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教师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5 14:28:41

小学新教师个人总结

小学新教师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工作伊始特来劲,上课说话声音特别响亮。结果不出一个星期,嗓子就哑掉了。在教学上,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因为对教材、对学生特点都不了解,尤其这些孩子是三年级的新同学。所以每次课前,都要花好多时间去钻研,去掌握一堂课的重点、难点,虽然有教参,但还要根据实际,仔细分析学生的情况,考虑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经常思考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做到因材施教等,让一堂课既充满活力又讲究效率。我常常担忧的是怕我把哪个知识点给疏忽了或者没有把重点讲透彻,学生会不理解;讲课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而且组织课堂的能力也不是很好。特别是三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较分散,活泼好动,上课进行正常的课堂组织教学和管理纪律两者常常不能兼顾。能以学生为主体而积极有效地引导、组织学生这是我以后所要学的重中之重。

因为是新教师,所以每天更要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还要多听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因为是新教师,所以只能边学边做多请教,多学习,多反思,多实践积累经验,不断改进;所以,半年下来,身心皆感疲惫,因为每天教学这根弦都绷的紧紧的,丝毫不敢放松。

但是,我想,这些都只是一个过程,任何一个教师都将经历的过程可谓人生新起点,只有经历过这些,我们才会慢慢成熟。任何一个新教师,只有走过这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才会迅速健康成长起来。这个入门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对我们以后整个教师职业生涯都将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走好了这一段,以后的路才会更宽阔平坦些。所以,关键要把握好这入门关。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深入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内在逻辑,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更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三年级小朋友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不断拓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身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无限热爱学生,“严”与“爱”应统一起来。“严”就是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爱”就是要热爱学生,多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更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因为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周游个体差异。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是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自己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我应该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我缩小心理距离。成为学生信任、愿意交心的朋友和大姐姐。

我曾经一直想应该采取怎么的方式管理学生,命令式的、保姆式的?最后我想或许采取纪律式的管理方式会更好些。在孩子中,你要有威信,这威信在于你讲得有道理,你的办法好,你做事说到做到。,不光说还做一做,让他们心服口服。一件事就使他们明白老师的用心,他们也就在其他事上相信你了。那就得往好的方法上去做。要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要有严格的纪律。赏罚分明是一定要做到的,并且在进行赏罚的时候要让他们明白原因。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处理学生所犯错误时一定要把他们看做是“未成年人”。并且要让他们明白,做事要认真,讲诚信。所以,我在做每一件事上都应该要求都很明确,一视同仁。

小学新教师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聆听了**中心小学郑**师的《刷子李》、**艺校陈**老师的《金钱的魔力》和王**教授的点评以及关于略读教学的教学感受颇深。这两篇课文都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两篇略读课文。《刷子李》属于人物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学生在学习《人物描写一组》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郑**老师这堂课主要抓住刷子李的动作、神态、外貌等人物描写方法体会刷子李刷墙的动作齐、效果奇、规矩奇。其中"动作奇"这段的教学尤其的精彩,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致来身临其境般地体会刷子李刷墙时的技艺高超,使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刷子李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跃然而出。其次是引导学生对比1—6自然段与7—11自然段,讨论能否删去7—11自然段,从而引出学生对曹小三心理变化的感知。由半信半疑到稍有信任,到深信不疑,到失望,再到佩服、五体投地。从而引出心情可谓是一波三折,用着折现图画出,让学生一目了然。但不足之处在于有提到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但没有展开教学。在阅读提示方面没有提到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没有与前文教学做到衔接。从整堂课的时间分布上来看,前松后紧,在时间的分配上还稍有欠缺。作为复文阅读的一堂课,由课内的人物心理变化的描绘延伸到课外课文人物心理变化的描述这是郑老师的可贵之处,但作为体会人物描写的文章,重点应该是体会人物的写作手法,与单元的主题有所偏颇。

第2节是陈**老师的《金钱的魔力》,上课伊始,陈老师通过京剧脸谱角色的图片引出丑角,进而以丑角切入,找出课文中的丑角以及人物的丑态。通过细节描写和情节描写体会人物的丑态。教师以自己的视角规定了学生的视角,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作为群文阅读的一堂课,三篇课文一起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有些紧张。进而课内延伸到课外,用同样的方法来让学生自由的来学习,找出《貂皮大衣》和《三万元遗产》中的丑角和丑态,体会在细节处的对比和情节上的夸张,这是陈老师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是同样没有注意体会人物的描写方法,而强调了人物形象——丑。《金钱的魔力》选自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首先要对世界名著的特点进行了解,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人物形象的突出,人文底蕴的深刻。

阅读教学是一种半独立的阅读,在郑老师和陈老师的课上都体现了这一点。听了汪潮教授点评和讲座,让我对一些教育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在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量接受庞大的今天,略读教学成为了时展的需要,交给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并提高学生从中捕捉重要的信息的能力,我们的课文分为三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略读课文介于精读和选读之间,一课时完成。选读课文可上可不上,可上成精读,也可上成略读,这是对课型的明确,从而决定了我们上课的方式和模式。略读课文依附于精读课文,就如同例题和数学中练习题的关系,在上课时不可分开教学,由精读引入略读。在导入时需要回顾前面的课文,例如人物描写一组,要联系前面学过的人物。略读课文的特点,往往是篇幅比较长,信息量大,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课前阅读提示,对教学的内容要有选择性,学会舍弃,做到思路清晰。在课堂的执行方面,我们的课堂语言的表达一定要准确合理,做到遵循学理,把握学理,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创建生本课堂。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于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学生为本,由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另外是语用课堂,语言的学习运用、语境的理解、语言的表达等等。

经过这次培训让我收获良多,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做到课型与教学方法要严密结合,略读课文必须一课时完成,在必要时可让学生在不进行预习的情况下,教师给予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达到一定的课堂学习增量。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减少共性目标,增加个性目标。减少认识几个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类教学目标的制定。在上课时尽量让学生养成做批注做摘录的习惯。教师要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深入理解课文,做到在课堂教学上的深入浅出。此外,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还在于大量的课外阅读的积累。而教学略读课文所要完成的任务则是引起

学生的阅读兴趣,将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小学新教师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小学新教师;职业困境;“80后”、“90后”

新教师指的是完成师范教育,参加教师岗位,但尚未完全适应教师角色、胜任教师工作的教师。美国学者卡瑞克·卡兰翰(Cruick Callanan)说过:“一个师范生的书桌与一位教师的书桌之间的距离,虽然在直线跨度上很短,但是它却是这些年轻人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所要跨越的一段最长的心理上的历程。”几乎所有的教师在入职初期都会经历进入教学工作的过渡阶段,这是他们职业生涯面临的首个最大挑战。有一些教师能够比较顺利地进入教学工作,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阶段是困难的,他们会感到挫败、沮丧,甚至受伤,想要离开教师岗位。

一、“80后”、“90后”小学新教师特征分析

据学界普遍共识,“80 后”是指出生于1980~1989 年的一代人,“90 后”是指出生于1990~ 1999 年的一代人。1998年,第一批“80 后”教师成年跨入职场。2008年,所有的“80 后”均已成年,而此时,第一批“90 后”也开始进入职场。

“80 后”小学新教师成长于中国社会经济由相对落后到迅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开放程度逐渐扩大;“90 后”小学新教师成长于中国社会经济由“又快又好”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物质条件丰富,社会开放程度相当高。开放的成长环境,使得“80 后”、“90 后”小学新教师群体本身就具有与“60 后”、“70 后”教师群体不同的特征。

1. 生于独生子女家庭。自1978年计划生育成为中国基本国策以来,大多数核心家庭都贯彻了这一国策,只生育有一个小孩。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中,“80 后”、“90 后”的父母长辈们对他们的关注更多,宠爱更多,他们习惯于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他们提出的要求也总是被尽可能地满足。为了他们的学业,“80 后”、“90 后”的情绪总是会被父母、长辈、老师很好地照顾到,他们也因此并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忍耐性差,不会掩饰心情,情绪变化快。

2. 善于表达自我。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受国际主流文化欧美开放性文化的影响,与他们的父辈们相比,“80 后”、“90 后”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欲望,他们直接、真实、自我。

“80 后”、“90 后”不隐藏的直白表达是与其隐忍的父辈们截然不同的,在他们心目中“自我”是比之“集体”不相上下重要的关键词。父辈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个人意志服从集体意志,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在父辈们看来,“自我”是避之如蛇蝎的词汇,是不道德的、不光彩的。而“80 后”、“90 后”大多凡事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否对自我的发展有利,这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我”怎样做才能成就自己的梦想?

3. 强调个性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和开放的社会环境给予了“80 后”、“90 后”反抗权威的自由氛围,他们勤于反思、不惧挑战、敢于反抗、强调个性和自由、倾向于挑战现存秩序、违背传统观点。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个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处事方式,不盲目追逐崇拜典型性、英雄性人物,“做自己”是“80 后”、“90 后”的人生格言。

二、“80后”、“90后”小学新教师的职业角色困境分析

怀揣着成为好教师的梦想,新教师却往往会犯很多错误,而他们所犯的错误往往源于好的初衷。这些初衷因为在实践中力道把握不当,往往使得新教师对学生要求过分严格或者过分宽容。

当面对完全迥异的问题,“80 后”、“90 后”小学新教师们需要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恰当地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应急对策来解决这些课堂内外的问题。而在此之前,新教师对于教师职业的整个流程、对教师工作的认识都只是理论层面上的、相对陌生的。在处理各类问题时,新教师往往手忙脚乱,有时甚至力不从心。

1. 认知不足——当理想遭遇现实。刚刚踏上教师岗位,信心满满的“80 后”、“90 后”小学新教师迫切地希望将自己所学向学生倾囊相授,希望学生能够像自己一样热情,积极配合,课堂上迅速反应,跟随老师的节奏高效地学习,考试考出好成绩。然而在风风火火地忙碌了一段时间后,新教师们往往发现学生对自己所授知识的接受度并不像自己所设想的那样高,给予的也不一定都能接受。因为生活经历有限,一些在成人看来很日常的词汇小学生并不理解。这些词原本是新教师准备用来解释课堂所授新知的,结果课堂上新教师还需要额外再解释这些日常词汇。受大学老师自由平等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影响,新教师往往会带入大学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小学老师“要哄着教”的教学策略不以为然。结果发现应该教一遍就会的知识点,哪怕新授后又反复强调,学生还是不会。

其实理论上讲,刚从大学毕业的新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更丰富,他们所教学生的成绩也应该更好。但相比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学生,新教师的学生成绩要差了一大截。体会不到自己劳动的成果,没有愉悦感,没有成就感,又加上新的职业角色所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发现教师工作与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同,这些都让新教师倍感疲惫和沮丧。

事实上,大学不会为师范生的实际教学做任何准备。任何操作技能的获得都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教师职业除了要求教师有专业的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之外,更要求教师有对教材正确把握的能力,熟练的讲课技能、良好的课堂掌控技巧、课后反思能力、与学生日常交往的技能、与同事家长交往的技能,等等。大学提高的只是师范生的理论水平,实际的操作技能新教师还需要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习得。

据相关调查,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会同时关注课前备课、课中调整、课后反思,相较于此新手教师更关注于课前的备课,他们的课堂灵活性不强,课后的反思不足。这三类教师的本体知识、基础性能力水平相差无几,而新教师的操作能力、拓展能力则要低得多。

2. 角色冲突——孩子的突然成长。对“80 后”、“90 后”新教师来说,自己前二十几年的生活都是在当学生、当孩子,直到成家立业,家中的父母长辈才会不再将他们当做孩子看待,哪怕他们已经读硕士、读博士,哪怕他们的生理年龄已经达到二十几岁。这期间,“80 后”、“90 后”们都一直过着被学业无限拉长的青春期,只被要求好好学习,在家不用做家务,花钱不用预算,遇事有人处理,参加社会实践草草了事,从小到大从未被教育过“要有责任心”,有些“80 后”、“90 后”甚至还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一旦他们参加工作,周围环境对“80 后”、“90 后”的要求就立刻转变,尤其对教师职业本就带有既定的角色期待,人们眼中教师应该是有责任心、热情、大方的,是道德的楷模,是甘于奉献的高尚人群。带着这些“有色眼镜”,人们希望“80 后”、“90 后”新教师和他们的前辈教师一样独立,做事沉稳,处事老练,有责任心,是道德的楷模、甘于奉献的榜样青年。外界的要求变化之大让“80 后”、“90 后”新教师本真的内在角色与被要求的外在角色相互冲突,适应困难:工作前吐舌头是可爱的习惯,工作后吐舌头会被前辈批评不专业;工作前交际活动随性而为,只和投缘的人交往,工作后一点点的不世故都会被人议论不合群、不懂事,遭人排斥;工作前花钱不用计划,工作后有了收入却反而不够用;工作前事事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工作后要从工作的角度、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哪怕要去做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工作前只要努力为自己负责,工作后却要为几十个儿童负责……

个性、自我、自信的“80 后”、“90 后”大孩子们被现实的社会要求突然成长,改变自己扮演了二十几年的角色,这个过程让他们倍感痛苦。适应不良的“80 后”、“90 后”新教师会对自己是否适合教师这个职业产生怀疑,从而有转行的想法。

其实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行业要求,每一份工作都不简单,“80 后”、“90 后”新教师要做好改变的心理准备,正面应对变化,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才是由孩子向成人转变成功跨入职场的良方。

3. 责任束缚—挣扎中寻求“自由”。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下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标准明确定义:“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要求“小学教师以小学生利益为主体,为人师表,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入职前“80 后”、“90 后”新教师是自由的,他们是不束缚于他人的“自由”人:他们可以塞着耳机在校园中行走,可以听着音乐写作业,可以躺着看书,可以凌晨睡觉,中午起床……他们是不同于他人的“个性” 人:他们可以穿五颜六色的衣服,染五颜六色的头发,带多个耳钉,高谈阔论时事政治,发表不同见解……入职后,他们的穿着、生活习惯、行为方式、表达方式都被要求着、束缚着:他们必须穿着大方,为人师表,谨言谨行,学生为先,早睡早起,不浮夸、不浮躁……

就好比是刚上了紧箍咒的孙悟空一般,虽有才能,却屡屡因不符合师傅要求,被施以惩戒,偶尔想不开,便要离了取经之路,回到花果山做自己的美猴王。“80 后”、“90 后”新教师失去自由,被要求、被责任束缚着,职业规范和个性的冲突,让他们的职业角色适应期变得异常地煎熬。对部分人来说,甚至比高考的过程还要难。

三、“80后”、“90后”小学新教师职业角色适应困境对策分析

1. 直面成长,从责任中体验成就感。成长虽然痛苦,但一旦成功就有凤凰涅槃般的幸福感。教师工作细碎繁杂,如若仅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自己成就感的来源,必将导致平日工作疲惫不堪,一旦考试成绩不若所想,又将挫败伤心。其实,当今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灌输着,而是学生知识的构建者,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是学生未来的引路者。在学生每一次学会新知识开心的时候、每一次投向教师自己喜爱眼神的时候、每一次学生热情地对老师问候的时候,体会自己作为一名光荣的引路者的喜悦、体会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成就感,这样的幸福感愉悦感才来得更真实、美妙。

课堂上,备课充分,表达清晰,适当应用课外话题增强课堂趣味性。课堂外,积极了解学校的运作方式,分清可做和不可做的事情,穿着得体,对同事的言论保留自己的观点,多听少讲。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工作环境,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享受与单纯的孩子相处的过程,提高自己对工作的愉悦体验,在快乐中工作,将责任看做是人生新阶段的成就感来源。

2. 相信学生,每个学生都会进步。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学习能力的差异只不过决定了学生之间学习速度的不同,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任何教师都能帮助所有的学生很好地学习。

新教师要端正学生观,了解学生情况,相信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公平公正,判断力强,对学生不偏心,关心学生,不期望过高,教导孩子正确归因,懂得在适当时候怀柔,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对学科本身有兴趣,对学习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这样教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成绩,更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对他们的成长都是很有裨益的。

3. 请教长者,向成熟的社会人学习。生活中,自信的“80 后”、“90 后”往往自负又骄傲,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和决定,觉得自己观念新颖,能力非凡,对父母长辈的意见往往不会予以采纳。在工作中,“80 后”、“90 后”新教师同样自负骄傲,但现实是残酷的,没有经历过操练的技能都只是纸上谈兵,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的实力就显露出来了。

但是,“80 后”、“90 后”新教师也不要因为自己比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在数据上有差距而难过灰心,每个教师都会经历新教师这个过程。每个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都是从新教师这个角色做起,一步步依靠扎实地学习、努力地工作、深刻地总结反思工作经验而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每一个前辈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每一个前辈都有他们的工作心得和窍门。新教师在工作中要学会问问题,不要碍于面子,哪怕是自己引以为傲的学科性知识,都可以向前辈请教。对于新教师来说,任何问题都不会显得愚蠢。

4. 联系理论,从书本中寻求支持。任何理论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大学时,看来枯燥乏味的理论,在工作中重新审视时就会发现,理论其实是有很高的指导意义的。笔者曾做过两年的小学英语教师,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常常为有些孩子的迟钝感到非常无力,上课便会不自觉地偏爱点优秀的孩子回答问题。考试的时候发现,迟钝的孩子成绩比原来更差了,而优秀的孩子成绩提高却也有限。此后,笔者在读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看到书中一段数据说明:英语考试成绩和孩子的智商并没有直接的相关。这就说明,无论是迟钝的孩子还是聪明的孩子,都有学好英语的可能性。这让笔者信心大增,在往后的课堂中,尽量给每一个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再次测试,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并且因为老师的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四、结语

生长在改革开放环境下的中国,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造就了“80 后”、“90 后”群体与“50 后”、“60 后”、“70 后”群体不同的性格特征、价值观、人生观。我们在指导“80 后”、“90 后”小学新教师接受小学教师的职前培训时,要正确认识他们的特征,有的放矢,才能够真正地帮助他们安全有效地度过入职期这个职业的“危险期”。同时,作为“80 后”、“90 后”小学新教师,也要充分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工作对象,定位好自己的职业角色,承担教师职业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 路鹏.“80后”与“90后”青年特征比较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0,1;14-17.

[2]孙式武.小学初任教师职业适应困扰个案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3]教师(2012)1号,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S].

[4]李君兰.浅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5.

[5](台)张德锐.教学档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M].九州出版社,2006.

小学新教师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Talk About the Growth of New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YE Suiwei

(Judu Primary School, Leqing, Zhejiang 325609)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new teacher in probation period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teaching cross the learning period and subject is multiply, they usually teach in areal complete primary school. They usually face the situations due to not adapt, are not familiar with teaching materials, so that, their education background don't match their teaching ability: their role conversion preparation is lack, education practice lack of guidance, teaching adaption is difficult. This paper base on these situation, start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o construct a new mode of teachers training, give full play to rural central schools' advantages,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new teachers under the help of guiding teachers.

Key wordsrural primary teachers; new teache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growth of teachers

试用期是新教师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起步阶段及时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新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缩短他们从一个师范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周期,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城乡结合促协作

通过组建城乡教师集体,有效的制度和管理促进城镇与乡村学校之间的教师资源互助,帮助农村小学新教师的快速成长。

(1)组建制度。要以建立适合的团体作为以后进行研讨、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在组建过程中要依据地域、学校现状对城市乡村学校进行区分,组成学校管理体系,在这个基础上,组建教育行政干部、学科教师等不同的成长体系,引导新教师积极地参与活动。

(2)开展活动。活动的项目主要有:①举行集体备课。从现状看来,一般采取四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要以学科为单位在理论知识基础上研讨教学的思路、基本流程和疑难问题。②举行交流会。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观摩课、表演课、研讨课等开放课堂,以此提高农村小学新教师课堂实施能力。③参与研究课题。农村小学新教师对课题研究难度较大,理论认知不够,对此,可以让示范学校的优秀教师承担课题,其余教师参与研究,对课堂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许多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高农村小学新教师的研究和认知能力。

2 紧抓课例促进沟通

我们应该重视新教师职前培训和入职培训,尤其是入职培训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反思是新教师教学生涯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入职培训将为新教师从职前教育到在职发展起一定的过渡作用,同时,它还扮演着“帮助教师进入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专业发展期”的角色。(1)选择课题范围。由于每个新教师工作的范畴大有不同,所以选择课题范围要贴近自己的工作性质,懂得在大量的教学课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课题,这就需要充分的考虑。(2)提供典型案例。进行课例分析必须提供有价值的、能让新教师力所能及分析的课例,由教研室提供的课例,学校骨干教师深入课堂发现的课例,新教师个人整理提交的在课堂上、批改作业中成功或失败的课例。(3)研讨探索方法。初级阶段应该采取观课例后提问题的方式帮助新教师确定分析课例的方向。第二阶段则通过开展勤读书刊和提供资料库的方式帮助新教师读书和查阅资料,并且,新教师结合有关资料和已有的教学经历自主分析。第三阶段以教师论坛、专题研讨、个人博客等形式交流个人的反思体会,促进教学的思考。第四阶段以专家进行点拨评析、专家课堂或讲课录像的方式,帮助新教师内化对课例的目标及理念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发挥课例分析在新教师发展和提升理念中的作用。

3 教师写作促反思

写作虽不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但通过自然流露的写作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大大加强了新教师教学中的自信。针对新教师时间与任务紧迫的现状,应该把引导新教师日常写作作为重点,同时不断提高写作的质量。

(1)教学日记。这种日常写作不要求新教(下转第83页)(上接第63页)师要有写学术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那样的格式与文采,但要有较高的理论作为基础,并且要求教师就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发生的真实事例、教育心得、教育语言的探索等未基础进行思考、总结。因此,教师写作的内容除了课例分析外,大部分是要求教师写好教育工作的札记、教学过程的实录和教学设计的分析思路等等。

(2)反思――评课先是执教者反思。反思的内容主要有:①备课中哪些环节的设计感到最满意,还有哪些疏漏;②教学设计与上课进程是否吻合;③课堂中哪些环节的教学最成功;④对某些突发事件处理得怎样;⑤学生的预期达标度与实际是否有差距,原因何在,怎样改进?然后议课。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等有关理论,对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对本节课的是否体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定立、教师的行为、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评析。通过议课,使听课与上课的教师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听课者与上课者的交流、研讨,对新教材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提高了每位参与新教师的教学实能力。在新课程培训中,充分发挥新教师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要求新教师面对新课程,自己设计成长目标,制订发展计划,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开展“六个一”活动:读一本教育理论书、写一万字的学习笔记、设计一节课、上一节研究课、写一个教学案例、参与一个新课程的课题研究。让每位新教师与新课程同发展,与学生共成长。

4 档案管理促成长

农村新教师的教学经历是教师人生发展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的发现、思考、困惑、探索,都有可能形成新教师的成长经验,变成促进新教师成长的无限动力。然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而就是通过建立新教师个性化、专业化的成长档案管理,非教师写作与教学反思。通过新教师对教学的记录与反思,从经历转变成经验,从而转变成新教师的有价值的教育思想。

(1)自我成长记录袋。教师的成长记录袋就是农村新教师要懂得梳理自己的成长经历,阶段性的内容,时期性的感悟,还包括成长性的记录,参加各类教学活动的心得体会等记录并整理成册,设计成案。学会思考与自我反思,吸取优点。由于新教师承担的工作性质、教学的经历、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在档案的内容上反应的侧重点自然会各不相同,但最关键是新教师自我记录有效的、真实的成长历程。

(2)成长记录的形式。对于新教师成长档案的建立不下于考虑容易保存和善于充实内容,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档案夹的形式,把整年来所有积累的材料通过筛选,装订成册。另一种是档案卡片的形式,主要是对过程性材料的补充积累,以利于新教师随时更换添加、调整补充档案的内容,为新教师制作档案册创造条件。首先是编写成长档案目录,其次提供观摩样本,对骨干教师培训建立规范的档案模式,这样足以能够保证成长档案的质量。

(3)完善自我成长的制度。良好的新教师成长档案,一方面是新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记录,另一方面是实现新教师交流的有效资源。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采取分层建立的方式,引导每位农村新教师都积极参与。要为县市级教学主力军和各学校业务骨干建立丰富,雄厚的档案。对于老教师可以不建立成长记录档案,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以档案夹的形式总结教师个人的成长、心得。二是进行集中展出评比。通过展出不仅能够强化教师的成就感,也能丰富和互补教师交流的资源,通过评比、彼此的阅读、学习和欣赏,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新老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提升。

当然,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新教师培训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而深入,因此,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效性,道路绵远而漫长。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

[2]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

小学新教师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入职小学教师;职业感受;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17-0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对小学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很多。很多小学教师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升高,尤其是新入职的小学教师。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关注这样一个群体的状况。据中国教育报微信的一项调查显示。

5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34%的教师患有轻微疾病。

25%的教师认为,来自应试、学生安全、社会期待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导致了教师的健康出现问题。

20%的教师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应对已经发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只能硬扛着。

……

超半数教师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职业幸福难以保证。

一、小学新教师的现状

“备课、上课、判作业、解决学生矛盾、了解学生动态、开例会、写总结、与家长沟通,还要应付各类检查,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儿。”一位老师说道。

有老师反映:“工作累,不仅仅是因为教育教学任务重,还承担了许多繁杂的非教学任务,如各类烦琐的教育检查评比工作也常常占据教师大量的工作时间。”

随着教育社会化功能的增强,“教师不仅要负担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要面对来自社会大众、学生家长的期望和干预以及升学压力、生源质量降低、学生人数激增等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位老师说道。

“我经常会失眠”,一位姓张的老师说,“学校里未解决的问题,我会一直惦记在心上。”

“每天批成堆的作业,还要写教案,如果你是班主任那就更忙了,每天要比别的老师早到,比别的老师晚走。如果遇上校庆或者节日,作为班主任老师,你不仅仅承担着班主任的工作,还要承担很多大队辅导员的工作,不仅要出策划,还要排练节目。”一位班主任老师说。

“很多的人都会羡慕我们当教师有寒暑假,但是实际情况是我们很难有一个完整的假期,我们的假期不能由我们自己支配,都要听学校的安排。各种比赛、培训以及各种会议你都得参加。”一位老师说道。

这些年来,教师承担了比较大的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压力,职业幸福感有待增强。

二、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在与一些新入职的小学教师对话时,笔者明显感觉到他们的工作压力远远盖过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一些刚刚入职的小学新教师,踌躇满志,热血沸腾,很想在那三尺讲台上大显身手,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然而,工作不久他们就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会欺负你是新教师,对你的话充耳不闻;面对新环境里的新同事,你要思考如何才能融入;整天忙于备课、听课、上课、管理班级、与同事相处、与领导相处、与家长沟通、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于是,新教师常常会感到身心俱惫,当初的豪情壮志已经被现实一点点磨灭,当老师的职业幸福感也随之减退。唯一能使教师感到幸福的时刻就是孩子们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

作为一种情感体验,幸福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良好的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感反映了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的生存状态。教师的职业幸福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依靠别人给予,而是靠教师自己用心去感受和体会。幸福是教育的基本准则,也是教师的职业追求。对于新入职的小学教师来说,他们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他们渴望的就是能够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而非倦怠感。教师幸福感是每一位新入职教师对这个神圣职业的期待,是每一位教师都向往和追求的,但现实情况却并不能如愿。

三、新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1.新教师的健康难以保障。据中国教育报微信调查的结果显示,5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34%的教师患有轻微疾病。其中27%的教师患有慢性咽喉炎,26%的教师患有颈椎疾病,还有部分教师患有腰椎疾病、胃病、静脉曲张等其他疾病。

另外,5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心理常常感觉有压力,43%的教师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常常感到烦闷,仅有4%的教师认为自己身心健康。

对于新入职的小学教师来说,由于刚进入岗位,为了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只能拼命工作,以昂扬的斗志辛勤工作,以表现出最好的自己。然而时间长了以后,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心情烦躁……还有一些新教师由于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得了胃病;还有一些老师由于生病了不敢请假,拖延最佳治疗时间而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这些健康问题看似是一些小问题,但是它一旦得上就很难恢复,会长期伴随着这些教师的工作,给教师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教师部分权利的丧失。对于新教师来说,很少有教师能完整地过一个属于自己的假期,平时的周末都很难保证,学校领导一发话就得去学校工作或是开会。节假日加班也是家常便饭,由于自己是新教师,在领导面前不敢有半句怨言。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说,这些新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一定的侵害,但是他们却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新教师缺乏维权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另一方面是碍于情面,迫于上级压力,敢怒而不敢言。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正常地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之外还应该有一定的自由。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朵无法自由行走的云,是无法推动另一朵云的;一个被禁锢着的灵魂,也是无法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生命是自主的、自由的,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把学生看作生命发展的主体,尊重他们的自由,那么更应该关注教师的主体性自由。生命化教育理念不仅给教师自由以价值上的启迪也为教师自由的实践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3.个人生活难以正常进行。“当了小学教师以后,再也没有过过正常的个人生活了。一切生活都围绕学校和学生在转。”一位新入职小学教师如是说。工作、家庭、个人本应该是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关系,但是对于大多数新入职小学教师来说,工作=全部。虽然说工作对于新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但个人的生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新教师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导致没时间谈恋爱,没时间安排自己的个人生活,完全变成了一台“工作机器”。这样对于个人的长期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一些老师年龄很大了还没有对象,整天被家里催,弄得自己也很心烦。还有一些老师由于把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或者是学校不提倡年轻老师怀孕,导致很晚才要孩子,有的女教师因为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导致不孕或者流产。还有一些新教师在学校里整天为班里的孩子忙着,却无暇顾及自己年幼的孩子。这些现象值得学校领导和教育研究者们进行反思:我们真的需要让这些教师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才能换来我们所谓的教育的成功?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平衡自己的生活,那么他/她的职业幸福感也会随之减弱,甚至会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四、提升小学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一)个人

积极的生命状态就是一种幸福。对于新教师个人来说,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除了要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学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多一些积极的心态,少一些负面情绪。如果心情不好可以选择运动的方式放松一下身体,进而放空一下沉重的大脑。再忙再累也不要忘记生活,合理地安排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给自己一些自由的空间放松心情,冲洗心灵倦怠的尘埃。调整好自己的心境才能充满激情与热情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充分地感受教师职业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和生活。

(二)学校

重视对教师生命本体的关爱。在学校,教师往往不敢病。请假看病,就得找人代课。其实,学校也应为老师病假创设应对机制。学校领导要多给予新教师一些人文关怀,能够让这些新教师有一个平稳而幸福的过渡期,避免刚入职就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倦怠感。学校要尽量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管理,多一些对教师生命本体的关爱。学校的发展不仅仅是靠若干能干的领导,更多的是要靠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老师和学生的配合。所以学校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也要对教师多一些人文关怀,给教师们一些自由成长的空间。教师,作为赋予学生“教育自由”者,其自身首先应该是自由的,才能自由地赋予学生“教育自由”,从而切实地进行“自由教育”。即,教育自由的实现,需要以教师自由为前提。

(三)社会

多给新教师一些包容和关怀。社会上,人们往往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象地概括教师职业。这一方面固然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教师的奉献精神,但另一方面,教师作为蜡炬照亮的是学生的前程,毁灭的是教师的青春;作为春蚕吐尽银丝,奉献的是教师的一生,这样,教师幸福感水平低就在所难免。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默默奉献的社会角色,但他们的工作却与千千万万的家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多家长都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是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必然处于社会评论的风口浪尖。面对教育的加速发展,面对家长们的热切期望,教师肩负的使命相当神圣,教师承载的负荷更为沉重。因此,呼吁社会能够建立一种教师关怀机制,多给这些新教师一些包容和关爱,多一些支持和鼓励,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潘玉峰,赵蕴华.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81.

[2]孟初.基于权利的教师自由研究――小学教育的视角[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22.

小学新教师个人总结范文第6篇

一、了解特点,明确培训目标

要做到培训有效,作为教师进修学校的一个师训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新教师的基本特点,明确新教师的培训目标。新教师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他(她)们都处于学生向教学新手跨进的起始阶段,在这期间,他(她)们应尽快积累一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急需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取得教师定级资格证书。新教师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1.缺少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由于对教师角色刚由想象进入参与体验,他(她)们往往凭借自己学生时代和教育实习期间教师给予他们的教育教学上的直观感觉,进行机械模仿。他们往往“育”不作为,“教”不得法,使得他们常怀有强烈的焦虑感。

2.不太了解学校常规工作。虽然他们通过指导教师的帮带和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的逐步推进,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各自所在的学校有着自己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对工作的不适应,往往导致工作中出错较多,这使得他们易于产生失败心理和一定的失落感。

3.难以及时适应新环境。由于初来乍到和新教师自身原因,没有很好地和其他教师形成和谐的同事关系;由于刚从学生时代的集体生活步入个体生活,生活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两间三间的差异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孤独和寂寞情绪。

结合新教师所存在的基本特点,新教师试用期的培训重点要体现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其培训目标可分为以下三方面: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熏陶和专业理想的培育。通过培训,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教师的专业理想,树立教育事业心,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树立教育责任感。

2.基本常规的顺应和基本技能的具备。通过培训,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和班级工作常规,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水平。

3.环境的基本适应和群体的基本认同。通过培训,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基本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初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得到同校教师群体的基本认同。

二、开放观念,统筹培养规划

一个新教师要胜任教师职业,光靠师范教育掌握的那点知识和技能是很不够的,还应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其他各种专长。为此,我们适时把握新教师发展的关键期,做到统筹规划,分层实施,保证了新教师培训的科学有序开展。

针对新教师的不同情况,如何做好培训工作呢?笔者认为,培训不能定调太高,要以“师情”为依据,培训内容宜“细”不宜“粗”,真正做到以“师”为本,科学合理地设置培训内容。首先,教师进修学校遵循新教师的成长规律,制定了新教师培训规划;其次,新教师任职学校按照新教师的培训规划,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制定新教师校本培训规划;再次,各校指定新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根据专业水平和个性特色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规划的制定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新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以学习、实践、反思和研究为手段,每学期的培训目标和内容各有不同:第一学期是转变角色和学会上课。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集中培训和在岗实践,达到能够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第二学期是业务素养的全面提升。主要包括学科素养和现代教育理论修养、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等。从规范问题解决的过程开始,引导新教师反思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整理问题、解决问题、提炼规律的过程,在不断反思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自身学习能力。

三、积极探索,明确培训模式

由于学校所处的地域不同,校校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新教师的“差异性”、适应工作需要的多元化,决定了培训内容和方法要具有多样性、实效性。为此,我们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一是点面结合。在新教师上岗培训中,引导全体新教师初步认识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和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指定一名比较优秀的同学科教师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与指导。二是长短结合。长时有集中系列培训、分阶段进行的主题式校本研修等。短时有学习与交流、示范课教学等。

同时,教师进修学校通过几年的实践,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新教师培训模式:集中辅导---分散消化----岗位实践----反思总结----成果展示----考核评价。

集中培训: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等组成的专兼职培训队伍,对新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为新教师成长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分散消化:新教师在接受专题培训后,用多种形式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强化新教师自身需求的自学提高,促使所学理论的内化,将理论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

岗位实践:即新教师在培训后将所学知识、专业技能,在自己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主要依托校本培训,采用以师带徒、同伴互助、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方式,让新教师在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反思总结:即对自身工作进行理性思考,在原有认识上升为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研讨、互相帮助,促进学习培训的提升。

成果展示:在注重培训档案管理的同时,以多种形式展示新教师在培训期间所取得的成果,既可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也可检验培训的成果实效。

考核评价:主要是实施综合评价,以激励为主,促进学员的自我成长。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进修学校牢牢把握整体流程,使培训效果得到有效转化,新教师的素质得到总体提升。

四、多元参与,创新培训机制

新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某个部门或个人很难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因此,建立多元体制参与教师培训的新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在近年来的培训探索中,我们不再把中小学作为验证新教师所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场所,而是让中小学成为了师资培训机构的主体之一,并参与到新教师培训的过程之中。同时我们还整合市内教师培训师资资源,组建起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师培训队伍,拓宽了新教师培训队伍,逐渐构建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中小学、指导教师、新教师多元参与的新教师培训机制,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能动作用,对培训功能的放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搭建平台,注重培训实效

如何使培训成果转化为教师的行动,是培训机构和组班教师关注的重点。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转化培训成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带来的是培训效果的低效这一问题。为此,我们适时转变培训思路,认真策划和用心做好每次集中培训,积极为新教师搭建经验、问题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成果展示平台等。让新教师从自身工作中寻找到发展点,做到自主成长持续提高;让新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在交流沟通中学习、感悟、提升;让新教师通过各层次、各类活动展示其才能,在体验成功中获得激励,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新教师培训培养过程中,教师进修学校还特别关注新教师成长的全过程,为新教师职后的有效衔接搭建起桥梁,突出了教师进修学校在新教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上岗后,教师进修学校及时将新教师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如“如何调控课堂纪律”、“如何转化后进生”、“如何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等分成数个案例组,聘请优秀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和具体指导。在培训中融入“关注小问题、开展小研究、寻求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等新元素,为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实用指南。

根据新教师在不同成长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进修学校还邀请专家开展“集中专题参与式培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新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并在工作中采取行动,自我改善教育教学现状。

在培训模式中,学科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让全体新教师更为直接地获益。新教师成长“土壤”在课堂,指导教师只有主动走进新教师的教学实践,诊断其“生长”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土壤”逐渐变得肥沃。作为培训的一项常态内容,为每位新教师配备了由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担任的学科指导教师,分学科进行同课异构、专题研讨。新教师通过“看”与“做”,大量吸收指导教师教学行为中的智慧,丰富自己的实践。

小学新教师个人总结范文第7篇

一、专业引领方向

1.从理念到实践。重视课程改革的理念引领,让新老师接触新理念,并指导新教师怎样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新教师在经过反复的激烈思想碰撞中专业得到成长。

举措:观看全国劳模孙维刚的师德教育录像,听取新课标的解读,让“领雁工程”学员与新教师座谈,使学员有明确的道德素质的行为规范,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做到热爱教育事业,忠于职守,为人师表。

2.专家引领。重视专家引领,与大师零距离对话,激活教师的学习热情,在实践中转变教学行为。举措:邀请卢教授作《教育科研》的讲座,傅教授作《有效教学》讲座,引起教师共鸣。同时聘请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为新教师“会诊把脉”课堂教学,研究指导“常态课”,相关学科教师全程参加,深受启发。

3.案例引领 。教育经验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价值的资源。总结提升自己的经验并借助他人的经验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往往能解决实际问题,专业提升明显。

举措:请新教师观看“领雁工程”学员的课堂实录,分析实录,反思提升。请新教师参与“领雁工程”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第一天请学科带头人上作文评改课,学员们观摩、评课、交流,第二天请“领雁工程”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在另一学校上同一节作文评改课,进行再设计,再试验、再反思。通过交流,学员们受益非浅。

二、专业带动求生成

重视骨干带头,发挥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各级三级评优优胜者的表率作用,让新教师借鉴骨干教师的成长轨迹,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反思性实践研究。

举措:在示范小学培训新教师两天,第一天示范小学听语、英教师的示范课,上课教师从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各级三级评优优胜者中产生,并听取上课教师的说课,组织新教师参与式讨论,指出示范课中值得学习之处,并剖析不足,在实践中反思。第二天,听“推门课”,示范小学的教师上课原汁原味向新教师开放,课后相互交流切磋。

三、专业推动获动力

1.制订计划――从参与到认同。新教师培训初期,制订一年培训计划,调整教师努力方向和确定培训侧重点。

举措:下发小学新教师培训计划、指导教师任职资格通知、指导教师推荐表、指导教师指导职责、新教师第一年培训学员守则等。

2.同伴推动――从个体到群体。重视同伴互动,是通过教学设计:课堂比武活动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感受同伴的智慧,同伴的专业成长,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小学新教师个人总结范文第8篇

本文从工作态度、课前准备、课中方法、课后总结、出试卷、做成绩等几个方面对新教师教学进行了详细阐述,告诉读者一个新教师应该以怎样的工作态度,从哪些方面入手学习和实践,才能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本文对中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及考核制度的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工作态度;课前准备;课中方法;课后总结;出试卷;做成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师资队伍作为学校的重要资源,其整体实力就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动力。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队伍也在发生着新老更替,不断有新人加入团队。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知识水平、理论修养等都关系到人才培育的质量和学校的发展,甚至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但刚刚入行的新教师初次担任该岗位的工作,总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或者力不从心。为了能够让新教师快速适应新岗位的工作,快速成长为合格的教育者,学校通常都采用师父带徒弟的做法,即对每个新教师都指定一个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指导和帮助其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理论,再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使其尽快胜任岗位工作。那么如何指导新教师教学,从哪些方面指导,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和规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内涵发展,而内涵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素质不提高,就谈不上教育向深层次发展,也谈不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谈不上全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指导新教师成长就是要指导他们提升基本素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从工作态度的养成、工作内容的掌握和工作方法的更新等多个方面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快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指导几届新教师的经验告诉笔者,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新教师的成长。

一、工作态度

拥有良好的心态,你的人生可能会大不一样。比如,刚走出校门时原本几乎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怀有满腔热忱的一班人,为什么在多年后,有的优秀得让人羡慕,而有的却变得平庸呢?通过分析,主要是对待工作的态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你工作的态度若是改变,你的行为将会得到改变;你的行为若是改变,你的习惯将会得到改变;你的习惯若是改变,你的性格将会得到改变;你的性格若是改变,那么你的人生也将会得到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应付,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主动。因此,指导新教师,首先要指导他有一个端正的工作态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积极主动,乐观进取,要有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奉献精神。

二、课前准备

新教师做好课前充分的准备,对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很重要。课前无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课中必然乱冲乱撞,容易造成课堂上的混乱局面,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上课失败的后果。因此,导师要指导新教师在课前做好几个准备,即形象准备,内容准备和心理准备。

1.形象准备

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强调的就是教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记得在某节实训课中,因某种原因,一位教师当天上实训课没有穿工作服且没有登记。按要求,上课师生必须穿工作服,如果没穿则要求登记。在课堂中有个学生因没有穿工作服而被登记,该学生就问老师,为什么老师不穿工作服可以,而学生不穿工作服就要记违纪,结果很尴尬。

2.内容准备

这里的内容主要是指教学内容,即教案、教学PPT等。新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必须先对教材深入了解,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清楚该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先自己准备一份教案,再通过听导师的课,进行对比,取长补短。对于自己的教案可以和导师共同探讨,或者在专业学习时优先给专业教师团队讨论,分析并指正修改,力求完善。

3.心理准备

新教师要树立必胜的信心,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才能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发挥出来。同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或者导师的经验,预测授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免对突况慌乱无措。

三、课中方法

课堂效率是教学效果的生命线,要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很重要。新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方法不当,掌控不好教学过程,容易忽视听课时导师对教学环节的安排、教态、板书、教学手段的使用、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等。因此指导新教师课堂教学应该建立一种过程化模式。课教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能够在实践教学中探索和改革,逐渐形成多种多样的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对新教师的成长很非常重要。通常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任务分析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关键词卡片教学法、演讲法的可视化教学法等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情境应该有适合它的教学方法,我们绝不能够生搬硬套,所以导师要指导新教师合理选择教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新教师要能够展示人格魅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掌控好课堂,既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认真投入到学习当中,又要关爱学生,让学生敬重老师、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这样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业绩。

四、课后总结

新教师要努力积累教学经验,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很多新教师都经过了长期的大学教育,虽然拥有大量的科学理论知识,从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看,都超过了许多老教师,但他们却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许多老教师虽然学历不高,但他们拥有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和丰富的生活阅历,能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往往工作业绩很好。所以指导新教师要多写教学案例并反思,不断学习并汲取他人经验,学会积累并总结自己经验,在实践中成长。

五、出试卷

一套合格的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潜能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测评功能、选拔功能、发展功能和导向功能。试题既要重视对学生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知识水平和思想方法的评价。所以指导新教师出题时要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即目的性、科学性、简洁性、层次性和创新性原则,千万不能出现有歧义的题,或者不合时宜的题。在考试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情景:考完试后就有人评价,这题出的如何如何不应该,教材中根本就没有提到,或者是非重点内容,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却作为重点来考核,没水平等等。前几天笔者就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满含委屈地说,期末语文有一道题老师判错了,扣了她的分。笔者详细询问,发现答案不是唯一的,但老师改卷时只按了固定答案判卷。还有近来小学试题中有一道“关于父母生二胎自己如何看”的评论题,一时成为热议话题。虽然有人觉得题出得很好,很有生活情趣,也是当前的社会热点,还能够通过这样的题目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和家庭问题;但批评声也是一片,认为小学生未成年,没有这个判断能力,本来是大人决定的事情,结果却变相交由孩子们来评判。很多家长也认为让小学生来回答这样的题非常不合适,而且据新浪网标题为《育龄妇女测试题让小学生答?计生办称其中有误会》的报道中做了解释,最后当做是一个失误而不了了之,够滑稽。总之教师不能要求别人做到完全公平、公正、公开,并不出现错误,但我们可以力求自己认真、耐心、仔细,不犯那些低级错误。

六、做成绩

指导新教师学会做成绩,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笔者曾和一个同事交流,说到做成绩,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很有问题,一看就不对头,原来这个班的学生成绩全部集中在60~70分之间,后来听说是一个外聘老师做的,估计是老同志对新设备和电脑系统上网做成绩不太熟悉,或者是出现失误造成的吧,情有可原,这毕竟都是过去几年的事情了。但本学期笔者遇到了一件事情,也是笔者从教15年来第一次遇到,就发生在笔者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全班28人,其中只有1个学生是60分,其他27人成绩全部集中在70~74分之间,该教师的教龄应该有10年左右,最后因为成绩已经上传到网络系统无法更改而不了了之。笔者班上该学期符合申请三好学生的学生超过三分之一,本学期却因为此科目全部错过了,虽然学生有很大的反应,但笔者只有尽量安抚。

七、小结

总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习的方方面面很多。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向前辈们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不愧于教师这个伟大的称谓。导师同样也要不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和方法,做到与时俱进,为更多的教育新人领好路。

作者:封富成 单位: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卢晓中.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邱才训.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小学新教师个人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工作态度 课前准备 课中方法 课后总结 出试卷 做成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师资队伍作为学校的重要资源,其整体实力就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动力。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队伍也在发生着新老更替,不断有新人加入团队。

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知识水平、理论修养等都关系到人才培育的质量和学校的发展,甚至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但刚刚入行的新教师初次担任该岗位的工作,总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或者力不从心。为了能够让新教师快速适应新岗位的工作,快速成长为合格的教育者,学校通常都采用师父带徒弟的做法,即对每个新教师都指定一个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指导和帮助其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理论,再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使其尽快胜任岗位工作。那么如何指导新教师教学,从哪些方面指导,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和规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内涵发展,而内涵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素质不提高,就谈不上教育向深层次发展,也谈不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谈不上全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指导新教师成长就是要指导他们提升基本素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从工作态度的养成、工作内容的掌握和工作方法的更新等多个方面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快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指导几届新教师的经验告诉笔者,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新教师的成长。

一、工作态度

拥有良好的心态,你的人生可能会大不一样。比如,刚走出校门时原本几乎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怀有满腔热忱的一班人,为什么在多年后,有的优秀得让人羡慕,而有的却变得平庸呢?通过分析,主要是对待工作的态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你工作的态度若是改变,你的行为将会得到改变;你的行为若是改变,你的习惯将会得到改变;你的习惯若是改变,你的性格将会得到改变;你的性格若是改变,那么你的人生也将会得到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应付,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主动。因此,指导新教师,首先要指导他有一个端正的工作态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积极主动,乐观进取,要有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奉献精神。

二、课前准备

新教师做好课前充分的准备,对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很重要。课前无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课中必然乱冲乱撞,容易造成课堂上的混乱局面,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上课失败的后果。因此,导师要指导新教师在课前做好几个准备,即形象准备,内容准备和心理准备。

1.形象准备

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强调的就是教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记得在某节实训课中,因某种原因,一位教师当天上实训课没有穿工作服且没有登记。按要求,上课师生必须穿工作服,如果没穿则要求登记。在课堂中有个学生因没有穿工作服而被登记,该学生就问老师,为什么老师不穿工作服可以,而学生不穿工作服就要记违纪,结果很尴尬。

2.内容准备

这里的内容主要是指教学内容,即教案、教学PPT等。新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必须先对教材深入了解,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清楚该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先自己准备一份教案,再通过听导师的课,进行对比,取长补短。对于自己的教案可以和导师共同探讨,或者在专业学习时优先给专业教师团队讨论,分析并指正修改,力求完善。

3.心理准备

新教师要树立必胜的信心,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才能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发挥出来。同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或者导师的经验,预测授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免对突况慌乱无措。

三、课中方法

课堂效率是教学效果的生命线,要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很重要。新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方法不当,掌控不好教学过程,容易忽视听课时导师对教学环节的安排、教态、板书、教学手段的使用、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等。因此指导新教师课堂教学应该建立一种过程化模式(如下图所示)。

课教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能够在实践教学中探索和改革,逐渐形成多种多样的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对新教师的成长很非常重要。通常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任务分析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关键词卡片教学法、演讲法的可视化教学法等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情境应该有适合它的教学方法,我们绝不能够生搬硬套,所以导师要指导新教师合理选择教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新教师要能够展示人格魅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掌控好课堂,既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认真投入到学习当中,又要关爱学生,让学生敬重老师、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这样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业绩。

四、课后总结

新教师要努力积累教学经验,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很多新教师都经过了长期的大学教育,虽然拥有大量的科学理论知识,从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看,都超过了许多老教师,但他们却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许多老教师虽然学历不高,但他们拥有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和丰富的生活阅历,能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往往工作业绩很好。所以指导新教师要多写教学案例并反思,不断学习并汲取他人经验,学会积累并总结自己经验,在实践中成长。

五、出试卷

一套合格的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潜能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测评功能、选拔功能、发展功能和导向功能。试题既要重视对学生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知识水平和思想方法的评价。所以指导新教师出题时要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即目的性、科学性、简洁性、层次性和创新性原则,千万不能出现有歧义的题,或者不合时宜的题。在考试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情景:考完试后就有人评价,这题出的如何如何不应该,教材中根本就没有提到,或者是非重点内容,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却作为重点来考核,没水平等等。

前几天笔者就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满含委屈地说,期末语文有一道题老师判错了,扣了她的分。笔者详细询问,发现答案不是唯一的,但老师改卷时只按了固定答案判卷。还有近来小学试题中有一道“关于父母生二胎自己如何看”的评论题,一时成为热议话题。虽然有人觉得题出得很好,很有生活情趣,也是当前的社会热点,还能够通过这样的题目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和家庭问题;但批评声也是一片,认为小学生未成年,没有这个判断能力,本来是大人决定的事情,结果却变相交由孩子们来评判。很多家长也认为让小学生来回答这样的题非常不合适,而且据新浪网标题为《育龄妇女测试题让小学生答?计生办称其中有误会》的报道中做了解释,最后当做是一个失误而不了了之,够滑稽。

总之教师不能要求别人做到完全公平、公正、公开,并不出现错误,但我们可以力求自己认真、耐心、仔细,不犯那些低级错误。

六、做成绩

指导新教师学会做成绩,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笔者曾和一个同事交流,说到做成绩,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很有问题,一看就不对头,原来这个班的学生成绩全部集中在60~70分之间,后来听说是一个外聘老师做的,估计是老同志对新设备和电脑系统上网做成绩不太熟悉,或者是出现失误造成的吧,情有可原,这毕竟都是过去几年的事情了。但本学期笔者遇到了一件事情,也是笔者从教15年来第一次遇到,就发生在笔者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全班28人,其中只有1个学生是60分,其他27人成绩全部集中在70~74分之间,该教师的教龄应该有10年左右,最后因为成绩已经上传到网络系统无法更改而不了了之。笔者班上该学期符合申请三好学生的学生超过三分之一,本学期却因为此科目全部错过了,虽然学生有很大的反应,但笔者只有尽量安抚。

七、小结

总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习的方方面面很多。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向前辈们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不愧于教师这个伟大的称谓。导师同样也要不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和方法,做到与时俱进,为更多的教育新人领好路。

参考文献:

[1]卢晓中.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邱才训.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4]封富成.零件手工制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小学新教师个人总结范文第10篇

记得有一次,园领导给我搭配了一位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工作经验基本上为零,工作态度也是根据自己的情绪而定。面对她的“自我和个性”,我采取了包容和包办的方法,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立能力相对较差,很多事情就干脆代劳了。但是,我渐渐地发现,自己的包办成了“应该”,她的答案总是“不知道”“没看见”。我知道,这样下去,她可能适应不了幼教岗位,最终成为被淘汰者。之所以这样,当然有她自己的原因,而我,也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行为……

接下来的日子,我调整了自己与年轻教师的沟通方式,一边摸索,一边总结经验教训,慢慢走近年轻教师的心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一、以身作则,做他们的好榜样

老教师首先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感染她;老教师应严格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明确个人服从集体的必要性。作为班主任,我引导他们该如何处理班级的大小事务,让他们体验老师的责任心所在。另外,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对待班上的每一位幼儿、如何备课上课等,我都引导新教师边学边实践。起到榜样作用,是老教师应该做也必须做的。

二、充分包容,从心理上接纳新教师的不成熟

老教师首先要从心里接纳新教师,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热情地对待他们。闲暇时间多关心他们,主动了解他们的一些家庭情况和个人情况,从身体上、生活上、思想上关心、体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亲近和温暖。不要计较新教师的不成熟,不能把他们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而是真正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工作伙伴。这样,他们才会敞开心扉与老教师进行沟通,整个人在工作中也不就显得那么拘谨了。

三、和新手搭班,学会教、帮与放手

新入职的教师缺乏工作经验是必然的。每个人的领悟能力和性格不同,老教师不能因为新教师的工作不到位,就不管不顾地甩脸子、说风凉话等,那样会严重打击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首先,老教师要学会“教”。日常工作是烦琐的,老教师要不厌其烦地、一件一件事情地慢慢地教新教师,用不了多长时间,教出的新手就是自己的得力助手。新教师成长得快,老教师的压力就会减轻很多,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其次,要让新教师向本园一些富有经验的其他教师学习。老教师要告诉新教师,谁有音乐方面的特长,谁有语言方面的才华,谁又是美术方面的高手,教他们有目的地去向别人学习;另外,老教师要敢于放手,给新教师充分发展的空间,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教师只需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这样,经验与创新结合,工作中就会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四、要以鼓励为主,使新教师适应角色转换

新教师来到幼儿园,来到班级,就是来这里工作的。老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新老师,告诉孩子们,明确这是班上的老师,希望小朋友多帮助老师,并让孩子们向新教师问好,还鼓励孩子们多和新老师玩儿等等;其次,老教师在家长会上也要介绍新教师,让家长知道新教师的身份。这样,新教师就能感受到自己不是看客,而是班上的教师,从而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慢慢承担起教师的责任,日趋成熟。每个人都有自尊心、特别是年轻教师,要强好胜,希望别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并希望同班教师接纳自己的建议,希望得到赞扬,取得成功。老教师要善于发现新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当新教师做得不足的时候,老教师也要以鼓励为主,不要一味打击。只有给予新教师发展自己特长的平台,才能让新教师想做、敢做,最终散发出光芒。

五、在实践中反复总结归纳,帮助年轻教师专业成长

指导新教师积极听课,学会说课,并帮助新教师做课后分析,是帮助新教师成长的阶梯。

新教师听老教师的课,有利于在教学现场领略、学习老教师驾驭课程、调动幼儿积极性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老教师听新教师的课则是一种教学检阅活动,可以从课堂中看到新教师教学的方方面面,了解长处和长进,发现问题和薄弱处,课后及时给新教师点拨,让新教师在实践中找差距,弥补不足。

另外,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但新教师这方面的能力较弱,老教师应从方式方法上给予指导。一般而言,新教师可以通过做教学随笔与教学小结两种方式进行自我反思,积累经验,弥补不足,实现快速成长。

上一篇:先进教师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保卫工作个人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