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2-26 12:16:0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1.心理健康教育保证了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去投入体育锻炼和学习中去,而且进行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良好的心态可以使其很快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中去,并且在短时间内还具有旺盛的持续力量。

2.体育教学的有序进行需要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一些剧烈的运动项目,比如跑步等耐力运动,这些都需要小学生在心理上事先对这项运动的特性有所了解,这样的好处也是为了保证学生在认识体育运动的益处后,对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抱有一定的期待心理。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作用

1.田径运动是一种竞争性较强,发展小学生体能的运动,在走、跑、跳、投等项目的练习中,锻炼小学生的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能力,要达到体育教学效果,就要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怕苦,不怕累,承受自身和外来的压力,比如,耐力性长跑项目,这是对小学生的体能和意志考验,是要学生付出长时间的体力和忍耐力的,教学目的就是训练学生增强体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2.球类运动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精神,尤其是在比赛过程中,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影响学生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及时调整学生的心理过程,调整心态,保持着“胜不骄,败不馁”的平常心,抗击焦虑情绪的产生,稳定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3.体操运动是以协调性为主的体育项目,舒缓学生的心情,集健身和娱乐于一体的双重功效教学。在体操教学在中,加大动作难度,实现新的跨越,也是体育教学中的内容。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紧随其后,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如,跳箱、器械体操,鼓励学生战胜高度的勇气,克服恐惧心理,锤炼学生的意志力。

三、结语

总之,结合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学,不难看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学是完全可以保证在后续的体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因此,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教学应该与体育教学同步进行,这样的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小学生的自我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地健康发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庞海云,文冬,周艳红:《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成效研究》,载《职业时空》2012年第12期,第100页。]因此,有必要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科学技术教育、道德教育等相辅相成。教育部于1999年8月和2002年8月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标志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民间推动向官方主导发展,从基层探索到国家有计划地推进,促使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规范、有效发展的轨道。[ 魏书堂,彭虎军:《陕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载《商洛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31页。]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尚且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一、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发展形势喜人。从1999年教育部相关文件以来,各地都相继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委员会,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文件进行规范,因此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迅速。[ 廖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载《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147页。]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

在我国,很多中小学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正规课程中,当做一门学科来对待,在课堂上系统讲述心理学的概念、理论,方式单调、乏味,学生则在课本上勾勾划划,课下认真背书,完成作业,更有甚者还安排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课的考试。然而,心理健康课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烦恼,以及出现的诸多不适应的发展倾向,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使其轻松学习。[ 刘建瑛,曹文涛,刘秀琴,张艳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教育模式的演进》2010年第5期,第294页。]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来看,主要是依赖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自发开展,受到教育者的观念、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影响。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地方性课程,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系统、易操作,各地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中小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编制了相应的教材和参考书。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操作。[ 周春淼:《中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载《黑河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15页。]

实际上面对考试的压力,学生只会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学习,这样并未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又很复杂的工作,其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应该是一种理念,应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生参与其中,置身其中,才能从中获益。

2、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得到了重视,但是在实践中很多时候都流于形式。不少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深刻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只关注学生升学成才,未关注学生健康成人。[ 魏书堂,彭虎军:《陕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载《商洛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32页。]有些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出于自愿,但在现有的教育背景下,迫于多种原因或压力,又不得不进行,于是各种形式主义大行其道。在有的学校,不论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教材,还是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档案等,都一应俱全。然而,所有这些或者是假的,或者就从没实施过。之所以这样做,有的是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或达标,有的则是为了扩大学校的知名度而故意搞假宣传。[ 潘福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载《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23期,第53页。]这种有名无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只会造成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健全的假象,而越来越多的问题会被掩藏于这些假象之下,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3、师资力量较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从教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素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程度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的主要标志。目前,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相当匮乏。理想状态是每500名学生配备1名心理学教师。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一两名兼职教师需要服务几千名学生。教师既要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又要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还要开展各种心理训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服务的需要。[ 董静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9期,第322-333页。廖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载《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150页。]而且目前大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必定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技能心理学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法律知识等,不能很好地区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用说教代替心理辅导和咨询,不仅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有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阻碍青少年良好品质的形成。[ 陈显莉,郭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初探》,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第10月,第4-5页。]

此外,由于国内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资格认证标准缺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地位一直难以得到正面认可,进而使得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成为一种科学的、独立的、受认同的专业性工作。[ 石建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国培计划”心理项目首批学员的调查与思考》,载《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年第3期,第54页。]

4、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心理健康教育是个舶来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已被逐步接受,并肯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多数家长认为只有当孩子表现出问题后才需要找老师咨询。[ 陈庆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载《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126页。]很多学校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咨询上,忽视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整体,归根结底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把握不够准确。[ 安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载《学理论》2012年第32期,第231页。]其实,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两项任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般以发展性教育为主、补救性教育为辅。心理咨询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就目前的开展情况看,它主要是补救性的。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心理咨询,在实践上会导致只重视个别学生具体心理问题的解决而不重视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从而背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 潘福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载《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23期,第53页。]

此外,还有些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看做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有甚者将心理问题和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用德育的方法来对待心理问题。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法有明显的区别。[ 李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与策略》,载《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90页。]

二、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建设,也就是要追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实效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理由,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动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 石建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国培计划”心理项目首批学员的调查与思考》,载《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年第3期,第54页。

]针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切实地行动起来,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不断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深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就目前的情况看,全社会虽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仍存在轻视的观念,这与我们应试教育的大背景息息相关,不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更多地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此,应该加强在中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普及,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形成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要增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支持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魏书堂,彭虎军:《陕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载《商洛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33页。]更重要的是,应当建立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导向体系并认真贯彻执行。既可以在素质教育评估体系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标准的权重,也可以建立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突出其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结果与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绩、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教师的业绩等挂钩,并落实到相应的奖惩制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应实行多种监督,通过上级教育检查、学生感受、家长反映、社会反馈等多种途径获得可靠资料,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从而产生较准确的综合评估结果。[ 陈子立:《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思考》,载《南方论刊》2010年第2期,第102页。]这样才能促进全社会,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深化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够切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避免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2、创新教育模式

如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又很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仅通过生硬的课堂授课或者小范围的心理咨询获得有效的成果,我们需要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研究者和实践者基本的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而不是要传输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例如,在美国的中小学里,很少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除了一些学校开设心理学或社会学的选修课中含有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之外,其余大多数都是各种各样的技能课或生活常识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学生由于不适或不能而带来的紧张和焦虑,通过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来增进学生的心理功能。[ 周春淼:《中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载《黑河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17页。]

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工作经验,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同教学途径,变化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个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除了运用相关课堂教育内容进行教育外,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 王洪彪,张艳侠,陈晓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刍议》,载《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6期,第31页。]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会遇到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应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相关内容可以包含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性格锻炼、青春期性生理与性心理、心理疾病预防等。同时,还应该考虑各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之间的连续性,以形成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体系。

3、积极开展师资建设和师资培训

师资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要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最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专业素质优良、专业知识技能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欠缺直接制约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魏书堂,彭虎军:《陕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载《商洛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33页。]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努力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担负着提高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重任,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包括职业人格魅力和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统筹资源、合作教学的能力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能力等。[ 陈显莉,郭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初探》,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第10月,第5-6页。]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学校应加大力度从高校心理学专业学生中招聘具备相应专业素养的毕业生,让更多的专业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此外,还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在职教师培训。如果在职教师都能够具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技能,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必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这样也能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灵活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多元化的教学实践中。[ 陈庆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载《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130页。]

4、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来看,学校、家庭、社会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其所处环境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不能仅依靠学校的单独努力。学校应重视与家庭的沟通协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以便家长与学校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此外,学校还应创办心理专栏,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与公安局、社区等配合,共同改善周边环境,以减少或避免周边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的侵蚀。[ 张丽丽,黄泓嘉:《当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载《群文天地》2012年第2期,第264页。]通过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够维护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小学阶段更要实施好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让学生健康地发展。

一、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往往是把它当做思想、品德教育,其认识仅仅局限在学生道德良好就是心理健康,如此一来,何谈心理健康教育。

2.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得以深入的发展,但是,过于追求成绩的现象仍是十分严重,虽然教师也认识到心理健康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是往往受限于当前教育的总倾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只要学生的成绩上去了,就是成功的教育,而这些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应该是专业人士研究的。

3.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学科化倾向

在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的重点不是向学生传授心理知识,而是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长所需要的体验和经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活动体验,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心理发展,还使学生增加了负担,产生厌烦的心理。

基于这些问题,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提高小学心理教育的有效性。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对心理教育的认识,深刻理解其意义,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

立牢固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并主动把这种意识渗透到各项工

作中。

2.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设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加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具备良好发展的

能力。

总之,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问题,这需要广大教师要不断地对当前的现状和对策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从而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福贤.如何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

[2]朱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9).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被过分夸大

当代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身心发展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他们容易形成某些不健康的心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无可厚非的,但因此夸大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认为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似乎己经到了耸人听闻的严重地步,也是值得怀疑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奇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小学生身上确实存在养某些心理与行为问题,但其中的许多问题是一些发展性的问题,是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川。同时,由于人们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把握不一,使用的检测工具不一,加之统一取样不当,评价者的主观随意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统计结果有许多是相互矛盾的,这不利于体现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也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甚至形成消极影响,误导人们对小学生身心全而发展的评价。

(二)缺乏相关辅导教材

在教材建设方面,到目前为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处在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教材和辅导内容。市场上和网上各种教材和读物良芬不齐,内容过于随愈,往往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小学老师要在短时间内编写教材难度又很大,且科学性存在着很大的疑问。这些都不利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有时候会带来副作用。

(三)缺少必要的活动场所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课程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也没有规定的教学方法.但它的教学方法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感受和领悟。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情景体验法、讨沦分析法、游戏活动法等。这需要有一个与平时上其它科目不一样的环境。比如,桌椅板凳的摆放、一些必要的设备等。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就在本班教室进标一些活动很难顺利成功地进行开展,受到一定空间上的限制,也不能保证侮个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去。在活动课中,教师和学生的充分参与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体验是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没有体验活动中蕴含的教育目标就无法内化到学生的心理结构中去,活动的设计就将流于形二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就七法达到。在组织活动时应给学生的体验过程留有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在体验中获得的感受。

二、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小学生心理活动的调查

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要从其心理调查工作做起,只有全面,细致的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教育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部分的学生处于心理叛逆时期,对于家长以及教师的教诲,抵触心理非常强,如果无法从其心理特点入手,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是会造成与其相反的不良结果。一般情况下,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们关心的问题,教师会选择用问卷调查这种方式,在总结了调查结果之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其生活以及学习的各个方面入手,进行引导与帮助,进而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二)转变观念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后,国家又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己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尽管如止匕仍然有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或错误的认识还在严重地影响甚至阻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开展。有些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视心理健康教育为无关紧要的事,或将学生的心理问题视为是心理专家和医生的事,或简单地以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正是这种认识导致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开展或不能向纵深推进。

(三)利用童话、寓言等故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童话、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其中的人物生动话泼,富有童趣,深受儿童喜爱。另外,童话、寓言故事能把现实生话中发生的事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用肯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如灰姑娘、天线宝宝等)传递给儿童,可以使儿童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因此,教师叫一以根据小同年龄价段学生的特点,选编培养学生同情心、毅力、乐观向上、诚实、独立等心理品质的国内外优秀童话、寓言故事,推荐给学生阅读。

(四)心理健康教育面向整体,珍视个别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中明确指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观念是教师的义务和职责。小学生思维和心智尚不成熟,易受到不良文化影响,很多孩子的不良行为就是在小学阶段养成。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着学生性格和行为,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对小学生人格形成起着积极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挑战,且当前大多家庭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备受爷爷奶奶及父母的宠爱,使得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很大一部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现象,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小学生不良心理的诱发入手展开分析,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关键阶段,影响着学生认知能力,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教育概念,是完整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很大帮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的心理状态决定着人的行为,影响着人对事物对错的判断。想要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学会控制行为、控制情绪,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心理认知特点,运用心理教育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不仅能够起到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还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实施途径有: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等。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具有一定的预防性和补救性,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2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小学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想要实施具有实效性、有效性的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就要弄清引起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从而针对问题“对症下药”,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

2.1心理受到伤害。

当前很多教师教学思维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与尊重,教学过程中经常体罚学生,对学生不尊重,学生内心受到伤害,易产生自卑、失落、逆反等心理,诱发心理健康问题。

2.2教育缺失。

很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正确认识,教学活动开展中关注的往往学生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心理状态,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最终诱发心理疾病。

2.3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教师综合素质往往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然而当前许多教师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不展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中力不从心,效果较差,无法取得预期教育效果。

3如何在更好的开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想要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健康,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较快教育知识,能够胜任岗位,能够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2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地位。

小学教育中应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积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校园教育当中,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

3.3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导致,教师应担负起“引导者”的责任,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消除了师生之间的界限,与学生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小学生大多是天真活泼的,是乐于接受帮助和鼓励的,只有积极地引导学生,他们才能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有成熟的心理。

3.4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

想要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模式就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说教或课堂模式,应积极转变教育思路,利用实践活动或班级文体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心理教育。小学生天性好动,死板的说教只会令学生反感,甚至一些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反而适得其反。因此,在小学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课内外文体活动,从而通过这些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具体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教师的鼓励往往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产生,成绩的提高都有着很大帮助。另外,文体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缓和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对于学生不良心理矫正有着重要意义。活动开展时应以小组为单位,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对各小组表现进行评价,评选优秀小组,同时对活动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和总结,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完整的教育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递,更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关键。健康的心理是人健康成长的基础,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蒋艳菊,时金献.《小学教育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2]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3]覃奇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初探.《广西教育》,2005,(1).

[4]柳菊.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体会[J].《江苏卫生保健》,2004,(6).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生;方法;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全国各中小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小学生健康的人格为他们具有知识、体魄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他们。因此,面对当前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近30年来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社会舆论的广泛认同,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心理健康教育在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适得其反。

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非常重要。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渠道,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教育方法,给予小学生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力,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结合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我认为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如下几种:

1、学科教学渗透法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它们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学科课程本身还是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这些内容所蕴含的可利用资源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同时,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适时有度”;

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精心设计学科活动,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1]

2、活动体验法

活动体验法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学生通过游戏等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活动辅导的方式,可以激发其兴趣,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受到影响和教育。

运用活动体验方法开展心理教育,在心理健康课中运用得较多。在活动的设计中,应注意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保证活动的形式多样化,可以采取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角色扮演、猜谜、讨论、诗歌朗诵、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心理活动的开展尽量与班队活动和第二课堂等活动结合起来,同时,教师对活动体验法要精心准备和组织。

3、认识指导法

旨在提高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和水平,如指导阅读、举办故事会、参观访问、课堂讨论、自我表述和自我评价等。根据艾利斯的观点,他认为人兼有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想,情绪与不良的行为是与个体的认知有关。而人们的情绪困扰与行为不良,甚至神经症都来源于不合理的信念。[2]

小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由于其经验不足,特别是思维的限制,这将造成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可能出现欠缺。由此将会影响儿童产生消极的情绪与不良的行为,进而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利用认知指导法,能有效改变他们的认知,使他们的认识更趋于理性与合理。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对讲故事、游戏、课堂讨论等方式非常喜欢,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小学生的班队活动中,教师应注意收集小学生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特别是在他们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时,应多采取这种方法改变他们的认知。

4、 个别心理辅导

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使其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辅导教师是对部分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心理咨询和辅导的骨干力量,直接影响着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在中小学一般都设置得有心理咨询室,少数有心理困惑或者心里问题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接受心理辅导。

个别心理辅导的方法有:(1)心理谈话和咨询。通过心理谈话和咨询,了解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并在谈话过程中对所了解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和辅导,指明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2)心理行为训练,即针对个别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设计专门的活动对其进行心理行为训练,通过训练达到提高某种心理品质的目的;(3)心理诊断与心理治疗,对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疾病)的学生,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验和诊断,找出心理病原,再运用心理治疗方法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疗,如认知疗法、放松训练法、模仿学习法、行为排演法、心理分析法等。

小学对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中,较为常用的是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借助于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及其它信息传递方式,就来询者的心理、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心理咨询形式有面谈、电话、书信、网络[3]

5、环境渲染法

环境渲染法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它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法。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一个和谐、宽松、良好的环境。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4]

环境渲染法主要方式有(1)心理健康专题广播。通过学校广播,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专题讲座的宣传,还可通过广播解答小学生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这种方式影响大,效率高,是一种极好的宣传方式。通过广播宣传能以提高全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能力。(2)设立心理咨询室,由专职教师负责,专门解决少数小学生的多种心理健康问题,负责指导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板报宣传。利用黑板报或墙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由于板报宣传方便、快捷和普及性强,因此最适宜于各班级出班刊加以运用。(4)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电话或网络聊天。学生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均可利用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电话或网络聊天,由心理辅导老师作出解释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除去以上介绍的各种方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讲授法、行为改变法、自我调控法等等。这些方法的使用,需要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结合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任务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每个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彭恩武.中小学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 2010.7-8.

[2] 李百珍.青少年心里卫生与心理咨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3] 黄 猛.浅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邵阳教育学院 [J]科技信息, 2009年第16期.

[4] 关丽霞. 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06月第23卷第3期.

作者简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 心理健康 教育 途径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功能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情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团体辅导和活动课的特点。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命名,包括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同时也明确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方法和技能与学校教育这一特殊情景相结合的性质,平衡了辅导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导向和辅助的作用。其功能可以总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针对轻度的心理障碍进行团体干预的功能,目标是心理障碍的缓解或消除;二是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目标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三是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充分发挥潜能的功能,目标是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心理咨询时间难以保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和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结合起来,两项任务缺一不可。不少学校的兼职心理咨询教师每天忙于本职的日常工作,能用来搞心理咨询工作的时间日平均仅有1至2小时。有一名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学生找几次都找不到心理咨询老师,以后就不再找了。即便是专职教师,每天忙于上心理健康课,也很少有时间进行个别咨询。

2.心理健康课被其他课挤占

目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课时没有统一规定,各学校根据本校的情况自主安排,一般安排在校本课程时间或团队活动课时间。各学校安排心理健康课的起始学年和课时数也各有不同。全校各学年每周都上一次课的学校为数不多,大部分学校都是部分学年两周上一次课。在访谈中,心理健康课教师反映,即使这点时间也难以保证,常被其他主课排挤。

3.心理健康课教师队伍不稳定

很多小学校心理健康课教师主要由校医、身体欠佳或年龄偏大的教师担任,也有的是班主任、共青团书记、少先队辅导员、主管教导主任等兼任。即使是已经从事若干年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只要文化课教学需要就马上调整过去。加之提职、离岗、出国或调动等原因,心理健康课教师队伍流动性非常大。

三、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

1.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对场地、设备等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有些学校设置了专门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使用的小班化教室,以保证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教室内的桌椅、环境等都进行特殊布置,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2.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任课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素养,需要经常外出学习、交流,需要购买相关的图书、订阅相关的报刊,经常要制作一些订件,要开展科研活动等,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要措施,学校应当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3.给心理健康心理活动课的任课教师比较大的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门新课程,目前还在探索之中,需要任课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应当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任课教师比较大的自,允许他们大胆实验、开拓创新,这样,教师就可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有效途径

1.利用童话、寓言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童话、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其中的人物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深受儿童喜爱。另外,童话、寓言故事能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用肯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如灰姑娘、天线宝宝等)传递给儿童,可以使儿童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价段学生的特点,选编培养学生同情心、毅力、乐观向上、诚实、独立等心理品质的国内外优秀童话、寓言故事,推荐给学生阅读,并鼓励学生每学期利用班队活动课和校园艺术节的机会,选取喜欢的童话故事自由组合进行编排和表演。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剧中的表演,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2.利用录音、录像、碟片等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由于小学生天真活泼,乐于接受鼓励,乐于参加活动,能大胆地与教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还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

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教师要善于观察,在生活中汲取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课程中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计论、思考,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二)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其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活动”二字。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应当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手脚和大脑都动起来。

1.角色扮演训练法。角色扮演训练法,就是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调节、变换自己的角色,适应不同社会环境,学会社交技巧。

2.游戏法。将游戏寓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领悟心理体验,克服自卑、自私、嫉妒等不良心理,养成真诚、宽容、谦让、合作、自律等良好心理品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3.情境创设法。通过问题的创设,使学生置身其中,如身临其境,形成情感互动、感悟体验的氛围,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求知法。认知法即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活动目标,因为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在活动中,尽量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不会感到厌倦、枯燥。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学校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却一直是德育工作者感到困扰的问题。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当今学校德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以它独有的重视体验感受、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特点,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力手段。当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话题越来越热,大家都很关注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推到了风口浪尖。而农村小学却因为地处偏远、信息量小、师资薄弱和观念僵化等原因,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相对滞后。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多年的教研工作实践,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在农村小学,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以后教育孩子的事情也就全部交给老师了。而且他们觉得,老师打骂孩子是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所以,我们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说:“孩子不听话,你该打打,该骂骂。”久而久之,做老师的就觉得对学生的惩罚是应该的。比如,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被罚站、被罚重新做若干遍;迟到的学生被罚在教室门口站着听课。甚至,对学生动辄用语言讽刺,“你怎么这么笨!”。师道尊严在农村小学里还占有一定的位置。

这样种种现象的存在给学生造成了无形的伤害。学生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得到应有的尊重,在他们的成长中遇到一些发展性的问题时无法被理解,偶尔犯了错误得不到宽容的对待。所有这些感到自卑、委屈、无助,开始不信任老师,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另外,农村小学在教育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注重分数,忽视育人。有些教师仍然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什么都好,时刻表扬;学习成绩不好,那就一丑遮百俊,什么对不好。这样就形成了学生片面的价值观,阻碍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不具备科学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在农村小学教师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是学习,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至于心理健康与否却很少关注。这些教师缺乏科学理论的引导,对于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没有理解和接受,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

2、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认知不准确。

一些教师虽然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改的要求,但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自己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事情。我深入农村学校调研时,问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有些教学校长就说,这方面不归我抓,得问德育校长。有的老师就说,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做了,都按规定上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了。

3、教师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有些教师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他们发现一些问题和现象想要解决时,感到无能为力。甚至,有的学校设置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却讲不清楚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很多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似是而非,更有甚者从字面理解其含义,将错误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4、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纵容了教师的行为。

农村学校地处边远,家长的文化素质整体上相对较低,很少有人知道什么“心理健康”、“心理障碍”这些名词。老百姓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老师如父母,是对学生好的,打两下没关系;老师没有错误的时候,无论怎么样对待学生都是应该的......很少有人能想到“打两下”“批评”“惩罚”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二、 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科学育人观。学校领导要树立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在学校管理中,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倡导和宣传科学的育人理念,并通过学校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使全体教职工形成共识,在学校形成一个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科学育人理念的教师团队。

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全体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了解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建立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教师队伍为骨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第三,学校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全体教职工都应自觉地在各自工作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把适合不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每时每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有效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活动。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体验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团体辅导、问题辨析、情境设计、心理训练、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在开展这些活动时要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不能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发展性的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9篇

一、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校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靠几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职工队伍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加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呢?

1.要结合实际,积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研究和管理工作,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效果。

2.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提高他们的需要层次。

3.搭建职业生涯发展的舞台,帮助教师走向成功。

4.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应对挫折和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休闲活动,帮助教师缓解压力。

二、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课堂,是师生沟通的一个重要场所。目前,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充分利用好每堂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通过巧妙的设计,组织各种活动,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和合声,实实在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努力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大互动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正确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重要的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在一些学校组织的意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手拉手夏令营或者少年军校的活动被塞满高级食物的书包和每隔三两天一次的探望搞得变了味道的教育现状中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它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我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努力形成家、校、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各学校每学期至少要举办1次面向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环境。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10篇

【关 键 词】基础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30-02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界定

所谓素质,就是指一个人稳定的本质特征。素质教育就是“针对人的本质特征进行教育培养,使良好行为或品质固定下来并具有恒常特性的教育过程”。[1]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社会性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教育又涵盖情感教育、意志锻炼和性格培养、学习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抗挫折耐力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用来防治学生各种异常心理和行为,更要帮助学生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个性性格的完善发展、心理潜能的最大开发。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发学生心理潜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全体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也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3]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职责和内涵,而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当然,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当中,既要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过分夸大其职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不能替代“医院”的功能,也不要将其等同于学校教育当中的心理学、德育、美育等课程。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不免与它们有交叉、渗透甚至共融,但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人格教育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用原上海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张声远的话说,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只是一种消极目的,预防和发展才是积极目的。对此,曾有专家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概括为:“两个关键”(教师是关键,课堂教学与学科渗透是关键);“三个主体”(以学生、教师、家长为主体);“四个发展”(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创造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五大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4]可以说,这种概括是比较全面和到位的。如果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予以有效地贯彻、遵循和实施,就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五有”人才: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平等、团结、协作的精神,善于、易于和他人相处和沟通,并且诚实守信,善于自律;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最终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健康、全面、充分的发展,并为日后卓有成效地回馈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大势所趋,也势在必行。

二、当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在这里,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个话题,是因为当下中小学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甚至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只是流于形式:表面上轰轰烈烈,看似“功能”齐全,实则一副空架子。中小学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日益明显,且呈现扩大化的倾向,乃至于影响到大学阶段的继续教育。即在中小学时期长期积压、被强行管制掩盖下的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和种种弊端的隐患,往往到大学以后,便会全盘爆发。尽管在人的一生中,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在一定时期存在着心理问题。但是,曾有专家通过个案分析得出结论:2/3成人的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时期。

鉴于此,早在1999年8月,教育部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当下,中小学学生所表现出来各种看似无关紧要的症状,都必须引起教育者和相关人员的关注,如学生学习压力大、适应环境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性格孤僻、不合群、抑郁、自卑焦虑、偏执现象等。这些小隐患,若不被重视和及时消除,很可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日益放大,不只是个人心理状况的扭曲,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如心理学家所指出的那样,人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受社会、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是可变的、可逆的和发展的。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它所要面向的是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地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积极的认识,并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中小学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切实有效地将所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 通过学校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教育,也可以结合德育、美育等课程环节,并有意识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课堂上的辩论、演讲、表演、专题讲座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快乐与成长。即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个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除了运用相关课堂教育内容进行教育外,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提倡学生的“五自”训练法,即一种以强调自觉、自信、自强、自制、自我调适为主的心理训练方法,使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

3. 还应注意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要,在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阶段,侧重选择不同的内容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中则注重青春期教育、学习能力的提高;高中通常以人格培养、人生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应考虑上述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之间的衔接与系统性,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特点,以期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体系。

4. 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综上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关注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它不仅是相当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教育环节当中的一个常态,且会更加历久弥新。

注释:

[1]李士金.关于中国素质教育的哲学思考[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2]范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难点问题,.

[3]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上一篇:感恩教育范文 下一篇:教育信息化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