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4 10:14:53

信息流培训总结

信息流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7月**日—7月**日,我受办公室的指派,参加了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信息调研处举办的全区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培训班。尽管参加培训的时间很短,但是我觉得无论在理论知识上还是在业务知识上都有了较大收获。现将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的主要过程

参加此次培训的旗县市为全区信息直报点和准直报点,共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信息得分在全区排名靠后的旗县市,二是刚刚加入直报点或准直报点的旗县市。我盟共有三人参加,其他两人分别是盟委办公室的武永红同志和突泉县委办公室的王洪志同志。我们一行三人于7月**日报到,报到当天没有安排培训内容。7月**日—7月**日进行了两天的培训,安排了五次讲座和一次交流,五次讲座分别是由信息调研处副处长陈静主讲的《如何围绕领导决策需求提高信息工作质量》、信息调研处孙立伟同志主讲的《重大紧急住处的处理与问题类信息的挖掘》、信息调研处王科峰同志主讲的《结合上报中办谈如何做好信息报送工作》、信息调研处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永喜同志主讲的《认真研究党委办公厅信息刊物的特点进一步增强上报信息的针对性》和信息调研处信息中心主任张晓东同志主讲的《加强调研工作进一步发挥信息的参谋助手功能》。讲座结束后,进行了半天的信息工作交流,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副秘书长张守孝同志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7月**日进行了一天的参观,分别对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托克托县电厂、药厂,呼市金川开发区、金山开发区、如意开发区进行了参观,7月**日我们返程。

二、几点建议

(一)要做到喜忧兼报。我们上报的信息往往是报喜的多,报忧的少。通过学习得知,一般报忧的信息采用率会更高,但在报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本级党委的态度以及工作措施写进去,这样既能使上级党委了解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也能够知道我们的工作态度,促使一些问题得到解决。

(二)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信息网络是搜集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信息能够及时上报的有效保证。要进一步健全办公室与各地、各部门的信息网络,尤其要健全与经济、公安、、人大、政协等部门的网络通道,使一些有价值、有时效性的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并及时上报,以提高信息的采用率。

(三)加强信息报送的针对性。针对盟里的信息刊物有重点的加以报送,现在盟里的信息刊物主要有兴安动态、要情摘报、兴安信息、领导参阅这几种,在上报信息之前,我们一定要清楚所报的住处是要在哪个刊物上刊发,这样才更有针对性,采用率也会更高。

(四)信息报送流量要合理。所谓信息流量就是指每周或每天的报送的信息量,以前我们在报送信息的时候存在流量不合理现象,一天集中报送几篇信息,这样往往对信息的采用不利。今后的报送信息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把一周内的信息进一步按天细化,使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都能够被上级信息部门采用。

三、取得的收获

(一)增进了了解,加深了感情。一方面,与全区部分旗县市信息工作同志建立了友谊,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到了他们信息工作的先进之处,同时,也与信息调研处的同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架起了与他们经常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也是更为主要的,就是与盟委信息科的同志进一步增进了了解,加深了感情,为下一步信息工作的更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到了知识,发现了不足。在两天的培训过程中,通过信息调研处五位同志的精心讲解,使我在信息文稿撰写、重大信息紧急报送、信息报送针对性、如何加强信息调研等方面都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同时也发现我以前工作中的许多不足,如存在为本级党委服务质量不高、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明显,上报信息时效性不强、信息流量不合理经、信息结构失衡,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时加以改正。

7月信息培训工作个人总结相关文章:

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新聘员工培训个人总结

公司新员工工作个人总结范例

市农村信用联社2012年工作个人总结

2012年公司职员工作个人总结

2012年公司办公室工作个人总结

教师到小学支教工作个人总结

教师2012年春季第一学期工作个人总结

2012年汽车销售工作个人总结

信息流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公路桥梁施工

Abstract: Highway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projects quality level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support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need to rely strictly regulat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ork of the auxiliary, as one of the project as a set of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nd persist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ork, the work can proceed smoothly carry ou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value to the overall building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The article will be combine with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provide a simple discussion of this stage of China's roads and bridge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ork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roads and bridge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highway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交通道路设施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道路桥梁施工工艺的不断提高,项目投资成本的不断加大,道路桥梁施工要求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的管理工作也随之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项贯穿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工作,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施工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的产生。因此,强化公路桥梁施工的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缓,只有切实的发挥好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在最程度上实现公路桥梁施工建设的意义性。

1施工管理的安全原则

安全施工一直是我国工程施工建设中首要的重点工作,国家和工程建设部门都将其作为了重点工作来加以对待,“预防为主,安全施工”的施工理念作为贯穿施工项目全过程的一项核心价值理念,对切实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才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还有必须对具有可预见性的事故及时协调处理,定期安全检查,整改隐患,将不完善的技术方案、不成熟的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里。另一方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需要在正式施工前组织各方人员详细讨论谋划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细则,要成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小组,安全管理小组的成员既要有行政管理者,更要有各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士。同时需要派负责人的工程人员到即将施工的场所去实地调查研究工程实地情况并写出简明实用的调查报告,结合调查情况制定适合本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安全管理细则,组织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的安全知识培训。

2做好施工质量的保证体系

现在大多正规企业都有完善的奖惩制度,这是目前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工程质量监理奖惩制度放在施工管理上同样适合,可以对施工过程中工作踏实肯干、认真无私、消除巨大事故隐患等班组或人员给予奖励;对施工过程中违章操作、故意拖慢工程进度、弄虚作假和隐瞒工程质量等班组或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这些措施对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帮助。另外,必须把机械的维护工作做到位,应当有专业的机修人员维护与保养,机械操作人员也应做好积极配合和监督工作,“一日一查”把维护认真做好。最后为了使安全施工意识深入人心,我们有必要选定适当的时间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在安全工作会议上,安全管理人员要认真总结以往工作中的成绩,同时更要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整改意见。

3对公路桥梁施工信息管理的认识

3.1公路桥梁施工监理信息管理的基本任务

工程监理的决策直接影响到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总目标的实现,以及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个人的信誉。监理决策的正确与否,其决定因素之一就是信息。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监理工程师都必须充分地收集、分析以及整理各种信息。因为只有这些数据才能使监理决策科学、合理,让人信服。公路桥梁施工一般都是比较大的项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涉及重多单位或个人。如政府的审批、沿线居民的拆迁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施工项目的顺利发展。所以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协调好与这些部门和个人的关系,促进工程更快完成。

3.2公路桥梁施工监理工作中的信息流程

这里所谓的信息流主要体现在公司的内控管理上,是指公司内部之间、公司内与公司外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其信息交流真接反映了参加部门、单位在监理工作中的关系。监理工作中常有的信息流有如下几种:自上而下的信息流;自下而上的信息流;横向间的信息流;以咨询机构为集散中心的信息流和工程项目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流。项目监理工程师就是利用自己搜集的数据,采取合适的方案来解决信息流通阻力,达到信息流通畅通的目的。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项目监理机构与业主等各方,都需要不同程度地交流信息。这种交流,既要满足监理机构自身的需要,又要满足与外部环境的协调要求。必要时,还应按国家规定的要求相互提供信息。

4公路桥梁工程安全管理

在公路桥梁项目施工开始,首要工作是成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根据所承担的施工项目特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布置落实。

4.1施工用电安全

信息流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应急处置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代城市的规模和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复杂,对电力供应的依赖也日益增强,城市生产能源、生活保障、通讯等都离不开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的供电是城市稳定的重要因素。现代城市电网规模较大、结构复杂、联络广泛,电力突发事件具有危险源多、次生灾害多、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一旦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电网极易受到影响,造成供电中断,给城市功能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因此,研究提升供电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3年前,我国对应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灾害管理方面。2003年的抗击“非典”,暴露出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信息渠道不畅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不健全等问题,应急处置能力还较弱。“非典”之后,国家下决心全面加强和推进应急管理工作。2006年国务院《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国家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给出框架和依据。国家电监会、国家安监总局也分别对电力企业的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培训演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国家规定和要求,南方电网公司2007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2008年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14个专项应急预案,框定了南网公司系统的应急管理模式。

严格依从于南网公司的应急管理模式,玉溪供电局经过两年多建设,基本建立了以应急预案系统、应急保障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及应急运转机制为主体的应急管理体系。笔者认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影响及提升供电局应急处置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应急指挥系统运转效率、应急培训及演练的广度与深度。

2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的探索和思考

2.1改善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可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供有效支撑。

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目前南方电网公司系统的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三类。不同种类的应急预案,其编制目的和作用也不相同。提高三类应急预案的编写质量,可从系统层、操作层、执行层三个层面分别提升供电局应急处置能力。

2.1.1 综合预案的编制应系统、全面。

综合应急预案是针对供电局整体,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共性方式、方法、原则的说明,是供电局应急管理体系的纲领文件。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应充分理解国家、行业、上级单位对应急管理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充分分析本单位面临的各类突发事件风险及应急资源情况,对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与处置的通用流程等作详细说明,从源头对本单位应急管理体系构筑总体框架。所谓“纲举目张”,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对全局应急管理水平提升具有牵引和奠基作用。

2.1.2 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具体、明确。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较为典型的突发事件(如电网事故、设备事故、人身事故、自然灾害等),明确其应急程序和具体的应急行动方案,是供电局应急管理体系的骨干文件。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应突出“专项”,即专业性。在依从于综合预案的前提下,专项应急预案应从本专业出发,深度分析对应的突发事件风险及内部可调用资源、外部可联动资源,拟定明确、具体的处置流程及措施。专项应急预案按专业对综合应急预案提供支撑,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专项应急预案应可直接作为应急指挥机构的行动指南和操作脚本。

2.1.3 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应简洁、明了。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是供电局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文件。突发事件现场作为应急处置的“第一地点”,是最直接的信息源和处理终端。综合预案的框架构思、专项预案的骨干支撑,都需要在现场处置方案得到落实。同时突发事件现场又是最需要快速反应的场所,及时、正确的第一时间处理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基础,意义十分重大——以触电人身事故为例,伤员触电后实施急救的黄金时间仅仅只有几分钟,只有现场迅速正确处置,才可能挽救生命。因此,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必须突出简洁、明了的特点,依从于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以最少的文字描述最重要的流程和信息——如详细行动步骤及顺序、信息报送方式及渠道、注意事项及特殊要求等,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实际运用中,也可以图表形式具体体现并张贴,以达到一目了然的目的。

2.2提高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转效率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供根本保障。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另一个重点是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对于应急处置的作用,就如同大脑和神经系统对于人体的作用,是根本因素。笔者认为,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流运转、判断与决策、资源调配、指令执行与反馈,其中信息流运转联络其他三个要素(见图1)。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转效率,关键在于信息的高速、准确流转。

图1 应急指挥系统运转过程

2.2.1 应急指挥机构应明确、唯一。

应急指挥机构是大脑。多个应急指挥机构并存,必将导致多头指挥,指令的权威性与有效性将互相排斥或交叉,造成信息混乱,直接影响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

实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供电局应明确突发事件所对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并对应于每一个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唯一的组织机构履行指挥职责。响应级别及指挥机构的确定和对应,应在管理标准或应急预案中具体给出,并在全局范围内进行协调和统一,确保规范性和一致性。如:专项应急指挥部和局应急指挥中心的关系和区别、各自的职责和指挥权限等,应给予明确描述。

2.2.2 信息接口和信息通道应明确、唯一。

突发事件发生后,对信息报送、指令传达的要求是快和准。从国家到行业,再到南网公司,各级应急管理机构都对下级报送信息的时限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信息流转快速准确,必须明确各信息接口和信息通道,在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中应明确信息报送对象联系方式、时限、内容要求等内容。同时,为了减少事发现场和下级单位信息报送工作量,信息通道宜唯一,或尽量避免辐射式报送。如,在信息报送要求未整合的情况下,若变电站现场发生一起设备事故,当值负责人在组织现场处置的同时,还需分别向调度、生技、安监、变电管理所等部门报送信息,短时间内信息报送量过高,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2.2.3 应组建强大的信息处理组,避免信息堵塞。

应急工作组是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部分。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过程中,工作组的数量和种类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信息流“处理泵”的信息处理组,应是必不可少且应强化组建的。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信息处理组承担信息接收、统计、分析、汇总、及上报等工作,是信息流运转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信息工作组配给资源不足或运行不畅,势必造成应急处置过程中大量信息无序流转或堵塞,甚至出现错误支持信息提供给决策层,导致错误决策。

考虑到上述因素,信息处理组不应临时组建。应在专项预案中明确信息处理组的固定人员(包括B角)、职责、工作流程,并实现表单化。通过日常演练磨合,充分准备,应急处置时才能做到高效快捷。

2.2.4 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可为指挥系统运转增效提供强力支持。

网络和视频系统的广泛运用,可极大提升信息流转频率和实效。主动运用南方电网公司应急指挥信息管理系统,减少对下级单位信息索取,亦可大大减少信息流量,增加流转效率。在日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除注重信息化硬件平台建设外,还应加强运用能力培训,使信息化手段能够真正为系统运转增效服务。

2.3普遍、深入的应急培训和演练可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供基础环境。

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的概念,实际上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针对应急预案、应急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大型工机具使用方法、生命自救互救的学习,可称为应急培训,示范性、检验性应急演练,也可作为应急培训。两者目的都是促进应急相关人员对应急管理体系的熟悉、对应急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

2.3.1 宜采用“普遍培训、重点培养”的方式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

我们企业的应急队伍和应急专家组都是基于生产技术和管理骨干建立起来的,成员并非专业应急抢险人员,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一支“24小时待命”等待抢险任务的应急队伍。鉴于日常生产工作地点的离散性以及突发事件发生的不可预知,要做到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最快速度派遣抢险队伍赶赴现场,就必须做到各专业部门随时能够派遣熟悉应急管理的技术人员到位。因此,针对“固定名单”的应急培训和演练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应采用“普遍培训、重点培养”方式,对几乎所有员工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对其中的骨干组织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此种方式对于“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有较大支持。

2.3.2 培训和演练应关注深度,务求实效。

员工的应急意识、知识、技能,以及对应急管理体系的熟悉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员工应急意识、知识、技能,培训和演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盲目和浅尝辄止的培训和演练,对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未必有效,反而可能有害。因此,培训和演练的实效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提高培训和演练的实效,关键有二:一是要有的放矢。要明确目标,根据目标分解制定培训、演练计划,分批次、有步骤地组织开展,逐步实现目标;二是要闭环管理、持续改进。针对每次培训和演练认真总结分析,查找问题,逐一落实解决,拟定下阶段改进方向。

3 结束语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在电力企业推进实施时间并不长,国家对于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正处在在发展中。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对于提升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的研究和探索也才刚刚开始,借此文对现有的一些经验和实践进行总结,今后将更加注重应急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6

[2]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008

信息流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似乎从小米手机走红开始,很多人都在谈互联网思维。如果对互联网思维没点自己的理解,都不好意思在饭桌上和人谈业务。但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个什么思维,也是众说纷纭,大佬有大佬的说法,学者有学者的看法。实际上,互联网思维既不神秘也不奇特,它和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科学管理”理论一样,是人类逐步改变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理念。

互联网思维不是成功学

“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最早是雷军提出来的,这个被称为“中关村劳模”的男人,在创立了几家不太成功的企业(卓越、金山都是其之前的手笔)之后,积攒的能量和创意终于在小米公司上爆发出来。用雷军自己的话表述,站在台风口上,是头猪都能飞起来。所以,小米公司的快速发展,也被雷军解释为站在风口上的缘故。那他是站在什么样的风口呢?答案是互联网。

回顾小米公司的成长经历,不得不承认略带神奇。它既不是传统的制造企业,没有“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的家底,也没有借助传统的卖场渠道,而是走网络销售、粉丝经济、饥饿营销,再加上极致性价比,一下子从平庸的国产手机厂商中脱颖而出。

如果将小米的经营理念视为互联网思维的话,那么它的做法对于很多传统业务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因为真正的纯互联网企业就很少提到互联网思维,例如百度、腾讯或阿里。真正将互联网思维挂在嘴边的,多是一些本来和互联网无关的线下企业。一位材料科技企业负责人曾和笔者说,“我们要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具体的做法就是首先要在思维上成为。”

其实,拨开华丽的辞藻,追求其本质,互联网思维其实就是常说“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上海市还专门为此制作了一个两化融合指数,从面上衡量上海工业的信息化水平。在2月27日举行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也指出,“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以看到,互联网已经不单纯是一个行业,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工具。

面对这个被互联网急速改变的社会,如何恰到好处地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成为很多人需要面对的课题。这不仅是年轻人的事,也不只是企业家的事。可以说,凡是想在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的人,不论年纪大小、行业不同,都需要重新审视互联网。

如果你开始有点看不懂这个世界,就说明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互联网思维不是成功学,而是一种基本素养。

科学管理与互联网思维

其实,自从市场经济兴起以来,无数成功企业的经验都被总结推广。有些经验是浪花,有些经验则是浪潮。“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思维,目前还没有人完整地将其整理成册,并广为流传。但是,如果我们将眼光回放到一个世纪前,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互联网思维的意义。

虽然亚当・斯密在18世纪末就提出了分工的经济学意义,但是直到20世纪初,美国管理学家泰罗才正式出版《科学管理原理》,将效率最大化作为目的,通过细节的积累实现了许多不可能的任务。也正是从那时起,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走向成熟,像生产牛肉罐头一样生产汽车才成为可能。

那时的科学管理,就如同今日的“互联网思维”。在当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美国,只有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尽可能地将劳动力释放出来,由此美国才走进滚雪球式的快速发展时期。美国的科学管理理论诞生前后共半个世纪的时间,是美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显著的年代,那个年代也被称为“进步时代”。

如今的中国,是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型、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交错推进。但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基本补完了工业化的课程,信息化的转型又迎头而至。可以预见,中国也将会与“跑步”实现工业化一样,以狂飙突进的方式推进信息化。这将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成为每个人的挑战。

虽然信息化的趋势难以逆转,但是我们也需警惕被忽悠,觉得只要沾上互联网就能点石成金。须知,互联网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也注定是泡沫。

回顾2000年前后,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先后出现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现象,当时不少企业都深陷其中。当时最夸张的地方在于,很多人觉得只要是个网站就能赚钱。同样,现在也有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创业主要就是讲个漂亮故事、套风投的钱,再上市套现,这其实不是互联网思维,而是在透支互联网的能量。毕竟,互联网必须基于现实才有力量,互联网本身是不能赚钱的。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曾表示,“科学管理要求在任何一个具体机构或工业中工作的工人进行一场全面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待工作、同伴和雇主的义务上进行一种全面的心理革命。”实际上,同样的话放在今天也同样合适。互联网思维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心理革命。我们不要低估这种心理革命的力量,同样,也不要高估它的能力,因为只有实干才能将心理革命转化为产业革命。

关注信息流的思维

在历史的坐标上找到了互联网思维的位置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探究互联网思维的内核。基于个人理解,凡是加快信息流动的做法,都是符合互联网思维的做法。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更能直观感受到的是物流和资金流,而不容易看到的是信息流。科学管理解决的问题是,让原材料成为商品的速度变得更快。农村里盖一层楼可能需要半个月,而改革开放时期的深圳,实现了“七天一层楼”速度,这就是科学管理的力量。而“互联网思维”的落脚点,是让信息流变得更快。

从这个角度出发,小米手机和其它手机厂商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其实是小米通过纯线上的方式,更快地和用户进行互动,能够比传统厂商更快地获得用户的反馈信息,并由此对自己的产品不断进行改进,从而打造出令用户惊喜的产品。反观其它手机厂商,在小米出现以前,消费者的吐槽要多久才能传到厂商的耳朵里,恐怕要等到调查人员跑了很久后才知道。用户的反馈作为一种信息流,能够更快地传递到小米,并且及时反映到产品的改进上。作为用户,你喜不喜欢这样的企业?

近期,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也遭受挑战,因为很多互联网巨头都开展了在线教育业务。对于想学英语的人来说,你觉得是花几千块钱听几天新东方的培训靠谱,还是坐在电脑前听类似的网络课程靠谱?至少,通过网络课程,用户能花更少的时间获得同样多的信息,这等于加快了信息流的速度,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信息的价值也在慢慢凸显出来。举个例子,阿里巴巴集团最珍贵的资源并不是技术,而是信息,零散的商业交易信息或许没有价值,但是大量的商业信息就不同了。阿里巴巴可以通过对内部交易数据的测算,大致判断出中国经济的走势、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这些都是以往商家梦寐以求却不得而知的信息。所以,为什么互联网企业不惜提供免费服务来获取用户信息,因为信息比收费更有价值。

信息流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调度;数据网;传输;特性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156

0 前言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整个调动数据网的发展。因为电力调动数据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所有我国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电力调度数据网发展工作。同时,做好电力调度数据网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经济效益,促进电力行业快速发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步。

1 电力调度数据网中数据传输模型和结构特征

电力调度数据主要由节点与链路这两部分组成,其中节点主要由互联网计算机或者是控制整个电力处理器组成,而链路是指两个节点互相联系的线路,一半在电力调度数据网传输时,都会以从高到低的形式进行传输[1]。在电力调度数据网传输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数据拥塞率的现象发生,在这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信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拥塞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在电力调度数据网传输过程中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在电力调度数据网传输过程中还要注意电力调度的信息流向模拟,同时电力调度数据网的信息流向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其在运行时常常会以网络分层的形式运行,如果不能按照指定要求操作还会直接影响电力调度数据网中其他的业务。另外,在信息流向模拟时,相关工作人员还会将其分成以下两种:垂直信息流模式、随机信息流模式。其中垂直信息流主要通过计算机系统调度核心层发出控制命令,并将这些传输命令转移到相对的厂站中,让相关工作人员都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工作;而随机信息流模式常常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中的特点体现出来,从而提高信息流向模拟的工作效率与质量。这种信息流向模拟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保证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这对于电力行业来说也不例外[2]。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传递的数据信息常常通过电力调度网进行传输,并选择一些选择性较大的随机信息流模式传输。

2 电力调度数据网的传输特性

电力调度数据网在传输过程中还会以结构的形式进行传输,同时还会对电力系统虚拟网络进行有效应的传输,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指定的调度网中的互联目标,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在运行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另外,在电力数据传输时,还会为其设置对应的IP地址与专用通道,提高数据传输工作安全性。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电力调度数据网传输水平逐渐提高,在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力调度数据网常常会根据以下两种结构行使价进行传输:星形结构与网状结构。其中的星形结构主要将调度网中各个层次之间的节点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将原有的连接方式进行创新;而网状结构的与其的差距较小,所调整创新的内容也都一致[3]。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中拥有的数据量较大,这对这些数据处理时常常会因为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传输工作出现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可以采用随机信息流的方式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电力系统的中的拥塞率与节点数据问题。这种信息流方式与网状结构和星形相比可以更好的解决其中的问题,并使用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将电力数据进行树立。

3 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维护

电力在国家、社会的发展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的传输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检修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日常用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4]。另外,在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维护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高电力调度数据网传输技术,保证电力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一些恶意攻击现象发生;(2)将原有的电力调度数据网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创新,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从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技能,从根本上提高电力调度数据网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3)做好电力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调度数据网在传输时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从而保证人们的正常用电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电力调度数据网传输时要具备先进、成熟的操作技术,并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管理。

通过对电力调度数据网传输工作的研究,可以得知电力调度数据网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技术,同时还具有非常现实的实际意义,而电力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做好电力调度数据网的传输工作可以有效的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5]。

4 总结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电力系统在使用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结合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特点将其中的问题进行改变,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使用安全。本文对电力调度数据网传输的特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文中还存在着一定不足,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电力调度数据网传输的特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周静,吕天光,陈希,殷树刚.省级电力调度数据网带宽分析与容量规划研究[J].电网技术,2012(05):173-177.

[2]李高望,鞠文云,段献忠,石东源.电力调度数据网传输特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22):141-148+7.

[3]李芹,卢长燕,霍雪松,胡婷,何晓阳,黄鑫.电力调度数据网测试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01):187-193+212.

[4]赵树茂.电力调度数据网传输特性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3(24):67-69.

信息流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信息化;中小企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086-01

1 企业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中小企业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不断贡献着物质财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信息化对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它能够给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业务增长,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并且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所以企业信息化水平高低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2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领导层的信息化观念不清晰 国内一些中小企业领导认为企业信息化有了应用系统,企业内部的许多管理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完全没有考虑这个系统能为企业做些什么。实际上企业信息化是一种利用IT技术实现优化管理,优化业务模式,提高企业生产力和效率的过程,涉及到战略、管理和技术三个层次的很多问题。

2.2 对企业业务模式和管理流程的误解 用系统去反映现有业务模式和运作流程,只能减少企业运作过程中的人为错误,让信息流加速,不会达到企业信息化的预期效果。之所以需要关注业务流程和组织的调整,甚至业务模式的创新,根本目的是使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达到完整的统一。再造的目的是为了对现有的业务重新理解和设计,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2.3 信息化软件产品厂商选择的误区 信息化项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与合作伙伴进行长期的合作。在国内有很多不同层次的管理软件提供商,企业很难选择哪一家软件商。由于大多数企业领导人对IT技术了解不多,但又急需引入管理信息系统,也就造成了实施的盲目性。

2.4 信息化人才匾乏 我国企业信息人才严重缺乏,即使是国家重点企业,仍有62%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信息人才缺乏,小企业80%缺乏相关IT人员。在我国从事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大部分是纯粹的计算机技术人员,管理知识非常欠缺。

2.5 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过高,企业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由于存在经济实力弱、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信誉差等方面的不足,在融资方面一直比较困难,以至于许多企业根本负担不起如此巨大的信息化建设费用,更有许多企业由于后续资金不足间接造成了初期投入的浪费。

3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探讨

3.1 革新管理模式,推进体制创新 必须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改革创新、强化基础管理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企业信息化中如ERP,CRM,SCM等先进成熟的软件系统,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程序和手段,实际上也体现了当代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3.2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首先,信息化战略要与企业战略相融合,并要防止信息化战略制定滞后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现象产生。其次,企业必须将信息化建设目标划分为具体目标,进而为各指标的实现提出控制过程和执行手段,对信息化建设成效进行有效评估。此外,还应根据培训对象来组织培训内容,如中高层接受信息化理念培训,中层接受业务流程培训,操作人员接受信息系统使用培训。最后,设立信息部门,组建一支精干的信息技术队伍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3.3 多渠道筹资,加大企业信息化的投入 中小企业自由资金有限,依靠自身投入大量资金于信息化建设不现实,必须进行融资方式创新,拓宽融资渠道。企业可结合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将信息化建设的奖金列入技改项目总投资。政府也应在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上进行创新,如逐步放宽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

3.4 政府加强引导,做好服务与协调工作 各级政府可从战略高度积极宣传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并通过加快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推动区域融合的方法带动企业进入信息化“轨道”,加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和指导。

3.5 建设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 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以企业内部信息化为基础,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的商务贸易活动,可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加以整合。其实现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一是信息流的交互,首先通过互联网宣传企业产品的技术、质量、性能和价格信息;二是交易各方通过互联网开展商务谈判,进一步沟通信息;三是通过互联网络签署购销合同并完成支付结算,进而实现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统一。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交互商业运作,减少中间过程,保证交易可以一条龙的完成,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4 结论

当前,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正在向纵深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融入企业的生产、研发、运营和管理活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必将我国中小企业推入国际竞争环境。在这种形势下,中小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并得以发展,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

参考文献:

[1]张灵莹.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问题与对策.企业经济,2002年(5).

[2]曹国法,樊勇.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郑州人学出版社,2003.

[3]张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安徽科技,2007(8).

[4]韩靖平.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生产力研究,2003(5).

信息流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本刊记者就外向型企业如何实施好ERP这一专题,采访了具有外贸最佳品牌、外贸客户服务满意度第一的珠海宏桥高科技有限公司外贸事业部总经理梅义文先生。梅总结合宏桥科技实施上百家企业ERP的实施经验,以江铃进出口公司ERP项目如何实施及实施后的效果,阐述了外向型企业如何实施好企业的ERP管理系统。

首先梅总简单介绍了江铃进出口公司企业情况。江铃进出口公司是江西知名企业,国家512家重点支持的国有大型企业江铃汽车集团下属的核心企业之一。江铃进出口公司面对众多国内外知名的ERP供应商,在进行ERP厂商选型时了解到,宏桥ERP具有国际贸易先进思想、国际主流技术同步的软件技术、能充分满足外贸行业应用需求的解决方案,以及在中国外向型企业用户中的良好口碑等,从众厂商中选择宏桥科技做为江铃公司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在接受该项目后,宏桥科技仔细分析研究了江铃进出口公司的组织结构、部门职能、业务流程和经营运作模式等方面的详细情况,提出了符合江铃进出口公司特点和需求的信息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分步实施策略、实施目标。

1.立足企业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管理的提升

ERP实施成功的关键是用ERP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去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江铃进出口公司从管理思想到管理流程都按照宏桥ERP的要求,按照市场变化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创新。宏桥科技着重为企业“进口业务”、“出口业务”、“储运管理”、“资金管理”等重点业务确定了合理的业务流程;对江铃进出口公司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包括“单据流”)甚至“人力资源流”进行了优化重组,以完善江铃进出口公司的成本控制体系、工作流程控制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和客户管理体系等。

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决定因素是人,在ERP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宏桥科技特别重视对江铃公司员工的培训工作。在项目实施和咨询顾问等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宏桥科技对所有使用系统的管理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讲解ERP系统的原理和作用,并深入到管理现场详细培训ERP系统各程序的操作方法和讲解使用后的益处,使江铃进出口公司各级员工很快认识熟悉了ERP系统的真正作用及使用后为其带来的便捷。新系统很快在整个公司普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更加畅通,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企业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

3.立足企业实际,稳步推进信息化进程

宏桥科技根据江铃公司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目标,制定信息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采用分步进行实施策略,化解实施风险,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第一步以建立畅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目标,构建以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完善的进出口网络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打破制约销售管理的瓶颈,有效地控制采购、销售和库存,合理调配系统资源;第二步以提升企业管理层次为目标,在对销售网络数据分析和汇总的基础上,为企业领导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信息流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ERP环境 数据 准确性 保障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N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为了适应现今信息时代的发展脚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诸多企业纷纷开始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ERP系统是信息化解管理技术的重要体现,是一种信息快速且高度集成的系统,做好前期基础数据的采集、分类、整合,能够充分发挥ERP系统强大的作用力,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及物流之间的有效融合,为企业各项业务流程及发展趋向提供精确的数据指导。

1ERP系统基本概述

ERP系统是集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为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合理利用ERP系统,能够实现企业业务流的有效整合与集成。ERP系统将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基础数据以及计算机硬件软件等集成在一起。ERP系统数据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其中静态数据也称之为基础数据,是企业在经营中开展各项业务所需要的信息数据,例如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及物料信息。而动态信息也称之为事务数据,是企业开展各项业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数据,例如采购订单数据、期末库存数据等。基础数据是ERP系统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决定ERP系统能否发挥其功能效果的重要因素,若没有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那么ERP系统操作将无法实施成功。

2ERP环境下数据准确性的保障技术措施

2.1实时采集并整理基础数据

在实施ERP系统前需要实时采集并整理基础数据,只有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与及时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ERP系统的正常与良好运行。在企业管理中要想实现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并非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做好大量的基础工作,为ERP系统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基础数据采集与整理中还要注意两方面内容:第一,全面掌握ERP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对基础数据的要求。基础数据可以说是企业资产,对各项基础数据进行采集、整合、分类等会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第二,为了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应对数据录入人员进行明确分工以及定期培训。基础数据采集、审核、整合、分类、管理等是一项环环相扣的工作,不是靠一人力量能够完成的,因此要做好任务分配,使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完成基础数据采集与整理,并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为ERP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2.2ERP系统应用中的数据保障

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系统模块原理知识培训。ERP系统是一个完整但却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系统模块之间紧密相连,若系统中某一模块发生不良状况,那么会影响其他模块的数据准确性。基于ERP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关联性,企业应强化相关工作人员对系统模块原理知识的掌握,定期对其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相关工作人员对ERP系统模块原理知识有一个清晰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并将系统模块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数据在系统模块中的作用。

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提高工作效率。ERP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不只是简单的纸质信息转变为电子信息,同时也是管理理念向管理模式的转变,其在应用中强调专业、责任。ERP系统对数据的要求较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共同配合。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从而保证数据在申请、编码以及维护等各个环节操作中的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据信息录入ERP系统,那么其产生的也将是错误的结果。当错误结果被复制或者快速传播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影响企业发展。

2.3ERP环境下的数据优化

动态数据优化。资金流、信息流及物流属于动态数据的范畴,因此在ERP环境下要做到动态数据的优化,应从这三方面入手。合理利用ERP系统,能够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及物流三者之间的有效融合,达到数据资金共享的目的。另外利用ERP系统还能够合理简化资金流内部控制程序,使资金流内部环境信息与外部环境信息发生联系,从而使资金流数据信息渗透到企业各个部门中。动态数据优化实际上也是对企业各项业务流程的优化。

静态数据优化。静态数据是指企业系统中基本属性长时间不发生变化或者变化相对较小的资源。通过这些数据能够看出企业资源基本属性,这些数据主要包括原材料、固定资产、客户资源以及员工信息。在ERP系统环境下对静态数据进行优化,实际上就是利用ERP系统对静态数据的科学管理,用精确简洁的数据信息表达最为充分的数据信息内容,为企业各项目标的制定及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基础数据。

3总结

在ERP环境下,基础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直接决定了ERP系统运行状况,错误的数据ERP系统所输出的结果也是错误的,基于基础数据对ERP系统功能及运行的影响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应引起对基础数据的重视,合理开展基础数据采集与整合工作。然而动态数据则与基础数据不同,它是ERP系统的功能体现,保证ERP系统的良好运行能够实现各类动态数据的有机结合,提高动态数据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尤作琴.ERP环境下数据准确性的保障技术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6(4).

[2] 陈帆曦.ERP 环境下数据准确性的保障技术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15(4).

[3] 王隆隆.信息技术环境下(ERP环境下)的资金流内部控制[J].财政监察,2012,8(16).

信息流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农民工;培训模式

一、引言

我国目前是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这个称号的获得和我国2亿左右农民工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但我国要从一个制造业大国转变成一个制造业强国,仅靠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体的农民工显然是不行的。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我们走向制造业强国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重大启动项目清单即将印发实施,拟列入项目共177项,投资总规模近1.3万亿元,由此将创造数以万计的新工作岗位(赵应文、张琴丽,2009)需要高素质的农民工队伍来担任,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本文将就武汉城市圈农民工培训的意义及模式进行战略层面的研究。

二、武汉城市圈农民工培训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高城市圈内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我国的农民工都来自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在农闲时外出打工,一般承担的是进入门槛很低的工作,技术含量不高。老一代的农民工相当一部分是文盲、半文盲,而新生代的农民工往往是小学毕业、初中或辍学后的一些年青人,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拥有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证书的农民工更是极少数。因此,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再培训,能够有力而显著地提高城市圈内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有效避免“民工荒”尤其是“技工荒”的出现。

第二,有利于城市圈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关键原因在于我们所从事的制造业往往是属于低技术含量、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且处于整个价值链的最低端。武汉城市圈相当一部分的制造业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在农民工比较多的行业。尽管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那些企业的老板们仍然愿意继续在此领域做下去,说明他们仍然是有利可图的,能够保证资本的合理利润率,其重要原因就是劳动力低廉。其也不愿意进一步改良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当农民工们的素质提高后,可以迫使企业家们引进新的技术含量,或是从事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生产,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这不仅符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更是国家发展与强大的内在要求。

第三,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由于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浅,极大地限制了其工资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的收入低导致其后代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于是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子辈继续走父辈们的老路。因此要通过加强农民工培训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这也是教育的功能所在:它在提高人们素质的同时,也会提高人们的生产率与收入。伴随前文中提到的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的产业在走出价值链低端的同时,也必将会走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泥淖。

第四,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稳定性。一个企业要想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团队。而农民工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流动性大,长则一两年、短则一两个月。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农民工的同质性,而同质性由其工作特点所导致。农民工的流动性高迫使企业不愿意对其进行企业内培训。因此,必须从提高农民工的异质性入手,而加强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民工的异质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刘传江、董延芳,2007),对于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第五,有利于改善城市圈内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状况,减少结构性失业。农民工参加培训是结合市场需求与个人优势来选择培训内容,在提升自身工作技能的同时,也减少了劳动力市场某一特定领域的供求失衡状况。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对于市场上劳动力紧缺行业,通过加强自身在此方面的技能培训,增加此领域的劳动力供给。二是对于市场上劳动力供给过多的行业,通过转行(相似但有区别的行业)的职业培训来寻找新的更好的工作机会,同时减少该行业的劳动力供给。另外,农民工在短期失业期间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无疑是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兼顾工作收入与积累自身人力资本的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

第六,有利于教育培训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我国职业技术学校是农民工培训的重要主体,但长期以来在政府办学管理下严重缺乏市场意识。让农民工去这些职业技术学校接受与市场上劳动力需求无关的培训内容,对于生活艰辛的农民工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要想发展扩大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市场,客观上要求职业技术学校必须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即按照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农民工培训需求的变化来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不仅如此,作为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还要求这些学校具有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能力,同时也要求培训内容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即在“专”的基础上,还有一定的“通”(包含“变通”与“通用”的含义)的潜力。这对于职业技术学校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唯有如此,才能为我国步入制造业强国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武汉城市圈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培训的模式

农民工培训的模式有很多种,笔者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将农民工的培训模式总结如下:

1、按培训费的出资主体划分。分别有政府出资、企业出资及农民工自己出资,同时不排除有两者或两者以上共同出资的情形。

2、按培训主体划分。可分为公立职业技术学校、私立职业培训学校(机构)、企业自办培训部门、学徒型及自学五种类型。从目前情况来看,前三种为主要的培训主体,学徒型属传统的培训模式,其培训周期较长、数量较少。而在有适当的教材安排下,农民工也可自学,通过相关考核后便可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3、按培训内容划分。分为一般性培训内容(在大、中专学校常见的培训课程,为一般素质教育和行业较宽泛的能力培训)、特殊性培训内容(即针对性较强、技能较专、就业面较窄的培训,为企业内部培训较多见)和适应性培训(主要是帮助农民工能够较好地融入城市文明,进行有关市民法则、法律知识、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等)。

4、按培训的地点划分。可分为进城前的劳动力输出地培训和进城后的输入地培训。后者为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工培训,而前者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培训外,还包括就业信息的告知、生存技能的教育等。

5、按培训的时间长短划分。可分为短期培训(3个月以内)、中期培训(半年左右)和长期培训(一年以上)。通常不同性质的培训内容,其培训时间的长短不同。

(二)武汉城市圈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素质差。我省农村劳动力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技能培训率明显偏低,只能从事加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工作,工资报酬比较低。因此,对于农民工来说,只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就业竞争的资本,才能在工资待遇、劳动保障、工作条件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

2、农民工培训资金投入有限。资金通常有三个方面的来源:农民工自己、政府和企业。对于企业而言,大多数的培训内容通用性较高,而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制约了企业对农民工培训投入的积极性;农民工尽管愿意接受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但参加培训是一个耗时而费钱的事情,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因此热情也不高;政府虽然认识到农民工培训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但总体而言在这方面投入太少。

3、农民工培训市场发育不完善。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培训内容太少,培训机构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迟钝,所提供的培训内容往往与企业的需求脱节,农民工接受培训后无法马上接手工作,因此导致农民工和企业都没有培训的积极性。

4、农民工培训市场监管不严,存在着培训市场管理混乱的问题。有些培训机构打着农民工培训的招牌,收了学费就卷款走人,政府监管不到位,进一步挫伤了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

四、武汉城市圈农民工培训模式的战略思考

(一)农民工培训模式的资金流与信息流

武汉城市圈农民工培训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培训资金的来源问题。二是培训内容的问题。前者为资金流,后者为信息(或知识、技能等)流,二者贯穿于农民工培训过程的始末。结合培训过程中的市场主体,其内在关联如图1所示:

图1中,政府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向企业、农民工、培训方任意一方或多方提供培训资金,而企业、农民工也会支付培训资金;培训方对农民工、农民工对企业提供相应的知识、技能,而企业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也可向培训方反馈(在现实中,企业和培训方、农民工和培训方可以合而为一,分别为企业内部培训模式和农民工自学模式,但这并不影响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最终的结论)。另外还可以看出,资金流最后汇集在“培训方”,而信息流则没有一个最终的归结点,说明有关农民工培训内容的信息需要在企业、农民工和培训方三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政府在此过程中可以起到一个辅助沟通的作用),才能获得最佳的培训效果。

(二)农民工培训模式的战略对策

第一,资金流方面。在培训资金方面笔者认为政府必须要有所投入,原因如下:首先,农民工培训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尤其是在“适应性”培训方面,而普通的技能培训由于其培训的内容通用性较高,企业不愿投入,农民工“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有必要填补这个空白,这正是“富平模式”存在的意义(李湘萍,2005)。其次,农民工本质还是农民,政府对农民工培训进行补贴实际上是对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民欠账的弥补,根据“普九”义务教育的精神,政府应该对农民工进行补偿性的再教育。在具体的资金投入方式上,农民工可以凭相关培训费用单据到政府规定部门按一定比例报销培训费。

第二,信息流方面。在培训的信息流方面笔者主张MES培训模式。MES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目标、相对独立的内容和确定的考核标准,这对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农民工来说,无疑可以提高其培训的定向性、应用性、现实性和灵活性(胡小凤,2006),农民工可以接合自身的情况来进行个性化的选择,“短、平、快”地完成系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可以自学也可以到培训学校学习,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民工的培训成本。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将MES课程体系标准化,制订相关的考核标准,并对相应的学历证书进行权威认证,具体的培训工作则可交给市场去完成,从而有利于增强培训方的竞争,提高培训专业化程度与质量,同时方便与“订单式”培训相对接。

第三,其他辅助措施。首先进一步务实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提高国民素质也是提高农民工素质的关键所在。其次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促进农民工向市民和现代化的产业工人的转化(朱劲松,2010),这有利于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再次政府还应促进劳动力供求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准确迅捷的用工信息有助于农民工选择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参考文献:

1、赵应文,张琴丽.略论农民工回流背景下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6).

2、刘传江,董延芳.异质人力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以上海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7(4).

3、李湘萍.富平模式:农民工培训的制度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5(6).

4、胡小凤.MES课程模式:农民工培训的必然选择[J].中国培训,2006(2).

5、朱劲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武汉城市圈小城镇的发展:基于户籍制度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4).

*本文属湖北省教育厅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0q1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信息流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现代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信息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应当是计算机化的管理。这是因为信息革命促使社会全方位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自然要适应这一变化;另一方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要求更深入地掌握人力资源的状况,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源信息,用科学的方法精细地研究问题,从而摆脱经验性的人事工作,获得高效的人力资源利用率。

一、人力资源管理对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大致可分为职工选聘录用、薪酬管理、技术干部管理、保险福利、职工能力开发、考核、人事调整、日常工作管理等类。由于人力资源工作者各自分管所属工作,使用自己所熟悉的计算机软件,相互间的工作信息交流不充分,这就需在一个既能规范处理所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又能共享使用、及时跟踪职工信息的人事网络。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信息流

由于计算机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控制,所以,在把计算机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时,应当找准应用的位置。在我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除了人事档案管理和工资管理、技术干部管理等之外,还有大量的动态信息,这些信息有自己的信息源和信息传播通道,有的适宜于计算机,有的不适宜于计算机。对此,我们要加以分析和区别,在认清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计算机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之中。

首先,我们看看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并通过对过程的分析,理清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信息流。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把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并尽可能地让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和富有创造性。按照弗鲁姆的激励过程理论,要达到上述的目的,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职工认为他们完全能通过努力完成任务和获得报酬;第二,工作的回报对职工具有吸引力。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做到这两点,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激励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激励职工是系统的核心。要激励职工,人事部门首先要搞清楚职工是否有能力完成所担任的工作。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在工作分析、录用职工与培训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人事部门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分析,建立合适的组织结构,完成详细确切的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其次,要录用素质上适合于岗位的职工。再次,对录用者进一步培训,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在此,我们需要了解工作岗位的信息,人才市场的信息,大专院校的信息、候选人信息,已录用新职工的信息。此外,在工作分析、录用新职工和培训工作中,还有大量的信息的处理加工工作,例如工作分析信息的整理,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新进人员的统计分析,各种考核测试试卷的分析,成绩的统计,面试,招聘工作的评估,培训中的训练和知识传授,培训信息的管理等等。

如果要使工作回报对职工有引吸力,就需要遵循激励的理论,建立合适的工资、福利分配方案,并且要做好非物质鼓励的工作。在这一模块中,工作的定量评估、工资与福利的计算等方面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计算机来处理。

如果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到位,那么激励的目的应当达到。实际上激励目的是否真的达到了呢?这需要通过对职工的工作业绩评估来检验。人事部门通过工作业绩评估,掌握职工实际的工作成果和表现,评估激励的效果,为职工的报酬提供依据,表彰先进,总结问题,研究问题症结所在,改进人事管理工作。工作业绩评估实际上就是一个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某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信息情况的过程。某一职工的工作表现的评价既需要与其他员工进行横向比较,也需要与其自身的历史进行纵向比较。所以,实际评估中,同样有大量的信息需要计算机进行收集、整理、传递和储存。

三、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计算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些信息掌握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这些信息的处理和加工有可能做得更细致和全面,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一个管理系统的信息集成度的迅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也相应提出计算机化的要求,以适应于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管理系统的构架中,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占有一席之地。反过来,人力资源管理应当以单位的核心管理理念为指导,与整个管理体系相协调。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部门之间、人力资源管理与上级主管之间应当保持规范的和畅通的信息交流。许多先进的管理系统中,都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要素。例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把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和柔性制造工程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高度集成。其中集成管理信息系统(1―NIS)就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要素。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其信息子系统的建设,从而达到能及时、迅速地为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详细和确切的信息。

上一篇:外出学习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组织培训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