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远程研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2 09:44:22

小学数学远程研修总结

小学数学远程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成人学习者;远程学习;远程学习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现代远程学习因为具有协作性、交互性、网络化、自主性、开放性等诸多独特的优点深受远程学习者的欢迎,也是广大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首要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成人学习者需要全方位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建立学习信心,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实现学习目标。在远程学习中如何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确保承认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质量,成为远程教育工作者竞相研究的方向。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修项目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实践中做了积极的探索。

一、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

成人学习者较之青少年,自我意识和自律水平趋于基本成熟,具有独立的人格,在学习中有自我导向。同时,成人学习者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与工作经验,他们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再学习,因此他们善于学习与自己经验相关新知识和技能,而已经拥有的经验往往会使固化他们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中表现为更易墨守成规。再者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明确,他们往往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变化、提升职业技能而进行学习,因此,他们的学习目标明确,以及时有用为指向,以切实解决问题为中心。

二、远程学习支持服务

1978年,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专家Sewart提出了“学习支持服务”这个概念后,很多的远程教育专家对这一概念提出自己的观点,我国丁兴富教授提出:学习支持服务时远程教育学院及其代表教师为远程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者学生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持服务的总合,其目的在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远程培训” 北京开放大学是受北京市教委人事处委托,与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合作,共同研发、举办,旨在利用北京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优势,为基层区县学校提供高质量教研服务的教师专业网络研修项目。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聚焦一线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积极研究“教师”这一学习群体的学习特点,积极探索”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建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确保培训质量与效果。

三、“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学习者现状及需求

(一)学习者现状:

对参与在线网络专业发展培训的6580多位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个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习者学习现状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年龄结构年轻化:参与培训6580位学员中学员,40-45之间的人员比例为15%,30―40之间的人员比例位40%,而25―30岁之间的人员比例35%,这类群体这样的年龄化比重可以看出,参与培训地学员由于年龄上的特征,对于网络学习的接受力较强,能够较快的的适应远程学习模式。

2. 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具有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参训学员的选择上,本次研修规定参与研修学员必须具有2年以上的一线教学经验,在本校是数学学科的教学骨干。在6千多位参训人员中,100%的教师具有两年以上一线小学数学教学经验,60% 的教师具有5年以上数学教学经验,70%教师是本校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因此,这些教师具有一定的数学学科专业基础,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在个人专业发展上具有迫切的需求。

3. 工学矛盾突出

参与培训的学员中,25-40岁的学员占参训学员的75%,其中,女性教师的比例为87%。按照相关规定,中小学教师(包括幼儿教师)应接受五年一轮的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教师们日常工作时间需要完成基本的教学要求,同时,备课、教学研究、知识的更新学习、家庭的角色扮演等让大家力不从心。

(二)在线学习学习支持服务方面的需求:

项目在开展过程中,我们对第七期的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1362份调查问卷,回收1105份,对学员就学习主题设定、学习资源的构成,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设置、线下教学活动开展等几个方面对学习过程中所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开展满意度调查,总结出学习者在学习支持服务方面有以下几方面需求:

1.学习资源丰富多样性的需求。99%左右学习指出了获得丰富的媒体学习资源是他们参加此次培训的期待之重。2.导学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引领需求;97%学习者认同导学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并积极参加导学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主题互动交流,参与导学教师的线下现场教学活动。3.课程内容实操性操作性需求。学员对我们在案例研习方面的课程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提出希望看到更多优质一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视频,主题讨论要围绕“如何解决问题”展开;4.平台学习的技术支持需求。学员由于涉及各个年龄阶段,在利用远程设备开展学习方面能力有所差别,同时,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在线学习中产生的技术操作问题,具统计,在开展的七期培训中,共计为约300位学员提供约500余次在线学习的技术支持服务的工作,学员对在远程学习技术支持方面存在需求;5.学习过程的信息服务需求。由于教师们是在业余时间参加研修,同时面对工学矛盾,因此,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帮助,全方面的信息服务需求包含在线学习的监督机制需求;6.专业发展团体建立需求。教师们对于建立专业发展群体上存在需求,这样的群体有利于教师们对教学提出疑惑,分享经验,实现专业上的共同成长。

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根据培训中学员的学习特点的分析和学员的需求及困难的分析,我们在培训中从学习资源服务、学习信息服务、项目管理服务、导学教师团队导学服务、学情数据分析服务以及导学情况数据分析服务、职业发展延续等以下几方面积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一)学习资源服务: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研修远程培训项目立足于小学数学一线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借助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创造的“好吃又有营养”的“儿童数学教育”及其工作站团队研修资源,以小学数学教学为核心,应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建构的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研修课程。研修课程将“吴正宪儿童数学”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课程教学实践及其团队研修的经验和资源,转化为广大一线教师可以共同分享的教学策略,打造“好吃又有营养”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研修课程,课程内容上我们分为必修课“吴老师的儿童数学教育观与特色课堂”、“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和优秀课例研习”、同时为学员准备了丰富的选修课“数学文化”、“数学与美学”、“京津沪名师课例”等板块,同时,在培训过程中的视频答疑和线下教学活动也及时整理和制作成视频资源放在学习平台上,供学员随时进行学习。所有学习资源紧紧围绕“吴正宪儿童数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重点学习吴正宪老师的儿童数学教育观和她所创造的特色课堂,在资源的选取上以北京市小学数学教育骨干、名师的实际课例组成丰富的研修资源。同时,通过一线教师的在线参与交流不断形成新的课程内容。

除了通过登录课程网络平台,浏览资源,学习课程外,我们在学习平台上开设“交流圈”,引领学员与同伴和老师互动,针对学习疑问和学习心得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咨询答疑和互动交流。共同沉淀为学习资源;同时,我们为学员开展专题报告、进行专业指导阅读、开展主题研讨、课例研磨、小组研修、现场活动、视频答疑、作业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构建起体验式、交互式、合作式学习环境,多渠道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学习信息服务:

学习信息服务。学习信息服务是指在培训的整个过程中为学习者与导学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收集反馈信息,保证导学教师开展导学工作,确保保证学员按照培训方案阶段性、高质量的的完成学习。除了对于整体参训学员的信息服务外,同时也包含针对不同的学习个体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涵盖对学员的入学指导、导学教师与学员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学习过程及学习重点的提醒、学情的数据反馈、最近教育资讯推送等方面。形式上我们采取短信推送、平台信息公布、微信信息推送、个别电话、邮件沟通等方式。

(三)项目管理服务:

我们的项目工作小组为项目的开展配备了小学数学专业课程专家、经验丰富的在线课程设计专家、网络技术专业人员、网络课程研修管理人员。他们结合在一起为参训学员、导学教师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小学数学专业课程专家和在线课程设计专家,尊崇成人学习的特点,深入调查和研究小学一线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完成了研修课程的规划和设计;网络技术专业人员为学员顺利登陆网络平台,按培训方案顺利进行研修提供培训及实时的信息咨询。网络课程研修管理人员综合协调各方,确保培训各环节实现无缝连接。

(四)导学教师团队的导学服务:

项目依托“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组建了一流的导学教师团队,按照1:20的比例为学员配备导学教师,导学教师需严格依据本培训的课程方案,保证学员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在培训开始时,他们和本组学员建立起联系;通过多种途径解答学员在学习中产生的专业性疑问;在培训过程中及时追踪本组学员的在线学习情况及交流圈的活动情况,及时上网查看学员问题,带领学员探讨在网上讨论区提出的问题,并解答学员的回应学员问题,梳理学员的作业,设计有价值的主题,生成有价值的专题资源。指导和组织学员开展线下教学活动,完成实践案例,审阅学员的作业并及时给予评价,进行学员学习情况的记录考核。对学员参与课程学习及其成绩做出评价,并就其表现按比例做出推荐。同时,项目工作组为导学教师团队提供导学支持服务,确保导学教师为学员提高高质量的导学服务。

(五)学情数据分析服务及导学情况数据分析服务:

项目工作小组通过网络平台数据统计功能,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通过对学习者学习时间点的数据分析,了解对教师这一特定群体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从而搭建完善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教务管理人员通过对学习者的视频点击量的分析,了解学员的课程需求状况,对课程资源进行多方面的补充和梳理;对学习者交流圈的交流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充分了解学员在职业发展中的困惑,了解学员最新的职业发展需求。及时为学员提供帮助。

(六)职业发展延续

参与培训的教师均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他们在职业发展上有着迫切的需求,,我们积极运用小学数学教师的群体优势,提为教师们提供提高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的活动,在中关村二小开展了“中美数学教育研讨观摩会”让学员近距离的感受中美课堂的差异。制定导学教师的聘用办法,积极培养优秀的学员进入吴正宪导学教师团队。成立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微社区,为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搭建一个随时、随地、碎片化开展专业研修、分享学习经验的平台。

我们在培训中践行“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使学习者通过登录课程网络平台,浏览资源,学习课程,与同伴和老师互动,交流经验和心得,上传作业,沉淀资源。同时,采用专题报告、专业阅读、主题研讨、课例研磨、小组研修、现场活动(听课、评课)、作业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构建体验式、交互式、合作式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的深刻学习体验。项目开展至今,我们已经为北京市近7千多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培训,不仅帮助成人学习者高质量的完成本次培训培,更是为他们搭建了同伴合作学习、共同成长职业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周蔚. 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212-213,198,185-186.

[2] 崔玲玲,张天云,王丽珍. 远程教育学生保持模型与策略的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21-23.

小学数学远程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管理共同体的构建

以网络平台为主体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构建一个务实、有责任感、懂培训的管理团队,这是实现培训有效性的一个关键点。对各级教师远程培训而言,这个管理团队,在市级层次就是由市级总管理员、市级各学科班主任组成的管理团队和由市级学科专家组成的辅导员团队;在县级,就是由各区县培训机构和遴选的区县各科班主任组成的管理团队和区县学科辅导老师组成的辅导老师团队;具体到一个学校,则是由学校管理团队组成的校点班主任,骨干教师担任的学校辅导员。这不同层级的管理团队和辅导团队,对进行远程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而言,在网络上,他们适时地进行组织管理,网上交流,网上学科专业引导,网上答疑。在虚拟的网络中,通过电话联系、QQ交谈以及论坛交流。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培训的管理团队和辅导团队,与老师们形成了一个网络虚拟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联结,就是以共同完成远程培训任务为共同目标。网络团体构建成的管理共同体,需要在实际团体中进行远程培训管理探索,总结管理经验,提出问题建议,会商未来远程培训管理有效途径,结成实体的培训管理共同体。以四川省乐山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为例,2010年9月乐山市依托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为学科远程培训平台启动了乐山市第一批乐山学科远程培训,培训项目为全市3693名中小学老师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科培训;同年11月,乐山市参与了“国培计划”中小学几个小学科的培训项目,这几个培训学科依托的网络平台有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新思考网,教师研修网;2011年4月,乐山市启动第二批学科远程培训,这次也是依托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展的全市4212名教师的学科远程培训。这样大规模数量教师参与远程培训,不仅需要网上的虚拟团队适时的管理,还需要管理团队从网上落实到网下到位,进行问题研究和策略探索。在这几个培训项目开展期间,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在学科培训中期专门召开了各学科辅导专家研讨会,共同探讨远程培训的有效性,以及学科辅导专家在远程培训中所要担当的重要角色;在培训后期,召开了县级培训机构项目负责人研讨会,分析全市学科远程培训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教师学科远程培训有效性的有效策略。在2011年国培结束后,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参与国培计划的班主任、辅导老师召开国培研讨会,总结国培计划中远程培训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有益和不足之处。从网上的交流,落实到现实团队中的共同研讨,形成一个经验丰富,认识到位、管理到位的管理团队,这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所必须具备的首要要素。

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利用网络培训平台提供资源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从他们登录进入平台学习的第一天开始,来自不同区域的教师们就在网络平台上形成了虚拟的教师网络共同学习体。在这个平台上,老师们可以针对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在平台提供的相应板块里相互交流。这些交流形式包括论坛发帖、研修日志的,教学反思和教学叙事的撰写,作业和总结的提交。通过这些方式的交流,在这个虚拟的平台上,老师们形成了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他们共同奉献和分享这个共同体成员在远程培训中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智慧。但这个共同体所共享的平台毕竟是虚拟的,老师们需要从虚拟走向现实,在现实的教学教研中展示、交流、分享远程培训所获所得。这就是远程培训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安徽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所提倡的现场研习,就是远程培训在现实教研中的实践运用,也是参训教师们的虚拟共同体走向现实教研共同体的一个范例。这种现实的教研共同体,可以由市级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机构,也可以由不同区域的教师培训中心和当地的教研机构共同组织发起,共同营造远程培训现场研修的气氛。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在2010年的国培过程中以小学英语学科作为了一个试验范例,在此次现场教研的活动中,师训中心选取了一个县级区域的一所小学作为教师培训现实共同体研修的场域,让本区域参加国培的小学英语教师,现场做了一个新方法新课堂的展示,将网络上所习得的理论,用于实际的课堂中,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远程培训实效性的探索。2011年6月中旬,乐山市师训中心又选取了另一个县级区域,做了小学数学现场研习会。组织发起者是乐山市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兼2011乐山市第二批学科远程培训小学数学辅导专家。这次现场研习会参加的人数和内容的丰富,都超过了2010年国培小学英语的现场研习会。这次现场研习会,更好地把网络虚拟的管理团队、辅导团队以及参训教师团队联系在了一起,让这些不同的虚拟团队走进现实,形成了远程培训的现实共同体,其间交流了经验,展示了远程培训所得成果和经验。2011年11月,乐山市师训中心利用“国培计划”继续教育网“国家专家到我身边”初中语文远程视频答疑会在乐山召开的契机,组织了两个区县近100名正在参与“国培计划”初中语文远程培训的老师们参加了现场答疑会。这样的现场答疑会,让专家从线上走到线下,与教师们面对面交流,同时也让老师之间从线上走到线下,面对面共同交流,起到了网络交流到现场研修的良好效果。这样的现场交流和答疑,深得很少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农村初中语文老师们的好评,加强了老师们参与远程培训的有效性。

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校本研修共同体的构建

小学数学远程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吴正宪老师这样对团员说:“我们是学习的团队、研究的团队、服务的团队,每个人都要做团队的建设者,我们要有观点的碰撞、意见的争论、思想的交锋,72人要组成的一个大“1”要共同成长。”几年来,我们把团队成长的着力点定位在学习和研究上,把学习作为基础,把研究作为路径,把成长作为目标,建设成一支快乐的研究的团队、学习的团队。

一、以名师为资源——从成功经验中汲取专业养料

张铁道博士曾经这样告诫团员们:“吴正宪老师是一线老师的榜样和重要资源,也是团队的领军人物。我们研究吴老师,就是要学习她的课堂教学实践所体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研究她的专业成长过程、她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她自身行为所体现的教学价值观。我们不是简单地模仿吴老师,而是以吴老师作为‘好吃有营养’的专业食粮,使团队每个人都能够茁壮成长。”

团队以吴老师数十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为资源,研究吴老师的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课堂教学观,研究吴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认真阅读、梳理、研究吴正宪老师已经出版的著作、论文和相关文章的基础上,总结出能代表吴正宪老师的系统的教育思想框架,建构起“吴正宪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传播、延续吴老师的资源,推广吴老师的思想、策略、方法,进一步发挥名师资源、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研究中我们确立了如下的研究专题(如图)。围绕着这些专题,团员们制定研究计划,建立研究共同体,查阅文献、互动访谈,研究的过程是分享智慧的过程,大家通过交流,既为群体提供自己的意见与见解,又分享他人的观点和认识,真正实现了“从独白的数学走向对话的数学”,达到了一种个人与客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己的三位一体的数学对话的良好状态。在2010年6月18日工作站结业的那天,我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在专家的指导下正式出版了,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和肯定。

团队不仅以吴老师作为资源,在吴老师身后还有一支教育专家的队伍,每月一次的名师大讲堂是学员开阔视野,提升专业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两年的时间里,工作站举办了13期名师大课堂,先后请来了王尚志、孙晓天等多位专家。结合专家的思考与实践,从教育价值、教育的课程观、教学观等多方面为队员们做了高端的引领大,真可谓数学教师的“百家讲坛”。每一次大课堂结束后,团员们都带回沉甸甸的收获,这些新信息的源源不断,越发地促进教师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的良性循环,激发了队员们要做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的决心。

除此之外,读书也是我们走进专家的另一种方式。吴老师经常跟团员们说:“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教育人生,一位好教师要想飞的高,走得远,唯有静下心来读书,要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培养起来!”团队定期向队员们推荐优秀书目,并将推荐书的内容梗概通过网站介绍给大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为后续的发展积蓄释放的能源。

学习、研究、交流成为了团员成长的重要途径,在专业营养的浸润中团员们享受着自身成长的快乐。

以课例研修为路径——立足于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我们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一个教师什么时候进步得快?(主动反思)一个教师什么时候能自觉主动的反思?(受到刺激)当一位教师受到“外部刺激”的时候才能引起主动反思,有了自我反思才能知道自己的专业需求,有了专业需求才能去想办法获得进步。这个“获得的过程”就是团员进行研究的过程,这些“需求”就是我们研修的内容。我们尝试改变了以往教师的教研活动方式,变“被他人设计被他人培训”为“我设计我研修”的互动研修活动,在生动的课例比较研究中,获得深刻的专业体验。

课后访谈:每次工作站的课堂展示结束时,吴老师和队员们就会走上课堂,和学生们开始了对话……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后访谈,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通过学生的视角,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通过学生的视角,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学生,教师可以摒弃自己的许多“霸权假定”;课后访谈让我们真正的读懂学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才让我们的团员“心里忽悠的地一下”,我们才“知道了学生的知道”。读懂学生就从这里植入,学生会告诉我们怎样做教师!

同课异构: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上课方式,从不同侧面突出了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方式在同一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上的特点。通过同课异构,观察教学环节,分析教学现象,领悟教学本质。老师们通过同课异构的活动,从一课一例的模仿状态中走出来,明白了要放眼长远,“回眸自己的教育故事”,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学到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双师同堂:团员和吴老师一起执教,吴老师在学生的生成之处,在执教教师不知所措之时,在学生的精彩表现之处……恰当进行点播,不仅使上课教师也使听课教师豁然开朗。2007年12月,年轻的王翠菊老师与吴老师双师同堂,共同讲授《角的度量》,当面对吴老师轻轻抱起学生的那一瞬,当吴老师追问到底是120度还是60度的那一刻,当吴老师对传统量角器稍作改造,让学生理解量角的方法的时候,小王老师发出感叹:我怎么没想到?在这次研修中,团队经历了“原汁原味的课堂——集体会诊共同备课——同伴互动,专家点拨——干预后的双师同堂——案例的比较性研讨”的研修活动,使每位教师亲眼目睹了对于一节课的反馈矫正、反思跟进的全过程。

在课例比较研究中,团员们深刻体会到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的重要性,正是这一次次比较中的刺激和震动,才是团员们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成长的动力。

三、以服务基层为重点——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成长自我

工作站的工作宗旨是在提供高质量教研服务中培育优秀教师。主要目的是探索为基层教师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山区教师提供高质量教研服务。在服务中让教师获得有指导的、连续不断的专业体验,这种体验在互动分享中又生成了新的资源,产生出具有几何级数特征的聚集效应、辐射效应。

工作站团员们在自我成长的同时也把服务基层作为作为自己历练自己的机会和责任。我们的足迹东到平谷的金海湖、密云的不老屯,西到门头沟的斋堂,南到大兴的安定和礼贤中心小学,北至怀柔的喇叭沟门,足迹踏遍了北京的各个区县。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夜色朦胧中启程,记不清多少个酷暑严寒,车窗外漆黑的夜幕还没有褪去,大家早已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前行,在车上吴老师和大家在忙碌工作;在车上老师们在简单地充饥;在车上主题活动设计的再研讨拉开了帷幕。

工作站带领骨干教师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研究课、专题报告、教材分析等多种项目,分类列出菜单,为基层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几年来,工作站的骨干教师走进等众多偏远山区小学,进行菜单式服务、主题式服务、连续式服务,开展系列研修活动。2009年以“在常态教学中研究真问题”为主题,团队一次次走进延庆教师的课堂,跟踪教师的教学实践,从“问题解决”主题研修——双师同堂、体验建构——诊断跟进、设计发展规划——连续干预、在改变自我中前行——在常态教学中研究真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尊重个体实践—分享同伴经验—共同学习成长—提升专业水平”,这样的连续干预,确保了研修活动成效。

几年中,工作站以“团队研修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的数学教师研修活动,不仅带动了5个远郊区县工作分站,还对众多基层教师产生了积极影响,把最专业的服务送给最需要的人,促进北京教育均衡化的发展。

四、以资源积累为目标——在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中历练团队。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一直致力于建构高质量的共同学习体验过程,形成共同成长的绿色生态研修环境。工作站建立了一种开放的对话机制,为团员搭建适合自己成长的脚手架。在群体研修的激发下团员努力进行自主的攀爬,形成群体相互激发的共生共长的研修氛围。在群体交流中,每个人都实现着自我的成长突破:有的团员设计着富有特色的研修活动,有的团员自信的和专家交流,有的团员拿起笔总结吴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有的团员到外省市传经送宝……,2008年11月20日,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织了“吴正宪和她的数学团队——一个名师团队的展示及其成长范式解读专题教研活动”来自全国的近500名教师,倾听了吴老师和团队教师的报告,亲自参与、体验了互动研修的过程。《中国教育报》对此进行了报导。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标志,我们也逐渐具备了承担挑战性任务的勇气。

几年中,团队在吴老师的带领下,在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中历练教师,使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不仅活跃在北京市,也活跃在全国的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在吴老师的带领下主持完成了教育部的多个全国培训项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义务教育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教育部面向农村教师的远程培训项目;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骨干教师数学学科部级远程培训项目;教育部西北地区教学资源的建设项目等,团员们在吴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研讨,交流,在明确每项任务目的和内容的同时,集团队力量和集体的智慧,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受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认可和肯定。

小学数学远程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研究徐长青从事的教研活动,“徐长青工作室”是一个关键词。打开百度搜索,键入“徐长青工作室”,立刻有“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1200个”的字样映入眼帘。2008年,红桥区教育局成立了“徐长青工作室”,首批进修学者共有该区7名骨干教师,及来自天津市其他区县的50余名教师。现已吸收了三批工作室访问学者,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百余位骨干教师参与到徐长青老师的“简约教学”的研究中。这是天津市成立的第一个以特级教师姓名命名的工作室。成立之初,多家媒体给予了关注,市、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给予了支持与指导,意在探索出一条当前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徐长青工作室采用自荐推荐、阅档审核、均衡分散、志愿分享、导师引领、团队研修的方式遴选访问学者,访问期限两年,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小学数学简约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工作室的活动中,徐长青工作室奉行的是“教学生一天,为学生一生,孩子明天的需要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的教育理念,他们倡导田野研究和行动研究,将课堂作为研究的场地,重视课堂实践与课堂观察。徐长青工作室成员大多年富力强,有积极性,有创新精神,他们倾慕于徐长青所提倡的简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又愿意把自己的教学困惑和教学经验拿出来供大家分享研究。活动参与者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即在小学数学学科领域中,要解决好“教什么,怎样教,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几年里,徐长青工作室的成员们更新观念、构建方案、践行理想、升华经验,相继成长为校、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部分成员成为新一批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涌现出了多名省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大批教师在国家和省市级刊物发表文章,或在大赛中获奖。他们边学习边研究边反思,用亲身实践向同事们解读徐长青教育思想的内涵。徐长青工作室是课改资源的生成站、先进成果的推广站、专业发展的加油站和优秀教师的培养站,是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模式的组织行动机构。

二、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教研模式

1.导师型小学数学教研模式

模式可视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教研模式是对教研活动的一种指导,在其指导下有助于完成预定的教研任务,有助于制订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有助于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在徐长青领导下从事的教研活动,一方面,它具有一般教学研究的共性,即教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研究具有以下特征:(1)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贯穿于教学研究的各个方面;(2)侧重于微观的、心理层面的研究;(3)多因素相互交织;(4)结果的概括性较低。

另一方面,它又有其独特之处。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三个层次:校本教研、地区教研和省(或者直辖市)教研。这也是通常人们对教学研究的理解,这类教研活动由教育管理机构组织,对参加者是指令性活动。而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活动,以徐长青工作室为组织机构,组织者与参与者之间不具有隶属关系,持续活动的源泉完全来自于活动本身的内引力,我们将其定义为导师型小学数学教研模式。

2.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团队教研模式的理论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呼唤高水平的教研活动,原有的教研理念、组织结构、活动方式等需要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徐长青工作室小学数学教研模式应运而生。这个研修团体秉承如下理念:理论熏陶,提升学员人文素养;实践磨砺,提高学员的教学水平;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示交流,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模式是以徐长青“简约教学”的思想为指导的。徐长青认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追求朴素灵动,正本清源,返璞归真,以真实的呈现突出核心目标,使课堂教学变得更轻松、有效、愉悦、凝练。故而简约教学,是指运用一定教学策略,基于学生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围绕学生“困惑”之处创设情境,选择内容,细化活动,设计结构,使用媒体,指导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简约化处理,以求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最大程度的整合优化,期待课堂简洁、明了、凝练、深刻,以求达到自然、高效的教学,其核心指向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故研究中将其具体操作归纳为“双主线简约活动”,以求能形成这一观点下的独立教学体系,并形成对简约教学认识上新的提升。简约教学的内涵是简约,是一种规律,是一种回归沉淀,简约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思考方法,简约应成为一种数学教与学的方式。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只有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在徐长青简约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以“教师组织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学法,鼓励发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究,主动创新”为特点的简约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轻松活泼,积极主动,能逐步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服务于学生、教法服务于学法,学与教相辅相成,一明一暗,两条主线脉络分明,同寓于探索知识的活动之中,且概括为“双主线简约互动”教学模式。本模式实施过程中生疑、探疑、议疑、解疑、疑疑五步教学环节是连续的、有序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不能断然割裂。随着学生认知的发展,这一教学链的使用也具有往复性。

简约式双主线互动流程图:

[提出新问题 延展思维活动] [问(自)探(共)研(择)练(独)创] [试探 实探 再探][生疑 探疑 议疑 解疑 疑疑] [启(引)导(明)帮(暗)扶(开)放] [激发参与阶段 引导探究阶段 鼓励创新阶段]

参与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教师们,正是被徐校长所主导的教育活动思想方式所吸引,有着强烈的把教育活动变成发现与欣赏过程的冲动,以教学案例为研修主线,以行动干预为研修策略,以科研课题为研修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课堂,品读课堂,走近教师,发现精彩,引起共鸣,汲取完善教学理论的营养,实现一线教师执教能力的专业提升。

3.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模式的组织结构与活动方式

徐长青工作室是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机构,设有行政部、科研部、活动部、档案部,由四位首批访问学者牵头分别负责和主持成员管理与活动组织、课题立项与指导、研修活动设计与组织、资料积累与宣传报道,并建立了工作室的网站、博客、QQ群以及借助育网平台的远程视频研修系统。这样的组织方式保证了研修活动的有序进行。

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模式的活动方式是多样化的,主要有上课、听课、评课、讲座、研讨等活动,工作室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理论熏陶与实践磨砺融为一体;以课题研究为统领,聚焦教育教学热点和疑难问题;以示范引领为特征,促进骨干教师在名师的引领下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发挥辐射作用;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引导骨干教师在创新性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自我突破,其中尤以走进系列活动影响范围广泛,带动了一线教师的思考和参与热情。

以2012年3月为例,3月1日举行了徐长青工作室“十二五课题”开题论证会,3月15日徐长青工作室走进和平中心,3月22日徐长青工作室走进西站小学。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开展诸如同课异构、专题教研和专家讲座等有针对性的活动,解决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4.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模式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是为了解教学情况,发现教学问题,研讨教学改革,指导教学活动服务的,通过教学研究促进参与者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能力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对以往教研理论与教研文化的补充和完善,丰富了已有教研理论和教研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引领。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模式是民间自发组织的研究活动,没有行政管理的保障。能够吸引教师参加活动源于徐长青个人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所形成的亲和、幽默、自然、宽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教师以徐校长为导师和益友,认同其教育思想并愿意将其付诸教学实践。

(2)兴趣助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有用,也适用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在研究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模式中发现,许多参与其中的教师,是因徐校长的一次课、一个讲座,触动了心中蕴藏许久的激情和感动。课可以这样上,学生可以这样学,教与学可以这样快乐,这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吗?他们怎么能错过这样的学习和研究机会。

(3)任务驱动。明确研修任务,制订研修规划,严格研修路径,是引导团队成长的重要经验。徐长青工作室的访问学者要在研修中完成“六个一”的目标:资助一名学生,承担一项课题研究,做一次公开课(异地、300人以上),发表一篇文章(市级以上刊物),作一次研究成果报告选讲(讲座不少于90分钟,异校,300人以上),带出一支团队(如,保定市马克岩简约教学研究团队)。

(4)成果激励。2011年,徐长青工作室已完成10余项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培养了6名“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和多名区级数学名师,多名成员在全国教学大赛上获得佳绩。2012年,徐长青工作室在徐校长的指导下又承担了“十二五”部级课题21项,涉及多个范畴,其中包括教师视域、站位、理答、干预的教师行为转变,学生数学语言、观察能力、数学经验的培养,数学文化渗透等课堂模式研究。他们先后进行了多次课题研究专题培训、课题交流会,开展了课题开题专家论证会。参与人员由最初的红桥区,延展到天津、全国,教学交流活动遍及天津各区县和全国许多地区,其影响力日益扩大。

无疑,目睹身边人在研修中获得的成功,激励着更多有理想、有干劲的教师加入到徐长青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中来。至今为止,徐长青工作室简约教学研修基地校已遍布大江南北,一个个以工作室成员的名字命名的简约教学团队已经独立开始了研修活动,为更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实际的可选择的平台。

三、启示

众所周知,我国由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的在职教师培训,长期以来面临着教师讲得辛苦、学员学得无精打采的尴尬局面。这与徐长青工作室“每一位成员都以专业研修作为自己事业上的新起点、新挑战,虚心学习,潜心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研究导师型小学数学教研模式,对改进院校和机构培训针对性不强,偏重理论教学,对学习者缺少吸引力,不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等不足提供借鉴。要提高在职教师的培训质量,就要从教育实际出发,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注重教师在职培训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做好院校培训与校本教研结合

教学的“真问题”不是在书斋中预设和推演的,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发现、归纳出来的。要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提高学校课程研究和拓展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研究,教学研究的重心就应放在学校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校本教研对于提高办学水平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徐校长注重教师广泛参与的实用性,注重教师参与研究的实效性。在没有行政管理命令的现实下,参与者越来越多,且热情极高,从一区到市再到全国,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现象。从根本上讲,就是切中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要害,激发了每位参与教师的成就动机,使他们愿意主动克服困难,奉献智慧,研究交流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3.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有先进教育理念作支撑

现代教育理论浩如烟海,教育者该如何选择?没有最好的理论,只有最适用的教学理论。有徐校长的亲自示范和指导,已经把简约教学思想演绎成一种教学模式,有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标准。参与者把其作为自己教学活动的座右铭,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学会从整体上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落实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远程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一、健全有效校本研修管理系统――让团队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景

让学习组织全体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景,即形成组织成员普遍认同的目标、价值观与信念,找到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源动力。首先,学校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主抓校本研修工作,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整体规划、内容确定、流程策划、过程督导和结果评估。学校先后建立了完善的校本研修的规章制度,如《青峰小学校本研修制度》、《领导与研修组联系指导制度》、《领导听课制度》、《教学反思制度》、《研修活动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报告册评价办法》、《读书活动制度》、《骨干教师管理办法》、《校本研修考核细则》等,规范了校本研修行为。为了便于管理,提高研修效率,学校将专任教师分成两个研修小组:第一研修小组由语文、思品、音乐、英语教师组成;第二研修小组由数学、科学、体育、美术、综合实践学科教师组成。其次是进行校本研修考核。学校每月对研修小组和教师个人的研修情况进行一次月考核评价,评价的内容有师德师风、教学常规(备、讲、辅、改、考五大环节)、业务学习体会、课题研究成果等。第三,建立教师研修档案。校本研修生成的文档、图片按学校研修小组、教师个人分类归档。学校校本研修档案包括校本研修规划制度及教师校本研修学分登记;研修小组档案包括研修计划、活动方案、活动记载、活动效果评估等。教师个人研修档案包括教师每学期的计划、学习笔记、听评课记载、教学设计、论文、反思、教学案例与分析、教育叙事、教科研成果等。教师研修档案真实地记录着教师的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历程。共同的愿景使学校管理者、教师都知道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工作上相互联系,学习上相互依存,真正形成了一个高效务实、和谐奋进、蓬勃向上的团队。

二、落实有效校本研修保障机制――让团队学习成为可能

创建学习型学校,建立校本研修有效机制,是实现团队学习的核心要素。“教师是一种职业,需要履行职业义务;教师是一种专业,需要通识专业和学科专业的双向发展;教师是一种事业,需要实视人生价值。无论是职业,还是专业,或是事业,都在学校这一块阵地里显现、体现和实现。”因此,必须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为教师搭建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基于此,青峰小学建立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且具有学校特色的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校本研修机制:

第一,保证校本研修时间。各研修小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研修活动,第一研修小组的集体研修时间为每周星期二的下午,第二研修小组的研修时间为每周星期四的下午。教导处在编排课表时已统筹安排好了,教师不需要自己调课。

第二,明确校本研修内容。主要从师德修养、教学常规、读书修身、教育科研四个方面展开,每学期学校对校本研修内容都有一个统筹规划,各研修小组也制定了每学期的校本研修计划,每周按计划开展研修活动,个别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第三,优化校本研修环境。一是学校图书室订有大量的业务、理论刊物,还定期按教师们学习需要购置新图书。二是新建了教师网络学习室,每两名教师有一台专用电脑,方便教师查阅资源,网上远程学习、电子备课、资源共享。三是学校对研修小组需要的文字材料、教师校本研修成果免费打印。

第四,提高校本研修激励性。学校对教师发表或获奖的校本研修成果进行物质奖励和考核加分奖励。将校本研修学分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先表模、升职晋级、外出学习、交流等内容联系起来,以此来拉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内需与积极性,激发教师开展校本研修的动力。

三、丰富有效校本研修内容――提升团队成员整体素质

青峰小学校本研修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以有效的手段,切实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1.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学习―反思―跟进―监督―考核”的模式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县内外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用身边的典型感召人,用生动的事例启迪人,以爱岗敬业精神激励人,以优异成绩引领人。让教师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先进事迹进行自我反思,查找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制定出自我整改措施。学校还制定了《师德师风考评细则》,每学期进行“三查五评”等考核活动,同时对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进行监督和督导,使全体教师的师德素质不断提高。

2.开展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青峰小学“以校为本”、“以课堂为根”,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教研对象,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和规律的探索。学校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有:集体备课、同课研究、二次跟踪式课题教学研讨、案例(课例)研讨、教学反思,“青蓝”工程、媒体学习(向刊物、书籍、网络学习),竞赛活动(优质课、说课、教学设计竞赛)等。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有校本课程研究、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模式研究、构建有效课堂专题研究、课题研究等。

(1)校本课程研究:青峰小学开发了“诗歌与书法”校本课程,将诗歌的诵记与硬笔字、毛笔字的练习融为一体,深受学生喜爱和家长的好评。学校还利用当地丰富的山林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2008年11月,杜元江老师主讲的《蜜橘甜度探秘》,在参加湖北省综合实践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教学问题研究:在教学中,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许多问题,每学期初,学校都下发一次教学问题、困惑征集表,将教师面临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汇总,每学期选择二至三个是教师共性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专题。开展的专题研究有“作文材料与兴趣研讨”、“主体学习方式研讨”、“教学重点突出与突破研讨”等。每位教师都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围绕问题进行析、讲、评、改等活动,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

(3)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具有一定典型意义而又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往往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优化。学校每学年都要构建一至二个教学模式,现已构建的教学模式如低年级阅读课识字教学模式:互动―探究;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模式:参与―导练―拓展―反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情境、探究、反思、应用;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模式:激趣、互动、表达;小学阅读教学模式:初读感知―互动入境―美读细品―生成运用,等等。

(4)有效课堂专题研究:从2007年秋季开始,青峰小学着力构建有效课堂活动,实施的步骤分“理论引领―问题诊断―专题研讨―课堂建模―成果推广”五个阶段,开展了“654321”活动(即六种展示平台、五步式集体备课、讲四课、三析、专题学习与专题研讨、每一学科构建多个教学模式),现以进展到第四个阶段。

在专题研讨阶段,青峰小学总结出了解决问题的流程: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青峰小学探索出了适合学校实际的两套“三段式”集体备课模式。第一套模式:个体研析―集体研讨、生成预案―个性修改与反思;第二套模式:主体研析、集体研讨―生成预案―修改与反思。在课堂建模过程中,总结出了课堂建模的步骤:

(5)科研课题研究:青峰小学始终重视科研课题的研究,把科研课题研究作为引领教师专业提升和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早在1992年,青峰小学就成为十堰市农村自然教学实验点,参与了市“农村小学开好自然课”研究,被省授予课题研究先进单位。2003年参与了省级课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获省级成果奖。2004年申请立项市级课题《新课程后教师继教内容、方法与途径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获市级奖,课题已进入总结阶段。2006年申请立项的《开放式作文教学研究》、《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研究》两个课题已于2008年8月结题。2008年,所承担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小学语文有效阅读研究》、《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等市级课题,已进入实施阶段。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教科研室制定了各项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起参与课题研究,教师人人都有子课题研究任务。每个子课题都有一名骨干教师负责,帮扶、带动、引领本组教师完成研究任务,使教师在研究中共同成长。

3.与时俱进的多媒体校本研修。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为标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新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青峰小学多媒体校本研修始于上个世纪末,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电教媒体学习,以投影仪的使用为主。学校为各班配地备了一台投影仪,教师学会了使用投影仪,能自制投影仪,能设计电教教案,撰写教学论文,有30多篇电教教案和论文获省、市级奖,一个电教课堂实录获省级奖。2000年被市教育局授予电教教育先进单位。

第二阶段是计算机技术学习,以计算机使用为主。学校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对每位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初级、高级培训,教师会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2003年被市是教育局授予“十堰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第三阶段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2005年学校建立了远程教育室,教师开始利用远程资源进行学习和教学活动。2008年学校新建了电教室,配备了新电脑,专门用于教师网上学习、网上交流与分享。网络为教师的日常研修提供了很好的载体,让教师可以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全天候的进行学习、研讨。如今,全校100%的教师学会了网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建有自己的博客,95%以上的教师掌握了制作优质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80%的中青年教师能熟练地把多媒体与学科整合起来应用于课堂教学。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实惠的方式,走进了青峰小学的校园,融入了教师的生活,成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

小学数学远程研修总结范文第6篇

一、积极研修,深刻感悟

在培训期间,我坚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在网上学习,通过这次研修学习,学了不少知识,为我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我觉得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培训中有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通过与专家,学员的在线互动交流,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与感悟也让我意想不到的收获,专家的讲座,每一专题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借鉴和启迪。

二、认真学习,联系实际

在培训中有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专家的讲座,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借鉴和启迪。我还阅读了大量的先进材料和记录了一些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网络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有所用。

三、反思课堂,提升自我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终身学习”, 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通过这次研修,在我的头脑中进一步确立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坚信只要坚持搞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支撑,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可以实现学生的素养发展和教学成绩的双赢。

四、深化研究,加强反思

加强教学反思,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听课教师的评课建议,及时修改、补充、调整、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合格的教师一定坚持写教学反思,要写课后反思、阶段性反思、学期后反思和学年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小学数学远程研修总结范文第7篇

强强联手,资源整合的动态调研分析,进一步增强了互动目标感、坐标感,奠定了两校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深度融合的基础。

一、办学思想的“互启”

资源的整合、互动联盟的建设首先必须立足于办学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和内心接受。而这一过程,往往可以通过交流形成某种共识,形成新的启发、灵感和创造。

华润小学从一个企业集团化的学校到分离成独立小学,重新定位小学办学理念的时候受到了棕北小学办学思想、办学文化的深度影响。棕北小学坚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绿色教育理念,建构了绿色管理、绿色德育和绿色课堂三大体系,以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以“培养智慧灵动的现代儿童”为育人目标,向国际生态学校逐步迈进。在棕北小学的影响下,华润小学确立“致力于孩子一生的发展”的办学思想,遵循教育的本质规律,以“让每个孩子成长,让每个孩子成功,让每个孩子成才”为教育理念,以“培养个性鲜明,并能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的新生代”为育人目标,并探索出“绿色生态课堂”教育模式。

华润小学把“绿色课堂”界定为以自然、和谐、包容、创造、生命、灵性、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氛围和理念,形成了校长领衔的课题实验研究小组,并形成了涉及学生评价方式改革,学习小组建立,教师教学、备课,学生作业改革等多方面的操作成果,华润小学名校集团绿色课堂操作模式也初步形成。

华润小学的领导班子在互动联盟的反思中写道:“互动联盟就是学校管理者之间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理念、改进自己的办学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去占据独特优势,彰显学校特色,才能树立学校的品牌。在创建学校的科创教育特色上,我们深切感到要真正将棕北小学的经验学到骨子里,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十分清楚,在先进经验和优质资源面前,我们可以依靠,但不可以依赖,我们要创新思维,让学校的科创教育之路走得更铿锵、更有力。”

二、人力资源的“借力”

1.“点对点交流”传递个体教育智慧。由于两校师资力量的差异,借力发展成为两校融合的又一发展方式,为此两校建立了点对点的交流机制。

棕北小学名师逐一与新津华润小学骨干教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现成功建立5个对子。棕北小学学科带头人张朝静与新津华润梁欣玉结为师徒后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解读教材,总结了“上下读逻辑、左右读联系、前后读方法”的经验;解读学生,达成了外读生活,内读起点的共识。他们还通过网络经常性开展及时问题研究,成功解决了梁欣玉老师提出的如何激发学生内驱力的问题,整体提升了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据统计,仅2012年上期,两校老师通过电话或者qq、邮件等途径交流达到了46人次以上,共同研究的课题共计6个,探讨的教育教学案例30多个,形成2个精品课例,达到10篇以上,学生受益人数上千人。点对点的交流有力的促进了两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借出的“力”力道更准、力量更集中。

2.团队共建移植先进教研模式。点对点输血式发展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要促使联盟学校有自我造血功能就需要借助文化和机制的有效介入。

2011年5月6日上午,在两校开展的“棕北华润话课改互动交流促发展”交流会上,棕北小学以课例为载体展示“4112”研修模式,该模式得到了华润老师的高度认可。老师们说:“该模式让团队力量得以充分展现,让研修过程得以落实,为华润小学校本教研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初步感受了棕北小学的研修文化和研修模式。

2012年4月至5月两校语文二年级组的老师通过远程互动开展网络视频教研,老师们运用“4112”研修模式分工协作开展了《低段识字教学研究》,华润小学老师担任理论支撑,棕北小学担任实践支撑。由棕北小学任然老师执教《丁丁冬冬学识字》,取得很大的成功。新津华润小学的老师不仅深入地体会了4112研修过程,同时也形成了3条实践性成果和一本校本研修案例。——深度介入4112研修模式,参与其中,扮演专家角色,提升学术水平。

棕北小学独创的研修模式“4112”已经在华润小学运行了两年,2012年下期,华润小学数学教师运用该模式磨课《长方形的周长》获市级二等奖的好成绩。

三、学习资源的“互补”

1.输血补漏成就高规格特色平台。因为学习所以成长,因为分享所以带给更多学校成长的机会。在和新津华润小学互动交流中我们秉承:“同学习、同培训、同活动、同教研”,“享资源、享成果、享发展”的“四同三享”原则。共享、共生、共发展的原则,双方学校都毫无保留地共享自己的资源,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例如科技教育是棕北小学强项,特别在机器人、航模板块成果显著,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资源。所以在与新津华润小学交流中,棕北小学主动牵线搭桥促进该校科技教育深度发展。

2012年3月5日,棕北小学邀请了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委员会常委、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办公室主任屈强到华润小学指导科技教育工作。棕北小学副校长徐攀交流了棕北小学近几年来开展科技教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这次专家的引领指导,使学校进一步明晰了科技教育发展的方向,理清了工作思路。同年4月华润小学行政和全体科学老师到棕北小学观看科技制作和社团活动,华润小学的科学老师杨文忠和刘德军还和棕北小学的曾涛老师结成师徒。同年5月31日,成都市棕北小学与华润小学共同展示了两校的共建项目——VEX机器人新项目。

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华润小学参加成都市航模比赛,仅2012年就有8名同学获奖,其中一等奖6名,并有2个同学被选拔到成都市航模集训队参加暑假的集训,准备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赛。同年,华润小学在四川省第十届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竞赛活动中喜获一等奖。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小学NOC主题活动——RTC机器人创意闯关大中华区邀请,赛新津县华润小学夺取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并获得了赴台湾参加世界机关王大赛的资格。学校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获得了“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实验学校”称号。

2.换位体验催生了果敢刚毅品质。在学习资源共享互补的过程中,每所学校独有的特质和优势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两校教育教学互动也带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就拿棕北小学学生来说吧,他们生长在城市,不免“骄傲”、“娇气”并存,但是城乡的互动活动却在悄然地改变着他们。

四、学术资源的“共融”

学校与新津华润小学强强联手,构筑校际联盟,在学术资源上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实现课题共研、平台共享、文化共生,进一步促进了棕北、华润两校内涵特色发展,加快提升了两所学校的办学品味。

1.知识共同体:共研核心要素。两校充分发挥课题组、教研组在教师专业提升中的作用,建立知识共同体,以理论学习、疏通教材、集体备课、公开教学、集体评析、专业表达等方式,引领两校教师实践、思考、总结、提炼,推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两所学校先后以“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聚焦数学思想,构建能力课堂”为主题,探讨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渗透与落实新课标精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去年11月27日,在新津华润小学,棕小数学项目组与新津老师共同探讨如何实践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活动经验”。活动着眼于“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着力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增强课堂教学效益。通过交流活动,两校教师进一步体会了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有意识地做到了课堂上由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12月28日,辞旧迎新之际,在棕北小学北苑多功能室举行了“棕北新津华润金兴北路崇州金鸡”四校联盟活动。本次活动加强了联盟教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专业素养上也有所提升。通过开展“构建能力课堂”的系列化研讨活动,以数学思想中的化归思想为载体,进一步探究在课堂上如何预留教学空间与时间、如何设问、如何进行练习等问题,形成有效的能力课堂的教学特征,通过圈层融合,在教师头脑中共同树立了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为着眼点的教学思想。

2.远程互动:跨越地域限制。充分挖掘两校资源,成立专家资源库,组建专业学术委员会,由命题组和科研组组成,指导督察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组织学术研究、讨论。

两校之间资源共享,教师们将优秀课例资源上传网络,并跨越地域限制适时进行远程视频培训。2011年11月21日下午,成都市棕北小学何瑜姝老师在武侯区继教中心学术厅,与新津华润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远程视频培训。何瑜姝老师从课堂实践层面分“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差生数量”、“习惯类培养、制度化辅导”两方面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培训后老师们感慨:与后进生的“斗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3.借船出海:在文化相生相融中提升品质。在互动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在耳濡目染的参观学习中,在资源平台的支持分享中,棕小的绿色教育与华润的孝行感恩教育相生相融。

作为四川省廉政文化示范校的棕小廉政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作“一个正直的人、感恩的人、爱国的人”主题活动——“红歌唱响棕北”,通过全体学生、教师和家长参与,将严肃的教育渗透进唱歌表演中,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在过程中,受到做人的教育,也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以小手拉动大手,学校影响家庭的方式,评选“好家长”的模式去影响父母廉洁;三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财商,激励学生用正当渠道挣钱,享受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引导学生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华润小学借助棕北小学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的成功经验创建成市廉政文化示范点。另一方面,新津华润小学有着丰富的集团办学经验,现代技术教育在新津首屈一指。棕北小学借鉴新津华润小学的经验,在2012年11月成功申报为“成都市现代技术示范学校”。

小学数学远程研修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探索

本学期我校教务处紧抓教学常规和教学管理常规的落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研究、指导、引领、管理功能,继续依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实施,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促进学校教学管理上台阶。

1 全面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工作

我校在进一步完善校园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管理制度,创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校园环境;进一步完善硬件,充实软件,强化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加强网络资源的推广和应用,逐步构建能够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求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平台;要加强开发校本资源建设,服务课堂教学,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在学校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要加强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学校要在网络社区与校本研修远程引领式培训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数学教研活动,切实做好数学学科校本研修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研修方案,定期开展教研组教研和个人教研、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课改论坛和公开课研讨等形式的教研活动。

2 继续加强数学学科建设

教研室继续以学科教研基地学校为依托,构建由县教研室学科教研员、学校教研组、本校优秀数学教师共同参与的数学学科教学专业指导共同体,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研、数学教师培训研讨等活动,提升数学教师的教研能力。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学生对数学学习非常喜欢,他们喜欢的是老师的民主授课,反对教师满堂灌,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这大大激发了老师的信心,要把这个课题深入持久的研究下去。

3 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本学期学校数学组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督查力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我校以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试点,学校教务处加大了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力度,积极探索教学的新模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鼓励数学教师学习借鉴已有的先进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微课程、生态课堂、适性课堂、讲学稿、学案教学等,但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力争使学校的数学课堂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各位数学教师要善于总结课堂教学中形成的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在上一年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方案,加强实践。教研室加强对各实验学校的服务与指导,定期召开观摩研讨会,推广较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对部分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进行总结提炼, 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来达到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召开经验交流会。本学期十一月学校开展“示范引领,共同成长”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辐射主题活动月,其目的在于使每位数学教师都能发挥骨干作用,为发现和培养更多的教学能手,让更多的数学教师得到锻炼和进步。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了,在课堂上能与教师大胆对话、提问质疑,学习中与同学热烈讨论,互相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小学数学开展学课标用课标“立规矩、养习惯、长见识”落实学科教学常规要求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完成学校初赛活动,到12月学校将举办数学课堂教学比赛、说课比赛和数学教学技能大赛决赛。本学期结束前举办数学学科青年教师跟踪听课指导活动。小学数学起始年级教学研讨选派学生参加全区合唱比赛,数学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训练指导工作。

4 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教学研讨活动

我校数学学科组在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工作中,要依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制定数学组教学实施计划,将其落实在教学教研的各环节中,教务处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的调研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教研活动,提高数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就数学学科而言,通过听数学课、与数学教师交流、查看数学教案、检查学生数学作业、参加数学教研组活动等形式,交流情况,l掘亮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全校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组织课堂教学研讨、专题教研展示、集体备课、网络研修与校本教研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强数学教师间思想的碰撞与方法的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我校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力争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上好一堂课;数学学科有一位引领本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名师,通过推出的每堂数学公开课都能在本校起示范作用。通过这种比赛的方式,给数学骨干教师显露身手的空间,这能很好的带动年轻教师成长,鼓励引导年轻的数学教师立足岗位,提供机遇,在平凡中创新。抓好教学过程性管理,落实中小学教学常规考核细则、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督促数学年级组建立“诊断、分析、反馈、改进”的质量分析机制。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开展“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讨活动,发挥数学骨干教师教学能力、课题研究能力比赛。

小学数学远程研修总结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要求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师资培训工作会议要求,以《国务院关于支持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契机,大力弘扬“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创新克难、勇争一流”精神,努力实施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认真贯彻好国家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2、目标要求:抓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结合中小学校本培训实际,提高教师培训实效。通过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增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和教学的能力,拓宽教师知识面,使广大教师接受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促进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原则:面向全员、突出骨干、贴近教师、贴近课堂、贴近实际、注重实效;以业余学习、自学为主、培训以短训方式为主、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进行远程培训、发挥本地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校本研修为主的原则。

二、组织领导

全县教师培训工作在县教育局领导下,根据市教育局师训工作意见,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具体组织实施。成立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县教育局副局长、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任副组长,教育局各股室负责人、教师进修学校班子成员任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具体的培训工作任务

(一)做好“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的申报和迎检准备工作(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1、上半年继续做好2012-2013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工作,组织全县5454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学习,网上交流和作业。组织好2013年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的考核工作。加强对不能上网学习的教师的培训管理,及时对不上网学习教师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在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工作中,要扎实抓好过程管理,确保培训实效。下半年做好2013-2014学年度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安排,制定好工作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2、做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电子版)的管理,《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工资晋级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三)做好“国培计划”的各项工作

1、加强领导,明确目标。按照省、市教育部门的安排,为了更好的实施“国培计划”的工作,我县继续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把“国培计划”作为我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事来抓。以提高参训教师的教学技能为重点,促进专业发展,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全面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质量。

2、监督管理,落实到位。按照各承办院校的通知要求,安排好参训学员,扩大我县各中小学学校受益面;通知,组织实施,抓好落实,及时了解学员学习状况与学习进度,督促学员完成参训任务,以取得良好的培训实效。

(四)做好校长培训工作

1、办好一期初中正职校长和一期小学正职校长研修培训班。

2、上半年办好一期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未参加提高培训的校长或已参加提高培训但近五年内未参加培训的校长参加提高培训;下半年办好一期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采取相对集中、精选课程、聘请名师的方式来提高培训质量。各中心小学要安排好参训校长的工作,要让参训校长能安心学习。

(五)做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工作

1、为完成省、市关于教师学历达标的要求,各校要对照目标,重视学历提高培训,把学历提高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历不合格和未达到学历提高要求的中小学教师,学校要积极动员并督促其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凡是要进行学历提高学习的全部要求到县教师进修学校报名参加学历提高培训(或在高招办报名参加自学考试,但均须在教师进修学校登记),否则该校教师学历提高在《办学水平综合考评》中难于考核,评估视为零分(个人职称晋升不予优先)。凡在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学历提高成绩合格毕业的教师将给予300元奖励。

2、各校要制定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的奖惩措施,根据要求完成学历提高培训的教师,毕业后所在学校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职称晋升时优先考虑。

3、做好教育硕士研究生班的管理工作。

(六)抓好暑期和双休日培训工作(具体培训安排另行通知)

充分利用暑假和双休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教师充电。

1、办好新教师培训班。

培训对象:2013年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

培训内容:师德教育、学科教学经验介绍、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教育教学常规讲座、教育科研入门等。

2、青年教师培训班。

(1)举办一期30岁以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升格”培训班,培训100名小学数学教师。具体培训安排另行通知。

(2)举办一期30岁以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升格”培训班,培训100名初中语文教师。具体培训安排另行通知。

(七)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

根据《县“十二五”教师培训规划》的要求,完成2013年的班主任培训任务。拟培训100名班主任。

(八)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1)在组织实施中,进一步加强宣传,明确培训的目的、意义,提高学校参加学习的积极性。

(2)创新管理方式,督促学员学习,提高学员学习效果。

(九)抓好校本研修培训工作

1、各校要充分认识校本研修培训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重视并组织好校本研修培训,各校要创新培训模式。

2、各校要充分发挥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结合中小学远程培训制定校本培训研修计划,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培训。

3、组织一次校本研修培训工作会,交流校本研修经验。

四、主要工作措施和要求

1、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培训者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中小学各级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我县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同时尽量创造条件、广开渠道外聘专家学者来校讲课,确保培训质量。

2、各校要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特别要注意利用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校本研修,以骨干培训带动全员培训。加强远程培训教育的管理。在总结以前远程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再上台阶。

3、教师培训要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安排的内容要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感到是最需要的。培训形式力求多样。注重培训实效。

4、各校要建立教师培训档案,档案中包括教师在本年度所参加的各种培训的情况,教师培训档案要体现继续教育证书(电子版)的内容。

小学数学远程研修总结范文第10篇

一、始终坚持了指导思想不动摇的原则

本学年,我校根据《市区年——学年度中小学教师研训工作要点》《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中学部工作计划》和《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继续教育办公室学年——学年工作计划》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师、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研、继续教育工作。我校始终紧扣“课堂效益年”这一主题,确定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选择校本研修、项目研修课题;切实抓好远程非学历培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开展了读书活动,从而实现了教研活动、继续教育活动真正服务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这一目的,初步了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研、继续教育文化,较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好了务。

二、精心组织,严格管理

1、学年初成立了继续教育领导组,确保了教研工作和继续教育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组长:凌校长深入教研、继续教育第一线,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有效地促进各项活动的开展。

副组长:教科室刘主任,始终坚持踏实工作的原则,深入各教研组调查了解,及时安排任务,全程监督实施。

成员:凌老师、徐老师、刘老师、刘老师、吴老师、谢老师、田老师、梁老师、赵老师。各教研组长对本组工作尽心尽职,充分发挥领头作用,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2、继续教育辅导员:精心准备,认真辅导。

3、继续教育工作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三、本学年完成继续教育内容概述。

本学年,我校依据区教师培训与研究中心之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继续教育活动。

1、组织指导教师参加了第二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教科室安排部署下,指导教师按时参加培训并督促上网学习。我校语文、数学、英语各有5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地理、生物各有2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2、开展了读书教育专着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效益年”这一主题活动,全体教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阅读。读后各教师撰写了心得体验文章来归纳、整理收获。

3、青年教师培训。根据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确定了4个培养对象及指导教师。采取一对一的培养与教研组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经过一年的培养,青年教师成长较快,培养效果明显。在片区及以上教学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特别是李宇指导学生科技发明获市级一等奖。

4、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区级骨干培训,本校也加大培训力度。

5、远程非学历培训。本学年,我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采取教师网上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参加培训后各教师都撰写心得文章归纳整理学习所得。

6、开展“高效课堂讲坛活动”。在业务学习会上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及时了解高效课堂,魅力课堂的相关理论。

7、参加中学二片区组织的各种活动。我校积极参与中学二片区文科、理科说课竞赛。参加宜八中学科培训。

8、参加师训中心开展的各项活动。

9、本学年我校派遣凌生雄、凌育章、雷超全、潘露、吴兴宜、刘维珍等11人次到外地学习。

10、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上课、评课活动。

11、各教研组积极开展项目研修活动。

政史地组:农村初中政史地知识过手最有效的方法探寻

数学组:如何实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

艺体组:农村初中课间操改革初探

语文组:重视课堂提高效益的研究

英语组:乡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境创设探索

理化生组:农村初中科学课探究式教学研究

三、不足与反思

虽然本学年继续教育工作开展顺利,但是由于活动太多,除本校开展的系列活动外,片区及区级组织的教研活动、培训活动、竞赛活动也是非常频繁,这样导致老师们忙不过来,往往顾此失彼,致使有些工作做得不够扎实,这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注意适当调整。继续教育活动可能还不够精彩,还没有很好地吸引老师们积极参与,还有极少数教师没有完全投入进来,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或者是我们的培训内容不适合老师们的需求,或者是我们的培训形式激发不起老师们的兴趣。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多考察。

上一篇: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小学数学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