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德育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7 06:12:39

小学体育德育总结

小学体育德育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策略

在新课标的不断改革过程中,德育体育开始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教师加强体育课程的德育教学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摆正德育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坚持通过合理的措施和策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德育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基础上促进个人良好道德习惯的发展;本文从德育和体育教学两个方面出发,对小学体育德育进行策略分析,希望能够促进素质教学的发展。

1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中的问题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德育工作处于研究阶段的初期,因此很多小学的体育德育教学策略和方法很不完善,需要我们深入小学体育课程中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体育德育中存在以下问题:

1.1部分体育教师缺乏体育道德教育意识

通过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很多小学的体育教师缺乏体育道德教学意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积极的团队精神教育、集体观念教育以及合作观念教育的意识,只有少部分学校的老师具有加强学生体育德育教学的意识;由此可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很多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对学生的体育德育进行合理的教学和引导,不重视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缺乏对于学生体育德育观念的引导。

1.2缺乏全面的德育评价体系

小学体育教学德育评价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小学体育德育教学不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原因;在小学体育公开课教学中,很多学校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体育德育渗透评价体系,导致很多公开课的参评人员继续沿用传统的评价模式,片面的追求学生的体育教学技能和身体素质训练,忽略了体育德育教学的引导,缺乏对于德育渗透评价的重要性。

2对从体育教学材料做好德育知识的教学工作

2.1对于理论课程进行合理分析

体育教学分成实践教学和理论课程两个部分,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课程具有重要的德育影响作用;教学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德育引导工作的重要性,要积极站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德育教学活动,同时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体育教学的理解和分析,在加深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和技能熟练程度的基础上做好德育教学工作。在教材中存在很多丰富的基础知识,为了能够加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教学老师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体育教学技能引导和德育教学。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我国在体育赛事中优秀成就,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和体育精神的认知,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爱国情怀。

2.2对实践课程进行合理的分析

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做好实践性教学,让小学生能够在实际的体育运动中提升自我,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与此同时,让学生在竞争中锻炼自己的意志,重新认识自己,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生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集体奉献意识等,让小学生能够在启蒙阶段就能够不断的提升德育意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因此加强实践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对于小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3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改进策略

3.1健全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

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是导致体育道德意识教学工作不彻底的重要原因,为了能够积极推进小学体育德育教学发展,首先,学校要积极为教师提供体育德育教育培训,增强体育老师的德育渗透意识,提高体育德育渗透工作水平,提高德育教学效果;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和制度,逐步完善体育评价教学的具体流程,加强体育德育教学的监管力度,促进德育渗透作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例如:学校可以在传统教学评价标准中加入德育渗透评价标准,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通过学生和课程参评人员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定,促使体育老师能够将德育思想积极的引入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2教师以身作则,进行德育引导

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关键,只有在体育老师的德育引导下,学生才能够积极的成长,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形成很大的影响。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道德、思维都不够成熟,在学生的内心中,老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学生在无形中会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会无意的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因此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自身的榜样力量,切实做到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就引导学生的体育德育发展,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性格品质;例如: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要求学生遵守课堂教学纪律的同时,自己要做好自律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穿运动服。头发要扎起来等,从自己的行为上为学生做好榜样,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发展,培养学生的优秀性格和体育道德品质。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不够成熟,个人思想道德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响应素质教学改革的号召,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促进小学素质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对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策略进行了合理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小学体育德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志宏.新时期中国文学视域中“世界文学”图景的嬗变――基于对《世界文学》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1):73-78.

[2]冯蕾.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3-94.

小学体育德育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育德;路径

学校教育要立德树人。全程育德是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课程育德是全程育德的最重要途径。体育课作为一门从小学到大学的通识课程,应当担负起课程育德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农村高中体育课,更应当将育德作为重要的内容。农村高中体育课的育德有以下三条有效路径。

一、教学内容和育德内容深度融合,形成有效路径

“关爱、责任、规则、公正、尊重、合作、坚守”等是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要让这些道德品质在学生中得到传承。体育课教学内容中,无论是队列队形、田径、球类、体操、武术,还是游戏、地方特色课、各类活动比赛,都能融入这些道德基本品质教育。特别是高中体育教学内容更要与德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这样,德育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使课程育德落到实处,育人无痕,接地气,不空洞,有效果。

二、教学情境与育德情节有机组合,形成有效路径

按照课程标准,高中阶段主要以学分制呈现。农村高中体育也正在推行“走班制、社团”等方式进行常规授课。学生在体育课接受德育教育形式相对较分散。体育授课教师要把握教学内容,精心设置教学情境,置入德育情节,针对性地进行德育专题教育,引发高中生对德育的思考和践行。在体育教学情境中,充分体验、感悟、升华,在单元教学结束时,结合德育情节,适当进行总结、提升、拓展,育人有心,引导学生内化成良好的德育品质。

三、教学过程与育德细节紧密结合,形成有效路径

高中体育教学中,坚持、理解、合作、公平等是教学过程中随时闪现的德育细节。但农村高中学生合作、公平的深层次培养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持之以恒的引导和培养。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高中生已形成的较能吃苦耐劳、自尊心强、追求进步等良好品质,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发现与学生优秀品质相关联的德育细节,进行固化。对公正、合作等更高层次的德育品质,要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对个人或群体,针对性地对德育细节进行雕琢、升华,逐渐形成学生的健全体格、完整人格、高尚品格。雕琢成器,引导学生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

总之,体育课中的德育必须遵循“行道统一”“知行合一”的教学原则。特别是农村体育教学更要引导学生从课的形式到内容,从过程到细节,从实践中去理解感悟,在行动中去领悟,从而引导学生获得思想上的升华。

小学体育德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德育渗透 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体育教育不能局限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技能,应更加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正如河南籍著名体育教育家沙瑞辰所说的那样:“良好的体育课程,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责任感、竞争意识、团队精神以及道德观点。”然而,当前的小学体育德育渗透工作还远没有达到这一目标,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与不足。

一、德育渗透的若干不足

1.德育渗透的方式僵化。德育渗透方式的僵化,是当前体育课程中德育渗透一个共性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尤为明显。不少体育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擅长并且应用的唯一德育方式就是口头说教。尽管说教的方式简单直接、可行性高,但是,单一的方式直接导向低下的成效。换句话说,僵化的德育渗透方式,存在庸俗化的弊端,学生的接受程度低,更谈不上入脑入心。

2.德育渗透的内容过于浅显化。一份权威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百分之四十三的小学体育教师,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观点;另外有百分之三十七的教师,以吃苦耐劳等为主要德育内容;剩下约百分之二十的教师没有固定的德育内容与德育观点。显然,这样的结果与我们期待的德育效果相去甚远。要知道,教师渗透的德育内容缺乏时效性与更新性,直接影响我们德育渗透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句话,德育渗透的内容过于浅显化,是教师必须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3.对德育的重视不够。中国当代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有言:“先启教师之责任意识,后言儿童之成长进步。”教师本身在德育上的责任意识如何、重视程度如何,毫无疑问对其整个德育过程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而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恰恰是当前现存的一个不足。直至今日,依旧有相当数量的体育教师认为,德育与体育教学关系不大,并不是自身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因此,要么是在课堂上简单应付德育任务,要么是直接省略必要的德育教学,因而贻误了最佳德育时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德育渗透的有效改进

1.变换多样的德育渗透方式。比如说,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可以选择的德育渗透方式越来越多,其中,网络德育渗透就是可行性极高、且收效甚好的一个。一方面,网络德育渗透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与青睐;另一方面,网络德育渗透弥补了传统渗透方式的种种不足。再比如说,善用的说教方式与课堂活动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教师所讲的道理。

2.尝试不断突破已有的德育内容与德育深度。个别教师可能认为,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力和理解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德育的内容与德育的深度同样不宜过深,过深只会将德育引向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反面。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十分片面的。尽管小学生在人生阅历上、判断甄别上远不及中学生与大学生,但是学生的德育习得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要适时拔高德育内容与深度,给学生更加全方位的启发与引导。比如说,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渗透最多的德育观点就是吃苦耐劳、爱国守纪。那么,当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德育观点之后,教师便可以将吃苦耐劳拔高为集体观念,启发学生建立集体意识、真正热爱集体,并且挖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等。此外,教师还应尝试将德育渗透深化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上,因为小学是学生树立三观的最佳时期。

3.改变自身的传统认知,切实重视德育渗透工作。哲人有云:“你的意识形态导向何处,你的世界就导向何处;你是什么样的,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言外之意,小学体育教师自身对待德育的态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德育实践的高度。所以,改变自身的传统认知和固化概念,踏踏实实在德育工作上耕耘,是我们将德育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的必由之路。

三、德育渗透的其他思考

1.体育德育渗透以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依托。体育德育渗透是整个德育渗透中的关键一环,也是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体育德育渗透还需要以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依托。这里的外部环境指的是其他学科的德育工作与学校良好道德风气的树立。

2.家校合作是不断推进德育渗透的关键。德育渗透的重点在学校,核心却在家庭。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进行德育,而忽略了与家长的合作配合,那么德育渗透的进程就很难不断向前推进。换言之,家长合作是改善当前德育现状,不断推进德育进程的关键所在。小学体育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一来可以跟家长多沟通学生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二来可以多切磋彼此的德育观点,以期找到契合点,从而更好地组织下一步的德育渗透工作。

3.德育渗透须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机制。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还在于德育渗透是零散的、随机的,未曾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德育体系与机制。美国著名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杜威曾经写到:“既定的教育体系与完善的教育机制的建立,是二十一世纪全世界都应共同关注的教育主题之一。”有了完整的德育渗透体系与机制,教师的德育渗透有章可循、有律可依,则事半功倍、卓有成效。德育渗透机制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学校政教部门、教务部门以及各科教师的共同努力,构建的过程也是一个坚持反思、不断创新的过程,要逐步积累经验与教训、不可急于求成。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德育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终身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是整个小学德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正如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所说:“今天的教育决定明天的国民素质。”小学体育教师掌握扎实的德育本领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民族的需要,更是自身教学使命的召唤。尽管当前仍旧存在很多不足,但是我们会迎难而上、一往无前。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著.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杨文轩,陈琦著.体育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金生著.德性与教化[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小学体育德育总结范文第4篇

一、召开德育专题会议,为班主任搭建经验交流平台

交流学习是使班主任队伍整体育德能力得以提升,宝贵的经验更具价值的重要途径。在长期的德育工作中,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主任都积累着不少的工作经验,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为了使这些工作经验、闪光点进一步推广,我们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专题会议,让德育工作成绩比较突出的学校谈谈自己的工作经验,让富有工作特色的班主任谈谈自己的做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使先进的德育理论及做法得以及时传播,使班主任的育德能力在不断的总结、交流过程中得到提升。如:2012年10月,我们组织召开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专题总结会议,让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学校和班主任介绍他们的先进经验。其中,六景镇民族中学077班班主任老师介绍的开展“我也有一颗爱国心”活动引导网瘾学生远离网吧和横县特殊教育学校聋(2)班班主任苏玉梅老师介绍的开展“我是祖国未来的英雄”活动让残疾儿童参与爱国实践的做法,博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二、开展德育科研活动,为班主任搭建创新拓展平台

开展德育科研活动,努力打造学校德育品牌,这是我们培养班主任育德能力的一贯做法。多年来,我县由县教研室牵头,鼓励学校积极参与区、市德育课题研究,进一步挖掘德育活动的内涵,努力寻找活动新的载体与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2012年,我县获市级立项的德育研究课题达6个,其中横州镇一中的《在科技活动中开展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和平马镇中心学校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两个课题初显成效。

在科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各学校积极鼓励班主任参与总结反思,在不断的实践中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进行适当的修改与更正,使班主任的育德能力在工作实践和工作研究中得到迅速的提升。

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为班主任搭建工作展示平台

主题活动是一种建立在学生对身边事、身边人的情感共鸣基础上的道德认知与体验的学习活动,具有传统道德教育所没有的本质特点。开展主题活动是班主任育德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渠道。多年来,我县充分利用传统节目、纪念日等,组织各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号召班主任围绕活动主题,创新工作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展示自我,锻炼自己,促进其育德能力的不断提升。如:2008年,针对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队伍庞大的特点,我们利用“母亲节”、“父亲节”,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活动期间,各学校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情感交流,做到班主任与每一名留守儿童的家长通一次电话,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表现和学习状况,交流教育工作方法,让家长在外放心务工。同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结对子”帮扶活动,各学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结对子,调动合作的力量,激活“留守儿童”的心灵火花,帮助他们树立做人和学习的信心。

小学体育德育总结范文第5篇

先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设想。

其一,在“障碍跑”中寻找到育德素材。

《重庆市中小学课程育德指导纲要》中指出:一、健全和完美全程育人、全员育人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彻实落实到每一学科、每一位老师,每一个课堂。二、从学科教材入手,挖掘教材中有效的信息提取育德素材。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学校的不同特点,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开发校本教材,进行德育渗透。依据这一纲要,结合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我校的器材现状,我设计了这堂“障碍跑”课时,把设计障碍与善于思考,穿越障碍与敢于挑战,障碍接力与团结协作作为了本堂课的育德要点。

其二,制造情境,巧妙安排教学环节。

上课后,我一改往常做法,先不直接告诉学生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而是让大家猜一猜。这样做,就给他们制造了一个悬念,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看着他们急于想知道的神情,我抛出了谜底。学生们带着好奇开始了一堂课。

开始阶段,我选择了慢跑,然后做有针对性的徒手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达到全身舒活。这一系列活动遵守了循序渐进,运动负荷由小到大的原则。

本堂课的基本部分,我利用了学生作为障碍,进行各种示范,让学生观察,然后让他们体验——探究——总结。在学生总结后,才由我总结。

本堂课的高潮为在设计障碍环节。

我利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让同学们设想在营救的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我把“各种障碍”作为了各种困难的代名词,向学生提供了如下器材:垫子一张,小操垫一张,标物一个,让学生设置各种障碍物,并想出安全、顺利通过的方法。通过这一游戏,让学生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当学生设计好障碍后,就开始进行各种障碍物的体验,同时老师也参与到他们中去,并给他们帮助,有危险的地方要求他们重新设置,并强调能安全顺利的通过。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穿越障碍比赛。比赛后,让学生深入思考成败原因,把竞技活动引申到育德领域。

再谈谈这样设计的原因。

其一,体现了全面育人、学科育人的大教育观。

体育是一种能将智慧、体质、意志和思想品德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有它可取之处,但它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强调向学生灌输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强调以老师为中心,在教学仅重视体育教学程式,训练化,学生成了教学的被动体,在体育课中不能主动积极的参与,从而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和培养人的质量。事实上,体育教育是一种体验教育,其中蕴含着的德育教育对培养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主要教育目标,让学生们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活动中提高自信心,团结合作意识,集体主义精神,情绪调控能力等,培养良好的身心的素质。将德育自然寓于体育中。

其二,充分利用好情境教学法。

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几乎都是在“6+1”的模式中长大,很少经历大风大浪,一次考试的失败,同学之间的一句话都可能让他们受不了,伤了他们的自尊。针对这一现象,我想到了障碍跑,在课中让学生自己设立障碍,然后想办法,安全顺利的通过障碍,课中的障碍,有如我们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当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你选择的是逃避或是勇敢的去面对,让他们明白,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

由于精心准备,这堂课比我预想的效果好得多。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学生参与积极,达到了体育课的目的。这个三年级是我这期才接到的新班级,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预计在学生讨论和体验部分会冷场,但课堂的实际效果真的出乎我的预料。同学们积极参与,在设置障碍后讨论怎样通过时,更是积极体验。运动场上,一个个生龙活虎,尽情投入,身体机能得到了很好的强化。

学生开动脑筋,达到了体育育德的目的。学生能够根据我创设的情境,利用现有器材,设计的障碍物不尽相同,但都符合要求。在穿越障碍时,也能够灵机一动,及时调整。在分享感悟时,也能够由此及彼,想到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挫折,树立了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在体育课上,育能与育德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这就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体育课堂。

(作者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中学)

小学体育德育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育德功能校园文化专项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6-01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于提高学校的育人效能。以前我们重视科学文化的教育,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日益强烈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才能适应基础教育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只有重建校园的德育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才能求得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加强学校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探索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努力促进学校德育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环境文化的建设,提高学校育人水平。下面就我校以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为抓手,走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谈谈体会。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育德队伍建设

要提高校园德育文化的育人效益,必须让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人人育德的观念。首先要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因此,在落实学校德育工作中,学校校长或党支书记亲自挂帅,德育处具体负责,形成了上中下层级的德育领导体系。其次是努力构建校园德育文化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才观、育人观,每周召开一次行政会,通过学习政策法规、时事政治,提高行政管理者依法从教全员育德的认识。计划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每月召开一次教师会,明确该月育德的主题,每期期末除了有德育工作总结还有德育研究的专题总结。在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坚持把重心往下落,坚持以校本与外出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另外,我们还派出教师参加市区级、部级各种学术报告会和培训会,加强学校间的横向联系和相互学习,拓展教师们的教育视野,提高了德育队伍的整体育德水平,为学校德育文化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坚持校园美化,提高育人环境

我们坚持"五育"和谐发展的育人方针,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四周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摇篮。春、夏季有紫薇、洋槐、六月雪,秋冬季有桂花、腊梅,校园四季鸟语花香。我们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使每一棵花草树木会言情。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设计校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使孩子们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另外,校园内随处可见名言警句、名人画像、宣传标语,无声地在感召引领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三、深化德育常规,打造健康向上精神文化

为了整合各版块工作,提高研究工作的实效性,我们把德育工作与专项研究工作有机融合,少先队大队部牵头在全校扎实开展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来营造健康和谐的班风、积极向上的校风。学校阅览室每天定时为学生开放,还向全体师生推荐名篇名著,形成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风气,定期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在师生中评选读书标兵。教室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每学年均组织一次温馨教室评比活动。各中队少先队员在正副班主任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美化教室。孩子们兴致高,参与面广,这已成为我校常规德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好人好事、班级亮点或不规范不文明行为通过红领巾广播站、集体朝会等教育宣传阵地予以及时表彰或批评,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开展先进班集体、文明礼仪小标兵、创新校能手、优秀学生干部的评比。通过表彰,塑造了孩子们身边的榜样,让孩子们向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学习,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风貌。

四、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德育文化内涵

小学体育德育总结范文第7篇

育德;育智;高中体育与健康

1背景

2013年4月复旦大学、南京航空学院等大学的学生因矛盾相继发生人命案以及过去清华大大学学生投毒事件和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事件,令人触目惊心。从这些惨无人道的事件中反映出学校品德教育的严重缺失,这些学生的残酷与血腥,对生命的漠视和冷淡,深刻折射出我们当前过分注重知识教育,却在品德教育的方向上走向迷茫的现象,暴露出当前教育中德育存在的问题。据统计,我国有3000万中小学生受到各类情绪、行为问题的困扰,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增高,青少年暴力、网瘾自杀等现象也呈上升趋势。目前学校倾向智育教育带来的严重后果突出表现在对高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缺失,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等。大多数的老师、家长对体育在育德方面、在培养人格品质、发展个性等方面的认识也存在诸多偏差,忽视体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忽视体育对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功能和作用。高中阶段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参加体育运动,会影响学习成绩,加上高考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各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都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唯一办学目标。高中阶段的教育实际上是将德育、体育让位给智育,对学生不断延长学习时间、不断增加考试次数和进引题海战术来提高文化成绩,甚至节假日也加班加点,打乱了学生的正常作息时间,这无疑对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也抑制了高中学生智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笔者作为一线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者,对高中体育与健康是如何培养学生品德,发展智力发表一些个人的建议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通过网络、报刊、杂志和各种报告总结进行原始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和积累,从中分析体育对德育和智育的 影响。

2.2访谈法。对我校的部分学生在课余体育运动所占用的时间,尤其是我校学生田径队、女子排球队和男子篮球队每年比赛成绩和文化成绩的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总结体育对德育和智育的发展思路,分析体育对德育和智育的影响规律。

3结果与分析

3.1高中体育与健康育德之功能

3.1.1 通过高中选项教学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应按照一定规律去培养和塑造人,要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德育应该放在首位,成才先成人。步入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进入平稳发育时期,知识不断丰富,交往能力不断增强,生理、心理日趋成熟,思想道德、智力、体能不断提高,正是奠定立身处世和培养道德规范的关键时期。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期,抓住高中学生好学、乐动的特点,允许学生根据高中课程方案的规定和学校确定的教学内容范围,引导他们至少掌握一到两项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选项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与专长,要规定时间持之以恒的进行锻练并且要求完成考核。学生在体验体育运动带来乐趣的同时,练习技术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和困难,这就要求高中学生要有铁杵磨针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品质,无形中对学生品德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篮球模块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篮球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实践、探索,强化对篮球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识,特别是在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互帮互助、临难不惧、积极进取、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等优良品质。

3.1.2 通过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比赛来塑造学生优秀的品质。体育许多项目尤其是团体的比赛项目常常要面对困难、遭遇挫折,时时要面对输赢。比如高中篮球教学比赛中,因比赛充满悬念、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比分的领先、落后、相持局面应如何处理;比赛的高潮、低潮、僵持阶段应如何调整;在比赛中如何光明磊落,用正当的方式,依靠真实的本领取胜,这不仅是体能、技艺和智力的较量,更对高中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考验,通过比赛无形中培养了高中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勇于挑战困难的勇气、控制情绪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良好的责任感以及培养学生胜不傲,败不馁和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同时又培养了高中学生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灵活机动、耐受挫折、奋发向上、勇敢竞争、尊重对手、珍视友谊、遵守规则、善于交往、执着追求的意志品质。让高中学生在体育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感悟体育对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所特有的价值。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励的社会,学生必须要有更强的心理抗挫能力和更好的团队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立足于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高中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情操、行为习惯、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应重视体育对高中学生的育德功能,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应结合教学和训练实际强化体育对学生的育德功能。

3.2高中体育与健康育智之功能

3.2.1高中学生参加学校业余训练队与高考成绩之间的关系。2013年高考,龙岩一中的彭钦一同学以原始总分701分的高分,摘取福建省高考理科原始分状元的桂冠,同时也是福建省高考理科投档分状元。龙岩一中的陈炜祥同学以投档分701,与彭钦一同学同为福建省理科投档分状元。据悉,他们都是篮球队运动员,爱好篮球运动,是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分子。笔者担任过校田径队和篮球队教练工作,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1993年至2002年期间,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招收各类体育特长生的政策,使我校组建体育运动队工作碰到瓶颈。为了使我校田径队、男子篮球队、女子排球队在龙岩市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更好成绩,教练预先挑选好的体育苗子并组织他们参加训练,这些体育苗子不仅身体素质出众,协调性好,而且文化成绩也很好,但遭到大多数家长的反对,怕影响孩子高考成绩。在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共同配合下,耐心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组织他们进行科学系统地训练并参加龙岩市中学生运动会。这些运动队的学生经过训练和比赛后,非但文化成绩不受影响,反而在高考中取得非常优异的文化成绩。经笔者统计,在1993年至2005年期间,我校田径队、女子排球队、男子篮球队在龙岩市运动会上不仅比赛成绩突出,而且各队队员考上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共计67人(高中田径队20人、女子排球队12人、男子篮球队35人,以上不含考上全国重点体育院校的学生人数),其中高中女子排球队郭济莺为1995年省高考文科状元并被北京大学录取,2001年、2005年高中男子篮球队吴锋(现在在信息产业部工作)、葛力(现在在美国加州公派留学)分别考上清华大学,特别是2001届我校篮球队十名队员8人考上名牌大学和重点大学,这充分说明体育运动与考试成绩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

3.2.2 高中学生有氧运动对提高学习效率,发展智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010年5月,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理学家克里斯蒂安・罗伯茨发表了一篇有氧运动练习对提高文化成绩的报告,通过对加利福利亚州五、七、九年级共计1989名在校生跑(走)1.6公里速度的测试,并测量了他们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值,研究结论是参加有氧运动的学生可以提高创造力和计划性,同时还能提升数学和阅读的能力,体能耐力好的学习能力也好,考试分数也越高,并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外还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说明爱运动的学生学习成绩更优异。所以家长和老师应正确引导,合理安排好高中学生体育运动与文化学习的时间,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3.2.3 高中学生适度的体育运动能增强大脑的功能,提高智育水平。体育运动能缓解学习压力,调节紧张的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家通过12项临床研究发现后,有氧运动不仅可以增加心率次数,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大脑吸收更多的氧和养料,还能控制自律神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甚至还能修复大脑高级功能损害。适度的有氧运动,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血清素等化学物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持续的专注力。打铁还需自身硬,身体是文化学习的物质基础,坚持参加体育运动,才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攀升,只有让学生明白有体力才会有精力,有精力才会促进智力,有智力才能提升学习效果的这个道理。让学生知道每天锻炼一小时,并不会耽误学习时间,更重要的是,大脑在一段时间高度紧张的书本学习之后,常常难以放松下来,而通过体育运动激活大脑的不同区域,吸收更多的氧量,更好地使大脑与学习有关的区域得到真正的休息,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最终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除了健身,还有健脑的功能,所以说体育运动让脑子更好使,身体越强健,考试分数越高,智力发展越好。

4结论与建议

小学体育德育总结范文第8篇

当下的教育现实中,教师师德存在许多问题,总体不容乐观。

(一)师德现状分析

一方面,内因造成种种师德失范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以侮辱、歧视、孤立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等多达几十种现象仍存在;另一方面,外因导致师德失范种种现象,如教师主观上对自身师德建设认识不高,重“技”轻“德”;重金钱、轻事业,讲实惠、淡理想的现象在一部分教师身上存在,甚至有个别教师的职业理想动摇、敬业精神下滑等现象存在。

(二)师德塑造方法

笔者认为,师德塑造原则是“有偏就纠,有错就改”。方法是采取“内省、慎独”的内化办法,让其形成自觉,用“三自”方法提升师德意识、规范和实践的修养。

从教师自身来看,要强化教师的“三自”,即:

一要对照学习,要自知,在领会师德规范中有错就改。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把师德作为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坚持的理念是以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新课改中要求: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四重”教师考核评价标准。

二要内省慎独,要自省,在道德意识中内化形成自觉。内省,即指自觉地进行思想约束,内心时时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慎独”,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道德修为的重要方法。要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论和行为符合道德要求。通过“内省”“慎独”再“内化”形成自觉。

三要主动作为,要自躬,在道德实践中检验自身。依靠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逐步自我完善。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去检验自身,通过学习,对照、评价自己的言行,主动寻找差距,以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作为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客观依据,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二、育德――目光要长远

要给学生终身留下什么?是通过体验留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知识是思维是能力?如何让学生心灵强大,走得更远?“愚蠢”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聪明的教师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

(一)育人基本导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确立“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基本导向。

一是“立德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是对教育本质的最新认识。二是“立德树人”揭示了“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强调促进人的德性成长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三是“立德树人”揭示了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德性成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立和树的重点

“德”不可能自然形成故需要“立”,“人”不可能自发成才故需要“树”。“立德”是为了“树人”,而“树人”首先要“立德”。教师要立政治品德,立社会公德,立职业道德,立生活美德;要树人的社会责任感,树人的创新精神,树人的实践能力。

(三)育德的方法

原则是差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方法是坚守“全、分、适”三个字。

一是育德在总体思路上坚守一个“全”字。坚持:育德的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育德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人的一生,面对于每一个学生。我们要时时、处处、事事、人人育德。育德应该放在每个方面、每个活动、每一件事情中,在每件事情中发掘德育因素,给学生播下希望的种子。

二是育德在具体实施中坚守一个“分”字。要分类进行德育,以学科为对象育德,袁贵仁部长强调:“立德树人是整个教育的根本任务,包含在德育体育美育之中,包含在各门课程之中,包含在课内课外活动之中。”事实上每一门学科都是育德的好素材,学科育德中坚持课改的三维目标,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挖掘出来,教师要有意识地、主动地坚持,每个学科教学必须要育德,要挖掘其人文、科学、心理等学科价值。

三是育德在改革创新中必须坚守一个“适”字。教育具有社会属性,必须要为社会服务,就必须顺应时代改革趋势,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时代在发展,不能用传统观念培养新型人才了,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小学、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艺术、技术整合、分析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高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进入大学或企业进行团队协作研究打好基础。

小学体育德育总结范文第9篇

近年来,在打造“美好九龙坡”的城市发展愿景指引下,九龙坡教育人同心同德、同向同力,以建设教育强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体奋斗目标,确立了“让德育慢慢浸润学生的心灵”这一德育理念,着力调绘“爱心、书香、理性”的九龙教育三原色,使之构成九龙坡德育的三棱镜—

爱心立德 全员树人

—用爱心绽放智慧光彩,以全员耕耘德育热土

书香立德 逐梦树人

—用书香浸润孩子心灵,以梦想催发德育心芽

理性立德 创新树人

—用理性求索教育本真,以创新凸显德育特色

爱心立德 全员树人

从宏观角度来看,德育就是爱的教育,德育离不开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爱心,只有充满爱心的教育,才能有教无类;只有充满爱心的德育,才能润物无声。

(一)用爱心绽放智慧光彩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九龙坡教育人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想问题、办事情,真正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合适的教育。

1. 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

中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首要任务。一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梦想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加强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通过学习和落实《守则》《规范》,培养学生在文明礼仪、纪律、卫生和劳动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三是强化法制教育,选聘公检法机关优秀干部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组织法律和教育专家开展法制知识巡回报告,组织学生参观法制教育基地,增强其法律意识。

2. 将心育工作化为爱的营养餐

九龙坡规范和强化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区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使教师基本掌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每所学校均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组织实施相关活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项目学校,主要包括标准化心理辅导室软硬件建设,学生“六商心育”活动课程建设,教师“心育六能”系列培训,家长“心育六力”系列培训与宣传,学科“因能施教”个性化品质课堂建设,学校、家庭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六个方面。

3. 关爱特殊群体促进教育公平

根据西部大开发需要,九个建制镇的并入,使得九龙坡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明显,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和随迁农民工子女剧增。为此,九龙坡把关爱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以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这一民生工程为突破口,西彭镇三小、华岩小学等学校努力打造“建好寄宿制学校 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办学特色,让所有孩子的学校生活都充满阳光;以西彭园区实验小学、驿都实验学校、铜罐驿镇小学、含谷镇小学等农村学校为平台,积极创建乡村学校少年宫,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开展科技、体育和艺术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特殊儿童群体的业余生活,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公平。

(二)以全员耕耘德育热土

德育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九龙坡把全员育德作为每个教职员工的基本职责,以全员育德来耕耘德育这片广阔的热土。

1. 全员育德育全员

九龙坡很早就建立了区、校两级关工委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开展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整治,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二是持续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关注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以及特殊家庭子女的思想动态,从教育、教学和生活上加大对这些学生的管理和关心;三是成立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家庭教育、创新教育、审美教育和安全教育七个专题教育报告团,到各校巡回开展专题讲座。

2. 全员育德需全员

九龙坡在德育方法和途径上始终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学生、面向家庭、面向社会。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家访和家长会,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并通过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家长的监督,最大限度地赢得家长的支持;充分挖掘、利用社会各种积极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搭建学校、社区(村委会)互动育人平台;积极邀请“五老”人员以及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致富能人等先进典型参与到学校育人工作中来,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

书香立德 逐梦树人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学校教育就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当下,也要提供给孩子有利于提高未来生活质量的知识和能力,使他们在知识层面、精神层面都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未来发展作好准备。九龙坡用书香浸润孩子心灵,使其敢于有梦,勇于追梦,以梦想为内驱力实现终身育人。

(一)用书香浸润孩子心灵

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喜爱书籍、爱好阅读,应该是“学会学习”的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教育”。所以,九龙坡启动“修远行动”,倡导师生阅读,让书香弥漫校园。

1.“教师阅读计划”强素质

有一位学者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家之所以是教育家,在于他能引领我们重温和回归教育的本义”“我们越是被现实迷惑和遮蔽,越是需要教育理想、教育精神的记忆和激励,越是需要确立清晰和冷冽的朴素真理,以洞穿教育平庸、媚俗、功利的厚重屏障”。因此,九龙坡深入开展“修远行动”之“教师阅读计划”,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乐趣、一种共识、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常态,让阅读成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成就教育人生的重要途径。

“修远行动”之“教师阅读计划”聘请朱永新、李镇西等21位专家学者组建专家指导组,推荐阅读书目130种,为学校师生配送图书共计17万册,组建微图书室200多个,举办“九龙教育大讲堂”6场次。各学校围绕“修远行动”之“教师阅读计划”开展了读书沙龙、撰写读书心得、读书论坛交流、读书征文竞赛等系列活动,异彩纷呈,将活动向纵深推进,成效显著。

2.“学生全科阅读计划”读遍天下书

各校明确制定“修远行动”之“学生全科阅读计划”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围绕学科主体知识,调整知识结构,拓展知识层面,把学科相关阅读内容纳入教学任务,创新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学科阅读体系,实施“全科阅读”和德育的“全面渗透”。

“修远行动”实施至今,阅读,作为一种习惯,正悄然改变着师生的精神面貌;阅读,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让人生变得更有价值,让学校书香馥郁,充满文化气息。

(二)以梦想催发德育心芽

九龙坡组织各学校开展梦想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包括七彩画笔绘童心、我的中国梦等梦想主题绘画比赛,“离校不离教”活动之“三梦想”系列活动(读出梦想—与家长同读一本好书,读出童年的梦想;写出梦想—将阅读的所思所感写下来,描述自己远大的梦想;画出梦想—把心中的憧憬、对未来的展望和对人生的期待付诸画笔,画出一个高远的梦想),“唱出梦想”歌唱比赛,“玩出梦想”科技创新活动……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一粒粒梦想的种子,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种子也必将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理性立德 创新树人

从微观角度来看,常规管理对于德育来说尤为重要,常规细节的落实,总是会面临重复、机械和枯燥的难题,这就需要每一位德育工作者调动自身的工作热情,以创新性的活动让孩子接受“无痕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用理性求索教育本真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让他们具有较好的思维品质和较强的思辨意识,这不仅是培养“负责的公民”的需要,也是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

1. 优化德育制度设计

制定《九龙坡区中小学德体卫艺工作考评办法(试行)》,由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环境建设、德育过程、德育成效5项一级指标和24项二级指标以及4项加分项目构成,总分值100+20分。通过考核评价,不断提高学校德体卫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考评情况作为德体卫艺工作先进集体评选的主要依据,同时直接纳入中小学校层次目标发展性督导评价的范畴。

2. 强化德育阵地建设

加大德育阵地建设,改善活动条件,投入1.35亿元,在重庆市率先为各中小学配备电子白板;为师生增配励志类图书27万册;新建4个乡村中小学科技活动室,4个乡村学校少年宫,新建了九龙坡区青少年科技馆,九龙坡区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心也正在规划建设之中;各学校结合实际,围绕相关学科课程标准,新建“六大功能室”,自办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3. 深化德育队伍培养

充分发挥德育干部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的德育干部培训。适时分批次组织德育干部到外地观摩学习;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展区级层面的讲授培训;调动参加区级层面以上培训教师的积极性,开展校内传帮带。此外,发挥“梦想与团队”五个项目实验学校的示范作用,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社会实践等形式,积极稳步推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努力营造“德育时时有、德育处处做、德育天天讲、德育人人管”的良好氛围。

4. 重视德育科研引领

内涵发展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而教育科研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先导。九龙坡加强部级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大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爱心教育、科技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安全管理、书香校园建设六大项目实验,积极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育人水平。

(二)以创新凸显德育特色

1. 做实“四育工程”

根据重庆市教委文件精神和本区域实情,九龙坡创新德育工作的四大途径,做实“四育工程”。在课程育德方面,健全和完善全程育人、全员育人课堂教学管理机制,通过挖掘学科教材中的育德元素,开发校本教材,举办课程育德研讨会、论坛等形式总结经验、打造品质课堂;在环境育德方面,充分发挥学校环境文化的育人作用,整体规划和布置校园自然景观,注重办公室、教室、走廊等内部环境的布局与建设,加强校报、校刊、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使学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在活动育德方面,建立了活动平台、比赛平台、奖励平台和发展平台来推进活动育德,成立了青少年体育艺术科技活动中心,各学校成立合唱队、雕塑队、手工制作队等艺术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舞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网络育德方面,建立了九龙坡区教育信息中心,开通了九龙教育政务网、九龙教育教研网和九龙教育德育网,建立了覆盖全区中小学的城域网,各学校在自己的德育网站创建班级德育博客,开通家校通(校讯通)、微博、QQ等,通过虚拟、现实双管齐下,提高网络育德实效。

2. 做靓校园文化

九龙坡坚持“精心确立特色、用心打造特色、匠心物化特色”的原则,以思想文化建设为引领,课程文化建设为核心,管理文化建设为保障,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从理念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网络文化六个维度系统构建,将特色学校建设与全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相结合,催生出一颗颗璀璨的特色教育之星。比如,谢家湾小学的“六年影响一生”、高新第一实验小学“美的教育”、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的“阳光教育”、杨家坪中学的“绿杨教育”、田家炳中学的“幸福教育”、鹅公岩小学的“让天赋成就精彩”、九龙小学的“九龙楹联”特色、杨家坪小学的书法教育特色、和平小学的百草园种植活动特色、西彭三中的家校网络教育特色、驿都实验学校的川剧艺术特色、西彭一小的踢跳体育特色、园区实验小学的乡村少年宫特色以及走马小学的民间说唱艺术特色等,铁路中学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011年12月,九龙坡还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地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近八百人参加论坛。在主论坛的基础上,还开辟了三个分论坛,分三条线路,推出了九所学校作为论坛参观现场,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彰显了九龙坡特色学校的实力。

3. 做优实践大课堂

全面实施以实践大课堂为重点,以科技、阅读、演讲、书法、英语为抓手的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简称“1+5”行动计划)。全区坚持综合实践大课堂与校内课堂改革相结合,与学校内涵发展相结合,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将减负提质“1+5”行动计划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内涵发展、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搭建实践平台、交流平台、科研平台“三个平台”,强化师资力量、经费保障和阵地建设,推动实践课堂常态长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013年5月,九龙坡区成功承办了重庆市第二届科技节暨综合实践大课堂展示活动。

小学体育德育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学内容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协调发展。因此,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不能仅仅侧重于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还应当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巧妙渗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尝试就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进行初步分析与归纳。

一、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内容,有效渗透德育

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虽然浅显,但也涉及方方面面的体育内容。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抓住每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渗透德育。这将达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

对此,笔者感受颇深。例如,在教学“田径运动”时,学生普遍反映枯燥、乏味,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也较为低迷。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趁势向学生讲解著名田径运动员刘翔数十年如一日的田径训练事迹。并强调道:“刘翔面对单调的田径训练,并没有抱怨,而是以一种超乎常人的顽强意志战胜了各项训练困难,这是他之所以能打破世界纪录,并获得‘飞人’称号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应当学习刘翔身上这种积极面对困难、以顽强意志应对挑战的精神……”如此,既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之前抱怨态度的不恰当之处,同时还从刘翔长期坚持训练的事迹中感受到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与精神,真正在扭转教学不利处境的同时,巧妙获取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游戏,有效渗透德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因素影响,对新颖、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情有独钟,并能充分投入其中。从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出发,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组织教学时引用恰当的体育课堂游戏,这既有利于活跃、融洽课堂学习气氛,同时,还能更好地将德育目标落到实处。

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某次夏季的体育课上,由于天气较炎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很高涨。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就组织学生进行了“两人三足”的课堂小游戏,即:全班学生两两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然后分别将两个人的左腿和右腿用一条绳子绑起来(既不能太紧,以免造成学生腿部的不适,也不能太松,以免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发生脱落等情况),这样两个人就只有“三条腿”;然后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两人三足”竞走比赛,看究竟哪一小组率先到达目的地。起初,学生一味求快,结果适得其反。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趁势启发:“两人三足游戏考查的就是两个人之间的配合程度,因此,大家在游戏中一定具备高度的合作精神……”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又进行了第二次游戏,不同于第一次,在这次游戏中,各小组成员之间都懂得了密切配合,知道如何协调彼此的步伐,这说明他们充分懂得合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游戏,有利于有效渗透德育目标。

三、充分利用榜样示范力量,有效渗透德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也知道向美好的事物看齐。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结合实际情况树立先进的道德榜样人物,这有利于学生以此为目标,促进自身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这一理念,笔者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并切实获取了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如,在某次的400米训练中,有的学生咬紧牙关,坚持跑到最后;而有的学生则中途放弃了。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并没有强硬指责那几名轻言放弃的学生,而是重点表扬虽体力不支但坚持跑到最后的几名学生,并号召全班学生都向这几名学生学习。看到学生都朝着被表扬的学生看去,之前中途放弃的学生也逐渐认识到错误,并在课下纷纷找到笔者承认不该轻易放弃,而应当像那几名接受表扬的学生一样,坚持到底。从学生的这一认知中,我们不难看出,树立榜样示范力量,能切实获取预期中的理想德育效果。

德育是教育教学领域亘古不变的流行话题之一,基层教师应当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灵活将德育融入实践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学同样也不例外。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始终贯彻、落实“育人”的教育教W方针,坚持将体育运动训练与德育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如此,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进步与发展,也才能真正将身体训练与德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传安.刍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3(9).

[2]邵欢欢.浅谈后喻文化时代背景下的小学体育德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上一篇:体育德育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德育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