基层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上一级审计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基层行审计人员的理论修养。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有计划的征调基层审计人员参与,在实践中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另外,上级行审计部门应考虑制定并下发类似于《经济责任审计手册》等内容的指导意见,指导基层审计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保障审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四)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利用各专业和部门的考核结果。

银行网点负责人审计报告范文第7篇

闻过则改警钟长鸣

记者了解到,审计署这次审计查出的问题大多是建行以前年度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发生的,如小金库问题80%以上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违规经营问题也有70%以上是2001年以前发生的。

目前,建设银行的整改工作基本完成,对暴露的问题均进行了严格查处,已初步处理责任人474名。

对审计署暴露的隐瞒收入、盈亏不实、私设小金库等违反财政法规问题,建设银行除责成各有关分行根据规定补缴税金和调整账目外,还按照违规收支情况相应扣减违规分行的管理费用,并进一步调整了对一级分行的财务授权,保证对重大支出项目的财务控制。同时,为维护财经法纪,堵截财务管理漏洞,建设银行加强了财务监管力度,组织了对帐外固定资产、房改损失等的专项清理,并正在修订完善配套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财务行为制度化、规范化。

对违规放贷、违规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和违规开立信用证等违规经营问题,建设银行各级机构逐一进行整改,加大督导、检查和处罚力度,同时对有关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对于审计署审计报告中提到的个人信贷风险问题,建行下发了《关于加强贷款管理,防范和处置“假个贷?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个人消费贷款办法,并组织进行了专项检查,加大对虚假消费贷款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工作。

此次审计署指出的很多违规问题,建设银行在审计之前已经在内部审计检查中发现并正在进行查处。如广州地区部分支行存在的虚假按揭贷款问题,基本上是2000年以前发生的,广东省分行检查发现后,对该虚假按揭贷款问题进行了多次清理,目前63名有关责任人员被分别给予行政或经济处罚,并有效化解了大量的“假按揭?贷款风险。

同时,为严肃查处各类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监督和促进依法合规经营,建设银行重新修订了《中国建设银行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要求做到执规必严,违规必究,加大对案件和违规违章问题的处理力度。对于重大案件,由总行监察室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赴现场监督办案,一级分行领导亲自组织查处,严肃处理。对审计署报告反映的21起经济案件线索,建行已处理8起,处理责任人39名;正在进行处理的7起;待处理的6起。对其中问题性质严重的原汕尾市公安局某副局长出具虚假证明,骗取银行资金的问题,建设银行追究了8名有关人员责任,包括处级干部3人,科级干部2人。

五项改制规范内控

正如建行行长所言:“规范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是银行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建行实施了”五管其下?的整改措施,开始取得了明显成效。

——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经营机制。首先,选择人事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改革作为建设银行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其次,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机构管理和推进机构改革的计划,确立了机构管理规范化、机构评价分析、机构调整规划和城市行机构扁平化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方案,并逐步付诸实施;三是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提高全行的基础管理水平;四是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财务管理体系,努力实现管理职责明确、绩效评价合理、资源配置高效、成本管理科学、风险控制有力、信息披露完整的财务管理目标。

——坚持把管理和内控作为发展的保障,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2002年初开始,建设银行与武汉大学合作研究开发“中国建设银行内控与风险防范体系?,现已建立起符合建设银行自身实际的内部控制标准,正在部分机构试点,准备逐步在全行系统内全面推行。该体系的建立,将全面系统地提升建行内部的控制水平,为全行的风险控制工作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同时,在前两年对全部2万多个基层机构内控审计的基础上,建设银行今年启动了对各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内部控制状况的审计评价,将进一步促进全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据了解,建设银行已打算请外国审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健全信贷经营管理机制,严格监督检查。今年5月,建设银行在全行系统开展了对所有信贷资产、非信贷资产质量和管理情况的全面检查工作,进一步查找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有效推动内部管理工作。

——推行基层机构会计主管委派制,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建设银行正在全行推行基层机构会计主管委派制,由上级机构向基层网点派驻会计主管,保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解决一些基层负责人利用职权,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假造账册,设立账外账,转移银行资产的问题。同时,建设银行将不断完善有关制度,规范会计核算程序和办法,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并在会计人员中倡导“诚信为本?的精神,提高会计人员的守法意识,树立依法核算、按章操作的良好风气。

——开展有章不循、违章操作专项治理,防范各类案件的发生。建设银行将强化案件防查责任制,突出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机构和人员、重点区域和时段的防范。通过学习教育,使广大员工掌握与岗位有关的规章制度,提高业务素质、道德素养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通过查找风险隐患,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水平,基本杜绝有章不循、违章操作行为;通过专项治理,努力在全行上下形成重规范、守法纪、按章办事、依法合规经营的良好风气。

立足整改面向未来

建行有关人士表示,在前期整改的基础上,建设银行将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加大检查力度,从机制上杜绝违规行为,防止屡查屡犯,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能力,提高风险的防范能力。

记者了解到,审计署对于建设银行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审计工作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对其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银行网点负责人审计报告范文第8篇

一、美国跨国银行内部监管的原则与制度

(一)美国企业内部控制的一般原理、原则

美国是现代内部控制理念的发源地,早在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一个工作程序委员会就出版了一份关于确立企业内部控制理念的特别报告。该报告指出,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用以保护资产、检查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强化遵守既定管理政策的组织计划、协调方法与措施。该报告强调,注册会计师应对企业的预算控制、成本控制、经营报告、统计分析和控制文化承担外部审计的职责,很大程度上是以会计师的外部审计责任取代企业的内部控制责任。

这种以外部审计为主的方式引起很大的争议,以外部审计责任代替企业自身的内部监管责任容易造成企业放任自流的“搭便车”现象,助长企业的冒险经营与舞弊风险,而且也加重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和法律责任,也难以广泛适用于对内部风险防范有较高要求的金融机构。为此,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54号审计报告,对内部控制责任作了划分,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包括与组织机构实施、财产保护、财务会计记录可靠性有关的各种措施,由注册会计师负责实施控制;内部管理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管理部门决策和业务运作的程序与记录等,主要由企业管理层负责监控,只有当内部管理控制对财务报表可靠性有重大影响时,会计师才有义务去核查管理控制。第54号审计报告所确定的内部控制原则,已为美国商业界包括银行业所普遍采纳,成为美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准则之一。

1992年,由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下属的一个专业委员会“赞助机构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以下简称COSO)了题为《内部控制??统一的框架结构》(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的研究报告,对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作了系统阐述。该报告认为,完整的内部控制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

1、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或程序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员工的信念与能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功能、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授权和责任的划分、人力资源政策及其执行等多方面的内容。

2、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辨识和分析风险是一种必须常抓不懈、持续反复的过程,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正确识别和评估经营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降低风险。

3、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ies)。除了控制环境的“软环境”之外,企业还需建立控制风险的一系列“硬制度”,来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些控制活动包括:业务和经营活动的授权、组织系统内有利益冲突职务的分离、实物控制、资产或财务记录的专人管理等。

4、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为了实现其经营业绩和风险控制的目标,企业必须识别、处理和交流来自内外的各种信息。COSO报告强调,完备的信息处理系统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保障,信息系统不仅处理企业内部产生的经营信息,而且也处理来自企业外部的各类经济、法律或行政信息。

5、监督(monitoring)。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充分有效的制度保障下,评估内部控制绩效的过程。监督活动分为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估两类,前者是一种日常例行监督程序,是对业务管理层日常内部控制效果的监控和评价;后者是一种特别监察,一般是对出现严重异常或存在危机隐患的业务或部门进行的专门审查。

COSO内部控制框架虽是对一般企业的概括要求,但却得到了美国银行监管者和银行业的普遍响应。1993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批准了对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第12条的修正案,要求银行就其内部控制状况定期向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美联储报告,并鼓励以COSO内控框架作为报告的格式。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的《银行组织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很大程度上也借鉴了美国COSO内控框架的原则规定。

(二)美国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与实践

美国银行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策略和运作原则,一些著名银行如花旗银行、美洲银行、纽约银行的内控制度与实践在跨国银行业中有着良好的口碑。概况而言,美国银行业的内部控制具有如下一些特色:

1、独立、集中、权威的内部监管体系

美国跨国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活动非常活跃,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为了更好地实现对银行系统内各组织各机构的有效监控,美国的跨国银行大多建立了强势的内部监管体系。这种强势的内部监管体系有如下三个特征:

第一、稽核权由银行总行统一行使,分行没有稽核部门。分行的稽核由总行根据分行业务的权重派出若干稽核主任,分别负责区域分行的稽核。以花旗银行为例,花旗银行在亚太地区的分支机构统一由亚太地区稽核分部负责稽核,亚太地区稽核人员又分驻香港、新加坡、悉尼、马尼拉四个办事处,四个办事处各有管辖范围,如花旗银行中国范围内的业务就由香港稽核办事处负责。

第二、内部审计独立。银行的行政和日常管理层无权干预内部审计体系的运作,并有如下切实的制度保障:银行副总裁兼任首席审计师,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稽核人员选任独立,稽核人员由总行稽核部门直接从各业务部门中优先筛选;财务独立,稽核部门有独立的财务预算,不受业务部门干预;稽核人员的待遇从优,不低于实权业务部门。

第三、稽核部门分工精细,人员充足。稽核部门内部机构根据职能、业务、区域等不同标准划分,部门众多。如花旗银行的稽核总部除首席审计师外,下设调查部、业务审计部、辅助管理部、监督检查部、审计培训部、现场检查部,在现场检查部下又根据业务和区域分设北美一部(负责资金、证券审计)、北美二部(负责零售业务审计)、北美三部(负责衍生工具审计)、亚太部、拉美部、欧洲一部和欧洲二部等部门。美国主要银行的稽核人员占其员工总额的比重相当高,200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花旗银行稽核人员575人,占总员工数的0.58%,美洲银行稽核人员350人,占员工总数0.44%,纽约银行稽核人员170人,占员工总数1.4%.[16]

2、统一、严密的稽核依据

美国跨国银行要求各业务部门必须针对本部门业务的特点制定统一规范的业务规章或守则,这些规章或守则必须经董事会或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核同意。部门规章或守则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可以成为员工管理和教育的规范,新员工入行伊始就必须熟稔业务规则,明确自己的责、权、利,遵守守则情况成为员工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这些守则也是稽核部门内部监管的依据,稽核部门在检查中发现业务部门不遵守规章或规章本身有漏洞,可以向业务部门提出建议,要求其限期改正或完善。

3、注重非现场稽核方法

与其它企业一样,跨国银行是营利性经济组织,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在风险管理和内部稽核问题上同样面临着成本与收益的比较问题。美国银行强调稽核工作不应干扰银行业务部门的正常运作,不鼓励大量采用现场检查方式,提倡开放式、自律型的非现场检查。以花旗银行为例,其稽核部门在确定稽核任务与稽核目标后,一般提前两周向稽核对象发出通知,要求报送相关的稽核材料。稽核人员通过计算机系统接纳和审核业务账册和资料,只有在账册无法说明问题时才考虑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

美国银行注重非现场检查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在先进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非现场检查有充分的硬件保障,不易产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第二,与现场检查相比,非现场检查节约人力物力,又不干扰业务部门的正常运作,检查成本较小;第三,美国银行管理层认为,封闭型、突击式的现场检查虽然有助于发现问题,但却是以丧失业务人员信任作为代价的,非现场检查采用开放式、互动型的稽核方式,有助于培养稽核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互信意识,对业务部门的自我控制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因此,美国跨国银行中除纽约银行等少数银行外,均不再将突击型的现场检查作为主要的稽核方式。

4、资产风险管理的“六C”法则

美国跨国银行通过评估资产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来控制资产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对一般资产业务的风险评估必须贯彻“六C”法则,即必须考虑如下六个因素:

(1)品质(character):银行必须确保客户对借款等业务有良性意愿和明确的偿还意向,这一点主要是通过考察客户既往的金融信用记录来评价的。

(2)能力(capacity):银行必须确信客户有从事业务的权能,签约时有合法的缔约能力,并对客户履约的能力有客观的评估。

(3)资本(capital):银行必须对客户的有形资产净值进行分析,确保客户有能力提供充足的现金流来偿还贷款或履行合同。

(4)抵押品(collateral):如果客户提供抵押品作为履约担保,银行必须明确知悉抵押品的质量与价值。

(5)环境(circumstance):银行必须就对客户日常业务、产业、抵押品等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做出客观评估,实际上是考察影响客户履约的外在因素。

(6)控制(control):主要是对业务的持续进行合法性与合规性的评估和控制,例如研究法律的修订是否会影响业务的合法性,贷款业务是否符合监管机构的资本充足性要求等。

从上述特征可以看出,美国的跨国银行对内部稽核工作是相当重视的,从人力、物力、制度等方面均给予充分保障。这种强势稽核体制对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与稳健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美国跨国银行业没有出现大的危机,美国跨国银行奉行的强力内控制度功不可没。但也有学者认为,强势内控制度的确有助于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但投入大量稽核人员用于内部监管工作必然对银行的整体盈利产生影响,此外,过于依仗非现场检查的监管方式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尤其在业务部门有意隐瞒的情况下,非现场检查难免流于形式。

(三)美国跨国银行的内部控制评估

内部控制评估是外部审计师或监管机构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调查、了解、审计、评价的一系列活动过程的总称。内部控制本身是对银行风险的监视和管理,内部控制评价则是对内控机制有效性的监督,实质上是对风险管理的二次监督,通过内部控制审查和评价,可以使审计人员和监管机构了解银行财务会计的可信程度,并为监管机构进行银行监管提供线索。

美国对银行内部控制评估工作相当重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现场审计工作准则》(the Auditing Standards of Fieldwork)第2条明确规定:“(审计师)对现行的内部控制结构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评估,以此作为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性质、时间安排以及测试范围的基础”。美国是少数几个以法律强制银行披露经独立审计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的国家之一,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要求所有资产超过1.5亿美元的银行和储蓄机构,应定期公布经独立审计师审计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

美国审计部门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有一套相当成熟的程序,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审查评价

这是内部控制体系评估最重要的一环,可细分为如下四个程序:[17]

(1)初评。在正式评估内部控制体系之前,审计师应先审阅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银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指南,向管理人员询问,现场检查银行工作情况,以便对银行的控制环境、风险管理、信息交流等有一个总体印象。

(2)描述。审计师必须对内部控制的初评结果加以详尽描述,编成工作底稿归入审计档案,描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文字叙述法(written narratives):即以书面文字的形式阐述银行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按照不同业务和业务环节,说明各业务、环节的特征、经办人员、控制措施与方法、财务记录的编制要求和保存方法等,同时还必须说明内部控制措施的效能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文字叙述法的优点是简便、灵活、适用面广,常用于经营规模小、内部控制制度简单的银行,但文字描述法不能直观地反映较为复杂的内部控制系统,不适宜对经营网点多、业务复杂的跨国银行进行描述。

系统流程图法(system flowchart):即用流程图解的方式描述各业务环节的处理程序、财务记录的编制、处理、传递与保存。优质的流程图还能直观地显示各项业务的职责分工、授权、批准和复核验证等控制程序和功能。作为图示描述法,系统流程图法具有文字叙述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较为复杂的内部控制结构,具有直观、明了、清晰、完整的优点,还可以根据业务和内部控制的变化及时加以更新。但系统流程图对编制者的要求较高,审计师编制时必须面面俱到,考虑周详,否则流程图无法反映内部控制的全貌,容易令人费解或招致误解,此外流程图仅能反映内部控制结构的现状,不能明确揭示有关内部控制系统的实际执行情况及其缺陷。

调查表(questionnaire):是一种预先设计的标准化调查问卷,以便了解银行内部控制及其实际功能。调查表分别针对各主要业务和环节的内部控制措施列出一系列问题,备好正面答案和负面答案(有时还有中性答案),交由银行业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有统计学原理作为依据,较为科学合理,实施起来也较为便利,但答题人的主观心理对问卷结论有着直接影响,且调查表只能分别反映各经营环节或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情况,不足以概括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全貌。

三种调查描述法各有其优劣,需要根据特定银行的内部控制情况加以选择适用,有时,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银行的内部控制运作情况,审计师将三种方法兼施并用,以求达到更为准确真实的描述结果。

(3)验证。通过从银行业务中抽取某一样本业务,从其处理始点审视至终点,借以判断银行的业务控制是否完善,审计师对银行内控机制的初评和描述是否客观全面。

(4)评估。美国的内控机制评估是相当有特色的,审计部门将内部控制风险分为三个层次:

固有风险(inherent risk):指银行因业务性质本身具有发生错误或弊病的可能。

控制风险(control risk):是指银行内部控制未能防止银行业务出现弊病或错漏的可能,控制风险越大,说明银行的内部控制越薄弱,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越大。

察觉风险(detection risk):是指那些内部控制机制和审计部门均未能有效察觉业务出现错漏或舞弊的可能性。

审计部门根据科学的加权公式,测算出上述风险在内部控制风险中的权重,并据此对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做出客观的评价。

2、内部控制测试

内部控制测试是对初步评价结果的校验,在整个内部控制评估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内部控制不完善,内部控制风险较大的银行,内部控制测试可以检验其内部控制问题严重的程度,确定内部控制失灵的关键环节,为今后的整改提供重点和思路;对于内部控制完备、风险较小的银行,内部控制测试可以再次验证银行的内控水平,避免有隐藏的内部控制缺漏。

由于跨国银行业务活动纷繁复杂,审计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复查,只能以样本抽查的形式进行测试。内部控制测试一般在银行会计年度终了之前进行,这样有助于及早发现银行内部控制的问题,建议监管当局进行整改,保证银行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测试之后,审计部门会形成最终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对银行内部控制风险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确定今后的审计计划与程序。

3、报告银行高级管理层和监管当局

根据美国的审计准则,审计师不对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责,但其对审计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属于审计准则中的“可报告事项”(reportable conditions),应及时通报银行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或依据金融监管法规的要求,将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报告监管当局。

审计师向银行高级管理层通报审计结果,须采用专门的文书“致管理层函”(management letter),并通过专门的渠道直接呈交银行董事会、董事长或审计委员会。之所以做出这样审慎的安排,是为了防止审计结论被搁置或篡改,以利于银行高级管理层及早针对内控问题做出妥善安排,避免内控危机的发生。审计师发现银行内部控制的重大问题时,必须尽快报知高级管理层或监管机构,如因审计师的瞒报或拖延给银行造成损失,审计师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英国跨国银行内部监管的制度与实践

(一)英国公司内部控制的一般原理、原则

英国的内部控制研究发端于20世纪80、90年代,当时英国的实业界就像今天的华尔街一样,假帐盛行,因控制失灵导致的公司经营失败层出不穷,公众公司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英国会计界为此成立了多个专门委员会,进行公司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改革的专题研究,并形成了多份研究报告,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Cadbury Report)、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Hampel Report)和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Turnbull Report),它们也被称为是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1、1992年《卡德伯利报告》

为了防范和控制公司内部的财会舞弊风险,1985年英国《公司法令》第221条要求公司董事和董事会必须对公司财务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但法律并没有提供董事和董事会监督约束公司财务会计记录的具体制度设计,《卡德伯利报告》的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卡德伯利报告》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一环,为避免董事会和董事串通一气,合舞弊,《卡德伯利报告》创设了“内外双重审计”的制度。“内外双重审计”的制度设计为在董事会向公众或监管机构出具正式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之前,该报告必须经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的双重审核。这样,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董事会、董事甚至内部审计人员串通舞弊的可能性。

《卡德伯利报告》在许多方面开创了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先河:如要求在董事会下设专门的审计委员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和内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等等。其中一些制度和原则,还沿用至今。

2、1998年《哈姆佩尔报告》

《哈姆佩尔报告》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保护资产的安全,保持正确的财务会计记录,保证公司内部使用和向外部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报告将内部控制的范围由原先的财务控制扩展到全面的业务控制,并重申了董事会和董事的风险管理职责。

由于《卡德伯利报告》对董事会和审计师的核查报告责任要求得过于严苛,要求内部控制机制必须为舞弊和错误提供“绝对担保”,董事会和审计师必须为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实践中董事会和审计师均有所顾虑,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往往作有意模糊或保留的声明。《哈姆佩尔报告》对此作了改进,不再要求董事会和董事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承担绝对的担保责任,而仅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合理保证”,即排除了在董事会和董事均恪尽职守的情况下仍不能发现的一些内控失灵问题,如操作性失误、系统性风险等等。

3、1999年《特恩布尔报告》

1999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成立了以尼格尔。特恩布尔(Nigel Turnbull)为主席的十人工作小组,公布了名为《内部控制综合准则董事指南》的报告,即《特恩布尔报告》。该报告主要为董事会和董事履行内部控制职责提供可行性操作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

(1)董事会必须对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负总责,尤其应关注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如公司面临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公司承受风险的能力、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实行风险控制的成本以及从风险管理中获得的收益。

(2)高级管理层是内部控制的具体执行者,应承担执行和评价内部控制机制的具体职责。他们应及时对影响公司经营目标实现的重大业务性、财务性和违法性风险作出反馈,以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率和安全性。

(3)公司员工有义务将内部控制与其日常业务结合起来,为此,他们应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信息和授权,以参与、控制和监督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

(二)巴林银行事件与英国跨国银行内部监管制度的变革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英国沿袭其传统的自律性、非制度化监管方式,全国金融机构和业务虽然统由英格兰银行负责监管,但英格兰银行并不通过制定监管法律和规则、下达指令等外部约束措施监督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而习惯上采取“道义劝说”(Moral Suasion)、“君子协定”等弹性很大的非规范性方式实现其监管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的内部控制作为其“私法自治”的范畴,未受到来自监管机构的过多干预,实际上在许多跨国银行中,内部控制机制或是缺位,或是流于形式,根本达不到监控风险的效果,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1995年巴林银行事件的爆发。

1995年,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首席交易员尼克?李森,利用欺骗的手段使巴林银行蒙受了8亿6千万英镑的巨额亏损,从而把将这家拥有200多年历史,在国际银行界享有盛誉的巴林银行推上了死亡之路。事件发生后,英国监管当局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形成了一份300余页的研究报告《巴林银行倒闭的教训》(Lessons Arising From the Collapse of Barings),对改善跨国银行的内部控制,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

巴林银行的倒闭看起来像是因为个人的越权行为所致,实际不然,巴林银行事件反映拉现代跨国银行管理和内部控制体制的缺陷。巴林银行的管理层可谓在各个层面、各个步骤都存在失职现象,外部审计师和监管者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巴林银行事件的原因并不在衍生业务的复杂性,而主要在于业务人员的行为超出了管理层的控制范围。外部审计师的行为准则在英国审计业务委员会的相关规则中有明确规定,其中包括了对银行审计师的特殊要求。但其中缺乏内部审计师与外部审计师工作关系的标准和要求,造成实践中内外审计的脱节,内外审计师之间无法实现重大审计信息的有效沟通。为此,英国银行监管部门总结了如下五条重要的经验教训:

1、 管理层必须对其所经营管理的业务有充分的认识。

现今跨国银行的业务正日益复杂和多元化:(1)以前在同一国家内以同一实体经营的业务现在可以在多个金融中心以不同法律实体的形式经营,这意味着以前仅受一国监管机构管辖的业务现在必须由多个监管当局联合管辖。(2)银行交易业务的不断拓展使银行的利润来源日益多元化,同时也改变了银行业务的性质,使银行的风险来源日益多元化。(3)金融产品创新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银行内舞弊和欺诈行为变得更加隐蔽和快捷,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在巴林银行中,最高管理层和日常管理层都没有充分理解新加坡分行所从事的衍生业务的性质,他们只注意到新加坡分行每年账面上的盈利,却没有发现这些巨额盈利背后的风险。因此,管理层对业务风险的清醒认识是内控机制建立和完善的前提。这种认识必须是对银行内每种业务的盈利和风险有客观的分析,必须分清各种业务之间的关系,以及每种业务所要求的内控程序有何不同,以减少发生业务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对于风险较大的业务,不能因为其收入和盈利较高就回避其面临的风险,而应对其适用更严格的避险和内控措施,因为金融业的多次危机证明,盈利收入越高,尤其是收入增长最快的业务,往往也是风险最为集中的领域。巴林银行的教训在于高级管理层与业务操作人员的信息沟通渠道严重脱节,高级管理层对巴林银行所从事的业务缺乏足够的了解,即使是在一些危险的信号出现时,管理层也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建议相关管理人员定期巡视从事相关交易的海外分支机构。巡视包括向交易员、风险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了解情况,进入交易所进行实地调查,对分支机构和交易员的具体业务情况有所了解。

2、银行内各项业务的职责必须确立并明示。

无论银行的分支机构采取何种组织形式,都必须建立起明确的责任机制。所有的管理人员和雇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在各个职责之间必须作到不疏不漏。报告特别指出,对于“矩阵”(matrix)组织结构的银行,即由一名业务人员负责多项业务的部分或全部的情况下,必须特别注意管理职责的明晰。巴林银行无疑就是采取“矩阵”模式的典型,它的主要教训有三个:(1)在跨国银行组织系统内,当地分支机构的管理层必须承担一线监管责任。尽管业务人员可能不直接对当地分支机构的管理层负责并报告,但当地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必须对其所从事的业务情况及其后果有清醒的认识。(2)对于银行的非主流业务(activities out of mainstream),即所谓的创新或表外业务,银行管理层必须有足够的并表和监控措施;(3)在“矩阵”模式下,可能存在着“多头汇报”的信息沟通体系,即业务人员可能既向当地管理层汇报,又向总部业务管理部门汇报,因此在接纳信息的管理层之间必须要有充分的信息沟通渠道。

当银行对其组织结构进行重大调整时,尤其是当将几个业务性质完全不同合并时,应注意防范利益冲突和权责不清所造成的风险。巴林银行在倒闭前俩年就进行了类似的业务结构调整,巴林银行总部允许尼克。李森同时负责交易和清算,前台办公和后台稽核等性质完全不同的业务,最终使得新加坡分行的业务完全操控在李森一人手里,为其舞弊交易提供了便利,最终酿成无可收拾的局面。因此,报告要求银行在对其组织结构和业务结构进行调整时,应注意保持核心业务和监控业务的有效隔离,在交易的各个阶段必须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独立性,避免“一言堂”式的管理模式。

3、利益冲突业务的隔离是内部控制有效性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巴林银行最惨痛的教训在于没有实现“前台职务”(front office)和“后台职务”(back office)的有效分离。所谓前台职务,主要指交易业务,所谓后台职务,包括清算、稽核和业务准入。尽管后台业务与前台业务往往是并行发生,一一对应,如一笔交易必然伴随着相应的清算交割和业务稽核,但并不等于说,后台业务是从属于前台业务的,巴林银行显然就混淆了前台业务和后台业务之间的关系,将后台业务作为前台业务的附属品,这种以交易盈利作为重心的作法必然导致对风险因素和稽查工作的忽视,造成严重的危机隐患。实际上,二者之间应当是互相制约、互为犄角的一种协作关系,一般情况下二者应当严格分离,甚至后台职务不同性质的业务也应实现有效隔离(如清算与稽核应当分离),如此才能实现内控机制的“牵制”作用。就业务性质和地位而言,前台与后台业务没有主次之分,只有业务分工的区别,前台主要服务于银行的盈利性,后台主要服务于银行的安全稳健性,当清算或稽核部门发现前台业务的不正兆时,应及时报告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以便其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4、必须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应对可能的业务风险

缺乏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巴林银行的李森能够顺利从事越权交易的主要原因。巴林银行案件的一个关键线索是巴林银行伦敦总部向其新加坡分行提供的巨额资金的去向,巴林总部的官员相信这笔钱是应客户要求的付款,而实际上该资金转移是李森用来拆东墙补西墙的伎俩。由于缺乏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琐事缠身的总部官员根本没有对这笔资金的去向和用途作审慎审查,不仅没能查出本应查出的错漏,反而加重了巴林银行的损失,导致该银行百年基业的最终坍塌。

英格兰银行的报告认为,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银行的各项业务设定限定风险值。限定风险值反映了各个业务部门所能承担的风险极限。同时,风险管理部门还负责监督业务部门是否遵守限定风险的相关政策,审查收益和损失的帐实相符情况,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等。与传统财务风险部门关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作法不同,报告强调风险管理部门应关注所有类型的风险,除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外,还应关注流动性风险、集中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名誉风险。风险管理部门是专事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它通过对风险因素敏感的察觉和缜密的调查,来及早发现危机隐患,达到预防和控制风险的效果。

5、内部审计或稽核部门应当迅速将查悉的内部控制漏洞报告最高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后者应尽速采取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对于从事多种业务的金融机构而言,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内部审计机构对金融机构整体业务进行监督检查。英格兰银行认为,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有助于将重大事项和业务弱项及时反馈给最高管理层,并有助于金融机构研究和计划在整个集团内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金融机构的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地域扩张程度越高,其风险来源就约多,银行遭遇危机的可能性就越高,就越有必要建立强势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业务进行统一的内部审计。在巴林银行倒闭前几月,巴林银行新设了内部审计部门,分别对巴林银行所从事的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执行内部审计职能。这本来是一个能够有效防范风险的举措,但由于其内部审计机构是分别设置的,并且内部审计师之间及其与管理层、外部审计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内部审计的效果并不明显。

吸取了巴林银行的教训,英格兰银行认为,内部审计功能不应单独存在,而应与外部审计相配套、互沟通,并与管理层之间保持畅通的联络渠道。例如,内部审计负责人应能随时向首席执行官(或总裁)、审计委员会主席等重要管理人员汇报工作,或至少保持不被任意干预的联络渠道。拥有长期自律传统的英国银行监管部门认为,内部审计应成为英国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环节,银行的审计委员会必须对内部审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负全责。

在内部审计机制提出问题之后,管理层必须在一定时限内作出及时反应,如提出补救措施或责令业务部门整改,甚至撤换业务部门负责人和舞弊人员等。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还应包括“回访”(return visit)安排,即由内部审计部门在内部审计结束之日起若干日内对被审计单位再进行突击式的现场或非现场检查,以确认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是否已采取了必要的整改措施。如果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将情况报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责令管理层和业务部门进行补救或整改。

(三)英国跨国银行的外部审计

内部控制的运作和效果需要来自外界的监督和评估,在许多国家这一工作主要是由监管机构承担的,但在英国,长期自律监管的传统决定了监管机构并不直接参与对银行内部控制效果的评估和检查,监管机构习惯于借助审计师或报告会计师来对银行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审查。借助外部审计力量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既是法规的要求,又符合经济的需要。从法规方面看,各国的公司法、银行法等有关法律大多都要求公司企业的财务报表须经过审计,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从经济角度考虑,金融监管当局如果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对商业银行进行稽核,需要保持十分庞大的稽核力量,增加费用开支,而通过外部审计力量的参与,金融监管当局在不增加额外支出的情况下,仍可以对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监管。

英国承担对商业银行进行外部审计职责的主体主要有两类:审计师(auditor)和报告会计师(reporting accountant),二者的工作性质、审计内容和范围存在明显差异:首先,从审计依据上看,审计师的审计依据是公司法及其他有关会计审计准则;报告会计师则依据银行法和金融监管的有关规定对银行进行审计监督;其次,从二者对内部控制的审计范围上看,报告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大于审计师,审计师在审查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时,重点在于检出内部控制记录的失真(misstatement)问题,从而防范银行内部的滥用(misappropriation)行为,其关注的是问题的某一点,而报告会计师除了审查财务会计记录的真实、准确、完整性之外,还关注由此记录所产生的管理信息能否为银行管理层所知悉,并能确保银行管理层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因而其关注的是整个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最后,从性质上判断,审计师的审计工作主要是一种事后验证,即对财务会计记录的事后审查,而报告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则更多是一种前瞻性审查,更关注对内部控制工作有效性和风险因素的防范问题。

英国对跨国银行的外部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银行财务报表的审慎审计。

英国跨国银行必须将以下财务报表提交外部审计:资产负债表、资本充足率表、到期结构分析表、外汇头寸表、英镑流动性表、大额信贷风险表、外债情况表、国家风险表、年度投资及资产市值分析报告、持有证券分析表、大额存款户表、以分行列示的损益和大额信贷表。上述报表属于英国法定审计的范畴。

审计师和报告会计师主要对报表的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1)财务报表是否满足法律的强制性要求;

(2)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遵循公认会计准则,这些准则的运用是否具有连续性;

(3)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彼此之间是否一致;

(4)财务报表是否以恰当的方式披露所有信息,所披露信息是否以合理的方式加以分类和阐述;

(5)年报中涉及到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是否与既往的审计结果相一致。

在实践中,审计师尤为注意对与计算资本充足率有关报表资料,如资产负债表、资本充足率表、大额贷款表的审计,同时在对跨国银行的审计中,关注跨国银行业务风险权重较大的一些报表资料,如国家风险表、年度投资及资产市值分析报告、持有证券分析表、大额存款户表、以分行列示的损益和大额信贷表等。

2、受监管机构的委托,就内部控制的特殊问题或特殊事项进行审计。

其法律依据来源于英国《1987年银行法》的第39条和41条规定。《1987年银行法》第39条规定,监管机构有权聘请专家对商业银行的某些特别事项进行专项的调查和检查,并将结果报告监管机构。1997英格兰银行还了《银行内部控制和第39条程序》(Banks Internal Controls and Section 39 Process),对第39条程序作了细致缜密的规定。《1987年银行法》第41条规定,当监管机构对某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或管理业绩产生怀疑时,它可以委托审计师、律师或其他商业银行,对该银行进行调查。

第39条和41条程序都是外部监管机构发起的外部审计程序,其审查的内容也与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密切相关,但二者仍存在以下一些区别:

(1)受托审计的主体不完全相同。第39条程序是由监管机构委托专业的中介机构(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对银行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的审查,但明确排除了曾担任被审计银行审计师的会计师事务所;第41条程序的受托审计主体范围要宽泛得多,包括审计师、律师甚至其他商业银行,因此第41条程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计(audit),用调查(survey)或检查(inspection)可能更恰当一些。

(2)审查的范围不尽相同。第39条程序的审计范围有很强的针对性,一般针对银行既往的审计师所未审计出的问题,或者有意隐瞒的风险弱项进行审计,属于风险检查的范畴;第41条程序则主要检查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管理业绩问题,基本上是一种合规性检查。

(3)被调查的对象范围不同。第41条程序调查的对象外延广于第39条程序的调查对象,依据第39条程序只能调查银行本身及其分支机构(包括海外分支机构),第41条程序的调查对象除了涵盖上述范围外,还包括银行的控股母公司及其持股20%以上的子公司。

(4)二者的费用负担不同。依据第39条发起的调查程序其费用由被调查银行支付,而第41程序的费用则由监管机构自负。这主要是因为第39条程序是一种风险检查,是在确证银行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或其他问题上存在缺陷的基础上而进行的针对性检查,其目的是为了纠正银行的错误,弥补银行的管理缺陷,因此费用应由银行自身负担;而第41条程序是一种防范性的合规检查,其发动的基础是监管机构对银行流动性和管理业绩的怀疑,不需确凿证据加以证明,其发起基础本身就不牢靠,是监管机构为履行监管职责而主动发起的检查程序,因此费用应由监管机构承担。

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无论是法定审计还是特殊审计,审计师应当与被审计银行讨论他们所发现的问题,以增强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审计工作完成后的3个月内,审计师应将审计报告和银行管理层的意见提交监管机构和银行董事会。银行管理层的意见书除阐述其与审计师不同的看法外,还应阐述其整改或补救的具体措施。

英国的监管机构并不希望审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即使在银行总体处于稳健经营的情况下,监管机构也希望审计师能够列示银行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应关注的问题,以帮助监管机构判断银行的内部控制和财务记录是否健全,银行是否在某些方面未达到审慎经营的要求,等等。英国监管机构这种看似“求全责备”的作法,在实践中对银行改善内部控制发挥着重要的“拾遗补漏”的作用。

在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存在以下严重问题时,审计师必须作出否定意见(adverse opinion)的审计报告:

(1)被审计银行严重违反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如违反信贷决策和担保程序放贷、违法分级授权体制从事业务等;

(2)日常的经营管理系统和记录无法保证银行的审慎经营;

(3)管理系统或记录存在严重的弱项,有造成银行重大损失的可能;

(4)由于银行的原因,审计师无法对银行的内部控制作出评价或提供意见。

对于上述问题,审计师除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之外,还应及时将具体情形报告监管机构,以使监管机构在第一时间判断问题的性质和严重性,并采取应对措施。

4、监管机构、审计师和银行的合作商讨机制??三方联席会议(trilateral meeting)

三方联席会议通常每年举行一次,三方指监管机构、审计师和银行,联席会议由监管机构召集,目的是为审计师和银行提供直面交流的机会,以使审计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反馈给银行和监管机构,同时在监管机构的压力下敦促银行尽快采取整改措施。三方联席会议中监管机构并不作为高高在上的监督者出现,而是以平等的姿态与审计师和银行进行交流,并以“道义劝说”和“君子协定”等非强制性手段敦促银行及时履行法定义务。同时,三方联席会议也是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监管机构可以通过会议了解银行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审计师可以借会议获取的信息核实或修正自己的审计结论;银行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风险弱项和管理缺陷,并就改进事宜与监管机构和审计师展开充分磋商。

三、中国商业银行内部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管问题并未引起监管者和银行管理层的足够重视,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仅局限于学术研究和政策建议层面上,并没有从规则、制度和观念上付诸实施。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银行业的运作格局和经营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单纯依靠外部监管已无法适应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跨国银行发展的要求,因此近几年无论是监管者还是银行自身,都认识到内部监管对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性,为此监管机构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法律文件,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框架性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文件是200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制的构建提出了基本要求,要求内部控制必须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 、内部控制措施 、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五项内容,并分别对银行授信业务、资金业务、存款及柜台业务、中间业务、会计业务、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提出了具体的内部控制要求。指引本身不具备法律拘束力,但中国人民银行将依据指引对商业银行作出的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作为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同时该结果也是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市场准入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指引所规定的内部控制要求对商业银行还是具有事实上的约束力的。

从指引的框架来看,基本上借鉴了巴塞尔委员会《内控框架》和英美等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甚至在某些业务领域(如授信业务)还超出了国际上的一般内控要求。从制度完备性角度来说,指引的原则性规定已经形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但内控机制并不独立于银行管理体制而存在,而受制于银行业发展水平和银行业诚信水平,同时与配套制度(如内外审计制度、现场检查制度、资信评级制度等)关系极为密切。在这些方面,我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差距最为明显: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固有的粗放经营作风,不可能因为指引的颁布而得到根本性改观。尽管国有商业银行近几年在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上作出了不懈努力,但其盈利模式并没有根本性改变,效益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最明显的表现是在经历了坏帐剥离阵痛后,银行不良资产率仍居高不下。而内部控制的建立是需要成本的,这一成本一方面表现为内部控制本身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成本,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制止银行高风险或违规经营所致的银行盈利机会减少。如果商业银行固有的传统粗放经营模式不能得到根本性改变,那么内部控制很大程度上将沦为银行经营行为的附属物。尤其在加入WTO后银行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原先积聚的不良资产不仅无法消化,而且数额还在不断攀升,当资产流动性锐减、支付危机袭来时,商业银行罔顾内控原则,违规经营或高风险经营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其次,从国外的内部控制结构来看,其内部稽核部门大多属于董事会直接领导,内部稽核负责人与机构或部门负责人(行长、经理)是平行的监督检查关系。如此,内部稽核的委托关系明确,职能明晰,稽核效率高,且不受银行行政管理层的干预,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得到了制度性保证。我国的商业银行显然无法实现内部稽核的超然独立性,虽然指引强调“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但从银行的组织架构看,银行的内部稽核部门一直以来就隶属于各级行长、经理领导,其人事任免、稽核资金、人员配备等都受制于日常管理层,这样的内部控制实际上是自体对自体的监督和控制,在我国基层银行行长经理权力极度膨胀的情况下,基层稽核部门的内部控制无异于形同虚设。震惊全国的中国银行开平支行案件充分暴露了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稽核制度的软弱无力。[18]

再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常常造成有章不循,违规运作的结果。自指引颁布后,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日益完备,制度本身的漏洞已相对减少,关键在执行环节上,制度要求被人为地随意扭曲,以致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失灵,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以授信控制为例,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各级机构应当明确规定授信审查人、审批人之间的权限和工作程序,严格按照权限和程序审查、审批业务,不得故意绕开审查、审批人。但实际操作起来,许多银行机构却扭曲了这一程序,许多企业个人贷款,不是先向信贷部门提出申请,然后由信贷员进行必要的信用分析,逐级上报审批;而是直接先找主管领导,再自上而下层层指派,最终再由具体经办人员进行办理。这种逆向操作不仅人为掩盖了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而且使银行的正常业务秩序和内部控制程序遭到干扰和破坏,造成有章不循、肆意妄为的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银行业务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最后,与内部控制相配套的一些制度,如内部控制评价、内外审计、资信评级等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使得内部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内部控制是一种综合控制系统,需要稽核、检查、评价、审计、纠正等多种制度相配套才能发挥自我约束、自我纠正、自我发展的作用。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还只是近几年的事,更毋论内部控制评价、内外审计和资信评级等配套制度的建设了。以内部控制评价为例,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对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提供监管数据,发现风险隐患实行早期预警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内部控制评价却是空有其名,并无其实,不仅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缺位,而且内部控制评价也没有统一客观的标准,主观随意性过大,达不到审慎评估的效果。作为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内部控制评价的约束力也没有得到银行管理层应有的重视,没有与内部控制审计和纠正机制挂钩,对不合格机构的监管处理也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具体情况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在内部控制上的差距主要并不在于内部控制标准本身,在指引等文件颁布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标准已基本上与国际惯例接轨,目前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银行管理体制、配套制度和执行上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完善应辨症施治,从上述症结入手,探讨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具体举措。

首先,应摆脱来自业务和行政部门的干预,确立银行内部稽核部门的独立性。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大多实行一级法人下的分支行长负责制,行长既是资产所有者代表,又是银行经营决策者,同时还是银行内部稽核工作的负责人。带有利益冲突的多项职能集于行长一身,使行长的权力过于膨胀,同时也压缩了从制度上约束行长权力的空间,使稽核体制很大程度上成为行长履行职权的附属物。因此,有必要仿效英美银行,在银行董事会下设独立的内部稽核部门,将稽核权统一交由总行行使,由总行稽核部门派出稽查人员,对各分支行的业务情况进行稽核。如此,可以从制度上保证银行稽核部门的独立性,免遭基层业务部门的干预。

其次,我国应尽快确立对商业银行的外部审计制度。外部审计制度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重要的配套制度,从国外的实践来看,这项制度对补充内部控制的不足,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和增强银行自我约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对商业银行的审计主要还是《商业银行法》第63条规定的国家审计,即由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国家审计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种手段,其审计范围有限(仅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审计透明度不高(审计结果不对社会公布),审计力量有限(审计机关无法对商业银行的所有分支机构进行有效审计),因此,已经不适应防范化解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需要。我国应借鉴国外监管界的有益经验,建立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独立审计制度,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必要而有益的补充。

1、商业银行外部审计的目标。

根据财政部1996年颁布的会计报表独立审计第1号准则第2条的规定,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必要的审计,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具体到商业银行的外部审计,目标更为明确,即根据国际公认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审计准则,独立注册会计师或审计师对商业银行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就其合法性、公允性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公信力。

2、外部审计的标准。

国外商业银行的外部审计一般都有专门的审计标准,譬如,英格兰银行要求会计师遵循英国审计实务委员会制定的“英国银行审计指南”、审计标准说明第620号“金融领域审计师对监管机构的权利与责任”和实务注意事项第3号“审计师向英格兰银行报告的权利和责任”等的要求,以保证外部审计工作的质量。而我国目前专门针对商业银行而制定的审计准则和规范匮乏,具体审计工作缺乏标准可循,以一般企业的审计标准来审计商业银行只是权宜之计。因此,一方面监管机构应会同审计主管部门尽快制定专门的商业银行外部审计准则,另一方面,在具体审计工作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的惯常审计标准,以弥补我国商业银行审计标准的空白。

3、商业银行外部审计的内容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第一号:会计报表审计》的规定,会计师对商业银行的外部审计主要包涵以下三项内容:(1)审查银行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的有关规定;(2)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效果和资金变动情况;(3)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

除了上述法定审计的内容外,监管机构还可以委托会计师对银行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对监管机构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逐项审计,其审计结果可作为监管机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的有益补充。

4、商业银行外部审计的频次

在我国,外部审计只能作为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的辅助手段,难以独力进行,较为可行的作法是由监管机构启动,与监管机构对银行的现场检查同时进行,作为监管机构现场检查的补充手段。与我国对商业银行进行现场检查的频次相对应,外部审计工作也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审计和现场检查的项目一般不应重叠,应各有侧重,如外部审计可重点对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进行审查,而现场检查可重点审查银行在具体业务上的风险程度,二者可以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如现场检查的结论可作为外部审计的资料,对现场检查存在疑惑的问题可以交由会计师进行专业的审计,外部审计和现场检查的结论可以相互佐证等等。

5、审计结论的信息披露

审计结论的信息披露应区分为两种情况:法定审计结论必须在大众传媒上定期公布,以达到“市场约束”的效果;委托审计结论则仅供监管机构实现监管目的使用,除非经监管机构同意,不得擅自披露。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审计主要是对银行年度财务会计报表的审计,所以法律仅要求商业银行强制披露对银行年度报告的法定审计结论。随着我国银行财会水平的提高和外部审计作用的扩大,所披露审计结论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

再次,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授权审批机制,保证资产运用的安全性。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监管一直未能解决银行内部的授权管理问题,造成有的分支机构权力过大,资产风险失控,有的分支机构则权力太小,经营受到限制,业务难以正常开展。从国外的经验看,商业银行的授权管理应秉持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必须由商业银行总行进行统一授权,商业银行应在法定经营范围内,对其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实行逐级有限授权;(2) 商业银行应根据和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主要负责人业绩等,实行区别授权;(3)商业银行应根据各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业绩、风险状况、授权制度执行情况及主要负责人任职情况,及时调整授权;(4) 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超越授权,应视越权行为性质和所造成经济损失,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相应的责任。要实现权责一致。主要负责人离开现职时,必须要有上级部门做出的离任审计报告。以上原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授权管理今后所应着力完善的方向。

银行网点负责人审计报告范文第9篇

一、不断强化大型银行监管工作基础

(一)规范大型银行日常监管工作。制定并实施《国有大型银行日常监管操作规程》和《国有大型银行分支机构<机构概览>编制办法》等基础制度,明确大型银行监管部门内部及各监管办事处日常监管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

(二)加强大型银行监管人员素质培养。大型银行监管部门每月至少要组织两次各岗位人员相关知识的内部集中学习与培训,采取分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培训的内容既包括商业银行的新业务、新产品操作流程,也包括监管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有关会议精神。对某项具体监管工作开展的情况也可以进行集中点评与分析,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同时,还要经常性地开展思想道德与廉洁自律方面的学习与教育活动。各监管专员每月至少到所监管对象走访一次,了解和掌握相关情况。各监管办事处负责人也要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地抓好此项工作。

二、全面落实大型银行重点风险防控措施

(三)深入推进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防控。一是严控新增平台贷款。对融资平台实行分类管理,优先保证已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续建资金需要,既要避免重点项目出现“半拉子”工程,又要防范平台贷款假借“保续建”违规增长。严禁接受地方政府各种形式的违规担保、承诺。二是妥善化解存量风险隐患,要按照银监会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好各项存量贷款的整改,规范和补足担保,完善合同补正,积极有序推进风险缓释工作。对于近三年到期的债务,按照到期日进行排队,组织开展偿债风险专项排查,督促做好还本付息计划。三是规范平台贷款退出管理。严格退出标准、程序和责任,确保平台贷款处置工作合法合规,防止债务悬空。四是持续强化监测考核与监管约束。继续落实台账监测、名单式管理、严格问责等规定,持续平台贷款风险管控,严肃追究银行机构“一把手”违规发放平台贷款责任。

(四)严密盯防房地产贷款及相关风险。一是积极督促各大型银行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严控房地产过热地区的开发贷款规模,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需求,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对象、利率、首付金额及操作程序等要坚决执行国家统一政策。二是加强风险动态监测分析和预警。督促强化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单制”管理,逐户开展风险排查和流动性、清偿性测算及应对预案。加强对土地违规抵押重点机构、地区的检查和督促整改力度。三是关注房地产相关行业风险,根据覆盖房地产上下游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做出防控风险的整体安排。

(五)持续保持案件防控工作强度和压力。一是继续组织各大型银行主要负责人向我分局主要负责人签订《案件防控工作承诺书》,将案件防控工作压力传导到银行业机构自身。二是认真组织好对各大型银行操作风险的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所涉及的违规高管、违规人员和违规机构果断“亮剑”。三是强化综合整治力度。督促各银行机构坚持开展员工教育、业务培训、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及奖罚兑现等基础性工作,努力建立和不断完善案件防控工作长效机制。

(六)扎实布设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措施。一是跟踪督促各银行机构高层真正重视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把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纳入所在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做到与其他风险管理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二是跟踪督促各银行机构抓紧落实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息科技风险快速巡查指南》及《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等规章制度中的各项要求,特别是抓紧解决好人员不足、连续性管理跟不上、电力保障的及时性有效性欠缺,以及对第三方管理较差等突出问题与不足;三是切实加强信息科技部门队伍建设,明确界定部门工作职责,不断完善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体系,加强对重点信息科技风险的现场排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风险自我评估。

(七)努力提升全员声誉风险防范意识。一是督促各大型银行加强员工队伍的思想教育,使每个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到声誉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与自身密切相关。二是督促各大型银行以整治不规范经营行为的专项活动为契机,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同业监督,努力杜绝贷款附加不合理条件及不合理收费行为。三是在关键时间点和敏感时间段开展明查暗访,坚决打击高息或变相高息揽储、无原则降低条件或变相无原则降低条件争夺客户等恶意竞争行为。四是加强对各大型银行高管人员日常行为监管,对凡是涉及黄、赌、毒以及经商、参与非法集资、传销等活动的一律取消高管任职资格。五是督促各大型银行完善应急机制建设,加强投诉管理和舆情监测,关注公众反映强烈、投诉集中的业务领域。做好协解人员疏导,规避,努力维护优良的服务信誉。六是督促各大型银行规范开展与融资中介机构的业务合作,切实加强员工行为排查,严防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

三、稳步推动大型银行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

(八)督促引领大型银行优化信贷结构。一是引导大型银行积极支持“十二五”战略规划的重大项目和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在建续建项目,合理满足有效信贷需求。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以及“两圈一带”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二是引导大型银行积极支持传统大型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实大企业直通车活动,运用银团贷款满足资金需求,促进其转型升级和集群发展,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三是引导大型银行积极支持高新产业发展,支持高新企业做大做强。四是严格控制“两高一剩”等国家限制性行业的信贷投放,淘汰落后产能,防止盲目重复建设。

(九)督促引领大型银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一是督促引领按照“金额可大可小、利率可高可低、期限可长可短、押品可有可无”方式和“风险可覆盖、商业可持续”原则,打造全新的小微企业信贷文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二是督促引领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俱乐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超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为有效载体,大力开展同业合作和银企交流,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提质提效。三是督促引领在市级中心城区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做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六项机制”。四是对各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在机构准入、存贷比考核、资本计量及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各大型银行依托财税、担保、保险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主动开展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创新,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十)督促引领大型银行助推县域和“三农”发展。一是推动大型银行以“信贷资金回流工程”为抓手,力争县域存贷比每年提高2至3个百分点,不断扩大县域金融服务规模和水平。二是推动和支持各大型银行完善网点布局和渠道建设,加大机构整合与改造,在农村地区增设机构网点,延伸服务渠道。特别是推动和支持农业银行在2013年实现“电话银行”乡村全覆盖。

四、切实引导大型银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十一)督促大型银行认真贯彻银监会《大型银行绩效考评监管指引》。建立起风险与效益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绩效考评体系,把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利润率作为绩效考核的核心,提高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风险指标考评权重,防止利润虚增和风险隐匿等经营行为短期化问题。特别是坚决制止分支机构在绩效考评体系之外设定单项业务考核,杜绝业务发展年年加速、绩效指标层层加码、各级员工人人加压等现象,消除案件发生的重要诱因。

五、查处并重努力释放现场检查综合作用

(十二)现场检查项目早公布,发挥现场检查的预警作用。2013年,中国银监会、银监局和我分局已经确定了对大型银行的现场检查项目,包括:对工行、农行、中行理财业务现场检查;对建行贷款五级分类真实性及贷款新规执行情况现场检查;对交行附加贷款条件及违规收费情况现场检查;对五家大型银行退出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最大户的现场检查;对五家大型银行2013年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最大户的现场检查;对五家大型银行操作风险防控情况的现场检查;对五家大型银行的序时性现场检查。

(十三)现场检查质量严控制,发挥现场检查的纠错作用。一是要提高现场检查方案质量。所有现场检查方案要经过集体讨论,必要时可就需要检查的业务事先约请商业银行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座谈,使方案达到检查内容明确,检查方法明确,评判标准统一,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提高现场检查人员质量。所有现场检查人员进点前必须经过集中业务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现场检查方案的学习、政策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的把握、检查方法的了解等。三是提高现场检查法律文书质量。所有现场检查的工作底稿、现场检查事实确认书等法律文书要确保客观、准确、有效,《场检查事实与评价》在发送被查单位前必须经过检查组集体讨论确定。

(十四)现场检查处理多样化,发挥现场检查的威慑作用。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都要根据具体情况依法进行处理和问责。特别是对情节严重和性质恶劣的问题,要在采取包括实施延伸检查等多种方式查清事实的前提下,一律进行行政处罚,尽快地扭转目前在现场检查处理阶段普遍存在的以改代罚的消极作为局面,强力推进大型银行依法合规经营。

六、积极创新大型银行高管资格管理办法

(十五)坚持任前与任中两手抓、两手硬。对国有大型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资格管理,在准入审核阶段,既要注重基本条件,又要注重否决事项,特别是对需要提供经济责任审计或离任审计报告的拟任高管人员,要盯紧审计报告中的问题与责任,确保高管人员政治思想与业务技能两种素质、内部管理与经营发展两种能力都要强;在核准任职阶段,制定并实施《国有大型银行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评价办法》,按照三年一个轮回的频率,每年组织一次对高管人员履职情况的现场检查与评价,切实加强对大型银行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日常监管。

七、始终注重并进一步发掘非现场监管功能

(十六)坚持形式多样和及时跟进的原则开展非现场监管。大型银行各监管专员要定期到监管对象进行一般性监管走访,同时密切关注媒体报道、市场信息及银行机构上报的各类报表资料,提高对各类风险发生的敏感度,采取书面风险提示、约见高管谈话、翻印或转发文件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把监管要求传达到银行机构;要下大力气提高半年度和年度审慎监管会议质量,特别是要加强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各类数据的分析比较,以及所开展工作的提炼概括,尽可能地做到肯定成绩客观有度、指出问题有的放矢、监管意见具体中肯。

八、积极拓展大型银行监管有效联动空间

(十七)明确监管联动的部门和要求。目前大型银行监管联动涉及的部门主要是银监分局监管一科、办公室、统计信息科等功能监管科室、各监管办事处及各大型银行机构内控合规部门。监管联动的总体要求是“沟通顺畅、信息共享、节奏同步、反应快捷、力量互补、持续有效”。

银行网点负责人审计报告范文第10篇

德:为人正直、尊重员工、团结同事;作为派党员,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深入学习纪念中共“五一口号”60周年专题讲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在政治上不断要求进步,受党派派遣,参加了省社院派干部培训学习,更加坚定了共产党的领导。

能:本年度,本人顺利通过了高级会计师评审,取得了高级会计师资格;参加了证券公司合规管理人员胜任能力考试,但遗憾的是未能通过考试。

勤:自觉遵守公司劳动纪律,从不无故旷工、迟到和早退,严格履行公司的请、休假制度。

绩:本年度在本部门员工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如下工作:

一、 常规性工作

(一) 合同协议审核。本年度,审核公司总部各有关部门和营业部合同(协议)80余份,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10余条.如:犍为营业部异地租营业场地建议公司不执行;中新营业部震后房屋维修方案应报请产权人同意后执行;五通营业部租赁房屋建议审查出租方的合法手续以及公司总部购买财产保险进行风险提示等等。绝大部分建议被采纳。

(二) 公司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1、 根据账户规范有关文件要求,建议修改和完善了《客户档案管理办法》;

2、 为了进一步规范客户大额取款行为,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根据监管部门合规管理要求,建议修订了《客户证券转银行资金上限规程》;

3、 为完善经纪人佣金返还操作流程,确保经纪人佣金返还程序合规、计算准确,建议经纪业务部对公司《营业部客户经理管理暂行办法》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

4、 审查了《川财证券派驻银行网点经理管理办法》,建议营销团队由营业部组建而非市场发展部;

1、 建议对现有客户计、结息规则改按银发[]129号文相关规定执行。

(二) 报表审核及报送。

1、 公司总部综合监管报表。每月按时填报公司总部综合监管报表基础信息,并审查各部门的报表;按时打印、及时报送至中国证监会四川监管局。

2、 营业部综合监管报表。自本年度7月始,每月督促营业部按时填报营业部综合监管报表,并对各营业部的报表进行审核,及时指出报表中的错误及监督修改。同时指导各营业部按时补报报表和1-6月月报。

3、 自律报表。每月按时报送中国证券业协会要求报送的自律报表。

4、 按照《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根据公司部门职责调整,我部从12月开始承担了对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实施动态的实时监控,对净资本计算表、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和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不定期稽核审计,并负责提交有关风险控制指标水平的报告。

(三) 稽核审计。

1、 定期通过公司内控平台审查“系统设置审计费用设置检查”,确保公司所有客户费用设置无重大错误。在本次检查中只查出一个客户的佣金设置标准低于客户要求的水平,已提交有关部门进行修改,未对营业部造成损失。

2、 针对9月份政府出台调低印花税、10月减免利息税政策,及时检查了印花税收取标准和利息税代扣比率。确保公司税收行为符合税收政策。

3、 12月由于银行活期利率的改变,及时检查了柜台系统利率设置标准。同时与公司有关部门议定修改公司现有计息和结息规则,确保公司行为无违反行业规定。

4、 检查三方存管后柜台系统“银行参数”设置情况。年初因有客户反映大额资金无法正常转入公司,我部经多方查找原因,确认为三方存管系统“银行参数”设置不当并非银行系统所致。建议有关部门对银行参数进行了修改,同时建议取消对客户存取不恰当的限制,减少了潜在的纠纷。

一、 专项工作

(一) 离任审计。先后完成了射洪营业部总经理谢平、南充营业部总经理黄经纬、武侯营业部总经理唐海、犍为营业部总经理王志和五通桥营业部总经理朱刚等五位同志的离任审计。按照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办法》、《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公司稽核审计制度》有关规定,对上述离任的总经理均采用现场审计方式,按离任审计相关程序,在营业部内部进行了民主评议、审计意见的沟通和交流、撰写离任审计报告等全部程序,并已按规定将上述同志的离任审计报告报送至中国证监会四川证监局。

此外,对公司总部存管中心总经理万均同志的离任审计,由于不属于监管规定必须审计的范畴,仅作为公司对该部门的业务审计以增加稽核审计的覆盖面而作的审计。对其1月至7月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从其独立存管模式到三方存管的不同监管规定及要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审计,编制了相关的工作底稿。审计报告正在完善中。

(二) 经纪人专项审计。经纪关系设置和经纪关系变化一直作为我部工作的重点,因为它关系到公司利益的完整,客户之间一旦有经纪关系产生,就一定会有公司利益的流出,因此我们每个月或者不定期的检查经纪关系设置和经纪关系变化。本年初对公司的经纪人进行了专项审计,自10月起对支付经纪人报酬进行了审查。

(三) 账户规范专项检查。与经纪业务部组成检查小组,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分别对公司各个营业部的客户账户规范工作组织现场检查,加班加点与营业部的同志一起战斗,赶在监管部门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了检查工作底稿、向监管部门出具了账户规范自查报告,并向本地证监局提出了提前完成账户规范工作的申请。

不规范账户规范复查。复查内容包括四川证监局核查验收提出的整改事项、剩余不合格账户的逐户分析、剩余不合格账户台账和档案的完备情况、账户信息修改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业务知识培训、投资者关系管理、证券账户业务检查和资金账户业务检查;核实账户分类管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剩余不合格账户的校验和限制措施、小额休眠账户的校验、合格账户核查、与登记公司账户关键信息比对情况、各项数据是否相符。由于每个营业部抽查的账户覆盖面广、涉及客户类型较多而时间紧迫,在部门全体同仁及经纪业务部和各营业部通力协助和配合下,按时向

(一) 四川证监局提交了“川财证券经纪有限公司不合格账户规范复查稽核报告”,圆满完成了账户规范提前申报验收工作,为公司获取分类监管加分夺得了宝贵的3分。

一、 业务培训学习

1、 公司内部培训和学习。参与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的“营销知识培训”;组织本部门员工学习《两个条例》;学习讨论《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动态监控指引》及交易所的关于异常交易监控实施细则等。

2、 远程培训。学习了《金融衍生产品》、《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我国证券市场法律体系》、《证券投资基金募集与运作的法规与监管》、《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和《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金融期货产品与制度设计》《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制度介绍》八门课程,并已全部通过测考试。

3、 外部培训。 按照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培训安排,本人本年度参加了北京万国法院教育科技公司组织的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培训,受益匪浅。

二、 完成的其他工作

1、 组织协调经纪业务部、存管中心和电脑中心,完成营业部监管报表的数据采集与分解工作,并召集各营业部相关人员召开了一次“关于如何填报营业部监管报表”的电话会议,直到营业部做好报表审核和报送工作,为营业部按时填报监管报表提供服务与支持。

2、 根据业务部门的对客户信息资料业务需求,在充分考虑风险和业务发展所需的同时,建议由电脑中心制定了客户信息资料管理办法,加强了公司对客户信息资料的制度建设。

3、 接受并妥善处理了员工家属及客户投诉事宜。

4、 接受业务规范咨询若干次。

5、 对客户资金异常变动的客户进行客户回访。

6、 配合经纪业务部完成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自查。

7、 完成全员营销模式风险简析报告。

1、 组织学习合规管理相关制度,草拟部门合规管理相关细则。

2、 组织协调公司内控平台升级和重新梳理管理模块,确保内控有效的执行。

上一篇:物业公司审计报告范文 下一篇:医院审计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