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0 23:15:09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上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管理模式

0 引言

我国的应急救援工作,关系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环境安全。建立专群结合的应急处置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危机管理方针。在水上应急救援中,大力推进志愿者参与水上应急救援工作,有利于更加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提升我国水上应急救援工作水平。

交通运输部徐祖远副部长在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宁波基地救助志愿者分队成立报道上作了重要批示:很高兴从交通报上获悉东海救助局又一个水上救助志愿者分队成立。以救助基地为平台,积极组织水上救助志愿者队伍,实施专群结合的救助行动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积极推动和组织开展好水上救助志愿者队伍建设对于快速应对水上突发事故,提高水上救助成功率,弘扬社会奉献精神,体现民族文明进步很有必要,很有意义。要把救助基地作为联系点,把海上搜救组织作为结合点,把共性措施作为切入点,着力推进水上志愿者队伍建设这一系统工程。要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制度,不断总结、提练、丰富、完善水上救助志愿者队伍建设内容,使这一机制建设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徐副部长在批示中,不仅指出了推进水上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还高屋建瓴地对总结志愿服务实践,借鉴国外成熟作法和经验,深入探索水上应急志愿者组织机制、运行机制、制度建设等发展思路和建设措施,不断完善专群结合的搜救体系,努力提高水上应急救援反应能力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建设要求。

1 志愿者参与国家水上应急救援工作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的重大决策,来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国务院进一步明确提出“研究制定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办法,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组织和培训”(2),并要求该项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应急工作计划。目前,在我国救捞、消防、地震研究等行业和领域,已开始积极发展应急志愿者组织,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应急志愿者的协同配合机制,进一步提高专业应急处置能力。

2 国内外水上应急救援志愿者发展情况

现代意义上的应急救援起源于欧洲的山地救援,而真正使用现代化搜索与救援装备并接受专门的训练进行救援活动,则是从1945年开始的。救援力量的组成经历了从军队、消防等部门到现在的以专业救援为主、志愿者为辅的演变过程。救援任务也从单纯的山地救援逐渐细分为水上救援、高空救援、狭窄场地救援、沟渠救援、有害物体泄漏救援、丛林失火救援、山地救援、冰雪救援和建筑物倒塌救援等。(3)救援任务也从人员失踪的搜索与救援演变为处理各种灾害事件,我国的水上应急救援也通过试点工作,正全面铺开,可为方兴未艾。

2.1 国外应急志愿服务概况

在良好的文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活动起步早、规模大,社会效益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已逐渐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

2.1.1 国外应急志愿服务的基本做法

一是政府与志愿者组织在参与应急工作中分工明确。如德国,应急救援力量主要由政府消防部门、联邦技术救援署下属的技术救援协会和五大志愿者救援组织等三部分救援队伍构成。技术救援协会下设6支联邦政府救援队、33支水处理快速反应队,16支建桥队、油污处理队,132支水灾救援队等。五大志愿者救援组织通过协议与政府合作,在消防部门的协调下,分别根据自身的救援专长参与灾难救援。(二是普遍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一旦发生紧急事件,有统一高效的指挥协调机构,可迅速通过一定的志愿组织将志愿者有效地组织起来。三是普遍重视应急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管理。国外的应急服务高度重视对应急志愿者的培训,挑选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培训和管理,使一些志愿者具有较高的应急救援专业技能,以便在应急救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基本形成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志愿组织虽然具有非营利性的特点,但是作为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组织,其具体活动仍然需要资金的支持。国外志愿组织的资金筹集主要是向政府、企业、社会大众或基金会等募集资金、物资或劳务等形式获得,如英国皇家救生艇协会(RNLI)主要运行费用均来自于社会捐助(每年约1.4亿英镑)。五是应急志愿服务法律体系完善。国外志愿者参与应急志愿服务达到了一定的法制化程度,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如美国的《国内志愿服务修正法》、《志愿者保护法》,德国的《德国联邦技术救援志愿者法》等。

2.1.2 国外水上应急志愿服务已经形成规模

国外水上应急志愿服务发展时间长,配套机制全,已经成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在水上应急救助和抢险打捞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的甚至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如英国皇家救生艇协会(RNLI),就是一支慈善机构和志愿者救助队伍,主要负责实施海上人命救助,增进海上安全。目前,该协会已将救助范围延伸至内陆水域并提供海滩人命救助服务。协会在全英国设有232个救生艇站,实现英国沿海水域待命救助艇有效覆盖。其中130个救生艇站配备130艘全天候可自动扶正的救生艇(每10—15海里一艘)和68艘近岸航行救生艇、其他102个救助站也配备了近岸航行救生艇;另外协会还设有59个海滩救生站。(

2.2 我国水上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发展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最早的志愿者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水上应急救援志愿者是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8年起步,经过3年来的探索、试点,已经初具规模。

2.2.1 我国发展水上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事业的必要性

我国是航运大国和海洋大国,海洋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将持续,这对沿海水上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我国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还有数以千计的大小河流,总长度超过42万公里,主要河流2000余条,大小水库83000多座;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2800多个,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内河通航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9085公里。面对如此辽阔的海域和数量众多、面积广袤的内河水域,要保证水上人命、环境和财产安全,我国现有的专业救助力量明显不足。尤其是遭遇台风和极端恶劣天气,水上救助任务集中爆发,就需要更多的人投身水上救援。

2.2.2 我国水上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发展状况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2017安全环保工作计划(一)

长期以来,我厂始终把环保工作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完善环保运行规章制度,总结环保设施运行经验。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节能消耗,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厂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小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为了更好的把我厂环保工作做好,特制定年工作计划

1、严格按照国家环保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进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意识教育,使全厂形成了我要环保、我为环保的良好氛围。

2、推行清洁生产、开展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环保先行,末端治理不放松,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3、绿化美化环境,营造美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规范管理,持续改进企业环境绩效。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精髓是持续改进、持续实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与规范的具有持续改进管理功能的环境管理体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4、落实节水、节电、节焦、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治理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全面完成减排计划;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进管理,提高综合利用率,进一步实施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5、尽量利用其他专业统计已有的各种资料,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总结成绩,找出矛盾,提出建议。

6、通过环境统计分析,反映出我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为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7、使全厂职工了解自身的环境权利和义务,从而增强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行使宪法赋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各类环保公共事务进行深度参与,积极支持环保工作的开展。

总之,环境问题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如今国家正在大力宣传和倡导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在我们企业就更需要政府、民众和企业同心协力做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才能把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收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效果。

2017安全环保工作计划(二)

为杜绝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确保实现2017年安全年,根据《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总公司安全生产实际,特制定本纲要 。

一、总体要求

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强化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避免和减少各类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二、目标与指标

无生产安全死亡事故 ;

无重大设备事故、重大水火灾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地质灾害事故;

千人负伤率:矿山15(百万工时伤害率15)、其他单位 隐患整改率100%;

职业危害:粉尘浓度合格率不低于90%,严格控制职业危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员工年度安全教育达标率95%以上。

重大危险源运行处于正常状态。

三、安全生产工作要求

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单位是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环保、

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考核标准,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绩效考核,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

2、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各单位要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要求,以《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细则》为参照,建立和完善安全资料档案,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改善现场作业条件,通过不断的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机制,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3、以现场为重点,加强过程管理和控制,强化安全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做好每月10号安全大检查、专项检查、领导带班、干部跟班督查以及单位互查工作,加强设备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认真登记,及时研究落实整改,并上报安全部门,安全部门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督查,整改后要验收消项,实现隐患治理的闭环管理。

4、继续做好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综合素质 。加强员工警示教育,并充分利用安全学习日、早班会和各项安全生产活动,组织员工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以及应急救援知识,加强对年轻工人的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做好新员工上岗及调换工种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严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严禁特种作业无证上岗操作,鼓励一人多证,一岗多能。

5、以开展安全生产活动为契机,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积极开展 安全生产月、安康杯和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 等安全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规、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和 关爱生命、安全为天的安全生产理念,努力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扎实推进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

6、严格落实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加强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和保养,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加强职业卫生、职业健康知识培训,督促、教育作业人员按要求正确佩戴和使用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严格实行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三项职业健康检查,切实保障职工职业健康权益。

7、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能力。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员工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突发事故应急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应急救护队伍建设,落实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组织开展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和训练,提高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8、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足额提取、合理使用安全费用,强化隐患整改和创建良好的作业环境。

9、强化重大危险源管控。尾矿库和炸药库是公司的重大危险源。尾矿库要按照《规程》进行监控管理,严格控制库水位,强化坝体监测管理,确保安全;炸药库要严格落实人防、技防、犬防等治安防范措施,强化值守巡查制度,加强库房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运行。

10、加强对外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外包单位的日常监管和现场监督检查,把外包单位纳入公司安全管理范围,严格对外包单位的安全绩效考核,强化外包队伍人员安全管理,提高外包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11、加强安全科技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积极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结合矿山安全生产实际,组织科技人员对矿山机械化、自动化进行调研,逐步引进实用先进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装备,加快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四、各单位的安全管理重点

1、铜鑫公司要以采矿、提升系统为重点,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对明达公司的安全监管。积极开展矿山和尾矿库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对照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场作业条件和安全管理,确保达到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

2、凤阳琅琊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要认真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降低作业现场粉尘浓度,强化矿区车辆运输和边坡安全管理,加强对外包工程和单位的统一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3、工程技术公司以爆破作业安全为重点,严格落实《从严管控民用爆炸物品十条规定》,加强炸药库治安防范措施,严格执行爆破作业民用爆炸物品发放、领取、使用、清退安全管理规定,遵守爆破安全规程,强化现场监控,确保安全生产。

4、房产公司以程序管理和资质管理为重点,严把设计关,严格落实建筑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

5、物业公司以电梯、消防安全为重点,定期对电梯和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加强治安管理,积极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五、环境保护

1、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制度,严格落实环境监测制度,提高废水循环综合利用,严禁废水外排,加大废石、尾矿开发利用力度,减少固体废弃物堆存,定期将环境监测数据上报市环保局。

2、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持作业场所清洁。推行清洁生产,开展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杜绝材料浪费,落实节水、节电、节约材料、资源重复利用等工作。

2017年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责任重大。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认真研究部署2017年的安全生产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实现2017年安全年。各单位制定的2017年安全环保工作计划于元月10日前报总公司安委会办公室。

2017安全环保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2017年公司应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决策思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内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对外履行安全承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行业形象,争创平安企业,逐步做大做强企业,稳步迈向行业龙头。

二、年度安全环保工作目标

1.全面遵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全员参与,杜绝三违现象,树立四不伤害的安全观念,加强劳动防护工作。

2.强化安全责任考核,持续改进,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一般以上事故发生率为0%;员工工伤人数比2011年降低20%以上;

3.加强设备安全管理,生产设备完好率95%以上;储存设备完好率达100%,安全设施完好率100%;

4.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达标率大于95%,职业病发病率为0%;

5.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时检查,消除事故隐患,隐患整改率100%;

6. 持续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安全生产负责人与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100%;员工安全教育普及率100%;员工年度再培训总学时不少于20学时;新员工三级教育率100%。

7.供销的相关危险化学品严格执行一书一签制度,产品外运安全事故率为0%;

8.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决算,做到专款专用。

三、工作计划

1.进一步规范、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将标准化管理体系与质量环境体系有机结合,健全管理程序,使公司各项安全管理流程更加规范、合理,争取2017年度自评分在95分以上,最迟在2017年4月前申请标准化二级达标。

2.提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知识水平,选送更多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培训,提高管理知识水平;选派人员参加标准化内审员培训,取得内审资格;鼓励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取得注册工程师资格;同时选送危险品管理人员、危险工艺操作人员等参加作业安全培训,取得相应操作资格,提高基层人员安全操作水平。

充分利用宣传栏、周知卡、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等工具,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每月组织两次以上班组安全活动,丰富安全教育形式和内容,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3.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制定详细的符合公司实际的检查表,定期不定期针对目标开展有目的性的隐患排查工作,并对查出的隐患及时落实整改。公司级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车间自查每月不少于一次,班组自查每周不少于一次,其他专业检查严格按相关规定开展。

4.加强剧毒化学品管理,在车间设立有毒气体报警仪,防止剧毒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

5.进一步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核对录入信息,争取在8月份以前实现全部安全管理台账电子化。

6.结合ISO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执行环境监督员制度,提高公司环境管理,杜绝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同时制定环保责任考核体系,要求各车间严格执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污染物产生,达到节能减排目标。

7.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法》等职业卫生法律法规,通过不断研究改进工艺,改善作业环境,建立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监测控制制度等措施,切实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在2012年5月前进行公司员工职业健康体检。

8.提前做好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工作,4月份开始准备工作,6月初开始申报换证,力争在7月中旬前完成换证工作。

9.进一步加强消防管理,计划淘汰一部分使用期限接近10年或者未达到10但破损比较严重的干粉灭火器以及一部分年限较长的消防水带。

10.继续完善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修订、培训、演练等工作,使应急预案更符合公司实际情况,也使公司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熟悉救援流程和各自救援任务,在发生事故时能够有条不紊地按应急救援程序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员生命安全,降低财产损失。

四、保障措施

1.完善安全管理体制

以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为核心,借鉴糅合ISO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先进经验,完善公司安全管理体制。明确贯宣各项作业流程,降低内耗,保障体系安全高效运转。

2.法律法规信息保障

定期收集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信息,并根据法律法规条款规定组织符合性评价。法律法规信息可从政府门户网站、安全主管部门网站、安全专业论坛、报刊杂志、行业协会、参加安监部门会议等渠道获得。

3.安全风险评价

严格执行风险评价程序,一旦有符合风险评价程序规定的情况出现时,及时组织相关方进行风险评价,并严格落实相应安全防护措施。

4.安全生产费用

2017年安全生产费用预计会有所增加,设立安全专用账户,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合理计划使用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

5.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安全工作不是安全环保科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人的事,只有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落实安全相关工作,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6.安全监督

强化安环科的安全监督职能,增加安全巡查频次,对违反安全生产行为严惩不贷,促使公司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公司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7.做好计划实施的考核工作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区应急救援 自愿者组织 运行机制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330-02

1、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逐渐成为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社区也成为政府对城镇居民进行管理的基本单位。由于社区具有人口集中、财产集中等特点,一旦发生应急事件必然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自然环境所有可能造成的各种安全事件比如火灾、地震、暴雨、台风、海啸、山体滑坡等近年呈现出频发的趋势。随着政府的工作重心的下移,社区作为直接面对应急事件的主体,必将成为政府应急救援的主要工作重心。

2、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运行存在的问题

2.1 社区应急救援力量单薄且分散

由于缺乏组织管理和招募机制,目前在我国很多的社区都没有社区应急救援资源组织,即使存在很多有志于参加志愿者组织的志愿者往往因缺少渠道而有心无力,因而社区应急救援组织往往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力量较为单薄。对于经常发生各种应急事件的社区已经具有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但是这些组织往往都是相对独立的,是根据社区应急事件的种类来各自建立的比如地震、火灾、暴雨、台风等等,各类型的自愿者组织之间缺乏相互的联系,没有组织对不同的救援领域进行协调,这会使得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资源更加的紧张。由于存在应急救援力量的分散以及力量单薄等弱势,又缺乏对资源进行有效调度的组织和制度,如果发生较为严重的灾害且波及范围较广,这个时候的灾害所导致的反应式连带的,仅仅依靠单一部门各自的运作不仅效率低下且很多情况下会产生相互干扰。这就是社区应急救援组织存在的弱点,缺乏相应的运行机制下会导致救援人员职责不明,往往存在着工作重复,资源与人力浪费的情况。

2.2 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缺乏有效的管理

我国还没有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明确的部门, 没有应急管理组织与运行相关机制,尤其是非政府组织,这在以往的抗震救灾工作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目前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还处于临时征召的情况,行为都是短期的,没有一种长期的、固定的运作机制。有些地区由政府组织建立了社区应急救援组织,但是应急管理组织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以及经费支持都存在问题,缺乏专业的应急救援培训体系,并且法律也没有对政府在应急救援组织中的职责进行明确,加之企业以及社会对应急救援组织的捐赠还不足以支持应急救援组织存在,因而社区应急救援组织生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而正是管理与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是目前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2.3 社区应急救援者所具备的能力与实际救援需求存在差距

很多志愿者都愿意积极的从事到社区应急救援活动中去,但是从事社区应急救援组织则需要具备一定的救灾知识与技能,尤其是像火灾、地震等危害较大且具有明显技术性的救灾活动,如果缺乏对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相关方面的专业培训那么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应急救援志愿者将难以发挥最大的作用。从目前应急救援志愿者所能够给社区所提供的应急救援的宣传以及应急救援的知识来看难以在实际灾害发生时发挥作用,难以真正满足发生灾害时的人们对于应急救援的真正需求。这导致应急救援者和需求应急救援者二者之间的需求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应急救援的很多资源都被浪费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急救援自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对其下一步的工作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2.4 社区应急救援组织缺乏经费支持

当前还存在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工作缺乏经费支持,即使是用于应急救援活动的经费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使得应急救援自愿者工作的开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足够的运行经费是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与制度存在的前提,必须要采取措施解决经费问题。

3、完善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运行机制措施

3.1 组织保障

3.1.1通过多方渠道与措施招募志愿者

截止到现在,我国目前的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在有些地区已经初具雏形,但是在绝大多数地区还没有相应的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应急救援自愿者参与人数较少,需要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来召集应急救援自愿者。建设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信息网络,充分借助社会资源来招募应急救援自愿者。以社区为中心,建立应急救援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招募应急救援自愿者的据点。构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信息管理系统,对应急救援自愿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应急救援专家信息库。在对应急救援自愿者进行培训以及应急救援过程中专家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的分析以及决策方面。在社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公告、网络等各种灵活以及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志愿者招募宣传,以吸引广大的社区群众和具有应急救援专业知识的专家参与到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中来。在志愿者招募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已招募志愿者,利用这些志愿者自身的社会资源与人际关系来宣传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的意义,以吸引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来发展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使得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不断的发展壮大。

3.1.2加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建设

组织是应急救援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建设是社区应急救援活动开展的基础,因而在我国各城市以及城镇和乡村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在应急管理组织中合理的设置各种岗位包括各种职能部门和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和人事部门等,其中人事部门主要负责应急救援志愿者的招募,财务部门主要负责社会捐赠的财与物以及政府和社会组织为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所提供的发展经费的支出等各项活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职能部门主要是应对各种社区可能发生的灾害领域所各自负责部分比如地震应急救援职能部门、火灾应急救援职能部门等。根据招募信息管理系统中人员的专业以及技能情况来对应急救援自愿者进行分配,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应急救援自愿者要加以及时的开导劝退,做到每个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都能在社区应急救援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由于在社区应急救援过程中需要专业化的服务,而如果事先没有对救援领域进行划分、没有对每天值班的志愿者进行合理的安排那么在灾害发生时盲目的寻找专业救援人员就会延误救援的时机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在社区应急救援过程中有很多事件如地震、火灾、危险品等都需要专业的应急救援技术人员,如果不具备这些专业性的知识很难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发挥作用。

3.1.3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引导与管理

在应急管理体系中政府应当起到引导和扶持的角色,对于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的组织建设以及制度建设起到引导作用,也就是由中央政府出面,各地方政府参与城市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来通过相关政策和法律来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规范,包括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的合法性以及其职责方面,对于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的所需经费进行评估和审核,通过列入政府预算方式来对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提供经费上的支持。

3.1.4设置专业的职能部门对其进行专业指导

在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中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各种事件发生的频次以及所需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各自所需要的经费支持以及志愿者的专业以及数量等来制定相关的人员编制以及经费预算的细则,作为向政府提供报告以及政府主导决策的依据,同时政府还要广泛的联合研究所以及企业和高校来为应急救援自愿者提供专业上的培训以及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相关科目的演练提供指导。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可以纳入到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旗下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可以下设一个专门负责应急志愿服务管理的部门,由该职能部门专门负责对全国社区应急救援组织进行管理,社区组织建设的方式按照上面所陈述的各个部分组成,来负责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的日常运作、设备的采购、人员的招募、专业化的培训以及演练和应急救援等工作。

3.2 制度保障

3.2.1制定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

社区应急救援组织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保障是应急救援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的关键。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必须遵守所制定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在工作制度中应该包括人员招募的标准、方式;经费的使用方式;组织中各岗位职责;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制定每种应急救援活动的每年的工作计划,包括日常的值班、培训以及应急救援活动的演练和宣传等;制定应对应急情况的紧急预案,在应急事件发生之后能够迅速的组织相关人员投入到应急救援活动中去。以实现应急救援组织的持续性运作以及可持续发展。

3.2.2应急事件分类与应急预案制定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国社区应急救援组织目前所开展的工作和应急救援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果通过改进和增加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的工作内容来缩小这种差距是目前社区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真正做到专业化、针对、全面性的救援,首要的就是对应急事件进行分类并针对每种具体的社区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到当不同种类的应急事件发生之后,马上就可以组织相关方面的专业救援人员按照既定的应急预案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根据社区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地震、火灾、危险品泄露、暴雨、大风、海啸、泥石流、滑坡等应急事件,然后针对每种应急事件发生之后可能所需要的应急救援,比如帮助逃生、应急抢救、灭火等相关方面的工作,制定较为详细的应急预案,并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安排投入应急救援人员,通过应急救援组织不同部门与消防、社区等组织之间的协同来高效的处理应急事件,尽量减少由于应急事件所造成的人们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3.2.3定期培训与演练

应急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应急救援人员对应急救援工作流程的熟悉,应急救援组织中各个职能部门相应岗位的负责人要对应急事件处理工作流程非常的熟悉,这是在实际应急救援工作中能够高效开展工作的关键和基础。因而要针对不同的救援领域定期开展针对自愿者组织应急救援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专业的应急救援的知识,并定期的开展演练将应急预案演练成熟,便于在应急事件发生之后快速的投入工作。该阶段志愿者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高效的开展社区应急救援工作。对于处置应急事件的组织和后勤工作进行协调,比如消防部门、通信部门、交通和救援物资管理等部门;对于应急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并通过专家进一步的分析得出应急事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及时的向上级汇报;对于社区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要实现安排好能够参加应急救援工作的各种专业性人员;要积极的对社区应急救援活动进行宣传,并及时的为受灾人员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对救灾物资进行募捐并将募捐的情况及时的向上级汇报;安排好应急事件处理的善后工作等。上述环节都需要在应急救援组织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进行演练,每年至少有一次集体演练的机会,在协同组织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开展单项救援活动的演练。

3.2.4组织监控和评估

在志愿者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相关的部门或者是采取群众监督或其他第三方监督建立较为完善的志愿者工作监督机制,以确保志愿者都能够胜任自己的岗位避免在救援的关键时刻无法正常工作,及时的对志愿者工作的情况进行评价如果存在不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情况需要及时选择其他人员进行替换。在应急事件处理完毕之后还需要对应急救援工作人员的情况进行绩效考核,根据客观的评价标准来计算每个人和组织的绩效业绩,通过给于一定的精神奖励或者是物质奖励来不断地促进志愿者更加积极的参加工作。通过激励对志愿者工作的肯定可以起到对志愿者行为强化的目的。几乎所有的志愿者参加这项工作目的都不是为了金钱,但是作为社会作为政府应当给予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一定的荣誉,使得社会认可这种荣誉和奖励并将其作为自身的榜样不断推动志愿者组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根据志愿者在各自相应的工作岗位所做的工作进行及时的考核并及时的反馈,通过考核来发现志愿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对工作的方式和方式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得志愿者管理系统更加的完善。

3.3 经费保障

经费是城市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建立的基础,严重缺乏经费将导致城市应急救援自愿者的工作无法开展,因而要多方渠道筹集资金。在争取政府财政预算支持的基础上,建立财政、基金以及社会资助等多方资金筹措的机制。在上述几种资金筹措方式中政府财政拨款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必要的。随着自愿者组织的越发庞大以及社会救援力量的不断增加,社会捐助以及基金必将会成为社区应急救援的主导力量,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一些积极的正常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注入。比如成立社区应急管理救援基金会,建立较为完善的基金运作机制,来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有效的支持。还可以指定积极优惠的税务政策来引导企业对社区应急救援组织进行捐款,对于表现突出的企业颁发社会公益性企业的荣誉称号。总之要通过各种渠道多种手段来筹集经费,尤其是争取社会资本的投入,创新合作方式和机制来为社区应急救援工作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

结语

社区应急救援自愿者组织运行机制的完善要从组织完善和制度完善两个方面进行,组织方面需要招募更多的具有救援所需专业知识的相关人员,要根据应急事件的不同对组织进行合理的岗位设置;在制度方面需要根据应急事件的不同,制定不同类型应急事件的处理预案,对各工作岗位的内容和职责进行完善;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渠道筹集运行经费;然后在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统一协调管理下高效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锋,林才经.院前急救与灾难的紧急医疗救援[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05)

[2]胡卫建,苏林.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体系运行模式探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03)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突出四个重点

(一)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安全综合监管。将道路交通安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继续抓好《福建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6]271号)确定的12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研究、强化、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协调督促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农村道路交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办法和措施,加快发展农村公交,解决农村交通安全薄弱环节;继续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强化道路交通路面监管,实施以排查治理危险路段等为主要内容的安保工程,深入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路段监管,抓好驾驶员培训、考核和车辆年检,严厉打击非客运车辆非法载客和超载超限等违规违法行为;强化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客运、货运企业安全管理和城市公共交通监管;全面推进营运车辆安装GPS,实施道路交通运输企业承运人责任险工作。

(二)突出抓好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加快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定实施解决小煤矿问题“三步走”战略;积极指导帮助煤矿企业加强水害防治、顶板管理、“一通三防”,持续抓好“三强化、三推进”工作,规范煤矿开采和项目建设秩序,确保“三同时”等有关规定的有效落实;进一步理顺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政府监管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关系,促进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严格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积极稳妥、分期分批地做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工作,关闭和淘汰安全生产条件达不到要求的矿井;认真落实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两个《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结合实际推广支护改革、壁式采煤方法;加大安全培训力度,严格监察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认真做好煤矿安全生产规划和科技工作,提高安全生产规划、科技、信息、安全评价、专家队伍和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介机构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水平。

(三)突出抓好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加大金属和非金属重点矿区的安全整治力度,深化露天矿山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地采矿山机械化通风系统,开展以矿井火灾事故、窒息中毒、冒顶、水患、采空区大面积坍塌为重点的地采矿山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开展尾矿库在线检测试点,全面完成四等以上危、险、病尾矿库的整治任务,消除五等尾矿库存在的隐患;开展大中型排土场隐患治理,规范矿山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继续推广机械化铲装和中深孔爆破技术,基本实现露天矿山机械化铲装,力争符合条件的露天矿山采用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达50%以上;继续会同矿山资源管理部门,推进非煤矿山资源整合工作,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促进全省非煤矿山规模化、规范化建设。

(四)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以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危化品从业单位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继续做好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审批换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备案工作,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强化对危化品取证企业的安全监管,规范安全监管的措施办法;继续推进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化工企业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反“三违”活动,严格规范企业生产流程各环节、各岗位行为;落实隐患排查整治分级负责、挂牌督办制度,加强对位于城区、安全距离不足的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工作的跟踪督促;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的安全整治,落实发货环节查验登记、车辆实时监控、信息通报协查制度,严厉打击超速超载和无资质运输行为,加强大型项目试运转安全监管。

二、完善四个机制

(一)完善责任落实机制。逐级细化、分解和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强化第一责任和责任第一,规范行政“一把手”安全生产履职报告制度,落实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办法,确保政府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制和政府行政“一把手”、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实到位;将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纳入政绩业绩考核,纳入统计公报;加强责任目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完善通报考评制度,坚持季度通报、半年检查、年终考核和奖惩,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加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强化对行业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责任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人,发挥警示威慑作用,促进责任制落实。

(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按照国家“隐患治理年”的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隐患治理的目标、责任、重点及要求,建立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突出道路交通事故、煤矿与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渔业船舶、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三合一”场所等领域,进一步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改善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秩序;强化隐患排查工作的指导、督促,采取巡检、抽检、互检等方式,定期督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制度和隐患数据库,探索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分类监管机制;落实隐患整改,督促相关部门、企业、单位落实隐患整改责任、资金、措施、期限,确保隐患及时整改治理到位;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立重大隐患分级管理、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销号制度,实现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率100%。

(三)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完善省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及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各设区市和重点县(市、区)重大危险源监控机构和系统建设;完善全省重大危险源评估、登记、建档,实施分级属地管理,建立相关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与省、市监控平台对接;强化重大危险源管理,修改完善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明确相关职责和监控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切实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完善重大危险源数据库,逐步构建省、市、县三级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及事故预警体系。

(四)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推动设区市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推进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完善、培训、演练,搞好政府、行业、单位预案的衔接,构建科学实用的预案体系;规范应急救援程序,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单位、人员的职责,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大投入,加快各级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作为事故救援机动力量;加强企业专业、义务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减少事故损失;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落实防洪、防汛、防坍塌、防泥石流等隐患点的除险加固,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

三、抓好四个建设

(一)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以《安全生产法》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法规宣传;开展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课题调研,研究提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政策规定;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加强农民工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安全素质;扎实开展科技活动周、安全咨询日、“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加强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送社区、送家庭、送企业、送学校、送农村等“五送”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全面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报》、《安全与健康》杂志、各级政府网站和信息刊物的作用,大力宣传典型、经验,揭露矛盾、问题,促进信息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支持各级安全生产管理协会、新闻媒体举办企业安全文化论坛,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二)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制定《基层基础建设年工作方案》,明确基层基础建设年的目标、内容、重点及要求;落实《福建省“平安企业”创建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对“平安企业”创建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搞好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落实企业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抓好新改扩建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继续开展高危行业企业安全标准化试点,积极探索激励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有效途径;强化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监管,加强安全评价机构年度考核、安全培训机构资质复审和日常检查;加强安全生产支撑体系建设,支持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等发展;强化专家队伍建设,开展安全科技攻关活动,推广安全先进技术,推进科技强安。

(三)抓好法规制度建设。认真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争取尽快出台《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继续抓好安全生产治本之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落实高危行业三项经济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研究制定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政务公开实施办法;研究制定安全生产行政复议实施细则,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严格执法处罚程序,严肃查处安全生产各类违法行为,促进全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委托执法工作,推广委托执法经验,推进委托乡镇(街道)行使部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权到位。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目前我市特种设备总体状况

截至*年底,我市共有在用特种设备1.15万台(套),占全省总数72.2万台的1.6%;有在用气瓶73.6万只,占全省总数3158.7只的2.3%;还有压力管道330多公里。而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只有18名(含稽查机构),仅占全省总数505人的3.6%,从事综合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为22人,也仅占全省总数1252人的1.8%;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有70多家,使用单位有2830家。*年,全市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我市于*年开始启用特种设备电子监管系统,将日常安全监察、行政许可等工作纳入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做到了“三个即时掌握”:掌握设备数量和增减情况、掌握设备的安全状况、掌握事故隐患的整治和事故查处情况。新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将新增人员持证情况、隐患预警、行政案件移交、行政许可业务网上申报等功能,进一步完善监察、检验、执法信息联动、交换,保证数据的同步和一致性。在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基本建立了各类设备事故救援专家数据库,确定了各类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企业队伍。几年来,一直督促企业不定期进行专项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人少事多”矛盾突出。

现在我市人均监察设备量为639台,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5%,人均监察单位量约为161家,监察工作压力非常大。按照《广东省特种设备监察工作责任制》要求,加上国家总局布置的任务指标和专项整治工作,各级监察机构只能忙于应付,对本地区存在的一些行业性或突出问题缺乏及时梳理和研究,拿出有效应对措施。另外,公务员轮岗使得安全监察员队伍缺乏相对稳定,新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还有待加大培训来提高。

全市人均检验设备量约523台,接近全省531台的平均水平,日常检验任务十分繁重。检验机构整合重组虽然舒缓了监督检验任务的一些压力,但同时检验机构的快速膨胀也带来了检验质量的不稳定,新人员的业务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培训提高,工作经验还需进一步积累丰富,检验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几年来市局增加了经费、装备如监察车辆和手提电脑投入,要求县局配齐安全监察人员,聘用了133名特种设备专职巡查人员,健全由乡镇村街干部、一线检验人员、大型企业技术骨干和食品巡查员组成的特种设备安全兼职监察队伍,但监管力量与设备增长快、设备总量大的倒挂现状仍无法改变,巡查队伍、兼职监察员队伍的素质和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巡查不到位、有较大的盲目性,消除特种设备盲区盲点任重道远。

行政许可、安全监察观念和方式与当前经济发展进程不适应。存在以下弊端:一是承压与机电特种设备结构和制作工艺有较大区别,不能按同一模式、同一方法进行监察;二是同类设备不同品种涉及生命安全的危险程度差别也很大,使用环境不同,也应分别对待,否则,现有人员远远不够(编制不可能随设备逐年增加而增加)应对,行政管理成本也非常高;三是行政机关涉及的行政许可特别是使用登记工作量非常大,加之所规定的许可程序较繁琐,各地反映都很大:使用登记不作为许可,无须经过太多审批流程,接受注册的资料少。另外安装改造维修告知环节的设置意义不大,作为接受资料的监察机构既看不到施工整个过程,还因现场监察背负了很大责任;而作为监督检验机构完全可以通过对施工过程监检来对施工质量实施有效监督,这点我们可以借鉴原建设部门的做法:由检验机构一并接受告知和检验申请。

(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真正落实到位,政府部门监督责任与企业主体责任错位。

目前,我市民营经济较发达,但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管理架构简单、管理者安全意识较淡薄、缺乏必要专业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素质较低,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设备过期不报检,违章操作甚至无证生产、无证使用、无证操作等现象屡禁不止,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使用单位不自觉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现象还十分普遍。作为政府监督部门,承担着除监管以外的其他太多的责任,有些是代企业行使的安全管理职责。作为政府过多监督部门责任的落实,而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上缺乏有效宣传和推动。

另外,目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行政执法不够严厉,企业有时间和空间逃避责任,不利于推动其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执法如不能及时抑制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能造成隐患消除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事故发生,不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证后监督存在薄弱环节,无证生产、无证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目前我们的证后监督工作存在以下弊端,且处理不够严厉,达不到净化市场、规范生产的目的,导致无证生产、无证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一是监督方式过于单调、缺乏有效手段。许可准入有产品型式试验和工厂资源条件审查,证后监督只作工厂条件复审,没有对取证后流入市场产品进行抽查,不能综合评价企业取证后是否持续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能力;二是监督后处理不够严厉,程序多、时间长,既浪费大量行政资源,也不利于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和净化特种设备市场。

(四)应急救援体系还不太完善,相应配套措施尚未落实。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虽已修改,但其操作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检验,特别是一旦出现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作为监督部门该怎样应对。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一直没有成立挂牌,该提供给政府的专家资源信息、企业应急队伍的救援装备配备和经费投入以及作为应急救援预案技术支撑的各类事故处置指引方法(包括跨地区救援问题)的编制等工作都没有真正启动。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设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工作,力争实现:各类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得到有效遏制,特种设备万台事故起数控制在每年O.3起以下、万台死亡人数控制在每年0.31人以下(欧美发达国家控制在O.22左右)。为此,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动态监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基本实现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和事故结案率达到100%。

2009年,着重完善动态监管体系建设。主要是扩大特种设备安全专兼职队伍,力争到2012年实现全市特种设备专职巡查员配齐500名、兼职监察员聘用5000名的目标;特种设备电子监管系统要实现全市统一,并全面实行网上申报审批;要健全完善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有关制度,并完成特种设备节能测试机构的布点。

2010年,着重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特种设备应急指挥平台,完善解决应急救援队伍及救援装备的建设和资金投入,制订各类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指引方法;对新装锅炉要全面实现节能审查,并推动电梯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电梯节能新产品的使用。

2011年,全面完成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并搭建起特种设备移动监察系统,全面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2012年,进一步整合各体系的建设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评估(RBI)工作,推广应用有关评估试点工作经验;基本完成对在用的能耗较大的锅炉的节能改造。

四、对策与措施

为实现未来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一)解决“人少事多"矛盾的对策与措施。

1.建立健全兼职安全监察员和专职巡查员队伍,充分发挥其协管协查的作用。一是进一步明确其职责权,必要时可授以他们一定的权力如下达整改通知书等;二是加强对其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协查信息的准确性;三是建立完善有偿举报机制,明确每项有效举报从特种设备执法经费中按不低于10%提取奖励,一线检验员可从检验收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以资鼓励。

2.加快特种设备电子监管系统的更新换代建设,进一步完善监察、检验、执法信息联动、交换,提高安全监察工作效率。一是数据完整,可统计到区(县)一级;二是建立完善隐患字典,实现隐患分级预警功能;三是根据系统相关数据(设备定检情况、人员持证情况、使用登记情况、事故情况等)采集,实现自动对使用企业特别是重点监控设备单位安全管理状况评级;四是根据以往日常检查和现场监察数据(如被投诉、被查处、发生事故等)采集,实现对生产单位尤其是维修保养单位的履责考核,确定重点监察或证后监督重点对象。

3.根据本地实际,年初应科学制订切实可行的全年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各项工作,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科学公正、规范高效”的监察、检验队伍。一是争取扩大安全监察员队伍,使之满足设备不断增长和现场监察的需求;二是定期对在任安全监察员进行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电子政务等方面培训,每年轮训不少于1次;三是壮大检验人员队伍,不但是数量的增加,更应该在素质上提高,加大科研积累,保留持续发展的后劲,提升检验机构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对策与措施。

1.尽快明确规定生产和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的具体行为:一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与企业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生产单位有向使用单位宣传的义务;二是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应采取的措施,如“三落实”必须到位;三是明确特种设备使用要求;四是明确监督部门的监督内容及分级管理要求。

制订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导则,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水平分级评价,树立标杆企业,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监管机制。

2.增加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证后监督、节能降耗等内容;其次,增加其违法违规行为和发生事故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具体规定。刑事责任的缺失是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最大的差别,也是我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软肋。如香港电梯条例规定,对一些违法施工、不按规定检验等违法行为可并处6个月监禁,对严重故意作假行为可处12个月监禁。

3.通过考核推动政府履行宣传、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的责任。

政府作为倡导者,有着任何职能部门和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容易组织集中有效资源如电视、报纸、墙报甚至课本进行多样化公益宣传教育,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内容的编制,这样行政成本也低,也容易深入人心。另外,国务院条例明确规定的政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的责任要落到实处,必须要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基层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制年度考核的内容。把安全宣传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的责任列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之一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真正形成“企业负责,行业管理,政府部门监察,群众监督”的格局。作为行业协会,有着政府部门不易实施的抓手,那就是行业自律作用,它可以倡导行业诚信,发动行业抵制假冒伪劣行为,可以将恶性竞争等不正当行为在行业信息简报或网站公布,有利于推动市场朝有序经营生产方向发展;作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还具备先天的宣传优势,看怎么挖掘;同时还可以很好发挥服务企业、指导企业的作用,如技术咨询、作业人员培训、评审等。只要正确引导、加强监督,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对有效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实行多方互动将大有裨益。

5.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进企业”活动,免费培训一批特种设备企业法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以此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证后监督的改进对策与措施。

1.完善证后监督方式,加大后处理力度。建议采取工厂资源条件复查+产品抽查检验(可采取当年检验报告)的方式,产品经抽查不符合许可型式或安装监督检验一次不合格或资源条件有缺陷的,限期改正;资源条件有重大缺陷或质量保证体系混乱、当年违法违规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责令停产整顿或直接吊销许可。

2.尽快修订出台《特种设备行政案件移交办理管理办法》,完善特种设备行政执法“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提高安全监察工作有效性。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为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按照“合理规划、严格准入,改造提升、固本强基,完善法规、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的总体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产业

县及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按照“产业集聚”与“集约用地”的原则,确定化工集中区域或化工园区,明确产业定位,完善水电气风、污水处理、物流贮存运输、办公生活等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年12月底前,昆明市、昭通市、曲靖市、红河州、文山州、玉溪市等地要完成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确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专门区域。从年起,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必须在规划的专门区域内建设。对没有划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专门区域的地区,投资主管部门不再受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立项申请,安全监管部门不再受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申请。新建化工项目原则上都应进入产业集中区或化工园区,现有化工企业要有计划地逐步迁入产业集中区或化工园区。发展改革、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制定相关经济政策,采取差别水电价等经济手段,引导和推动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要借鉴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市场成功经验,逐步实现危险化学品经营市场专业化,推进集仓储、配送、物流、销售和商品展示为一体的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建设,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统一管理、指定储存、专业配送、信息服务体系。

二、加强源头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

(一)各州、市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核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条件。对首次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申请经营许可证且带有储存设施的企业,要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审核,要将关键装置是否安装自动控制系统,重大危险源是否安装有效监控系统,厂房、工业场地布局和储存设施周边安全防护距离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是否配备能满足事故应急救援的设施、器材、装备,《安全评价报告》是否与企业安全生产现状一致等作为审核的重点。申请延期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一级或二级安全标准化企业,许可证发证机关可直接为其办理延期换证手续,并提出该企业下次换证时的安全生产条件。

(二)大力推进危险工艺生产装置安装安全自动控制或安全联锁报警装置。要把涉及硝化、氧化、磺化、氯化、氟化或重氮化反应等危险工艺(以下统称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实现自动控制,纳入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工艺技术复杂的大型联合装置,除安装安全自动控制系统外,还应安装安全联锁和紧急停车系统;工艺简单的单一装置,在完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超限、联锁报警装置、可燃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装置,配齐安全阀、防爆膜等紧急泄压装置的基础上,还应安装紧急停车系统。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涉及危险工艺的所有企业的自动化改造工作计划,采取强有力措施,指导和督促企业开展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自动化改造工作,在年底前全部完成,否则不予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三)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人员从业条件。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至少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中至少应有1人具有国民教育化工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并有3年以上化工行业从业经历;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单位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安全负责人中至少应有1人具有国民教育化工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未达到以上从业人员条件的,不予办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许可。

三、严格安全审查条件,加强建设项目管理

(一)各级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要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纳入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安全审查通过的,投资主管部门不予批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未经设立安全审查擅自开工建设的,要依法予以查处。要从严审批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合成氨和涉及危险工艺的建设项目,严格限制涉及光气的建设项目。

(二)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把安全生产设施技术关。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时,要严格审查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使用危险工艺的新建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集散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的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紧急停车系统;进行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时,要认真了解试生产装置生产准备和应急措施等情况,使用危险工艺和大中型生产装置的试生产方案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查;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安全设施投入使用情况与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安装投入使用情况。

四、加强企业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一)企业要加强建设项目特别是改扩建项目的安全管理,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建设项目工艺可靠、安全设施齐全有效、自动化控制水平满足安全生产需要。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设计、施工、监理。建设项目试生产前,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三查四定”(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查工程隐患,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整改措施),制定试生产方案,认真组织试生产。操作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合格,方可参加试生产操作。工程项目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安全设施。

(二)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要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推进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相结合,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年底前,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涉及危险工艺的企业(以下统称重点企业)要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企业要求。同时,要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在年底前完成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的登记工作。

(三)建立规范化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定期隐患排查制度,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要根据生产特点和季节变化,组织开展综合性检查、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节假日检查以及操作工和生产班组的日常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采取防范措施,限期解决。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危险废物管理的规定,规范管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

五、加大安全投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一)建立企业安全投入保障机制。要严格执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并按照《省安全生产条例》、《省实施<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细则》(云财企〔2007〕55号)和《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专户资金监管办法》(云财企〔2007〕55号),完善安全投入保障制度,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保证用于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和有效实施。

(二)改造提升现有企业,逐步提高安全技术水平。重点企业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装置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工艺技术自动控制水平低的重点企业要制定技术改造计划,在年底前,完成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通过装备集散控制和紧急停车系统,提高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必须在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

(三)加强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定期开展危险源识别、检查、评估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好重大危险源备案和在线监控工作。重大危险源涉及的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要有远传和连续记录。要建立并严格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责任制,定期检大危险源压力容器及附件、应急预案修订及演练、应急器材准备等情况。

六、加强部门联动,深化安全专项整治

(一)加强联动整治。县及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通过部门联合执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采取鼓励转产、关闭、搬迁、部门托管或企业兼并整合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淘汰工艺落后、设备设施简陋、不符合产业规划、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能耗高、重污染和安全生产没有保障的化工企业。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未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依法吊销许可证并提请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化工企业搬迁任务重的地区要研究制定化工企业搬迁政策,对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和在城区的化工企业搬迁给予政策扶持。

(二)加大整治力度。要加大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环节的整治力度,加强化工园区的监管,设置区域性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点。要继续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控,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发〔2008〕132号),在年底前,完成危险化学品运输罐体与车辆载质量不匹配的更换以及相关资质证照审核专项整治工作。同时,要统筹规划并在重点地区建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控平台,年底前,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都要安装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车载监控终端。

七、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处置能力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大型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暂不具备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条件的企业应当与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服务协议。每年要定期开展1次以上事故综合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生产、储存企业事故应急预案要按照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纳入当地人民政府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建立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八、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行全员培训,严格持证上岗。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安全意识、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技能、事故案例、应急管理、职业危害与防护、遵章守纪、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教育培训活动。企业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员安全培训考核,考核成绩记入员工教育培训档案。要通过有效的安全培训和多种形式的岗位技术练兵活动,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九、落实监管责任,提高执法能力

(一)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危险化学品企业较多、监管任务较重的县(市、区)要在安全监管部门设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专门负责本行政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和化工园区,有条件的地区要设置相应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派驻机构和人员,配备相应的技术装备。

(二)各级安全监管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年度执法检查工作计划,明确检查频次、程序、内容、标准和要求,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三)进一步发挥中介组织和专家作用,指导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咨询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依法成立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为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提供相应服务。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单位、部门:

为做好20xx年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有关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依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固本强基,改革创新,攻坚破难,推动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社会治理,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不突破市政府下达的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治任务。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突出五落实五到位,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1.开展责任落实五年行动。认真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的通知》要求,按照“一年试点探索,二年、三年示范引领,四年全面落实,五年巩固提升”的思路,自20xx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五年行动”,督促企业自觉落实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保障方面应当执行的有关规定、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应当达到的行业标准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走上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2.安全责任到位。企业须建立健全以主要负责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在领导班子成员和管理人员中全面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企业须制定各类安全责任的考核标准及奖惩制度,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企业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规定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注册安全工程师。

3.安全投入到位。企业须保障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按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企业须严格执行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符合规定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企业须按规定为职工发放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企业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4.安全培训到位。企业须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和实习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须进行培训,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须达100%。

5.安全管理到位。企业要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把班组建设作为关键环节,从班组和岗位安全生产标准化抓起,推动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要全面组织开展危险有害因素和岗位风险点辨识排查,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通道标志及风险告知牌,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并确保职工会用能用。重大危险源必须登记建档,并实施现场自动监控和报警。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爆破作业等危险作业,应当制定安全措施,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管理。企业要建立“岗位、班组、车间、企业”四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并上报到四川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6.应急管理到位。企业须编制完备适用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配备相应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设施,并定期组织演练、修改应急救援预案。企业要分级设置专(兼)职应急指挥人员,赋予其现场临机处置权,各作业点设置应急处置卡,并进行全面培训,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及时高效处置并组织人员疏散。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必须定期组织专项应急演练和现场处置演练,保障应急通道畅通,经常开展员工应急教育,确保员工在发生事故后知晓撤离路径,并能够及时撤离。企业每年至少组织1次应急演练。

(二)突出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加强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1.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借助立体式互动式传播渠道和平台,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12.4法制宣传日”等各项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安全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景区“七进”活动,加强安全文化宣传阵地建设。聚焦安全生产薄弱环节,抓住重点领域,围绕宣传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等重点内容,结合执法实践,采取以案释法等方式,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落实安全生产普法责任制。探索安全生产“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健全普法教育年度任务分解和年度工作任务落实情况报告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行政检查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建立行政权力公开制度,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公开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加强媒体合作,积极引导传统媒体办好安全生产普法节目、专栏和专题节目;每月开展一期安全生产专栏。重视运用新兴媒体,开通微信安全宣传,形成互动的立体式传播模式。

3.实施全员安全培训工程。将安全生产知识纳入全县公务员、事业人员和领导干部培训的内容。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守法用法培训,努力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三)突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深化打非治违

1.强化源头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和产业政策,督促企业和三大产业园区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严把行业准入关。加强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环节的安全把关,防止源头隐患。重点建设项目“三同时”率达到100%。

2.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坚持隐患排查零死角、整改零容忍、处理零放过,实施隐患常态化管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督促企业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检查表;要督促企业利用四川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主动开展隐患自查自改自报;要将本行业、领域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作为检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要引导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来。

3.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城镇燃气、长输管道、机械、旅游、民爆物品、水务、学校、校车、商贸、森林防火、特种设备、电力、粉尘防爆、受限空间作业等行业领域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4.严厉“打非治违”。深入开展打“三非”、治“三违”、治“三超”活动,推行“四不两直”暗访暗查,加强联合执法,重点打击和治理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切实做到“四个一律”。

5.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加大职业病宣传力度,提升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现场警示和告知率。全面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培训率达90%以上。全力推进“两检一报”、现状评价和新建项目“三同时”工作,实现检测率70%以上、体检率65%以上、申报率80%以上、“三同时”率70%以上。

6.强化部门联动执法监管。落实“打非治违”联席会议制度,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突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要求,进一步整治行业领域内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提高效能原则,科学制订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计划,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开展规范化、标准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活动。各类安全监管联席会议的牵头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执法合力。

7.加强社会监督。落实安全生产奖励举报制度,畅通12350安全生产投诉举报等渠道。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要引导广大群众广泛参与、主动支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四)突出强基固本,严格依法监管

1.扎实推进安全信息化建设。启动安全生产预警体系平台建设,切实推进全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与行政执法、安全行政许可、安全应急救援、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内部管理、安全公共服务、安全预测预警、安全宣传教育(新媒体宣传普及安全常识,传播典型安全案例)等8大业务系统。

2.加强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各级安全监管机构要配齐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强化监管执法培训,提高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各工业园区要设立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落实专职监管人员,配齐监管装备,强化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推行县派驻重点乡镇、工业园区执法方式,切实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量。

3.大力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继续将安全社区建设纳入社会管理创新和“民生工程”。坚持县乡联动,进一步整合资源,切实抓好仁美镇、双桥镇争创“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和顺龙乡争创“部级安全社区建设”,确保仁美镇今年建成四川省安全社区,对已建成的2个四川省安全社区,实施持续改进项目。

4.全面推进企业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县安监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企业安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企业安全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综合运用。对安全生产诚实守信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在行政审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资质审核、市场准入、政策扶持、评先选优、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激励政策,大力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5.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积极寻求与安全生产科研院所、院校、先进企业的协作,加快安全生产先进技术、装备的推广和运用。充分发挥注册安全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协会在安全评价、教育培训、检测检验、安全科技推广、隐患排查治理、事故调查处理等方面的指导服务作用。

6.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县、乡镇、村组(社区)、企业四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配齐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积极推进应急救援预测预警平台建设,建立全县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促进应急资源能力共享。

7.制定并全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将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实现同步协调发展。园区发展、工业发展、消防、交通、特种设备、森林防火、教育、城镇燃气、建筑施工、防汛、电力、长输管道、商务、旅游等行业编制“十三五”行业发展规划时,要一并编制安全生产专篇或专项规划。

(五)突出“五级五覆盖”,加强组织保障

1.强化党政领导责任。各乡镇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重点抓好乡镇、村组(社区)“五个全覆盖”,在人、财、物和政策环境等方面,保障监管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岗位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各乡镇和部门要对辖区重点企业、重点单位进行谈心对话活动。

2.加强督查考核。各乡镇和县级重点行业主管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制订安全生产督查工作方案,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层层推进、项项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督查、安全监管等部门要加大安全生产履职督查力度,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警示、督办、约谈、述职、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逗硬奖惩,对安全全生产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明确奋斗目标

目标明确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意见》为全面加强我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确立了具体和可行的目标,这一目标定位为“经过努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防范。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体上说,《意见》提出的全省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从我省的情况看,2009年我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81、全国为0.89,我省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1.87,全国为2.40,两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总体趋势看,我省的这两项指标将继续保持下降的态势,经过5年的努力,可以达到全国的先进水平。而2009年我省的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29、全国为0.2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我省为4.37、全国为3.63,两项指标还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2005年以来,我省这两项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年缩小,越来越接近。在未来几年内,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将保持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态势,经过5年的努力,这两项指标应该可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二、强化组织领导

组织领导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证。为解决一些地方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分管领导排位偏后、频繁调换、协调力度不够的问题,《意见》从以下3个方面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考核,将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研究、部署、检查落实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支持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二是明确规定将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要求县、乡两级政府安委会主任要逐步调整由政府行政正职领导担任,并加强对县、乡两级领导干部的安全培训,保证安全生产分管领导的专业性、连续性。

三、突出责任落实

责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只有责任落实,工作才能落实。《意见》进一步从3个层面强调责任的落实:一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除了《通知》中明确规定的各项规定外,《意见》特别要求建立企业等级评定滚动机制,继续按照A级抓巩固、B级抓提高、C级抓整改、D级挂牌督办的要求,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状况等级评定。对确定为C级的,有关部门要督促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并暂缓其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审批,取消其评优评先资格;对确定为D级的,由所在地县级政府挂牌督办整改,相关部门暂扣相关证照,取消所有项目审批及评优评先资格,责令停产整顿,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予以关闭。突出技术操作规程对于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要求“企业应当根据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按照不同的岗位及工艺分别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在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组织修订。对实施动火、受限空间、爆破、临时用电、高空、水上、吊装、检修等危险性作业要制定专项安全技术作业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保障措施。煤矿、非煤矿山地采企业应进一步规范采掘作业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和审批”,同时要求企业加强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等“四个能力”建设。二是突出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落实。《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一岗双责”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三是加大安全生产责任约束与责任追究力度,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的“硬约束”。《意见》除了体现《通知》中的相关规定外,明确规定对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对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2年内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厂长(经理、矿长):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根据情节轻重,追究负有责任的乡(镇、街道办)政府和县(市、区)相关部门的领导或主要领导的责任;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追究县市区级相关领导的责任。

四、加强源头管理

源头管理是落实预防为主的重要举措,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关口。《意见》从6个方面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源头管理:一是强化建设项目审批部门的责任。要求建设项目核准(审批)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将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审批情况及时通报同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二是强化重大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的落实。要求新建的铁路、高速公路、城乡道路、港口、码头、渡口及其他重点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有效落实“三同时”措施。三是对有关建设项目的准入做出规定。新、改、扩建设项目可能影响周边相关单位或设施安全的,应当主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四是对于地面挖掘作业的安全保障做出规定。在城区地面实施挖掘作业时,施工企业要全面摸清项目涉及区域地下管道、线路的分布和走向,制定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安全。五是对于新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入集中区做出规定。新建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在依法规划的化工园区或工业集中区内建设,加快推进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搬迁步伐。六是制定安全生产技术地方标准。《意见》要求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根据我省实际,研究制定相关安全生产地方标准。

五、重视技术保障

《意见》进一步扩大了强制推行先进技术装备的行业领域范围,充分发挥技术在保障安全生产的支撑作用。在《通

知》的基础上,我省增加了以下要求:一是要求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出租汽车、校车要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并于2012年全部完成。二是在危险化学品槽车充装环节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涉及危险工艺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当安装自控联锁、自动报警和紧急停车装置,于2012年完成。三是露天开采的非煤矿山全部实行液压锤二次破碎和机械铲装作业,适宜采用中深孔爆破的非煤矿山全部实行中深孔爆破、地采矿山全部实行机械通风并完善通风构筑物。库容达三等别以上的大型尾矿库,以及下游3公里影响范围内有重要建构筑物和10人以上常住人员村庄的四、五等别尾矿库,必须安装在线监控系统,于2013年完成。四是冶金煤气企业应设立煤气救护站,配备专业人员、救援设施及特种作业器具,严格按规范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测报警装置,为作业人员配备携带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和通讯联络工具,于2011年全部完成。五是对《通知》中提出的“鼓励有条件的渔船安装防撞自动识别系统”,我省的《意见》明确要求“44.1千瓦(60马力)以上的渔船要安装防撞(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于2012年全部完成”。

六、加快应急建设

应急管理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意见》对加快推进我省企业应急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基础建设。要求企业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建立重大危险源动态、实时监控和管理系统,实现与所在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联网。企业应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和备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物品等高危行业企业应当依法建立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应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与专职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二是加强各级政府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资源普查、登记、建档等工作,做好必要的应急装备和救援物资保障,加强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2011年前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依托公安消防和大型企业等专业救援力量,建立矿山、危险化学品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骨干队伍,2012年前在煤矿、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集中的县(市、区)建立满足需要的区域性应急救援队伍。三是加快全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要求2012年完成省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各设区市及重点县(市、区)应急救援平台建设,2013年实现全省市县区应急信息平台互联互动。

七、注重政策引导

政策引导与激励是《通知》及《意见》在安全生产制度设计上的重大突破与创新。《意见》从以下方面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推进给予引导、激励。一是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与领导年薪及员工绩效工资挂钩制度,加大高危企业相关人员的奖惩力度。二是实行尾矿库闭库安全保证金制度。三是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安全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定向培养高危行业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督促煤矿企业加强班组长建设,完善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机制。四是在政府扶持企业技改的资金中,对符合安全产业政策导向的项目予以资金倾斜。五是建立安全生产奖励制度。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安全生产奖励制度,对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事故抢险救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以及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并在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或取得显著成绩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成绩特别突出的给予荣誉称号,按照规定享受相关待遇。合理保障安全生产工作奖励经费,对实现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的地区和单位给予奖励。

八、提升监管能力

《意见》在促进我省安全生产监管能力的提高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加强队伍及监管网络建设。要求各级政府要按照机构编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执法机构,充实加强人员力量,配备与安全监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乡镇(街道)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与当地安全监管任务相适应的专职监管人员,确保必要的经费、装备及其他工作条件,村居、社区应当确定安全协管员。二是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装备建设。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的投入,在2012年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完成安全监管监察执法车辆、事故抢险指挥车辆和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基本装备的配备,以及现场检测设备、现场调查取证与分析设备、办公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三是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发挥社会专业技术力量的支撑服务作用。

九、推进管理创新

《意见》针对我省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多、安全生产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的实际,要求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方式:一是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要明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园区内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管理和指导,安全管理力量不足的,可通过服务购买等方式,与安全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由其代为履行部分工作。二是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的企业中安全管理人员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应当与安全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由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并明确双方的相应责任。三是提高渔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要求44.1千瓦以上的渔船推行公司化、协会化管理模式。四是探索建立安全生产领域对台交流合作机制,拓展闽台安全生产合作。

十、保障跨越发展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十二五”期间,全市消防工作的奋斗目标是: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消防安全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消防事业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消防监管模式创新发展,公民消防安全素质不断提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覆盖城乡的灭火应急救援体系得到完善,火灾形势保持持续平稳,较大、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每十万人火灾死亡率控制在0.19以下,亡人火灾事故在全省保持较低水平。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强化消防工作组织领导

(一)落实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推动《省消防条例》的贯彻落实,组织修订《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制定加强乡镇街道消防安全管理、社会消防中介组织管理、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和产业集聚区消防规划实施等方面的政府规章。

(二)落实各级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政府综合目标管理、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推动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确保消防安全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优化投资环境、保障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严格落实责任,逐级签订消防工作责任书,进一步量化工作目标,落实政府消防工作季度督查、半年考核、年终总结工作制度,兑现奖惩措施。

(三)强化行业部门监管职能。推动落实各县(市)、区防火安全委员会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消防工作联席会议,沟通信息,研究对策,解决问题。各行业、系统和部门要严格落实行业消防管理和协助消防监督双重职责,完善行业消防安全制度,组织开展行业消防安全考核,积极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建立并落实信息互通、联合执法、联合审批等机制。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安全监管、质监、工商、文化、教育、民政、卫生、体育等部门在审批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项时要将消防安全状况作为重要依据。

二、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抗御火灾能力

(四)编制完善消防专业规划。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城市火灾风险和公共消防设施年度评估机制。依据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依法编制城乡消防专项规划。消防规划不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及时进行修订完善。年9月底前各县(市)、区和工业园区、平原新区制定完成本辖区“十二五”消防工作发展纲要。对于有市政供水管网的县(市),要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在供水主管网到达的路段增设市政消火栓,保证新增路段市政消火栓建设符合标准;在旧城区要结合城市改造,完善、增设市政消火栓,确保十二五期间市政消火栓建设全部实现达标。对于没有市政供水管网的县(市),要在重点地段或重点单位修建消防水池和无塔供水等储水设施。市政消火栓的维护保养,由市政管理部门实施,每年不少于一次,并保证市政消火栓完好率不低于90%,对损坏的要及时维修。

(五)加快消防队站建设。年全市完成辉县市、卫辉市、平原新区3个新建消防队站项目;市消防指挥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建成1个模拟训练基地。年按照城市消防队站建设标准,辉县市、卫辉市、平原新区3个新建消防队站投入执勤。2013年建成全市应急救援消防特勤大队。在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扩建时,将消防站一并纳入规划同步建设。“十二五”期间,工业产业集聚区(含工业园区)、经济技术集聚区(含经济开发区)、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市新东产业集聚区、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含长垣起重工业园区)、原阳县产业集聚区、获嘉县产业集聚区、封丘县产业集聚区、卫辉市产业集聚区、延津县产业集聚区、辉县市产业集聚区等地全部建成消防站,对所有达不到建设标准的消防站全部完成升级改造任务。

(六)提升消防装备建设水平。不断优化消防部队执勤车辆装备功能结构,配齐举高类消防车、多功能强臂消防车、卫星通信指挥车,根据需要逐步配备AT多功能水/泡沫消防车、涡喷消防车、强臂消防车。年配备多功能强臂式消防车1台、多功能移动充气车1台;消防员32种个人防护装备全部配齐;服役满12年的普通执勤车辆全部淘汰;所有现役中队配备2台遥控电动炮。年,配备移动式卫星通信指挥车;所有公安合同制中队配备2台遥控电动炮,配备多功能紧急救援支撑系统。2013年,特勤装备、灭火救援攻坚组装备、综合应急救援队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及备份全部实现达标。“十二五”期间,全市消防装备建设全部达到部颁标准。

三、强化消防安全基础防控,提升基层消防管理水平

(七)规范乡镇、街道消防管理。健全基层消防组织,乡镇、街道办成立消防办公室,明确1至2名主要领导牵头的消防工作机构,村(居)民委员会明确1至2名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网格精细化管理,年100%的乡镇、街道开展网格精细化建设,80%的乡镇、街道达到建设标准;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落实基层管理责任,乡镇、街道办要定期组织开展检查考评,严格奖惩。年100%的乡镇、街道网格精细化管理实现机构健全、工作完善、制度落实、职责明确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乡镇、街道网格精细化管理走在全省前列。

(八)加强农村、城乡社区消防工作。进一步加大农村、城乡社区消防投入,加强农村、城乡社区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备必要消防器材装备;“十二五”期间,全市100%的社区、100%的行政村消防工作全部达到“四有”、“五有”标准。大力开展“零火灾村镇”、“零火灾社区”创建活动,实行农村消防安全户户联防和城乡社区消防工作区域联防制度,督促所有农村、城乡社区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制定村(居)民防火公约,每周进行防火检查,每月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全面实施消防警务室战略,赋予农村、城乡社区警务室消防工作职能,积极开展“消防工作示范警务室”创建活动。

(九)拓展巡防、保安队伍消防职能。进一步深化“巡防、消防一体化”工作,明确治安巡防队消防工作职责,量化工作标准,年全市配备300辆消防电动巡逻车,配备5台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和3000件(套)常用灭火器材,提升其排查火灾隐患、消防宣传教育、处置初起火灾和初期应急救援救助能力。推进“保安、消防一体化”工作,将消防知识纳入其培训、资格考试内容;实行消防专业保安派驻制度,向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消防控制室派驻消防专业保安,“十二五”期间,全市所有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全市实现消防专业保安派驻制。

四、严格社会单位消防管理,控牢火灾防范重点

(十)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全面落实省政府提出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严格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工作制。推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制度,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加大消防安全投入,完善消防设施和器材装备,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灭火疏散演练,真正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自我负责”的消防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单位员工的消防安全执行责任,组织开展全员培训和岗前、轮岗培训,使每一名员工“懂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懂本岗位火灾防范要求”和“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十一)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公安消防、住房城乡建设、质监等部门分行业、分类别制定消防管理标准,形成覆盖全行业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各社会单位深入贯彻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三会三化”建设规范》(DB41/T627—),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提升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四个能力”。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实现达标,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全部实现达标,2015年所有社会单位全部实现达标。

(十二)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动态评价体系,广泛开展消防安全等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与单位安全评估、星级评定、信用等级评定等直接挂钩。将单位消防安全状况纳入财产保险、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费率评定内容。探索成立行业消防安全自律组织,将消防工作纳入行业管理、服务、培训、评比内容,积极参与当地组织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大型消防宣传活动。连锁经营的商场、酒店、餐饮等大型企业要实行集约式消防管理,统一管理组织形式和制度,将消防安全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全面提升管理层次。

(十三)从严管控火灾高危单位。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从高从严管理、超常措施防范”的原则,督促全市所有超大型商场市场、大型公共娱乐场所、大型易燃易爆单位建立“防消联勤”专职消防队、设立消防应急执勤点。强化人员密集、易燃易爆、高层地下建筑等易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从严审批,从严管理,督促落实火灾防范措施。推行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管理“四员”制度,对每一家火灾高危单位,消防支队、大队明确首席监督员、首席灭火指挥员;单位自身明确应急疏散首位引导员、末位巡查员,加强日常管理监督和灭火疏散演练。

五、深化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有效改善社会消防安全环境

(十四)适时开展综合性的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各县(市)、区要注重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整体水平,探索建立防控火灾隐患的长效工作机制。适时组织公安、安全监管、行政执法、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开展综合性的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活动,加强沟通配合,联合执法。积极调动基层安全监管、治安、巡防、保安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延伸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触角,及时消除各类火灾隐患。持续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地下建筑、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和商业密集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三合一”、“九小”场所以及建筑消防设施、消防产品等专项治理,严密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严格执行消防法律法规,严肃查处消防违法行为。

(十五)坚决整治重大火灾隐患。完善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社会公告、限期销案制度。对公安部门依法提请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当地政府要于1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同意的决定,对不能按期整改,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的要实施停业整改。将城中村、商业密集区、棚户区、“三合一”、“九小”场所等“乱点”纳入城市改造总体规划,确保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六、积极推进消防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

(十六)全面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将消防知识纳入普法教育重要内容,每年制定工作计划,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认真落实《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公安部令第109号),科技、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纳入科普、普法教育内容;民政部门应当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基层村官培训教育计划;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要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和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针对性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十七)巩固消防宣传教育阵地。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通信部门应当履行消防公益宣传义务,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日以及“119”消防宣传日期间积极开展公益消防宣传。大力实施消防宣传橱窗工程,广泛利用消防灯箱、大型标牌、LED(发光二极管)电子屏幕等形式,宣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充分发动社会传媒力量,拓展手机短信、楼宇电视、公交车体站牌、网站博客等新兴媒介,高频次、高密度传播消防安全知识。开展典型火灾警示教育,组织相关行业人员观看现场,以案说法。开展常态化消防公益活动,深入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十二五”期间建成全市消防教育基地。

(十八)深化消防安全技能培训和宣传教育。将消防法律、法规等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公务员和人力资源教育培训计划,每年组织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参加消防培训和消防演练。提高社会单位消防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质。全面落实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易燃易爆岗位从业人员,消防中介服务机构的执业人员和消防设计、施工、检查维护人员等特殊工种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消防培训,定期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员工宿舍、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中小学校、幼儿园要设立消防安全辅导员,开设消防课程,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应急疏散演练。村庄、社区和福利院、养老院等单位要重点对聋哑盲人、鳏寡孤独、农村留守人员等弱势群体开展针对性消防宣传教育,提升特殊群体自救逃生能力。

七、加快消防信息化建设进程,提升消防科技支撑水平

(十九)推进消防信息化建设。积极整合应急资源,健全完善应急实力、应急预案、应急物资、专家及社会资源、灾害事故分析与评估等数据库,与市、县政府应急指挥中心有效对接,搭建政府统一领导下以抢救人民生命财产为主的一体化指挥平台。推行消防电子政务,强化信息化手段在基层消防管理、消防产品监督管理、消防中介组织管理、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管等领域的应用。

(二十)研发推广消防新技术新手段。鼓励和支持针对化学危险品、高层地下建筑等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防护、处置与救援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为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和灭火作战提供技术保障。大力推广声光警示诱导装置、新型防火阻燃材料、红外感应人员自动计数器、楼层显示器、自动报警逃生门锁、独立报警器、电子巡更等消防新产品、新技术,以科技手段降低火灾风险。

八、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构建多元化消防力量体系

(二十一)加强公安消防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素质强警、从优待警、廉洁立警的方针,建立与公安警务机制改革相适应的扁平化、效能化、实战化消防勤务新模式,提升消防部队保障公共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把合同制消防队伍和消防文职人员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力量增长方式,规范征招、培训、使用和管理工作。

(二十二)推动发展专职消防队伍。“十二五”期间,牧野区王村镇、卫滨区平原乡、凤泉区潞王坟乡、红旗区洪门镇、高新区关堤镇、辉县市孟庄镇、卫辉市唐庄镇、延津县城关镇、长垣县丁栾镇、获嘉县黄堤镇、封丘县城关镇、原阳县师寨镇、县小冀镇等乡镇全部完成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任务,并投入执勤;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储备可燃重要物资的仓库、基地等,全部建成企业专职消防队。经验收投入使用的企业专职消防队不得擅自撤销。

(二十三)鼓励发展志愿消防队伍。2013年年底前,除应建专职消防队的乡镇外,其他乡镇要建成符合“四有标准”(有固定队址和车库、有4至6名队员、有1部四轮消防水罐车、有必要经费保障)的兼职消防队,所有村庄、社区要建成志愿消防队,配备基本的消防器材装备,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宣传、扑救初期火灾等工作。依托共青团、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发展壮大消防志愿力量,引导其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参与火灾隐患治理、提供消防安全救助。鼓励支持民间组织建立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消防志愿者队伍或组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积极组织、发动员工参与消防志愿者活动。

九、推进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升社会应急处置能力

(二十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纳入政府政务督办和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强市、县两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县级以下地区依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和保安力量等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将高速公路救援、电力抢险、燃气抢修、医疗救护、建筑工程、石油化工等社会优势专业救援力量纳入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立应急管理专家队伍,搭建由相关行业部门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技术保障平台。

(二十五)健全应急救援运行机制,切实提高应急救援综合素质。加强应急救援快速响应、组织指挥、协同作战等联勤联动机制建设,分级制定综合应急响应预案,细化职责分工,明确指挥关系,优化调度方式,加强协同配合,确保应急救援力量统一调度和有效联动。各相关联动单位要定期会商、互通信息,建立完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资质认定、应急管理专家队伍聘用、应急志愿者招募管理和应急救援队伍登记备案等制度。制定应急队伍年度培训和演练计划,每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应急救援演练基地,采取模拟推演、跨区域拉动和联合实战演练等方式,积极开展由多种应急队伍参加、多部门协同配合的综合性应急演练。市政府每半年、县(市、区)政府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演练。

十、加大消防事业投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二十六)建立健全消防经费预算保障机制。全面落实省政府制定的消防业务经费保障标准,逐步加大对消防经费的投入。落实专项经费,将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保障经费、信息化建设及日常维护经费、消防宣传经费等作为重点保障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足额拨付。城市维护费用用于消防设施维护和消防装备建设的经费按照不低于6-8%的要求足额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将消防员高危、生活、执勤、健康等职业补助津贴纳入各级财政保障范围。

(二十七)健全社会消防力量保障机制和贫困地区扶持机制。

各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七部委《关于深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公通字〔〕37号),在经费投入、完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落实伤残抚恤待遇、减免相关税费、建立激励机制、支持再就业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确保队伍生命力和发展后劲。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和装备设施经费由地方政府统筹保障。落实省政府提出的每年安排适当资金支持财政困难县消防队站和消防装备建设,逐步缩小地区间消防业务经费保障差距。各县(市)、区政府在安排对下转移支付时,应将基层消防部队建设作为测算因素之一。

十一、提升消防管理效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十八)进一步提升消防行政许可服务水平。落实省政府提出的便捷、利民、优质、高效的消防行政许可服务,进一步改进消防行政许可服务方式,缩短消防行政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改进行政许可模式,所有消防行政许可项目进入政府行政审批大厅,逐步建立并联审批、集中办理、上门服务新机制。推行“阳光”服务,实行行政许可依据、办理程序、审批进度、许可结果“四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公益项目、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产业集聚区、大型工业园区建设,开辟消防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分专业、分项目、分工期审批,全程服务工程项目建设。

(二十九)进一步提升消防行政执法服务水平。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33号),规范消防行政处罚裁量制度,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实现消防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强化“帮危扶困”服务措施,对医院、学校、养老院、福利院、下岗职工再就业项目等公益项目,突出服务和帮扶指导,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成立消防技术服务队,深入社会单位免费提供技术咨询和设施检测,指导消除火灾隐患。建立网上举报投诉平台,公布举报电话,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主动改进执法工作。

应急救援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近日,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因频繁佩戴名表而被网友质疑,并引发“人肉搜索”。从最初承认的5块表到网友搜出来的11块,以至于网友戏谑:我家的“表叔”数不清。看来,问题正变得复杂起来。目前,陕西省纪委介入调查。甚至有网友称杨达才正被“”,但陕西省纪委随后否认了这一传言。一场通过查佩戴“名表”揪腐败官员的网络行动似有拉开之势。

“表叔”门正在发酵,它所带给各级官员的影响将是深远的。甚至连外电也注意到中国互联网反腐这一奇特现象。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4日这样写道:中国网民的“人肉搜索”越来越让官员恐惧,令贪官感到在网民面前日子有点不好过。在凶猛的舆论压力下,一个官员从被曝不诚信到被调查,现在只需要5天。

5天只是个表面的数字,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互联网的强势加入已经开始改变中国反腐事业的格局。《环球时报》9月3日社论认为,与原来自上而下的反腐相比,互联网提供了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而且这个监督网络在越织越密,“杀伤力”也越来越强。虽然互联网的曝光也有片面的时候,但必须看到,它对腐败的抑制无疑是其对中国社会的主流贡献。次日,《环球时报》再次发表评论《中国进入扒粪时代,方大国们必倒》(即美国历史上所经历的,舆论热衷于官场揭黑的时代)。文章反思:为什么官方的监督机制在此之前一直浮皮潦草,硬不起来,以致要让全世界都不会跟舆论监督往一块联系的社交网站来管这个“闲事”。而《重庆时报》9月5日评论文章也提出,当下的监督环境不够开放透明、监督体系并不兼容、权力生态“官官相护”的习性风行,公众表现这种自信显然为时尚早。无论是方大国殴打空姐案,还是杨达才“带表门”,只有当民众可以清晰地看到并可以参与调查过程的时候,公共舆论才能在扒粪时代真正发挥监督的威力。

从近些年的“小偷反腐”、“情妇反腐”到“人肉”反腐,中国的反腐斗争越来越进入胶着状态。如何从根本上、源头上找到治本之策?8月31日央视“新闻1+1”节目把镜头对准了争论了十多年的官员财产公开问题,白岩松在主持这期节目时直言,早在1994年财产申报法就正式列入立法规划,1995年又《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等等,但推行的并不是特别得力。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也发表评论认为,“微笑局长”是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缺失的牺牲品。

就在微笑门持续发酵之际,江苏徐州贾汪区官员网上晒家底比勤政的做法引起了关注。今年1月,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推出“勤廉评价系统”,要求全区600多名科级干部不仅要在网上如实公布其个人财产,还须实时公布其职责分工及每周、每月工作计划,接受群众监督。系统运行半年多以来,贾汪已有400多名科级干部在网上晒出家底,公示范围之广堪称空前。

那些人

廖红波:状告“三公”不公开政府

——今年3月起,湘潭人廖红波向湖南长沙、湘潭等地十余个镇政府申请公开“三公经费”信息,无一回复。廖红波认为政府不作为,将数个镇政府告上法庭。最终,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廖红波个体监督政府的举动,引发关注。有基层官员认为他给政府找麻烦,也有声音为公民监督政府叫好。

那些事

国土部推新“差别化”供地

——近日,国土资源部通过《关于推进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的意见》,重点按照各地区土地资源供应现状、规划执行、固定资产投资、补充耕地等因素,综合测算、科学分解下达计划指标。土地差别化政策的更高目标在于构建与金融、财税和产业政策相结合的、有保有控的差别化土地调控政策体系。

那些话

“城镇化要慢一些 农二代是定时炸弹”

——8月24日至25日,博鳌亚洲论坛创始秘书长龙永图在“2012白沟新城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国城镇化面临最大的难题,是怎样把成千上万已经进城和即将进城的农民变成真正的城市居民,使他们享有完全的国民待遇。特别是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服务方面享受真正的平等的待遇。

那些数

7倍——民企与国企利润的差距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于9月1日联合的“201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8万亿元人民币,是民企的4.52倍,较上年增长22.21%;资产总额为116.7万亿元,是民企的8.7倍;实现净利润总额为2.1万亿元,是民企的7倍,较上年增长了22.81%。

官方微博

@北京环境监测?:北京PM2.5监测布点方案已确定,原有27个站点保留,另新增8个,包括5个交通点,分布在二、三、四环沿线及核心区道路干线;3个区域点,位于东、东南、西南边界。35个监测站涵盖了环境评价点、对照点、区域点、交通点四种类型,均匀分布于各区县,逐步具备按新国标监测6项污染物的能力。(9月6日16:21)

@北京市民政局?:【延庆成立首支社区应急救援队】儒林街道成立的延庆首支社区应急救援队参加“社区救援队应急救援培训”,通过培训,救援队伍学习了较高强度的室外实操演练,掌握逃生疏散、高空转运伤员、心脏复苏、医疗技术、灾害风险现场安全评估和潜在危险识别、灾后心理减压辅导等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知识。(9月6日13:10)

@甘肃:【我省再出新招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监管,省卫生厅近日下发有关《通知》,决定在全省建立厅局长“行政查房”制度、院长值周制度,督导检查医疗机构、规范诊疗行为、优化医疗服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推进医改重点任务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9月4日 10:53)

@贺铿?:【沿海大批船企停工船王跑路 3400家恐锐减至300家】资金链绷紧、订单锐减、交船难、集中度低,这些因素裹挟而成的超强台风正沉重地抽打着中国造船业。悲观的预测是,台风过后的中国船企将从高峰时期的3400多家,锐减到只剩下不足零头的300来家。(9月4日10:13 ,人大财经委副主任)

@叶青.blog :湖北广水在大城市设“研发飞地”,12家民营企业在大城市设研发中心,吸纳高层次人才80多名,开发新产品、新技术50多项,为企业增效2亿多元。在广水湖北风机厂武汉研发中心,4名来自相关高校的专家正在设计新产品。自去年10月成立以来,已研发出5项新技术,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 (9月5日18:40,湖北统计局副局长)

上一篇:行业协会宣传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人力资源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