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字课堂范文

时间:2023-06-12 11:07:26

小学数字课堂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故事;拓展课;小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4-0015-04

一、引言

数字故事是故事的数字化表达,是指使用信息技术将故事视觉化,以更形象、更生动、更直观的数字形式呈献出来的一种新的讲故事的方式,主要区别于传统故事形式。

针对数字故事本身的特点,本文将其与各个学科相结合,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感悟等项融合,主要致力学生对数字故事的制作和创新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同时借助于故事的数字化、视觉化表达,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氛围和环境里进行视觉化的表达,更重要的是故事中的一个个情节,采用形象的数字化表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自主能动地积极思考和发问,学习知识的能力。让数字故事与课程整合更加生动自然、更有效,让数字故事成为生活中视觉化表达的一部分。

二、“数字故事拓展课”开设背景

上海市某小学是电子书包项目试点学校之一。基于对信息技术重要意义的认识和实践教育创新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十余年来,她一直走在教育信息化探索的路上。随着电子书包项目的逐步推进,丽英小学开始关注拓展型课程,追求新的突破。为了运用信息技术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上实现新的突破,充分依托数字化环境开发拓展型课程创造属于学生们自己的课堂,学校启动了拓展型课程领域的重构和再设计。如何依托数字化课程环境,实现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成为学校思考的新命题。

数字故事协会在2002年,对数字故事有这样的定义:一个古老的讲故事艺术的现代化表达。丽英小学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把 “数字故事拓展课”定为18个拓展型科目之一。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考虑:

(1)培养学生学会讲故事

(2)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3)视觉化思维的培养

所谓的视觉化思维是指视觉形式的感受能力,借助于形象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运用图形语言及绘画媒体对所见与所思进行描述的能力。所以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就是视觉化思维形成的过程。

(4)数字故事与语文作文的整合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小学生心理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故事所具有的故事性、艺术性、创造性等特征,使学生经历了整个故事的发生、体验、感受和创作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5)信息素养的培养

数字故事的创作要用到很多信息化的手段,比如:如何得到一张精美合适的图片,如何剪辑音乐,如何收集字体等一系列的信息工具和资源。数字故事的制作,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必然的。

三、“数字故事拓展课”具体实现

“数字故事拓展课”项目于2013年3月15日正式启动,通过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对本项目进行实施。本文讲述的是笔者教授的五年级数字故事拓展班,一共有20位学生参与,每周五进行一个小时的学习、交流和分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学生具有制作数字故事的基础知识,熟悉制作数字故事的基本过程。

(2) 学生能在原有的故事范本中,进行创编、模仿、制作,用简单的技巧丰富故事内容。

(3)通过数字故事的鉴赏,培养学生对色彩、音乐、图片的鉴赏能力。

(4)学生会在生活的情节和体会中寻找写作材料,经过构思、写作和修改形成一个2-3分钟的精彩的文本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颠倒课堂”、微信公众平台、爱班网络平台,采用课堂交流、互动、分享的教学过程达到课堂内容的讲授。

(2) 掌握图片、音乐的搜集方式,以及常用的处理技巧,进而掌握制作数字故事的步骤。

(3) 课堂教学中,采取分组协作的教学形式,小组分工完成教学任务。

(4) 通过模仿、鉴赏、讲述、创作数字故事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对数字故事的形成过程有完整的理解并能够进行完整的创作式操作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提高学生对故事、图片、音乐等事物的美的鉴赏力。

(2) 开发了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协作能力。

(3) 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形成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二)教学策略

本项目的实施策略是结合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位一体的全面开展。

教师方面:通过接触和了解,参与项目的老师对数字故事还停留在知道的层面,所以对教师的数字故事制作的指导和教授是由作者团队完成的,双方合作学习,共同成长。

学生方面: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教授,一是教授数字故事的制作技巧,最后是以数字故事呈现成果。二是学生在数字故事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故事的脚本写作和数字故事的制作,把故事用视觉化的数字故事来表达。课下老师通过建立qq群,爱班网等,用线上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百度云盘等多种方式进行数字故事微课程的发送,使学生能够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有效的学习和分享。

家长方面:考虑到孩子的学习或创作如果有家长的参与,更加能增强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希望能邀请家长参与,笔者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qq群,方便家长之间和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并设想把优秀的作品上传在qq群共享,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学习单,让更多地家长去分享和学习,家长也可以参与学生作品的点评。针对家长作者团队还录制了数字故事制作技巧的微课程,在“微型家长培训班(百度云盘)”上供家长学习提升。

(三)教学方法

根据选题的内容,每节课都会有一个3-5分钟的ppt技术小技巧的教授,然后针对每个小技巧,会有一个相对应的课外小练习,这样学生可以对每个技巧能够熟练的掌握,在大作品的制作过程就会得心应手,最后针对大的作品会教授一些ppt设计的方法和原则,按照这样的流程螺旋上升,每节课的上课方式都不尽相同,内容也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历,数字化讲故事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个人学习体验,让学生有感所发,有话所说。

(四)具体过程

数字故事拓展课实施的整个过程,都是采用颠倒课堂的方式,但是这里所谓的颠倒的课堂,是经过了“本土化的改良”,笔者将其称之为“呼唤自主学习的课堂”,又为“三个三分之一”,也就是:老师讲、师生互动和学生活动各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一。同时我们还采用可汗学院的方式把整个学习活动分为课前、课中、课后,通过先学后教,问题引领、合作互动和自适应评价的理念进行项目的实施。

那么针对一个学期14周的数字故事拓展课的具体实施方案(参见下表),笔者详细的设计和策划了在接下来的13次课中,通过13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数字故事拓展课的实践。

四、最后成果

本次项目最后成果是以数字故事的形式呈现的,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题材和故事进行数字故事的创作,也可以对散文、电影、歌曲等进行改编,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最后把作品在网络平台,让其老师、家长、同学评价,也可以自评。汇集所有的评价,最终选出本次项目的冠军、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和最佳表现奖,以此来鼓励学生。

五、教学效果

数字故事拓展课使原本不相识的孩子,因为共同喜欢的课程走在了一起,从陌生到熟悉,又从熟悉变成好朋友。在为期的14周里,每个周五,笔者都会和孩子们在一起共度他们的数字故事之旅,看着孩子们一天的快乐成长,这是最值得纪念的事情。孩子们从对数字故事的惊叹和羡慕,到看到自己创作的作品,经历课堂上即兴创作、非语言活动等过程,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数字故事背后的故事。记得曾经黎老师说过一句话“数字故事给人们带来的最大的收获,其实并不是数字故事本身,应该是数字故事背后的故事”。通过学生的数字故事,可以看到很多属于学生自己的故事,只有深入地了解孩子,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最让笔者感动的是五年级一班学生王悦在她的一次课后感悟中这样写到:当你走在丽英小学,如果你听到从三楼传来的音乐,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是在上音乐课,你肯定想不到我们是在学习数字故事,这个课堂让我难以忘怀,不仅让我发挥了自己的才艺,更加发挥了想象力,我情不自禁的感慨,原来上课可以这么有趣和快乐,在数字故事课堂上同学们可以即兴创作,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还有一位学生的家长也通过新浪微博给笔者留言,告诉笔者她女儿特别喜欢数字故事拓展课,希望能多教给学生一些东西。

在项目接近尾声的时候,笔者又做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数字故事课前后学生、老师和家长状态的变化。

从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字故事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接触到数字故事这种新形式之后,学生都想制作属于自己的数字故事。数字故事给学生直观感受,令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学生经常在下课后对课堂上的故事进行回味,并和身边的人复述,或者和同学讨论。这个过程,教师会辅导、帮助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提高更快。从以下数据中可以看出(参见图5),学生更愿意和身边的人分享故事,增强其表达能力。

六、总结和展望

教学要始终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让学生学会自己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获取所需的知识。而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正确的讨论和交流,如何与同伴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如何安全地完成一项任务等等。

至于其他,我们应该更相信孩子学习的潜能。数字故事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方式,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对象。所以,应该探究把数字故事开发成一个“数字故事拓展课”课程体系,使其他学科也融去其中,这样学生会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数字化的学习才能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陈静娴.数字化故事叙述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4).

[2]国际数字故事中心网站[DB/OL]. http:// 2012,2.

[3]教师数字故事资源[DB/OL]http:///digitalstorytelling.htm2012,2.

[4]黎加厚.教育叙事的可视化,数字故事的新发展[EB/OL].

[5]周洁. 数字故事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3).

[6]李颂.数字故事 一种新学习和表达方式――以“上海市女教师的故事大赛”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11(3):44-46.

[7]英国数字故事中心网站[DB/OL]. http://digistories.co.uk/2012,2.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第2篇

一、以数字化的海量资源激活生命,打造开放的课堂

在互联网+时代,各渠道信息量急剧增长,课堂中教师不仅要熟练调用课本上的资源,还应该站在互联网的角度,让学生收获更多、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丰富的资源库中学到更加丰厚的知识,进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一个开放的、自主的,适合个性发展的课堂。

案例呈现:

第一板块:听金曲猜歌名,心中的骄傲唱出来。

1.依次播放歌曲:学生通过抢答器完成竞猜。

2.创设穿越时空历史飞船的情境,妙趣横生揭课题。

第四板块:祖先智慧大集锦,心中的骄傲赞出来。

1.学生利用数字化相应平台,用最快的速度将发明物与相应人物连线对对碰。

2.出示抢答题。

利用数字化抢答软件活跃课堂气氛,第一次是抢答竞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入课的热情泛起小小的高潮,第二次是课堂新授巩固环节,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又能有效拓展学生在课外进一步了解“祖先智慧”的学习空间。教师合理利用适合思品课程教学的小软件,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影音资料中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构建资源丰富、生动有趣的新型课堂。

二、以数字化的交互技术体验生命,创造生活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必须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互勾连,创设符合课堂内容的知识情境,充分与学生的自主感知相结合,与儿童的已有经验相结合,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在心理上接纳知识,进而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数字化的交互手段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案例呈现:

第二板块:书写体验大PK,心中的骄傲写出来。

1.学生借助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2.小组初体验合作:

(1)每个小组利用不同材质的“书写板”完成一句古诗的书写。

(2)书写后交流:和在“纸”上书写的感觉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同时进行视频录像。

3.出示造纸的原材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请学生分析造纸术被广泛传播运用的关键因素。

4.揭示造纸术传播的路线图。

5.小结:纸为传递世界的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三板块:印刷指南火药,心中的骄傲展出来。

1.印刷术的背景知识介绍,了解“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2.板演“活字印刷术”,利用单字模“我、是、中、国、人、爱、华”,自由组合,在黑板上引出各种不同的词汇和句子。

3.谁是大赢家?(视频对比播放)课前录制视频:

(1)事先准备若干印章、纸、笔、墨水。

(2)分别录制视频。(计时1分钟,同一句话,一个人印刷,另一个人抄写)

(3)比一比:十分钟过后,谁会赢,为什么?(巧用数字化平台的投票器进行当堂表决)

4.翻看书上有关印刷术的部分,交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5.情境创设:我想对祖先说……

6.小组探究式合作学习:选择其中一项发明,制订研究方案,并通过查阅、整合相关资料,进行针对性的了解和汇报。

本课第三个环节通过亲身体验在不同材质上书写,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感悟纸的优越性,过程中及时捕捉学生体验书写的视频,汇报时当堂播放。此处利用录像的形式结合汇报,能让所有学生对每一小组书写情况的视觉体验更加直观、更加真实,大大提高了体验效率。“四大发明”是物化的依托,是抽象的聚焦,隐藏其背后的是一N“爱敬祖先”“热爱祖国”的情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设计制订研究方案,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参与资料的搜集与整合,并进行针对性的了解与汇报,将这份埋藏在孩子们心间的敬畏与景仰变成具象的体验。

三、以数字化的交流方式尊重生命,营造和谐的课堂

数字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思维的方式,也必将引领思品课堂走进一个全新的时代。新形势下的思品课堂应该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的辅助手段,利用学校数字化平台等,突破学科、书本、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与传统思品课堂相融合并促进创新。

案例呈现:

第五板块:中华儿女中华情,心中的骄傲传承开。

1.诗歌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节选)

2.插入《今天,我可以这样爱国》的视频,提升情感:“敬祖先,爱祖国”,我们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打开博爱教育集团的微信,把“常州市十佳小院士”博爱集团四(4)班王欣恬事迹简单介绍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徐凌.小学品德课探究式教学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第3篇

数字化学习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个新生事物,它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导学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做到以学定教。课堂上,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在于导而不在于教。思维导图的设计、教学资料的收集和上传等,需要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

在《平均数》一课的设计过程中,从最初的“扶着学生学”,到后来的“半扶半放”,再到最后的“以学生为主”,教师的角色在转变,思路越来越清晰。我们认识到,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充当“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激励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研究过程的体验,课程的内容由师生共同构建。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数字化学习模式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模式,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平等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习者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在线与其他学习者交流。

1.互动交流,合作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组内成员相互交流、相互激励,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以与其他小组进行竞争,增加学习的动力。 在课堂中,我们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案例】

教师出示男生、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师:从这两张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请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学生描述男生有4人,女生有5人,每个人套了多少个圈。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判断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吗?请同学们依据小组学习任务单进行学习。

小组学习任务单

1.选择合适的方法(移一移或算一算)。

2.独立操作,说说思考过程。

3.组内交流,介绍方法。

4.做出判断,进行投票。

学生在电子终端上移一移,或用网络粉笔写写、算算,从而解决问题。

互动反馈,学生介绍解题方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

通过移多补少发现: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女生平均每人套中6个,男生套得准一些。

方法二:先总后分。

通过计算发现: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女生平均每人套中6个,男生套得准一些。

方法三:比总数。

男生一共套中28个,女生一共套中30个,28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这种方法做出评价,引导学生发现男女两组人数不相等,比总数对男生组不公平,这种方法不合理。

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将要解决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学生开始小组协作,人手一张任务单,任务单是根据教学的年段目标和学情来设置的。学生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开始小组交流。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屏幕内容推送到组内成员的学习终端上,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边说边圈点勾划。有的学生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有的学生用“先总后分”的方法。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传统的课堂只能让一位或几位学生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在我们的数字化学习课堂中,每位学生都有一台平板电脑,借助信息加工工具,如PPT,Flash等,进行意义建构,每位学生都能进行“移多补少”的操作,有了充分的感知和体验,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更准确、更深刻。在这一过程中,小组长就是小教师,组织组员交流讨论,遇到问题时大家一起解决;每位组员也能随时对同学的解题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和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无法实现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电子举手功能请教教师,借助信息表达工具,如Word、BBS等,形成意见并发表。在小组讨论后,推选出大组交流的组员。大组交流开始了,将交流内容推送到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终端上。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点评,思维的碰撞,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体会到了参与和分享的快乐。小组学习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成了学习的主人,人人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 ,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乐于分享,不断展现自己的精彩,人人获得成功的体验。有了技术的支持,小组学习变得更灵动、更有效。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都显得那么流畅、和谐。

2.资源丰富,自主浏览

学习资源库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可利用的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等选择相关的学习资源,根据评测系统的反馈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传统课堂局限在课上的40分钟教学。数字化课堂是一个课前、课中和课后相连贯的课堂。课前,学生登录教学系统查看思维导图,进行必要的预习。课上,学生进入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有效学习。课后,学生还可以登录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拓展延伸。

《平均数》这节课,我们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闯关形式设计了学习资源库——“知识大冒险”,其中有生活中的平均数应用实例,学生每做完一道题,系统会给出相应的评价,如“恭喜你,答对了!请做下一题。”或是“对不起,你失败了。请重做或看提示。”丰富的资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学习途径,更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使课堂具有延伸性,使学习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

实现评价体系多元化

传统的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过多地注重了学习的结果即事实性知识的掌握,而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和能力的获得,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评价可以出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小到一节课,大到一学期乃至整个教育阶段,数字化学习评价是面向学习过程的。这种过程性评价可以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督促和引导。评价的参与者不单是教师和学生,家长也可以参与进来。

教学过程中,数字化学习平台动态收集学生学习信息,全面展示学习结果,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价值评判。依据教育评价理论和学习理论,我们确定了评价系统的评价内容包括操作点击、测验作业、语言交互,资源利用等几个方面,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动态评价。数字化学习平台是利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完成的,其最大特点是能以电子学档的形式展示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实现了数据提交、文件上传、数据和文件即时查询并下载、与用户动态交互、图形化直观展示评价结果等一系列功能。

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分析,教师能够了解到自己的教学优势和薄弱环节,通过反思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第4篇

教学基本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感受四季

师:同学们,窗外的植物园,有什么变化?(观察和发现产生对春天的联想)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请为图1中的姐姐起个名字,你觉得叫什么好、为什么?

教师板书spring,播放背景音乐,请学生讨论交流有关春天的诗、歌、画和经历。

对春季的联想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一年四季不同的美。

师: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出示英文单词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并出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是―季节”,请学生随意完成造句。

学生了解一年四季带来的环境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观察和感受身边发生的变化,在头脑中构建丰富的季节影像。

2.认知规律,深入探究

情境的创设是为教学内容做铺垫的,掌握绘画创作中的美术知识点与创意表现,是本课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

教师出示四季自然风光图片(如图2),请学生直观感受四季的色彩和景色,从具象的景观中逐渐认识不同季节中色彩的变化。

教师将图片放大呈现,请学生通过比较后发现和归纳不同季节的色彩,了解冷色调和暖色的特点,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中的美。

教师出示色环图(如图3),请学生认识冷色调和暖色调,并分析四季图片中的主色调和色相,将生活中具象和抽象联系起来,通过感受初步体会色彩 的内涵。

师:每个季节的美都能打动我们,吸引我们走进生活去感受和享受,我们能发现人们在不同季节喜欢的活动吗?(在学生思考后出示下页图4)

学生互相交流喜爱的活动:春游、放风筝、游泳、种树、摘草莓、滑雪等,让季节由静到动活跃起来。

教师将学生归纳的特点在电子白板上板书,学生明白了对生活的体验和对美的鉴赏很重要,也激励他们更多地走进大自然,热爱生活,发现美、热爱美。

3.拓宽视野,创意分工

在师生共同感受季节之美后,如何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对季节的情感和认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前面所有的感受美、发现美所做的铺垫,最终落实到创作美的过程中。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写出一个字母,请学生联想,并上讲台装饰字母,添加内容,可以创设故事,引出插画的概念,学生感受到插画带来的想象力。

教师出示字母插画的图片(如图5),让学生的思路进一步拓展,激发头脑中的奇想。趁热打铁,将话题引伸到四季的英文单词spring、summer、autumn、winter上来。

教师出示学生曾经的儿童插画作业(如图6),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

如何做到在美术创作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让个性的发挥与团队的智慧相结合,是这节课教师希望重点突破的地方。在前面学生都谈到自己喜欢的季节是什么,在深入探究中有的学生有所改变。

教师将喜欢不同季节的学生按春、夏、秋、冬自由分成四组,各组设计季节字母插画,看哪组的季节最美。

教师和学生一起考虑每个组的人数安排,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创设一个兴趣相同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愉悦、民主的氛围中探究。

教师作为学习的帮助者,关注各组学生活动状态,四组学生各自围绕喜欢的季节进行头脑风暴,结合前面对不同季节的景色、色彩、活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讨论可以利用Photoshop软件中哪些工具,根据以上知识点进行字母插画的创意。

各合作小组成员根据兴趣和绘画基础自由选择对应季节中的一个字母进行数字插画设计,对无人选择的字母组内协调,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完成任务的布置,并在创作过程中小组成员共同解决彼此的学习困难,让学生在共同探讨方法和规律上发挥个体和团队的力量。

学生在字母插画创作过程中,将生活经验和美术知识巧妙地融合,思维得到发散,既有个性发挥,又将团队的智慧在各自的作品中得以体现,将四季表现得趣味盎然。

4.欣赏交流,共同提高

学生将各自设计的字母插画上传电脑绘画网站,组长与本组同学一起将分工创作的作业按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拼成单词插画上传网站进行展示。

师:同学们,你们心中的春夏秋冬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用怎样的语言来描述我们的画呢?

学生认真欣赏每个合作小组创作的字母插画(如下页图7),从四季的景色、色彩、活动及创意表现进行分析评价,评出最美丽的季节,逐步学会用美术语言和艺术观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学达到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目的,并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成效。

师:同学们创作的作品,让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获了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相信大家还有很多思考和体会,请在电脑绘画网站字母插画作品的评论栏目中,打写出本课学习的收获与不足,对学习过程、方法、效果等进行反思,并请各组根据学习评价表对本组同学参与活动情况进行科学评价。

课后教师打印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小学数字绘画对学生既有电脑操作又有美术知识的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讨论、展示、欣赏、动手、评价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作业难度和时间安排上都要顾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自主选择以及表现某个知识点时,可以根据个人认知水平和能力进行创作,同时借助团队的智慧完善作品。

课后反思

Beautiful Seasons字母插画一课,以感受、欣赏、发现、合作、创造为主线,力图打造一个聚集合作团队智慧的思维型课堂,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跨学科整合,并通过网络环境进行成果展示与分享。

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和感受出发,将四季的自然景色引向人们的活动,自然中的色彩引入到艺术中的色彩,从教师抛出问题到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个体活动到小组合作学习,由合作团队根据自愿的原则和难易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并发挥集体智慧解决小组之间个体差异问题,整个课堂活动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四个团队的创意较好地体现了以思维训练与跨学科知识有效整合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第5篇

【关键词】e教易学;资源为王;平台核心;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是基于移动互联、互联网+教育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推动下,从理念、范式、环境和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很多学校由于各种因素并不认同“数字化学习”的理念,认为那不过是装装门面而已。在丰满的理念和骨感的现实之间,我们看不到诗和远方,更多面对的是眼前的苟且。我们常常被各种考核和检查绑架,从而也冠冕堂皇、义正词严地裹挟了广大教师和学生,“数字化学习”显得那么尴尬和无奈。“如何使新技术新媒体重构教育教学方式?怎样让‘数字化学习’真正走进日常教学?”成为我们亟须破解的难题。

在移动互联时代,新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甚至变革是毋庸置疑的,它就像“概念车”一样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帮助和启迪,因此谁能尽早关注、研究、探索“数字化学习”,谁就能占得一席之地。在“数字化学习”探索之旅中,我们坚持“神奇技术新媒体”一定能飞入日常教学中。我们把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致分为常规媒体、交互白板、数字学习三个层次,并把整个项目融合为“e教易学”项目。下面就从资源、平台、平板、师生等方面谈一谈小学课堂教学的数字化探索和实践。

一、资源为王

“数字化学习”中“资源”的价值不言而喻,这里的资源又可以分成几个方面:人力资源、校本资源、技术资源、保障资源;从另一个维度也可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

(一)首先谈谈人力资源

上下齐心: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没有上下齐心是肯定不行的,即使偶然做成了,但也缺乏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反思我们的探索之路,其实我们一直未曾停止探索的脚步。从最先的教育软件制作到交互电子白板,从平板课堂到数字化学习……虽然我们从校内的研讨突破到了培育室、名师工作室的范围,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更大的决心,没有把信息化、数字化作为学校发展的长远决策,那么我们肯定还是小打小闹,翻不出什么大浪。我们是否能有更大地突破呢?只要各级领导能高位引领、全力保障,各部门能高度关注、倾力支撑,教师们能勤于探索、尽力尝试,我们才能获得最大的资源。

团队协同:“数字化学习”能否持续推进,团队协作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基于我区和各校实际情况,“数字化学习”研究较难融合更多的力量。区级、校级数字化团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志同道合的成员根据每次活动方案各司其职、积极参与,保证研究项目的持续推进。

教师自主:承担“数字化课堂”的执教老师需要倾注更大的心血,从教学设计到反复磨课,从技术准备到尝试探索,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师任劳任怨、全力以赴。可以说能参与到“数字化学习”研究中来的老师是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智库平台:一次活动尤其是成功的活动要想取得一定的效应,活动的层次和平台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本着开放、研究、容纳、大胆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和市区教研部门及相关人员联系。我们要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人脉,吸收一切对我们有益的资讯,创设一切可以提升的平台。

(二)其次谈谈校本资源

人力资源逐步理顺的过程中,基于学科建设的校本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是一所学校或一个教师个人内涵、实力的体现,也是开展各项活动、提升发展师生的基础资源。

@需要我们建设以学科体系为重点的数据中心,通过长年累月逐步积累系统的、网络的数字化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光盘、练习试卷、音频视频等。

逐渐体现以下特点:

1.数字化资源要适合到网站网盘,可以通过浏览器查看分享。其中swf格式的flas课件由于具有web分享的优势,非常值得在“数字化学习”的平台中应用。我们要使flas课件不仅能成为课件,还能成为学件。戴尔教室小软件、配套光盘中的swf动画、精美的网页动画都是相当不错的学件。

2.基于ISO、安卓、win等移动平台的app应用得当,可以很好地辅助课内外学习。“速算盒子”“一起作业”“纳米盒”等学习app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尝试实践的,重要的是这些app需要我们根据实际需求不断发现并创新地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三)最后谈谈技术资源、保障资源

数字化学习离不开技术的保障,技术保障又离不开理念、制度、经费等方面的配套。例如开展“数字化学习”过程中,平板、平台、资源、技术都需要稳定的保障机制。平板是选安卓、苹果还是win,没有不断的尝试探索实践我们又怎么知道什么是最适合的。实践中,我们就发现部分学校当初选用的平板体验较差、应用率极低。我们期待的平台是多系统、多终端、web+app、外网+局域,简单说是价廉物美的。我们正在探索的ITtools和青果课堂这两款教学平台给了我们惊喜。

1.首先推介ITtools教学平台,此平台可以部署在学校服务器上,学生端通过浏览器登录应用,是一款由在校教师编写的免费平台。但整个部署过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学校需要有这方面比较专业的师资力量,否则后续的提升、改进难以做到可持续。所以最好能有公司的介入,实现校企结合、共同发展。

2.由于数字化学习的教研活动会不断碰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激励教师投身“数字化学习”的研究?如何构建“数字化学习”的软硬件环境?如何使新技术新媒体走进日常教学中?这些都需要我们思考合理的机制,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二、平台核心

经常有人会问,“数字化学习”的价值到底在哪里?通过探索,我想能把师生、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实现及时反馈互动、数据分析的教学辅助平台是最能回答这个问题的。

用什么平台?天士博、珠峰、天禾、博雅、凤凰优学、极域等。在没有进入课堂前,对于这些平台我是有较多迟疑的,一是投入较大,二是平台如果不能进入常态教学闲置起来怎么办。基于这些思考,在新建“e学习教室”时我们暂缓了平台的引进。

可是一旦进入课堂,我们发现数字化的价值可能就体现在平台了,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公司的技术支撑,这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否则你就会为了教师教学设计中一个技术点而烦恼很久,如英语课堂中学生自主学单词,ipad中可以找一个对应教材的app,可我们的学生终端是安卓平板――三星安卓平板中搜寻了好半天也没能找到满意的app。win下虚拟光驱倒是不错的选择,但虚拟镜像能否迁移到ios和安卓呢?我们暂时还没找到。最后我们在光盘中找到了swf格式的点读文件,直接把整个文件包挂在网站下实现了这个功能。

1.通过反复比对引进的ITtools教学平台较好地解决了我们的需求。首先这套由在校教师开发的教学平台是免费的,我们只需付出智力成本;其次当我们熟练掌握此平台就可以实现我们大部分需求;另外在安卓平台上UC浏览器可以浏览swf格式的资源为我们带来很多方便。

这次平台的架构主要尝试了虚拟化(VM)技术,这样平台可以方便地从笔记本迁移(部署)到服务器,反之亦然。这样对数字化环境的创建带来很多好处,部署在服务器那么在整个学校局域网都可以访问;部署在笔记本那么使得服务器都移动起来了。两者比较而言,当然是部署在服务器更方便,而笔记本环境用来测试还是相当不错的。

虚拟化环境、服务器系统、数据库管理、网站都是技术含量相当高的专业技能,对于学科老师来说一般没有必要掌握,对于学校网管来说也不是人人都能精通的,需要较大的学习成本。因此专业人才、校企结合在此处显得十分重要。每次开展这样的活动时,我们都能看到一队后台技术人员提供支撑。我们期待平台、环境稳定,教师就可以专心于平台的操作和应用。

2.常州市教育局青果在线依托天士博公司开发的“智动课堂”给了我们全新的选择,虽然还不够稳定,但这是市教育局和深耕教育多年的天士博公司联合开发的。Υ私萄平台,我们非常期待。

我们期待的平台?

(1)局域网和互联网有机融合,类似于印象笔记。平台不连外网在局域网一样可以顺畅使用,连上外网可以互联互通。局域网和互联网既保证顺畅稳定,又可以打通课内课外。

(2)web版和app版有机融合,任何移动终端或PC,打开浏览器(web)就可以使用,又可以通过平板的app带来更好的体验。

(3)工具性和资源库有机融合,平台能否自带或整合各种学习工具,如三星平板的snote在输入数学公式时相当漂亮,避免了平板手写输入的简陋;“完全演示”是一款相当不错的探索工具,在教师手中就是一款移动电子白板,我们平台可以整合这些工具,使得师生的操作简易于纸笔输入。平台能否整合针对性较强的学科资源,数字化、交互性、网络版的资源是能否顺利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关键。

(4)多终端和易用性的有机融合,现在开展数字化学习的探索,很多时候我们会为选什么平板颇费思量,因为安卓、IOS、win都各有利弊,所以我们期待的平台应该是多终端的,并且要简单易用。对于师生开展数字学习来说关键是要简洁易用,这在下个章节“平板终端”有更加详细地分析。

(5)教学平台的问题:由于ITtools是为PC设计的,所以不太适合移动终端;练习和作品不能整合呈现,更多问题(或优点)尚需在进一步的实践中不断提出,总体来说ITtools还是值得我们尝试的免费教学平台。

在可能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引进企业级的平台,例如青果在线推出的“智动课堂”。企业开发的教学平台也需改变推广策略,如果学校投巨资引进一套并不常用的平台,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还要能融合应用多个平台、多个工具。为我所用,才能真正发挥好平台和工具的价值。17作业网、轻笔记、微博、QQ空间等都可以成为学科的学习平台,这需要我们本着教育之心、发现之眼,才能走进融合之路。

三、平板终端

如果说平台是数字学习的核心,那么平板就是接口。平板和平台连接着师生、资源、教材,是学习者非常重要的入口,它给学习者带来的体验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

当前最流行的移动终端分为安卓、IOS、win,对应就有各自的平板终端。这三大系统各有利弊:

1.谷歌安卓系统开源灵活,终端丰富,价格差异也较大;

2.苹果IOS系统体验流畅,应用精美,相对封闭价格高;

3.微软win系统资源丰富,过渡自然,平板模式体验差。

三大系统各有千秋,现在甚至出现了安卓、win双系统的平板。

用什么平板,安卓还是IOS,或者是win?IOS比较简单,我推荐ipad pro 9.7寸;安卓平板的选择很丰富,是优势也是困惑,暂时我们用的是三星note;win平板最大的优势是和PC通用软件,两者使用习惯一致,过渡自然,有效降低了学习成本。

用什么平板直接关系到不同系统下的资源,这个还是很重要的,有很多好的应用还没做到多平台。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找到一个好的应用,那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甚至有些系统下的应用不能在另一个系统下使用,为了能顺畅使用这些应用我们可谓是百转千回、煞费苦心。例如everything(完全演示)、numberkiz,可说是移动版电子白板,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我们期待的平板终端是什么样的?

物美:ipad的体验是有目共睹的,app能提供教育版的优惠,能带一支精细的触控笔;安卓平板选择余地大,随着版本的升级期待体验越来越好;win平板能提供更好的触控平板使用体验,surface体验不错但稍贵些,国产平板价廉但体验相对较差。

价平:学习平板如果能控制在两千元左右,使用稳定顺畅、app丰富,最好有一支精细的触控笔,相信会受到师生欢迎和期待的。

期待:学校能构建三大系统的数字化实验室,在实验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做到有向的推动,平板还可以尝试逐步走进日常教学中;现在还有一个理念也很有意思,那就是自带设备(BODY),随着家庭平板的增加,这也是可以考虑尝试的一个方向。

对此,我们提出了把教师的平板改造为教学的倚天剑,把家长的手机打造成学习的屠龙刀的“数字化学习”教学思路。

四、师生素养

要想较好地开展“数字化学习”的研究,师生的素养尤显重要。

1.教师除了拥有教学设计、课堂驾驭、资源捕捉、生成互动等教学能力,还需要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可以说成也技术败也技术。我们发现一节精彩的课仅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技术一样可以上出很好的课。对于这种想法我想问的是,老师你用ppt了吗?用展台了吗?用到影像了吗?这难道不是技术吗?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在此基础上加上教育技术的融合,从而改变教与学的模式变革。这既是“数字化学习”的难点,也是它的重点和亮点。

在移动互联时代,有的教师还在认为新技术可有可无那真的是落后了。但这种想法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没有技术是不行的,仅仅呈现技术可能更不行,所以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不能通过信息素养的提高来更加优化教师各方面的素养。

2.学生除了具备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拥有比较熟练的信息素养和操作技能。如果学生不能较好地驾驭手中的平板终端,那么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就需要学校、教师给学生创造应用平板终端的空间和时间,相信这些“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才是“数字化学习”中真正的主人。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第6篇

数学化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依据语文学习的特点,本文就如何应用数字化资源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进行分析,希望由此可以改变小学语文灌输式教育的格局。

关键词:

数字化资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数字化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分析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应用数字化资源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数字化资源融入小学语文的必要性

数字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融入,相当于将小学语文课堂放置到更加大的数据资源库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实际教育教学目标,分析小学生知识框架结构,继而改变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调整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由此迎来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格局。详细来讲,数字化资源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而言,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学素材,使得小学语文教师拥有更多的资源去利用,这对于课堂内容的优化设计而言,是相当有价值的;其二,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方式而言,数字化资源可以改变传统的师生互动模式,使得学生和教师融入到更加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由此使得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其三,数字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融入符合当前教育教学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其对于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可以使得课堂在更加理想的情境中开展,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而言,是本有帮助意义的;其四,数字化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去,可以使得小学生接触到更加多的内容,无论是当前前沿的科技,还是经典名著,乃至是社会热点,都可以穿插到实际的课堂中去,而这对于拓展小学生的视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从上述几个角度来看,实现数字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融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数字化资源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数字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融入,并非是简单的相加的问题,其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契合点,由此明确实际课堂创新的方案,才能够保证小学语文课堂展现出高效性的特点。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法

小组学习采取“一、二、三、”的操作模式进行管理。“一”指一张任务单,它需要从学生学习情况、教学目标出发,学生依据任务单单上的内容,依次在平台上进行学习。“二”是指知识双向的交流。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对其他同学提出的看法给予意见或建议,在交流中学习更多的知识。“三”是指自学—展示—反馈”三个步骤。有了前面的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这个阶段的基本形式为:将以小组或者个人的形式汇报预习情况,进行展示交流。多开展一些互动的活动,让老师和学生从互动学习中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达成新的目标。反馈这一个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一阶段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前期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测试。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组低19课程《乌鸦喝水》课程教学为例,此课程可以以多媒体的辅助,以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为手法,来实现高效课堂的打造: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身穿黑袍子,长了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要求不同的学生小组去猜测,这个动物是什么动物,由此引入到此次课程;带领不同小组进行此次课程生字的学习,熟悉其读音,要求小组成员跟着朗读声音来学习和模仿,接着在PPT上展示下列的图片,要求各个小组找出图片里面的汉字,并且能够准确读出来,看看哪个小组能够找到最多的汉字,并且读出最多的词汇。接着,以动漫视频展示的方式,来展现课文的内容,要求不同的学生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演绎整个故事,看看哪个小组的演绎最好。最后对于每个环节不同小组的表现进行归纳,找到缺陷和不足,去进行不断改善和调整。

2.分层式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根据学生的类型和接受能力来分类,对于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要求也不一样,以及不同层次的辅导,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第一层次为基本目标,是全体学生都要掌握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第二层次为发展目标,这是建立在学生掌握小学语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合理地将语文知识结合到生活中。第三层次为提高目标,学生必须掌握前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有独立思考的意识。由于每个班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比如以人教二年级第七组34课程《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在学习完毕之后,教师发现不同的学生对于课文的掌握情况不同,此时就采取分层教学的手段,在给予学生布置在线测试任务的时候,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将其题目划分为三种类型:基础类型,以熟悉此次课程内容和文章中的生僻词汇为主导的题目;发展类型,主要以文章中新词汇的近义词,反义词,造句等应用为主导的题目;开放类型,给予学生布置想象类型的题目:以小蝌蚪长大了为题,进行小故事编写等。在此过程中应该做好不同学生的分流,保证其拿到的题目是符合其学习特点的,由此才能够展现出信息技术服务于分层教学的效益。

3.自主学习探究法

通过近两年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操作模式,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方法:围绕一个中心,依托一个平台,激活两个作用,,提升三种能力。围绕一个中心,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主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够达到自主学习的模式。一个平台是指,学校开发的学习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考虑到各个关键因素,依托这个平台来有效结合。激活两个作用是动力,这两个作用分别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师生能够相互关心,学生积极参与的模式,使教学模式得到改革。提升三种能力是目标定位,这三种能力分别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和创新知识能力。这三种能力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来得到提高,是达到模式的基本标准。以人教版语文课程《丑小鸭》教学为例,其课程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去看待问题,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此次课程教学可以在数字化资源的帮助下,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开展:利用信息资源,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阐述丑小鸭的苦恼,并且丑小鸭可以向小学生们求救:请问,我为什么是这样子?你觉得我丑吗?我的兄弟姐妹们为什么都不一样?在这样第一人称的故事情境中,小学生的同情心会被激发,进而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跟随着问题不断去探究的时候,课文的内容也渐渐被学生所掌握,由此就可以保证实际课程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数字化资源,可以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加多变,教学效益更加理想,教学互动效果也更加明显。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确认识数字化资源的价值,积极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中去,实现自身教学技巧的不断总结和归纳,而这些对于引导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而言,都是非常有效的。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数字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价值会得以不断展现,由此引导小学语文教学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汪赛.小学二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D].渤海大学,2014.

[2]赵志刚.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浅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198.

[3]宋盈盈.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延安大学,2014.

[4]张霞.改变教学策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2,No.62719:61-62.

[5]郭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5,No.19509:232-233.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数字化平台 弹性预设 生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信息化与教学资源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而统一的理念也逐渐地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因此,探讨如何在数字化平台上进行弹性预设与生成,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如何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弹性预设

1.以教学目标为主线,灵活预设。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整体滚动的主轴,是课堂教学的主轨迹,围绕目标,诱导预设,突出重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会依据中心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辐射。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围绕目标,利用数字化平台把教学环节设计成几个大的板块来辐射,再根据教学的需要作灵活的变化。这样即使遇到新的环境,新的问题,甚至出现了未成或无法预料的情况,由于有了灵活的预设,我们也不会手足无措,也能很快想出对策,有足够的智慧应对,从而把课堂引向精彩。

2.以分解难度为手段,有效预设。个体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教学又具有相当的开放性,这就使得预设呈现多变性和复杂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课前上网去搜集相关内容,在数字化平台的环境下,制作课件,将难度一步步分解,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通过以点带面,由浅入深,分层推进,进而达成教学目标。这样做往往能进一步增加预设的有效性。

二、如何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灵动生成

1.以退为进。当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的正题上来的时候,由于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学生可能会生成一些比较简单但又却是急需解决的另外一些问题。为了使所有的学生都对这些及时生成的问题产生兴趣,教师可以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大家,而是扮演一个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已生成的有意义的问题转移到网络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查询,并设法引导他们组建小组共同探讨,探究问题的正确答案,以将生成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及探讨及时解决。比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当学生生成了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明确他们想问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将学生生成的简单的、不够清晰的问题明确化,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动手登陆百度等搜索引擎,将明确化的问题输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解答,然后组成小组讨论,大家一起探讨网络资源中提供的解答哪个更有道理、哪个更能有力地解答课堂上生成的问题,直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解答为止。

2.资源放大。在教学过程中,当发现学生对于某个关键知识点不是很清楚、或者学生又生成了高一层次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采取“资源放大”的策略。不向学生公布答案,设置一个悬念,或者提问学生看是否有学生能够给出合理的解答。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把大部分学生还没弄明白的知识点或更高层的有价值的知识点,通过数字化平台,给学生有目地引导、展示,引起学生再度探索和思考并给予当场解决。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令人感到“意外”的问题,往往也能够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的素材,通过将这些“意外”的问题提炼和明确化,然后利用数字化平台搜索解答展示给学生看,这样更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分层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出现了许多生成性问题时,教师就需要合理考虑捕捉和处理问题的策略了。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充分关注不同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水平、不同基础的学生往往会生成不同层面的素材,这些素材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比较优质的也有比较劣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注重收集一些相关的材料。比如,学生中普遍错误的资源,或能促进生成促进学生的后续学习,或大都数学生似懂非懂的关节点处等资源,教师都应该做一定的搜集,然后在数字化平台上设置相关的菜单或按钮方式,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有目的地选择。另外还应该注重组织有序的反馈,而在安排反馈顺序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关注主要目标的有效达成。

三、结语

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教学资源的全部数字化,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弹性预设与生成研究的效率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数字化平台环境下,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弹性预设的策略以及灵动生成策略,逐步实现学校的语文教学数字化,进一步发挥网络效益,提高应用水平,更能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姚笑笑.语文课堂教学的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J].中国教师.2010(15).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第8篇

一、运用数字资源优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人们一直在探索学生准确而牢固的识记字词的音、形、义,形成一定的识字能力的最佳途径,多媒体技术综合了试听与计算机的优势,可以将图文、声音和视频并用,产生活泼、生动的效果,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多媒体技术,即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技术,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优化字词教学。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记忆也就深刻。他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求知欲也就大大激发出来。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分析,遇到难写、易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词语是构成一篇文章的基本元素。对词语的理解决定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文,是一篇描绘北京颐和园美景的说明文。在介绍昆明湖的美景时,作者说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在这里,用“滑过”一词,凸显昆明湖“静”的特点。然而,此处难免引发学生的质疑,船在水面上行走该不该用“划过”呢?此时,我相机出示教学视频,课前专门搜集的相关内容的视频资料,配以宛转悠扬的轻音乐,让学生在山水之间诗意地徜徉,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昆明的清澈与平静。总之,运用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教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发挥语言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空中课堂弥补课堂上的不足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或许没有听明白和不清楚,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利用农远资源的空中课堂来来解决问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学生的实际,激发兴趣 。

1、用音频资源,强化听觉感受。如果说视觉是一种景象美,那么听觉便是一种语言美。朗朗上口的文字和幽雅动听的音乐会使学生陶醉于文本的意境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听觉的海洋,因为音乐是开启人们情感闸门的钥匙。这种视听结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2、用视频资源,激感升华。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刺激性作用。学生只有融入情境,与文本中的形象息息相通,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达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在我们接收到的资源里面有很多视频资源,如《课程资源》和《学习指导》栏目中有些视频素材可用来直接教学,以更好地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来完成教学任务。

三、运用数字资源,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的朗读指导,能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朗读能力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吸引学生融入情景,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不断的练习中熏陶情感,发展智力,增强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智慧的发展。如在学习《月亮的心愿》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全屏幕的配乐朗读录像,朗读感情激越,音乐优美动听,画面精美绝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珍珍孝顺懂事、月亮善良体贴的形象扑面而来,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进行多种形式的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的朗读录下并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通过自评和互评,学生找到了差距,提出改进的方案,再反复练习,反复比较,进步的速度往往是我们老师难以想象的,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主旨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了。

四、运用数字资源优势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课堂教学艺术

运用数字资源进行教学的宗旨是以培养人的快乐学习,主动探索,培育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学习技能,促进人的潜能全面发展为目的。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教师要不断的改革课堂教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运用数字资源的能力,善于运用数字资源的优势,丰富各学科与健康教学内容,从各学科与健康教学的角度出发选择更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数字资源,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好和课堂教学艺术。教师可以通过正确、合理、高效的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培养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通过网络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通过聆听专家讲座等途径,观摩优质课等方法,分析比较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通过写博、反思、案例和随笔,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高修养,形成自己的魅力课堂,为打造高效课堂、全面育人服务。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课堂;数字故事;应用

一、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使得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开始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的重要性,进而开始寻找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而运用数字故事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不再枯燥乏味。因此,本文针对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的兴趣无法得到持久化

虽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故事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但是目前数字故事在应用过程中,很难将学生的兴趣进行持久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教师采用PPT的方式对数字故事进行讲解,但是很多教师在利用PPT时仅仅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对PPT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推敲和选择,导致学生对相关的内容不感兴趣;第二,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讲,其教学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可能对于初级阶段的小W生来讲,对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高级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讲,学生对于该教学方式有审美疲劳,所以无法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兴趣。

(二)无法利用数字故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数字故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然而,虽然很多小学生对数字故事感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但是并没有真正将这种兴趣转换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字故事并不是万能的,虽然能够运用数字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一些逻辑较为复杂的知识点,数字故事并不能降低知识点的讲解难度,因此还需要对数字故事进行更有效地运用;第二,很多教师在运用数字故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数字故事作为课堂的重点,而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变得不重要,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在逐渐地变弱,违背了数字故事的运用初衷。

二、运用数字故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完善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虽然很多小学数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开始运用数字故事开展相关的教学,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从而无法更好地发挥数字故事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要更好地运用数字故事开展课堂教学,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对数字故事运用之前进行深入分析

在运用数字故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对运用的整个过程进行深入地分析, 才能够更好地选择运用方式。具体的分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对于数字故事的接受程度,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要围绕小学生开展,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所以,需要对小学生关于数字故事的接受程度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教师需要通过积极地引导,更好地帮助学生接受数字故事的运用,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第二,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从而能够找到运用数字故事的适合时机,并且使得数字故事能够更好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得数字故事能够起到促进教学内容讲解的重要作用。

(二)数字故事的讲解方式要完善

为了更好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故事,还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讲解,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遵循多样性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数字故事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例如: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数字故事,可以采用文字的方式直接进行讲解,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口头论述,更好地理解数字故事,也能够领悟数字故事对于教学内容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复杂的数字故事,可以采用PPT或者短视频的方式进行;第二,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数字故事,并且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讲解。

(三)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地交流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辅助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不可否认教师和学生才是小学数学课堂的主体。因此,必须要促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应该在运用数字故事的过程中,积极观察学生的反应,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更好地调整数字故事的运用方式等等,从而能够使得数字故事起到更好的运用效果;第二,可以建立教师与学生课下交流的平台,学生能够通过该平台对数字故事的运用过程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更好地对数字故事的讲解内容、讲解方式等等进行调节,使得数字故事的运用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与学生共同努力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庆.数字故事叙述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3)

[2]刘纪平,程志娜.数字故事制作实例及其应用意义探讨[J].才智,2014(08)

[3]邱艳萍.论数字故事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测试,2014(03)

小学数字课堂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数字故事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应用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94-01

数学本身就是具有较高逻辑性和严密性的自然学科,对于正处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在学习数学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的解决相关的困难,长此以往,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利用数字故事来辅助数学教学。将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当中具有较高科学性和严密逻辑性的案例,用活泼跳跃、风趣幽默的数字故事代替,充分的发挥数字故事,引人入胜的效果。

1 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字故事教学的意义

1.1 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往往活泼好动,在长时间的数学课堂上难以有效的集中注意力。这不仅不利于全面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阻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为了能够延长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达到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的目的,可以通过适当的增加一些有趣的数字故事,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这在迎合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同还有效的延伸了小学生数学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1.2 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想要全面的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就必须要激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然后教师再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适时的结合生动有趣的数字故事,能够尽快的引导小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更有利于全面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各种数学问题之间有效的穿插一些数字故事,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活跃性,同时还能够利用数字故事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小学生更愿意进一步的学习小学数学的相关知识。

2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1 选择合适数字故事

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引用数字故事,不仅能够全面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另外,数字故事对于小学生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选择公司时,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方面进行合理的选择。力求利用最正确的数字故事引导小学生完成数学学习,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例如教师在讲解与数字“7”有关的数学问题时,可以向学生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葫芦兄弟》等故事,在故事讲解时,引导小学生认识善、恶、美、丑,这样能使小学生在了解相关问题的同时,形成一个正确的心理认识。引导小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取向,以便于小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当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2 在故事中融入问题

在教学过程当中,数字故事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在小学课堂上,因此,小学教师应将数学教材的内容和数字故事进行有机结合,在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的数字故事当中融入实际的数学问题。数字故事本身就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小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的有效延长,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十以内的加减法3+5=8、9-3=6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小学生因为无法彻底理解,所以很难快速的记住,这样往往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就可以举例小明自己有三颗糖,妈妈再给他五颗糖,小明现在有几颗糖?一共有九个苹果,三个同学每人拿了一个,还有几个?通过诸如此类的情景小故事,引导小学生实际的验证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这样不仅能全面的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记忆程度,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控制讲述故事时机

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数字故事,既不能整堂课都进行故事的讲述,这样很容易分散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注意力,也不能只是简单的一带而过,这样小学生可能不能完全理解故事当中所要传递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教学、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式引入数字故事,增加数字公司和小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教师在进行圆的周长教学时,可以首先播放一个胖胖减肥的数字故事,然后让学生注意观察,从而回答胖胖在圆形操场上跑了几圈?总共跑了多少米?在学生简单的认识到圆的周长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深入的知识点讲述。

3 结语

21世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数字故事作为近年来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可视化的教育叙事手段,是对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具w体现。综上所述,小学生独特的天性和好奇心,使得小学生往往会因为有趣的故事而产生一定的痴迷,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下,利用数字故事来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能有效的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程度,更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大量的使用适合的数字故事,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完成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改革,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为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玉辉.新常态背景下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124-125.

[2] 杨珂.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6,31:151-152.

[3] 刘溪坤.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21:15.

上一篇:高级经济范文 下一篇:科技预算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